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投融资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究

投融资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成为了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投融资活动影响了企业财务和经营成果,优化资金管理方式、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防范投融资决策风险成为了企业内部基础管理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从投融资角度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投融资管理内部审计

一、基于投融资角度的施工企业内审管理概述

施工企业正逐步克服产业和地域的制约,力求通过制造成果建立品牌知名度。许多知名的施工企业其分公司和建筑项目遍布全国,因此如何控制和监督这些分散的组织成为了各个施工企业的管理重点。作为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更好地代表企业法人行使监督控制职能,克服以往的会计限制,控制各种施工项目和分支机构的数据,保护企业利益。由于施工企业的投融资活动规模大、复杂,内部审计也比较困难,因此基于投融资观点的内部审计往往最为复杂。

二、基于投融资角度的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投融资决策风险较高,内审难有效防范。根据近几年我国发改委的政策导向,房地产行业的发债资金受到严格限制。企业进行资金管理时需要对资金的成本进行考量,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指标进行决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承揽更多的建设项目,忽视企业财务风险,尽可能地利用抵押、质押等手段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罔顾回款周期,盲目拉长建设项目战线,导致建筑施工中缺乏营运资金,后续回款困难。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导致财务风险的情况屡见不鲜。内审部门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控,但是实际上内审部门无法对施工企业整体存在的融资、投资风险进行度量,没有有效掌握现金流出、流入口径和未来事项的情况,特别是深入调查高风险项目的审计活动较少,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很难通过内审活动及时更新企业风险管理信息,难以发挥风险预测的有效作用。决策的制定者往往又是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即使发现了投融资风险,其审计意见也不一定会被采纳。

2.资金授权审批混乱,内审监督效果差。企业投融资决策执行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部门的配合完成资金的审核与划拨,包括法务部、风控部、业务部、财务部等,资金管理内容包括投融资决策的收支计划、年度财务预算,只有在上一年财务预算中进行配置,才能在该年度确保资金的使用合规、合理、高效。内审部门对投融资资金授权使用的合规性考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务中,内审部门审计发现某些大额开支需要履行审核程序,由经办人、验收人、部门主管和总经理签字。但在部分施工单位的建筑据点上,有的资金批准仅仅是经过了业务经理的批准,并没有经过财务人员的批准就被支取了。采购部人员采购建筑材料后在系统中提交费用报销单据,项目经理通常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进行审核,如果项目经理没有及时批准,系统里采购人员会持续等待,资金在流转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审批时间过长反映了投融资管理的低效,这也是内部审计需要考量的地方。投融资资金的归集不合理、授权审批过于烦琐、执行不严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财务工作,造成了内控漏洞,导致缺乏有效内部约束机制来管理投融资活动,因此内部审计很难发挥作用。

3.投融资合同执行不严,内审执行效率低。投融资合同在控制企业预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企业尚未对合同管理进行合法化和规范,合同履行能力薄弱。内审部门对投融资合同的评估主要是对合同执行情况的考察,项目经理可能没有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工程量和施工方案进行推进,在拟订施工方案时部分细节沟通缺少了与甲方的会议纪要,合同中没有双方签字和报批,竣工结算手续资料不齐,工程款没有严格按时发放,这些情况导致了工程进度的推迟。

三、基于投融资角度的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1.完善风险预测机制。在复杂形势下,施工企业需要严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来为企业保驾护航。内审部门需围绕投融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复核方面来提高经济效益,将内审工作全方位落实到企业经营行为的各个方面,同时兼顾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协调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建立事前风险预测机制。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析,发现风险管理中的漏洞,要求审计阶段能够以企业战略风险评估为导向进而实施审计计划。对企业的业务风险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控制,通过常规性的方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规范性进行评价,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和审计目标的融合,为内部审计风险提供评估方向。

2.完善资金预算管理,规范控制环境。完善资金预算管理是规范投融资活动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是集团、分支机构还是单个项目的总部,都必须明确年度收支预算计划,制定统一的总体预算计划,如年度投资计划、年度收支表。分支机构和具体建筑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合理分配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用。管理者应优化资金使用,工程所需材料应直接采购、科学投标、减少中间商参与、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控制工程成本、优化资金效用。投融资资金的内审策略应从这些方面着手,明确重点考察的子公司、建筑项目、资金项目和问题,了解资金筹措链的变化发展,资金来源是否合规合理,投资链的去向和落实情况,是否经相关负责人审核报批,是否符合年度预算管理目标,明确资金返还链的验收,当企业收到客户的工程款时,应明确是否按合同执行,有无或有事项产生的额外费用。

3.规范投融资合同制度,完善内审执行。规范合同就是建立投融资规则制度,对施工合同进行评审,针对合同中缺乏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条文进行调整和修正,这样有利于项目施工过程中顺利履行施工合同。审查施工合同时,务必保证工程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包括乙方预算、标准函以及甲方的其他相关规定。开展合同评审工作主要是发现施工企业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可靠等规定,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修改,充分保证合同能够顺利履行。而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资产必须是完整的,同时在合同评审过程中,还需保证评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对合同中的内容进行逐一评审,最终将根据评审结果生成文本数据,进一步提出合同整改意见,然后由施工企业负责人提交合同评审结论,全面保证合同的可靠性。针对工程中的技术难度、进度安排等影响因素,内审人员应按照施工项目部的要求进行检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索赔制度,使投融资管理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投融资管理和索赔水平。这样可以保障施工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审工作的思路[N].中国审计报,2016(05):8-10

[2]付华英.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探析[J].财会学习,2017(13):159-160

[3]林昊.基于风险导向的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9(06):84-85

[4]郭卫锋.内审视野下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303-304

作者:朱昱琳 单位:绿地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