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范文精选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范文第1篇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课题的提出.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范文第2篇

1、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2、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一、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

为了更好地对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解,作者展开了关于农村中学生阅读量的调查,随机抽查了白银市某一农村中学的全体学生(共468人)的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的中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为零的有48人,占总人数的10.2%;阅读时间1小时以下的有91人,占19.4%;阅读时间1~2小时的有186人,占39.8%;阅读时间2~4小时共有73人,占15.7%;阅读时间4小时以上的共有70人,占14.8%。与此同时,现在的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式主要是购买书籍和借阅书籍两种,而这两种方式的占比分别是47.92%和37.5%。农村中学生通过租借或者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占比非常小,分别为4.17%和10.42%。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渠道是非常少的,尤其是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网络阅读在农村并没有实现大范围的推广。此外,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许多家庭的教育意识不强,鲜有家长会鼓励学生通过购买课外读物来满足自身阅读需求。

二、课外阅读的意义

(一)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

中学生承受着越来越繁重的学业压力,缺乏课外阅读的时间,导致其课外阅读量、知识面的拓展受限,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读书少而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从书本中领略更精彩的世界。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生可以从书中学到许多人生道理,还能通过读书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可见,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二)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见识,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巩固学习成果的最佳手段。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更加全面的学习和了解,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探究除了课堂之外的世界。

(三)课外阅读陶冶了学生情操

课外阅读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课外书了解到岳飞、文天祥是如何用自己的赤胆忠心来报效国家的,从而在自己内心深处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又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了解到雷锋、焦裕禄是怎样舍己为人、一心为公的。这些故事都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成为一个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的人。学生还可以从课外阅读中那些奋发上进并最终取得人生成功的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付出切实的努力。这些都是课外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四)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文学素材积累量自然也会丰富起来。丰富的素材积累能够促使学生在写作时“才思泉涌”,丰富其文章内容,促使其写出更加优质的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五)课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

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获取广泛的知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吸收知识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对课内和课外知识的双重学习能帮助他们更加完整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知识吸收能力。综上,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够逐渐从新知识中获得一些人生道理,形成优秀的品质。

三、引导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宏观途径

(一)为农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

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著名作家贾平凹也认为:“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导农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把握好学生的阅读需求,了解他们喜爱的书籍类型,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推荐相关书籍。此外,教师推荐的书籍在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涉猎,要保证书籍囊括的范围够广,包含的知识量够丰富,以此激发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积极正面和健康的阅读读物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这些阅读读物一定要是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的读物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课外读物,才值得学生学习和吸收。比如,教师可引导农村学生阅读他们接触得较少的鲁迅、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促使他们从书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并能够从中不断反思和学习,时刻鞭策自己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抱负的人。

(二)培养农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的好习惯

课外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储备的过程,要求学生合理运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教师要向农村学生传授把握好课余时间的方法,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课余时间,让学生逐渐养成长期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在课上教学时也可以适当留出一定的时间,或在一个星期选取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课,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机会,营造主动阅读、积极阅读的愉悦氛围,学生在其中自然能够收获极大的进步。

四、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上课前进行“三分钟诵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阅读当中。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讲解时,要科学地设计课堂内容,增加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整个故事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三分钟诵读”,比如引导学生阅读韵律性强、朗朗上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三分钟诵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此外,课前的“三分钟诵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原文的记忆,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诵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

(二)让农村学生之间进行读物共享,不断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全班学生在同一时期观看同一本书,比如要求大家在一个学期内看完《鲁滨孙漂流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教师可以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集体阅读,让全班同学一起阅读同一作品,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此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书中的情节或人物进行讨论,让他们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以《鲁滨逊漂流记》的课外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首先要带领学生观看目录,并且引导他们通过目录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其次,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对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备注,必要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厘清整本书中的情节脉络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促使学生体会到鲁滨逊在漂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乐观、坚强和不屈不挠的品质。在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并且做好笔记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为这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加深他们对书本情节的印象,让他们对整本书进行总结概括。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结语

文章通过研究当下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发现导致中学生课外阅读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村学校受所处环境的限制,无法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渠道;农村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渗透意识不够;学生自身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1]侍智慧.农村初中学生如何开展课外阅读[J].新课程(教师),2010(12).

[2]路军.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的几点做法[J].吉林教育,2011(33).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范文第4篇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T1、T2、T3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共发出500份问卷,收回500份,无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460份。调查对象以年级划分,高一年级共有334人,占66.8%,高二年级共166人,占33.2%。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应付考试,并非出自主观意愿,即使阅读课外书,也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因个人兴趣去进行课外阅读的只占5%。另外高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绝大多数是漫画等娱乐休闲书,或者是为辅助课堂学习而选择阅读教材参考书和作文书,有深度的文学名著并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在课间或假日很少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甚至有些学生对课外阅读持有消极的排斥态度。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用课外阅读活动代替其他休闲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短,个人拥有的语文课外读物数量少,获得语文课外读物渠道狭窄,阅读报纸杂志的频率也不高,导致阅读量不足,涉猎的知识面不够宽。其次,调查数据反映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只读一次,只关注书的大概内容,没有做到潜心研读,而是浮光掠影式的快速略读,难以发挥课外阅读的成效。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满意度不高,教师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经常性指导的只占22.9%。其次,学校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定期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活动,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课外阅读活动基本上属于学生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指导和支持。与此同时,学校、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而且课外阅读考评方式单一,以考试为主。

二、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强

从课外阅读的阅读动机来看,学生课外阅读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绝大部分学生读课外书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所读书籍大多是学校发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低,不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阅读。

(二)缺乏积极的阅读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是消极的。学生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大,而且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大多数不超过半个小时。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阅读所占比例很小,学生宁可把时间花在上网、看电视等活动上,也不愿阅读课外书籍。

(三)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76%的学生偏向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只读一次,同时也不花心思去熟悉书中内容,读过的课外书很快就忘记,对其中的内容无法正确复述。怀着随便看一下的闲适心态去读书,对书中内容犹如蜻蜓点水般稍稍涉猎而不求甚解,这样无心智投入,亦无调动情绪地读书只是一种“无效阅读”。

(四)阅读材料选择不当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知,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把娱乐漫画类的书籍作为课外书籍阅读的首选,只有12%的学生表示喜欢读文学名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比较喜欢易懂、有趣、内容简单却无实质内涵的读物,能陶冶情操、思辨性知识性强的文学名著和科普书籍却几乎无人问津。

(五)学校、教师重视程度低,课外阅读考评方式单一

学校或者班级经常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只有15.7%,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只有22.9%,甚至有16.5%的教师从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说明学校、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很低。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讲授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也很少了解学生近期的课外阅读情况。至于学校,也没有为学生制定恰当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在考评方式上,学校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考查和评价,而且考评多以考试为主,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三、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显著

语文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把学校的教学成绩看得很重,凡是对成绩提升有益的都会被重视,反之则会被漠视,课外阅读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不受待见。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把课外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对待,只是重视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

(二)高中生身心特点的影响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猎奇心理普遍较强,较为钟情于娱乐漫画类的休闲书,喜欢浏览画面有趣内容简单书,而不能潜心研读文学名著和自然科学类书籍。与此同时,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他们对小时候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盲目崇拜的心态,这也导致他们并不喜欢读文学名著类的主流文化作品,而喜欢不被学校教育推崇的休闲类书籍。

(三)阅读条件的限制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各种练习、试题,剩余的可支配时间比较少,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自然就更少。现行的应试教育条件下,难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另外,一些高中的图书馆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藏书量少,图书更新慢,书籍领域狭窄,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建立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机制及考评体系

(一)设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机构

要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定时开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必须成立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负责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这个机构既是项目推进的组织者和设计部门,又是对阅读教学的考评机构。可从学校中选拔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活动,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教师组成项目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二)完善课外阅读的管理机制,制订合理的阅读方案

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要在学期初制订好语文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安排课外阅读的各项活动,特别是要制定好课外阅读书单,为学生推荐健康有益的读物,除了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编制有本校特色的课外阅读书单。其次,组织机构要负责检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情况,使课外阅读指导落到实处。

(三)建设书香校园

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要努力推动课外阅读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发展,通过“专家指导、典型带动、竞赛拉动、评价推动”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愿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推广课外阅读。例如在校道和宣传栏处,设书香长廊、读书橱窗;班级设图书角、好书推荐栏、新书排行榜,并经常进行更新;构建书香校园网络平台等。再次,加强宣传,引导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和支持课外阅读。可以通过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争取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和支持。

(四)建立课外阅读考评激励机制

1.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实施学生课外阅读考核制度,考查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考核成绩计入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1)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考评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果。实施时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每天的阅读做出量的规定。高一学生的日阅读量应为30分钟,高二学生的日阅读量为40分钟,高三学生为20分钟。阅读内容,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完成“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阅读范畴除了课标推荐的书籍,还应包括学校指定的书籍。至于阅读过程,需从阅读参与度和阅读策略两方面考量,这方面可参考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做法,用以下四个指标衡量个人阅读参与度:喜爱阅读、阅读多样性、网上阅读活动、趣味性阅读时间。而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从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动机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三方面进行评价。在阅读成果的测评方面,可加大课外阅读的考查力度。定期考查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将推荐阅读书目列入期中、期末考试范围,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加深学生的理解。结合这四点综合评价,可以避免以考试为主的考评方式带来的弊端,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评价。

(2)考评的主体应多元,符合新课标提倡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既有学校、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

(3)考评形式应多样化。除了考试,还可以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课外阅读的计划、记录、成果和反思。其次,可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会、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评。

课外阅读能力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作文教学;重要性

学生的写作水准与其文字表述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教师要对作文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采取正确、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应用,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到理想化状态。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有积极引导学生积累课外阅读优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分享阅读活动、合理利用课外阅读促使学生进行写作、合理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水准。本文针对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应用方式进行研究。

一、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身体、心理以及智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因此,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以及专注力相对较弱,难以长久地将专注力放在同一件事上。基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提升学生对作文知识学习的专注力,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作文教学以及训练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除此以外,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要强调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要重视自身对学生所起到的榜样及示范作用,更多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加书籍阅读量,充分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学生面前阅读并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促使学生能够更多地阅读课外书籍以及文章,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所阅读的书籍及文章的主旨含义,积累大量语文知识与写作手法,通过此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感,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教师要由衷地喜爱此项活动,并通过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提高自身对课外阅读活动的认可度,并利用课下时间寻找内容丰富且具备趣味性的课外阅读书籍,为其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认知程度较低,肤浅地认为让学生阅读关于写作技巧与文字表述的专业化书籍才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部分家长在为学生购买课外阅读书籍时,会更多地倾向于优质词句、作文选集等类别的书籍,家长只想通过自己所选购的书籍促使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优异的作文成绩。显而易见,这部分学生家长的想法并不具备科学性,作文考试仅仅是对学生在某一阶段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形式。有些家长则理所应当地认为,学生之所以在作文成绩上没有起色,是因为将大量的时间与经历浪费在了阅读课外读物上,对语文课程知识所投入的精力过少。此种做法只会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准难以获得提升。从现实角度来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可以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就可以实现文字能力与写作技巧得到质的提升。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必定会浏览大量的优质词句,在不知不觉中拓宽知识范围,掌握大量语文课程内容中没有的课外语文知识,这对于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与技巧的优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除此以外,课外阅读书籍以及文章通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科蕴含的美感,从中得到乐趣,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参与写作课堂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以及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积极影响。

3.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如果学生本身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素材积累,那么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其文字必然熠熠生辉,其文章内涵也必然发人深省。写作材料以及素材的获取途径很多,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也可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取,这是最主要的两种文字素材以及技巧学习途径。比如,教师可以每天为学生留出十分钟的时间阅览报纸杂志,鼓励学生组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为学生营造舒适、轻松的语文课外阅读氛围。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遇到优质词句时能够主动进行记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记录内容在班级内进行评议,通过此种方法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记录笔记评分、语文作文成绩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在家长会时将其展示给学生家长,使家长能够意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可度,使其能够在生活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4.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我国社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各界愈发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阅读可以提升人们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读者在思维以及行为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从根本上而言,有效开展阅读活动,能够促使读者的个人品质、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丰富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还处于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心理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点,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案,促使学生在阅读方法、知识积累、语言运用以及智力等诸多方面都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二、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积极引导学生积累优质内容

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通常依赖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然而学生涉世尚浅,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存在素材空乏的情况。而在写作内容方面,学生往往都是借助与校园生活相关的事件,作文当中缺少创新元素,最终导致学生的作文过于肤浅与乏味,情感方面的内容缺乏良好的词句修饰。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和写作方法,恰到好处地应用于文章中,展现自身细腻的情感。基于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需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自身觉得优秀的文字描述方法以及词汇句式,并将其进行灵活变换,应用于日后的写作过程中,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想象力,促使其自觉研究与探索课外书籍中的写作技巧,最大化地增强学生的文字能力。例如,教师在针对教材中“写日记”这部分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日记”这一主题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文章和书籍,并且摘录相关的优美文字以及句式,最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分享,鼓励学生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和写作形式应用于自己的日记写作及作文写作过程中。

2.组织学生开展分享阅读活动

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转换能力等尚在发展阶段。因此,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通常只能对文字的表层意思有所理解,对其内涵很难进行深入了解,此种现实状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利影响。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分享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自身阅读书籍以及文章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进行表达,互相分享自身的阅读方法,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因此,想要将课外阅读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就要重视分享阅读活动,利用此种方法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其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教师在针对分享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不仅要考虑学生之间合作的默契度,还要对其中的家庭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产生的影响。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促使学生家长认可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且主动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分享对象,给予学生合适的阅读意见,与学生互相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准。例如,教师在“我的心爱之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针对此话题找出合适的课外读物并进行细致的阅读,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在后续的教学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享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鼓励学生在小组之间分享自身的阅读经验和个人感受,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吸收他人的阅读经验,并且将在其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3.合理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

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充分,依照作文课程中的主题选取对应的素材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内容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按照教师所给出的材料进行课外阅读,并且以素材内容为基础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其中使用的写作技巧与形式,再展开相应的作文教学,利用阅读素材、阅读课外书籍的方式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针对“记一次游戏”这一习作主题开展教学时,首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搜索关于学生开展游戏的作文素材内容,并在课堂上将其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师可以针对素材中所应用的描写方法和写作形式与学生展开探讨,并针对其中的重要写作技巧进行解析,深化学生对素材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素材内容找寻类似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积累相应的素材,为学生布置以“记一次游戏”为主题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将积累的内容应用于其中,通过此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合理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水准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阅读,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探索与分析,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主旨的分析能力。教师要对课外阅读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经验理解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故事》,通过阅读,使学生对古希腊的神灵和习俗等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日后教师在教学《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时,学生就会对其中的人物与写作手法有足够的认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学生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也会更多地用到希腊神话中的典故,这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思维的锻炼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要逐步变换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对课外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能够积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量及素材积累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胜男.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2019(10).

[2]张丽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华夏教师,2015(12).

[3]孙娟.以写促读读写互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模式与流程设计浅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