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5篇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5篇

第一篇: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一、幼儿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

(一)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及影响研究指出童年时代是保护和形成儿童终身情绪倾向的最佳时期,而家庭又是幼儿最初的情绪学习场,父母在当中担任重要的情绪教育角色,父母的元情绪理念会直接或间接对孩童以后的情绪能力发展造成影响。家长思想、行为、言行举止是幼儿分享行为学习的良好榜样。而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的不良性格存在很高程度的相关,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自私依赖的相关达到0.79,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胆小顺从的相关为0.68,袒护型的教养方式与幼儿专断蛮横的相关达到0.74,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与幼儿专断蛮横和任性攻击的相关分别达到0.65和0.70,在不当的教养方式下,幼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的比例较高。可以看出,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组织者是家长,家长的教育水平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家庭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可以说,目前我国由于家长教育缺失已经直接影响了学前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农村家庭教育及指导现状

(一)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杜蕾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指出了农村的幼儿家庭教育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从而影响入园后的学习及入学后的学业,甚至造成人生路的迷失。李晶,王建兵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林冬梅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揭示了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得出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共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育观念片面,重知识传授,轻游戏活动。

家长认为学习主要仅指识字、算术,要求幼儿园教孩子识字、算数,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也为孩子大量购买图书,但多数会购买幼儿识字、算术、唐诗、拼音等知识传授型的书籍,其它象图画故事、手工、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教育书籍则很少购买。认为游戏无用,将“爱玩”看作是孩子的缺点。对家长与幼儿主要活动的调查显示,“教孩子识字、学算术”位居榜首,而“和孩子一起游戏”则排在倒数第一。这也间接反映出家长教育观念中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轻视。

2.家长缺乏有效的家教方法

无论是孩子犯错误时还是任性发脾气时,多数家长常用给孩子讲道理的办法,但由于家长不懂幼儿的心理特点,讲道理会变成说教,一旦使用无效家长还是采取“警告”、“斥责”、“打”等方法。家长常常说说了不听,还是只有打。也就是说家长虽然发现‘讲道理’时常并不奏效,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由于幼儿的情况不同,需有针对性地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不同方法,但是家长缺乏切实的家教措施和科学的家教方法。

3.农村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家长没有家园合作的意识

部分家长将幼儿园当作小学的向下延伸,他们不了解幼儿园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与幼儿教师缺少沟通。幼儿在园内学到的东西如儿歌、舞蹈、美工等不被家长认可和鼓励,在园内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却因为家庭的放纵或忽视不能得到强化和保持。

4.留守幼儿和隔代教育问题突出

农村多为劳务输出地,再加上由于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于幼儿教育问题不重视,认为小孩子有人带就不错了,不需要什么幼儿教育,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出现责任真空;由于家长外出打工或务农,由祖父母抚养孩子,因此隔代教育问题显著;另外一些孩子的父母与祖父母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施加影响,而年轻家长与长辈幼教理念、方法及目标的不一致,长辈的过分袒护、溺爱等,容易造成家庭教育失败,如何协调与长辈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年轻家长们也感到相当困惑。

(二)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

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指导干预也相当弱势。李涛对农村家庭及管理干部的调查发现,在农村,家长学校的影响力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只有53.7%的农民听说过“家长学校”、没听说过的也有45.9%;在管理人员调查中仅有59.9%听说过“家长学校”、另有37%的管理者没听说过“家长学校”。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如“问老人、看他人经验”(占55.4%)、“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品”(占20.7%)、“自己想办法”(占16.7%)、“家长学校”(仅占5.3%)。相对于城市幼儿家长积极从幼儿园举办的专家讲座、培训、报刊书籍、音像制品、互联网、家长论坛等资源学习幼儿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方法,农村幼儿家长缺乏学习意识,在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也相当缺乏,因此,从理念到方法上,农村家庭教育指导都呈现出缺乏的现状,迫切需要得到家庭教育指导的支持和帮助。

三、高校结合农村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家长获得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的途径和方式均相当缺乏,他们不太有可能听到专家学者的讲座,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接触到相关刊物的条件也很有限,资源贫乏,如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有多家家庭教育的指导刊物发行,如《父母必读》、《孩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家教与成才》等,而在地区,很难找到相关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家庭教育指导刊物。此外,农村的家长也没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认为自己需要在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内容方面进行提高,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网络的普及也还比较落后,通过上网学习和讨论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和困惑的可能也较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有较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方法、内容、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的前沿、较多的幼儿教育资源,由当地高校结合农村地区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高校推广先进教育理念体现社会责任感的需要,是幼儿园遵循学前教育法规发展自身的需要,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家园合作共育的需要,有利于高校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园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根本上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是保障农村地区与其他地区教育均衡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结合农村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

导有利于高校推广先进教育理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拥有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但易于脱离实际,就理论而理论,由高校结合农村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有利于高校发挥其优势,辐射地方发展,提升高校将知识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的操作技术。如美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多由学校和学者推动,非常受父母的欢迎,儿童教育专家利用研讨会、演讲会、出版书籍来介绍和讲解新的研究成果,并检讨现行的实践。根据心理学理论推出多种训练方案,这些方案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在调整父母行为,促进亲子关系方面很有效。所以美国的父母很关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以此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这也是他们与中国父母很不同的地方。

(二)有利于贯彻学前教育法规和家园合作共育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密切合作的今天,开展向家长提供帮助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便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而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界面前的重要任务。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教育资源互补的需要,是与世界幼儿教育接轨的需要,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职前与职后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家园共育能力、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家园合作科研能力等专业素养,是幼儿教师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但与幼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能力、弹琴唱歌画画等技能素质相比并未在职前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因而在就职过程中这方面的素养显得尤其不足,如幼儿教师如何能从家庭教育现象中抽象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家园活动设计技能、与家长有效沟通技能、进行家庭教育科研技能及指导家长设计出科学的育儿方案等综合能力的缺乏。因此,高校结合农村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幼儿教师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大问题,有利于幼儿教师职前与职后专业发展与成长。

四、高校结合农村地区幼儿园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形式与方法

(一)指导的内容与形式

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学习与其他的学校学习不同,要自愿,不能强制,参加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文凭,而是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因此在内容指导上要解决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李洪曾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和指导者的调查显示,39%认为普及理论知识最重要,53%认为联系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也有少数人十分重视社会热点问题。因此,在实际安排内容时,将理论知识为主的占42.6%,以提出常见问题和处理办法为主的占51.6%。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否能够得到正常的开展、家长的出席率是否高、开展得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与指导单位采用的指导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主要包括个别指导、集体性指导活动、向家长推荐文字、音像资料等。个别指导可以通过家庭访问、在校接待、定期咨询进行,集体性指导活动的具体形式有家长会和讲座、组织家长到指导单位听课、参加亲子活动等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组织家长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会。家长会可包括全园性的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会如体质弱的幼儿的家长会,行为习惯差的幼儿的家长会;开放活动和亲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便于家长投入的特点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注人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为幼儿园所大量使用;家长间的交流和讨论在充分发挥家长主体作用、转变家长观念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日益受到指导单位的重视和家长的欢迎。向家长介绍、推荐和提供文字、音像资料可以包括向家长介绍、组织订阅家庭教育报刊、普及读物;出版自编家庭教育指导材料、家庭教育经验介绍;介绍、组织观看有益于家庭教育观念改进、家庭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的影像资料等。

(二)指导的具体方法

1.组织家长工作坊进行家庭教育的辅导

针对农村家长缺乏家庭教育先进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展一定的专题教育指导有利于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能力。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家长学校并不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唯一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形式已有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站、亲子学苑、家长工作坊等。家长工作坊作为一种较新的辅导形式,由于其在辅导理念的先进性、组织的合理性、方法的灵活性、重视体验、成长、沟通与交流正在成为一种辅导的重要形式。家长工作坊可以根据家长的特点、地区情况、幼儿发展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辅导,如父母能力提升训练营、亲子活动工作坊、早期阅读工作坊、焦点短期问题解决工作坊等,由于培养目标具体、指导示范明确、有同伴群体的支持和凝聚力,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水平。由高校人员(如专业教师、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学生等)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定期(半月一次或一月一次)到定点幼儿园组织家长开展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观念如成长观、儿童观等,培养家长民主的教养态度,促进家长的自我改变成为有效能的父母,练习积极倾听、鼓励有方、亲子沟通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一方面使高校人员的理论经受实践的检验,得到来自实践证据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切实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素养。

2.利用幼儿园开放日传播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

农村家长存在着从许多教育的误区归根到底的原因是对幼儿教育缺乏认识,因此幼儿园开放日活动可以为幼儿家长提供最直观的示范,获得感性经验。通过家长实际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与指导,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早期幼教的正确内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高家长素质,让他们知道早期教育的要求是让孩子了解基本的、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知识,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神童,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孩子团结、友爱、诚实、有礼貌、守纪律的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才是正确的幼教。

3.定期召开家庭教育讨论会

传统的家长会大都是单向的由园方向家长发出信息,家庭教育讨论会可以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如根据教育目标和园务计划、幼儿年龄特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专题,组织家长在园交流,讨论对策。像讨论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的睡眠状况、孩子看电视的状况、玩游戏的方法、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和同伴的交往、孩子的文明礼仪状况、孩子的身体发育、家庭教育环境的布置、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等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专题讨论由于是针对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可以畅所欲言,家长在其中可以接受到不同的理念,从而从中学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并且具有实际的操作可行性,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4.开展一定的家庭教育讲座

聘请专家专题讲座可以就某个问题做全面系统的讲解,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实践操作上的指导,达到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和科学的育儿方法的目的。通过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系统传授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并注意操作性,比如,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幼儿的道德发展特点、幼儿的常见疾病及预防、如何为孩子选择玩具、如何对孩子进行表扬、批评孩子的方法和艺术、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

5.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

家长工作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讨论会、讲座、开放活动日都是进行专门的家长教育,是直接的教育,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隐性的教育资源,采用不说话的教育影响家长。如利用家长等待接送孩子的时间,采取专门的通过班级家庭教育黑板报、墙报,设立家园信息窗、联系箱,经常向家长幼儿园重要活动信息、登些家长喜欢看的内容对农村家长施加教育影响。如为家长选登幼儿食谱、幼儿提出的各种“怪”问题,以引起更多家长关注;公布教育工作的周计划、月计划;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如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利用高校与农村幼儿园的合作,宣传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儿童观、亲子观,学习幼儿生理、社会、语言、社会与个性培养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农村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为农村幼儿园开展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提供指导和支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提供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为改善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状况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作者:王丽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篇:婴幼儿家庭教育方法

1、0~3岁婴幼儿身心发育的影响因素

1.1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母亲是儿童最为亲密的人,并且承担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比较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和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从而促进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主要抚养人为父母的儿童的神经发育较好,主要是因为父母相比老人和保姆文化程度高、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有利于刺激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做抚触和婴儿被动操时的语言、对视、愉悦的情绪和表情,都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构成了良好的刺激,使大脑对冲动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刺激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神经系统的发育。

1.2体格发育的影响因素:一个强健的体魄是婴幼儿成才的基础,有研究显示,儿童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孕周、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有关。儿童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自身的发育能力不同,加之看护人对待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喂养方式以及看护态度不一样也造成了其体格发育的参差不齐。不同性别的儿童在早期的发育也不同,除了受自身生理机能因素的影响,还可能与部分农村仍然存在普遍的重男轻女现象有关。低出生体质量和早产是儿童体格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由于母亲孕期营养缺乏或孕期其他原因所致,虽然,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出生后出现一定的“追赶生长”,但其体格发育与同龄足月正常儿童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父母的文化程度不仅是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也是儿童体质发育的影响因素。有研究显示,父母为文盲的儿童其生长发育迟缓率和低体质量率远高于父母非文盲者。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质量的保护因素。因此,为促进儿童体格的发育,不仅要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而且要提高父母文化水平。

2、家庭教育对

0~3岁婴幼儿发育的影响0~3岁是一个人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最初发展的阶段,当一个孩子到了3岁,他的各种智力因素、性格、行为等都已经基本成型,在以后的日子中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我国,绝大多数0~3岁婴儿散居在家中进行教养,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有主要责任,是孩子人生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对婴儿的早期成长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婴幼儿在0~3岁的成长过程中,从不会说话到开始说话,然后基本能听懂他人说话,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整个环节中主要的教育责任都在家长的身上,家长通过不断地营造语言环境,为孩子的说话和听懂他人说话做准备和实践。经过父母语言熏陶过的孩子开口时间普遍较早,并且词汇量也明显比别人多。0~3岁的婴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上学,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婴幼儿行为习惯、态度和性格的形成。一般而言,0~3岁婴幼儿养成的行为习惯、态度和性格是不易改变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其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在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有研究显示,开展家长科学育儿指导,加强家庭育儿教育,可促进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并有效降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的发生率[5]。另有研究显示,开展社区健康育儿教育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和体格发育[6]。

3、家庭教育方法

3.1树立开放性的三原则:性格决定人生、观念决定行为,如何采用家庭教育来影响婴幼儿,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思想“要成才,先成人”的思想的影响,家长普遍注重0~3岁的婴幼儿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许多家长对学习兴趣和智力发展也有高重视,而将最重要的身体发展、心理健康和自我服务放在次要的位置。针对这种情况,对人格培养还不够高度重视的问题提出的简单适用的原则即:谨慎干预、遵循自由、适当帮助婴幼儿,让婴幼儿参与我们的生活。其中谨慎干预要求家长在为孩子提供营养食物、优雅的成长环境的同时,尊重孩子独特的个体构建内在和自我教育的机会,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绝对不要不合时宜的,不恰当地对婴儿进行干预。遵循自由是让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给他们自由,减少对孩子的压制,让孩子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信任和支持他。适当帮助婴幼儿,让他们参与我们的生活,这是对孩子最切实际的帮助,让他们在与成人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学会观察,不断模仿,让其自己去学会所需的很多东西。

3.2运用多种家庭教育方法:健康快乐是婴幼儿身心发育的基础,在实施家庭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婴幼儿健康、快乐和安全,将保护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其身心共同发展。家长要充分掌握婴幼儿成长阶段和各个发展过程,充分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婴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适时引导孩子的发展,让孩子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发展。同时要注重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避免盲目的攀比心理,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婴幼儿的运动、情感、语言以及感知方面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3.3提供丰富的家庭教育内容:智力因素(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抽象概念和数学运算)和非智力因素(观察能力、运动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社会化能力、意志和性格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要同时注重这两个方面的培养。要使得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需注意一下几点:①更加关注婴儿成长时期的具体需求,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足够的支持可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使其更加合理和具体,以促进今后社会的整体发展。②注重跨专业、跨界别合作。例如教师、心理学者及医生共同合作,全面评估儿童需要,提供多角度的支持。③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及增加家长工作是婴儿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重视家长工作,以增强儿童自信心及抗逆力。

作者:刘永娥王翠玲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

第三篇: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形成的调查

一、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发现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以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家庭成员或是两代人构成,由此可知各个家庭的人员构成不同且较为复杂,对幼儿的成长影响也将是多种多样的。77%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以及幼儿教育非常重要,65%的家长认为家园合作非常重要,但是,仅仅有48%的家庭经常坐在一起交流,52%的父母经常陪孩子玩耍。这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不够。虽然家长们都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幼儿个性品质的重要性,但在落实上还是有一定的欠缺。这在体现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新的问题。97%的家长认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仅仅有16%的家长从未对孩子食言。在孩子个性品质的培养方面,大多数父母还是做得比较不错的。70%的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先让孩子自己尝试然后才会插手帮忙,这样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在对待孩子犯错这一问题上,77%的家长一般是以说服教育的方式对待孩子,60%的父母会批评或疏远孩子,在孩子犯错之后,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但是,说服教育以及合理恰当地加以引导,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避免再犯才是最终目的,这才是对孩子个性品质养成的法宝。在“了解幼儿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中,63%的孩子愿意做力所能及的教务,37%的孩子有时愿意,大多数孩子还是不错的,能为父母分担并且热爱劳动。但应注意,家长应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超过60%的幼儿在洗漱及穿衣方面可以做到自己动手,这是让人欣慰的。100%的幼儿都能主动与客人小朋友玩耍。但只有52%的孩子会主动与客人打招呼,而且还有15%的孩子不愿与小朋友玩耍。这些数字显示孩子的性格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可能不足。家长应悉心开导教育孩子,多与他们交流,多带他们接触同龄伙伴,常去户外走动。接触多了,见识多了,孩子们的心自然就打开了,性格就开朗了,家庭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在一些日常的行为习惯上,52%的孩子在做错了的情况下敢于承认,70%的孩子都很有礼貌,82%的孩子不会乱扔果皮纸屑。在活动中100%的孩子都能参与活动,63%的孩子能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说明,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这当然也与家长的教育付出息息相关。

二、调查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及分析可知,一个家庭的教育及家庭结构对幼儿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悉心教导以及父母的以身作则密不可分。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个性品质是最难培养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良好的个性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也是未来成功的保障。家长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孩子年龄阶段的特点,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做好准备。让孩子在温馨、舒适、平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并逐步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家长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母性格开朗、乐观,整个家庭氛围会轻松愉快,就会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对幼儿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作者:张存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幼儿园教师

第四篇: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育儿教儿”中家长要注意细节化,长远化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是性格的塑造,教育是由生活的点滴形成的,细节到每一个小点上,例如儿童在穿鞋时穿错左右,这时家长要发现潜在的教育契机,比如此时就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认识对应关系和做事情认真的态度,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作者小豆豆是个好奇心和想法十分独特的孩子,因为所做的一些在老师看来莫名其妙,甚至是扰乱课堂教学的事情。因此,被退学,可是她的母亲并没有告知小豆豆退学这件事,也没有责怪她,而是用另一种保护的方式去看待小豆豆,她只是很委婉的让小豆豆离开旧环境,去开心的迎接新的学园生活,她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给其更大的保护空间。通常在大家常模的思维下,认为小豆豆做一些奇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会批评指责,但是豆豆的妈妈不会当机立断的去评价豆豆,她会一直观察豆豆并鼓励其继续做下去,找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家长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也应该注意这点,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出现的问题,要从中发掘每个小细节的价值,做儿童背后的支持者、鼓励者、旁边的合作者、前面的引导者。

“李霞老师”的教育事迹,不光感动我们心灵的最底层,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下面举其中一个例子,她与TOM之间的故事,她拯救的不只是一个儿童,更是一个大家庭的幸福,对于幼儿来说,应关注情绪、人格和身心健康,需要教育者静下心来,细细的观察发现,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事情的发展,在事件中,TOM被大家认为可能有“自闭症”,仅仅是通过他的外在表现,如不与人沟通等特点,但是李霞老师并没有单一的去评价,而是通过每天坚持观察并认真研究其中的潜在原因,翻阅和查找大量资料认为TOM有可能是语言障碍,建议家长带其就医,结果TOM真的只是语言障碍而非自闭症,通过就医为其治疗,TOM后来发展的很好,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样,李霞老师通过细节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命运,如果大家都只是武断的去评价一个孩子,都只是通过外显的行为,而不去关注背后的原因,不追根究底,那么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我希望通过这种能引人深思的事情,能让我们认真的去思考,关注幼儿的成长,尽量避免给其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家长要从大的视角去看待幼儿的发展,要积极的去发现背后的潜在原因并合理的创造教育契机。

二、在儿童的成长阶段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育的前提是先了解其心理,而最开始的应该是,先了解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和特点,澳大利亚动物学家劳伦兹把动物的“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在人类的身上目前还没有发现典型的印刻现象,没有发现错过某一时期就完全不能进行的学习,但就儿童的学习而言,确实有在某一的特定时期内学习效果更好,更容易发挥个体的学习潜能,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引入儿童学习行为的研究领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一旦错过弥补很难,所以家长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几个关键期,用正确的,儿童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育,蒙台梭利还提出敏感期,阶段性,儿童心理学家认知学派皮亚杰也提出儿童的发展阶段,但以上的都无法等同于关键期,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儿童此阶段需要的尽可能去满足,激发其潜力。

2.成人要积极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关注生活的点滴小事,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一日生活是幼儿重要的学习途径,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契机,家庭也同样有着与幼儿园一样重要的一日生活,可能方式同幼儿园不一样,但地位是一样重要的,成人在教育幼儿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治的习惯,为以后性格养成奠定基础,现在教育中总是一边放掉许多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一边却在幼儿并不需要的时候,强迫幼儿学习,大家现在都比较重视常规传统的教育方法,总是用常模的思维去管束着幼儿,其实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而父母又恰恰是最好的老师,成人在育儿中要灵活的去处理问题,要用辩证统一的眼光去看待幼儿身上的特质,积极的去寻找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作者:李利利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五篇:地方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一、幼儿家庭教育基本情况

(一)家长教育观念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就读优质幼儿园。但家长观念还存在着一定偏差,例如,家长认为“贪玩”是幼儿目前最大问题之一。

(二)家长需要教育指导

家长对幼儿园指导的需求较强。有67.4%的家长认为非常需要指导,只有1.1%的家长认为不需要。绝大多数家长在“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多进行家园沟通交流,多举办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三)家长以寻求非专业指导途径为主

家长遇到教育问题倾向于亲友交流、查阅资料等途径解决,而寻求专业教师帮助的较少。“教育时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通常借助亲友,偶尔寻求网络或教师等解决。”“大多数问题从不求助。”“偶尔咨询,教师作用不大。”

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分析

(一)家庭教育指导整体情况一般

调查显示,有68.3%的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家长表示幼儿教师与其沟通少,指导少。“教师一般在放学接孩子时反映孩子的问题表现,让家长帮助孩子纠正毛病。”教师往往只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未及时给予教育指导。

(二)指导内容与家长需求有一定差距

目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以“良好行为习惯”、“了解孩子特点”和“适应指导”为主,而家长对期望“兴趣班选择”、“身心健康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方面能给予更多指导,说明指导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家长的需求,但仍存在差距。虽然目前家庭教育指导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但家长仍“期望幼儿园能指导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因为不同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各有不同,而现有指导内容针对性不强,需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

(三)指导功能未充分发挥

幼儿园以“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卡”等指导方式为主,但其指导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家长会次数少,一学期一两次,以“学期工作安排”和“强调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孩子安全问题”为主;家长能从开放日活动中了解孩子在园表现,也能了解到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但幼儿园一学期只有一次开放日活动,以家长看和听为主,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致认为家长委员会工作为“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和“管理班内经费,采购一些东西,组织策划亲子户外活动”以及“传达本班的一些信息”等,家长委员会更多是配合、协作,指导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尚未发挥;大部分幼儿园使用家园联系卡,但对其内容分析发现,教师和家长基本以互夸为主,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但指导作用微乎其微。家长最希望的指导方式为家庭教育讲座、网络指导、家庭教育咨询等。个别幼儿园偶有家庭教育讲座,但因对象为全园家长,人数较多,有些讲座还有推销书籍的目的,效果一般。网络指导、家庭教育咨询等方式基本没有。

(四)指导时间与家长期望存在一定冲突

家长一般在下班后和上班时间接受指导,但家长希望被指导的时间首选为双休日,其次为下班后,这可能与家长的工作及生活等有关。教师则认为,指导最好在“周一到周五的某个上午或下午,不占用休息时间”。所以,在指导时间上,教师和家长存在一定的矛盾。

(五)指导存在沟通问题

在家庭教育指导沟通中,教师和家长忙是主要障碍,其次为家长不知如何与教师交往(见表1)。

(六)指导教师水平仍需提高虽然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但调查结果显示有31%的指导教师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家长也认为应“提高教师素质和指导意识”。

三、对策

家长有被指导的需求,却不以寻求幼儿园专业途径为主,这与幼儿园专业指导还存在内容、方式、时间、水平、效果等问题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纲要》精神,结合以上分析,现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管理力度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哪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来做工作,是无法推动的。唯一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只有政府。〔2〕《大纲》指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教育部门加强幼儿园的指导与管理。”〔3〕《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这些都只是从应然角度进行了说明和要求,对政府部门约束力不大,在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沟通中了解到,目前对幼儿园管理“应该是教育局负责幼教的部门管,但实际上监管不到位,幼儿园各行其是”。“各幼儿园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应付。内容和实质效果都差不多。”因此,制定出台家庭教育法规条例,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迫在眉睫。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加强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在指导思想、经费投入、考核方式、环境支持等方面应加强。首先,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在幼儿教育及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对指导工作的重视,进行严格管理。教育行政部门配备专门人员负责督查和监管,把指导工作纳入对幼儿园的考核体系之中,并重视质量监管,避免流于形式。最后,加强支持力度。投入专门的经费,支持幼儿园开展指导工作,对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的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应安排专人管理,系统研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可行内容、方式和时间,并把指导工作作为教师评优、考核等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加强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合作研究,形成资源共享。同时,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适当对其进行一定的经费补贴。

(二)加强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大纲》指出,指导者应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了解不同类型家长需求,尊重家长愿望,指导家长确立责任意识,提高修养。〔4〕在全园针对各年龄段整体指导方案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了解班级每个幼儿、家庭及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制定详实的班级指导计划。定期或不定期与家长进行小组或集体交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尤其是让家长掌握如何了解自己孩子个性的策略,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优势与不足,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三)指导方式应发挥其实效性

其一,家长会的次数应根据情况灵活确定,不能只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可采取多种形式,根据需要开展小、中、大不同规模的家长会。其二,增加开放日的次数,提高家长的参与度。让家长全程参与开放日活动,达到指导的目的。其三,充分强化家长委员会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作用。家长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动员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对个别家长的子女教育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这种群众性的组织是家长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指导、互相帮助的好形式。〔5〕指导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而不仅仅是配合。其四,有针对性地填写家园联系卡,在赞赏幼儿发展的基础上,适时指出教育方面仍需努力的方向。另外,加强开展家长期望的家庭教育讲座、网络指导、家庭教育咨询等指导方式。特别是更好地运用网络手段加强教育和交流,如,尝试通过班级QQ群经常有针对性地一些家庭教育常识。

(四)指导时间应具有灵活性

调查显示,有的家长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有的家长为个体商户,有的母亲无工作,对指导时间的需求各不相同。可以采用幼儿园集体指导与班级指导相结合、班级集体指导与不同家长群体指导相结合、固定场所指导与网络指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家长对指导时间的需求。

(五)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大纲》指出,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队伍的培育,重视对指导人员数量、质量和指导实效性的管理。〔6〕目前,在教师培训中关于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内容非常薄弱,今后应在教师培训中加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家园沟通、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等内容的教育,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六)提高家长共同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再好的家庭教育指导都必须通过家长、转化为家长的教育行为才能作用于孩子,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成人教育,能够启发家长自我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7〕《大纲》也提出坚持家长主体原则,“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发挥父母双方在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影响,指导家长确立责任意识,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8〕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家长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家长与教师沟通还存在一些障碍。消除沟通障碍,需要提高家长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应树立平等的观念,在与家长交流指导中态度应诚恳真切,这样才能使家长愿意接受指导,家长的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其次,应提高家长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意识。可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如利用网络、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进行指导工作,也可通过推荐优秀阅读书目等途径逐步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再次,通过具体可行的活动,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如家长参与全程的办报活动,通过活动真正提高家长在指导工作中的合作能力,提高其科学育儿的能力。

作者:侯建平梁淑琴单位:吕梁学院教育系山西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