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探讨

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探讨

[摘要]目前各高校大学生在很多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给学校一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以提高整个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入点,指出强化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总结了二级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构建全方位的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情绪情感、求职就业和身体心理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给学校一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难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高校二级学院作为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部门,承担着大量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任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特别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校一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分流了工作、缓解了压力。因此,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分析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个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顶层设计

虽然各高校把人才培养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明确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专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相比还远远不够,特别体现在二级学院工作中。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学院党委来抓,学院行政主要抓教学科研等工作,学院党委更多的重视党团建设等工作,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要点中并未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独列为一项重点工作,只是能够提到,但还未能重点体现,学院党政也未能单独研讨此项工作。因此在二级学院范围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党政还未能形成合力,还没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队伍素质不高,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带领着一群学生党员、干部、骨干和宿舍长在做,然而辅导员大多数都不是专业学习心理学的,虽然有部分辅导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后期他们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的机会比较少,不能够继续深造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他们缺少专业实践经验,还不能掌握和运用进行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时具体的心理学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很多二级学院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按照国家规定的人数标准往往还超标,辅导员岗位的流动性又比较大,辅导员因忙于日常事务和自身又缺少专业知识,很难系统培训、管理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导致他们掌握和运用不了工作方法,对待工作不认真,缺乏激情,成效不大。

(三)机构建设不全,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在二级学院层面还未能形成各自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在制度完善、活动场地建设、人员配备、经费划拨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的文件,二级学院校、院、年级、班级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还不健全,心理健康辅导站还未全部建立,还未能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长效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渠道还不完全畅通,虽然学校建立了各部门之间科学顺畅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等机制,但二级学院建立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还不健全,执行力度还不够。(四)活动开展不力,缺乏平台载体二级学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是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大多数仅仅围绕“3.20”、“5.25”等开展活动,未能在整个学年中分阶段开展活动,在开展符合本学院专业特色和年级特点、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还很少,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活动的覆盖面不广,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同时,在二级学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载体,如辅导员自媒体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宿舍爱心工作站、家校心灵联络高架桥等一些特色鲜明、影响力强、教育效果好的活动品牌还比较少,辅导员老师和学生骨干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班级、宿舍与学生交流沟通较少,使心理健康教育还未能延伸到每个宿舍、每个同学,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的提升。

二、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对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周期和规律,必须认真组织管理好教育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其中重要一环。二级学院应加强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认识清晰,不断提高领导思想认识,形成党政合力,建立健全由二级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积极运作,认真组织实施。二级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应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规划,并且要纳入学校和二级学院工作的总体规划,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二级学院的重要议事日程,相关文件、实施方案要与二级学院整体教育工作相关联,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近期、远期目标,有体现工作目标、切实可操作的近期和远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二级学院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和实施情况总结、分析中要有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报告书,总结全面、真实,应有针对工作推进的分析研究。二级学院还应建立健全“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从组织形式到人员、制度建设均需十分完善,并且运作有效、作用明显。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点焦点问题

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当前二级学院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二级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难点焦点问题很多,关键要善于发现问题,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要在梳理心理健康教育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中、开展工作实践中和总结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发现问题是前提,还需要二级学院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问题。二级学院的学生规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不同专业遇到的问题,不同年级存在的问题,必然差别很大,这就需要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缓与急、易与难,既不能视而不见、麻痹大意,也不能以偏概全、任意夸大,要通过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政治原则问题,哪些是学生正当的利益诉求,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哪些是工作责任不落实造成的问题,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抓住和解决了关键问题,就能带动整体工作,推进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台阶。

(三)创新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高校把安全工作摆在了学生工作的首要位置,要求二级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避免学生因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发生死亡等事件。目前二级学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都遵循“诊断式”、“咨询式”和“治疗式”等说教为主的理念,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这种从问题入手只针对少数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没有意识到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接纳和认可,极大地制约了教育效用的发挥。因此,二级学院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生成才为目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理念,从满足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的方法来了解、区分学生的需求合不合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载体和渠道。同时,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各类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心理疾病的诊治,还应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普及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强化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工作水平

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教师队伍多数由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组成,学生队伍多数是由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等组成,一支高素质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确保各项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决定着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首先,要增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大学生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存在偏差、教育教学与管理方式不当或师生关系不良甚至恶化导致的,必须要增强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能力,帮助教师树立起人本化的学生观,对学生“无条件”接纳,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积极开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二级学院要把培训工作列入师资培训计划,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老师,为专兼职老师开展工作创造空间,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重视他们科研能力的培育,鼓励他们写论文申报项目,把科研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队伍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系统训练和工作指导,逐步实施专业化上岗和认证制度,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五)优化方式方法,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二级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不断优化方式方法,积极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二级学院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涯的始终,从新生一进校开始,学院应立即对他们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和调查,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依据,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抓好新生入学第一学年的适应性教育后,二级学院还要设计好以后学年的专题教育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年级特点和重要时段,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朋辈互助与自我教育、教育辅导与预防干预、一般教育与个别辅导“五个结合”,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表层向纵深延伸。同时,二级学院还要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普查测评、开展团体辅导、开展体验式教育、举行专业培训、加强学风建设、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等途径,充分运用自媒体“线上线下”等网络平台,将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覆盖。(六)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二级学院应始终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院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和谐育人的服务工作体系,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二级学院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工作站—中心—医院”三级危机干预体系。二级学院应根据学校一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求和学院学生特点,建立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心理问题报告-心理疾病转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确保二级学院层面“学院-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有效运行。二级学院还应紧紧围绕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等方面,创

参考文献:

[1]曲径.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6(5).

[2]陈新星.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2).

[3]蔡亚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4]张丽娟.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6).

[5]冯刚.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提升质量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作者:潘子松 李丹 单位: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