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青少年道德教育探讨(3篇)

青少年道德教育探讨(3篇)

第一篇:微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媒体”的应运日渐兴盛,微媒体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微媒体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思想道德教育的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微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微媒体的使用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等。为有效解决微媒体带来的挑战,学校、教师、学生要联合起来,多管齐下,共同消除微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微媒体;青少年;影响

一、微媒体的含义

关于“微媒体”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到一致认识,学者大都只是基于自身认识和研究来加以界定这一新名词的,因而相关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但是从这些成果可以总结出,学者们对于微媒体内涵阐述上有一个共同点:微媒体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微媒体主要指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情况下,用户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工具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微媒体因其使用便捷、价格便宜和内容丰富多彩而广受青少年喜爱,在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条件下,微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在给青少年交流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微媒体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产生了许多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这种隐藏在微媒体兴盛背后的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给当今学校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解决微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微媒体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微媒体的推广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充分体现青少年在其中的主体性地位。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主要采取书面和面对面口头教育,这种思想道德教育手段虽然加强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沟通和交流。因为这种仅靠口头和课堂教育的方式,难免会让青少年倍感无聊,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没有多少效果,反而让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在方法上,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经常使用“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忽视了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实践的能力,不能充分体现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诉求。当代的青少年,有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方式、开阔的视野,因而他们非常渴望实现自己的诉求。而微媒体在当代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为青少年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诉求开辟了新的空间。

(二)微媒体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获得渠道越来越多。其中微媒体的广泛应用更加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微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可以使教育者通过微博、微信、微群体等信息平台获取资源,从而进一步丰富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微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快速、便捷和高效的特征,微媒体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具有丰富性。除此之外,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教育者不仅可以了解本地区思想道德教育资源、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地区民族传统等相关资源,还可以获取国内外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资料和信息。微媒体的应用,转变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使教育者和青少年在这一信息平台实现平等交流。

(三)微媒体促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率提升,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微媒体得到广泛应用后很快介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一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那种僵硬的灌输方式,开始采用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促使青少年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独立学习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传播效率。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效率提升后,青少年不需要死记教条按照书本行事,可以通过微媒体学习相关知识。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微媒体指导青少年有效甄别微媒体传播的信息,通过提高效率的方式促进青少年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青少年具备适应学习、生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能力。

三、微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一)微媒体传播的内容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减弱。微媒体主要是以微博、微信等平台传递信息的,微媒体中的内容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好怀皆有。微媒体中的信息有一部分是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但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恶劣影响。如:网络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宣扬,不利于青少年集体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不真实、淫秽信息,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商业广告泛滥,影响青少年价值判断。青少年是微媒体信息的主要接收者,难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困扰。微媒体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让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减弱,从而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微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首先,微媒体传播的信息逐渐商业化和娱乐化,其中不少信息掺杂黄、淫、赌等不良内容,颠覆了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青少年在这些信息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对传统美德中传播的真善美的怀疑,对拜金主义的崇拜的情绪。其次,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媒体做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自制力弱的青少年容易受他们的蛊惑走上犯罪道路。另外,传播信息多元化和多样化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微媒体中传播的信息丰富多样,反而让青少年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微媒体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由于微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的信息丰富多彩且五花八门,青少年在使用微媒体时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甚至有许多青少年沉迷其中,整天只顾刷微博、浏览网页、看小说、听音乐玩自拍,忽视文化课学习和自身道德修养的形成,从而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在信息技术时代有的青少年认为微媒体可以代替教师的教学,自己只需要利用微媒体学习,而不需要自己去上课。另外,微媒体传递信息迅速,一个电话或者一个短信就可以让青少年及时应对教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考验,在微媒体的作用下,许多青少年侥幸、投机与欺骗的心理大大增强,引起诚信危机,让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四、消除微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的应对对策

(一)规范青少年对微媒的使用行为。学校了维护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秩序,可以制定相关制度,规范青少年微媒体的使用行为,例如,为杜绝青少年使用微媒体时产生的不良行为,学校管理部门和家长应利用微媒体信息管理技术加以控制;学校可以尝试在教学区安装微媒体信号屏蔽器;在青少年上课、自习或者考试期间对微媒体信号进行屏蔽;同时,为尽可能的避免青少年滥用微媒体,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学校应要求,任课老师对青少年使用微媒体产生的不良行为时应予以制止和教育。

(二)组织各种校内校外活动,为青少年道德实践创造条件。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青少年空余时间,组织各种校内校外道德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也可以让青少年自发组织各种健康积极的活动。如空闲时间参与社团活动,外出做志愿者和参与劳动实践。在参与这些课外活动时,青少年之间、青少年和教育者之间可进行面对面交流。教育者通过榜样、激励等方法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为,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务农.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12,(9).

[2]张将星.大众媒体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影响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1,(4).

[3]郑瑜辉,陈林婕.试论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59.

作者:蒲芸芸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困境思考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是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和一种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明显。在界定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基础上,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失范的原因,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困境;出路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境界始终是困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难题,能否合理而有效地寻找到解决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中等教育的成败,究其原因在于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和思想实际。“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是针对青少年网络化生存方式的新情况而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一种拓展,是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并在一定程度符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界定

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世界已经分为现实版和虚拟版,由网络构成的虚拟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变成了低头族、网络控、鼠标手,离开网络将不知道如何去“生活”。由此可知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重要性。在多种思潮不断交融和碰撞的今天,多元化成为了时代的特征。在多元文化并存、多重信息交汇的时代,为了提升青少年的辨别力,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远离抽象概念的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融合大量的西方先进文化,以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进步的民族文化和道德规范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提升其修养,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后备人才。对于青少年另一生活板块的网络世界,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实施并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对于何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学术定义,但网络德育是人们认知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有学者认为:“网络德育就是指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其内容包括德育信息、网络文化、网络德育课、虚拟社区、网上答疑、在线讨论、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家长学校、网上漫游等。”[1]还有学者认为:“网络德育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手段,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不同研究者对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关注视角不同。笔者认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是以网络为载体所开展和实施的一系列思想道德活动,是对现实版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拓展和延伸,是思想道德教育与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现代方式。简言之,就是通过网络的形式,在网上开展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具体到青少年来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必须抓住青少年这一主体,结合学校这一实体领域,充分运用网络所具有开放性、及时性等特征以有效地发挥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使青少年合理运用网络,科学的对待外在网络环境,健康的对待自己的身心。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失范的原因

青少年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尤其愿意通过不断尝试新奇事物来更直接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作为一种不期而遇的生存方式,网络世界一出现就受到当代青少年的热烈欢迎。目前手机、电脑、移动电视逐渐步入了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并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积极作用,但同样也应该重视它们的消极作用。网络化生存方式构成了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得不面临的新课题,因为网络在一定程度改变了当代青少年的生存境遇,甚至在相当严重的情况下让当代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迷失了人生前进的方向,沉沦为网络世界的“异化人”。在极度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不同的意识形态由于缺少了必要的屏障而同时共存,彼此交锋,导致在价值导向上存在着一元与多元激烈冲突的局面。

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校园里,自制力的强弱充分体现在如何科学地处理网络学习和网络娱乐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过度追求网络娱乐的“网瘾”出现。“网瘾”是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最大障碍。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最早提出了“网瘾”的概念,随后这一概念不断被发展和完善,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网瘾”,也就是“网络成瘾”(英文简称IAD)。通俗来讲,这是在网络世界表现出的一种病态,是在对互联网过渡依赖的情况下出现的心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的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说,一般指由于长时间地和不由自主、反复地驰骋于网络天地里不能自拔,深深的沉陷在网络的世界里,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最终形成无法自拔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

由此可知,对于“网瘾”者,如果离开作为他们生活必需品的网络,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青少年多数是“游戏型网瘾”,少数是“交往型网瘾”,而不是“网络学习型网瘾”。这都影响了青少年通过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思想单纯、活泼可爱阶段的青少年之所以沉迷于网络,影响其正确运用网络提升道德素养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进则退。竞争已成为一种常态,到处讲实力,讲能力。通过竞争,优胜者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吹捧,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则缺少了应有的关怀。这种畸形的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渗透到广大青少年的世界,导致处于心里叛逆阶段的他们对现实社会产生淡漠情怀。他们需要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下宣泄自己的情感,于是网络世界开始在他们的世界风靡一时,以排斥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寻求网络世界里的平衡和满足感,达到心理上的慰藉。

二是学校因素。目前学校大都注重应试教育,只看分数,而很少看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部分学习成绩不好者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褒奖,也得不到老师的较多关怀,得到的只是别人投来的冷眼,他们被冠上了“坏孩子”的头衔。他们于是就选择了上网来逃避现实,并且网上玩游戏还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宣泄现实社会中学习不成功的压抑。第三、家庭因素。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是大多数父母的期盼,他们关注最多的是孩子成绩单上的分数,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忍受任何的艰难困苦,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这无论在有形还是无形中都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很多孩子的个性被泯灭。另外,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父母在孩子面前都以权威者出现,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是打骂或者进行强制干涉孩子的行为,而无视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在强烈的精神压抑下,网络成为很多青少年寻求精神解脱的最好渠道。在这些外部因素中我认为家庭引导的缺失是青少年迷恋网络的最主要原因。任何存在都有其内外因影响和决定的。

内因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存在”得以变化发展的条件。为什么在青少年群体中有那么多“网瘾”存在,这需要分析青少年自身的原因。第一,不成熟的心理,使得青少年面对新事物及其突发事物不能作到全面、正确的思维,很难做到自己控制自己。同时,青少年面对一些现实的挫折不能冷静对待,容易走极端。该时期的青少年大多还处于人们常说的叛逆阶段,他们极不服从现实空间的社会规范,为了突破束缚,寻找自由、快乐,网络就成为了他们的栖息地。第二,强烈的求知欲使然。青少年时期正好是探索新知,追求时尚的阶段,如果引导不恰当容易导致一些错误倾向。对于网络世界来说,青少年认为它是一种新颖,并且很时髦的东西。一些青少年“意气风发”具有引领时尚的理想、抱负,有些青少年在自我实现欲望的驱动下,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持久深陷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第三,叛逆心理作祟。对于身处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容易让其产生厌烦情绪。面对单纯的正面说教,在传统的现实社会他们只能违心的听从,长期以往,网络世界成为他们宣泄对现实说教不满的主要场所。

然而,网络世界上的肆意所为,折射到现实世界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可见,对于身心还没有完善和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的面对周围的世界、自己的人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网络需要发挥很好的宣传和诱导作用。在科学网络观基础上对网络的科学认知和运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再有,网络自身的特征也容易使相关的道德教育处于失范状态。一是网络的虚拟化,使得人们可以逃避现实空间的限制,只要自己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够在网络世界里畅通无阻。在缺少相应规范的虚拟空间里,使得网络运用者在认知和行为上出现偏差,以至于做出很多在现实社会不敢做的事情来,如果自身的认知力和道德控制力不强,就会使得偏离现实生活道德规范越来越远。二是网络信息源的复杂化。在公开化的网络世界,对于网络用户而言没有严格的限制,用户只要在一定的网站进行注册,就能阐述自己的言论,甚至可以发一些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向左的信息。面对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认知能力以及抵抗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增加了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了困难。三是网络的自由化。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个体的交往目的让人真假难辨。

在一个天马行空的自由空间里,各种信息兼容并包,丰富多彩、五颜六色,青少年可以感受到在现实社会里不能得到的东西。同时,网络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不断创造各种游戏,关关相扣,层层迭起,极大的激起了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里,青少年可以无拘无束,由衷的产生了没有任何监督的解放感,易引起青少年的向往和迷恋。可以说,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极具交互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庞杂性和迷惑性涣散了青少年的主流意识观念,网络环境的超现实性和虚拟性诱发了青少年反现实的叛逆心理。另外,在隐匿性和虚幻性的网络世界里,青少年扮演角色的多重转换极易诱其人格的分裂,网络环境的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极易诱发网络犯罪行为等。[4]我们知道导致青少年不能正确地利用网络的内外两方面原因外还有网络自身特性的使然。对此应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制定政策,提出解决措施。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新媒体的应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地丰富,教育模式在不断地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化”则是这丰富和发展的具体表现。它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个课堂”的教育模式,而是把网络作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渠道,促进教育理念、方法的全面改革。要想真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作用取得应有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扩大德育师资队伍。网络领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具有了多元化和虚拟化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凡是在网络上以公开的方式传播正能量的人,都可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传统的仅仅局限在现实空间进行传输正能量的工作者如果不在网络领域献言献策,就丧失了主体的资格。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尚的道德不去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就会被一些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所侵占。

作为人们学习、消遣以及了解外面世界的网络,已深深的融为人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党要想真正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和传播,必须抓住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中发挥主体作用。另外,理论工作者作为先进思想的解释和宣传者,其价值所在就是明道、正气。网络时代,理论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对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等进行阐释和解读,让广大青少年通过网络去阅读和学习,用最简洁的方式实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再有,凡是网络上具有一顶正能量的人物事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所以说多元化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性。二是提升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中的客体突破了以往以“人与物的关系”为视角的划分和界定。我们这里所讲的客体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何者处于作用和教育的位置,谁处于被作用和被教育的位置,以此来界定何谓主客体。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即主动作用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动者、受控者、被塑造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

在信息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面对着真假、高低、积极以及消极等信息的融汇,就像生活在一个庞大的信息迷宫中,如何远离低、假、消极的信息,获取高、真、积极的信息,需要青少年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青少年必须提高判断思维能力,“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道德和价值观,根据所处的文化背景及伦理道德来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只有具备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才能在各种信息交汇的形势下,选出具有正能量导向的信息源。另外,青少年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网络世界的匿名性社交使得人们可以在没有过多约束的压力下,常常带着伪善的面具,以多种身份与他人交往。如果没有较高的自律能力,违反现实道德的行为就会时有发生。“网络德育不能只是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是要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此才能使广大青少年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对相关道德准则进行自觉的遵守和践行,避免知行不一、知情不一、行信不一等奇怪现象的发生。三是教育内容的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必须实现内容的创新。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中,尽管我们从教育的主体方面采取了一定的举措,教育主体单方面的积极投入却没有获得教育客体的热情响应和反馈,“冷拒绝”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得思想道德教育难以达到尽如人意的效果。

其原因之一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对陈旧而缺少创新,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奇、怪、异”内容的冲击中更加突显其新颖性的不足,网络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应对青少年网络化生存方式,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结合网络环境下的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现状来促使其内容的创新。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必须是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流,以此塑造和培育广大青少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另外,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存、发展和利益的时候,理想信念教育成为时代之必需,以解决青少年的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等问题。再有,强化幸福教育。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的一种感受,虽然每个年龄段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感,青少年阶段的幸福感在人生的历程中或许更让人难以忘怀。一个人一旦幸福感洋溢,悲观、消极、叛逆就会远离。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幸福教育,使其在理解幸福含义的基础上,去创造幸福和体验幸福,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有吸引力,成为青少年自觉融入的教育,在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同时健康的成长。

同时,加大网络知识的教育力度。在中小学课堂上开设网络知识及网络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正确对待网络的意识,避免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网络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教育内容的创新并不等于内容的改变,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内容的创新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应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内容,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正确的看待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四是教育手段的创新。网络领域内,思想道德教育能否引起受教育者的关注,教育手段需要首当其冲。新的社会形势下,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关键看其是否结合人们思想实际以及他们自身要求。具体到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其手段应包括下面几种形式:首先,灌输手段的传承和保持。灌输并不是面对面的思想输入,在网络领域对灌输手段的倡导和运用,注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覆盖面,通过网络技术的后台操控,在网络世界大量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消息和内容。另外,采取新颖的形式和色彩吸引青少年这一受众的眼球。对此,美国的政治学家奥勒姆明确的讲到:“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来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护其制度的思想。”如此,在网络领域,我们必须坚持在主渠道上向青少年灌输我国的主流道德体系。充分考虑广大教育者不在场性和多元性特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各种手段和方法,逐步提升广大青少年迈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其次,人文关怀的运用和发展。“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尊严和价值,体谅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之间产生共鸣,形成情感共识。”在网络世界里,人们一点鼠标不但能看到国际以及国内大事,还能关注某个时间和地点发生的细微事件以及我们党是如何处理这些事件的。在如此方便和快捷的形式下,如果教育者不能反映青少年内心的想法,就会被其他信息所取代。要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青少年走心,必须同他们进行心灵的互换,“将心比心”,通过图文并茂、以情感人的理论以及事例宣传,让青少年感受到人情味的历时空覆盖。另外,心理疏导的运用和发展。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在强调尊重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对受教育者采用的训诫式和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贴近实际了解受教育者的发展特征和心理诉求,让他们自己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启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塑造人们灵魂的工程,要少一些硬性的“管”和“治”,多一些柔性的“疏”和“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中的视频语音功能,让广大青少年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广开言路,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共同探讨,最后达到修正错误、统一认识,走向积极健康。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过程中要做到情、理、德的完美融合,达到感人、服人、教人的目的,在坦然、坦诚、坦率、坦荡的基础上与青少年交心谈心,使其在“情”的陶冶中受到“理”的熏陶,从而正确定位,健康成长。另外,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的良好运行还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网络管理的覆盖力度和强度。我国应以维护青少年网上安全为原则,制定有关青少年网络监督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威慑力下,净化源头,规范上网信息,建立一批有质量,有特色,有层级的网络道德教育基地,通过相对固定的网站、不断更新的内容以及积极健康的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的热情,在其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上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当代青少年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对传统模式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化”从教育主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来进行必要的和有益的创新,促使“思想道德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化”是“思想道德教育”在应对当代青少年网络化生存方式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给其带来的难得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其面临的巨大挑战,这是在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所进行的一种应时探索,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转型。

参考文献:

[1]魏琳.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7,(2).

[2]赵向明.探索德育的新途径—网络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1,(8).

[3]陈海涛.青少年“网瘾”现象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5,(2).

[4]彭伟,李刚.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5]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题化探析[J].理论前沿,2002,(11).

[6]薛文平.网络德育的回归一从服从与灌输到自主与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04,(5).

[7]杜时忠.德育十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67.

[8]【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365.

[9]高军,陆岩.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论断的解读[J].学术交流,2008,(11).

作者:杨燕 单位:济南大学

第三篇:精神动力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精神动力缺乏是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的精神自觉性日益缺失,功利性价值观逐渐显现,主体能动性逐渐懈怠。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培养人文精神,增强人文情怀,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激发其精神自觉性,是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是人类实践的无形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压力使得新一代青少年精神动力缺乏日益严重。精神价值的需求同精神日益缺失间的矛盾已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

一、精神动力: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精神动力”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已经广泛出现在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例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探讨、斯宾诺莎对情感精神的研究等哲人的心灵动力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的人的高层次的精神性需要等。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而中国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释放的精神正能量等都体现了精神动力的作用。精神动力与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

第一,从精神动力所要协调的关系角度来看,它“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也就是人的知、情、信、意、行的统一,这正是一个人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所需具备的要素。通过青少年思想品德要素了解青少年的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总结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性要求。

第二,从精神动力所具有的价值角度来看,它的主要功能是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个体精神动力纬度来看,精神动力表现为增强青少年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从社会精神动力的纬度来看,精神动力具有满足人们对道德、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需求的社会价值。这不仅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一致,还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都要遵循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致力于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品德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完善和主体性的提升上,从而进一步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而思想道德教育个体发展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人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体现了新时代彰显精神价值的需求,这正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相契合。

第三,从精神动力所体现的教育内容角度来看,它是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塑造。这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相契合,成为加强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教育的重要理论支点。

第四,从精神动力所要达到的目标来看,它是要达到适应和满足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这与思想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不仅要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目标相一致。综上所述,以精神动力所要协调的关系为基础,深化对精神动力开发的规律性认知,研究精神动力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方式,有助于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能优势。把握好精神动力开发的主要内容,推进对精神动力价值的深层次认识,才能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更好地实现其实践价值。精神动力研究是致力于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新视角。

二、精神动力缺失: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青少年在思想行为上有很多优点,他们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个性独立、乐观,具有很强的自主、竞争意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日益增大的各种压力,新一代青少年精神动力缺乏的现象日益严重。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来看,青少年精神自觉性缺失,是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因素。这里的自觉是指具有自觉的意志力,青少年精神自觉性缺失,就会缺乏内部精神动力,就不会产生内在的、自觉的动力。当代青少年普遍受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的熏陶,他们明是非、讲道理,但却存在“知行不一”的行为。这表现为怀揣美好理想,取向却犹豫不决;追求积极乐观,信念却迷茫困惑;支持公平公正,行为却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精神要素如果无法转变成主体内在的意志,就无法激发主体的自觉性,主体的行为就只能是自发的、盲目的行为。这种精神动力的缺失,要从起最终作用的主体挖掘,没有内部的动力,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只能是隔靴搔痒,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人的精神因素,包括知、情、信、意、行在内的要素,都不是主观自在的,而是人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社会中存在一定的权钱交易等不良风气,让青少年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压力问题,诸如学习压力、考证压力、升学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普遍存在功利性的焦虑情绪。

在这样的竞争压力面前,青少年对自身发展的关注越来越重视有形的、物化的竞争,忽视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竞争;越来越重视现实功用与实效,忽视持续与全面发展;重视个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重视感性感官的满足,忽视理性与理想信念。当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无法体现他们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时,他们就不会理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引导自己,激发精神活力。当前,智能手机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QQ、facebook、微网站、微APP等为传播媒介,微信息跨时空、跨地域地分享,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许多信息中也充斥着偏激的、过度的自信和错误的、没道理的极端主义。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青少年容易丧失对问题的能动性认识,思想道德教育所传播的主流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正在被削弱。

三、精神动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通过分析精神动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可以看出,青少年的精神动力应该成为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切入点。这不仅是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的必然要求。

(一)强化科学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竞争过程中的功利性诱惑和多元文化的选择性困扰,是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形成的主要障碍。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少年思想精神动力的核心,当前青少年精神动力的缺失,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科学理想信念的指引。因此,

第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教育,首要的是加强对学生身边多元文化的引领。一是要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的积极影响。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科学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是筑起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必要选择。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指导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判断,这是引导青少年在市场竞争体制下摒弃功利性竞争意识的必要选择。

第二,要加强对青少年压力状况的研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带来的压力是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的主要原因。为了能更有针对性地了解青少年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内心活动,需要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调查青少年对压力的感受、态度及表现,以真实的数据分析外在压力产生的原因、特点、趋势等。这样才能在准确理解青少年的需求的基础上,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专题讲座,或以海报的形式进行主题宣传教育,积极寻找激发学生内在精神动力的源泉,向学生提供有效的思想应对方法。

(二)善用新媒体技术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明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新媒体作为“第五媒体”,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虚拟空间成为青少年释放压力的主要空间,利用新媒体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应开设网络人文学科课程。从根本上来说,人文学科能系统地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文导向,从而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这也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开设多种人文课程,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程内容,更容易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用艺术陶养精神。艺术的范畴很大,我们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高雅的书画作品是一门艺术,韬光养晦的哲学思想也是一门艺术,新媒体技术也为承载这些艺术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艺术始终是一种充溢着主体精神的、感性的、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精神活动”。艺术中所蕴含的人的价值、心理情感、审美要求、伦理道德等人文因素,可以引导青少年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者可以在官方微博、微信中一些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思想、富有哲理的哲学思想,或分享一些励志的影视作品等,用这些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激发青少年的精神自觉性

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目标与要求,确立理想信念并付诸实践,是检验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最终标准。思想理论的确立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并进一步上升为自觉的状态来指导实践,才是我们激发青少年精神动力的最终目的。第一,要强化“苦难”实践教育。生活在“温室”里的青少年,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锤炼意志,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艰苦的环境中,亲自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艰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存体验、劳动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开发精神动力。

第二,要重视团体协作的互感教育。“群体动力”是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形成一种互补力量,同时,协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例如,青少年在参加社团活动、一起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同辈感染”力量,各种不同的理想相互感染,相互影响,这不仅是激发学生精神动力的必要心理基础,也是通过实践挖掘学生精神自觉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骆郁廷.精神动力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6.

[3]陈旭光.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8.

作者:马晓亮 单位:山西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