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范文第1篇

l.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企业中存在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人员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接受委托人委托,对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集团是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不仅每个成员企业内部存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等委托关系,母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委托关系。对于企业集团中这种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必须发挥其全面监督的职能。新颁布的《会计法》也强调要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且所指的内部会计监督已不同于原有的会计监督,而是更侧重于对会计实行监督的含义,从这层意义上讲,内部审计最能发挥对会计的监督作用。

2.控制职能。企业集团作为多个法人企业的联合体,要保证目标一致,运行协调,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健全的内部控制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传递和监控。监控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分为管理部门的监控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与管理部门的监控相比,内部审计在整个企业内部监控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为间接或直接纠正内部控制的偏差、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因此,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3.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人员熟悉管理当局各方面的方式程序和企业集团的整体状况,在进行评价与鉴证时,能迅速地找出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和具体措施。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企业集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集团中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外部审计人员执业所要求的独立性不同,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其审查的活动保持应有的独立,为审计人员完成委派的审计任务及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够的保证。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集团中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受总经理的领导。

2.权威性原则。强调内部审计权威性的意义在于:①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合理地保证内部审计的公正、客观。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提高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③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保证企业集团各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合理、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授权主体在企业集团中的组织地位密切相关。授权主体在集团中所处的层次越高,权威性也就越高。因此,集团中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权威性。

3.系统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仅要符合每个成员企业自身的需要,还要求符合整个企业集团协调管理的需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

4.经济性原则。内部审计要对企业集团中各层次的管理当局提供咨询,使其经营过程得到改善,减少资产的浪费,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的潜力,帮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内部审计为企业集团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增值只有在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设置才满足了经济性原则,才是可行的。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框架

1.第一层次,在集团公司的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①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②代表监事会对集团董事会的有关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并为集团董事会作出相关决策服务;③制定集团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④指导各法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立与运作;⑤协调集团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⑥建立集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审计委员会由一、两名监事和其他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构成。监事的加人保证了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专业人士则既包括懂业务的内部审计师,又包括具有管理、技术、营销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这样,才能真正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专业监督和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意见。

2.第二层次,在各成员企业监事会下设立各自的审计委员会,受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3.第三层次,在各企业的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审计部。对各企业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进行监督和控制。针对中国企业集团的现状,以上内部审计网络框架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目前企业集团监事会的任命不规范,大多数由政府机构或董事会指派,只有少数由股东大会选出;二是监事的身份不合理,出任监事的大多是公司内部的人员,他们在行政关系上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下属,处于被领导、被指挥的地位,不可能行使其职权。因此,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监事会领导审计委员会并不能保证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洼,不能发挥其监督、控制、服务的职能。

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范文第2篇

(一)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新问题

1.大量内部审计资源耗费在查错纠弊,增值作用效果不明显

从IIA对内审职能的最新定义来看,咨询职能的确立实际上为内审人员创造了一个管理顾问的角色。然而这种咨询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对下属公司的查错纠弊审计往往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公司高层对内审的战略性定位不高,内审在改善集团风险管理和治理程序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

2.内部审计组织层级不高,限制了其改善治理程序效果的作用发挥

IIA指出,内部审计要“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改善治理程序的效果”。而内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次。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集团公司并未建立起承担超越公司管理层监管职能的审计委员会,内审部门大多隶属于公司管理层。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内审的组织层级不高,管理权限受限,严格意义上看并未进入公司治理范畴,无法全方位覆盖集团公司治理活动。

3.审计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作用发挥有限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力推行信息化运营管理方式,已成为大型集团公司一体化、集约化管控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虽然大部分企业集团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但其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体系转型与升级的新机遇

1.宏观环境的变化,为内部审计角色转变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支持

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受托责任系统中重要的控制机制,定位于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的趋势下,公司高层对内部审计的增值需求将越来越大,内审部门必将成为协助公司高层做出快速反应的“左膀右臂”,并逐渐成为公司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基地。此外,法律环境的日趋完善和内审外包业务的管理逐渐规范,也为内审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改善上提供支持。

2.集团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内部审计服务范围的拓展

组织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产生了对内审更多服务项目的需求。集团公司为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增值需求,所提供的内审服务多种多样。伴随着集团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和公众权利意识增强,服务范围也不只局限于集团内部传统内审业务,还拓展到风险管理咨询、顾客关系改善等咨询服务,并开始涉及社会责任审计、节能减排审计等领域。

3.信息技术的推广,成为推动内部审计流程再造的强有力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广泛运用,集团运营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高度统一的信息化体系下,传统内审管理方式将发生显著改变。伴随着企业集团集中化管理趋势,企业集团公司对改变传统内部审计运行弊端、再造内部审计流程的诉求将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引入和推广,无疑为内审流程再造提供了动力支持。

二、理论框架:基于价值视角的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体系

(一)企业集团公司价值特性

1.企业集团公司的价值创造具有战略性

作为产权关系最上层的集团总部本身不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主要职能是投资管理和行政管理。集团母公司管控机制是影响公司整体收益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集团总部的价值创造是战略性的,如公司战略方针、总公司的资金和资产负债结构、公司特殊资源和核心竞争能力等。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集团公司在战略风险形成、表现和来源方面的特殊性。

2.企业集团公司的价值目标呈现一致性

集团公司处于企业集团最高层次,对集团统一的资本运营活动起着主导作用。不同于单一企业,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是为了使单一企业的行动与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一致。无论是委托关系的存在,还是资本关系的存在,母公司都必须使子公司的利益目标与母公司趋于一致,保证母公司投资的保值增值。努力使下属业务单位成为集团整体战略组成部分,以战略指导企业创造更大的整体价值和竞争优势,往往是集团公司成功的重要基础。

3.企业集团公司的价值导向体现整体性

不同于单一企业,企业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是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出发实证研究表明,集团利益具有集团范围内的共享性利益关系。各经营单位在集团公司的统一战略框架下,面向市场竞争,创造协同价值,反映公司的价值、信誉和理念。

4.企业集团公司的价值管控对象具有层次性

与一般企业相比,企业集团是多级法人结构的复合体,其特点表现为治理结构横向的完整性和纵向的层次性。按照与核心企业紧密程度的不同,应将企业集团划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四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分层次地展开集团内部审计。

(二)基于价值视角构建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理论框架

1.战略提升:以价值创造为起点

从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实践上看,高管层对内部审计战略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单一的阶段性目标制定上,并未建立起系统性的内审发展战略。由于缺乏较高层次的总体性战略谋划,集团公司内审项目的开展,往往很少关注内审项目持续的价值增值,使得目前企业集团公司内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作用不明显。内审战略作为内审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内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集团公司内审管理的转型,必须从内审战略提升开始。提升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层次,是为了从源头上将集团公司的内审工作锁定在与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相匹配的战略管控重点上,使总部层面开展的内审业务紧紧围绕着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结合企业集团公司的价值驱动要素分析,本文认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的提升应该以价值创造为起点。

2.功能拓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增值需求

根据IIA2011年对内审“为组织价值增值”的解释,“组织存在的目的是创造价值,或者使组织的所有者、其他股东、消费者以及客户受益”。从企业管理实际来看,内审增值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功能仍需进一步拓展。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本文认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方向,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增值服务,满足不同内部审计服务对象的增值需求。在受托管理责任系统中,内审已经成为高管层的“左臂右膀”、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为满足其增值需求,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应该站在总部层面,对集团整体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提供持续评价,并为其改善提供咨询服务。伴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内审部门应积极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开展节能减排审计等活动,加强对社会公众权益的保护,提升集团的整体形象。同时,为满足公司员工对提升自身价值的需求,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开展风险控制、经营改善等管理培训,把内审部门打造成为组织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摇篮。此外,强调内审部门对监管机构以及外部审计师的配合等,都是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促进企业集团整体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

3.组织变革:内部审计机构价值提升

在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实践中,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管理组织架构,能够确保企业集团公司内部的良好监督管理和复杂层级间的有效沟通。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对于其在公司治理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具有重大影响。内部审计为了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必须在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级的受托责任关系发挥重要作用。结合IIA的最新定义,本文认为,通过集团公司内审组织的变革实现内审机构价值提升,进而助推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优化及价值增值甚为可行。旨在实现内审机构价值提升的组织变革,要求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战略层级和服务层次,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提升内部审计管理层级,维护其独立性,扩大审计职能的覆盖面,使内部审计能参与到企业集团公司最高层面的战略决策中;其次,扩大授权,使总审计师有足够的独立性保障以适应其在更高的战略层面发挥作用,使总审师在评价和改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有充分的话语权;最后,提高内审部门的工作汇报层级,内审部门直接向企业集团公司董事会汇报或通过审计委员会实现同集团董事会之间的沟通,确保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4.流程再造:内部审计业务流与价值流相互集成

信息系统的引入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收集形成和评估战略、风险评估、控制和组织治理决策等信息时提供了便利。但目前以手工审计为主的传统内部审计业务流程,无法适应信息系统环境,使得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受阻。因此,内部审计流程再造成为推动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有效转型的关键。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广、环境复杂、管理层级多,内部审计流程的创新变革应满足企业集团公司一体化、集约化发展要求,并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在多层级、多元化管控背景下带来更多便利。本文认为,将内部审计业务流与价值流相互集成,是推动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流程再造的核心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第一,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性;第二,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控制、事前预防相结合,关注内部审计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增值;第三,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满足企业集团公司一体化、集约化、全方位的管控需求;第四,从无序的指令性工作安排转变为有序的审计目标规划,使内部审计工作在把握目标制定、跟踪实施、反馈结果上形成联动。

5.保障优化:全面支撑增值目标实现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范文第3篇

摘 要 从我国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现状来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对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保持企业集团公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必须以有效监控为目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监控离不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监控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内容,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对集团公司的有效监控。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就是为了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就是为了防范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确保集团公 司对所投资企业和项目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查账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内部审计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不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领导人之间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本质上是单向独立的。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由部门、单位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内部审计业务纲要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 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其独立性表现稍弱;但具有及时性、连续 性、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

二、我国当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失灵。不少集团公司对于其内部管理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失灵。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这将关系到一个集团公司是否能长期健康地发展。并且,在我国现阶段,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失灵还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集团公司决策、监督、执行缺乏约束。尚未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体系来加强对决策、监督和执行进行约束,换言之即对决策者缺乏合理的规则约束和有效的监督,对执行者更是缺乏约束,执行表面化、形式化现象较为突出,陷入有章不循或是无章可循的困境。

3.传统的查账式的内部审计已经很落伍。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基本上是以财务审计为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查账”。这种审计方式具有局限性,一些侵犯国有资产的行为以及管理中的差错、漏洞单从账面上难以反映。管理审计则弥补了这些不足,管理审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通过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 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管理改进建议;通过对子公司经营业绩和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考核奖罚子公司经营者;通过对子公司 经营政策和经营活动的审计监控,使之与集团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相一致。

4.独立审计的原则没有有实质性的保障。目前国有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隶属于董事会或经营班子,内部审计毕竟是自己对自己的审计,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对集团公司部门和集团公司领导进行审计 时,很难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所以,引进上级主管部门的外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从体制上由监事会领导内部审计部门,这样从组织结构上有利于独立审计,也有利于改变监事会目前的弱势状况。

5.传统的内部审计没有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记录、会计台账、会计报表以及整个财务运作过程逐步实现无纸化,国有集团公司管理方式也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跟上这种变化,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逐步向电子审计方向转型。

6.很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财会部门。有些公司的管理者,把内部审计工作当成“管理手段”,甚至要求内审人员参与业务活动和会计处理,把内部审计等同于财会机构内部自我纠正的内部稽核岗位。形成自己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审计人员可信赖原则就会受到损害,审计监督就变成财务或会计监督了。这与内部审计的第三者原则是不符的,特别是和审计与会计不能兼容的原则相违背。这种模式模糊了会计、审计工作。

7.内部审计地位及受重视程度差强人意。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实施范围和结果报告施加了较大影响,对内部审计价值认知程度不高。首先,大部分公司审计委员会未得到充分授权,计划或项目批准流于形式;其次,内部审计多限于传统审计功能的发挥,有的甚至将财务控制排除在外;同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就像二条黑夜中并行的船,没有交叉点,与外部审计的沟通由其他部门替代;还有,内部审计师对公司内部IT应用控制系统的接触也受到限制,与一般员工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等;总之,没有营造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良好环境。

8.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及胜任能力问题。部分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不足。内部审计人员积累工作经验大多局限于在某单一专业领域,虽然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同行相比 有一定差距。美国SOX法案明确要求在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师应帮助管理层对公司IT应用控制和IT一般性控制进行评估并出具报告,但我国内部审计队伍中着 实缺少既懂IT又熟悉财务、审计、业务等综合知识结构的人才。依现状分析,我国国内政策环境和公司治理整体框架还有待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手段还有待优化,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领域的转型与创新也面临许多困难。

三、集团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应遵循的原则

1.权威性原则。强调内部审计权威性的意义在于: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合理地保证内部审计的公正、客观。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提高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保证企业集团各管理部门对内 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合理、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授权主体在企业集团中的组织地位密切相关。授权主体在集团中所处的层次越高,权威性也就越高。因此,集团中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权威性。

2.经济性原则。内部审计要对企业集团中各层次的管理当局提供咨询,使其经营过程得到改善,减少资产的浪费,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的潜力,帮助实现企业 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内部审计为企业集团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增值只有在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 设置才满足了经济性原则,才是可行的。

3.系统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仅要符合每个成员企业自身的需要,还要求符合整个企业集团协调管理的需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

4.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企业集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集团中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外部审计人员执业所要求的独立性不同,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其审查的活动保持应有的独立,为审计人员完成委派的审计任务及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够的保证。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集团中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受总经理的领导。

四、完善我国当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1.优化提高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队伍素质。内部审计要起到支持审计委员会、管理层执行他们职责的作用,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具备胜人一筹的相关技 能。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拥有对公司价值的全局观和前瞻性,具备高水准的信任度和诚实度,具有倡导道德行为的技能;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应有参与公司关键业务执行的历练,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内部审计人员要熟练掌握国内外内部审计执业标准,充分了解公司IT控制手段,在评价内部控制及风险中创造价值;为此,内部审计人员还要不断更新或补充相关知识,如酬谢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战略管理、信息技术等。

2.明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性质定位。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 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现代公司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工作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职责和使命。事实上,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和评价公司内部控制活动,还在于帮助组织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建议并督促管理当局建 立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使其成员能自觉地把办事准则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共同致力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其目的就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

3.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上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其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我们主张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 下应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应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更高层级升格。当然,在具体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公司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并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且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将主要精力置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事实上,上市公司发生或产生的错误与舞弊等问题大多存在于经营管理过程之中。因此,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责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其作业范围不应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应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5.点面结合,全面审计。企业集团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群体,在对企业集团审计过程中,应始终把对企业集团公司审计和对子公司审计统一起来,统筹进行。一是不搞以点代面。注重对企业集团公司的全面审计,既注重企业集团中有代表性子公司的审计,又注重其他各个子公司不同特点的全面审计,保证有点 有面,全面完整地反映子公司情况。二是不搞以偏概全。每个子公司都有自身好的一面和相对薄弱的一面。各子公司并不是各个方面都占优势,也不是各个方面都占劣势。对企业集团的审计,必须始终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以偏概全。三是不搞以面掩点。企业集团审计需从整体对集团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作出全面评价。

6.全面创新内部审计运作模式。创新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根据OEDC、SOX法案和IIA等有关要求加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保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至少配备一名财务专家;加强对会计报告报告编制流程的监督,至少以半年为周期定期审计;在公司内部建立畅通员工沟通反馈渠道;赋予聘用独立顾问的权利;赋予对外部审计师提供服务的事前 批准权利等。唯有如此,审计委员会才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机构的资源优势,帮助并支持内部审计职能正常发挥,从而促进完善四位一体的公司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环境固然重要,内部审计自身模式的创新更为关键。首先,内部审计应该以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审计理念,从“揭露型”向“持续改良型”转变;起次,内部审计应该以让审计对象参与审计为审计策略,从“从属型”向“参与型”转变,共同研究问题有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同时,内部审计还应以为组织增加价值为 审计活动的目的,从盲目强调“独立性”向积极追求“价值实现”转变,只有将公司治理目标与内部审计宗旨统一起来,方能真正为管理层排忧解难;最后,内部审 计还要强调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工作,从“问题防护型”向“风险管理型”转变,力排有违公司价值保存的威胁,服务于实现良好公司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慧慧.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审计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钟雪飞.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3]刘军丽.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4]王云霞.我国审计市场供求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8).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为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审计工作管理,全面落实山西焦煤集团公司“32255”发展思路和工作总体部署,落实“转型与跨越”这一工作重点主题,全面推进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和产业组织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与模式的转变,各项管理创新无疑是个重大课题。注重管理创新、推进管理创新,要大力转变管理理念。为此,集团公司审计部召开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如何创新管理、强化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把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这一战略目标。笔者结合开展审计工作的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顺关系,进行综合治理。

一、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彻底改变内部审计机构的体制和定位

在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三个方面。可以大胆设想,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集团公司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审计部,将内审机构由现在的一个改为两个,分别隶属于不同机构或领导,以更好地体现内审职能在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也解决了因内审独立性的不强带来的一系列弊端。WWW.133229.cOM在上述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总经理管辖的审计部,其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受双重领导。而审计委员会则受董事会直接领导,如果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应直接受独立董事的领导、监督,或向独立董事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二、不断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章程、准则、标准体系,使审计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市场经济属法治经济,伴随市场经济的审计只有在一个完善的法治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在审计程序中具体或细化到什么程度,迄今并没有统一标准,加之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历史不长,审计人员对其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够高,因此应加紧健全内部审计章程、准则、标准体系,强化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管理控制,进一步落实内部审计处罚力度。

三、强化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定内审人员约束激励考核办法

集团公司应及时研究制订出内审人员从审计的过程到审计的结果都应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审计职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职业,内审也是一样。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系统学习审计风险方面的理论知识,使用和掌握经营审计、风险性审计技术方法。与此同时,审计人员还应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审计转移到无形资产审计,从财务会计审计转移到经营效益审计,重视管理方面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审计,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提高对信息经济的认识。

四、强化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要严把内审队伍的入口关,要求进入内审机构的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业务的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内审人员应及时清退;深入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要结合整个经营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审计项目,既要保证审计质量,又要使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总结、学习,以提高审计水平。集团公司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审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审计人员岗位培训、后续教育,使内部审计人员具备高层次的多种职业资格,同时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事业心重的审计人员要合理安排其从事新的工作。

五、集团审计部要通过开展内控测评报告和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自我测评和内部控制制度。

二是推进下属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三是及时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管理软件的实施,审计人员加强对erp信息管理系统等的培训和学习,加强子公司间审计信息和经验的相互沟通、借鉴和学习,全面提升公司的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六、集团公司审计工作要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领导班子

加强审计监督,必须靠“一把手”推动,靠领导班子推动,靠集体的力量推动,日常审计工作应把在集团公司实行的责任法人考评工作加入审计考核,把审计管理纳入考核范围,审计监督评价领导业绩,领导班子要经得起审计,自觉接受监督。要知“审”善任,进一步加强对审计监督工作的领导,明确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内部监督组织体系,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保障集团公司依法有序健康运行。

七、集团公司审计部应建立对子公司的审计巡视制度

建议组织由专职、特聘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组成的素质较高的审计巡视组,从审计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巡视监督,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八、集团公司审计部应建立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审计资料互享机制

在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年终财务审计工作,把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联系,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必须积极、参与配合外部审计工作,实行审计工作底稿互签制度,实现审计资料互享机制,在相互审计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加强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工作,同时防止外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交易。

九、集团公司审计部应加强对集团公司在煤炭资源整合中各项工作的审计监督

对煤炭资源整合评估事务所的资质、评估程序、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审计监督,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内部审计工作应建立以审计队伍素质建设为基础,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保障的相互协调关系,教育、制度和监督相结合,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审计监督运行机制,建立起审计监督与其他内部监督相互协调配合的监督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在审计理念上创新,牢固树立“审而必用,违规必究,违法必惩”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创新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焦煤集团自身特点的有效监督的路子,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落实“32255”发展思路和工作总体部署意识的增强,促进了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范文第5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特别是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目的是为了优化内部流程,规范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增强公司活力,顺应市场竞争。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还存在不少问题,形式大于实质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并不利于实现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从长远来看,对公司整合有效资源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亟需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扭转这个局面。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 问题 措施

现代企业制度讲求的是权责明确、科学管理,在这种制度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当前审计监督体系中三大审计之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形势,加快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有利于加强对市场风险的把控,优化企业内部流程,使管理的各个方面更加有效率[1]。但是目前,集团公司在内部审计的表现却不能让人满意,形式化以及专业化程度底下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一)管理层缺乏内部审计观念

目前,我们不少集团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作用认识还不够,在管理层内部仍然存在某些固有思维:审计应该是国家的事,和公司无关或者公司用不着审计,对本集团公司的运营没有作用。这样以来,集团公司在发展的历程中,不断积累各种内部问题,久而久之都会造成不小的内耗,久拖而不解决,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不重视的集中表现就是审计部门的缺乏独立性和足够重视程度,在他们看来审计部门并未直接对公司创造利益,索性就把审计部门合并到其他部门,或直接取消,这就导致审计部门丧失内部审计的作用,相关人员很难开展工作,工作成绩也无法获得公司认可,处境也就更加艰难。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所以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2]。但是目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构成并没有达到这种要求,有些甚至还未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同时内部审计的有关规定还存在空缺,这样就缺乏了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三)审计范围狭窄,层次偏低

从不少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来看,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内部审计大多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下不例外”等情况让审计难以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大多为事后行为,并且审计人员未进行有效的监管。内部审计的形式化大于实质。从审计的内容上看,仍然以财务审计为主,一直把内部审计功能定义为查账,从而把内部审计设置在财会部门中间,形成了财审合二为一的错误架构,这样就降低了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力度。

(四)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2003年6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做出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独立客观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大多内部审计都是出于领导层之下,因此,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和相关人员利益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就无从谈起。

二、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改变内部审计观念,把内审置于明确地位

企业集团要进行内部审计,首先就要破除旧思想旧观念,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进行明确定位,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职权、审计工作程序及奖惩办法,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依据。审计工作并不限于简单对账那么简单,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改善管理,发现漏洞并加以修正,最终达到优化公司架构,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审计还能减少的情况。很长段时间以来,不少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非常薄弱,子公司或者项目负责人管理权限不明确,舞弊行为时有发生,这给虚假财务报告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财产和知识产权受到了很大威胁。管理层必须要保证公司会计信息正确性,所以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特别是重要岗位或者部门的审计,有效维护国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3]。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所以任用业务水平高并且道德素质优秀的人员对整个审计工作会产生非常大的重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坚定的立场,不为外界利益诱惑,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2、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工作态度,除数量掌握财经知识,审计理论外,还必须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辩论能力,当然还有强大的心理素质。3、针对审计人员设立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审计人员进行奖励,树立典型,起到示范作用。4、加强与外部审计相关活动的经验交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随时更新和吸收审计领域的最新理论和知识。

(三)内部审计时从事后向事中及事前转移,防范决策风险

集团公司大多有众多的子公司,子公司的主营方向都不会相同。这对于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就会面临更大的决策风险。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都是事后审计,这种审计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市场竞争的需要。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公司的风险可能会来自任何地方,所以有必要把内部审计时从事后向事中及事前转移,通过内部审计的得到的公司内部第一手材料,可以为决策层提供依据,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需要独立,真实、客观、全方位的参与公司管理。事前审计做得越细致,就越能对经济活动就行精确监督,也才能形成全面的预警系统,时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四)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章程、准则,使审计工作制度化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法律是任何经济活动的唯一准绳,审计工作也是需要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辅助才能正常进行。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只有两部: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和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近年来虽然陆续颁布了一些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但它们都缺乏针对性;同时,这些政策法规内容不完善。集团公司内部也是需要一些针对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制度的顺利进行,并且能够随时加以修正[4]。另外,企业、公司领导人应充分尊重其批准的审计决定,不能姑息迁就,对审计中查出的企业、公司内部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要有坚决查处的决心。

三、结束语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审计的目的就是查出漏洞,并加以修正,内部审计为决策层提供了第一手的内部资料,有利于防范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风险,所以集团领导层需要转变观念,把内部审计提高一个特殊而又独立的位置,重视内部审计,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内部控制。

作者:杨雪峰 单位:伊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姜晓丽,候佳,曹宁宁。从风险管理谈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J].中国内部审计,2005(4)

[2]刘雅娟.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Z000(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