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范文精选

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范文第1篇

一、简要回顾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区情,把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抓手,出台了文件,分解了任务,强化了督查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成效十分明显:以阵地建设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工作有了质的提升,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齐头并进,以服务管理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成果显著,以结对共进为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帮扶机制逐步完善,以素质提升为内容的城乡一体化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以“三位一体”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激励保障机制相继建立,不少方面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成为亮点。区委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去年,区委出台党建方面实质性文件最多。一年来,各乡镇(街道)党委紧密结合实际,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做法。比如,大桥街道的村级集体经济,五横乡的党员服务中心,罗岭镇的村级阵地建设,白泽湖乡的党建工作例会,杨桥镇的村干职数管理,以及大龙山镇为村干部建立养老保险,等等。有些特色做法和典型,在全市是样板,在全省有影响,有力提升了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指导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在座同志们的辛勤努力。

近年来,我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也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比如,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党建上升到应有的高度,片面地就党建抓党建,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贴得不紧;片面地认为党建是务虚的工作,时间长、见效慢,不如抓经济来得实在、来得快;有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方法不多、措施不够得力;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够平衡,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之间发展也不够平衡,等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的任务目标,就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努力使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贴得更紧、贴得更实、服务得更有效。要把思想统一到“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认识上来。深刻认识“工业强区、项目攻坚、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最终要靠党组织去落实;抓发展不抓党建,发展就会失去组织保证,发展目标就会落空。要把思想统一到“抓党建必须抓基层”的认识上来。深刻认识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真正重视基层,不断从基层汲取经验,才能使党的建设创新发展。要把思想统一到“抓基层必须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认识上来。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目标考核、监督管理各项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二、几点要求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三点要求:

第一、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抓党建促发展的本领。当前,一些组工干部存在着忙于事务、忽视学习的现象,不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主动掌握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业务知识。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业务不熟,指导党建工作就不内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客观上是因为任务多、工作重、时间紧,而主观上是因为对学习重视不够,没有主动去学、没有带着问题去学、没有为真正促进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而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组工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发挥好带头作用,争做熟悉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掌握基层情况的“活字典”。

首先要勤于学习。不学习,就不能紧紧跟上党建工作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不学习,就不能了解掌握组织工作政策法规,更不能指导好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组工干部,既要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更要学习组织工作方面的业务知识,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今年七月份,全区组工干部将开展一次组工业务大比武活动,目的是提高组工干部的业务本领和素养,比武重点内容是组织人事工作法律法规。广大组工干部要积极踊跃参加,在活动中一试身手,展露才华,提高本领。

还要深入调研。调研工作绝不是所谓的“虚功”、“虚活”,而是把基层鲜活的经验提炼总结,上升到政策层面,再用于指导并推动实践。它是广大组工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抓好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区委组织部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组织部所有文件出台之前,都要先行开展调研。去年,针对村、社区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社区换届选举后的班子建设等情况,我们形成了多篇调研报告;今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千人评组工”活动,形成了组织工作问题与对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区直机关党建、企业发展帮扶等四篇调研报告。不光区委组织部有着调研的现实要求,乡镇(街道)的组工干部的调研也同样十分必要。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把握好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新形势,才能在宜秀区发展的大局中把握党建工作的方向路径,才能结合各自实际,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办法,指导并推动党建工作。

第二、重在落实,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千头万绪,落实是根本。近年来,区委和组织部出台了不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文件,既有目标任务,又有具体办法,为我们推动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但是少数乡镇(街道)一些工作仍然落实不到位,停留在就文件落实文件、就会议落实会议。比如,“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得到了全区上下的热烈欢迎和广大村、社区干部的真心拥护,组织部、劳保局、财政局等部门还出台了许多跟进配套措施,但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执行落实不够到位。再比如,去年,我们就在大桥开发区和五横乡先行开展试点,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在全市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两年快过去了,一些乡镇(街道)在这方面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规划,更谈不上落实。所以说,再好的政策、再得力的措施,如果得不到贯彻落实,正如夏吉苗书记所指出的,“不能落实,就会落空”。

基层组织建设范文第2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1.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特别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我们要对照工作认真思考,这些要求是针对怎样的问题和目标来的?各级团组织要按照这些具有很强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要求,切实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此为基础实现团的各项工作任务。

2.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落实团*大精神的根本举措。团*大报告是全团智慧的结晶,对今后五年共青团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报告特别指明了要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和各项职能,就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自身建设,并鲜明,团的基层组织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越是团的领导机关,越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我们要认识到,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不仅仅是在报纸上、电视上,也不在一次活动有多少人参加上,而是在团员青年心中、在团员青年作用的发挥上。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处于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团的各项职能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可以说,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

3.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应对新挑战、克服薄弱环节的迫切需要。当前,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团*大报告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从本质上看,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我们要看到,这些挑战在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直接,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也就主要表现在基层。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挑战面前,在团的各项功能发挥上,组织动员青年既是重要基础,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广大青年而不是少数青年的组织动员,最重要的是靠全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因此,我们要把全团的注意力放到基层,把资源倾斜到基层,以最大的决心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二、当前基层团组织要特别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团的总体功能体现在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各个方面。在团的不同组织层级,实现团的功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由于资源、队伍等方面的条件不同,我们不要求基层团组织和团的领导机关一样,大而全地想同样的事、做同样的工作;也不要求基层团组织都能完成全团的12项重点工作。对于基层团组织来讲,首先担负着团结动员青年的功能。什么是团结动员?就是要对青年实现各种形式的聚集和对我们内心里的认同,就是要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需要的是,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是普遍性的要求,必须面向广大青年。只有广泛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动员青年,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项总体功能和根本职责。怎样吸引和凝聚?当前,我们感到,一是靠先进思想,二是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三是靠对青年特有的兴趣满足,四是靠第一线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全团都要带着吸引和凝聚青年的任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找出更多的切实有效的办法。

三、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要注意把握的一些原则

在近期的调研和研讨中,我们发现,各地团组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和思路。深入归纳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全团在工作中注意把握。

1.坚持党建带团建,当前要注意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并力争使基层团建与党建紧密结合。党建带团建始终是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要求。我们感到,党组织从制度安排、干部配备、工作指导三个方面的带动,对于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至关重要。团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一是要充分依靠党组织的力量,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二是要紧跟党建步伐,努力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特别在“两新”组织团建过程中,各级团组织要依靠同级党组织的力量,指导、支持和推进下一级团的建设。三是要努力使团建与党建在工作空间和工作内容上紧密结合。

2.紧紧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找准基层团的工作的切入点。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的根本任务和功能各不相同。基层团组织要做好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首先要搞清楚所在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是什么。在农村,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特别要围绕生产发展这一重要目标;在企业,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学校,要围绕育人目标;在社区,要围绕促进社区和谐,开展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3.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当前,青年群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团建模式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青年的新变化,以走进青年为根本,大胆推动团建创新和工作创新。一是要打破原有的严格按照行政区划来建设团组织的条条框框,青年聚集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二是要积极探索联合建团、区域建团、依托建团、流动建团等各种有效的团建模式。对于流动团员青年,要努力实现流出地与流入地团组织在联系、服务方面的有效衔接。三是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来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总之,基层团组织要以多种方式覆盖青年,不怕对团员青年双重覆盖甚至多重覆盖,就怕没有覆盖。

4.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善于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吸引凝聚青年,是要把青年最广泛地团结起来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所以,要努力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的活动要实,活动要往下放。

5.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的新变化,找到推动团建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各类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模式上有许多新的特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能够从中找到许多新的切入点。比如,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可以以组装厂的团建为着力点,带动各零配件厂的团建;在一些大型物业公司负责社区公共管理的情况下,可以依托公司推进社区团建;在一些农村出现“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把团组织建在协会或公司上,推进农村团建;在一些连锁企业中,可以抓住母公司的团的建设,带动各子公司的团建。

6.把发现和培养青年能人作为基层团建的前提性战略任务,选拔各领域的青年能人到团的岗位。青年能人在青年中有着较高的威信,把他们发现和培养好,对于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要注重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企业青年技术和管理骨干、学生骨干、社区青年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能人,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

7.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既关注青年成长发展中的“大事”,又关注青年工作生活中的“小事”。使党和团的政治主张在青年中深入人心、易于接受,是共青团作为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组织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考验。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法,善于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能接受的理念。要把思想引导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从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开展各种灵活有效的工作,引导青年自觉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

8.坚持团的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对好的工作项目要连续抓、持久抓。做好团的工作,要有历史感,尊重团的品牌工作形成的过程,尊重前人开创的好的工作格局,注重挖掘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并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在本质上坚持,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有新的发展。

9.充分尊重基层的创造力,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这一条是方法论上的原则。越是基层,越有创造。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最直接接触青年的变化,最直接感受经济社会的变革带来的挑战。基层的探索和创造,是全团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鼓励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摆脱思想束缚,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只要是有利于把最大多数青年吸引和凝聚起来的探索,团的领导机关都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把基层的创造转化为全团的智慧和行动。

四、扎实推进农村、企业、高校、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包括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这次会议主要是对农村、企业、高校、社区四个领域基层团的建设和工作进行部署,其他领域的工作,将在以后作专题研究。

1.关于农村团组织建设和工作

农村是青年变化最大、团组织建设和工作面临困难最多的领域。农村团组织建设和工作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努力探索团建与党建更为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一是要认识到团建与党建结合得越紧密越好。二是要努力推动工作空间的紧密融合,探索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和村联合建立党团活动中心。三是要借助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的力量。四是要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五是要善于借助乡村两级团组织集中换届,努力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

第二,要以农村青年不甘于现状、渴望有新的发展为根本动力,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来开展工作。现在的农村青年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青年,与年龄大一些的村民相比,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普遍不甘于相对贫困的现状。同时,党在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因此,农村团的建设和工作要找到促进生产发展、帮助青年致富、鼓励青年敢闯敢试这个结合点。

第三,要根据农村青年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统筹城乡的团建模式。农村青年的流动性比较大,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这要求我们在团的建设中不拘泥于县、乡镇、村这样的行政建制。如果农村青年流动聚集在产业链上,就要考虑在产业链上建立团组织;农村青年流动聚集到县城,就要考虑在县城建立团组织;农村青年流动聚集到大城市,就要考虑在大城市建立团组织;农村青年返乡了,就要纳入农村团组织。

第四,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联建模式。可以探索“村校联建”的模式,充分发挥高校或农村中学团组织的作用。可以探索“村企联建”,把团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还可以探索“村村联建”,使邻近村的团组织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要大胆探索在协会、专业组织上建团。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非常活跃,聚集着大批青年,我们可以把团组织建在这些组织上。具体来说,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现有的合作组织上建团,二是通过直接建立农村青年合作组织来建立团组织。

第六,要特别做好青年能人的工作。农村青年要增收致富,带头人特别重要,往往是一个人带动一批人、一个村、甚至一个乡。农村各级团组织特别是县级团组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想办法吸引能人、挖掘能人、培养能人、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

2.关于企业团组织建设和工作

第一,要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找准服务企业与服务青年的结合点。这是由企业组织的性质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决定的。企业是典型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青年职工利益的实现。因此,一定要把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作为前提,引导青年职工努力工作,帮助企业创效益。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团组织有很多切入点,比如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活动,帮助职工提高技能、培育职业精神;比如开展文化活动,帮助企业增强凝聚力。

第二,要把解决青年职工思想问题放在首位,善于把党团组织的政治主张转化为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工作理念。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注重转化为符合岗位特点的理念。比如,讲职业精神,就比讲奉献精神更易于接受;在高危岗位讲安全生产,就比讲守纪律更易于接受;对国有企业,要引导青年职工适应国企改革趋势和新的竞争机制转变观念;对民营企业,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外资企业,要着重把海外母公司的文化氛围与所在地企业的文化氛围相结合。

第三,要面向普通青年,努力帮助青年职工解决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企业的青年工作,不仅要关注“高端青年”,更要把目光投向最广大的普通青年职工,通过建立技工协会、加强技能培训、帮扶困难家庭等多种方式,促进青年职工的成长发展。

第四,要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成长发展中的“小事”。团的工作有时需要轰轰烈烈,但更重要的是扎实有效。要从“小事”做起,在“小事”上花心思、做文章,使所有“大事”都体现在“小事”上。只要深入细致、长期坚持,就能增强青年职工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五,企业团干部配备要专兼结合。可以由一名专职团干部和若干名来自生产、经营、研发等部门的兼职团干部共同组建企业团委。这既能够解决企业团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又能够使企业团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从机制上保证了企业团组织能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关于高校团组织建设和工作

第一,切实把高校团组织建设和工作摆在基础性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将接受高等教育,许多高校毕业生都将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共青团工作,对我们了许多明确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

第二,要围绕高校育人的目标体系,找准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高校的根本功能是育人,大体上有五个层级的培养目标。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这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二是帮助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使个人的成长更具潜力。三是帮助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包括表达、沟通、组织、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在学生的能力素质结构中,学术精神也很重要,有了学术精神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钻研,才能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勇气。四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有爱心。五是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上述五个目标是递进的,第五个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高校团组织要在坚持不懈地抓好长期以来形成的好做法、好品牌、好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这五个层级的培养目标,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结合自身工作的不同基础和情况,找准工作切入点,基础好的高校团组织需要有更高的工作目标。

第三,要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来探索新的组织建设模式。近年来学生社团以及自组织发展很快。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由兴趣产生的社团,不能忽视学生沟通、交流、聚集的新方式。学生喜欢聚集在网络上,就积极探索网络建团;学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就主动在社团组织中建团;学生集中居住在宿舍里,就在宿舍里、公寓里建团等等。

第四,要抓好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结合点。一是要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二是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三是要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方法上,要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持的结合方式,注意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尊重,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

第五,要抓住两个重要时段开展工作。一是对于刚进校园的学生,关键是对他们进行学业规划,帮助他们了解核心课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益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适应,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一方面帮助他们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就业见习、提供就业信息等途径,努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第六,要注重增强第二课堂的专业性。第二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既不能简单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能办成只搞活动的课堂,而要办成针对能力素质训练的有一定专业性质的课堂。要把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成果,叠加到专业教育当中,最终形成系统性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课堂教育。在工作方法上,要侧重于总体策划、组织和推动,协调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共同推进。

第七,民办高校、高职院校团的工作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民办高校、高职院校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自信不足的问题。团组织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层次人才的角度,通过各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激励他们发奋成才。

4.关于社区团组织建设和工作

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社区团建还处于探索阶段。我简单讲五个方面的初步思考。

第一,要把握好社区的根本任务和功能。社区是若干类别的社会组织和居民居住空间的组合。社区里可能有机关,有学校,有企业,还有部队,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能,但也是居民居住的空间,其基本的目标就是和谐。要实现和谐,从居住功能角度,就要解决便利性、安全性、娱乐性、健康性、互助性等问题。社区团的建设和工作,要围绕这一属性研究把握切入点。

第二,要争取党建带动。近年来,党政工作在社区的突破力度比较大、成果比较多,探索了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等新方式,我们要注重借助这些新格局和新成果,探索团建的新载体、新途径。

第三,要探索社区内团组织的联建。一是要发挥社区青年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可以由街道团组织把社区内的企业、机关、学校等团组织都纳入进来,建立青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推进社区内不同类别组织之间进行团组织联建。二是要针对青年在楼宇、市场、商业区等分布集中的情况进行联建。

第四,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工作机制,探索社区团的工作。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的作用。要把他们的热情、精神和专长、服务时间有机结合,通过社区团组织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安排转化为长效服务机制。

第五,要关注政府部分青少年社会事务的转移。现在,政府一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来承担。共青团是政治性、群众性和政府青少年社会事务相结合的组织,有条件地方的社区团组织要积极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

以上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全面、系统地部署这四个领域的工作,只是一些重要问题请同志们关注。

五、全团特别是团的领导机关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最大的决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基层团组织肩负着把团的根本职责和各项职能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同时又长期面对着经费不足、力量不足、载体不足、阵地不足等方面的困难。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团干部本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共青团事业的热爱,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成果。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下最大决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要凝聚全团的力量,把资源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开展工作。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在谋划工作、进行决策中,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工作摆在整个共青团事业的突出位置。要心中装着基层,目光投向基层,集中资源、财力、精力帮助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具体来讲,有资金的支援资金,有干部的支援干部,有项目的转移项目,还要加强工作指导,为基层出主意,为基层的工作优化环境,努力为基层提供政策、技术、人才、信息等各个方面的支持。

2.要分层级、分类别进行培训,提高团干部特别是基层团干部的工作本领。由于共青团性质和岗位的需要,团干部的培训非常重要,但必须分层级、分类别培训才更有实效。团中央正在组织编写团干部培训提纲。主要分两个模块:一是对于新到共青团岗位上的团干部,分层级编写共青团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二是编写团干部未来转岗时可能需要的知识,比如党务、政府、企业工作等方面的知识。

3.要把县级团委作为全团工作的桥头堡,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工作空间和更好的工作条件。目前,县级团委的组织体系比较健全,有一定的工作力量和资源,专职团干部也主要配在这一级。我们要把县级团委作为重要的桥头堡,加强工作指导和资源倾斜。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近期采取四项措施支持基层:一是从全团地市级以上团委抽调2800多名团干部,两年内分四批,每批700人左右,到全国2800多个县级团委支持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扎扎实实地了解情况,介绍经验,探索创新,锻炼本领,推动工作。同时,全团所有副局级以上干部每人每批联系3个工作点。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省级团委要发挥组织调度的主体作用,团中央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二是从非常有限的团中央项目经费中筹措1700多万元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东部地区的1700多个团县(市、旗)委开展工作;同时用团中央募集的1700多万元资金,支持这些地方团组织专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钱虽然不多,但表达了团中央的心意、态度和决心。三是由团中央募集经费,连续2年为中西部地区1万个基层团组织订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的机关报,是进行工作指导的重要载体,团内重要的声音都会在这里有最集中、最及时、最权威的体现,各级团干部都要认真及时阅读。四是在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国际交流活动中,较大辐度地提高基层优秀团干部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开阔视野。

基层组织建设范文第3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线,担负着团结和带领基层党员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认真审视和谋划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推动发展中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以科学发展促社会和谐,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进一步打牢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中,科学发展观是管全局、管根本的,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发展。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学习好领会好科学发展观,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使科学发展观进企业、进课堂、进社区、进农家,入脑入心。要运用好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发展、促和谐的实际行动,努力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运行机制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探索前进,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把抓好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进一步奠定社会和谐的雄厚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使党的建设的目标始终着眼于发展,党的建设的措施始终服务于发展,党的建设的成效始终用发展来检验,真正把推动发展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要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引领发展、服务发展和以实干求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要把党员群众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以发展的成果巩固和谐,以和谐的氛围推动发展,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同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步推进。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惠及人民群众,进一步夯实社会和谐的坚实群众基础。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的发展热情;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的发展智慧;要由群众来评判发展成果,用群众得实惠的多少、群众满意程度的高低来衡量发展绩效。要群策群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以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高服务和管理基层社会的能力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其重点是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是由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也是由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所决定的。要使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提高基层社会的管理水平。

完善服务和管理网络。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创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群众的网络体系。要发挥基层单位、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逐步形成惠及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社区的基层党组织,要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正确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积极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以党组织为核心,逐步建立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管理、服务网络,形成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健全服务和管理机制。要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特别要主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健全和落实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基层干部接待和联系群众等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高服务和管理实效。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去办。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保障群众权益,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认真查找本地区本单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急需办、通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情抓起,一段时间争取办成一两件实事,坚持不懈地办下去,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

三、整合基层组织资源,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在建设基层和谐社会中的领导责任,集聚各方智慧,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在基层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作用。

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坚持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原则。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健全社会管理格局的需要,在坚持按地域、按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在社区楼宇内建立党组织的模式;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和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流动党员的办法;形成与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更加有效地覆盖社会的所有领域、各个方面,引领基层和谐社会建设。

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组织开展基层社会工作。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作用,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创造的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岗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好的做法和经验,丰富党员活动载体,让广大党员在社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党员个体影响力的普遍增强来促进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的有力提升。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紧密结合各地区各单位的实际,组织开展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着力增强党员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共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同和谐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平安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广泛吸引党员、群众参与,推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激活基层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党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众组织和基层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促使其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在党委的领导下,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党建促和谐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基层干部,既是党的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活在基层,奉献在基层,成长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贯彻落实,具体任务要靠他们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完成。他们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本领,直接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要制定和完善以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各项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注重把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人才选拔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要放宽视野,拓宽渠道,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把热爱基层工作、熟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人才吸纳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选拔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采取的从机关下派、面向大学毕业生招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成功做法,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办法,选拔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的办法,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鼓励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把基层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纳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法,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把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使基层干部学出效果,用出效益。切实提高基层干部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使之与专业化社会服务的要求相适应。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基层干部要主动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顺应群众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矫治、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基层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和。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塑造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章和法纪教育,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少数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督促广大基层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五、进一步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基层党内生活环境,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党只有实现和保证自身的团结和谐,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才能对实现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以党内团结促进社会团结和睦。增进基层党组织的团结,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要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要严格基层党内生活,完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制度,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增进领导班子团结,通过基层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干部队伍的团结,以党内的团结统一促进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形成。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促进基层干部转变作风,妥善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要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拓宽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程序,全面实行基层党务公开,探索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机制;逐步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制,扩大党员发展中的民主。把发展基层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人民民主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党员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基层组织建设范文第4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1.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我们要对照工作认真思考,总书记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是针对怎样的问题和目标提出来的?各级团组织要按照这一具有很强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要求,切实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此为基础实现团的各项工作任务。

2.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落实团**大精神的根本举措。团**大报告是全团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今后五年共青团工作的纲领。报告特别指明了要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和各项职能,就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团的自身建设,并鲜明指出,团的基层组织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越是团的领导机关,越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我们要认识到,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不仅仅是在报纸上、电视上,也不在一次活动有多少人参加上,而是在团员青年心中、在团员青年作用的发挥上。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处于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团的各项职能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可以说,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

3.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应对面临的挑战、针对团的薄弱环节的迫切需要。当前,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团**大报告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从本质上看,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我们要看到,这些挑战在基层团组织和基层工作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直接,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也就主要表现在基层。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新挑战面前,在团的各项功能发挥上,组织动员青年既是重要基础,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广大青年而不是少数青年的组织动员,最重要的是靠全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因此,我们要把全团的注意力放到基层,把资源倾斜到基层,以最大的决心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二、当前基层团组织要特别强调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团的总体功能体现在组织动员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关心服务青年、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各个方面。在团的不同组织层级,实现团的功能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由于资源、队伍等方面的条件不同,我们不要求基层团组织和团的领导机关一样,大而全地想同样的事、做同样的工作;也不要求基层团组织都能完成全团的12项重点工作。对于基层团组织来讲,首先担负着团结动员青年的功能。什么是团结动员?就是要对青年实现各种形式的聚集和内心里的认同,就是要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需要强调的是,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是普遍性的要求,必须面向广大青年。只有广泛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动员青年,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项总体功能和根本职责。怎样吸引和凝聚?当前,我们感到,一是靠先进思想,二是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三是靠对青年特有的兴趣满足,四是靠第一线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全团都要带着吸引和凝聚青年的任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找出更多的切实有效的办法。

三、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要注意把握的一些原则

在近期的调研和研讨中,我们发现,各地团组织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和思路。深入归纳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全团在工作中注意把握。

基层组织建设范文第5篇

3月29日,*市直农村工作队*年工作总结暨*年工作动员会在城区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彭庶友、覃伯贤、吴飞、黄培静、古雄莲等市领导,市直机关单位分管政工的领导,以及*年和*年市直农村工作队员等160多人。市委副书记彭庶友作市直农村工作队*年工作总结暨*年工作动员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覃伯贤主持会议。

彭庶友在讲话中从六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年市直农村工作队所取得的成绩:一是认真配合乡镇党委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二是主动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三是积极参与乡镇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乡镇项目建设,增加地方收入。四是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村容镇貌有了明显改善。五是协助乡镇党委政府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六是围绕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了指导、协调和配合作用。同时就*年市直农村工作队的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一是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要帮助乡镇、驻村理清发展思路,选择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好路子,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要按照市委提出的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支持、帮助乡镇搞好城镇化建设规划,改善乡镇基础设施,整治圩容镇貌。要协助乡镇发展企业,引进资金、项目,壮大产业。要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二是配合乡镇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挂点乡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指导乡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五村、两规范”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配合乡镇党委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大规模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科技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要协助乡镇党委做好村级“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是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增加投入,不断推进乡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抓好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态能源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三德教育”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文明村、文明乡镇创建活动,进一步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稳定。四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围绕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有目标地开展帮扶工作,多为基层办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五是抓管理树形象,切实提高工作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制度建设,努力把工作队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熟悉政策、工作出色、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工作队,确保工作队下乡工作有成效。

覃伯贤在会上对*年市直农村工作队也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市直各部门单位的“一把手”要大力支持挂点乡镇构建“玉贵走廊”,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工作队要自带行李,自备伙食,于3月30日到挂点联系乡镇报到,安心在挂点乡镇工作,住在重点整顿村,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组织纪律性,树立工作队形象,确保下乡工作扎实到位,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会议宣布了*年市四家班子领导及市直农村工作队挂点联系乡镇的工作方案,并表彰了*年度9个先进市直农村工作队和32名先进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