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范文精选

集成技术

集成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玉米;集成栽培;栽培技术

随着玉米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国家对于玉米的栽培种植越发重视,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在开展玉米集成栽培种植技术的探讨,玉米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玉米种植地区都将提升玉米综合产量为最终目标在努力。玉米“五配套”集成栽培技术需要栽种者将优良品种、土壤的选择、现代化科学手段以及后期收获等相结合,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量和高质量。

一、优良品种和良好土壤的选择为玉米集成栽培提供基础条件

要实现玉米“五配套”集成栽培,玉米品种和其播种土壤的选择是前提条件。在玉米品种选择上,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栽培技术及农机具来选择优质且抗旱、抗寒等抗性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比如,在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广泛的地区应选择有效积温为200℃左右为主良玉、东单等品种,同时还需要注意玉米种子的处理方式,大部分玉米种子在播种前都会进行包衣处理,能够有效预防生长过程突发黑穗病等现象。对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则需要仔细剔除破粒、病粒等劣质种子,保证玉米种子能够完全发芽和结果,挑选好之后配合种衣剂进行播种,有效预防病虫灾害。对于玉米播种土壤的选择来说,应尽量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土层状况良好,有利于肥料吸收且能够保证水分、光照及肥料充足的土壤,播种前也需要栽种者对土壤进行深度疏松和整理,使土壤能够为集成栽培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现代化手段和合理化管理为玉米集成栽培提供重要保障

(一)采用机械化及现代化技术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作物种植等农业生产中现代化和机械化的栽培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要实现玉米高产高质,就需要通过一些现代化手段来实现“五配套”集成栽培技术,主要以包括大垄双行密植和深度疏松土壤等现代化栽培技术为主。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长度一定的大垄上成双排顺序,并且保证大小行距之间距离分别为70cm和40cm的基础上进行玉米种植。笔者深入研究大垄双航密植栽培技术发现,这一现代化技术较为适合北方地区玉米种植,这一现代化玉米栽培技术可以极大缩小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还有效改善了传统因单独种植玉米导致的田间通风及透光性不好的问题,为玉米高产和高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深度疏松土壤技术则是在田间农作物收获之后,为了保证玉米有更强大的抗击性而产生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翻土、耙土及起土等田间作业来实现土壤相对湿润的环境,增加土壤抗旱性的同时促进玉米的抗击能力。有了现代化栽培技术手段,还需要玉米栽种者选择最合适的时期进行玉米的播种,当地表温度稳定在10~12℃时是玉米最适宜播种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前作农作物,播种玉米的时期也要有所不同,以确保玉米在生长期间能够有效避开大部分自然灾害的入侵。现代化科技的进步还给玉米“五配套”集成栽种技术提供了先进的农机机器作为设施保障。现代化的农机机器可以有效减少玉米的生产成本,真正实现玉米高产高质。从玉米的播种到最终的收获都采用全自动化的农机机器进行操作,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合理施肥有了现代化和机械化的技术手段作为玉米“五配套”集成栽种的技术支持,在玉米生长期间也需要利用高效且科学化的施肥观念来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众所周知,玉米是喜爱肥料的农作物,所以合理适当的施肥是促进玉米生长的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微量元素的搭配施肥,基本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期间的营养需求。在进行合理施肥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按照一定搭配技巧的原则,相关的磷肥、钾肥等可以通过翻土或是播种进行一次性施用,并针对不同特质的土壤选择不同的施肥方式,如沙质较为粗大、肥水容易流失、潜在养分低但通气性较好的沙壤地,选择多次施肥,以满足玉米在土壤不同时期的化肥需求;对于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壤土来说,其通气性和蓄水性都十分好,所以应选择长效和速效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手段。同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也需要依据玉米生长需肥规律来合理搭配施肥,在进行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时应做好底肥、种肥和追肥三方面的施肥搭配,而在秋季深度疏松土壤时施有机肥为主的底肥则是主要的施肥手段,并且依照土壤养分和不同产量指标来合理施肥,此促进不同地区玉米都能够高产和高质。

(三)加强玉米幼苗和田间管理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和合理化施肥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加强玉米幼苗的管理和玉米生长环境的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实现其“五配套”集成栽培技术的成功。首先,从加强玉米幼苗管理上来看,可以通过幼苗培育、合理密植及地膜覆盖三方面来实现。为了加强玉米从栽种到结果幼苗都能整齐、健全和茁壮,在玉米苗播种之后应重点采用软盘育苗的技术手段,将土壤经过筛选装入盘孔并施灌足够的水量,精选玉米种子严密压种在菜园土壤中,在玉米幼苗未出土之前要保证土壤温度维持在30℃左右,等待玉米幼苗完全出土之后,需要加大对玉米幼苗的通风时间,使其温度维持在20℃左右,保证玉米幼苗能在湿润通风的环境下健康生长。要实现玉米的良好生长,合理密植也是必要手段。根据不同肥力土壤条件来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使得现代化栽种技术手段能够进一步实现,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再加上最后的地膜覆盖技术,选用现代化的超薄膜给玉米幼苗生长坏境提供更加湿润、更加肥沃的土壤条件,在进行地膜覆盖时必须要保证地膜的严实,并将地膜的宽面最大化的扩展,给玉米幼苗足够的光照。其次,从加强田间管理上来看,主要包括玉米的幼苗时期、幼穗时期及最终结果时期的田间管理。玉米幼苗时期主要是保证玉米苗的健康、整齐及茁壮,在玉米苗完全出土之后及时加强对幼苗的排查,通过补播种和移苗等方式及时处理不健康的玉米幼苗,防止传染健康幼苗。到了玉米幼穗时期主要是保证玉米能够实现穗大且颗粒饱满,通过适当增加幼穗肥料的施灌和科学化的排灌水技术,降低玉米生长期间空秆的概率,在改善田间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减少自然气候对玉米幼穗的影响。最终结果时期主要是保证玉米根茎和玉米叶的完整,实现增粒的目的。栽种者需要观察玉米幼穗生长情况,幼穗生长情况好则不需要另外施肥,而生长条件不太好的则需要追加施肥,防止幼穗衰老不能结果,还应增加田间的排水和灌水,促进玉米开花受精结果。

三、合理化的收获和及时地膜处理为玉米集成栽培提供后期依靠

当玉米经过播种和健康生长两个重要阶段之后,玉米的结果收获也是其“五配套”集成栽培技术有效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在玉米的收获方面,应推行适期晚收策略,若是过早收获,容易造成产量过低现象发生,最佳收获时期在10月初,玉米达到最佳收获状态,根据不同栽种手段配合农机机器进行有效收获,实现玉米的高产和高质。当玉米收获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地膜进行及时的回收和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保证来年玉米种子的播种。四、结语随着玉米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经济地位与日俱增,对于玉米的栽种也需要做到科学化、现代化、机械化及合理化,玉米“五配套”集成栽培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其往“四化”方面进步发 展,最终实现玉米的高产及高质,促进我国整体玉米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复学.玉米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44-45.

[2]郭伟令.玉米创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新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1):175-177,233.

集成技术范文第2篇

公安交通管理信息集成系统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对公安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交通事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此系统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公安交通部门更好的监控路况,尤其是对遏制违章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想该系统能够得到应用,首先应该对此系统进行设计,经过多年的研究,很多学者对其总体设计构想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现阶段有很多信息子系统已经被应用在共安交通部门,在此基础上,相关研究人员应该注重对公安交通管理信息标准建设,同时还需要注重资源的情况,构建相应的传输平台,便于信息共享以及访问服务,另外,该系统还应该与交通执法终端进行连接等。

2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应用

2.1标准化技术的应用

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包括很多技术,其中信息基础标准化技术最为重要,因为此种技术可以防止各个公安交通部门资源浪费,彼此之间出现了信息孤岛,没有进行相应的沟通,但是构建标准化技术体系之后,有利于各个公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使其资源能够得到整合,如果按照功能来对标准化技术体系进行详细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代码业务以及交通管理牌证等几大类。如果按照业务来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驾驶人管理以及交通事故处理等。这样不仅划分详细,便于公安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同时也可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交通路况。

2.2资源库技术的有效应用

信息基础资源库可以说是我国整个公安交通部门最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存留在资源库中,一般而言,此资源库主要涵盖了两大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交通管理业务,比如机动车以及违章车辆等;第二方面与交通部门有着密切关系的信息资源,比如车辆的产权办理等。通常情况下,公安部门应该建设一定的资源库,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这种资源库的建设更是不可缺少,现如今,依据现实需求,公安部门至少要建立两种资源库,第一种是全项资源库,此资源库主要涵盖了所有的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业务,以此来满足各地交通部门的需求,这一资源库信息内容一定要齐全,不能出现任何的疏漏;第二种是简项资源库,此资源库主要从全项资源库中生成而来,将全项资源库中重点的信息都抽取出来,其主要是满足与公安交警部门息息相关的部门的业务需求,这一资源库存留的信息应该满足简单的要求,信息要具有概括性,便于应用。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资源库,将全省的交通管理情况都进行汇总,以此来满足省市交通的实际需求。

2.3传输技术的应用

这里所指的传输技术只要是数据交换传输技术,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为此需要利用公安主干网,在此基础上,建立专用传输平台,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公安交通部门的各项业务进行统一的处理,同时也可以规范公安交通工作人员的某些不良行为,也能够实现信息跨区域的交换,信息数据应用也更加的方便快捷。数据交换传输技术需要通过网络才能够实现,为此应该建立网络传输节点,这一节点应该有一定的级别,第一级别是公安部门;第二级别是各省交警总队;第三级别是交警支队。每个节点都有需要安装一定的服务器以及相应的客户端,所使用的传输中间件,一定要符合国际技术标准。传输系统服务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与其他服务器进行相应的数据交换,同时还需要能够接受其他客户端的数据,另外,再将这些数据全部发送到相应的目的地,在发送的同时,还需要接受来自各地的数据信息,而传输系统客户端需要承担的任务将服务器中的数据传输出去或者是取出,以此来满足API接口所需要的状态,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深入的研究。因为各地的软件以及硬件环境十分不同,所以需要选择一种比较适用的接口,为此相关人员选择使用了API接口以及目录接口,将两者进行有效的链接,能够适应很多中环境。

2.4请求访问服务技术的应用

为了解决公安信息网上分布式数据安全访问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实现跨区域、跨警种间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可能通过在部、省总队两级建立请求访问服务系统加以解决。请求访问服务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包括:请求服务平台、请求方应用模块和服务方应用模块等3部分。在网络化、数据分布式应用情况下,请求方应用模块通过发出请求报文(RBSPRequest)和接收响应报文(RBSPResponse)与请求服务系统交互,请求服务系统进行报文解析,请求方向服务者进行应用互操作。比如信息比对服务.根据不同公安业务信息之间的核查比对要求,信息比对服务对存在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数据库与文本文件之间的信息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送到最终用户。

3结语

集成技术范文第3篇

0前言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50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20多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使城区不断扩展的同时,原有老城区也面临着人口激增和市政设施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水环境污染,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苏锡常地区经过上千年的沿革与变迁,特别是近2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已建成了传统的南方河网地区傍河民居和现代化城市建筑相互交错融合的老城区。目前老城区的水生态和水环境严重恶化,河水发臭、水色发黑,成为苏锡常经济区中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难点区”。苏锡常地区水环境污染若得不到彻底的控制与治理,则太湖的水质改善难以有重大和显著的突破。苏锡常城市群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我国今后其他区域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本文是在分析环太湖城市老城区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老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技术,提出了针对老城区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的“控源-截污-原位处理”技术集成方案。

1老城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成因

苏锡常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总面积17651km2,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7.07%,人口的19%左右,是构成环太湖河网地区城市的主体和江苏省经济核心地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和经济位置,成为影响太湖流域的重要因素。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速度远大于治理速度,污染物的排放量远超过水域纳污能力,大量的污染物经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负荷,导致水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作为环太湖最重要的城市地区,苏锡常地区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将切断太湖的污染源输入,对于太湖流域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以该区域某市老城区为例,城市中心老城区面积约180km2,主要为居民和商业区,人口约100万(包括暂住人口)。区内有42条主要河道,多数河流水体本身流动性差、绝大部分水体为劣V类和V类。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分散点源、城市面源、河道内源及区域外源四类,主要现状与成因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1)管网不完善导致的点源污染入河负荷[1]。以示范河道为例,在其长2.1km的周边区域管网不完善导致河道污染负荷增加,经管道流入河道的污水量达6000~8500m3/d,入河COD负荷200~350kg/d、氨氮负荷25~50kg/d、总氮45~100kg/d、总磷3.5~9kg/d。究其成因,老城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受历史和城市建设等影响,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管网相对不完善,表观截污率为84%左右,存在着雨污水混排、错接或混接、管网覆盖不等问题。其中以雨污水混排为主,其入河负荷占管网不完善所致入河负荷的60%~70%、占区域内总负荷的25%~30%;其次是错接或混接所致入河负荷,排污口较多且分散,推算总量可达管网不完善所致入河负荷的27%。(2)老城区特征点源污染入河负荷。在各类点源中垃圾屋、垃圾转运站、公厕以及餐饮等污染物排放浓度高、强度大,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污染点源。其中,公厕废水溢流进入污水管网,由于存在雨污混排而最终进入老城区水环境。垃圾屋、垃圾站由于自身建设不全面导致存在直接溢流排放。餐饮废水是经由路面进入合流制管道或雨水管道,雨天形成溢流进入河道或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比较不同污染源可知,垃圾站废水的COD污染最突出(60t/a),公厕废水的氮磷污染最突出(氨氮3.6t/a、总氮4.5t/a、总磷0.35t/a),垃圾屋与餐饮废水污染物浓度稍低;比较同一污染源中不同污染物可知,垃圾站废水以COD超标为主,公厕废水以氮污染超标为主,餐饮废水中以COD、总氮为主,垃圾屋废水以总磷超标为主。餐饮废水尽管污染物浓度稍低,但由于在雨季每天都有8~10h的排放,对COD年均入河负荷贡献最为明显。垃圾转运站存在渗滤液排入河道的现象,而且与公厕废水类似,其废水浓度高、排放时间集中,排放时COD入河负荷可达180~270kg/h,显著高于点源负荷平均水平,对河道COD将产生明显影响;排放时氨氮负荷为0.1~0.5kg/h、总氮为2~3kg/h、总磷为0.2~0.4kg/h,对河道氮磷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不如对COD的影响明显。(3)城市面源。主要包括降水径流入河负荷与河面直接降尘负荷两类。从来源看,面源入河污染以降水径流入河为主,河面直接降尘所占比例显著低于降水径流。从污染构成上,按照在区域内总负荷中贡献比例分,依次为COD、总磷、总氮、氨氮。(4)河道内源。河道内源污染主要是底质中的污染物释放至上覆水体产生的。示范河道底质释放的污染物以氨氮和含磷污染物为主,不同区段底质的污染物释放速率差异显著,在水温、溶解氧、底泥分布、清淤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河道单位面积底质的氨氮释放速率可达85~770mg/(m2•d),磷释放速率可达7~86mg/(m2•d),氮、磷年均释放总量分别可达1.3t/a、0.35t/a。(5)区域外源。尽管示范河道滞流现象明显,但仍有流量较为明显的时期,而且还有人工调水,因此从上游进入的污染物量仍然不容忽视。依据2010年的监测结果分析,调水时由上游河道引入的污染物负荷量分别可达COD50~310kg/h、氨氮5~70kg/h、总氮18~72kg/h、总磷1.2~17kg/h,年均COD约96t/a、氨氮约19t/a、总氮约33t/a、总磷约2.6t/a。不调水时,示范河道常常滞流,流动时日均流量0.4~2m3/s,相应负荷量为COD24~110kg/h、氨氮3~25kg/h、总氮4.5~52kg/h、总磷0.3~4.3kg/h,年均COD约460t/a、氨氮约85t/a、总氮约180t/a、总磷约12t/a。

2老城区水环境整治单元技术

综上所述,区域内源中,管网不完善所致入河负荷是示范河道区域内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征点源污染是COD入河负荷的首要来源、对氮磷污染的贡献率仅次于管网不完善所致负荷;以降水径流为主的面源污染对COD、总氮、总磷入河负荷有一定贡献,在点源污染消除后将成为COD、总氮负荷的主要来源;以底泥污染物释放为主的河道内源污染对氨氮、总磷负荷有一定贡献,在点源污染消除后将成为氨氮、总磷负荷的主要来源。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开发完善了老城区管网诊断与适宜性截污、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重点特征污染源处理及河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等单元技术。各种技术都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及适用条件,对老城区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1排水管网改造及截污

2.1.1老城区管网诊断与适宜性截污技术

老城区排水系统建设因受条件约束,存在着合流制、分流制并存的状况,局部地区雨污混接甚至管网状况不明,致使对污水截流效率判别不清,而现行基于流量的污水截流率表征方法不能反应对污染负荷的截控效果,影响了对混流区域管网改造工程实际截污效果的提升和投资绩效。以基于水量水质的管道收集效能评判方法为判断手段,以示范河道入河重点排放口为起点,通过确定重点错接节点,建立“调研—评价(基于水量水质的管道收集效能诊断)—验证—管网改造/真空截污”体系,然后根据截污目标要求,确定管网改造对象[2]。该体系的运用,可以在保证截污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量最小,投资最省;或者在一定的投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污染物削减效能。在管网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重力截污—动力截污,将大部分混接错接污水进行有效截污。但是,江南水乡滨河而居,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分散直排河道;建筑过于密集或出于文化保护等原因难以实现雨污分流和管道入户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景观协调性要求高。传统的由重力排水系统改造的截污工程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沿河设置真空管的真空截污技术,可以避免管网改造的难题,满足景观要求。首先真空管管道敷设不需坡度,适用范围广,不受河岸走向和坡度的限制;其次真空管道管径相对普通重力管管径较小,通过合理选材,可以较好地避免障碍物,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再次整个系统处于密封状态,输送流速较大且持续通风,可以防止污水泄露,防止污染物在管道中沉积,防止异味或臭气产生,系统基本上不需清掏维护。真空排水系统实施方案为:污水重力自流到真空收集井下部的污水储存处,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真空阀自动开启并响应真空泵站运行,真空泵产生的气压差将污水从收集井抽送到敷设成锯形的真空管网内,直到污水到达真空站的真空罐中。最后污水泵将污水从真空罐底部抽出,送到市政污水管网或就近送至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示范工程规模300m3/d,配备地下真空泵站1座,真空管道约1km,收集大小排污口28处,有效地截流了传统截污无法完成的入河污染负荷,并且满足欧洲室外真空设计标准(EN1091:1996)[3]。

2.1.2混流区域管网沉积物控制及溢流负荷削减技术

排水管网尤其是老城区内的管网,由于日常维护困难,管道沉积情况普遍存在且比较严重。例如,调研显示北京城区排水管网中,60%的管道存在沉积物,15%管道沉积严重(沉积物占排水管道容积的比例>15%)[4]。管道沉积物的存在会带来以下问题:降低排水管道的容量,增大排水管道的水力阻力;雨天排水系统发生溢流时,沉积物随溢流进入受纳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文献表明暴雨发生时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30%~80%来源于溢流排放的管道沉积物[5,6];沉积物中中含硫有机物发酵产生硫化氢,影响管道工人的下井作业安全,硫化氢经微生物作用能转化为硫酸,腐蚀管道[7,8]。因此,控制管网沉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管网沉积物控制及溢流负荷削减工艺由预埋式穿孔管管道冲洗单元与沉积物水力旋流分离单元两部分组成,通过移动水车供给预埋于管道底部的穿孔管高压冲洗水,沉积物被冲起并随冲洗水向下游流动,经过水力旋流器被分离出来。工作程序简单,人力消耗少,效果好,可以有效地降低雨季的溢流入河负荷。示范工程实施前后溢流污染浓度明显降低,工程实施后溢流污染中SS和COD平均分别降低了23.9%和23.2%[9,10]。

2.2老城区重点污染源控制

2.2.1初期雨水污染拦截及多效快速过滤技术

分流制管网系统中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初期雨水量大势急、悬浮物质多、污染负荷高,同时还含有大量溶解性的碳氮磷污染物。因此,开发具有快速、稳定、兼顾固形物和溶解物去除等功能,而且占地省、维护简便的处理技术是控制老城区初期雨水面源污染的关键。课题开发了快速旋流分离—多效快速过滤技术,实现了初期雨水的快速有效处理。示范工程服务面积1.6hm2,旋流分离设备60m3/h,滤池过滤面积35m2,滤料厚度1.5m,主要由沸石等滤料组成,水力停留时间45min。运行结果表明,旋流分离器对SS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去除率平均为36%,对COD、TN、TP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最大时分别达10%、25%、16%,但波动较大;滤池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相应去除率约为SS95%、COD50%、氨氮80%、总氮30%、总磷70%。

2.2.2餐饮废水移动式处理技术

经调查,老城区示范区大排档产生的餐饮废水几乎全部排入了雨水管网,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河道;固定餐饮的废水排放去向取决于餐饮店的接管方式:并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固定餐饮,一般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未接管或接入雨水管网的固定餐饮,一般直接排入雨水管网,然后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河道。针对餐饮废水高污染且分散的特点,为实现餐饮废水油脂分离、有机污染高效去除,采用了两级重力隔油—电化学处理工艺,各工艺模块集成于设备中,可方便移动,实现现场处理。设备所采用的工艺核心为电化学处理。电化学法中常用的电极材料为铝和铁,在阳极和阴极之间通以直流电。主要发生的反应为电絮凝、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电气浮等作用。电化学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产生的污泥量少,且污泥含水率低,易于处理;操作简单,只需要改变电场的外加电压就能改变运行条件,且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设备处理能力1.5m3/d,SS和COD的去除效率都在95%以上,氨氮的去除效率则在40%左右,也具备了较好的经济性,可用于各个餐饮企业废水现场处理。

2.2.3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快速处理技术

转运站渗滤液快速处理工艺为生化调节—快速处理技术,包括厌氧折流板形式的生化调节池和基于混凝沉淀—高级氧化技术的快速处理设备。厌氧折流板形式厌氧反应器占地面积小,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动力,操作方便,适应转运站渗滤液处理的实际情况需求,其进水COD15000mg/L,出水COD8000mg/L,处理水量30L/h。快速处理单元工艺流程如下:转运站渗滤液通过投加复合絮凝剂并沉淀后,调节pH至酸性,以满足化学氧化反应的需要;污水酸化后投加氧化剂并保证充分的水力停留时间进行氧化反应,实现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去除;向经过氧化的处理出水投加碱液中和,以调节溶液pH为微碱性,未反应完全的药剂将发生沉淀,沉淀过程在后接的斜板沉淀池中完成。通过以上处理单元后即可出水。快速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仅4~5h,能够在转运站现场快速完成渗滤液处理;也可以设计为移动式设备,在各转运站之间流动处理,实现快速处理。示范工程运行效果表明,COD去除率在90%以上,色度去除率在98%以上,恶臭得以消除,实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2.3河道水质原位改善及维持

2.3.1多元生态构建技术

多元生态构建技术是指利用生态浮岛、人工湿地、人工水草、生物栅、沉水植物及底栖动物投放等多种方式,建立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体系,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各类技术。该技术直接引入多样的大型水生植物,提供适合动物生存繁衍的生境,成为污染河道中的绿洲。以示范河段生态工程为例,在圆币草、聚草浮岛的植物根际、人工载体中、植物水上部分,可发现螺类、昆虫类(水蜘蛛、蝶类及其幼虫)、蛙类、鱼类(以餐条、鲤鱼为主)、鸟类、鼠类等动物。在示范河道多元生态构建技术措施实施后,河道的景观改善、臭味抑制效果十分明显,群众满意度较高。示范工程经验表明,种植覆盖率达到15%时,景观效果和对异味的抑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3.2河道底质污染释放控制技术

针对河道底质氮磷污染控制研发制剂,综合成分比较并考虑目前目标河道底质污染控制需求及价格因素,选择沸石与聚硫酸铁(95∶5)作为复合制剂的配比方案,所研发的复合制剂对氮磷污染控制能力已经达到现有制剂中的最佳水平,而单位去除能力的成本却显著低于市售制剂,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底质改良制剂主要成分为改性黏土絮凝剂、微生物制剂(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等),按0.1kg/m2的浓度,在柴支浜投放底质改良剂1000kg,以粉剂形式投放均匀泼洒,监测分析表明,效果达到预期。

2.3.3城区河道充氧造流技术

城市河道功能缺失,黑臭现象严重,直接的原因就包括水体溶解氧的不足。因此,河道充氧技术是保障河道水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课题开发的河道充氧造流技术利用车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发电并形成峰值发电量4kW的并网发电系统,供充氧工程使用。在示范河段布置浮筒式潜水双向推流曝气机(3.7kW)8台、浮筒式潜水单向推流曝气机(7.5kW)2台,设置景观假山式跌水曝气1处,装机1.5kW。监测结果表明,充氧工程有效保障了溶解氧水平,经过曝气河道后,溶解氧增量可达3mg/L,在流量为0.2~0.8m3/s的条件下对下游溶解氧影响范围超过650m。

2.4重污染河水快速净化技术

城市重污染河道表现出有机质、氨氮、总磷、溶解氧、浊度等多项指标同时恶化、相互影响的特征,因此快速净化需要具有短时间快速改善多项主要指标的能力。此外,由于快速净化主要用于应对污染河道的初期净化、应急净化或景观补水需求,运转周期较短,若固定在一个场地,使用效率太低,制成一体化、可移动的成套装置较为合适,因此需要采用单位容积处理能力较高的净化技术方案。重污染河水快速净化设备的工艺流程为:重污染河水经取水系统进入设备,与加药系统中净化剂以设定比例混合后,通过自动反冲洗的微滤机过滤。微滤机反冲洗所产生的浓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出水则进入高压溶气系统,溶解了制氧机生成的纯氧后,成为溶解氧过饱和的河水,通过排水系统从重污染河道的另一端排入河道。该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加药系统,微滤机,充氧系统,取水系统,自卸系统。示范河段经该设备处理后,河水溶解氧可由原来的0.5mg/L以下升至9mg/L以上,氧化还原电位(ORP)明显提高,有效抑制黑臭的发生;浊度下降80%,色度明显降低,透明度不断提高;总磷在加药周期之后持续降低,去除率超过60%;COD、氨氮恶化被完全遏制,浓度维持在未处理前平衡浓度水平的40%~50%;原本暴发性生长的藻类受到有效控制。综上,快速净化设备能够对严重黑臭的重污染河水实现快速充氧、除浊、去磷。

3老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评估

环太湖城市河网地区老城区内河普遍面临污染负荷重、水动力条件差、景观功能丧失、自净能力退化、水生生态破坏、易发生黑臭甚至长期处于黑臭状态,不仅损害居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也威胁着环太湖水域的生态安全。课题在系统的污染源识别、负荷响应及水环境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污染源和污染负荷排放,结合各项污染控制单元技术的遴选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老城区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的控源—截污—原位处理技术集成方案,并进行了示范工程及配套工程的实施。工程措施全面实施后,市政设施得到改善,示范区内管网表观截污率由2007年的84.3%提升至96%;实际截污率由2007年的62.1%提升至89.6%;错接率由2007年的22.2%下降至6.5%;重点源采用截污+分散预处理各单元技术后,2010年COD、氨氮、TN、TP负荷分别削减至2007年的6.1%、31.2%、31.8%以及25.9%;示范河道区域内污染负荷显著降低,河水水质与对照断面比较有明显好转(见图1),其中2009年是指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2010年是指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COD、氨氮、总磷、溶解氧达标率明显上升,黑臭现象得以遏制,河道景观显著改善,水生生物中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清洁水体指示种增加、浮游动物由原生动物为主转为轮虫为主、鱼类、底栖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柴支浜生态工程实施后,河道景观显著提升,黑臭得以遏制,河水COD、氨氮、总氮、总磷浓度逐步下降,相关污染指数下降50%以上。

集成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井矿盐;集成化;采卤工艺;绿色矿山;基本农田

1前言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在建设项目中基本农田应进行有效保护和禁止开发利用,主体红线不变。而作为盐矿山建设来说,征地、占用地不可避免。根据全国区域范围盐矿山调查,绝大部分矿山企业均利用原有采卤技术,地面附属设施分布矿区全域,所涉用地点数多、占地面积大、管理分散、自动化程度不高、运行成本高、投资大、环境影响大,且不便于管理。近年,由于《双定向对接井技术》已在全国成功推广应用,实施效果好,该技术主要用于地面条件受限的盐矿山开采,以及老矿山资源的挖潜和利用,最大化可利用盐矿资源。因此,目前形势下为进一步升华和利用该定向对接井技术,在该技术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发和创新,最终形成《集成化采卤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是利用双定向对接井技术在采卤站用地范围内(或同井场)实施多个井组,各卤井地面井口均集中布置在采卤站内(或同井场),井下则根据矿块分布要求定向投靶,实现井组独立控制岩盐矿块资源和独立运行。

2采卤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盐矿山采卤发展经历早期有单井对流生产、三管油垫生产、两井自然连通生产等,2000年引入了定向技术,从而形成有水平对接连通生产,而水平对接连通生产延伸有常规水平对接连通井组、双定向对接井组等。2000年前的老矿山盐矿生产绝大多数采用单井对流和常规水平对接采卤工艺技术,该类采卤工艺技术要求钻进技术难度不大,在原有钻井技术水平中可以实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手发展,2015年以后定向井成井轨迹可由三段式升级为七段式,显示了现有技术的优势,而集成化采卤工艺是在双定向对接井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升级。

3集成化采卤工艺构成模式

3.1采卤站式模块构成。根据现有产业结构,盐矿山开采后,返出产品卤水(液体盐)有两个去向,一是用于制盐生产,二是用于化工生产(主要两碱化工等)。根据2019年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现有上马制盐项目为60万吨及以上;另则据统计,配套两碱化工所需盐矿山规模在150~200万吨,最大规模可达到400万吨,结合资源条件情况,考虑运营成本等因素,此规模可分为多个采卤站(或多个井场)进行采卤供卤;综上,单个采卤站规模可控制在60~200万吨规模。基于矿区现状情况,采用双定向对接井组,每一个井组由一口定向斜井和一口定向水平井构成,其中一口作为注水井,一口作为出卤井,满足连通生产。每个模块由6~9个井组构成,各模块控制资源块段面积约1~1.5km2。模块内各卤井井口均集中布置在一个采卤车间内,采卤车间设置在模块控制面积近居中位置。矿山建设中地面所配套的设施设备均集中布置在采卤车间内,包括井口装置、工艺支管、建构筑物等。该模式主要用于新建矿山,矿区面积相对较方正,便于矿块规划建设,见图1。

3.2同井场式模块构成。基本构成思路与采卤站式模块类同,不同在于,可设置多个井场,各井场间利用回卤总管和供水总管与采卤站相连接,构成单个采卤模块,各采卤模块单元的返出卤水均集中于采卤站,统一输出至盐化工用卤地。每个模块由2~9个井组构成,各模块控制资源块段面积约0.5~1.5km2。模块内各卤井井口均集中布置在一个井场内,井场设置在模块控制面积近居中位置。矿山建设中地面所配套的设施设备均集中布置在采卤站内,包括井口装置、工艺支管、建构筑物等。该模式主要用于老矿山后期开发或挖潜,以及新建矿山,所涉矿区(或采区)不规则或条带状等,见图2。

4工艺实施优势

4.1根据建设规模需要,地面井口集中布置在采卤站某一区功能区块内(或同井场内),可节约数十亩甚至上百亩井场用地和井场公路用地,避免了外在地面生态的破坏。

4.2与各盐井连通的地面工艺管理均集中布置采卤站内(或井场内),可缩短工艺用管,减少临时占用地;并且有效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减少卤水污染外漏的可能性,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另外可大大的降低运行成本,节约投资。

4.3集成化后,可实现对井口的实时监控,加大了管控的自动化程度,对于某口盐井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可有效杜绝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常态化动态维护和操控。

4.4可促进盐类智慧矿山建设和绿色矿山建设的落实,实现清洁、环保、绿色。

5有效性对比分析

按矿山采盐规模120万吨/年估算,需建设约14个井组,按照传统技术,需独立修建1个采卤站和24个井场;在利用本技术后,只需一个采卤站核两个采卤模块,其有效性对比见下表:

5.1占地分析。

5.2成本分析。

5.3管控分析。

6对周围环境影响情况

6.1对化工园区影响分析。目前各大盐化工行业生产原料为卤水,为满足卤水的需求,大部份企业都是在某一个区域申请采矿权另行修建矿山并架设长输管道将卤水输送至生产车间,而忽视了化工厂区范围内,大量存在的地下岩盐资源。早期由于钻井技术的落后,化工厂区内无法布设大量的生产井,但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在厂区范围内模块式的施工大量生产井,且对厂区布局规划影响很小,其投资、运输、环保、提高回采率等各方面的优势却非常明显。

6.2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使其建设、开采、运行均在模块内完成,建设地点选取荒地、砾石滩地等非基本农田地段,一个采卤模块工艺外管管沟只有一条,工艺外管管沟大幅度的减少。减小了管线破裂等风险对周边环境污染的风险,健全的检修措施和完善的事故设施、处理机制将其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6.3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分析。矿山模块建设地点一般选择人口稀少地区,本技术集中布井,比原有技术减少了16个井场,大大降低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概率。

7结论

集成技术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的制造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对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构成和特点作了分析。

关键词:集成;系统;技术构成

一、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含义与定位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IntegratedManufacutringSystem)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新的发展阶段,在继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它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相关思想的精华,从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向企业集成方向迅速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具体地说,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通过对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目前共同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发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绝大部分特点,只不过先进制造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要比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大,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吸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思想,将它们进行推广应用,由此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

(1)并行工程(CEConcurrentEngineering)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它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为了达到并行的目的,必须建立高度集成的主模型,通过它来实现不同部门人员的协同工作;为了达到产品的一次设计成功,减少反复,它在许多部分应用了仿真技术;主模型的建立、局部仿真的应用等都包含在虚拟制造技术中,可以说并行工程的发展为虚拟制造技术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虚拟制造技术将是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并行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虚拟制造技术。同时,并行工程是在CAD、CAM、CAPP等技术支持下,将原来分别进行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重迭,充分利用了原有技术,并吸收了当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优秀成果,使其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

(2)虚拟制造(VMVirtualManufacturing)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从而使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3)敏捷制造(AMAgile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的,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