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代信息技术教学革新

当代信息技术教学革新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

技术是知识应用的方法和技巧,是联系经验与实践的纽带,是最具实践意义的知识形态,原本就存在于各门、各类教育教学当中,此前虽有国家和学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但那只是局限的、初步的、探索的、争鸣的。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新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如何选择和利用信息变的越来越重要,地位愈来愈突出,社会要求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获取、筛选、鉴别以及加工、创新、利用信息的能力,新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目前,职业学校已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各中小学也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原有的教育偏重于传授现成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累加过程。而信息时代,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新知识急剧增加,而且陈旧知识周期短,生产速率急剧上升。那种只获取已有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发生问题的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人一生中惟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不为迅猛发展的时代所淘汰。学校只是一个人学习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以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远比单纯的学习旧知识要重要得多。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是发展性学习的过程,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习惯,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要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和促进发展两项任务。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和情景

传统的学校教育,由于受技术和条件的制约,学习者被时间和空间紧紧地束缚着,最佳的学习时机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并且学习内容、目标、方向和模式都是既定的、别无选择的,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一方面,教育的时空变得广阔、随意,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者可从自身实际和需要出发来选择学习,从而构建适合自身需要和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重视。另一方面新信息技术也为教学提供了又一丰富的途径和手段,运用多媒体演示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网络等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可将图像、声音、文字等诸多教学资料融合起来,模拟出一些现实无法完成的实验、情景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第四,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学校、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长期以来,教育只能在学校进行,而教师又是权威的。教师高居讲台,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俯首是听,少有民主。这种绝对化、局限性的教育由于有权威性阶层的存在而显得生硬、僵化,缺乏生机,不利于培养21实际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而且就教育内部来看,按照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活动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惟有教者与学者紧密融合,平等相处,才能实现知识的流畅传递,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过去受条件、技术的制约,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出现,教育不仅可以脱离学校来进行,而且使一对一的教育成为可能。一方面教师通过新信息技术可尽量创设分层次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实施教学,为不同学生的学习创设合适的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借助计算机教学软件、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他们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或作品来与老师、同学切磋、探讨,在适当的时候获得他们的帮助,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认为的“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学生均可以是传播者,也同时是受播者。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需要指出的是:

一、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能因为有了网络,就否认教师的教学,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学习的伙伴、辅助者,甚至可有可无。学生囿于年龄、知识层次、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面对浩瀚的资料,需要教师凭借自己丰厚的知识、生活积淀去引导他鉴别、筛选,进而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使学生将大量的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也可科学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就曾说过:“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法师”。

二、教师在教学中对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强求,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灵活选择,更不能为了展示技术而使教学活动为技术服务。

三、任何传统技术的出现和存在,总是最实用、最科学的。新技术的出现只是继承和发扬,不是摒弃。正如透影的出现代替不了黑板、粉笔一样,信息技术同样代替不了那些原有的教学媒介和工具,只要运用恰当,旧的有时比新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