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精神,结合湖南省医保局《关于切实落实医保精准扶贫经办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医保扶贫政策,助力我县打赢脱贫攻坚仗。现将2018年度医保扶贫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医保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医保中心成立扶贫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安排一名副主任专职负责,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专人专抓,明确年度工作职责,细化年度工作任务,确保医保扶贫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资助。

(一)多措并举促推贫困人员全部参保。经县扶贫办提供建档立卡人数xxx人,经县委、县政府领导,经过多次调度和督查,通过大数据比对,乡镇医保专干专职对扶贫办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民政局、残联确定的贫困人口、其他贫困人口进行核准落实;对户口外迁、死亡、参军、参加职工、学生医保等没法进行登记的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反馈至扶贫办并要求扶贫办对人员信息进行修改更新,确保了贫困人口100%参保且信息数据完整、准确。

(二)进一步完善医保系统功能。鉴于扶贫系统人员动态管理的情况,对超过规定的参保缴费期内新增加的贫困人员为参加当年度医保的情况,医保系统完善了实时人员信息修改、变更等功能,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贫困人员住院信息及数据按时传送扶贫办、卫计委、保险公司等业务单位,实行数据共享共用,更好助力扶贫政策落地。

(三)贫困人口参保资助全部到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人,参保xxxx人,参保率为100%。全县各类资助参保资金总额共xxx万元,且全部归集到县城乡居民医保财政专户,其中扶贫整合资金资助xxx万元,民政资金资助178.53万元,计生65.75万元,参保资助率达67%。

三、精准落实参保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

(一)精准落实住院、大病保险待遇。根据《xxx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xx发[2016]94号)对贫困人口住院报账比率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2018年1-12月,贫困人口住院xxx人次,医疗总费用10897.32万元,医保报销xxx万元(其中提高10%支付771.95万元);贫困人口大病住院1886人次,医疗总费用9674.13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337.15万元,大病保险支付1171.67万元(其中降低50%起付线支付444.11万元)。切切实实的保障贫困人口就医的利益。

(二)精准落实特殊门诊、普通门诊待遇。根据《xx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门诊管理暂行办法》(xx人社发[2017]93号)等文件精神,将43个特殊病种纳入贫困人口保障范围,截止12月,门特使用总人次20408人,总费738.25万元,基金支付600万元。

四、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一站式”就医结算。

(一)明确“一站式”就医结算模式。以xxx的模式为标准,我中心主动向主要分管领导汇报,积极协调扶贫、民政、卫计部门积极开展贫困人口“一站式”就医结算服务工作,并于6月赴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学习一站式结算模式。

(二)开发并优化“一站式”结算服务方式。按照《关于做好全省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的通知》(xx人社发[2018]46号)文件精神,我县积极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政策调研,在现有的医保系统基础上,加快开发“一站式”结算管理系统,增加贫困户“一站式”结算功能。实现大病、民政基本医疗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协同推进“一站式”结算工作。

(三)全面正式启动一站式结算工作,完成一站式结算系统升级改造。结合新田县实际制定下发了《xx县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实施方案》(新人社发[2018]23号)。7月30日止,完成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专户的开设;预付金全额归集到位;完成“一站式”结算系统的开发改造,并全面启动运行结算。并在后续的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医保扶贫政策,按照“一站式”结算工作要求,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将住院报销提高10%和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等政策进行系统模块化设置,自动生成结算,通过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医疗救助保障资金,完善了“一站式”精准帮扶机制,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待遇,确保了贫困人员住院医疗扶贫政策落到实处。2018年8-12月份,贫困人口住院完成“一站式”结算xx人次,发生总医疗费用xxx万元,各项扶贫资金支付总额xxx万元(其中基本医保支付xxx万元,民政医疗救助25.36万元,大病支付10.09万元,医院减免金2.71万元,特惠保补偿55.37万元,政府兜底468.64万元),实际报销比率达到90.3%。

五、进一步加大医保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和工作调度

(一)加强宣传,引导参保。通过在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宣传基本医疗、大病、健康扶贫、特殊门诊、一站式结算等政策,发放宣传资料36万份、设立政策宣传栏、召集贫困户举行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全方位、多途径向贫困户宣传城乡医保知识,提高居民对医保政策的认可度,提升参保自觉性。

(二)深入调度,加强评估。我中心为更好的做好扶贫工作,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及指定专人负责医保扶贫信息报送,建立医保台账,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及时了解医保基金支出的主要趋向,务实基础数据,扎实做好扶贫工作,让每一分医保基金用之于民。

六、存在问题

(一)“一站式”结算管理流程有待规范。今年8月1日起起,我县全面启动实施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结算。明确县域内住院和县域外4类9种大病住院按实际医疗费用的90%予保障,各部门按月结算,年终清算。但相关部门未能按照规定流程完成按月结算,导致“一站式”资金正常运转困难。

(二)特殊病种报账存在短板。特殊病种在医保范围内已实行了限额补助,若想达到报账比例78%,建议确定特殊病种总费用后,完成医保补助,由牵头部门向县政府申请进行政府兜底。

(三)资金量大,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医疗救助保障资金都将划入我中心,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避免出现套取医保基金现象。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卫生院、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组成的医疗扶贫政策宣传队,按照靠政策宣传打动人心、靠优质服务温暖人心、靠政策落实赢得人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各项医疗扶贫政策、分级诊疗制度、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报销流程、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制度向广大农村群众全面普及。

(二)进一步提高经办服务水平。齐力研读政策,细化报账流程,提升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业务经办效率,争取缩短承诺业务办结时限30%。

(三)全面完成2019年征缴工作。成立征缴工作督查小组,分派十二个乡镇征缴指导人,加大对各个乡镇的指导和督促,层层压实责任,聚力完成2019年度贫困人口全部参保缴费任务。同时,力争2019年度非贫困人口100%参保。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这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5号文件”)的第一年,是精准扶贫的开局之年,是社会扶贫的创新之年。扶贫工作在新的起点上高位推进,机制创新取得突破,重点工作全面铺开,片区规划顺利实施,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扶贫工作,多次看扶贫、讲扶贫,提出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两个“重中之重”、扶贫改革创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和内源扶贫等战略思想,是新时期做好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高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以实际行动体现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进一步形成了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目标,扶贫部门立下“军令状”,也坚定了“首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伴随着这个“1000万”目标的如期实现,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攻坚重点稳步突破,大扶贫氛围浓厚、活力释放。

2014年,扶贫成果可圈可点。

圈点之一:贫困县考核破冰起航

考核是个指挥棒,在推进扶贫工作上的关键作用不言自喻。

中央组织部把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列为2014年的一项改革任务,深入调查研究,服务和推动扶贫开发。

为落实中央关于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的要求,今年中央组织部与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组成专题调研组,进行了广泛调研,起草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中组部部务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和其他部领导逐条研究了《意见》稿并提出修改意见。《意见》稿除导语外共10条,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改进贫困县考核的总体要求,即从贫困县的实际出发来考核,要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二是改进实绩考核指标的要求,对调整经济发展、扶贫开发、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等4个方面的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把党的建设纳入实绩考核,以党的建设考核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以扶贫开发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四是改进完善考核方法,坚持分类考核,注重纵向比较,把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评价实绩的重要依据。五是要求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和问责的重要依据,作为资金倾斜的依据。六是对加强组织领导提出了要求。

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组发〔2013〕22号),明确贫困县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抓紧清理和调整考核评价指标,废止不符合中央要求的制度规定,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

2014年,中央组织部在抓好中组发〔2013〕22号文件贯彻落实的同时,着力督促指导各地在对贫困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工作中,要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目前,各省根据中央的要求,也在积极探索推动贫困县考核机制改革,不断改进对贫困县的政绩考核工作,把干部的工作重心引导到扶贫开发上。

圈点之二:精准扶贫星火燎原

总结几十年的扶贫经验,有一点越来越成为共识,也越来越需要加强,那就是“精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决定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并要求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工作。25号文件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副总理对建档立卡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列为今年的一号工程。

国务院扶贫办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目前,全国28个省(区、市)的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 2014年底前,完成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分类统计分析报告。

国务院扶贫办领导高度重视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春节过后,国务院扶贫办成立了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刘永富主任亲任组长,指导和部署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从相关省市县扶贫办和办内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经中央编办同意组建了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专门负责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

2014年5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民政部、国家统计局等7部门出台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为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刘永富主任亲自主持十多次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在多次基层调研基础上,广泛征求20多个国家有关部委和28个省市扶贫办的意见,研究制定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指标体系》等文件,并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规模逐级分解至行政村,贫困村按行政村总数的一定比例分解至乡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

为构建全国集中的扶贫开发信息化平台,2014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写了《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信息化推动精准扶贫的实施。同时,组织开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基础信息(单机版)采集软件和全国扶贫对象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开展了省级扶贫部门的培训工作,指导地方开展数据录入工作;与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充分分析比较,从备选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中选择中国电信作为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扶贫开发业务梳理和需求分析工作,形成包括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等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为加快推进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党组全体同志带队,赴9个省(区)开展实地调研督查;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于4月-9月派出16个督查组46人次,赴17个省(区、市)开展专项督查,组织9个督查组对全国26个省(区、市)的建档立卡和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交叉督查,并指导信息中心开展常规督查工作。建立建档立卡工作旬报制度,7月份后,要求各省每隔2周上报建档立卡进展情况,对各省建档立卡工作进行督促调度。同时,针对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指标体系、软件系统、交叉督查以及数据清理等内容开展了5期专题培训。

圈点之三:干部帮扶全国行动

我国的扶贫工作有许特色和优势,其中干部驻村帮扶是其中之一。

25号文件要求,在各省(区、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国务院扶贫办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与建档立卡工作同时推进,安排专门司局负责具体推进,安排扶贫办信息中心跟踪统计和分析干部驻村工作相关数据,加强指导。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带队于2014年3月、6月和11月开展了3次综合性调研督查,督查地点覆盖大部分有扶贫任务的省份,驻村帮扶工作是调研督点内容。通过查看地方驻村帮扶文件、驻村队员工作日志、贫困村发展规划等资料,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和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会,深入了解情况,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换意见,推动工作健康发展。扶贫办信息中心先后派出16个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组织各地开展交叉督查。

2014年11月中旬,国务院扶贫办在四川巴中召开扶贫调研业务骨干培训班,组织各省(区、市)干部驻村工作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交流工作经验,现场观摩巴中市干部驻村工作做法,研究改进工作的思路。

2014年7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抓紧研究制定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将驻村帮扶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扶贫协调员、科技特派员等其他方面的力量和工作衔接起来”。根据会议精神,在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牵头起草了《关于健全干部驻贫困村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

25号文件颁布实施后,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做出2014年上半年争取工作队全部派驻到每个贫困村的决定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抓紧部署落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各地新出台干部驻村工作意见、通知或管理办法的省份共有21个,共23份文件。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派出驻贫困村工作队12.5万个,派出干部43万人。

各地普遍对干部驻村工作任务进行了规定,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协调落实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参与制定贫困村整村扶贫规划和管理扶贫项目。三是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四是统筹使用好扶贫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产业发展。五是帮助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协助当地排查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加强驻村干部培训。各地在干部派驻前,相关部门对驻村干部联合开展培训,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农村工作。二是强化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各地在当地媒体,对干部驻村帮扶先进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大量宣传,增强了驻村干部做好工作的信心。三是加强日常管理。明确组织人事部门、派出单位、扶贫部门、驻点乡镇党委政府等的职责。建立了驻村干部考勤、请销假等制度。四是后勤保障到位。各地对驻村工作队安排了一定的项目经费,让驻村干部有事做。按照相关规定报销交通、生活补助等费用,让驻村干部安心在基层一线工作。五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干部考核的内容,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工作的重点。

圈点之四:社会扶贫活力释放

今年首个全国扶贫日出现了很多亮点,特别是见证了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活力和潜力。

作为25号文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的牵头单位,国务院扶贫办一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协调推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在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起草了《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并联合15个部门印发,提出了社会扶贫的目标任务、主要形式和保障措施,部署了近期重点工作。主要思路是:一方面积极推动定点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深化、细化和具体化,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广泛深入动员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着力从业务指导、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推动,努力实现新突破。

为充分挖掘社会扶贫潜力,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奉献爱心搭建有效的制度平台,经过认真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国务院扶贫办向国务院提出了设立扶贫日的请示。8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工作由扶贫办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围绕首个扶贫日,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组织学习了、总理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二是召开了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了首个扶贫日活动,全面部署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三是副总理主持召开社会扶贫座谈会,听取基层代表、企业家等各方面人士参与扶贫的体会和建议,探索民营企业扶贫、央企扶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光伏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社会扶贫的新途径、新方式;四是组织动员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和武警部队、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大中小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鲜明的扶贫日专项活动;五是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六是以“10・17,邀您一起”为行动口号,通过制作播发专题节目、发表评论员文章、制发扶贫公益信息、征集扶贫日标识和扶贫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七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发起举办“10・17”论坛,深入研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广泛宣传中国减贫成就和经验,加强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60多个国内机构和10个国际组织、9个国家驻华使馆等代表约400人参加论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赞扬中国扶贫成就和经验。

通过组织开展首个扶贫日活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对扶贫开发的知晓度、参与度、响应度大幅提升,全社会扶贫向善的氛围逐步显现。

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表彰了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结回顾我国社会扶贫的基本经验,分析社会扶贫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下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扶贫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环境,让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500多人参加主会场会议,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了分会场,参会人数共计14万人。有28个省(区、市)召开了本省(区、市)的社会扶贫电视电话会、座谈会。

为激励先进,宣传典型,更广泛深入地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25号文件“每5年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进行一次社会扶贫表彰”的要求,今年启动了社会扶贫表彰工作。经过各省区市和有关单位提名推荐,以及“两审三公示”的程序,评选出519个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9月2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10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分受表彰代表受邀参加,交流了经验、发出了倡议书。结合全国“扶贫日”活动,国务院扶贫办还组织媒体对部分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意见》(〔2014〕58号)。这是我国首个社会扶贫方面的专门文件,对社会扶贫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参与主体、参与方式、支持政策和组织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意见》的印发,不仅有利于汇全国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全民之智,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也将有利于促进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沟通交流,在全社会弘扬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一年来,社会扶贫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力度空前加大,成效非常显著。

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据国务院扶贫办初步统计,参与定点扶贫的31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等单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年直接投入重点县的帮扶资金达28.8亿元,增长38%,创历史新高。国资委组织动员68家中央企业,启动了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拟用三年时间帮助108个贫困革命老区县中约14954个贫困村解决水、电、路等突出民生问题,推动了定点扶贫的深化和创新。东部18个发达省市普遍加大了扶贫协作力度,今年投入政府援助资金12.08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4%。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率先设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探索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机制,目前已启动对甘肃、宁夏等4省区的试点。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理清帮扶思路。帮扶工作开始之初,大家的思想认识并不统一,针对该问题,院党组立即召开了帮扶工作推进会。一是组织全体干警反复学习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样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二是把帮扶工作同审判执行工作一并考核评价,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完善帮扶措施,除了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梳理发展思路、增强致富信心、给予适当资助等措施以外,更要紧密结合人民法院执法办案的基本职能,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活动。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精心安排部署。院里成立了帮扶工作机构,健全了帮扶工作制度,根据帮扶的XX村、XX村总体发展现状和帮扶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一是收集有关扶贫政策文件、基础数据、验收标准等相关资料,印制了《扶贫工作实用资料汇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手册》。二是选派2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较强的干警在XX村驻村帮扶每年200天以上。三是把帮扶干警分编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帮扶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并严格落实。四是班子成员每月到户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两次,做到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

三是积极协调项目,真心帮办实事。我院把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困难问题摆在首位,能协调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列入政策扶持范围。一是针对缺土地、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因学因病因灾等多种致贫原因,分别帮助农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输出富裕劳力、参加技术培训、贷款筹集资金、办理医疗报销等途径,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创业发展。二是帮助群众实施异地搬迁、危窑危房改造、修建水泥窖和小电井,解决住房饮水不安全问题,还解决了帮扶村的行路难问题、电压偏低且电费偏高问题、部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等。三是为帮扶村协调拨付建设资金,修建文化广场、建起农家书屋等,为党员学习工作和开展群体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胜利闭幕之际,**市健康扶贫现场会在**隆重召开,这是对我们健康扶贫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到**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其中:因病致贫****人,占贫困总人数****%。健康扶贫成为我市精准扶贫的一号工程。今年元至10月,全市贫困对象住院****人次,住院总费用****万元,实际报销****万元,报销比例达****%,较政策实施前提高了****%;贫困对象住院人次增加****%。达到了“三升一降”的目标,即:患者医药费报销比例明显上升、贫困对象住院率明显上升、满意度明显上升,贫困患者医疗负担大幅降低。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站位领导,建立健康扶贫“组织网”

为阻断“病根”变“穷根”,**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适时调整脱贫攻坚工作靶向,将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类资源集中投向健康扶贫领域,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坚定的决心,“零遗漏”、“无缝隙”地对健康扶贫全面兜底。一是抓领导,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每月研究健康扶贫工作,组建了高规格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地开展大病集中救治、推开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全面建立重病兜底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市乡两级党政领导包抓责任,市级领导坚持进村入户必访医疗救助等工作;各乡镇办区、市直各驻村工作紧紧咬住“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精神病致贫”这块硬骨头,下沉力量到每一个贫苦户。二是抓整合,为了确保各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贫困患者尤其是重病大病贫困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市委市政府2016年整合财政项目资金,列支健康扶贫****多万元;2017年列支近****万元对因病致贫对象开展医疗救助。三是抓督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健康扶贫协调会、推进会、现场会、督办会,将健康扶贫纳入全市“三比三促三争创”主题实践活动督查考核范畴,实行一月一督查、双月一考核,每两月对落后单位进行约谈警示。通过动真碰硬的问责督办,推动健康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各项政策落地。

二、人性化实施,落实健康救助“保障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导致农村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群众因疾病丧失劳动力,有的因治病花光积蓄,还有的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出台一系列医疗救助政策,编织一张全覆盖保障网。

一是以“1+5+N”补偿政策为框架,让贫困患者少花钱。

围绕如何减轻贫困患者医药负担、让每个贫困患者能看得起病这一关键点,推出了“1+5+N”健康扶贫工作模式。即:以“1+5”补偿为一条主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以两项指标为最后的兜底线(贫困对象住院就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以上,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元),开展“三个一批”行动(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提高四项报销水平(慢病普通门诊、慢病重症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落实五项全免政策(参保资金全免、住院起付线全免、住院押金全免、每人****元免费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五保户孤儿医疗费用全免),真正让贫困患者看得起病。同时,按照省市健康扶贫政策,适度调高补偿水平。将门诊重症慢病年度封顶线甲类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乙类由每人每年****元提高到****元;对贫困患者死亡每人予以补偿****元,对经医学鉴定为1至5级伤残的患者分别予以****万至****元补偿。

二是以“先诊疗后付费”为抓手,让贫困患者能住院。

健康扶贫“1+5+N”救助政策的出台,大大降低了贫困患者的救治费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患者自负的费用大幅度下降,但还有相当部分贫困患者交不起住院押金、支付不了每天的医药费。针对这一新情况,我们及时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患者只需要凭农合卡、身份证和“扶贫手册”,在“先诊疗后付费”窗口免交住院押金,直接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一次性结算应付担部分的医药费。对于部分出院时仍无法支付自负费用的,由患者与医院签订延时偿还协议,出院后再按时偿还所欠医药费用。由于贫困患者自负费用少,运行两个多月来,全市无一例恶意逃费现象发生。

三是以“一站式结算”模式为平台,让贫困患者少跑路。

如何让本地住院贫困患者出院时就能及时结算所有费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在外地住院患者及时快速结算?如何让贫困患者不再为垫付资金而发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迅速推行“一站式结算”的办法,并于8月份在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正式运行,构建起贫困人口住院结算的“绿色通道”。市扶贫办与定点医疗机构对接,建立“贫困人口信息”共享平台;人社部门开发出“1+5”补偿资金软件系统,将居民医保、商业保险和民政系列救助政策“一网打尽”;民政部门将“医疗救助逐级审批”改为“网上即时审核、流程化作业”;商业保险公司将“出院后审核、季度结算”改为“过程跟踪审核、出院即时结算”;卫计部门将全市各医疗机构信息化结算平台与“一站式结算”平台直接对接,做到了“1+5”补偿资金出院即时结算。此外,我们在全省率先将外地住院费用结算,指定由乡镇卫生院“一站式结算”窗口受理。即:由乡镇卫生院在半月内将“1+5”补偿资金打入贫困患者银行卡,并对特困患者开辟快速通道,三天内完成审核结算。该模式的实施,既缩短了报账时间,又为贫困患者节省了往返城乡的费用。

三、全方位统筹,健全医改扶贫“体系网”

法院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方案》指出,2015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组织开展好扶贫日系列活动,对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商有关部门并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生动展示党和政府为消除贫困所做的巨大努力,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交流国内外扶贫理论与经验,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部如期脱贫。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领和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着力推动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扶贫日活动。

(二)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国性重要活动,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活动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舆论声势。

(三)创新机制、精准帮扶。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推动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机制,突出社会帮扶的精准性,促进精准帮扶到村、到户、到人,打造社会扶贫品牌。

(四)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广泛宣传我国减贫成就和先进典型,全面介绍国内扶贫形势任务、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同时面向国际社会,注重减贫理论研究,推动减贫经验分享,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动力。

(五)依法合规、注重实效。严格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节俭务实、公开透明、务求实效,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三、活动内容

扶贫日期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主要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一)举办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举办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题为“携手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召开高级别会议和平行论坛(精准扶贫、社会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青年扶贫、乡村论坛、贫困残疾人论坛)。

(二)启动健康扶贫行动。组织全国三级医院(含军队医院)与832个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建立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帮扶医院通过派驻医疗队、培训医务人员、实行网上会诊、捐赠设备药品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县医院提高诊疗服务能力,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服务。

(三)启动教育扶贫行动。制定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行动计划(2015-2020年),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贫困家庭学生7个层面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四)启动金融扶贫行动。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特惠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债券,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设立扶贫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定向精准支持扶贫企业和贫困村合作社。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举办特惠金融精准扶贫论坛。

(五)开展民营企业扶贫行动。组织引导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行动,积极提供对接平台,协调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开发资源、捐赠救助、智力帮扶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

(六)组织第五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活动。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发起,面向为中国扶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或感人事迹的组织和个人开展表彰。

(七)构建社会扶贫服务平台。一是筹备成立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开展扶贫志愿行动。二是启动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及时扶贫需求、资源供给等权威信息,开展对接活动,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互动平台。三是支持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成立“10・17扶贫基金”。

四、宣传工作

按照聚焦大目标、把握大形势、开展大宣传、营造大氛围的要求,将扶贫日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环境。

(一)抓好中央重大活动集中宣传。重点宣传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扶贫日公益活动等情况,宣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情况、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等。

(二)开展扶贫经验总结宣传。全面总结和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推出一批消除贫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三西”地区、贵州毕节、福建宁德等地扶贫改革试验经验。

(三)推出扶贫日口号等宣传载体。围绕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方针措施和社会动员,拟定2015年扶贫日宣传口号。制作扶贫专题宣传片,在扶贫日期间播放。开展扶贫日公益广告创意、活动标识征集等活动。

(四)组织专题新闻会。结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联合和新闻办,10月10日前召开一次扶贫日专题新闻会,通报扶贫日活动总体安排,社会扶贫成果。

(五)开展新媒体扶贫宣传。开通扶贫宣传微信公众账号,与人民网合作开通扶贫宣传手机客户端。协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送“扶贫日”短信。安排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网站,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途径,在主要版面、显著位置推送扶贫日重要活动报道。

五、组织领导

(一)精心组织实施,细化责任分工。扶贫日活动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设立全国扶贫日活动办公室,刘永富同志任主任,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同志任副主任,日常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承担。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配合,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武警部队等主动参与,带头开展相关活动。

(二)制定部门方案,积极协调推动。中央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尽早谋划和安排部署扶贫日事宜,开展行业扶贫调研、发表文章、组织捐赠等活动。各牵头部门、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将活动计划及工作进展报送全国扶贫日活动办公室。有关单位也要及时报告情况。

(三)统筹地方活动,广泛组织动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2014〕58号)的要求,参照本方案制定本地区活动方案,并报国务院扶贫办备案。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社会公募、调研慰问等活动。加强宣传策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扶贫日宣传报道。注重面向全社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