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第一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述

一、行政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影响人们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

行政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公务员职业所应具备的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对事实、理论、系统、规则、惯例和其他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知晓和理解。技能是指个体运用既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行政职业中所指的技能主要是智力动作方式,主要表现为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经验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AptitudeTest,简称AAT)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成功有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我国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由人事部考试录用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招考非行政领导职务工作人员。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行政职业通用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量一系列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要测验的是从事行政职业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如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言语理解和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等都是从事行政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因为无论从事公务员工作中的哪一种,以上所提及的几种能力,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如文书书写、资料阅读、数字资料分析等都是必需的。通过了这些能力测验也并不等于说具备了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全部资格,因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只是能力倾向,即考查的是公务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特点

1、题目数量多。一般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含有130—140道试题。

2、测验时间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要求在120分钟内,答完130—140道试题,因此,没有时间答完所有的试题是十分正常的。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内容比较简单,如果在时间充分的情况下,一般考生都会取得高分;但在时间紧、题量大的条件下,这种测验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考生反应快慢,区分出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快速解决问题的水平差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这种特点要求考生必须了解这一测验的性质和方式,熟知各种题型和答题方法,以避免因不了解这一考试形式而影响成绩。

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我国的运用实施

1988年,我国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开始组织一批心理学家研究开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989年在公务员制度试点的国家统计局等六部门的录用考试中尝试使用。1990年两次共14个部门的联合招考中,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占公共科目权重的1/5;1991年22个部门联合招考中,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占公共科目权重的1/4;而1992年13个部门联合招考和1994年9月进行的首届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中,则占到公共科目2/5的权重。2014年11月,中组部和人事部研究决定,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确定为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

根据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要求,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申论》两科。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一科。

2014年公务员考试分为甲乙两类,实际上相当于2014年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类。2014年甲类考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和《申论》两科,相当于2014年A类考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2014年乙类考生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相当于2014年B类考生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在此特别提醒考生,2014年与2014年的大纲要求基本一致,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变化也不大。所以,已经购买复习教材和即将购买复习教材的考生,只须参考2014年考试大纲的要求,购买内容符合的教材就可以,不必过多考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的问题。

第一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述

一、行政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影响人们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

行政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公务员职业所应具备的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对事实、理论、系统、规则、惯例和其他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的知晓和理解。技能是指个体运用既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行政职业中所指的技能主要是智力动作方式,主要表现为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经验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

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AptitudeTest,简称AAT)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成功有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我国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由人事部考试录用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招考非行政领导职务工作人员。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行政职业通用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量一系列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要测验的是从事行政职业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如数量关系、数字推理、言语理解和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事件排序等都是从事行政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因为无论从事公务员工作中的哪一种,以上所提及的几种能力,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如文书书写、资料阅读、数字资料分析等都是必需的。通过了这些能力测验也并不等于说具备了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全部资格,因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只是能力倾向,即考查的是公务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特点

1、题目数量多。一般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含有130—140道试题。

2、测验时间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要求在120分钟内,答完130—140道试题,因此,没有时间答完所有的试题是十分正常的。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内容比较简单,如果在时间充分的情况下,一般考生都会取得高分;但在时间紧、题量大的条件下,这种测验可以有效的反映出考生反应快慢,区分出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快速解决问题的水平差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这种特点要求考生必须了解这一测验的性质和方式,熟知各种题型和答题方法,以避免因不了解这一考试形式而影响成绩。

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我国的运用实施

1988年,我国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开始组织一批心理学家研究开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989年在公务员制度试点的国家统计局等六部门的录用考试中尝试使用。1990年两次共14个部门的联合招考中,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占公共科目权重的1/5;1991年22个部门联合招考中,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占公共科目权重的1/4;而1992年13个部门联合招考和1994年9月进行的首届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中,则占到公共科目2/5的权重。2014年11月,中组部和人事部研究决定,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确定为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

根据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要求,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申论》两科。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一科。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IPT团队;财务管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52

1IPT团队产生的背景

在企业产品项目研制管理过程中,为了缩短项目研发的周期,降低产品项目研发成本,企业需要在整体流程中管理和控制整个研制过程。企业产品项目研制的管理是一项与项目研制过程紧密结合的管理工作,对产品项目研制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指导和协调项目研发的各项活动,协调不同的项目小组完成共同的目标,是产品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财务管理是整个产品项目研制过程中必不可或缺的环节,产品项目研制过程中财务管控模式如何设立对产品项目的研制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国际上实现研制目标的高效运作模式是组建IPT团队(Integrated product team 集成产品团队,以下简称IPT团队)。为了适应高效运作的IPT团队模式,财务管控的模式也必须进行变革与创新以适应IPT团队的组建及运行模式。

2IPT团队的概念

IPT团队是建立在并行工程原理的基础上,是针对庞大复杂项目的创新管理模式。IPT团队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具有明确的交付物,整合了跨集团、跨公司(单位)、跨部门的不同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联合项目工作团队。IPT团队一般不会应用于紧急、特殊和日常事务中,而是用于庞大的、复杂的工程项目。

IPT团队不再是传统的串行组织模式,不再刻板的依从各个模块之间的先后顺序,而是让下游的模块尽早的参与其中,做到集团、公司(单位)、部门、人员跟着任务行走,减少组织间的障碍,方便项目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做出合适的决策,减少集团、公司(单位)、部门、人员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差错、报废、返工以及推诿、扯皮等现象。

3IPT团队的组建及运行模式

IPT团队的组建一般以要研发的项目或者产品型号、承担任务名称命名。IPT团队的成员一般涵盖研发活动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经理、专家及专业业务人员。涉及工程发展、制造、质保、财务、市场、人事、项目管理、材料、客户服务、装配、动力系统、内饰、结构、燃油系统、电气系统、机械系统、构型工程与分析、工厂设施、计划、重量、工业工程、安全健康和环境事物等各个业务领域的人员分别来自技术、生产、业务与采购、质量保证、客户技术接口、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IPT团队的成员是各个集团、公司(单位)、部门的代表,全权代表所在的职能体系(部门)的工作职责,将职能体系(部门)职责输入到集成产品项目管理中,全权代表原职能体系(部门)处理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IPT团队成员的选择要兼顾责任感、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个人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

IPT团队运行要点:

(1)统一的工作环境。IPT团队内部运作应当要有一个方便协调的统一工作环境,理论上IPT团队成员应当尽可能在同一区域工作,以便于IPT团队成员之间了解工作进度,沟通、协调和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由于网络共享技术的发展,IPT团队成员也可以在一个不是物理空间而是逻辑上虚拟的空间里一起工作,与其他成员一起在同一个网络站点(工作环境)里工作。随着项目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IPT团队成员的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2)供应商与客户的参与。

将供应商纳入IPT团队,可从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的角度,优化产品开发,研制出更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4A集团XXX项目试验取证IPT团队运行模式

在A集团XXX项目的研发过程中,许多系统内外的供应商和客户在同一时间、同一维度、甚至同一刻度上与A集团内部的多个单位、部门并肩战斗。从项目启动开始,由A集团人力资源部牵头,A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际跨国公司先进的IPT团队管理经验,通过试点实施,探索创新管理模式,设立了集团产品研发项目中的试验取证IPT团队。

试验取证IPT团队中的财务管理究竟如何管控,与A集团财务的日常核算业务如何衔接、IPT团队的预算如何编制、试验取证IPT团队的支出事项如何审批、怎样在确保遵循财经纪律的前提下发挥试验取证IPT团队的高效作用等等,都需要为试验取证IPT团队建立专门的财务管控模式来支持。

下面以A集团XXX项目的试验取证IPT团队为例具体探讨IPT团队的财务管控模式。

试验取证IPT团队财务管控模式一:

对试验取证任务的资金实行由A集团下属的试验取证公司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参与试验取证任务的所有人员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统一指挥、调配,即:

(1)参与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的人员在IPT团队中工作业绩的考核权归IPT团队所有,IPT团队人员对在试验取证任务中完成相关工作所耗用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行记录,每月IPT团队负责将IPT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时间进行汇总并将IPT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一起反馈给IPT团队成员的派出单位,作为IPT团队成员工作业绩的证明材料。

(2)完成试验取证任务所需要支出的一切直接费用(包括设计费、外协费、材料费、专用费、会议费、差旅费、事务费、专家咨询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场地租赁费、专项培训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等),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或其授嗟IPT团队项目相关负责人和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中的财务负责人联名签署,由试验取证公司支付,直接计入项目开支。

(3)人工费和其他分摊费用。对于IPT团队中人工成本仍由派出单位开支,IPT团队负责人每年年初与人员、固定资产、动力等派出和提供单位签署按照人员类别、固定资产和动力种类分类结算的协议,协议中应当包含要完成的年度试验取证任务和年度任务完成后收益分成等结算方式。

IPT团队成员派出单位的财务部门每月依据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提供的人员实际工作时间、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时间汇总表等,按照上述协议与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进行结算,由试验取证公司支付。

(4)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的专项奖金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直接支付给各成员,同时通知派出成员单位,由派出成员单位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并代缴个人所得税。

(5)试验取证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专利归属试验取证公司独有。

模式一的优劣分析:

优势:

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任务沟通、协调、管控方便,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用,避免重复投资的效果。另外试验取证过程中购买的必须的设备、工具可以留在试验取证公司,为试验取证公司未来研制项目或者生产服务。试验取证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专利归属试验取证公司独有。

劣势:

由于不同方利益期望值的不同,每年度的结算价格和使用量谈判比较费精力,每月的工时统计和核对工作量大,容易扯皮。

由于人员和资产使用的价格谈判很难达成一致,另外每月的工时记录、核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实践中许多合作方不愿意采用这种模式。取而代之,合作方愿意派人参加,派出人员的管理权归试验取证公司,每年与试验取证公司直接签订人员及场地等派出、借用包干合同,包死费用及收益,其他所有费用由试验取证公司支出。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IPT团队财务管控模式二。

IPT团队财务管控模式二:

与模式一相同,对试验取证任务所需的资金实行由试验取证公司统一管理,参与试验取证任务的所有人员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统一调配,任务统一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下达。不同点如下:

(1)对于签署包干合同的单位,试验取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合同款,计入项目支出。

(2)包干单位的IPT团队人员的专项奖金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直接支付给各成员,同时通知派出成员单位,由派出成员单位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并代缴。

模式二的优劣分析:

优势:

使资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利用,任务沟通、协调、管控方便,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用,避免重复投资的效果。另外研制过程中购买的必须的设备、工具可以留在试验取证公司,为试验取证公司未来研制或者生产服务。减少了一部分派出方工时核对的工作量,避免了在项目结束后的收益分成谈判。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专利归属试验取证公司独有。

劣势:

每年度的人员和资产使用量及价格谈判、包干价格谈判比较费精力,每月的工时统计和核对工作量大,容易扯皮。另外包干的人员和场地等不能因为任务进展情况随时调整,较第一种模式,成本较高。

在实践中还有些有一定背景的合作方(比如有较强技术实力,在行业专业领域内掌握一定的技术诀窍和秘密,怕技术诀窍和秘密由于人员和资产的派出泄露技术秘密)也不愿意采用第二种模式,期望与试验取证公司直接签订包干任务的协作合同,即包干完成一定的任务、收取为完成任务所需要购买和支付的一切设备、工具、外协、材料、人工成本等费用及收益,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IPT团队财务管控模式三。

IPT团队财务管控模式三:

与模式一和二相同,对试验取证任务所需的资金实行由试验取证公司统一管理,参与试验取证任务的所有人员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统一调配,任务统一由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下达。对于签署任务包干协议的单位,不同点如下:

(1)总体任务和计划调整听从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统一指挥,就包干任务部分由包干单位按照试验取证任务IPT团队最高负责人的任务计划全权负责。试验取证公司承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所有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一切支出。试验取证公司按照计划(或者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或者序时季度节点,对任务包干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支付任务包干M用。

(2)可在任务包干合同中约定任务配合和完成情况,在双方考核后,由试验取证公司支付一定的奖励。

(3)非任务包干单位在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专利归属试验取证公司独有,任务包干单位在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专利归属试验取证公司和任务包干单位共同拥有,专利共享。

模式三的优劣分析:

优势:

不必每年进行人员和资产使用量、价格及包干费用等谈判,不必每月进行工时统计和核对,任务明确,责任清楚,不易扯皮。

劣势:

资金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任务沟通、协调、管控会比较麻烦,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用,会产生重复投资。另外研制过程中购买的必须的设备、工具不能留在试验取证公司,为试验取证公司未来研制或者生产服务。出现问题可能不能及时发现。较第一和第二种模式,成本较高,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其他说明事项

从财务一支笔、更好的服务与调动资金、充分做到业财融合、发挥IPT团队的高效作用出发,建议最好按照IPT团队财务管控模式一运行。

参考文献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黄山市基层公务员岗位通用能力需求情况

此次调研,从市级、县级、乡镇中分别选取了部分单位现任公务员接受了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问卷回收率为83%。其中,市级30份,县级213份,乡镇48份,参与调查的人员共来自近90个部门和单位。问卷主要围绕基层公务员岗位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性格、特殊技能、综合素质要求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学历要求情况

从“胜任岗位所需的教育程度”调查项看,选择“本科、本科以上”的共占35.1%,选择“大专”的占49.5%,两项共计84.6%,也就是说,认为从事基层公务员岗位,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了84.6%,这与《公务员法》中规定的,从事公务员岗位应当具有相当文化程度是相一致的。这也说明,在基层公务员招录中,坚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要求是符合基层公务员岗位实际的,不得随意放宽。不过,调研结果也显示了值得关注的一点,即认为“不好估计”的占到了9.3%,也就是说,对于能否胜任基层公务员岗位,近10%的受访者对学历不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基层公务员招录中,“不唯学历、注重实绩”的选人观念得到了一定的深入,因此,在基层公务员招录过程中,除对一般的岗位规定统一的学历要求外,也可以留出适当的“口子”,在充分调研和尊重岗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前提是必须保证岗位充分的特殊需求,慎重考虑,而不能把随意放宽学历作为变相降低机关进人门槛的手段。

(二)专业知识要求情况

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背景”调查项中,认为,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占71.8%,比例为最高,其次是法律,占70.4%,第三是中文,占58.8%,第四是经济管理,占41.9%。这说明,对于一般综合性管理的岗位来说,行政管理、法律、中文、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背景是必需的。另外,认为需要审计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占22%,农业知识背景的占15.5%,理工类知识背景的占12%,这说明,基层只有少数部门或岗位需要非常专业化的知识背景。另外,认为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占6.9%,这与黄山市的当地情况相关,由于黄山市本身属于典型的旅游城市,因此,对于黄山的一般政府部门来讲,具备必要的旅游管理知识对于胜任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基层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各地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勇于探索,除国家规定的通用考试科目之外,在考试内容中,增加对特殊行业知识背景的测查内容。

(三)工作经验要求情况

在“胜任本岗位应当具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调查项中,认为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到了91.8%,这说明要做到完全胜任所从事的公务员岗位,必须在本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但这并不说明基层招录机关在初选新进人员时希望招录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当公务员,相反,基层招录机关更倾向于招录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有两点可以对此解释:一是除了问卷调查之外,通过与基层领导干部的座谈发现,他们更倾向于招录新毕业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认为可塑性较强,综合素质普遍高于机关现有的人员,可以成为机关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改善目前基层部门人员老化、“能干活的人少、现有人员干不了活”的公务员队伍现状。二是通过与受访者本身的工作年限做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受访者本身的工作年限”与“认为胜任本岗位应当具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两个指标,存在低度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受访者本人的工作年限越久,往往认为胜任本岗位所需要的工作年限越长。此次受访者中,工作年限在2年以上的占到了绝大多数,比重为93.5%。

(四)性格特征情况

在“应当具备哪些性格特征”的调查项中,选择“逻辑思维强,善于分析,目标明确,办事认真”的比例最高,有267人,占到了被调查者总人数的91.8%。其次选择最多的“目标明确,勇于迎接挑战”,有161人,占被调查者的55.3%。排名第三的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决断能力,重视效率,喜欢控制”,有151人,占被调查者的51.9%。选择“活泼开朗,直率豁达”的,有124人,占被调查者的42.6%。从调查可以看出,基层公务员岗位对性格特征的要求具有共同的特点,普遍要求:性格活泼开朗,直率豁达,目标明确,勇于迎接挑战,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决断能力,重视效率,喜欢控制,逻辑思维强,善于分析,办事认真。

(五)特殊技能要求情况

在“岗位的特殊要求”调查项中,认为岗位对计算机有要求的占到了71.5%,这说明,对于基层公务员而言,具备必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岗位的普遍要求;认为岗位对政治理论有要求的占到了54.3%,这说明,对于基层公务员而言,必要的政治理论、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是需要了解的。认为岗位对英语有要求的占8.9%,比重较低,这说明基层公务员岗位对英语的要求不普遍。另外,认为岗位对本地方言有要求的占到了21.3%。这说明在最基层公务员岗位,特别是在那些直接面向群众服务岗位上的工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方言基础。在今后的基层公务员招录的笔试和面试环节,应当予以考虑。

(六)能力素质要求情况

在认为“哪些能力素质非常重要”的调查项中,排在最前面5位的能力素质是:责任心、服务意识、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快速应变能力。其中,“责任心”居第一,占63.2%,这说明公务员职业对工作态度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对能力的要求。排在最后5位的是:培养指导下属的能力、适应能力、灵活性、乐观和成就导向。这说明,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更注重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岗位,注重基本办事能力的培养。调查还显示,“综合分析能力”排在第10位,“信息获得能力”排在倒数第6位,“自控能力”排在倒数第8位,“这与中央机关公务员岗位注重对这三项素质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整基层公务员面试测评要素时,这三项能力素质所占的比重应适当下调。

在“认为最重要的5项能力素质”调查项中,比重最高的前五项是:责任心、服务意识、主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排在6-10名的为: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总结两项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基层公务员岗位最需要的八项通用能力素质分别为:责任心、服务意识、主动性、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具体见下表。

结论和建议

基层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着国家政权的稳定。加强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是提高公务员能力素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围绕如何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可以从三个环节来改进:

(一)招录计划编制和环节

一是明确要求,各招录机关要对本机关岗位进行一次充分调研和分析,列出招录岗位所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从调研情况看,针对“描述出本岗位的主要职责”这一调查项,能够清晰描述出的受访者很少,这说明对招录岗位职责的了解还非常模糊,不够清晰。二是要科学设置招录岗位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知识背景、岗位技能等要求。从调研看,一个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资格条件,现任公务员是最了解和熟悉的,因此,主管部门要充分征求招录机关的意见,既能保证资格条件设置的合理性,又能充分体现用人部门的自主性。三是要加强针对报考者的宣传。调研结果显示,公务员对人的能力素质、性格特征都有明确的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报考者公务员职业的真实状态和公务员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帮助报考者理性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以减少盲目报考造成的高成本压力和人与岗位的“失衡”。

(二)笔试环节

一是完善现行通用笔试科目。调研结果显示,公务员岗位对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应当在坚持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科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题型,优化试题结构,侧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对“五种最需要的能力素质”调查项中,文字表达能力排在第9名,因此,对基层岗位也应当增加申论科目,在难度和测点上,可以考虑基层的实际,与省以上岗位有所区分。

二是考虑适当调整公共科目的比重。调研中发现,基层一般公务员岗位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必备的潜能之外,更注重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人的测查,应当在考录的各个环节来进行,更加明确地定位笔试、面试、考察的功能。通过与基层公务员座谈,他们普遍认为,目前,公共科目笔试能够测查的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与所需要的其他能力素质,如责任心、服务意识等十几项相比,所占的比重偏高了,应当予以调整三是可以考虑增设综合知识类的考试科目。调研显示,大部分基层公务员岗位对行政管理、中文、法律、经济管理背景知识有普遍的要求,一方面在设置招录计划时,应设置更具体的专业资格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增设综合知识类的科目,专门针对基层公务员进行测试,将所需的背景知识涵盖进来。

(三)面试环节

一是在现行的面试中,适当调整测评要素的结构。针对基层公务员岗位的特点,对认为最重要的8项能力要素增大相应的权重,对认为不重要的要素调低面试权重。座谈中发现,除了现有的测评要素外,其他方面,如勤奋、主动性、责任心、积极健康的心态等素质考虑太少,而这些素质都是决定公务员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应把这些素质特征也纳入评价或考察范围。

二是在现行面试中,区分面试对象科学编制考题。大家普遍提出,针对所有职位,只用同一套试题来测试,显然不够科学、公允,应充分考虑到各类考生在知识架构、思维模式以及工作经验等等各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至少应当在两方面进行区分:一是区分有无工作经验。这是因为有些实际工作中的情境,尚无工作经验的考生遇到此类问题时往往觉得难以把握,甚至束手无策;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可能因在日常工作中遇到过类似问题,懂得如何处理。在编制试题时,应尽量避免涉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应出一些带有共性的、不同身份的人都可能遇到、但通过对问题的处理又可反映出考生某方面能力与水平的问题。二是区分知识背景。大家反映,人文科学类(如语言、哲学等)毕业生,在形象思维和言辞交际方面,往往比抽象思维的自然科学类(如计算机、化工等)毕业生略胜一筹。因此,针对自然科学类的考生,试题亦应尽量避免涉及那些哲理性、人文色彩太重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1.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是由人事部组织的统一考试(属于职位考试)。

2.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是由各省、市人事厅(局)组织的考试(有的地方属于职位考试,有的地方属于资格考试)。

二、按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招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社会在职人员录用考试和应届生录用考试两种。

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招考对象既包括社会在职人员也包括应届生。

2.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有的将两者安排在同一时间考试(比如:云南),有的将两者分开考试(比如:北京),具体以考试公告为准。

三、按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资格考试和职位考试两种。考试大网站整理

1.资格考试类似与各类职业资格认证,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人事部门划定的分数线)者即可获得:“国家公务员资格证书”,此证书有效期两年(目前)。

2.职位考试没有资格证书,通过考试并进入面试环节者,如同去某公司应聘。面试人员之间须经过激烈的竞争并通过招考单位组织的专业考试后方能通过面试,通过面试后方能任职所报考的职位。

四、按实施考试的类别的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三类。

1.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包括:机关中从事政策、法律法规、规划等研究起草、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以及从事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考试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和《申论》两科。

公务员考试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是我国政府部门选拔任用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其他各类考试相比,它着重突出了对应试者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测试应试者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职位要求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

面试是测评应试者能力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测评应试者能力素质的一个主要方法。因此,面试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要想成功地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应试者就必须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采用面试方法,一方面是公开选拔考试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面试方法在测评考生某些能力素质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同时,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实践不断推动着面试工作的发展,使面试工作不断完善。

一、采用面试方法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与学业考试、升学考试、资格考试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主要测评考生对未来职位的适应性;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考试,这种考试不单纯强调考生的知识素质或某种能力素质,而是强调考生要全面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技能和个性品质;另一方面,虽然这种考试也检验考生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已经达到的水平,但更强调考生之间的优劣差异的比较,更着眼于考生的领导能力、基本能力、技能和潜力。而对这些素质的测量是笔试方法难以实现的,仅靠笔试一种形式无法有效地测查考生的素质和能力,所以必须借助面试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对考生素质的全面综合的测量,以及对考生能力素质的重点测量。

二、面试方法在测评考生某些能力素质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面试不仅是笔试的补充,而且是更直观、真实地测评考生素质的方法。面试方法在测评考生素质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面试可以全面了解考生的知识、能力、心理以及自然素质;二是面试能比较真实地了解考生的能力素质,弥补笔试的不足,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三是面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考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以便考官及时了解考生的某方面素质;四是面试可以直接了解到考生的个性、爱好、兴趣、体质、精力、愿望动机等方面内容,为用人部门合理使用人才提供依据;五是面试以考官的主观测评为主,可以充分发挥面试考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选人识才的经验,提高面试效果。

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采用面试方法只有几年的时间,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实践,面试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面试方法不断改进,面试技术迅速完善,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离不开面试,面试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并在有关文件中确定下来。随着国家公务员录用工作的深入发展,面试工作会越来越成熟,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公务员录用面试的发展趋势

1981年7月,人事部下发了《关于下达部分海关新增干部指标的通知》,通知规定对新增干部的录用除笔试外,要进行面试。面试由此进入到干部的录用考试之中。

1988年3月,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发出了《关于政治、税务、工商行政部门和银行、保险系统招收干部实行统一考试的通知》,其中规定:考试后,“由人事部门从高分到低分向用人单位推荐,经用人单位进行政审、体检和必要的考核(含面试)合格后,确定录用或聘用人员名单报批。”因此1988年全国面向社会招干约8万人,报考者达105万,在录用中上海、江苏、福建等许多省市均采用了面试形式,且面试突破了单一的面谈问答形式,出现了与演讲、模拟操作等相结合的形式,面试程序日趋规范。

1989年1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通知要求考试的基本方式为笔试与面试。1994年,人事部要求全国各地、国家各部委公务员的录用与招聘,按统一的程序与标准进行面试。《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对面试的有关内容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从近些年来的面试实践来看,面试呈现出了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形式的丰富化

面试早已突破那种两个人面对面一问一答的模式,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从单独面试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面试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面试到结构化面试,从常规面试到引入了演讲、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的情景面试。关于面试的形式,我们将在下节中作进一步介绍。

2、程序的结构化

以前,对面试的过程缺乏有效把握,面试的随意性大,面试效果也得不到有效保证。为了改进这一点,目前许多面试的操作过程已逐步规范起来。从主考官角度,面试的起始阶段、核心阶段、收尾阶段要问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事先一般都有一个具体的方案,以提高对面试过程和面试结果的可控性。

3、提问的弹性化

以前许多面试基本等同于口试。主考官提问的问题一般都事先拟定好,应试者只需抽取其中一道或几道回答即可,主考官一般不再根据问题回答情况提出新问题。主考官评定成绩仅依据事先拟定的具体标准答案,仅看回答内容的正确与否来评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笔试简单地口述形式而已。现在则不同,面试中主考官问题的提出虽源于事先拟定的思路,但却是适应面试过程的需要而自然提出的,也就是说后一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是自然相接的,问题是围绕测评的情景与测评的目的而随机出现的。最后的评分不是仅依据回答内容的正确与否,还要综合总体行为表现及整个素质状况评定,充分体现了因人施测与发挥主考官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4、面试结果的标准化

以前,许多面试的评判方式与评判结果没有具体要求,五花八门,可比性差。近年来,面试结果的处理方式逐渐标准化、规范化,基本上都是趋于表格式、等级标度与打分形式等。

5、面试测评内容的全面化

面试的测评内容已不仅限于仪表举止、口头表达、知识面等,现已发展到对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理成熟度、求职动机、进取精神、身体素质等全方位的测评。且由一般素质为测评依据发展到主要以拟录用职位要求为依据,包括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在内的综合测评。

6、面试考官的内行化

以前的面试,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的人专门主持。后来实行组织人事部门、具体用人部门和人事测评专家共同组成面试考评小组。现在,许多单位实行用人部门人员培训面试测评技术,人事部门人员培训业务专业知识,进行面试前的集中培训,面试考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流的伯乐选一流的马”,面试考官的素质对于提高面试的有效性、保证面试的质量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四、公务员录用面试的作用

面试与笔试等人员甄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作用:

1、可以考察到笔试等人员甄选手段难以考察到的内容

笔试是以文字为媒介来考察一个人的素质水平,但很多素质特征很难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人的仪表风度、口才、反应的敏捷性等。有些素质特征虽然可以通过文字形式来表达,但因为应试者的掩饰行为或其他原因而没能表达,便可以通过面试来考察。例如,对某些隐情,应试者往往不愿表露,对这些不愿表露的东西,在文字性的笔试、问卷等测试中,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但在面对面、眼对眼的面试过程中,就很难做到了。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容易撒谎。当我们看到动心的事物时,瞳孔就会无意识放大,人兴奋时会眉飞色舞,忧愁时会皱眉,愤怒时常竖眉,痛苦时会倒眉。

2、可以灵活地考察应试者的知识、能力、工作经验及其他素质特征

虽然面试是主考官和应试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活动,但面试的主动权主要还是控制在主考官手里,面试测评时主考官要专即专,要广即广,要深即深,要浅即浅,具有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笔试和心理测验等在这方面均不如面试。

3、可以弥补笔试的失误,并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和冒名顶替现象

有的人在笔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没发挥好,如果仅以笔试成绩作为录用依据,那么这些人就没有机会被录用了。但如果再辅之以面试形式,则这些人便有机会再次表现。沈阳市在一次干部录用考试中发现,有些人虽然笔试成绩不算很高,但在面试中对答如流,表现极佳,显示出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成为理想人选。

另外,笔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试中难免有高分低能者甚至冒名顶替者。在一些省市的干部录用考试中发现,有些人笔试成绩很高,但面试时却言语木讷,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观点幼稚、没有深度;有的则表现出只能背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前些年某市工商局一次以笔试形式录用9人,结果发现4人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4、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的多方面素质

从理论上讲,面试只要精心设计、时间充足、手段到位,可以测评出应试者的任何素质。如果说心理测验中的许多问卷是测评应试者的智力、心理、品德等的有效工具,那么把这些心理测验中的问题以口头问答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能达到与笔试同样的效果,由于信息量利用的高频率特点,其测评质量可能还会更好。如果在面试中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等情景模拟的人员甄选手段,还可考察应试者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如果引入工作演示的方法,还可直接考察出一些应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甚至,就应试者的身体状况,通过面试也可获取大量信息。望、闻、问、切是中医用来诊断病情的方法,肤色、舌苔、脉搏、气色等是其具体诊断指标,我们其实可以由此建立一套测评身体健康程度的面试评价指标,测评应试者的身体素质。

五、公务员录用面试应遵循的原则

搞好面试,除了有组织、制度和法规保证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试考官小组组成的合理性原则

面试考官小组一般由7~9人组成,在年龄上,最好老中青结合;在专业上,应吸收有业务实践、业务理论研究且面试技法方面经验较丰富的权威人士。省级以上面试考官小组的组成一般由负责考录工作的代表、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业务代表和专家学者等组成为宜;市、县级面试考官小组一般由组织、人事、用人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业务骨干等组成为宜。

2、面试应试者机会均等原则

在面试中公平性和公正性显得尤为重要。公平性体现在对应试者用“一把尺子”衡量,机会均等;公正性体现在考官评分要客观、公平,克服主观随意性。

3、回避原则

根据有关规定,凡与考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面试时应予回避。例如:面试考官或组织者与应试者中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夫妻双方的近亲属关系、儿女姻亲关系等,都应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