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

教育范文精选

教育

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教育歧视公平

一、教育歧视的概念

1、教育歧视的概念

教育歧视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根据这个定义,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看他后天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他的天赋,家庭出身,民族,性别,身体上的先天特征,国籍或所在地区等因素。如果这些与后天努力无关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正的或负的价值,就可以说发生了教育歧视。

2、教育歧视的表现形式

(1)学校歧视

从小学开始,便按成绩的好坏,被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而“优等生”则理所当然地加入少先队,当学生干部,“差生”则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到了中学,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考试分数高地学生进入快班,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进入慢班。学校对快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对快班是抓学习成绩,培养优等生;对慢班是抓纪律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任课老师优先考虑的是快班,快班的任课老师往往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而慢班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2)教师歧视

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常常有失公平,对“差生”有歧视现象。一是座位安排上的歧视。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依据学生的考试名次。第一名首先挑选座位,第二名次之,依次下去直至最后一名。二是课堂提问上歧视,由于“差生”往往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不能较好地回答,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有些教师认为提问“差生”是浪费时间,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差生”。三是在作业批改上地歧视,有些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往往不像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那样认真,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就不批改。四是教师在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的歧视,老师对“优等生”往往“手下留情”,而对“差生”却严格“依法办事”,甚至“从重处理”

(3)同学歧视

由于“优等生”倍受老师青睐,常常受到表扬,有很强的优越感,觉得比别人高出一等;“差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抬不起头。目前大中小学教育仍是竞争式和淘汰式的,所以“优等生”往往很不情愿将知识讲给别人,不愿和“差生”做朋友,怕耽误时间。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

二、教育歧视产生的原因

造成歧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办法简单是造成歧视的主要原因。一所学校的办学成绩好坏,只看学校的学生升学率。一些教师缺乏教学工作研究的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农村教师待遇低下,工作量大,以及下岗的压力,使教师缺乏忠于职守的动力,少数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

1、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

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有的学校实行快慢班制度,大多是无奈的选择;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因为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才出现对“差生”的种种歧视;也正是学校,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成绩就是一切”,因此才会出现“优等生”瞧不起“差生”的现象。

2、经济地位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其能力的标志,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因为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城乡孩子在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上都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低收入的家庭,他们在贫困中挣扎,这些家庭的孩子因生活贫困,自尊心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伤害。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经常会受到城市同学的排斥和老师,学校的不公正的待遇。

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职业压力更大,这就造成了中小学教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不久前,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的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问题。过大的压力和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很容易使教师的言行过激,做出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理智的行为。

三、防治教育歧视的措施

1、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

(1)树立正确的教育民主思想:

现阶段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德,对人才层次德要求也是多层次的。这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教育来适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的教育目的观应抓住时代需要和可能去培养多层次的,适应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认识学生,做好教学中的针对性。

教学民主思想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地师生关系,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要以乐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要把学生当成发展的主体来对待。在教学中坚持发展性,启发性原则,采用诱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个体的可发展性。

(2)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是规范,这是法治社会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法,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和学生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是师生关系就能改变这种关系。

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自由地参与,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高地效率。主要体现在教学互动上,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要求师生围绕教学内容、方法的互动,另外教师的引发诱导行为,然后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互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

(3)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政府,社会和学校也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增长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能力的力度,为教师职业素质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

今天的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也是学习的时代,任何一个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开放的时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途径,教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已有的书本知识上,但在其他领域,教师的优势则不是很突出,在某些方面,学生可能具有超越教师的优势。学生向教师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提倡教师向学生学习。

另外,素质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育教学方法,都应该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激励和自主为动力,以培养不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质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性教育的发生。

3、采用法律手段

要使人们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仅靠自觉性还不够,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用法治取代人治,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我国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和一系列的教育行政法规,规章,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初步结束了我国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教奠定了基础,依法办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目前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无明确规定对学生的歧视作何处罚,仅在《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四)款提到“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收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但随着教育法制的不断加强,一定会有更完善的法制来引导,规范,约束,调节何保障教育所必须的良好秩序,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范文第2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要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当然必须正确地理解什么是政治。人们经常说:不能把思想问题混同于政治问题;思想是认识问题,政治是立场问题。这种说法是很对的,也是我们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政治问题与思想问题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问题,因而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也是两种不同内容的教育。

政治应该有不同于思想和道德的内涵。我们经常讲政治运动、政治关系、政治权力、政治利益、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等等,在运动、权力、利益、体制、文化、教育等前面都冠以“政治”一词,以表示同经济的、道德的、文化的等等相区别。这也充分说明,政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我们所讲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社会主义学校所进行的政治教育,不仅是阶级的政治教育,而且是工人阶级的政治教育,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所以,我们在回答什么是政治问题时,主要是要弄清楚什么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马克思在谈到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时,对什么是政治运动,作了具体的说明,并对经济运动和政治运动作了区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对什么是工人阶级政治的看法。马克思说:“任何运动,只要工人阶级在其中作为一个阶级与统治阶级相对抗,并试图从外部用压力对统治阶级实行强制,这都是政治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自然是以为自身夺得政权作为最终目的,为此当然需要一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在经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工人阶级的预先的组织”(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604页。)。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政治,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从马克思的这个说明中,我们可以知道,工人阶级的政治就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所以,我们经常说,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这种斗争之所以是政治斗争,而不是经济斗争,就在于: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从外部用压力对统治阶级实行强制”。马克思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区别。他指出:在某个工厂中,甚至在某个行业中试图用罢工等手段来迫使个别资本家限制工时,这是纯粹的经济运动;而强迫颁布八小时工作日等法律手段时,则是政治运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运动都运用罢工等等的手段,这是共同的;而政治运动不仅运用了罢工等的手段,而且还运用了法律这种社会强制力量,实行八小时工作日,来实现工人阶级的利益。这就标志着它已经从经济运动发展为政治运动了。所以,政治运动都是从经济运动中发展而来的,它的普遍形式是运用了社会的强制力量。它的最高目的,是夺取政权,即夺取政治权力,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马克思说:“这样,到处都从工人的零散的经济运动中产生出政治运动,即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的形式,一种具有普遍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形式来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

马克思对政治运动的这个说明告诉我们,工人阶级运用社会强制力量来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这是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说,政治的基本要素是:第一是政治主体,即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第二是政治权力,即社会强制力量;第三是政治利益,或政治目标。社会强制力量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包括国家政权的力量、阶级的力量、政党的力量、政治集团的力量、法律的力量、权威的力量等。在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运用社会强制力量,为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运用社会强制力量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奋斗,表现为经济建设。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工人阶级用社会强制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这就是政治的最一般的本质。所以,工人阶级政治可以是阶级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方面的。无论是哪一方面,国家和法的问题都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列宁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谈政治的。他说:“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指导国家,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注:《列宁文稿》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07页。)这个关于政治的规定,对于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都是适用的。

国家事务是多方面的,从事阶级斗争,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是国家的主要事务。但是,列宁认为,这只是阶级方面的政治,是政治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政治还有另一方面,即经济方面的政治。如果把政治仅仅理解为阶级斗争,那是旧的政治观念。列宁说:“如何理解政治呢?要是用旧观点来理解政治,就可能犯很大的严重的错误。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但是我们的斗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粉碎资产阶级制度遗留下来的东西,粉碎整个资产阶级一再想消灭苏维埃政权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这个任务吸引了我们最大的注意力,妨碍了我们转向另一方面的任务——建设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在从阶级方面的政治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以后,政治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列宁说:“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309页。)为什么把经济建设看作主要的政治?因为,要从事经济建设,国家必须运用社会强制力量,即国家权力,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斗争。

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经济建设看作是我国当前社会的最大政治,这同列宁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为什么实现四个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最大政治?因为它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符合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要求。

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具体内容。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政治,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

政治教育是各个时代都有的。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因而它们的内涵和目标也各有区别。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它的涵义和目标,是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所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表现为阶级对阶级的关系,它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和政治又决定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政治关系的文化,一般称为政治文化,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所谓政治文化,就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形式。政治心理是对政治关系的自发的反映,它主要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愿望等。政治意识形式也就是政治思想观点,它是对政治关系的自觉反映。这些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就形成一定的政治理论或政治学说。

在一定的社会中,每一个阶级的政治文化,都是从本阶级所处的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出发,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反映;同时,反过来,政治文化又对本阶级的政治实践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发挥着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为了运用本阶级的一切社会强制力量,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每一个统治阶级都极力地传播自己的政治文化,使它们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接受,内化为个体的政治意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遵照适应当时社会的政治规范,从事政治活动。这既是政治实践的过程,又是政治教育的过程。所以,政治教育是把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灌输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内化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规范,从而使社会成员成为与这一社会相适应的公民。

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家庭、学校、职业团体、社团组织,以及运用大众传播工具,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化。学校是实践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学校的政治教育,使学生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规范的系统知识,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态度,并开始了解和习得政治活动的能力。

在高等学校,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学生。在我们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中,根据工人阶级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规定和政治教育的涵义,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灌输无产阶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使青年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掌握政治参与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然,我们的青年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不会都以政治为职业,但是,其中也必定有一部分人要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职业政治家。而且,不以政治为职业的人,也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

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要随着时代内容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是由政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所决定的,而且还为不同的时代内容所规定。从我国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学校政治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目标的教育。工人阶级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工人阶级国家的政权问题,即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力问题,它是我们国家的最高的社会强制力量。这种社会强制力量,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我们要讲政治,首先必须讲维护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法治国,讲的就是运用法律的力量,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我们要进行政治教育,也首先是要进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教育,维护国家的政治权力的教育,进行依法治国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历史时期,我们所从事的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的问题上,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能丧失国格,屈服于强权政治。所以,维护国家的政治权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们的政治目标。这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态度。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专政,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光荣而伟大的政治任务。学校的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解决这个政治目标问题。

第二,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社会主义学校对青年学生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这个政治方向,是由我国的历史和当前的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和现实都向我们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的表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违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损害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进行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领导力量的教育。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也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要坚持工人阶级政治目标和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如前所述,国家的权力,党的力量,都是社会强制力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来领导的。有了这些社会强制力量,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实现。所以,在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进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不仅使青年学生懂得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道理,而且要在实践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同一切反对党的领导的政治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

第四,进行马克思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的教育。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工人阶级政治文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它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反映,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指导思想。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我们要讲政治,就是要讲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使它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五,进行坚持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总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的道路和途径。为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还必须有为实现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的方针和政策。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反映和意志的体现,它们都属于政治范畴。邓小平要求我们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努力实现当的基本纲领,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稳定,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都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讲政治,必须要讲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讲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坚持党的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都是高等学校的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上述有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表明,所谓政治教育,就是有关国家大事的教育。关系到国家和党的前途和命运的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事,都是国家大事。政治教育就是要传播和灌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国家大事的道理。这些内容还向我们表明,政治教育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虽然是相互联系着的,但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思想教育主要是理想教育,它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道德教育也不同于政治教育,因为道德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以及用来维护这些行为规范的非社会强制力量,都不属于政治范畴。我们只有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区别开来,分别研究它们的特殊规律,才能使这三种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政治教育,实现政治教育的目标,使青年学生逐步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就是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这些话虽然是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针对高级干部说的,但对学校的政治教育也同样具有普遍性。我们要通过上述内容的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培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素质,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政治教育的实施

如何进行政治教育,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当然,关于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因时间、学校以及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不存在一般的模式。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任务,探讨一下进行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是十分有益的。

进行政治教育,有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态度,端正政治立场,习得参与政治的技能;二是进行理论、形势政策和其他方面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逐步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政治问题的能力。

通过政治实践的途径进行政治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但是,由于青年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在校学习,直接参加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机会并不多,这条途径的实现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然,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积极地组织和引导青年学生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政治活动,培养政治参与意识,习得参与政治的技能。关于校内的各种政治活动,我们应该进行精心的组织,使学生得到政治教育。

学校的“两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任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这里包含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教育,是学校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工人阶级政治的理论基础,它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关系。我们只有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我们必须更好地使“两课”教学为学校的政治教育服务,使它们成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阵地。

思想道德教育虽然不同于政治教育,但它们同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思想道德问题既不同于政治问题,又与政治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思想道德问题解决得好,也可以帮助政治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因为对政治问题的不同认识(不是指不同的政治行为),也属于思想问题,应该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该贯穿着政治教育的内容。

教育范文第3篇

一面鲜亮的旗帜,映射着20世纪那金色的余辉,在当今的中国教坛上空飘扬。

这面旗帜上写着:素质教育。

一般所言: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对应参照提出的,但在大多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心中,它被倾注着更丰富的内涵。这个框架己远超出当初的规定。抑或说: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被丰富的理论色彩浓郁的教育操作过程。

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探索过程,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不断提高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事业本身的素质。

“素质”的内涵极丰富。“素质教育”是个无边的大圆,外延无边。素质教育也可说是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但这样说有点语言游戏了,一个口号包罗万象,也就没特色了。现在,在到处都讲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进行一些深入的理论探讨:什么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什么新质,素质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等,现今运作着的教育哪些具有素质教育的成份,哪些没有,在目前如何具体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有位校长讲:我们学校的育人口号是:素质+特长。校长的用心是好的。但我想,素质包括不包括特长呢?由此再延伸一下,素质教育是不是一种特色(长)教育呢?不讲特长何言素质,讲了素质怎样体现特长……

教育中若不是“应试”的急剧膨胀,也就没有素质教育的提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们面临的任务。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内,也应包括应试的能力(素质)。不然,各类升学考试,招工招干的招聘考试,还有什么“托福”等,过不了关,也说不过去:可否这样说:素质高的应该能通过“应试”,但“应试”通过者未必素质高。

“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现在是日日见诸报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框架构建,有不同的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分析,似乎总有对素质教育只是掀起一角面纱之感。当年陶行知讲: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素质教育几类陶氏的“真人教育”。一个提法若是包容太大了,就显不出个性了,其中的科学性含量也就因而失去开采价值了。所以,应在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上做些文章,在素质教育的不同风格上做些文章,而不是去企图一下建立起什么素质教育大全

在目前的有诸多“应试”特点的教育实践中,是留下了诸多教育空白的,这些空白的补填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当前应关注这些方面:学习素质,也就是通常说的学会学习方面的教育;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是现代人格的一个前提;科学素质,这里侧重指的是科学的人文精神;艺术素质,审美情思的情灵陶冶;还有未来意识,对明天的强烈感悟。

前苏联的一种战斗机,很使当时的美国感到威胁,后得到一架,经研究,其部件远不如美国同类机的部件,但装配起来组合成为一架飞机,性能却是异常优良。人的素质也有类似处,在我们将素质分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或是从其它类型、结构上划分时,切应注意:人的复合素质的培养。复合素质使得人的各种素质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人的素质,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个性上讲,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向前进发的河流;树立动态的、发展的素质观是必要的,这是对素质进行开发、激励的前提之一,生气灌注、灵气巧蕴的教育;知识相互迁移、相互优化应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如果说:我们常讲的素质或素质教育这些词语是偏重于后天的一种教育结果,那么,元素质则偏重于指先天的一种生成。它是人的自然史过程的产物,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量的积累而渐次引起的质之飞跃,是动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晶体,是人之被称为人的一种自组织行为,它更多地是指整体的人类具有的一种素质。

素质,不可能是各种素质门类的平均组合,也不可以要求一个人既具有陈景润的数学素质,又具有邓亚萍的运动素质。一个得到素质良好发展的人,应是在具备了现代人应有的那些基本素质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并服从于社会需求,使自我这个小宇宙和谐与社会这个大宇宙并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教育范文第4篇

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甚至更严重者变成逆反及厌倦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音乐课程的价值完全丧失了,审美教育无从谈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是他对审美教育目的的精辟概括。审美教育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以“把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

、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3]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审美性,即它能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它不象文学、绘画,可以通过视觉去感受,进而获得美感,它完全靠听觉去感知,是一种音响效果。音乐的语言是音响、节奏和旋律,通过这些语言间接地描绘画面、塑造形象、表达感情。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它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这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脱离了

“美”,音乐艺术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再好的教育也只是空谈。

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培养学

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

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再说音乐欣赏教学,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再说音乐知识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弛。

(二)“专业化”与“非艺术化”倾向使得审美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任何音乐都有它的感情色彩。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经阶段。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音乐修养的提高,势必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了道德主体育德的养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将“乐”置于安邦治国的第二位,提倡“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可见,音乐审美教育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和“非艺术化“倾向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使得音乐教育的课程不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课程,不是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主的课程,偏离了正确方向。

其一,“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5]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教师上一堂以训练学生听力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他首先强调了训练耳朵听力的重要性,接下来整堂课就是进行听写音程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被动。当听课者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他还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显然,这位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视唱练耳”依样搬到普通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这对学生音乐听觉感受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6]可见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性。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不能是专业的“视唱练耳”,而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只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参与;只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只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种种“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无法发挥音乐教育“审美”这一功效,音乐课程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实现。

其二,“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当它试图模仿音乐时,它同音乐只能有一种外表的接触,我们仍然不能借任何抒情的口才而向音乐的至深的内容靠近一步。”[7]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完全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音乐课上成算术课。笔者在几年前曾接触过一位音乐教师,她在给学生讲授乐理知识时,一堂课从头至尾简直就是在做算术题。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诸如这样一些问题:“四分之一的一半是多少?”“二分之一加上它的一半再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多少?”(解释

节奏型)。这样提了几次问下来,学生头脑里全是些数字符号,而完全没有了音乐意象,还谈什么音乐教育的艺术化呢?还有的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教唱某首教育性质很强的歌曲时,有的教师往往花很多时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道德品质的教育,以“说理”代替“审美”,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更要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是审美教育,必须坚持走艺术化的道路。

二、改革初探

(一)从《大纲》出发,贯彻《大纲》精神,摆正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了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地位,音乐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音乐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美育课,把音乐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感受音乐美的无穷魅力,从音乐美中陶冶美的情操,养成美的道德,树立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精神爆发出火花”,从而得到“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求教学形式及方法的多样化,新颖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特征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发育成熟,处于稚嫩状态,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只是一种听觉上的感知,这个阶段谈不上理解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好玩、好动、好奇”三好,这便决定了我们音乐教学必须“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及向往。使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出相应情绪或体态反应。如教师播放童谣、舞曲、进行曲等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时,学生能够随着音乐走步、跑跳等,这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初阶段,是对年龄层次低的低年级学生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聆听美”。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又不一样了。他们的心理还在稚嫩中发展,但由于接受了各种基本知识的初步教育,对音乐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因此,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美”。即对音乐不止是听觉上的反应,而是要培养对音乐美的一种感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以趣味性的内容为主,如《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他们的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和性格化旋律的对比,成功地塑造出小鸟、小鸭子、大灰狼、老爷爷、彼得等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学生对这样的音乐很容易接受。学生不仅在音乐中感受到各种乐器表现不同艺术形象的特点,又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同时为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像这一类音乐还有《动物狂欢节》、《小巫师》、中国民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等。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其要求又提高了。中学生的心理已逐步走向成熟,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着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听一些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这些优秀的音乐中学会鉴赏它“美的精华”。不仅要知道贝多芬的《欢乐颂》美,更要知道它美在何处,为何而美。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演唱、演奏及综合艺术表演中自信地“表现美”。其次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例如诗歌、散文、绘画,甚至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或小舞蹈等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这么一句话:“技术教学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后就会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是终生收益的。”[8]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相关音乐知识的认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只是为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辅助性教学。唱歌教学中,也有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地发掘,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不能沿袭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要把整个音乐概念同感悟某个音乐对象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相结合,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始终都要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它是一门艺术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它的艺术性。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无法谈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以美辅德”的含义所在。音乐课的教学重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审美教育为主,而德育为辅的教学。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的“说理”远远不及学生听觉的主动参与,音乐教学的审美性、音乐性、艺术性不能忽视。

(三)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更加不容忽视。电视、电影、文娱晚会、文娱活动等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这些对中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很多,并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音乐就有非常好的音乐,而且很多音乐也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电影时多注意其中有显著特色的插曲、背景音乐等,与电视电影画面相结合,感受音乐强烈的表现力。这种视听艺术的融合,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审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学生也许对某部电影很熟,但是对跟电影同样出色的该部电影里面的音乐却几乎很少关注,这样教师就要做很好的引导。对那些获得很多大奖的电影音乐,它很有艺术价值,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了解它。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分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狮子王》、《音乐之声》、《紫日》等,这些同时也很适合中小学生的口味,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另外还有大众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其次是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上。对待流行音乐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流行的东西未必全都好,但里面也有很多好的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莠。像陈美的小提琴、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雅尼的音乐、“神秘园”的音乐等等,这些音乐在年轻人当中就非常流行,而且这些都是些不错的音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参考资料:

1、《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论》陈曼君、吴跃跃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2、《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3、《音乐词典条目汇辑——音乐教育学》邹爱明、马东风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版

4、《艺术教育学》贺志朴、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5、《音乐美纵横谈》程民生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6、《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

7、期刊《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人民音乐出版社

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见《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第9期第8页。

[3]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6页。

[4]见《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12月第2版第81页。

[5]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8页。

[6]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见《音乐美学》,王次火召主编(引自尼采《悲剧的诞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00页)。

[8]见《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第406页。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

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订单式教育单位人自然人创业教育

1高职院校引入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低潮后,从2002年起获得长足发展。从规模上看,高职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自1998~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人数从54万增长到237万,在校生从117万人增长至5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3.1%和在校生人数的44%;至2004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有10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60.5%。

“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将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的高职毕业生,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拓展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高职院校急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创业教育。

1.1创业教育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003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高技能型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因此,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是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为主旨,符合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1.2创业教育可帮助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

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还存在着较大压力。一方面,高校的连续扩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1998年到2004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年均增长26.7%,研究生招生人数年均增长28.5%,成人本专科招生人数年均增长14.1%。另一方面,社会上仍较普遍地存在着看重高学历、高学位的不科学的用人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学历上的劣势压缩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

同时,高职院校订单式教育模式,更多地是在注重、偏重培养“单位人”,而忽视了对学生作为“自然人”进行个体式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急需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教育学生更新观念,进行个体式创业,即自己不能只是求职者,还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1.3创业教育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生涯

创业教育不仅可帮助学生就业,而且由于其丰富的内涵,还能推动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生涯,满足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愿望。从更深层面来考量,一旦大量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获取了高质量的就业,家庭教育的投资回报符合或超过个人及家庭的预期,这不但会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目标,而且还激励了家庭对高职教育的热情和信任,从而优化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应把创业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准确追寻并掌握机会的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对高职院校而言,创业教育应以帮助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最终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创业教育和作为“单位人”的创业教育。2.1作为“自然人”的创业教育

亦即个体户式的创业、自己当老板。鉴于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个体户式的创业应是一种大力提倡的就业渠道。高职学生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老板,必须具有敏锐的捕捉商机的能力,对实践过程的控制能力以及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纳入到创业教育的内容中。

2.2作为“单位人”的创业教育

“单位人”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际结果。创业教育对“单位人”同样十分重要。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认为:创业教育,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老板,更关键的是培育大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单位人”的开拓精神和创业人格,拓展高职学生在单位的职业上升空间,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3加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3.1准许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生,选拔录取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

借鉴普通本科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由政府划定一个自主选拔录取的额度,具体由高职院校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择优录取。在评价体系中,最看重的应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一些学生的分数可能不够某校的最低录取线,但只要符合该校自主选拔录取的标准,程序到位,该校也可录取该生。

通过自主招生的形式,高职院校既可以招收到比一般本科学校素质更高甚至分数也高的学生,也可以招收到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具有对某类事物的强烈兴趣倾向,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经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和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后,能更快地成长为具有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和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3.2改善办学资源,增强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改善办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实践的机会,是加强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

深化产学结合。政府、学校可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并定期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情况。高职院校还可聘请企业的技师作为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教师,既可激发企业的荣誉感及对学生的责任感,又能让学生学到真知识。

实施教师实训计划。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同时应是职业实践者,应定期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大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高职院校应将“教师是否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培训”作为一项核心指标纳入到年度考核及专业职务晋升中。

政府、企业、社会基金及学校自身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及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在学校或企业兴建实验教学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切实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

3.3结合专业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尝试采用灵活的教法组织教学,不断锻炼学生养成质疑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

教师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可开设有关企业负责人创业案例的讨论课。以一个36人的班级的《市场营销》讨论课为例。讨论规则如下:①案例讨论题不设标准答案,每发现一个创新点,记团体总分5分;②学生每4人一组(共9组),讨论时间为30min;③在讨论结束后,每组指派一名学生(轮流)上台发表对案例讨论题的答案,限时5min;④教师点评15min。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可记录演讲学生的创新点,以供点评之用。开展案例讨论教学,能够锻炼学生协同作战能力,同时,通过聆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学生还可自行进行是非曲直的判断,提高决策能力。教师通过分析和比较9组成员的创新之处,既正面鼓励了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又可培养小组乃至班级整体的协同力与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将专业教学的课堂设到工厂、仓库、超级市场及集装箱码头等场所,使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创业教育。

3.4将创业教育引入学生的第二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