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范文精选

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范文第1篇

(一)“十五”信息化发展回顾

1.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信息产业以年均22%的速度快速增长。*年实现销售收入408.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8倍;增加值118.9亿元,增长1.6倍,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3%,比“九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3.6亿元,软件产业95.3亿元,信息服务业169.3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3倍、7.9倍和4.2倍。规模以上企业223家,比“九五”末增加56.7%,其中过亿元企业12家,过10亿元企业3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全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18.06万元/人,是全市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4倍。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软件产业年均增速35%,独立软件规模与实力居全省首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6位,齐鲁软件园建设规模居11个部级软件产业基地之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了以计算机/服务器、通信网络设备、数字家电和半导体元器件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优势产品,浪潮服务器连续10年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

2.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高速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固定电话升至8位,无线市话网、800M数字集群专网、CDMA网、数字电视系统建成开通。建成并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了各领域业务系统,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并开展了多种信息服务,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公共支撑环境。*年,全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44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4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24%,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53台/百户,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3倍、3.1倍、8.8倍和1.7倍。

3.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的各领域信息化取得明显实效。75%的市直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覆盖所有县市区和部门,“金税”、“金财”、“金盾”等“十二金”工程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围绕政府机制体制改革实施的跨部门政务协同工程成效显著,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20个部门企业基础数据的交换共享,为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数据支撑;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以网络为支撑实现“一厅式”并联审批服务,项目审批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一;政府资金网上结算工程实现全市资金统一结算单位的远程报账和财务信息查询,有力保障了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公用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药品集中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五险合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物价监测信息系统、章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信息化工程在各自领域成为全国或省内的示范项目,有力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4.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初步成果。工业领域实施了以电子商务为发展方向的企业信息化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4个环节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以客户关系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初步形成。培育的全市20家示范企业发挥引导带动作用,3家企业入选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19家被列入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重点企业,济钢、重汽等企业成为省级示范企业。农业领域实施了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开发了6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实用价值的农业数据库,建成山东金农信息网、中国农业书店网等100多个农业类网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村村覆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以及水利、林业、气象等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商贸流通领域实施了国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项目,实现200多家家电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创造了供需链竞争的新优势,电子数据交换、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技术在大型超市和商贸企业得到普遍应用,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信息化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规章。加强了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驻济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达3万余人,全市15200人次取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2万多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通过了电子政务培训考核,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成为我市对外宣传的新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通过“十五”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市信息化在信息网络、产业发展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对照国内信息化先进城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规模膨胀速度慢,本地化产品配套能力差;二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三是信息化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级信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信息化人才使用的综合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四是信息产业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引导和配套资金投入不足,信息产业规模投入尚未形成;五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重复投资、分散建设现象仍然存在。

(二)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1.从国际形势看,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性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高度。以计算机、微电子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使社会经济结构、人类劳动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信息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调整布局,将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步入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市作为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从国内形势看,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是党在新时期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决策。“十五”以来,党中央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20年)》,将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十五”发展基础上,实现从战术地位到战略地位、从局部推进到整体推进、从技术驱动到业务驱动、从重网络建设到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等五个转变。虽然,我市信息化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但如何适应这五个转变,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3.从区域发展形势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知识)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力已成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十五”期间,国内和省内许多城市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的战略举措,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市是全省的网络枢纽和信息中心,要适应区域合作和竞争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的主流体系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增强我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的作用。

4.从我市发展形势看,“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结构转型等诸多繁重任务。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必须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增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就必须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力度,利用信息化的外力和创新变革的思维,推动行政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化;要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就必须打造国际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城市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因此,要实现全市“十一五”总体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在整体效能上突破,在服务发展中提升,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战略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带动作用,不断推进济南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

1.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又要着眼需求,讲究实效,有重点、分步骤推进。

2.资源共享与深化应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利用。

3.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政府先行,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组织推进等方面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

4.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加强国际和国内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倡导和鼓励技术创新,注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5.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6.保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坚持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以完善、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产业发达、设施先进、资源丰富、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建成体系完备、特色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产业累计投入6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增加值达4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2.2%,规模以上企业达600家,过亿元企业30家;

———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区域信息传输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60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90部/百人,数字电视普及率80%,互联网用户普及率60%,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85台/百人;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信息技术在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行服务和保障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其商务交易总额的30%以上;

———基本建成电子政务体系框架,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法人信息、人口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三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的公益性服务能力明显增强,90%以上的市直部门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市政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行政执法等城市管理职能得到高效整合,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工程基本建设完成。

到202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实现6000亿元,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主导型支柱产业,形成网络先进、产业兴旺、资源雄厚、技术普及,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三、“十一五”发展重点

(一)信息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省会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要素的优势,着力实施“园区聚集、骨干拉动、外向带动和应用推动”4大战略,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3大部级产业基地;以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为依托,逐步完善软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微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电子和信息服务6大产业链;加大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济南信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行业发展空间,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建设“浪潮科技园”、“历下工业园”、“中新电子工业园”、“长江实业(微软)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向东突破济南临港开发区延伸至明水工业园,向西突破槐荫民营工业园延伸至长清晶恒工业园,形成“一个中心多个园区,东西延伸协调发展”的部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累计投资29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540亿元,利税5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

(1)以浪潮科技园为主要载体,建设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产业链。重点发展商用服务器、特种计算机、存储系列产品、计算机外设等计算机产业群;壮大以税控机、二代身份证读写机具为重点的智能终端设备产业群;推进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2)以晶恒工业园为基础,以高新开发区新区、临港开发区、明水工业园、历下工业园为重要补充,打造微电子产业链。以半导体分离器件产品为基础,引进半导体晶圆生产项目,建设半导体分离器件和光电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发展面向通信类、家电类和IC卡应用的集成电路以及嵌入式芯片的设计生产。大力发展芯片封装业,提高晶恒工业园成品封装、测试能力,逐步形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相配套的协作体系。

(3)以山东松下等企业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数字终端和小家电为主导产品的信息家电产业链。推进山东松下工业园的规模化发展,加大技改投入,扩大背投、等离子、液晶等数字彩电的生产规模。推进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多媒体终端的产业化进程,壮大智能家电产业的生产规模。以民营工业园九阳电器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家电和智能测量仪器产品,增强豆浆机、电磁炉等产品的市场优势。

(4)以重型汽车电子产品为先导,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电子产业链。培植优势企业,加快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做大汽车电子产业规模。

2.软件产业。进一步优化齐鲁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配套设施、政策、研发和人才环境,带动浪潮软件园、中间件产业基地、嵌入式软件园、信息安全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历下软件园等特色园区加快发展。完善齐鲁软件园综合技术支撑平台,构建行业联盟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重点发展中间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四大类优势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全国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壮大一批带动力强、规模化生产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齐鲁软件”品牌效应,形成体系完备、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软件产业链。到2010年,累计投资15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360亿元,利税38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1)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产业。充分发挥“齐鲁软件出口联盟”的作用,加快软件出口基地建设,搭建统一的出口协作平台,整合软件企业的优势资源,推进软件能力成熟度(CMM)捆绑认证,形成企业的群体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软件出口规模。到2010年,软件出口企业超过100家,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以上。

(2)做大做强优势特色软件。充分运用浪潮、中创等骨干软件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整合具有鲜明特色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建立壮大一批行业联盟和产业协作体系,实行强强联合、强特结合。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安全以及电力、交通、电信等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软件产业优势。

(3)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扶持企业开发生产数字游戏、网络多媒体、共性软件和基础软件,加速软件产品产业化、商品化,提高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3.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和增值服务业,建设部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加快信息内容服务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进一步培育信息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形成技术先进、内容丰富、服务便捷、竞争有序的信息服务产业链。到2010年,累计投资16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300亿元。

(1)以山大路商务区为中心,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培育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科、工、贸一体的产业集群,建成具有较强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的部级信息服务业基地。

(2)加快以网络运营商为主体的电信运营业有序发展。努力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网络增值业务的开发与应用,大力推动宽带及移动信息服务业,增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积极开拓下一代互联网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业务,不断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3)加快信息内容服务业产业化步伐。支持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信息资源公益性和商业性开发,推动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开发数字音视频、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

(4)大力发展网络游戏、网络视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推动综合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的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各种传统信息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带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建设完善宽带、高速、多媒体城域网,进一步强化公用信息平台的支撑服务作用,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围绕“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地下信息管线的集约化和规范化管理,重点搞好政务中心、奥体中心及东、西部新城的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和“大经十路发展带”、“三大商业圈”的信息管线综合改造。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加强无线电行业监管力度。实施“宽带济南”工程,加快和规范宽带接入网建设,开发低成本多样性适用的信息终端,实现市区100%的社区和80%以上的家庭宽带入户。

2.优化升级公用信息平台。结合政务中心建设,升级扩容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公共应用平台组成的市公用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的技术性能和服务功能,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完善的网络和信息资源支撑环境。

(1)公共基础平台。完善网络交换中心,采取虚拟专网(VPN)等方式为各部门搭建业务专网,实现各类信息网的高速交换,避免网络建设的重复投资;建设公共数据中心,重点建设法人单位信息、人口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三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实现城市公共基础信息的共享整合和集中管理;完善信息交换中心,完善信息交换标准和共享机制,为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提供支撑。建设信息安全中心,完善身份认证、网上支付和容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为各部门开展网络应用和网上服务提供可信、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

(2)公共应用平台。建立电子政务支撑系统,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由部门业务信息资源、基础信息资源、公开信息资源、共享主题信息资源等构成的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的政务协同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开展政务决策支持、审批服务、网上资金结算等跨部门政务协同应用;建立城市管理支撑系统,实现规划、市政、环境等城市管理信息的整合共享,开展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市政管理、环境监测等应用;建立社区服务支撑系统,实现教育、科技、文化、社保、民政等部门社会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展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应用;建立“三农”信息服务支撑系统,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展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电子商务支撑系统,完善安全认证、信用服务和在线支付等公共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应用支撑环境。

(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围绕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示范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机械装备、建材、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改造,信息技术在节能、节水、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上取得突破,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的“5个提升”。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以上基本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商务交易电子化,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长50%。

1.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以软件企业和大型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加速技术升级和工业质态的提升。推进信息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中的应用,加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完善应用示范体系。培育一批在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各具特色的试点示范企业,着力培植20家省重点示范企业和30家市重点示范企业发展,带动全市工业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

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扶持项目评估、工程监理、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制定企业信息化统计和评价标准,开展投资担保、共性技术应用和管理诊断等服务。

4.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的改造。加快信息技术在钢铁、石化和建材行业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以数控机床、数控锻压机械、智能试验机和循环硫化床锅炉等产品为重点的机械装备业,研制开发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提升中高档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加快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行业的应用,实现生产工艺和流程的精细化控制,提高食品药品的质量。

(四)电子商务发展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网上支付体系、安全信用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培植网络经济新亮点。到“十一五”末,形成网络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信用环境良好,物流配送网络发达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行体系。

1.推进面向企业(B2B)的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推进骨干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供应链管理为纽带,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形成供应链竞争新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规范,建立汽车、钢铁、石化、建材、食品药品等行业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带动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2.促进面向消费者(B2C)的电子商务应用。完善面向消费者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加速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加强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信息技术改造,发展以连锁经营、集中配送为代表的现代商业形态。做大做强三联家电、山大路信息服务基地和济南茶叶市场等重点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完善重点行业网上交易系统,建立济南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整合旅游餐饮、批发零售、农副产品等特色行业的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一网式”电子商务服务。

3.突出抓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支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管理咨询、资金担保、人才支持等公共服务,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以信息流为引导,集运输、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重点加强我市东部、西部、北部、西北部四大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货物存储、管理、提取的智能化。运输业推广应用卫星定位技术(GPS),实现货物在途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建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形成信息流引导的物资流和资金流快速聚集、合理配置的现代物流中心。

(五)政务信息化

围绕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托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公开,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加快政务协同系统建设,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服务水平。到“十一五”末,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基本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科学部署、部门间高效协同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

1.完善关键业务信息系统。(1)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2)社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公安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级指挥中心系统建设,为“和谐济南”建设提供支撑。(3)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等业务应用系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管水平。(4)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增值税防伪、税控认证、发票协查等信息系统,提高税收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5)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统计、汇总、分析,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质量和效率。(6)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经济户口管理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增强市场监管能力。(7)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质检业务监督、申报审批等业务系统,提高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水平。(8)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信息化审计模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建设完善跨部门政务协同信息系统。(1)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面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2)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延伸市级行政审批网络到乡镇和社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实现“一站式”网上审批服务。(3)财税增收信息系统。完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支撑平台,健全税源监管体系;加强进出口领域部门的协同办公,提高口岸信息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4)社会联合征信信息系统。整合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为“诚信济南”建设提供数据支持。(5)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相关信息的共享,提高食品和药品监管力度。

3.建设“中国?济南”门户网站。完善各级党政机关网站建设,以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为基础,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关的网站,形成全市党政网站群;整合各部门政务公开、政策咨询、业务受理、监察举报等对公服务系统和公益性网站资源,建成一站式公共服务的门户网站,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六)城市管理信息化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整合市政、规划、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管理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调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到“十一五”末,形成城市管理信息支撑体系及应用体系,城市管理水平居省会城市前列。

1.完善全市统一的城市空间地理数据库。建设涵盖城区数字化地形图、交通道路地理信息、市容环境地理信息、市政设施地理信息、城市房屋土地资源地理信息、城市园林绿化地理信息、城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等内容的城市空间地理数据库,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完善重点业务协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加强各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提高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联动监察信息系统,健全12319服务热线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部门联动、责任监察等系统建设,实现市政管理、业务咨询、抢险抢修、生活服务的集中受理和快速反应。

3.建设完善一批城市管理信息化工程。(1)市政管理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照明、主要河道、重点地区以及地下综合管网的实时检测和监控。(2)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规划信息服务的网络化。(3)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公交、客运出租管理系统和调度系统,实现动态交通监管和公交、客运出租的智能调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监控、疏导、指挥能力和效率。(4)环境监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大气、水质、危险废弃物等生态环境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5)行政执法信息化工程。实现市区各级执法机关网络互联,建成信息传输、投诉指挥、综合应用的城市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提高城管执法快速反应能力。

(七)社会事业信息化

以建设“和谐济南”为目标,实施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事业信息化工程,提高社会事业现代化水平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1.完善一批重点工程。(1)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远程医疗,建设全市疫情检测和防控体系。(2)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整合劳动、人事、民政、卫生、公积金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完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3)劳动就业信息化工程,整合劳动服务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向社会公众提供求职招聘、政策咨询、职业测评、失业登记、异地劳动关系转移等劳动就业服务。(4)教育信息化工程,整合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育事业现代化水平。(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分散于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有价值的文献、图片、音像资料、档案等信息资源,建立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6)科技信息化工程,完善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和科技信息数据库建设,建设数字化科技文献馆和科技开发与技术成果推广信息系统。

2.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支撑平台。完善市、区、街道、居委会网络基础设施,依托各类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建设社区服务门户网站,整合社区家政、物业、呼叫中心等社区服务资源,实现电子政务向社区的延伸和各项公共服务在社区层面的集成整合。

3.建设信息化示范社区工程。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支撑平台,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查询、远程教育、就业培训、网上缴费、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紧急救助等服务。到“十一五”末,建成30个信息化示范社区,带动全市“文明社区”建设。

(八)农村信息化

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为目标,加快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管理中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到“十一五”末,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实现村村覆盖,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手段。

1.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农”信息服务支撑平台,整合农业、教育、科技、卫生、劳动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乡镇“七站八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等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服务能力,开发低成本的双向信息终端。广泛开展农民信息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增强农民信息应用能力。

2.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在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以及气象、土壤、植保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约化、优质化的高效农业发展。开发完善一批具有实用价值和区域特色的农业数据库和农业专家系统,建设农业与农村经济决策支持、灾害处理等信息应用系统,提高农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实现名、特、优、新农产品网上交易。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农户和示范企业,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3.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管理的应用。加快乡镇政务信息化建设,推动审批服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劳动就业、教育文化、防灾减灾等政务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到乡镇的延伸和整合,推进公益性信息服务向农村的不断深入,用信息化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村管理水平。

4.建立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针对农民工的迫切需求,整合劳动、公安、工商、文化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农民工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向农民工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九)信息安全保障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1.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培养壮大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形成信息安全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及传播有害信息等行为的监管。

2.完善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安全评测、应急响应、身份信任和容灾备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急需的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设备的开发力度。研究制订符合我市实际的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重大项目安全解决方案。

3.加快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抓好我市以商用密码产品为龙头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在密码机、密码卡、智能密码钥匙、安全服务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开发一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龙头产品,培育一批立足国内市场的骨干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全市和各区县信息化工作机构,市政府各部门及重点企业要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形成“一个领导小组决策,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和“统一领导、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加强对重大信息化项目的监督管理,完善工程立项、招标、监理、评测、验收、审计等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在沟通协调、咨询服务、公证监督、维护市场秩序和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行业自律机制和中介服务市场。

(二)优化信息化法规政策环境

完善《济南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济南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研究制定鼓励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吸引和激励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化信息化政策环境。制定完善网络互联、数据交换、应用系统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逐步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坚持依法执政,加强信息化领域的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信息化投融资机制

以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专业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和高层招商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信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引进一批投资额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外资项目,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吸引风险投资注入,引导银行贷款向信息化建设倾斜。设立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等与国家和省扶持资金相配套的专项资金,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引导性投入。

(四)建设信息化人才高地

建立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齐鲁软件学院和网络工程师培训基地的办学规模,增设山大软件学院和浪潮软件技术学院,重点培养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抓好信息化人才校企对接,面向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推动信息化人才在济就业创造条件。大力扶持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加强高层次和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引进,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制定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奖励政策,努力营造激励创新、倡导诚信、有序竞争、促进合作的人才环境。到“十一五”末,全市信息化人才社会培训机构达260家,比“十五”末增长136%,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实用人才超过16万人,比“十五”末翻一番。

(五)建立产业发展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驻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开展技术集成、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服务。进一步强化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建设以科技孵化器等各类创业中心为主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完善齐鲁软件园综合技术支撑平台,大力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精细化设计范文第2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局今年1—9月份以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和“深化城市建设跨越年”活动会议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科学发展,上下一心,开拓创新,狠抓落实,重点工程建设及各项

工作推进较为顺利。

一、1—9月份主要工作及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一)规划工作

泗城总体规划修编方案顺利通过*市规划委员会评审,已提交市政府审批。城市道路、供水、排水等专项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同时,完成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6个县级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并完成消防队、新水厂等选址工作。

(二)道路建设工程

刘圩路、阀南路西段、建材东路3条道路的前期规划设计及阀南路西段拆迁工作已完成,其中,对刘圩路、阀南路西段采用bt方式,由江苏苏润建设集团无锡分公司承建,目前石粮河桥建设工程过半。

(三)城市开发工程

1、重点地块拆迁工作。1—9月,全县共完成拆迁面积8万平方米.

2、规模小区建设。规模小区在建工程施工总面积80万平方米,已竣工32万平方米。

3、安置小区暨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安置小区及廉租房开工36幢,在建工程近10万平方米,现已封顶12幢共3万多平方米。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工程

1、自来水管网建设。新铺供水管网4公里,新打深水井5眼;完成自来水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项目批复及选址,正在进行征地。

2、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污水管网铺设约10公里,2座污水提升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3、“三馆”等工程建设。博物馆、展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三馆”工程主体已竣工,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施工。清水湾公园、图书馆、档案馆等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编制。垃圾处理厂项目已完成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初步设计。

(五)招商引资工作

1—9月份共签约项目5个、开工项目5个,协议项目2个,签约项目资金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00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局1—9月各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重点工程由于受资金等因素制约进度不理想;二是拆迁工作因资金、市场、开发商不配合等因素,拆迁难度逐渐增大。三是一些工程及项目因土地未征用,而无法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安置小区建设进度。力争12月24日前完成1.5万平方米廉租房及安置房一期工程建设,同时,加快二期开工安置小区工程建设,保证按工期在明年四月底前全部按期交付。

二是加快“三馆”工程施工进度。11月前完成内外装饰装修和配套设施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始布展,春节前开放试运行。

三是加强资金筹措。待阀南路西段土地征用后,加大道路建设力度。

四是完成县消防大队新址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五是加大拆迁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拆迁政策、法规宣传,争取社会对拆迁工作的支持、配合;同时,进一步发挥两种强制措施的积极效果,积极与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努力形成法律威慑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是加快“两网”建设进度。年底前完成自来水及污水管网铺设任务,同时加强协调完成新水厂征地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完成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前期设计工作。

七是加快规模小区施工进度。督促各施工单位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年底竣工工程突破50万平方米。

精细化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级;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一个班级本质的、内在的和班级整体面貌的集中反映,主要是抵制非主流文化,从正面有效引导全班学生的舆论观、是非观,培养优良的学风、班风;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学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创新的精神等。

一、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

马卡连柯指出:“集体舆论的监督能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能培养学生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舆论,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真善美、假恶丑的观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向身边的优秀学生学习,这是形成积极班级舆论的有效途径。

二、共建班级和谐的精神

家园以班训、班风、班级口号、两不做五会、班主任寄语等为载体,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班级精神理念。此外,教室环境的布置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雅美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心灵美的学生。它虽然“桃李不言”,却能让学生与墙壁对话,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三、制订共同的班级目标

班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奋斗目标。多年来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教育”,以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或形成独特的班级特色为中心,狠抓感恩教育和养成教育,七年级学生刚入学,就狠抓养成教育,通过班主任的一双慧眼,时不时地发现问题,纠正、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所有的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或形成班级特色这一目标,有了目标,班级就有了明确的发展航标,班级文化就有了立足点,这才有助于形成班级的精神文化。

四、抵制非主流文化的侵蚀

班级非主流文化由于认识的误区、肆意的流行和管理的缺位,带来了许多令教师头痛、学生心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盲目追星、肆意涂画、着装怪异、语言搞怪、心灵裂变。班级主流文化应该倡导学生健康、和谐、积极的行为方式。以上表现显示出青春期学生特定年龄段的稚嫩和迷惘,这需要教育进行干预。视非主流文化为洪水,“堵、疏、导”缺一不可,但关键在“导”。

五、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都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1.以主题班会、年级组织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班级的凝聚力精心设计每次教育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树立主人翁精神。全班齐心协力做到有一必争,有旗必夺,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形成凝聚力强、有健全组织和精干的领导、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和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使班级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用“小组捆绑式的评价”管理,促学生自律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中我也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1)首先,科学地组建小组,安排座位。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习惯、性格、成绩等因素。每小组一般配一名优生、三名中等生、一名后进生,优生担任组长,每组成员编上序号,实行分组竞争。加分时对学困生双倍记分,减分不加倍,以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2)开展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一方面可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主动性。每个成员的表现与整个小组的发展息息相关,对后进学生的激励方式更多,营造出浓厚的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是建立竞争机制。每一个小组在学习、纪律、卫生和德育考评方面都由各小组轮流记载评价,每周一汇总,半学期一小节,一学期一总结,这样小组内部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精神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要有意识地利用好班级精神文化的导向、约束、调适、凝聚和激励功能,对引导学生健康、和谐成长和优化班级管理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忠.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班主任,2003(2).

精细化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风景园林设计是应用各种园林造景手段与元素展开综合设计,以创造宜人环境的一项活动[1]。对于改造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美观程度与舒适程度而言,风景园林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而且还能够切实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幸福感实现提升。由于风景园林设计活动的主要目标即在于使得城市居民拥有舒适美观的室外活动环境,因此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之中,设计师必须重视结合人性化设计展开思考,从而真正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风景园林设计助推城市化发展。

1当前风景园林存在的不足分析

1.1缺乏个性色彩

当前园林景观欠缺个性化设计,各个地区为节省设计费,或无设计意识,存在互相照搬园林景观的现象,因而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景观,严重缺乏个性色彩,也失去园林景观的科教及民俗文化的宣传展示及历史传承的意义。

1.2独创意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因而在风景园林设计方面也缺乏科学理论,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存在对于西方设计的过度模仿,却忽视挖掘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脱离实际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人文历史因素,未能充分应用好本地独特的设计元素与资源,严重缺乏独创性。

1.3规划重点失当

当前,在展开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师将规划重点放在控制设计与建设成本方面,却未能重视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对于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不够充分,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偏离了其初衷和本质,尽管造景成本较低,但却严重缺乏观赏性,因而不但不能吸引人们在风景园林景观中展开活动,而且也不利于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整体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人性化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人性化设计,即通过将人性化的元素融入设计形式与内容之中,使得设计整体符合人性化的理念与要求,呈现出独创性与趣味性,同时富有充沛的活力和生命力[2]。通过在风景园林设计之中应用人性化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于风景园林设计之中诸如缺乏独创性和个性色彩、规划重点偏离风景园林设计本质等问题,真正使得风景园林设计具备人文关怀。具体而言,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人性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策略:

2.1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合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主题

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确定风景园林设计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园林造景,是使得风景园林设计适应城市化发展步伐、充分满足人们在休闲与娱乐两方面需求的重要基础,唯有确定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题,才能切实有效地将人性化设计真正融入其中[3]。为此,风景园林设计师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原则,重视从城市的整体环境特征与空间布局出发,合理划分开放性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以此确定好风景园林规划区域,确保风景园林设计真正适应城市发展步伐。与此同时,风景园林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文历史元素,以此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文气息。例如,在城市中现代化风格较为强烈的区域周边展开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意使用具有现代气息的风景园林设计与造景方法,确保风景园林设计与周边环境实现融合,以此落实好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2.2重视满足多样化需求,应用多样风景园林设计方法

展开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风景园林设计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室外活动环境,因此必须重视对于多样化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应用多样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充分达到既定的设计目标[4]。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室外活动需求,在风景园林中规划儿童活动区域、成人活动区域及老年人活动区域三个不同的园林区域,明确三个功能区之间的界限,分别展开差异化园林造景、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建设不同的基础设施、使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进一步完善风景园林的空间结构,确保各个年龄段群体均能够在风景园林景观中拥有良好的活动体验,充分落实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与要求。此外,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保证风景园林活动区域远离危险区域,充分保障人们能够在园林中进行安全活动。

2.3渗透以人为本之理念,着力实现人与景观有效结合

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而言,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促进人对景观的参与性,是应用人性化设计的关键所在[5]。为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展开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水、草木植被等造景元素进行应用时,不仅应考虑不同元素之间进行搭配的协调性,而且还需要充分考虑人们与这些元素之间的联系,考虑人们在相应环境之中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展开设计实践。例如,人与水源这一风景园林造景元素之间的亲密性主要是指人与水的互动,包括观赏水的流动、聆听水声、戏水玩耍等,因此在展开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适当在水源附近设置休闲平台或观景亭,以此充分满足人们听水、赏水的需要,实现人与水景观的有效结合;人与草木植被之间的亲密性主要是指人们通过欣赏草木植被以感受其活力与生命力,其要求风景园林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然地理条件与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被类型,以此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游玩和观赏体验。

2.4适当应用人性化标识,丰富风景园林设计内容

在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之中都需要设计应用标识,以此起到提示和警示人们的作用,避免因主观因素而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情况。结合人性化设计理念与要求,设计师可以应用具备人性化特征的标识,应用创新思维根据园林景观的风格特征,运用到园林标识中,以此更好地发挥标识提示与警示人们的作用,同时起到丰富风景园林设计细节内容的作用。在此过程之中,风景园林设计师尤其需要注意通过设计识别度高的标识,提高儿童的关注,让儿童在园中活动时得到提示,避免危险。例如,动物园景区,设计师应重视使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卡通元素,设计体现动物危险性的标识,以此让儿童能够快速理解标识的提示内容,避免在动物园中观赏游玩时做出挑逗和激怒动物的行为或是越过动物园设置的安全线的行为,有效保障他们的安全。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存在于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之中诸如缺乏个性色彩、独创意识不足以及未能找准设计规划重点等一系列问题,为达成应用风景园林改造和美化城市环境、促进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目标,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提高对于人性化设计应用的重视力度,结合人性化设计理念合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主题,重视应用多样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满足多样化的园林观赏需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之中,渗透以人为本之理念,从而真正实现人与景观的有效结合,适当应用人性化表示以丰富风景园林设计的细节性内容,从而真正将人性化设计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促进风景园林设计质量实现全方位改善。

参考文献:

[1]吕昆仑.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8(6):69.

[2]李长江.浅论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J].花卉,2019(12):101-102.

[3]杨亚伟.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8):398.

[4]俞亚萍.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研究[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4):13-14.

精细化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设计方法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数字化技术由于其自由、高效、精确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设计行业中。由此,设计专业也迎来了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但由于国内环境设计教育大多借鉴“布扎”和包豪斯教育体系,并不完全“包容”以数字技术作为设计工具和教学载体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加之很多高校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相对单一化且缺乏系统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便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的现状

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涵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许多方面;设计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各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但其教学体系大多依托于建筑学基础而展开,同时将艺术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理论。面对当前新的数字化浪潮,环境设计学科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内设计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相继开展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实践。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数字化设计教学的高校。2006年左右由徐卫国教授开始尝试在建筑学专业开设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课程,随后环境设计专业也开设了数字设计思维等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教学成果。于此同时,同济大学在数字设计和建造方面开始了教学尝试,开设有开源硬件与编程、数字化环境等课程,并且每年举办一届DigitalFUTURES工作营,十分注重与国际专业前沿的交流;南京艺术学院开展数字化设计教学始于2010年,采用中荷联合教学的方式开设了实验性设计、毕业设计——参数化设计,注重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教学,在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中成果斐然;江南大学将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专业选修课,并设有虚拟现实实验室、交互设计实验室、先进制造实验室等数字实验平台,把虚拟现实技术与设计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这些院校的共同特点是在数字化设计教学活动中都以参数化建模、生成设计、算法、数控建造、虚拟现实等“数据编译”内容为教学核心。还有一部分如: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代表了国内绝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内容,即以常规的CAD、Sketchup、photoshop等“图形表达”内容为教学核心。最后还有个别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等,在本科教学期间不开设数字化设计的课程,相关的知识主要靠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一)数字化设计教学方式单一化

从以上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上有单一化的现象。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以参数化建模、算法设计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排除了对常规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教学。而国内大多数院校的数字化设计教学还是围绕对CAD、Sketchup等软件的操作方法的讨论,甚少将“算法设计”类技术作为设计手段。这使得与参数化设计等数字技术有关的教学具有明显的精英化教育的倾向。虽然某一时期内,参数化建模、算法、数控建造等数字技术不是多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长远来看,缺失以上几个部分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将使得数字技术之于环境设计教学的作用容易停留在表达层面,不仅无法让数字技术在设计教学中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也无法拓展本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深度。

(二)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AD)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国内的设计行业和高校的教学之中。现今,对CAD、sketchup等软件的使用和掌握已经成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这也导致绝大多数院校的师生对数字化设计的认识也停留在采用各种图形技术,以传统的平、立、剖面图或效果图来表达设计造型的阶段。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数字化设计的理论体系的逐渐成熟,其智能化、高精度、自组织、以及设计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关联等特性,使数字技术开始在各个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将数字技术单纯地视为是辅助绘图的工具,那么这样的认识不仅不能使数字技术真正融入以建造为目的的环境设计核心,也难以发挥数字技术作为设计工具和思维方式的强大作用。

(三)缺少与学科内部及外部的联系

数字化设计课程的教学不能完全脱离环境设计专业其他课程而独立纯在,且与相关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内大多数院校都会在大二至大三学年开设独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固然有助于推动高校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开展。但在课程性质上,大多属于设计基础课类中的专业选修课,内容上与其他主干设计课程也缺少教学内容上的连贯性。尤其是部分院校禁止或者不提倡学生在学习设计之初便接触电脑,担心学生因为电脑绘图的便捷而忽略手工制图的表达,这无疑会对数字技术在学科内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较大阻力。此外,当代数字化设计是一种自下而上式的思维模式,强调设计结果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响应与互动,其设计过程往往涉及到数学算法和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当前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无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优秀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师资紧缺,无法对以上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前导教学;另一方面,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长期受到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熏陶,对于这类偏理工思维的跨学科知识往往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以上种种无疑增加了学生掌握数字化设计方法的难度。

三、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虽然在国内环境设计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教学推进中遇到了各样的阻力,但在“实践先行、理论跟上”的学科指导思想下,近年来,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已经呈现出了多种层面的教学转向。

(一)从表达工具到设计方法

目前,国内大多数环境设计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教学是讲授CAD、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知识为主,其优点是:简单易学、绘图效率较高、有助于学生完成各种课程设计的表达,且其在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便于灵活的采用选修课或自学的形式完成知识的积累,堪称普及程度最高的数字化设计表达“工具”。而与之相对应的,国内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学校开设了以运用算法生成、结构找形、数控建造等数字技术为主的数字化设计教学。这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新设计方法,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无纸化”教学中,其设计理论受到了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提出的“游牧政治学”、“茎块”理论、“生成”理论等概念的影响。在工作中设计师借助Grasshopper、processing等编程工具,制定算法和生成逻辑,通过对功能、环境影响、经济制约等客观因素的分析,可以量化事物之间的设计逻辑,通过参数的改变来控制设计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修改,从而获得自由、动态、复杂、多解的形态,为设计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不同于传统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空间的空间思维方式和非线性的思考方式,使得数字技术不再作为单纯的设计图像表达工具,而是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认识。

(二)从自上而下到生成设计思维

设计者对于设计的理解及其思维意识对设计成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至关重要。目前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长久以来受到“布扎”体系的影响,形成了一套以设计者为主体,基于设计者主观判断定制设计决策的设计思维培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者所要处理的设计信息愈加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这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思维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设计过程在大脑这个“黑箱”中的推导过程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设计上的交流有一定的障碍;基于个人经验判断的设计过程在设计精度上也存在局限;最终设计方案的修改和存储也繁琐且耗时。因此,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高校开始尝试由建筑形态基层构成要素出发,基于建筑性能变化规律,以自组织方式自下而上地生成设计结果的研究。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Hperbody研究组合作开展了基于风环境模拟数据的非标准建筑形态生成设计探索就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的复杂数据计算优势。生成设计思维引领了设计领域的新趋向,其具有的逻辑性、创造性、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等特点,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中的设计思维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从数字化表达到数字化建构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体系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把工艺技术放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高年级教学中常常会引入结构、材料、构造等与建造相关的工程知识。它要求学生抛开形体、空间的外部形式,转而去思考形体、空间的内部所应具备的结构逻辑、构造逻辑和材料逻辑。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性既是建筑得以物质化呈现的关键,又是建筑得以抵抗图像化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以表现建筑形式、空间为主要功能的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建造知识的关注。普遍开展的模型制作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通过实体模型完善形体推敲、空间组织、空间造型、结构体系甚至材质肌理的训练,但由于材料和加工方式的限制,往往建筑模型无法模拟实际建造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及建造难题,建造知识的学习面临与实际操作脱节的困境。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数字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设计与实际建造之间的缝隙。借助Rhino、Grasshopper等参数化设计工具,复杂建筑形式及其节点都可以借助计算机的算法转化为“数据链”,并由激光雕刻机、数控机床、三维打印等设备输出精确的“随机构件”,并可以让学生亲手搭建起来,如图1。这样由学生掌控设计、加工、建造全过程的“建构训练”,更有机会加深对他们材料性能、建造技艺、材料工艺、建筑生产模式的理解。

四、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构建

(一)渐进式的教学体系

在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从表达层面到建构层面,其知识点的难度总体上呈现递进关系,因此可以按照渐进式的方式在本科二年级到四年级分别镶入数字化设计的教学内容,如图2。在本科二年级,学生需要掌握表达层面的技法,软件知识和数学、编程、数字化设计理论构成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软件知识主要是指CAD、sketchup、photoshop等以数字技术在电脑中生成设计形体,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数字化绘图能力。同时,可以将数学、编程和数字化设计理论知识合并成一门“数字化设计概论”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算法、数据分析、生成设计、参数化设计、机器人建造等方面的基本数理知识使学生对于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过程、涉及的数字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相关理论与哲学思想均有一定了解,明确数字化设计与传统设计在方法和思维上的差异和联系,为后续数字化课程的学习做好前导知识的积累。环境设计专业在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功能与空间的组合、建筑设计方法、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材料与技术的选择运用等。教学目标通常强调环境、文化等与设计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数字化设计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参数化设计工具解决造型与结构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种非线性的设计思路。同时,由于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以实施为前提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求学生将其他课程中所学习的结构、构造等知识融入到方案设计之中,因此,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能够训练学生多角度的方案构思能力、基于物质基础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复杂造型的表达能力。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以上内容中的软件知识可以在独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讲授,而有关数字化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各院校情况穿插在“家具设计”或“建筑设计”等设计主干课程之中。在本科四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支撑环境设计的关键能力训练和理论储备,解决设计问题的专业能力以及拓展设计的创新能力开始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阶段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也开始关注设计的深度问题,期望通过完整的“数据链”,完成从算法找形,数控加工到实体建造的过程,最终的设计作品会以实体模型或等比例构筑物的方式呈现。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材料的加工与连接方式,学生还需要深入到对于构造法则的了解,以便让材料通过合理的组织、有序的加工、连接,来完成各个细部的组成并保证其所应有的功能性,如此能够让学生有机会从虚拟的设计“图纸”到真实的实体建造的转向,从而得到实体建造层面体验,思考、检验和反思自己的设计的机会。以上教学内容可以用“数字建造”专题课程或结合毕业设计来开展。总体来说,上述以时间维度划分的教学节点与数字化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难度存在着一定的渐进关系,即关注软件操作学习的课程对应于设计表达层面,关注形态和结构问题的课程对应于实施层面,关注实体建造问题的课程对应于建构层面。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对应以上三个时间维度的教学内容各有不同,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结合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低年级的软件的学习上,知识点相对分散、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学习难度较低,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加学生自学的方式,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图形表现技法的前提下,个性化地学习其他相关的软件知识,拓展数字化表达的多样性。在三年级的数字化设计课程学习中,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优点,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体验空间与人的关系、参数与形态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这个阶段的软件知识的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爬坡期,与数学、编程相关的知识点显著增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发挥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时间,使数字化设计工具的运用和设计思维同步起来。在高年级的课程教学中,着重实施和建造层面的教学实践,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穿插在学生亲自建构作品的过程中。在这种实践性的要求下,相关设计教学可以采用产学合作的方式开展。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的教学资源能够与行业的设计资源形成互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企业与市场的需求,熟悉设计行业的产业上下游关系,节省高校在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人才方面的开支。

(三)数字化设计教学知识点与现有设计课程的融合

数字化设计教学的教学体系必须与现有的主流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相互融合,其在设计方法、思维、手法的上的差异并不是对原有教学体系的颠覆,而是形成互为参照、互为补充的关系。环境设计专业在低年级大多会开设“工程制图”、“环境设计初步”、“优秀设计作品鉴赏”等专业基础课程。在授课内容上,会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工程作图方法、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以及对经典的设计作品解读和抄绘。在这些教学环节,可以将“软件学习”与这些课程结合起来,在完成尺规作图的之后,进一步采用设计软件的数字建模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训练”,强化学生对于环境空间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应用数字技术的熟练程度。由于数字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逐年增加,所以在高年级的课程中,数字化设计教学与其他设计课程都有很好的契合度,比如家具设计、陈设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数据可视化设计等都能够找到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如图3。同时,由于数字技术在设计思路、设计深度、可建造性等方面与传统设计课程的明显差异性,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建构过程中接触到课本中较少提及的“工序”与“合作”的概念,这可以为现有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提供教学内容方面的补充。

(四)优秀师资的培养

当下开展数字化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是数字化设计教学相关师资的缺乏。虽然国内开设数字化设计课程的时间较早,但由于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相关教材建设不够完善,配套金费投入和实验设施还有待加强,导致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难以集中师资开展数字化的相关教学。很多院校想到了借助与国外前沿的设计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比如、同济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合作,后来发展成为DigitalFuture工作营;南京艺术学院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采取联合教学的方式完成实验教学;其后如华南理工、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香港大学等也参与到这一行列中来。数字化设计工作营有效地促进了最新的设计思想及技术方法的交流,起到了数字设计启蒙的作用。但要真正解决数字化设计教学所需的师资问题,不是靠某一种数字技术、某种数字化设计方法或某一门课程,而是需要一个能够持续性地培养数字化设人才的教学体系。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现有的培养体系内融入数字化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字化设计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才是解决数字化设计教学落地的关键。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