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实践教学的内涵决定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路径,廓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认识前提。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环节意义上的范畴,认为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很显然,这种认识在理论上外延过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实践教学的发展。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指的是一种实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是把教学内容中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理论问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形式来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将理论内容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把握和判定是否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方法,既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是一种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应用和优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体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就广义的实践观来说,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向也是实践,其根本的价值目标就是通过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实践教学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就是在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中,揭示课程体系所反映和提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进一步印证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2.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它既是理论课又是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和政治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除了要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的深刻性外,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要解决好大学生“理想信念”、“精神思想”的问题,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认识、深化认识的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部输入—内部生成—外部践行”一体化内涵的过程。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环节。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虽然是一种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教育。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

在当今时代,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素质的构成中,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要素,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传递给大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性的因素,更多的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和发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鉴别和创造的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是这一教学活动的根本特性,大学生是实践的主体,社会是实践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性是实践的目的所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实践内容与实践形式的选择性。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开展什么内容的社会实践、以什么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判断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以广阔的实践生活为背景,是否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因此,一切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形式都应当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依据实践教学开展的空间地点、采取的形式和手段等不同,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区分为“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层次。

1.课堂实践

从本质上说,课堂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适合的实践教学形式。它以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为基础,时空选择上具有灵活性;实践教学内容又能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把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教员又可以及时跟踪指导,引导大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实现理论内容向精神信仰与追求的转化。

2.校内课外实践

这是实践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校内课外实践应该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联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开展的,否则就不能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范围。[3]它主要是借助于校园环境这一优化载体,充分利用大学生日常生活本身存在的形式,比如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人格影响等,通过特定的人文活动的熏陶、渗透和升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校内课外实践相对于课堂实践,它的实践范围更广一些,可选择利用的实践资源也更丰富一些,大学生实践的手段也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这也是适应社会变化、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现实要求。

3.校外社会实践

这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最为大家所认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参加实践学习的大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直接面对社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开展各种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用以体验或感悟社会生活,印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科学性、正确性。按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度,校外社会实践可以分为类似参观访问的认知感受型实践教学、协助其他部门组织的主题活动等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性质的实际运用型实践教学,各类实践教学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参与性,因而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从类型结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各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其中,课堂实践方便大学生参与,校内课外实践使大学生浸润成长,校外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系统运行的合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必须从多环节入手来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有着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要求,作为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是核心。实践教学内容的考虑和设计,要求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两大类:一是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来确定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环节来充分剖析理论内容、加深内容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是实践教学内容的主体。二是对课程内容加以拓展和深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都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实践教学就必须在保持原有的基本内容基础上,拓展新的空间,增添新的内容,用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两类实践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2.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课堂实践教学一直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提供给大学生一种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课堂理论教学之嫌。其实,根据对操作难易程度、大学生参与度大小、实效性强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权衡,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是最为便捷和适宜的,只要我们能模拟或创造一种直观的、再现真实场景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样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也是必须坚持完善的一些形式,也包括一些探索与创新的形式,比如问题解析式、调查研究型等教学方式。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也是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实践平台。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隐性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着这些精神财富的物化的文化财富。[4]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学精神、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总是身处丰富文化内涵的氛围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二是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社团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园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使大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

4.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以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依托,才能从机制上保证实践教学的持久性和规范性。因此,各高校应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大社区的作用,争取党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遵循“慎重选择、重在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活动,从而保证基地的稳定性和实践教学的持久性。

5.合理构建实践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注意总结考核,以完善这种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定有其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能用简单的数量指标予以认定,在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整体性和方向性。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参加时数、出勤状况等硬性指标来量化,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观察社会的视角、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倾向等方面,进行长时间的综合考察,以鉴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运行

作者简介:杨高(1967-),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CJS11—054;主持人:扬高)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28-02

一、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本文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取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使主观世界得以改造,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的养成教育,内化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

(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用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用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10学时、课外实践14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布上,理论教学学时体现在课表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体现在课表中。

(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在班级课表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跟随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在寒假、暑假、节假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

1.《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3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人生与人生价值观。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如《天那边》、《大爱无疆》、《钱学森》等其中之一,要求学生完成以人生与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不低于2000字小论文,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难点问题。第二专题为道德品质。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如“人生重在奉献,人生重在索取”;“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诚信使人受益,诚信使人吃亏”;“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功,道德修养会妨碍个人成功”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道德修养,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第三专题为法律知识。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形式,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一案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能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课外实践以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2.《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5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思想。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世纪伟人—》,帮助学生了解和思想。第二专题为邓小平理论。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邓小平》,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第三专题为科学发展观。采取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家乡谈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第四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优越于三权分立制”;“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采取办政治小报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课外实践以居民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谐社会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

《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每班级以6人—8人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题的选择、内容的分解、实践方案的设计、运行,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参与1个小组的现场全过程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交教师,教师在下学期开学第3周内完成评阅工作并最终形成本课程学生的总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社会实践主题与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及实施方案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题内容分解与实践方案设计;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交齐社会实践资料;教师批阅,得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学生与教师要求完成下表所示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学时以《概论》课14学时为例分解如下:教师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说明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学生选择需要完成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2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研分组、任务分解工作。学生收集资料,做好调研方案、表格的填写工作计2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计4学时;教师与从事实践的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进度及具体情况,作出指导工作计2学时;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报告,对比实践方案设计以及报告各项量化指标,详加分析,给出实践成绩,并分析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工作计4学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能顺利运行,依赖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按照现时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年将新进2500—3000名3年制高专学生。要确保如此数量的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起大量能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法院、监狱、戒毒所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支撑社会实践的教学。能将各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最有效地途径,也是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得以实现的最有力地保障。

(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要的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经费。”高职院校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用于诸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重点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支出。

(三)以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现行一般考试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10%)、社会实践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部分构成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

(四)安全保障措施。学校应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全制度》,教师要着重抓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指南》手册并发放到各组成员手中。手册需包含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住宿安全、实践现场安全、卫生疾病安全、防范滋扰安全、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之义,由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经费有限,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实效性不高,针对此种现象,笔者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科[2005] 5号文)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面临困境。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独立学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仅指学生专业课实践教学比重的加大,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则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有人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主、辅”关系,还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基于以上认识,独立学院相关部门为了能够保证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往往一再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时,变相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

(二)校内师资力量有限,部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独立学院发展壮大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足,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在独立学院师资力量建设上表现的又尤其明显。比如,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比较年轻,相当一部分教师由母体学校派出。以广西某独立学院为例,全校学生10000余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30人,母体学校派出教师19人,本校专职教师8人,这些教师承担了该校本科生的思想政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大班教学不可避免。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教师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呢?其结果便是相当部分实践教学往往是应付了事。其次,理论教学工作量与实践教学工作量不一致。同样以上述广西某独立学院为例,实践教学的工作量是按照0.4个工作量核算,理论教学按照1.0个工作量核算,两者相差较大也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实践教学校内形式单一,考核不规范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师资及资金受限,故部分教师大多采用课堂实践的形式,如开展课堂讨论、辩论、写小论文亦或者是观看影视作品。然而,由于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课堂讨论或者课堂辩论参与的学生只能是少数,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和辩论,而观看影视作品,仅仅局限于观看,缺乏学生互动环节。此外,校内的讨论、辩论或者小论文等实践教学形式,致使一些学生在完成实践教学作业时,要么是从网上下载论文敷衍了事,要么在分组讨论时打包进行,教师在考核学生的实践成绩时无法按照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标准进行,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高。

二、改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策

(一)树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它的内在要求和生命力所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分析实践,“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国情、民情和社会问题,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联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学生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立场和方法,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完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解,进而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学院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青年教师以及母体学校教师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社会阅历、而且还需要组织者有应对突发状况,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思维特点、善于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能力,这就需要实践教学老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此,独立学院除了继续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各种培训外,还需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母体学校外派教师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基层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此外,在对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问题上,理应一视同仁,不应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三)构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结合”模式

独立学院资金有限、资源有限,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应将有限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实践的有效性。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二者尽管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增强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独立学院专业实习实践内容繁多,在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时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融入其中,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资金。第三,实体实践与虚拟实践相结合。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一系列的实体性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虚拟的实践”。它的特点是不受人数、时间、空间限制,最大限度调动个体的参与度,任何一名学生只要有电脑都可以开展此项实践。此外它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和考核自动化,保证公平、公正的考核。虚拟性的‘两课’实践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今后‘两课’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3]

[注释]

①李瑞清,娜芹,李建斌,李雁舒:《高校“两课”实践教学运作模式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9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

[2]刘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路径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54-03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和创新符合民办高校自身教学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一、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打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色

实践教学资源是指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显性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和隐性资源(如信息、技术、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的总称。实践教学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其数量、质量以及开发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办学时间较短,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十分有限,但是民办高校具有注重实践性和办学灵活性的特点,可以大力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挖掘开发潜在的实践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多元化整合和一体化运用,打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色。

(一)以专业实践基地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所能够利用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和,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直接、最便利、最常用的资源。依据不同的标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资源所属的种类,可分为物力、人力和财力资源;按照资源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按照资源存在的空间,可分为校内课堂资源和校内课外资源。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大多属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是现代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民办高校在初创时就十分重视专业实践,建立了很多实践教学基地,这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如广西外国语学院建有60多个专业实验室,8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黄河科技学院建有各科类实验室110个,实验分室288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训基地316个;长春建筑学院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学生工作室、学生实验实训动手车间等一流的特色实践基地等。民办高校要以此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实习期间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任务。这样使民办高校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的优势得到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教学形式也得到了丰富,并且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克服了其他实践教学方式的一些弊端。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与互动融合,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局限于自身的限制,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使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做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教学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以地方资源为抓手,挖掘开发校外资源。地方资源是指不同地区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在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人民形成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方资源。其中,与学生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可利用的地方资源总体上有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和时代资源。

任何一所高校都是处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民办高校也不例外。我国的民办高校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它们一般都坐落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相对比较好的一些大中城市,如浙江树人大学位于杭州、广西外国语学院位于南宁、黄河科技学院位于郑州等省会城市。因此,民办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拓思路,发扬创新精神,充分寻找和开发学校驻地的实践教学资源,对当地的人物、事件、遗迹、思想、精神等创造性地进行归纳、提炼和提升,进行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地方资源为抓手,寻找、挖掘和开发校外资源,既弥补了校内资源的不足,又节约了办学成本。另外,地方性资源来自地方,与学生联系紧密,有较强的真实性和感知性,将之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不但方便充实,而且容易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教学实效性,实现教育目标。

二、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民办高校应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公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经验,构建符合民办高校自身教学需要的课堂、校园、社会和网络“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一)把课堂实践作为基础,加深学生的认知。课堂实践教学是指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知,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民办高校的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钻研精神相对不足,但是他们富有情感、善于言辞、乐于交际、个性张扬等,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因势利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适时地进行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课堂实践教学有课堂讨论、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时事评论、经典阅读、影片观看、主题演讲、话题辩论、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在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上要紧密联系理论讲授内容,结合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好实践的形式,把握好实践的主题,尽可能把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体验。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学生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听课的方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实践教学需要的经费不多,组织起来容易,安全性又强,学生参与广泛,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首选的基本方式。

(二)把校园实践作为延伸,激发学生的热情。校园实践教学是指由学校各部门统筹规划、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的校园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大学的校园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又符合青年人的身心特点,因此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和追捧,民办高校的学生更是乐此不疲,如不同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重大节日的纪念和庆祝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等。在开展校园实践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热情,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要选好活动的主题和形式,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融入其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宣传社会好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唱响社会主旋律;要协调好学校院办、党办、团委、学工、教务、宣传等部门的关系,统筹好党建、团建、社团、学生会等方面的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校园实践教学是一种隐性教育,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同时,校园实践教学不带有强制性,大部分学生是本人自愿并带着兴趣参与的,这样师生在活动中更容易达成一致,形成默契,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把社会实践作为重点,增长学生的才干。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和志愿者活动的教学形式。由于社会实践教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面临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社会实践教学是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开展社会实践教学,能够使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弊端,延伸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增长才干,并及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和培养优秀品质,实现综合素质提升,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伟大重任。可见,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民办高校要突破瓶颈,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个体实践和团队实践、基地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和家乡进行调查,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珍爱和平;鼓励学生到街道社区、火车站、社会福利院、山区学校等参加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把网络实践作为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网络实践教学是指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创造虚拟环境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与传统的实践教学相比,网络实践教学具有便利性、创新性、虚拟性等特点,它有利于解决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的不足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开展网络实践教学,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网站,设立在线学习和师生互动等栏目,鼓励学生在网上开展学习活动;要设计各种网络模拟场景,组织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在模拟场景中完成预定的虚拟实践教学任务,如网上体验“二万五千里长征”等;要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具体的实践教学主题,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网络调研、案例分析和主题讨论等。

三、建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确保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性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民办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一)建立外部保障机制,确保领导重视。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较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多数民办高校而言,无疑是一项“新生事物”。同时,受到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引导,民办高校都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学校领导。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外部保障机制,从外部对民办高校进行约束,才能得到民办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确保民办高校把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为此,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出台有关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更要制定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督查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实践教学开展得力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实践教学开展不力的学校给予相应的惩罚和问责。有了外部保障机制,学校就会主动地克服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项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会因此而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

(二)建立制度保障机制,确保有章可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很多高校的软肋,也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难点,要确保这项工作规范运行、长期坚持,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工作制度。民办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办法、经费投入等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要建立健全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的要求,明确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工处、思政部等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检查措施等;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时等,确保实践教学在制度和时间上都能够得到保证。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持续推动。实践教学涉及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开辟和建设实践基地、购买硬件配套设施等,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没有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有实效了。民办高校资源来源单一,经费投入不足一直困扰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虽然中央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实践教学经费达到生均15-20元,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民办高校依然还没有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有的虽然已经设立了专项基金,但数额明显不足;甚至有的设立了专项基金,但在运行过程中竟然被挪作它用,这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顺利开展。民办高校要提高认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同等看待,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标准》的要求,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并把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专项列支,以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落实和工作的推动。

(四)建立师资保障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是关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得到了改善,教师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继续教育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努力造就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迫切的任务。学校要根据学生人数以及教学任务,配齐师资力量;按照合理流动、动态稳定的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采取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实践考察等继续教育手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经常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各种主题讲座,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经验不足的缺陷;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

[2]李倩.地方与行业资源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5)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2013SZ018);2016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6JGA394)的阶段性成果

课外实践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EMS”模式;构建路径;运作效果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93-0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简称“05”方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05”方案颁布后,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政课“EMS”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原则,开展实践教学。

1.与行企业有效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当然也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法治素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同行企业结合,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才能真正提高高职人才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2.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实践考核评价主体不一定局限于思政课老师,也可以综合听取辅导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单位的意见。另一方面,建立过程化的考核方式。教师在考核评价时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重点考核评价学生参与实践学习过程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知识应用能力。

(二)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融合,开展实践教学。

1.思政课教师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要预先了解各专业实践教学的计划。预先了解各专业实践教学的计划,能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适时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及时布置实践教学任务,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学院各专业学生一般都有在校外第一线的专业实习及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思政课教师应和各专业教师紧密配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实习、顶岗过程中不仅记好专业实习日记,还要记好思想日记,教育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踏实肯干的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法治素养。

(三)以社会为平台,开展实践教学

1.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主题教育、志愿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等内容,在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专业实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养成有机融合,使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整合学校、社会的教学资源,形成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合力。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和利用好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校内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与学校所在地区可供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

二、思政课“EMS”实践教学模式在我院实际教学的运作效果

(一)结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教育

我院在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指导教育,加强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如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管理人员等作关于就业形势、岗位要求、职业生涯设计、应聘技能等专题讲座。专题讲座适应了学生对社会、未来就业和求职方面的需求,凸显了就业导向性,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场场座无虚席。

(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调研活动

我院思政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指导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如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有关文明出游、保护自然方面的实践调研活动,写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创美好家园》、《“??到此一游”引发的思考》等调研论文;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实践调研活动,写出《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研究》、《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关系》等调研论文;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网络购物方面的实践调研活动,写出《网络购物的利与弊》、《网络购物陷阱知多少》、《如何看待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等调研论文。

(三)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思政课教师还担任了学院“心灵协会”等社团的指导老师,和学生处联手,把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去。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使得校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全院一盘棋的大格局,效果十分突出。

(四)利用校外德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我院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如与“张云逸纪念馆”、文昌市戒毒所、文昌市特殊学校、文昌市文明生态村培龙村、文昌市光荣院等都进行了合作。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到这些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在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如组织学生到“张云逸纪念馆”参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张云逸大将的人生道路,探寻他的发展轨迹,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和信仰。

(五)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我院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爱心活动;坚持义务帮助残疾人阿君,其事迹得到共青团海南省委表彰;定期到文昌市敬老院、文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暑假在文昌市周边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岛欢乐节等提供志愿服务;在文昌公园开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题宣讲活动;在亿嘉广场进行“12・4”普法宣传等,使学生在服务中,提升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理解责任和奉献的含义。

(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对实践学习过程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我院思政课教师在考核评价时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重点考核评价学生参与实践学习过程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知识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是:考核评价时根据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研究成果的质量综合考虑,对认真完成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成绩评定为优秀;对敷衍了事应付实践教学的学生提出批评,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并纳入最终成绩评定。

三、我院思政课“EMS”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完善

(一)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虽然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已从各个层面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各项制度,包括教学制度、组织制度、经费制度等都不是很完善,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意见也不完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今后,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将尽快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制度、组织制度、经费制度、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制度规范。

(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待进一步开辟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硬件,只有建立了足够数量的、稳定的、多领域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才能得以保障。我院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还不多,有待进一步开辟。今后应积极主动取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做强做大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投入,力争开辟新的更多的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有的放矢。

(三)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思政课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是关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院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还不高,对实践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因此,今后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教学制度、教学计划的设计,也包括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的到位。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因此,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既要有整体统一的规划,又要对每个环节考虑周全。“EMS”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我们长期地积极地探索,去加以完善,以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C].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5:41-45.

[2] 黎红,李志旭.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必要性和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8,(5).

[3] 邓先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 郑玉刚,范栋华.关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