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类聚居学下古建筑聚落模式表达

人类聚居学下古建筑聚落模式表达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场所,也是人类场所文化的时代反映。其布置形态受地域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宗教礼仪、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因所受的主导因素不同,其形成了依水而居模式、仪式化导向模式、内核型模式等。

1向心性建筑聚落模式效果图

向心性建筑聚落模式是中式传统建筑的聚落模式,也是我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注重的是建筑的围合感与统一性。在建筑的中间留出中心广场,在广场的两边围合着建筑,每个建筑的主要朝向面都对着中间的广场,形成中心化的建筑围合界面。如此设计下,整体的建筑聚落形态呈现点状与点状之间的连接与组合,中间广场类似于留白,呈现出点状向中心广场聚拢的建筑聚落模式,将“家”文化主导下的建筑向心性表达的较为充分。

2庭院聚落模式化建筑效果图

庭院文化是中式传统聚落建筑的合院类型,也是中式建筑文化的组成元素。其出现一方面是基于实际的需求,即有利于夏暖冬凉等,另一方面是基于文化表达需求,即思想伦理等传达。四方庭院是建筑聚落中的典型单体,用四周的围廊串联起来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的功能以及等级秩序都各不相同,中间为正房,两旁为耳房,中间是公共的广场,人伦秩序主导下的建筑聚落模式会呈现出单体布置的形态,形成建筑的内核性。

3依水而居建筑聚落效果图

依水而居的建筑聚落模式是存在时间比较久的一种模式,其与自然水文条件联系非常密切,也是人类依赖自然环境的综合体现。建筑的布置形态与场地中河流走向保持一致,同时建筑的朝向面也对着水面,这与中式建筑中的风水也有相应的联系。依水而居的建筑聚落模式中同时增加建筑的构筑物与水相临,比如园亭以及廊子等近水平台,可以让景观水资源渗透到建筑中,也体现出水文条件对建筑聚落模式的影响。从依水而居的聚落建筑模式到向心性聚落建筑模式,我国建筑聚落在不断的变化,所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例如从自然条件表达到伦理思想表达,再到多样地域文化表达。这也启发我们要以联系、发展的眼光解读我国古建筑聚落。

作者:张根凤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