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

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

【摘要】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基于个性化、差别化的教学理念,贴合不同学生的差异化特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培养目标的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相比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科学、合理,因其具有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当下的教育教学中。高校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不仅要追求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的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应用过程性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重视身体素质的意识和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结合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功能与意义,指出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高校;体育;教学

全民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已然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体育文化事业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不仅是符合国家健康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终身锻炼意识培养的必要保障。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过于重视考试成绩,通过事先设定的固定标准进行无差别的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习过程的价值,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使有趣好玩的体育运动变成只为“达标”的刻板训练,从而偏离了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的最终目标,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样既不利于发挥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不利于良好教学质量的实现。因此,科学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应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1.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具有连续性、持续性的评价机制,它的独特优势在于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学的前期、中期、后期阶段都能有效地发挥效用,在重视最终结果的同时,也侧重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采取过程性评价,让学生了解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意义,可以促使学生转换“应付性上课,考前抱佛脚”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积极性,更加勇敢地激发自身潜力,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下,提升体育教学的活力与张力,使教学考核机制更加多元化。将每一个环节作为评价学生期末成绩的要素之一,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中,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更加合理的评判。使用过程性评价,还可以深入不同学生体育学习的不同层次,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成果,通过恰当的肯定、表扬维持学生的体育热情,以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适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总之,过程性评价不仅能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而且更加灵活和多元,符合现代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促进功能方面具有更大的功用。

2.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上。首先,贯穿始末的评价方式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变化等都纳入评判考量中,可以更有效地监督学生,让学生更自觉地要求自己,更主动地约束自己,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其次,科学的过程性评价要素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成果与阶段教学目标的差距,发现教学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确保教师“教”与学生“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强大的保障力;最后,在终结性评价模式下,学生常常对体育课抱有敷衍的态度,只在考试前对考核项目进行临时训练,对体育课堂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意识到体育课最本质的教学意义,而过程性评价反映了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本质,成绩考量也不再只依赖最终的期末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反感心理,使体育活动恢复放松、休闲、健康的面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过程性评价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多重意义,不仅重点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等各方面,而且有效地保证了教师“教”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过程性评价具有双面价值,不仅可以衡量出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真实反映教学成果,发挥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监督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此外,过程性评价还进一步优化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使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完善、合理,发挥良好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对于体育课这门重视实践性的课程来说,意义更大。过程性评价还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全民健康”的理念,扩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基数和范围,有效地促进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塑造大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氛围,在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有利于为学生进行学习和工作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

3.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制定过程性评价表格

过程性评价方式是由学校统一实施的评价方式,是高校评价机制的创新成果,也是对高校评价机制的完善。不同课程在使用过程性评价时应结合不同课程的具体特点,施行具体的设置。高校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通识课、专业课不同,非智力因素和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在这一课程中尤为突出,其评价要素也应当贴合体育课程的特殊性。高校体育老师往往采取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一个体育老师同时管理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要素的设计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制定出一个可行性高、科学性强的考核标准。例如,在篮球课上,教师可以在首堂课程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观察等措施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基本篮球理论知识、运球能力、奔跑速度、篮球兴趣等内容,制作学生的个人表格档案,对学生进行分组归类,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教学后,再次从篮球常识、基础运球能力、投篮能力、防御技巧等不同的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3.2突出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

过程性评价不仅是从教师角度对学生进行评定,还要将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深入贯彻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方面,过程性评价需要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课上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例如,在足球课上,教师可通过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要求学生对自己掌握的足球知识、足球运动技能的程度进行自我评价,并要求班级其他同学对该学生进行观察、讨论,进行互评,结合教师对该同学具体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点出该同学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激励学生的主动思考来发挥课堂“学”的氛围。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对教师的课前准备部分和课上教学部分进行思考,说出他们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和意见,以及他们期望学到的相关知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提出可实行的方案,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学方案需要调整之处,通过师生互评,认知教学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升“教”的质量,充分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

3.3评价主体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

确定评价内容是高校体育过程性评价的最重要一环,评价内容事关最终的评价效果,影响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合理的评价内容是过程性评价的精髓。如果评价要素偏移,过程性评价不仅无法发挥功效,可能还会导致教学方式应用错误,无法有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应用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将科学确立评价内容放在首位,科学的评价内容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与终结性评价追求精确化成果不同,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投入程度和学习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过程性评价内容的设计应多元化、灵活化,不过分追求唯一标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为评价主体,使评价更加贴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例如,在篮球这门讲究团队配合和个人技术能力的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任务,即令同学A在同学B的阻拦下,将篮球运到同学C处,再与同学C配合,将球投入篮球框中。通过这一过程中考察同学A的运球、传球、投篮等综合能力,并通过问询考察同学A发现自身问题、自我评价及事后反思的能力,从而完成对其学习能力的评价。学习方式的考察就是对学生新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方式、练习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理解知识的反应速度,及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分类评价。将学生的认真程度纳入考量因素之一,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护弱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达到体育教学“乐”与“质”的提升。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作为评价主体避免了“一刀切”的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僵化、固化缺陷,强调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4.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应用,是补充当前教学评价机制的一种新型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方式。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够使得教学评价机制更为完善、合理,它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盲目夸大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毕竟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体育教学要确定科学、合理使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以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从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龙龙.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7):160-161.

[2]杨涛,丛晨,杨伟群.过程性评价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150-151.

[3]卫万一.过程性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8(36):113-114.

作者:徐开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