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业财融合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影响

业财融合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对业财融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立足于业财融合的管理理念,阐述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施工企业中的实际情况,探讨构建适合于施工企业的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及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决策及方法,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运营能力。

关键词:业财融合;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且部分施工企业规模较小,财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经营管理模式难以匹配快速发展的业务活动,从而使得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不高,进而严重制约着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构建业财融合的模式,并且利用现代管理的方式融合财务管理与实际业务,业务和财务之间的壁垒得以消除,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也可以帮助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今后的各项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业财融合对施工企业的必要性

1.业财融合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由于施工企业数量众多,竞争异常激烈,降低成本有助于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通过构建业财融合的模式,施工企业可以加强成本管控,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各种人力及物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此同时,施工企业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等财务手段,能够对施工企业的成本及效能做出评价,也可以运用信息系统管理等方式,将企业的成本动因从数据中客观的表达出来,更好的为施工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以便更好的控制企业成本,提升企业资源运用效率。

2.业财融合可以抵御施工企业外部经营风险。由于施工企业快速的发展,施工企业日常经营会面临着筹资困难、资金短缺、工程款或应收账款收款难等问题。通过运用业财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了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及社会环境,并及时发现施工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完善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施工企业更好的抵御外部经营风险。

3.业财融合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机制。由于施工企业业务较为繁杂,内部管理也经常出现成本高、利润率低、管理混乱等情况。所以,需要通过业财融合的办法,建立健全内部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财务与业务的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内部控制及管理效率。

4.业财融合会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许多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都脱离于外部市场环境,许多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融合之后,可以帮助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各项业务内容深入了解,并在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中运用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确保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业财融合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部门参与较多,而业务部门参与度不够。在业财融合的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是将任务直接下达到财务部门,直接由财务部门负责,而忽略了业务部门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业务部门参与程度较低,财务部门获取业务数据较为困难,没有数据做支撑,各项业务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与此同时,部分施工企业的员工认为业财融合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很难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业财融合的工作中,所以导致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理的管理理念形同虚设。

2.数据资源信息交流不通畅,各种机制不够完善。大型的施工企业中存在着较多的信息管理系统,这容易导致信息系统数据重复录入,信息过多而导致无用数据增多,同时也容易出现操作上的各种问题,影响企业传递效率。而小型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无法高效的收集各种数据,信息更无法有效存储,也无法分析数据,这样财务的数据信息质量不高,更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3.管理层思维陈旧,管理方法僵化。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层管理思维陈旧,管理方法僵化,认为业财融合没有实际意义,并且没有看到业财融合会为企业带来的实际好处,导致企业对业财融合的认可度较低,企业财务管理一片混乱。

4.没有充分利用好预算管理的手段,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较低。预算管理作为业财融合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业财融合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但在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即使构建起了预算管理体系,在真正执行的时候,各相关部门却没有很好的参与进来,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严重影响着预算管理的效果。

5.财务部门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影响业财融合的进程。在施工企业中,很多财务人员的素质并不能完全满足公司业财融合的要求。由于施工企业存在临时性的项目较多,容易出现临时性的财务人员,这些财务人员对施工企业的各项财务制度及要求不清楚,只能操作日常的基本业务,无法胜任施工企业推行的业财融合的各项工作要求,从而严重影响施工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进程。

三、解决施工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1.正确把握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切入点。在施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需要首先准确把握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愿景、经营方向。然后,循序渐进的将施工企业的日常业务与财务工作紧紧的融合在一起。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财务管理中的手段,如预算编制、分解及下达,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等内容,深入到实际的业财融合工作中去,不断寻找问题并发现问题,深入分析并总结经验,构建适合本企业的业财融合的策略及方法,从而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完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管理机制。加强施工企业业财融合,需要完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管理机制。施工企业需要加大相关体系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业务融合的管理优势。首先,施工企业需要从管理层开始,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业财融合的管理机制。管理层需要确定企业的发展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能力及运营效率,帮助其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其次,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针对管理层制定的规划,深入研究并探讨并运用预算的手段将财务与业务相融合,财务部门需要深入企业的各项收入及成本支出,业务部门需要执行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最后,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对业务部门进行考核,设定考核制度及考核办法,这样更有利于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

3.构建适合于施工企业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首先,施工企业应增加预算管理机构,健全预算管理机制。比如,在施工企业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施工企业所有的预算管理业务,施工企业的领导层担任组长,各个部门及财务部门相应的担任组员,共同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其次,构建预算管理的体系,并实施全面控制。要根据施工企业的目标制定企业的预算计划,并将所有的业务环节全部纳入预算控制的范围中。然后将预算层层下达并实施,并根据实施的结果进行控制。最后,需要对预算实施的结果进行反馈,对实施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预算最后的执行情况开展考核和评价,确保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4.创建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共享平台。通过在施工企业中创建业财融合的共享平台,可以更好的将业务相关信息嵌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从而高度融合了财务与业务的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业务与财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创建并维护,通过运用数字化的管理工具来降低数据收集和报表编制的工作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财务人员日常业务的工作量,财务人员可以把精力投入在业务融合和分析报表上,充分发挥了管理会计的职能。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要将预算预测以及各种日常业务的结合到一起,这样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将更加便捷,也可以防止企业内部风险的发生。

5.加大施工企业的成本管控力度。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大提高企业成本管控力度。企业中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全面利用共享平台的有关信息加强成本管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需要实现信息的对接,财务部门就会对业务部门的信息更加了解。这样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上可以大有作为,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也就更加了解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全面开展。

6.进一步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素质,加大员工培训及考核力度。提高施工企业业财融合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的施工企业业财融合的实施效果。首先,施工企业在招聘之时,就应该提高人才选拔标准,有针对性的开展招聘工作,吸引高素质人才为施工企业服务。其次,对于施工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而言,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认真学习贯彻业财融合工作的理念,而财务人员需要多了解业务部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形式。业务部门相关人员也应当认真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提升业财融合工作的实施效果。最后,加大业务融合的培训力度和考核力度。在业财融合的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培训机制的构建和落实,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以提升相关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加大考核力度,对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并作为榜样予以宣传,供更多的员工参照并学习,鼓励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好的经验方法,来促进业财融合在施工企业中更好的开展。

四、结语

综上,施工企业务必明确实行业财融合的意义,并将其运用到施工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同时,针对不同施工企业在不同阶段遇到的管理上的不足,应充分结合业财融合的管理要求,持续改善与提升管理方式,将业财融合真正的作用发挥到实际工作中。同时,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并通过业财融合中获得的数据和方法,帮助施工企业决策者制定更好的决策方案,为促进施工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瑛辉.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业财融合研究[J].中国商论,2018(28):100-101.

[2]廖联辉.社会转型时期提高企业业财融合水平的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8(04):86-87.

[3]朱燕.业财融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影响分析[J].财经界,2020(10);

[4]李庆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探讨[J].财经界,2020(09).120-121.

作者:郭辉 单位:西安未央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