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班折纸教案

小班折纸教案

小班折纸教案

小班折纸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折纸活动 引导 兴趣

一、小班折纸教学前的准备

折纸活动是儿童快乐的娱乐方式,一张小小的纸片通过简单的折、剪、翻、拉在短短的时间里面一个个折纸作品,便在手中诞生了。它是一门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等于一体的艺术活动它不仅一是种娱乐休闲的游戏,也能够锻炼和提高人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而且它也是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标志,它无需任何先进技术,适合各年龄组的人群。

1.纸张的选择

折纸的纸张一般都比较薄、易于折叠、折痕平整,也可以使用包装纸,还有的纸张不结实,折叠的时候容易破裂,小班的折纸活动不需要“基本线”[ 张仁贤总主编 《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92页2013年5月],制作折纸作品是一定要十分用心 要把纸张固定好,尤其是纸张的几个角要固定精确,折痕要整齐折叠到位后用手按平,避免因用力过度造成纸张的损坏。

2.折纸活动内容

折纸活动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有益的方式,手的动作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要重视和加强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折纸就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途径,通过纸质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和想象能力。幼儿学习折纸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制订教育活动方案、折纸的环境和选择适宜的方法,在活动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它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而对于小班幼儿的折纸活动来说,趣味性是首要的条件[ 幼儿园快乐发展课程编写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1页],教师在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活动前准备的时候,受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常常成为将要进行折纸活动的教育内容。

3.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目标[ 张念芸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02页]和方式

教师对作品的评价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折纸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在于帮助幼儿识别折纸技能中的强项和弱项,对其强项肯定的同时针对其弱项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扬长避短”, 让弱项在强项的带动下,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张仁贤主编 《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5月第109页]。另一方面,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胡同时要把关注点扩大到技能之外,如幼儿胡创造力、想象力、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最后一方面,在折纸活动中教师应坚持积极、正面的原则,即多给幼儿点时间,多让其展示亮点、多鼓励、多表扬,教师评价内容应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评价。不要对幼儿的活动作终结性性判断,这样,幼儿才能感到有努力的方向,作品效果好的幼儿会继续努力,作品效果差的幼儿不会因为自卑而失去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自评或者幼儿之间互相评价,在教师评价、幼儿自评、幼儿互评这三个评价角度,让幼儿充分了解自己,从另一方面保护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二、小班折纸教学方法的调整

1.与区域环境整合

“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整体发展[ 陈小明主编 《让环境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向导》何子婧2013年5月引文]”,折纸活动也应与区域活动整合,用孩子们自己的折纸作品来装饰区域环境,因为孩子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都是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少有幼儿真正去关注区域环境,幼儿园的区域环境是真正地去为幼儿服务的吗?区域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和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现实生活,对老师的随机教育很容易接受。区域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教师在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区域游戏时间外,还要为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学习折纸的机会,创设有利于培养折纸兴趣的区域环境和可操作的区域材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区域游戏的同时自主学习折纸。

2.与领域内容整合

2.1以音乐为主体与艺术领域整合

案例:

活动时间:2013年9月3日

活动名称:小魔仙学魔法之小花狗

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2.2学习看步骤图折纸,用双三角的折法折出小花狗

活动重点:学习边角对齐折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折出不同形态的小花狗

活动准备: 音乐 范例 黑板 魔法盒 正方形彩纸 步骤图 小花狗的眼睛 鼻子 嘴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一只小花狗》,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活动开始

教师一边唱儿歌一边出示作品

师:你们看!谁来啦?我们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

三.幼儿操作1一4步,学习看步骤图完成作品

1.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折纸的兴趣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魔法盒变了几步?

师幼: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步,第四步;

师:哪位小魔仙愿意试一下用一张纸把正方形的四步都变出来? 幼:我!

师:其它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和黑板上面的步骤图一样是四步。

2.请每位幼儿从“魔法盒”自取一张彩纸,按黑板上的步骤折出正方形

3.出示“魔法图”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恭喜你们己经成为初级小魔仙,现在小魔仙们来比一比谁能把正方形变得和魔法图里面的一样小? 幼儿:老师,我叠好了!

4.出示“小鱼”,并为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小魔仙们的本领可真大,可是我的魔法比你们还厉害!看,这是什么?

活动结束:“小鱼”找妈妈.

以情景创设为主体与社会领域整合

案例:

活动时间:2013年4月3日

活动名称:小魔仙学魔法之折纸小鱼

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2.学习看步骤图折纸,用中心对折的方法折出小鱼

活动重点:学习中心对折.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出折纸方法

活动准备: 音乐 范例 黑板 魔法盒 正方形彩纸 步骤图 鱼妈妈 黑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魔法盒,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这是小魔仙用的最新魔法盒,昨天魔法盒里面有一张长方形的彩纸放到盒子里面变成了飞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法盒里面有什么东西?

二.活动开始

1.出示步骤1和2

师:这是什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聪明啦,现在我来考一考你们,谁能把这个正方形的彩纸不用工具变成小一点的正方形?幼儿:

师:现在我把纸放进魔法盒子里面,看看魔法盒是怎么把正方形变小的。(巴巴啦呜拉巴哈)

2.出示步骤3和4,并请幼儿用语言简单描述出折纸方法

师:小朋友们,谁还知道把正方形变小的方法?现在我请一位穿 衣服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说咒语,看看魔法盒变出的小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

三.幼儿操作1~4步,学习看步骤图完成作品

1.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折纸的兴趣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魔法盒变了几步?

师幼:第一步,第二步 ,第三步,第四步;

师:哪位小魔仙愿意试一下用一张纸把正方形的四步都变出来? 幼:我!

师:其它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和黑板上面的步骤图一样是四步。

2.请每位幼儿从“魔法盒”自取一张彩纸,按黑板上的步骤折出正方形

3.出示“魔法图”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恭喜你们己经成为初级小魔仙,现在小魔仙们来比一比谁能把正方形变得和魔法图里面的一样小? 幼儿:老师,我叠好了!

4.出示“小鱼”,并为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小魔仙们的本领可真大,可是我的魔法比你们还厉害!看,这是什么?

活动结束:“小鱼”找妈妈.

活动小结:喜欢模仿是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也喜欢有情节的游戏,其中教师扮演女王陛下,幼儿扮演巴拉拉小魔仙,教师和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符合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要求,在折纸活动准备中,我设计了女王头饰,也学习了小魔仙变魔法的咒语,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魔法咒语引导着幼儿游戏的进程。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完成折纸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并增加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二)教师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相结合

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较弱,他们的思维水平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需要教师运用朗朗上口并且生动形象的指导语进行指导,帮助孩子们确立形象和操作动作,进而激发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热情。如果在教育活动中只关注儿童不关注教师,那么教师就无法发挥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如果只关注教师不关注儿童,那么儿童就不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发展机会,才能实现适当的调整教育行为。要达到幼儿需要和教师教育行为的双重及有效关注,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性工作,就是在活动中寻找合适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张仁贤主编《教师如何观察和评价幼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5月第133页]。当幼儿进入游戏情境后,教师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加入到游戏中并进行间接的指导,同时,听取和记录每一位幼儿的意见,鼓励敢于动手操作的幼儿,对于因胆小不敢表现的幼儿,教师应进行个别指导,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达成基本的教育目标,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折纸活动与幼儿情感的关系。

(一)小班幼儿折纸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实录:

在活动《折纸―小鱼》中,教师以《小鱼游》的音乐作为引入方式,其中,第一段的歌词内容是:“有一条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孤孤单单在发愁”,第二段的歌词内容是:“两条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摇摇尾巴点点头”,第三段的歌词内容是:“三条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快快乐乐做朋友!”通过对比的方式,我组织幼儿开展了讨论:“听了这个歌曲,你喜欢一条小鱼儿游来游去还是喜欢两只小鱼儿在一起游来游去?并让幼儿想一想:"如果你有好朋友,在你看书、做游戏的时候像爸爸妈妈陪着你一样和你在一起,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在讨论中,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又请孩子们扮演歌曲中小鱼儿的角色,开展“快乐的小鱼”的游戏,让他们游戏后知道与同伴游戏的过程是很美好的,充分感受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游戏结束后,幼儿都愿意为“小鱼”找朋友,很顺利的完成了折纸活动中引入到幼儿操作环节的过渡。

分析: 一张小小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张在手中不断的折叠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一个纸飞机、纸船、纸鹤在我们的童年时代这是多么熟悉的折纸形象,简简单单的折叠曾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欢乐,怎样才能将折纸的快乐继续传承下去?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措施: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活动教学模式组织折纸教学活动,而应以激发幼儿折纸的积极性,幼儿的动手能力,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折纸教学,由于折纸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带有了个人的感彩,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会将自己童年感受到的传递给现在的孩子们,一方面让幼儿感受和发现折纸的乐趣,才能保持孩子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一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的折纸教学方式方法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希望孩子们也能和我一样对童年有着美好的记忆,将美好的记忆用折纸作为快乐童年的载体一直延续下去。希望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折纸文化、了解折纸的艺术。

(二)折纸活动反应出的家庭教育问题

在前面说明胡评价方式中家长的评价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家长评价不能避免的是大多数的家长仅仅通过幼儿最后呈现的作品进行评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长自己做[ 幼儿园快乐发展课程编写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可是在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期望心理,他们愿意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投资。但是,他们的教育观念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么是根本错误的,要么是不恰当的。在这些不恰当的教育观念中,有一条很突出,这就是,我们的家长普遍重视和强调孩子的智力培养,忽略其它教育途径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现在的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因此,在折纸中,我们不仅让幼儿模仿折纸行为,而且让他们亲身体验折纸后的成就感和与小朋友分享的快乐。

小班折纸教案范文第2篇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把新的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喜欢富有挑战性、新颖性、开放性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实验,开启学生“数学的眼睛”,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探索数学的新知识,是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发现步入数学殿堂大门的十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下面举几个例子,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借助数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常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给出概念,学生加以记忆,但学生往往对其本质属性理解不够,一知半解,更别提运用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新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案例1:无理数的概念教学

实验准备:课前准备一把剪刀、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边长视为1)、计算器。

实验要求:

1.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剪拼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

2.利用计算器探求 的小数部分。

实验说明: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此直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拼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估计 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能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与探索,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探索了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真实体会到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但它确实存在,切身感受到除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点出概念“无理数”。

实验结果:拼图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通过动手操作,班级交流,全班一致认为最容易、最美观的拼图是:

因为已经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学生马上就说出了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但接下去的“用计算器探求 的小数部分”就有点困难了。教师提示:(1)输入大于1小于2的数,平方的结果比2大了,怎样调整?结果比2小呢?(2)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有限的小数,使得它的平方刚好等于2?(3)大家有没有发现1.4142…出现循环,那你认为在省略号的背后, 有没有可能出现循环?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到:事实上,=1.4142…是一个无限的小数。

在动手操作实验和展示结果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合作精神,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二、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

案例2:浙江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51页“探究活动”:

1.一张纸的厚度为0.09 mm,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

2.将这张纸安图2-14的方法(图略)连续对折6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

3.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一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你的猜想符合实际问题吗?

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A4型号白纸。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纸安要求对折,并记录每一次对折后纸张的层数,计算出它的高度,寻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解决上述问题。

实验结果:问题1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解决问题2时,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份表格:

对折次数1 2 3 4 5 6 7 … n

纸张层数2 2×2 2×2×2 24 25 26 27 … 2n

学生动手操作,找到规律,很快就解决了问题3。

三、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偏差”和好奇心。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 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奇心越来越弱,越来越顺着老师讲课的思维想问题,思维中的“偏差”越来越少,思维的亮点也越来越少。而实验教学恰恰是提供学生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生思维“偏差”的契机,恰当引导,有时实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3:在上一案例教学时,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第7次折就折不起来了,纸这么小,要折到人这么高,该怎么折?”马上有很多学生也积极响应了这一疑问,也有学生说拿很大的纸就能折很多层。学生忽视了题中的“假设”,一个虚拟的问题变成了棘手的课堂突发事件。怎么办?

我马上让学生再用练习本的纸做折纸实验:四人分别用(1)练习本大小的纸(2)练习本一半大小的纸(3)练习本四分之一大小的纸(4)两张练习本大小的纸重叠(看作练习本大小两倍的纸已经对折了一次)的纸对折,看各自最多能对折多少次?

实验结果显示:按题中的方法对折,不论纸张大小,第6次对折都能完成,小的纸张第7次对折就比较勉强,第八次对折就难以完成了;大的纸可对折7次,第八次就难以完成,超过8次是不可能的。

教师趁机提问:一张纸对折了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多少?而宽度又是原来的多少?

学生再次实验后得出:一张纸对折了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 ,这样就接近了可以对折的极限。

课堂实验后,我又布置了课外实验:找你认为很薄的纸和很大的纸,再做对折实验,探究纸张对折的极限。

小班折纸教案范文第3篇

手工制作,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可以锻炼孩子动手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和创造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手工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1活动设计背景

一次,我看见一个小朋友拿着几个小盒子搭来搭去就像玩积木一样,玩的很开心,但盒子不能像积木一样互相扣合很是苦恼,所以我就利用不同大小的盒子和双面胶带来完成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双手协调能力,掌握粘,扣合等组合方法。2激发幼儿独立思考,在老师帮助下完成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玩盒子时,着重动手粘出不同形态。

难点:如何更好引导幼儿独立思考。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纸盒(如食品包装盒,药盒)2双面胶带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玩呢?展示小盒子。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小盒子玩个游戏吧!这些小盒子可有趣啦,就像百变金刚一样,但是他们希望和小朋友一起玩,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做出一些基本展示,如楼梯,房子,引出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把不同的盒子分发给小朋友,自由的摆出造型,并加以启发与指导。在摆的同时发现问题,摆好了,可一碰就散了,怎么办呢?

2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拿出法宝双面胶,把他们粘牢。引导幼儿摆出自己想象的造型帮助他们组合粘牢。

3盒子造型很酷,可觉得还是不够漂亮,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小盒子更好看呢?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好不好。分发水彩笔,让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小朋友的作品都完成了,我们小朋友高兴吗?可我想知道我们小朋友的作品都叫什么呢?谁愿意跟老师说说呢?给幼儿发挥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与实施过程。

三:结束部分

把所有的幼儿作品放到展示台上,让幼儿进行互相欣赏。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收集不同盒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出更好的盒子作品。

五: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一活动很感兴趣,也非常喜欢动手操作,但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需要更多实践。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

了解迎春花的名称特征及其用途。

2、学习制作迎春花,在室内布置初春的景色。

3、乐于参与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柳条枝(或绿色皱纹纸)黄色皱纹纸、小枝条、浆糊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迎春花

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观察讲述迎春花,教师参与观察并且给予指导。

提问:这是什么花?迎春花长的是什么样的?它的叶子长得是什么样的?

提问:你们知道迎春花的花朵长在什么地方?迎春花有几片花瓣?枝条长得怎么样?枝条上除了花朵还有什么?它为什么叫迎春花?

小结:迎春花的花朵长在枝条上,有5片花瓣,枝条弯弯地垂向地面。枝条上开了很多花朵,它和别的花不一样,是先开花后长叶子,枝条上除了花还有花叶,叶子是绿色的,细小的。因为它是春天里开的最早的花,所以叫它迎春花。

二、制作迎春花

我们来把迎春花请进我们的教室。

当幼儿说到可以折一些来时,可以教育幼儿不能采花,花儿要给大家欣赏。

介绍制作迎春花的方法:把5~6瓣花瓣用浆糊粘在一起再贴到枝条上。制作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花瓣掉到地上。

幼儿制作

三、布置我们的教室

用制作好的迎春花布置我们的教室。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3一、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彩泥,橡皮泥及各种辅助材料。

塑造春天里的各种花。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想象,把制作出的花组合装饰,制成花环,花篮等。

二、准备:

1、(各种颜色的)彩泥、橡皮泥、塑料刀、牙签,剪刀。

2、玻璃瓶、双面胶、各种色纸,自制花篮。

3、各种花的图片,鲜花实物。

三、过程:

1.材料导入:

A.出示制作所需的材料。

师:瞧!今天我们教师里来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彩泥朋友!

B.欣赏完整的作品范例:

师:这些漂亮的花都是经过别的小朋友动脑筋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很美丽吧!看看都是些什么花?你会用彩泥做些什么花那?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师:让我们找到好朋友一起合作来设计好看的泥塑花吧!

a.引导幼儿自己设计花瓣的形状,并利用花边剪刀、牙签、色纸等使花朵更立体,更漂亮!

b.引导幼儿自主创新。选择材料制作不一样花型的花朵。

c.发挥同伴合作协商的精神。

四.欣赏评析:

师:我们来欣赏已作好的作品,注意哦!有个小任务,就是找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花,要说出喜欢它的原因。(集体欣赏,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师:我们来举手投票选出最喜欢的花吧!

活动反思与体会:

在这次混班活动中,创设的环境和材料是组织和实施自主活动的重要的前期工作,为了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有效的自主操作环境,教师们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这次活动中我无意中发现,孩子们站在成品材料的面前,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才漂亮呢?所以我在孩子们操作的墙面上,醒目地贴着“泥塑花制作流程图”。这些“无声的召唤”果真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围在流程图前,充满好奇地边研究,边尝试。在孩子们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幼儿练习了倒、搓、团等基本技能,尽管他们制作的泥塑花,不过形象,绚丽。可是相对与孩子们的自我价值感的增强,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4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田鸡。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爱好。

二、活动预备:

1、小田鸡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田鸡折纸上进行装潢。

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三、活动进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田鸡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爱好。

师:看,这些小田鸡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个小田鸡?为何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甚么样的小田鸡?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田鸡吗?

2、鼓励幼儿探索小田鸡的制作方法。

师:我们怎样把一张白纸变成一把可爱的小田鸡呢?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制作的小田鸡范例,分析小田鸡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提示步骤要点,在幼儿折纸的进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1)、拿一张正方形的折纸,先找到两个对角,把正方形的折纸叠成三角形,再打开;再把其它两个对角对折,再打开;把四个角沿着折成的线向中间聚集,聚集后构成一个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中间对折一下,再打开,然后沿着中间那条线,把三角形的两个角向斜上方折,折后再把后面的两个角往斜下方折,这样一个小田鸡就构成了。再画上眼睛就更生动了。

4、请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田鸡,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你觉得自己的小田鸡可爱不可爱?还有谁的小田鸡也很可爱?

中班手工活动方案5制作小乌龟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为了锻炼幼儿的独立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废弃的材料中寻找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难点: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亲历制作的过程,使幼儿初步认识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动准备】

1、果冻盒,一次性筷子,碗,瓶盖,剪刀,绘画纸,粘纸,双面胶等

2、制作流程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乌龟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小乌龟有四只脚,一个壳,一个头,一个尾巴,壳上还有花纹。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乌龟?

2、出示材料,让幼儿探讨。

师: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它们能做小乌龟的哪一部分?

幼儿1:泡沫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壳。

幼儿2:果冻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头。

幼儿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乌龟的脚??????

3、教师出示制作流程图,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制作小乌龟,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制作小乌龟的图,请你们看着上面的图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好吗?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大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后,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乌龟并进行评价。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教学反思】

《制作小乌龟》反思

幼儿玩具“做中学”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对拓展幼儿思维性,培养幼儿创造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中学要满足幼儿求知欲,需要积极为幼儿的教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问题,在这次的《制作小乌龟》的活动中,因为提供的一次性饭盒,碗,果冻盒等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所以对此幼儿非常非常感兴趣,他们先探索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乌龟的哪一部分,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迸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亲历制作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就非常重要,教师的鼓励会让幼儿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儿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远没有失败,关键是老师如何对待孩子的失败,如何将孩子的失败变为成功,让孩子敢于在失败中继续探究。

孩子的能力总有强差之别,但在我们老师的眼里、班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从以上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必须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假设和验证中,孩子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也随之养成。

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

小班折纸教案范文第4篇

这是剪纸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为幼儿创设富有浓厚民间剪纸艺术的视觉环境非常重要,它能使幼儿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

1.1创设开放式的环境

我们布置了幼儿园剪纸长廊,创设开放式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感受”。首先由课题组的成员对当地民间剪纸艺人陈金、林桃、黄素等老一辈民间剪纸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仿剪,并将仿剪作品布置成长廊进行展览,同时在楼道两旁、教室走廊布置中、大班幼儿创作的剪纸作品。真实而又有趣的情境,让幼儿能够欣赏到家乡著名剪纸艺人的剪纸作品和同龄人的剪纸作品,从而感受到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和优美,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氛围,激发了幼儿对民间剪纸的好奇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

1.2创设个性化的空间

为了唤起幼儿探索的欲望,我们还在班级设置了剪纸展区,创设个性化的空间,如:“剪一剪变一变”、“剪纸乐”、“剪趣”等等,把每一个幼儿的剪纸作品在展板上展出,尝试创设让幼儿能与之“对话”的环境,引导幼儿探索—参与—共鸣。实践证明,有幼儿参与的环境更加让幼儿有欣赏、研究的兴趣,也更能调动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关注。

2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指导方法

这是剪纸教学活动的进行阶段。首先,是小班的撕剪——“阶梯式”剪纸培养的起点。小班以撕纸为主,运用撕纸活动锻炼手指肌肉的灵活及力度。刚开始的几次活动,我们先安排幼儿任意地撕纸。渐渐地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提高要求,不但要撕成长条,还必须粗、细均匀,中间不断开。为了让幼儿练习撕出图形,我们在图形边缘用缝纫机车出小孔,让幼儿沿着边缘撕出图形。撕纸内容主要以幼儿喜欢的水果、花儿、小动物为主,只要求幼儿撕出简单的图形。小班下学期,我们设立了剪纸活动区域,提供给各种废纸和剪刀,让幼儿自由地、宽松地进行剪剪,粘粘。幼儿会使用剪刀后,我们又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辅助材料,如:蜡光纸、颜料、毛线等,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丰富剪纸内容。

其次是中班的折剪,这是“剪”的第二阶段。折剪又分为对折剪纸和多层折叠剪纸。根据漳浦民间剪纸在构图上对称平衡及表现手法上的阳剪为主,阴剪为辅的特点,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先让幼儿进行对折剪纸,学习设计二方连续纹样,下学期再进行多层折叠剪,进一步学习设计多方连续纹样。同时,我们还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每个活动设置难、中、易三种教学点,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准备不同的材料,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使每个幼儿在该项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达到提高创造力的目的。

最后是大班的创意剪。进入“剪”的第三阶段后,大班幼儿小肌肉发展与协调能力发展较好,也掌握了一定的剪纸技巧。大班上学期,我们把剪纸教学重点放在构图的学习和图案的设计上,让幼儿学会知识的迁移。

3把民间剪纸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这是剪纸教学活动的发展阶段。如何把剪纸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这是一个突破点,也是“阶梯式”剪纸活动开展的升华。为了能让幼儿大胆地想象,自由地发挥,我们把剪纸活动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领域活动、区域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感受剪纸艺术美的魅力。如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家乡的剪纸”为主题切入点,从“剪纸知多少”、“剪纸变变变”和“剪纸的用处多”等方面制定主题活动网络图,设计一系列剪纸活动,通过欣赏、了解、自主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逐层深入,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在领域活动中,我们把剪纸活动与各领域相结合,通过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往。

小班折纸教案范文第5篇

目 标:

1、 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 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黑、黄、褐点。

3、 从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学会掌握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如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的能力。

b. 手工类

目 标:

1、 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及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 学会用搓、团圆、压扁、沾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 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二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学习粘贴简单图形的方法。

(二) 高级班

a. 绘画类:

目 标:

1、 教幼儿学习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生活中观察过的物体,简单的风景,动植物,能画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 教幼儿区别蜡笔、水彩、蜡笔水彩混合画的特征,对色彩调合能互相互补,用色协调、明快、洁净。

3、 构图方面能用点、线、小圆点、花朵、叶子等画出简单的图案,教到色彩鲜明,比例恰当。

a. 手工类:

目 标:

1、 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塑造简单的玩具和动植物。

2、 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能折出有关事物形象的纸工作品,及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培养幼儿的初步美感和审美能力。

月计划

九月份教学计划:

初级班:

a. 绘画: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运用做做玩玩的方法进行直线弧线的练习。

b. 手工:帮助幼儿认识工具、材料、了解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高级班:

a. 绘画:以蜡笔为主,用颜色临摹为授课方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和构图。

b. 手工:学习撕纸粘贴方法,能撕出简单的树叶、树干和花草,调和画面。

十月份教学计划

初级班

a. 绘画:运用直线、弧线组合形成整体画面,如:《小鸭戏水》、《月亮和星星》

b. 手工: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沾合等。用这些技能可以做成小汤圆、苹果、糖葫芦等。

高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