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游戏定位幼儿教师角色论文

游戏定位幼儿教师角色论文

一、幼儿教师是规则游戏的引领者

(一)帮助幼儿做好游戏的相关准备工作由于幼儿其年龄其身形发展的特殊性,在游戏的选择与编制上,幼儿一般较难独立完成,因此需要幼儿教师帮助其完成规则游戏的游戏选择与编制,甚至是替幼儿完成规则游戏的游戏选择与编制。选择和编制游戏时,幼儿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及兴趣特点,并且结合国家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计划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目标及对于游戏设计的要求,以求能通过规则游戏的实施,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调动起幼儿对于规则的游戏的兴趣,积极参与进来。在选择或是编制了合适的规则游戏之后,幼儿教师还应对游戏进行尝试与调整,对于游戏的玩法与规则了然于胸,在对游戏进行反复试验后,对有缺陷或是不足之处,在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特点的基础之中加以修改调整,以便于幼儿可以更好的掌握游戏的规则与玩法,以利于规则游戏更好的开展。并且在规则游戏开展前,幼儿教师还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幼儿游戏的开展对于游戏环境的依赖毋庸置疑,幼儿教师要必须确保幼儿游戏时的环境安全,根据游戏的内容选择合适游戏场地,并根据年龄班的不同准备合适的游戏材料等。并保障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顺利开展规则游戏的重要保障。游戏时间的不足不仅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更可能打断幼儿高昂的游戏情绪、影响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使预期的游戏效果大打折扣。

(二)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帮助幼儿融入到游戏当中规则游戏是幼儿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规则游戏的幼儿来说,在游戏的开展时是离不开幼儿教师的指导的。在规则游戏的开展中,尽可能地使每个幼儿都能明白游戏的玩法、规则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是每个幼儿教师的责任所在。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对于需要指导的幼儿,需根据对方年龄特点的不同,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指导方式:如对待“小班的幼儿可以用生动活泼简洁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吸引来幼儿的注意”;对于中班的幼儿则可以采用言语讲述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班的幼儿可直接采用言语讲述的方式等。在规则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的介绍上,言语讲述、动作示范、重点规则的强调等方式可以灵活搭配运用。对于规则的讲解一定要清楚简明,可以请配班老师或能力较强的幼儿共同参与实际操作,帮助讲解指导。在游戏的开展中,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来帮助幼儿在规则游戏中创造出轻松愉快地游戏氛围,以便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指导。

(三)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在规则游戏的开展中,可以从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自身需要出发,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激发对于规则游戏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幼儿教师只是规则游戏中的引导者,幼儿才是游戏的真正主体。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在幼儿已经建立起规则意识的基础之上,幼儿教师可以将游戏的掌控权逐渐交给幼儿,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之下让幼儿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及故事情境,甚至可以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之下让幼儿自己准备游戏材料、布置游戏环境等。在游戏“有序进行“的情况下给予幼儿以充分的自由与尊重,为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提供适宜的环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地不断发展。

二、幼儿教师是规则游戏的干预者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最基本的活动,由于幼儿其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在游戏开展中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与指导。除了适当的帮助与指导之外,适时的对幼儿的游戏实施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规则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亦是如此,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竞争性与规则性等特点,导致规则游戏对于幼儿教师的干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且“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体验并非与教师介入的频率和深度成正比,”因此对于于干预时机的把握也就相对困难。因此对于规则游戏而言,基于对于幼儿通过规则游戏所达到的教育目标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通常需要幼儿教师适时介入的时机有以下几个:

(一)规则游戏中出现安全隐患处于学龄前的幼儿比较年幼,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身体没有发育完全也比较脆弱。当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时很难注意到周边的情况,很难察觉到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留心周边环境的状况及幼儿游戏中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对游戏实施干预,排除安全隐患,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二)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及心智发展的不成熟,游戏中必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从而求助,幼儿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最信任的人,幼儿遇到苦难是必然会想到向老师求助。此时幼儿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甚至选择适当的干预方式对游戏进行适当的干预以解决幼儿所遇到的困难,即要求幼儿教师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并以适当的方式再“把球抛给孩子”,通过“自然的”干预方式不留痕迹的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三)在游戏中出现过分竞争规则游戏具有不可避免的竞争性,幼儿在游戏中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游戏时不免就参与到一定的“竞争”当中,适当的竞争对于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及抗压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既然有竞争,处于游戏的主体难免会发生冲突及矛盾,特别是对于处于学龄前阶段,情绪波动较大、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严重的甚至使游戏无法继续。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密切观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并且关注游戏中幼儿情绪的变化,避免“过分竞争”现象的出现,避免因游戏间的竞争所导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是攻击性行为。一旦发现“过分竞争”现象的出现因立即采用合适的方式给予干预,并且安抚幼儿的情绪,使幼儿明白规则游戏中的竞争只是一种竞赛,帮助幼儿控制情绪,促使其自制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四)幼儿于游戏中遇到困难难以继续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一样,故而在游戏进程中部分幼儿或许会对某些规则或是某些游戏内容感到力不从心,有些幼儿可能会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求助幼儿教师,有些幼儿可能便会直接放弃游戏。所以幼儿教师在对游戏的观察中要密切留意幼儿的一举一动,从而发现因遇到困难而导致游戏无法继续的幼儿,通过提问、点拨、操作演示等方式对游戏进行干预,从而提醒处于困难中的幼儿。并且当幼儿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在游戏的设置中出现了幼儿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也应及时对游戏进行干预,给幼儿予帮助。

三、幼儿教师是规则游戏的参与者

幼儿教师不但是幼儿的教育者,更是幼儿重要的玩伴。幼儿规则游戏的顺利开展,也少不了幼儿教师的参与。幼儿教师对于游戏的适当干预与引导都离不开其自身对于游戏的参与,在基于规则游戏规则的要求及幼儿本身的需求之下,幼儿教师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不但有利于帮助幼儿塑造积极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更有助于幼儿教师对游戏中的幼儿进行观察,从而可以加深对幼儿的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其日常行为,“游戏就好像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幼儿教师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可以更加近距离的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与表现进行观察,能够更加清晰的感觉到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从而为今后规则游戏的设计与干预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四、总结

幼儿对于幼儿规则游戏的参与更体现在其对于游戏的整体把握与评价反思之上。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其背后都带有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意义,幼儿教师通过参与游戏从而把握游戏全程,通过对游戏参与的切身体会,立足于客观现实,对于幼儿的表现及游戏的设置进行客观评价,摆脱成人的眼光,站在幼儿的角度从而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与不足,关注幼儿通过游戏所取得的进步,并找到游戏中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进行改进。通过对游戏的参与也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在游戏过后对游戏的设置与开展进行反思,对于游戏的选择、编制、准备及游戏的干预与指导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立足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的基础上,促进了今后的规则游戏更加顺利地开展。

作者:程翔宇秦弋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