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翻转课堂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对法学本科教育而言,目前基本形成共识目标是:在动态、多元教育观的大背景下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法律人才,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但如今的法学教育却与培养目标所设想的效果相差较大,笔者认为造成此种培养瓶颈主要在于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的出现为我国法学本科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如何应对“翻转课堂”对法学教学提出的各种挑战?我们认为必须改变教学观与教学方式,构建新的教学信息平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改变法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

尽管法学教育提倡改变教学模式已有多年,也有很多法学教师尝试开展诊所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然而遗憾的是,固有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师一味从事单纯理论教学的工作。殊不知教师和学生随着教学模式的变化,其角色也发生着转变。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从事教师的“演艺工作”,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而教师退居幕后,成为“特殊观众”。将翻转课堂引入法学本科教育中,由于教学过程颠倒,学生可通过课堂、任课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及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制作者、提供者,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网络教学的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教师兼多种身份于一体,所以为了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将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放在首位。结合法学本科教学的特殊性,让教师适应时展的需求,对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角色的重新定位,由“教师主控”向“合作式课堂教学”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在翻转课堂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行动”,无论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如何转变,都不能改变教师是教学的“总设计师”这样重要角色。学生行动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学生是学习的真正践行者和实施者,教师与学生对双方各自分别所从事的教学与学习活动负责,可见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削弱,在翻转课堂理念下,反而增强了。首先,实施翻转课堂时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案进行重新设计,认真谋划需要翻转的章节,仔细思考实现翻转的方式,在确定将对某一节打造成翻转课堂后还需分析学生在翻转课堂中需要做的工作及如何做等问题。其次,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答疑解惑,需要对实际翻转课堂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针对学生在翻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最后,教师需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能有所收获,如何对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给予客观的评判综合运用能力等,最终培养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重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前把教学内容制成视频或课件以供学生课前自学,在实施过程中易导致重视频、而忽视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现象。笔者认为,首先,视频课件不能替代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绝不仅限于“录制视频—学生自学—课堂讨论”这一模式。虽然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教学内容,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遇到的难题。其次,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在翻转课堂理念下,高质量的视频、课件非常重要,但切不可忽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针对性、导向性的问题,由学生解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现场答疑,从而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并更好地理解展示的内容。课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深化所学知识,总之,无论课前、课间还是课后,都要保证教师“在场”。QQ、微信、电邮、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都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捷,可使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即时出现”。

三、切忌为翻转而翻转

尽管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优势,但切忌“一刀切”。首先,翻转课堂不能也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每种教学理念都有其长短之处。“以学生为中心”是翻转课堂核心理念,希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初步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的全课式讲授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更好,但也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学专业部分课程的逻辑性较强,有些理论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精确的分析,其博大深奥的知识仅单纯的让学生自习不能使其领会,讲授法在教学环节仍有存在价值。其次,一定要结合法学专业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学科特点,根据老师的教学实力及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实施翻转课堂,根据教师的水平量力而行。应分步骤、分阶段地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在法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考虑将翻转课堂与传统式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学习模式,充分结合面对面的交流和网络互动,实现课外学习与课内探讨、展示的融合,实现网上学习和网下学习的有效互补。

作者:周丽 单位: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