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能力培养;分析研究

语文是语言与文字的艺术,读写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读写综合能力发展,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一、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现状分析

读写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方面的有效开展,许多学生在读写能力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一是读得不准、不多。在读音方面,有些学生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区别不够清楚,情感朗读能力相对不足,阅读的书目也偏少。二是写得不佳、不足。许多学生的写作训练还停留于每周的作文课之中,没有在课余进行自主写作训练,在写作技巧掌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整合资源,优化措施,综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低下的现状束手无策,导致教学陷入困境,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优化与改进,着眼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针对性给予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

1.以读写课题研究为抓手,将读写训练融入课程体系。读写强化训练是提高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我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了读写研究方面的课题,向学校领导请示将其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如每周早读课中有一节专门用于读写巩固训练,每天下午有20分钟的读写小课时间,以及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穿插了读写方面的专题活动,读写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了与其他环节的紧密相连。有了读写专题计划做保障,学生的读写训练活动就进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与语文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2.以朗读强化训练为抓手,提高音准与感情朗读水平。我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学生的音准训练,将容易混淆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单独列举出来,印制成卡片让学生随身携带,空余时间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将间隙时间应用于音准的纠正,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我在每周的早读训练中还要求学生进行情感朗读,教给学生音调、停顿、细节处理等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好情感朗读的要点,有效纠正了学生在朗读中唱读、平铺直叙等方面的问题。小学生朗读不够生动以及发音不够准确是普遍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强化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3.以课外丰富阅读为抓手,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底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读写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为学生圈定了236种优秀读物,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方向,保证优秀的读物进入学生的视野。同时,要求学生从家庭藏书中寻找优秀的书目,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以及购买一批,建立班级图书角,按照学号顺序轮流阅读,提高了图书流通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阅读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的阅读量分布到每个月、每一周,使阅读活动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步进行。在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将阅读作品中的精美语段摘记下来,好的写作方法技巧总结出来,这些方面对于积累学生文学底蕴、提高写作技巧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丰富的课外阅读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学生的朋友,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底蕴,培养遣词造句能力,同时渗透了思想与情感教育,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还能够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4.以写作技巧指导为抓手,增强技巧技法掌握的效果。在读写专题活动中,我将写作技巧指导作为重中之重。首先,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达技巧、描法以及间架结构、选题立意等,从中汲取写作方面的精华,通过课后仿写、续写,提高对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领悟效果。其次,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思考,将优秀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技法提炼出来,并思考自己写作这样的文章会从哪些方面下手,会运用哪些手法,会怎样进行结构与选题的确定等,这些方面都是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重要抓手。另外,我利用读写小课强化对学生的技巧指导,通过下水文示范、美文研读欣赏、写作方法交流讨论等,指导他们自主构思、选择技巧技法,同时加大写作训练的频度,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悟、多写中熟能生巧。此外,我还针对学生写作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如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要求一些写得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选取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分析,以及指导学生自主选材开展训练等,这些方面都能够提高学生作文技巧水平。

三、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注意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强化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紧扣要点、突出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课堂与课外的关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为有效补充,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杜绝重课外而轻课内的现象,要拓展处理好课外与课内阅读之间的关系,以课内阅读指导为依托,充分提升课外阅读成效;二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读写的质量为基础,循序渐进提高训练的量。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保证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积累效果,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之中积淀文学底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生动;三是要处理好指导与探究的关系,既要对学生强化技巧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与运用的能力,更多环节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授人以渔,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状况,广大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芹.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J].中学时代, 2012(10) .

[2]杨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一体化[J].新课程(下), 2012(02) .

[3]张霖.对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11).

[4]李春梅.巧用文本,让读写结合有效有趣[J]. 江苏教育, 2009(28) .

[5]汪潮.读写结合的历史追溯[J]. 小学语文教学,2002(03).

[6]查本治.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下),2013(08).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2篇

一、在阅读中汲取和丰富写作材料

学生的作文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写作内容狭窄,材料贫乏,写作平庸,这与学生们生活圈子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厚重的生活积淀,更主要的是与缺乏阅读积累有关。虽然写作材料取自社会生活,但是学生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过去和现在所有的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杂取博收,读课文、读名著、读经典、读时文,就能开阔视野,弥补生活阅历单薄的缺陷,也帮助学生了解不可能亲自去了解的生活和知识,这些生活和知识就是写作时必需的材料。精读课文,博览课外读物是学生扩大知识领域获取写作材料的必不缺少的手段,特别后者是阅读积累写作材料的最佳途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自发的兴趣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对发展学生写作能力更有效。”

二、在阅读中丰富字词,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文质兼美,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而且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逐字逐句地辨读,巩固识字认字能力,记忆积累优美词汇,熟读成诵精彩段落或文中好语句,并在作文中学会运用。比如朱自清的《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美丽春景。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化用课文的精彩词句,那学生习作不就生动了吗?此外一切中外古今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形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博览名作,可以学习和丰富学生的词汇,了解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写作方法

学生是否写出好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能否掌握写作技巧密切相关。而写作技巧的获得,除了依靠教师的作文写法指导及学生的写作实践外,还依赖于课内外的阅读。因此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课文内容,更注重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使学生的写作逐步达到“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比如练习写人的记叙文可以借鉴《回忆我的母亲》的写作方法――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还可以仿照《小巷深处》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展示人物性格……许多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可以学习借鉴的样本。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的关键是要用好、用活、用足课文这个写作范例。可以对范文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行文构思等方面观摩学习,当然写作技巧的学习和积累还要向课文以外的作品延伸。体会到了文章某一方面的写作特色,这样就为写作进行借鉴、模仿打下了基础。读多了,写多了,效仿次数也多了,学到的写作技巧就会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方法。

四、在阅读中发展个性,培养认识水平

学生作文是其思想认识水平的具体体现。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有限,缺乏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富有个性的习作的。学生的作文思想性不强,作文主题平庸,看不到鲜明的个性,他们的作文多数是“为作文而作文”,是“无我作文”。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章作者怎样细致敏锐地观察生活,怎样充满激情地感悟人生,怎样热情执著地追求真善美,怎样真诚豁达地为人处世。鼓励学生在模仿、借鉴文章作者说真话诉真情抒己见的基础上,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感情,用自己的思考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事物的看法。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思想,陶冶情操,培养感情,写出具有自己思想感情的“有我作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学生这方面的学习范例。例如古文《期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是歌颂古人讲诚信的;《背影》《小巷深处》歌颂父爱母爱的,歌颂亲情的;《选举风波》描写学生生活,反映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学习这些课文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同时也启迪学生:文章要有一定的思想、要有真情实感才有感染力!而这些文章不仅有较强的感染力,而且主题深刻个性鲜明。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3篇

因为将写作教学与阅读鉴赏结合起来,要考虑到时间分配问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毕竟一堂课只有40分钟,只能有一个侧重点。这些要灵活处理,决定于写作与阅读教学双方的内容及特点。为了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好地结合,达到读写相长,教师在拿到教材之后,一定要先将教材中的篇目做一分析整合。如何来进行分析整合呢?我们可以借鉴王荣生先生提出的选文类型来对教学篇目进行归类。王荣生先生根据他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将教材选文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这四种选文类型的不同功能,合理安排阅读与写作教学。

“定篇”类选文是经典,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思想与民族精神。所以教这类文章,要注重向学生展示作者深刻的思想、复杂真挚的感情、敏锐的洞察力等等。目的在于感染学生,升华其思想感情,丰富其人生体验。学生作文往往空洞、肤浅、直白、幼稚,流于形式。深层原因就在于思想、情感不丰富,认识不深刻。而“定篇”类文章的教学能弥补学生思想情感上的缺失。所以,与“定篇”类阅读教学相应的作文教学,就不应该只注重写作技巧等等技术方法性的指导,而应注重学生在思想感情方面的提升。所以,与之相应的作文训练最好是“读后感”式的,可以是直接的读后感,也可以是引申材料的牵引。总之,此类训练不求注重写写作技法,而只看重学生阐发感悟、表达启发。

“例文”和“样本”类的文章在词句、词法、章法、句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所以教授此类文章,便要使学生在写作技巧上获得收益。此时的作文教学应注重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技法,并能灵活运用。首先通过鉴赏让学生感受到此类文章的精美之处,进而分析作者所采用的高超技法,最后加以借鉴模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掌握一些优秀的表达技巧。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技法的训练体系,使写作技巧训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类训练最好放在课堂上进行,以片断作文的形式呈现,做到现学现用。

“用件”类文章往往能够提供语文知识、引起议题、提供资料等,其实质是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对于这类文章,教学中可以和写作教学的素材积累结合起来。教授这些文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的知识,或文章中体现的可形成议题的观点等等。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帮助学生训练提炼信息、引发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写作教学方面,由于这类教学以学生积累素材为主,所以写作环节可放在课下让学生完成,或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写出提纲、思路,在课下再将提纲丰富完整。整合素材时,可以分成思想素材(名言警句之类)和事例素材;还可以对事例素材细化:古代事例、现代事例、中国事例、外国事例,或教育领域的、政治领域的、经济领域的、体育领域的,或正面的、反面的等。这样的分类整合,等于是对已有素材的刷新和二次记忆,再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时则更能娴熟地驾驭和运用。久而久之,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时就有话可说,不空洞、不泛泛了。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阅读能力;写作水平;有效结合

一、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关注长足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绝不能只片面的、割裂的训练,一定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关注学生长足发展。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相连的。初中生通过阅读可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从中拓宽视野、丰富见闻,进而走进生活,丰富自身体验;在写作中运用有效的阅读表达方法,能够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初中生的能力,学以致用。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两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自己的冲动和能动性,而写作正是实现主观意愿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先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技巧,然后把这些方法应用到他们的写作之中,尽情抒发他们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情感的丰富及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当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在写作中释放情感,诠释内心的压力。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高效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初中生把握自身情感,e极健康成长。多种表达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将他们的写作手法也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兴趣永远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关键要素,只有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把学习方法运用的如鱼得水。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讲授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数老师更注重对生字生词的讲授和考察,从而忽略了对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文章思想的拓展。长期以来学生对这种上课模式会产生疲惫感,这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效率。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课文背景的深度挖掘。通过老师对文章作者的写作心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会带给学生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在课堂上可以相互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快乐中收获到知识。除了学习课本中的文章,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故事”来吸引学生,在课下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思的读物。起初,这些读物可以以记叙文为主,当学生慢慢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可以加大读物的难度,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当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阅读,积极写作。

三、结合方式,提高实效性

1.要多展示课文的魅力,让学生懂得欣赏语文的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所选编美文佳作进行反复诵读。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好作品,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处处展现了语文之美、语言之美。例如,语文课本中的写景抒情散文《春》、写人名篇《背影》,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至今读来仍能让人感受到它们的无限魅力。它们无穷的魅力来自何处呢?看那文章质朴、平实的语言,就知道了。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反复复地去诵读、品味,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感悟其中巨大的魅力。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的名家名作,让学生的阅读有个较高、较宽的起点。“书海无边”,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册语文课本的“名著导读”来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如何阅读这些名家名作,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2.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在学习完阅读文本后,我们可以采用仿写的方式,让学生仿照阅读文本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能够把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出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增强了阅读能力。

四、加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1.要充分利用教材

初中语文课本经过谨慎的筛选,其所选的文章,都是比较典型且质量高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对于教材中的著名篇章,我们一定要详细讲解,并与学生一同探讨,使他们最大程度的掌握文本知识。此外,我们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境引情,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学的美、文字的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我们要避免照搬教案的讲解模式,设计高效、有活力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指导初中生方法和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不仅紧密相连,还相互促进。高效阅读,能够使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写作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这些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到他们的写作之中,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然后,学生再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阅读其他优秀作品。这样就构建一个“阅读到写作再到阅读”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外,我们还要有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段落层次和修辞手法等,并指导学生研读优秀文章,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而写出好文章。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

3.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质量较高的课外读物,如果可以的话,教师应该亲自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书籍。因为在初中生的写作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是套用作文模板进行写作。写作模板看似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但实际上是束缚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不偿失。好的文章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学生通过阅读好的作品,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可使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在写作方面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巧

读后感写作方法和技巧范文第5篇

一、以增强直观感知为抓手积累丰富素材

导致初中生写作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与单薄的社会阅历,学生写作没有丰富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具有明显的编造痕迹,要么无病,缺乏真实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方式是难以写出高质量作文的。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素材积累。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利用敏锐的双眼去捕捉社会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各种信息,从中搜集整理出有价值的内容,成为作文的重要素材。如社会的真善美、假丑恶、先进的人物、典型的事件、显著的变化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笔者结合各种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增强直观的感知体验。如学校运动会、元旦、国庆等庆祝活动,笔者要求学生在尽情娱乐的同时,不忘搜集写作素材,一举两得,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积累到丰富的素材,使作文写作有米下锅。

二、以多读多写专题为抓手强化写作训练

造成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量不足和习作训练偏少。教师可以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读多写专题活动。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并且向学生推荐了140多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书目,要求学生摘记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大量的阅读中丰厚文学底蕴,尤其是优美语段的摘记、文章提纲的提炼等等,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另一方面,笔者加大了写作训练量,在每学期正常作文写作量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次片段描写和一次专题训练,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相互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共同探讨写好作文的经验技巧。多读能够让学生在与优美的文学作品接触、交流中受到思想的熏陶,丰厚了知识积累,同时也感悟和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技巧。而多写则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悟充分运用起来,熟能生巧,并在训练中弥补作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实践证明,在这样的专题活动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写作技巧也实现了同步提升。

三、以作前指导为抓手提高技巧水平

作前指导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抓手,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的作用,将其简单地演变为作文要求的提示。实际上,作前指导对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三言两语式的要求提示无法让学生得到写作技巧方面的有效指导,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提高作前指导的形象性。一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直观感知的机会,如在校园内实地观察美丽风景、邀请先进模范人物到课堂上讲述他们的故事等等,以这样的直观感知丰富学生写作活动的素材。另一方面,笔者还充分发挥下水作文的作用,以自己写作的范文为基础,引导学生写作同类型文章应当怎样选题立意,如何安排文章结构,以及运用哪些表达手法,让学生在分析感悟过程中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技巧。这样的形象指导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技法,使作前指导变得更为生动有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以课外专题活动为抓手拓展教学空间

提高作文教学成效,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运用好课外活动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课内外联动的有效格局。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从两个方面入手拓展教学空间,一方面将课文兴趣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组织学生参加写作兴趣小组,指导他们独立开展活动,针对作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展研究,如细节描写的强化训练,文章结构的专题研讨,以及各种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等等,这些方面能够为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写作兴趣小组的活动组织中,笔者注意体现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优秀生以及中后学生,分别确定相应的活动目标与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在兴趣活动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化发展。另一方面,笔者注重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通过口头小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竞赛、读后感展览等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作文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笔者还鼓励学生将自己优秀的习作向各类刊物投稿,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