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学以致用,夯实知识准备基础。

一是认真进行岗前培训。xx年底,我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XX市军队转业干部集中学习培训,培训班主要围绕帮助军转干部实现岗位角色转变目标,系统讲授了省情、市情、依法行政和公共管理等内容,我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参加培训,圆满地完成了全部学时培训任务,经培训班综合考评,我被评为XX市xx年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学习先进个人。二是积极进行业务学习。xx年xx月底,经局机关研究,我从xx中心调整到局xx科工作,主要负责信访、信息公开和督查督办工作,这几项工作政策法规性强,都具有严格的时效要求,为了适应岗位要求,我多次参加上级单位和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政策规定,初步掌握了业务规范,为日常履职打下了基础。三是深入进行理论武装。根据局党总支教育活动安排,我认真参加各类学习教育,特别是参加“三严三实”教育实践过程中,我系统学习了党的会议、路线、方针精神,以及同志重要讲话以及《摆脱贫困》等文章,并多次在全区党建活动中撰写体会文章,在区纪委“三严三实”的征文活动中,我撰写的文章“人生可以有多个驿站忠诚干净担当永远相伴”被评为三等奖。

二、努力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助手。

能力不足勤来补,刚到xx科工作面临许多能力和经验的不足,一方面我认真向科长和科里的老同志学习,我采取的方法是把工作方法点滴都记录在工作日志上,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我积极参加上级的业务培训,多次主动参加信访等上级组织的培训。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在短时间内工作上手,受到局、科领导的肯定。一是高效完成信访工作。信访工作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信访事项处理,二是信访系统操作。其中系统操作主要依托省信访系统和市长专线系统进行办理,我通过请教信访局几位老同志,逐步加深我对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信访事项处理主要依靠信访条例等法规进行指导,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日常积累,我逐步掌握了这两项业务的工作流程,截止到目前,信访事项办结率为100%,满意率100%。二是认真落实督办事项。我负责两办(委办、府办)督办交办事项的跟踪反馈,通常两办督办交办的事项都是区委、区政府领导重点关注的事项,为了高标准落实区领导的要求,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工作过程中,我经常与上级部门和本级事业单位沟通交流,确保区领导要求准确无误地在本级事业单位落地,避免出现理解偏差和推诿扯皮,同时,我也会持续跟踪事项进展,多提醒多关注,提高承办人员的责任心。一年来,所有经我督办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三是细致完成综合工作。一年来,我负责的综合性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一是局领导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完成这两项综合工作中,我坚持高标准原则,力求务实、高效、为民,特别在办理“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过程中,多次加班加点,有时开会从晚上7点开到夜里11点,有时周六周日还在加班,我毫无怨言,耐心细致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

三、慎独慎微,严格纪律作风养成。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政府部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办公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查落实、信息调研、参谋决策”的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加快工作节奏,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服务环境为工作重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履行协调、调研参谋、综合服务、法制建设等各项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扣中心,围绕大局,全面提高服务工作水平

上半年来,我们突出政务主体,优化保障服务,注重抓调研、抓协调、抓督查、抓服务,努力当好参谋助手,保证了政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1、严谨细致,努力提高办文办会水平。

在公文处理上,按照从严、从精、及时、实效的原则,对文书处理的收发、印制、传阅、清退、归档、销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调整,严格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严把政策关、时效关、公文体例格式关、文字关和校核关,力求政策清楚、主题突出、格式规范、逻辑严谨。

同时,规范发文行为,全年收到上级来文1444件,收到请示969件,政府发文167件,政府办公室发文145件,发抄告单424件。在会务工作上,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认真审查会议议题,努力做到少开会、开短会。为提高会议效率,狠抓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落实三个环节,力求会议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务求实效。

2、立足服务,力创信息调研工作新局面。

一是抓住重点,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农民增收、创新环境、社会稳定等全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进展情况。

二是抓实效,从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群众生活、社情民意的各个领域,搜集素材,捕捉信息,综合分析,力求客观公正。通过《靖安政务信息》这个载体,既反映全县的新成绩、新经验、新做法、新典型,又反映问题和差距,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便于领导调整和完善决策。同时,积极向上报送信息,全年被宜春政务网采用90条,宜春政务采用40条,省政务采用4条,使办公室信息工作在全市的排名从去年的倒数第二上升到今年的全市第二名,受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的表彰。

3、突出重点,强化督查协调促进工作落实力度。自督查室成立以来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把落实作为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力度,改进方式,提高实效。制定了《靖安县政务督查工作制度》,使督查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管理。一年来,围绕政府五十三项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题督查,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落实,增强了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确保了重点工作任务的启动和完成。

在督查过程中,坚持把协调解决问题作为提高督查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力求实效。对政府和领导授权的督查事项,大胆负责地督办,积极主动地协调,对领导尚未明确的事项,在职责范围内督办解决,确有困难的,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及时向领导反映;加大督查调研的力度,做到督查和调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督查工作情况清楚,有的放矢,措施有力。

4、关注民生,切实抓好来信来访工作。为了进一步拓宽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办公室印发了《靖安县政府领导接听群众来电工作方案》,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工作中,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大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党的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秉公办事,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每一件来信来访工作。

对于群众来信,认真登记、不拖不压、妥善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对上访的群众做到热情接待,对符合政策应该给予解决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迅速处理,对不符合政策的做好解释工作,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统筹兼顾,尽职履责,努力开创法制、体改、外侨工作新局面

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克服人员紧缺、工作繁杂的困难,做到统筹兼顾,在全力抓好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认真抓好法制、体改、外侨工作。

1、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订了《靖安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工作制度》,以县政府名义了《行政复议公告》,并通过县电视台、《靖安通讯》等媒体扩大宣传,同时采取现场咨询、印发宣传单等方式,使人民群众对行政复议工作的知晓度有所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规范了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事业收费标准。坚持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作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民主监督,依法行政的大事、实事来抓,提高思想认识,狠抓交办、督办两个关键环节,确保工作落实。

由办公室具体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3件,政协委员提案28件,转交县直单位办理建议59件、提案73件,按照一个月办结的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成,从回复的情况来看,满意、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并及时总结办理情况向县人大、政协报告了办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把关。凡以政府或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文件,均由法制局把好关,确保政府出台的文件规范合法,规范性文件审报工作得到市法制办的肯定。

2、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妥善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坚持 “三个原则”: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职工安置问题作为改革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来抓,坚持以人为本,职工身份置换后即时支付补偿金,并协助办理低保、社保及职工再就业证等事宜。

二是坚持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努力使改革成本与企业变现能力相适应。

三是坚持规范操作。企业改革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对资产处理实行公开拍卖、“阳光操作”。对发电公司和小湾水电站改革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基础上,对小湾水电站资产处置实行公开拍卖、“阳光操作”,成交价 3700万元,比评估价高出近700万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医药公司改革已进入扫尾阶段;房管系统县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改革、商业系统综合总公司、食品公司和饮食服务公司改革、旅游局下属三个企业的破产改制以及三爪仑国有林场改革已正式启动。与此同时,配合法院对大南山养殖场完成了破产清算、拍卖和资产变现工作。

3、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外事侨务工作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本着“侨胞利益无小事”、“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做好归侨侨眷来信来访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起到了良好的“窗口”效应。七月中旬开始在全县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侨情大调查, 对我县的侨情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摸底,同时对部分困难归侨侨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优先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规范了我县外事侨务工作的对外文书往来和工作联系,得到上级外侨部门的充分肯定。

切实加强了外事管理,在出国审批工作中,注重对出国任务及申报材料的审查、审核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外宾16批98人次,华侨华人6批20人次,港澳台胞7批36人次。20xx年我县外侨得到市外侨办的充分肯定,市外侨办领导在我县上报的外侨工作信息上批示:靖安外侨工作有了新起色,值得在全市推广。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加强办公室队伍建设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办公室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了办公室队伍的建设。

1、加强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工作作风和纪律整顿活动为重点,开展了“五抓五查”,即:抓学习,查政治业务素质;抓团结,查大局意识;抓纪律,查工作作风;抓创新,查务实精神;抓廉政,查为民服务态度。

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学风和廉政建设,增强了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争先创优”活动,规范党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完成了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多次为困难群众捐款、送温暖。针对办公室新进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强了业务培训力度,采取以老带新、外出培训等方式,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

2、加强管理,优化后勤保障工作。

一是工作服务求优质。以“保证运转、促进工作”为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千方百计为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是接待工作求实效。坚持热情接待,从俭招待的原则,与有关部门配合,圆满地完成了首届文化漂流节、?柑节和上级机关及兄弟县市考察接待,促进了对外交流与协作。

三是值班制度求完善。进一步完善了24小时值班及节假日值班制度,做到值班来电、来访登记及重大事件及时汇报制度。

四是财务管理求严格。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把财务支出关,坚持厉行节约,勤俭持“家”,杜绝浪费,为办公室的整体运转提供了有效的后勤服务保障。

五是车辆管理求安全。制定了《小车和驾驶员管理制度》加强对车辆驾驶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合理安排调度,严格车辆检修保养,确保车况良好和安全行车,严禁出私车、出人情车,保证了领导安全用车。

3、加大力度,切实抓好扶贫包村、招商引资工作。在扶贫包村工作上,办公室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加强服务意识这一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村建工作,成立了以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扶贫工作小组,确定专人驻村负责扶贫帮扶工作。

通过多次深入村组调查研究,了解帮扶对象情况,摸清村情民情,办公室结合实际,理清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通过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大村建扶助力度、加快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等多种措施,全力开展帮扶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余件,走访慰问困难户5户,送去慰问金2000元。每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累计提供各项致富信息300余条,落实帮扶资金5000元,赠送杨树苗木500棵,协助他们搞起了?柑种植、生猪养殖等特色种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帮扶对象今年人均增收在400元以上。

半年来,办公室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办事效率、协调能力、督查力度、调研水平、互相配合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这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政府部门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按照县委十二届全会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进一步落实县组织工作会议要求,以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乡党委换届重点,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保证,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抓好党建有目标,实现发展有规划。

1、年初镇党委针对XX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按照与县委签定的«2010年度乡镇党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和«201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申集镇2010年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意见»和«申集镇201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量化分解表»,明确了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并与各村党组织签定目标责任书,将党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二、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按照“让党员受教育,使群众得利益”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两个结合”。我镇在制定整改措施时做到与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保证用经常性教育巩固集中教育成果,促进新时期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一是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培训学习制度»,通过健全完善党员经常性的学习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表彰激励、自我纯洁和党员发展机制。二是建立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管理机制«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是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结合行业特点创新«为民服务全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四是建立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及抓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通过建立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

三、抓住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3、以做好镇党委换届工作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有关党委换届的指导意见和精神,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组织基础。严守“五条纪律”、“十项规定”和“十个严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保证秩序不乱,工作稳定,圆满完成了党委换届的任务,达到了优化镇级领导班子的目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管理工作暂行规定»,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4、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准配强“一把手”,对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5名干部给予了停职或免职处理,同时对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影响的5名干部,给予了行政记过或党内警告的处理,二是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选拔配备年轻干部,使每村达到2--3名。三是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激励制度,重点抓好村“两委”一把手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行政管理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四、以夯实村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5、重视选拔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我镇不断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认真落实周例会制度。一是做好选派项目资金的使用工作,做到无挤占无挪用,积极引导他们将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指导他们用好用活专项发展资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做好继任书记的选举产生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对第二、三批选派干部重点突出“六抓”,认真落实周例会制度,保证他们全面主持选派村工作。

6、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和“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活动,同时结合此项活动扎实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到年底力争实现申集、南乔、彭集、马集、于张等5个村达到“五个好党组织标兵”标准并实现申集、于张2个村达到“新农村示范村”的标准。同时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人民群众反映好”的标准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活动。

7、进一步探索村党支部设置形式,着力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以现有村为基础,按照农村党员从业情况和年龄结构,突破区域界限,将党员人数在50以上、产业特色明显、条件成熟的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全镇以产业链设置党总支7个,并在总结成立镇种、养协会党支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区域在设置党总支的村分片设置2--3个区域党支部,在7个设置党总支的村中共设置党支部16个。同时以协会、基地依托,结合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按党员的专业特长、行业分布和个人意愿,划分专业党小组39个。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清理范围和时间

列入这次清理范围的规范性文件,是指自1998年1月1日以来,区政府及区政府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的命令、决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包括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批转(转发)的白政发、白政办发文件以及各部门下发的文件。

清理时间:2008年9月―2008年12月

二、清理标准

1998年1月1日前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原则上认定失效,确有保留必要的,应按制定机关的权限重新制定。

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废止或者修改:

(一)主要内容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规定,或者已被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代替的,要予以废止;

(二)主要内容不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或者与国家、省、市现行政策相抵触的,要予以废止;

(三)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消失,实际上已失效的,要予以废止;

(四)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已废止或修改的,要予以废止或修改;

(五)规范性文件部分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要予以修改;

(六)规范性文件之间不协调、不衔接的,要予以修改。

三、清理工作分工和期限

这次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执行、谁负责”的原则,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组织清理。具体执行该规范性文件的部门应当先行清理,提出有效、废止或修改的意见,并说明理由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规范性文件有多个执行部门的,由主要执行部门牵头提出清理意见。撤销、分立、合并及职能转移部门的文件,由承受其权利义务和有关职能的部门负责清理。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清理意见进行审查认定后报区政府审定。

有清理任务的部门应当在2008年9月底前摸清本部门现正在执行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底数,整理并编制成目录上报;10月底前完成本部门对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提出应当废止、修改或者保留的清理意见(连同有关报表)以及文件的正式文本(一份)、电子文本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要在2008年9月底前完成区政府规范性文件总目录的编制发放工作,11月底前完成清理结果的审查认定,形成正式清理意见报区政府批准。

四、清理工作步骤

(一)部署工作阶段(2008年9月上旬至中旬)

1、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清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统一部署清理工作。

2、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制定清理工作方案,成立清理工作小组,并负责组织实施。

3、建立全区文件清理工作网络。各部门要明确一名清理工作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并填写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人员信息表(附件一)9月23日前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实施阶段(2008年9月下旬―10月)

1、各部门按照要求对本部门执行的所有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和本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摸底,整理出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的规范性文件目录,9月26日前上报区政府法制办公室。(汇总样式见附件二)

各部门在整理、报送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时,应当认真梳理核对本部门仍在执行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将属于清理范围的规范性文件列入清理目录,避免遗漏。凡是不报、漏报和瞒报的规范性文件,将视为本部门不再执行的规范性文件。

2、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对部门上报目录所列规范性文件进行确认、汇总,编发区政府规范性文件总目录。

3、有清理任务的部门应当对照目录,按照方案要求对本部门执行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提出清理意见报送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确认。(汇总样式见附件三、四、五)

(三)清理结果形成阶段(2008年10月―11月)

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对各部门报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初步清理意见进行审查把关和认定。

(四)清理结果报批阶段(2008年11月―12月)

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在完成清理结果的审查认定后,形成正式清理意见报区政府批准。需要废止和修订的规范性文件,按照程序报请区政府审定。

(五)清理结果公布和工作总结阶段(2008年12月)

清理工作完成后,区政府将清理结果和清理后现行有效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向社会公布。经公布现行有效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按照即将推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有关规定,实行有效期制度。

不在公布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属于无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执法的依据。

承担清理工作的各部门应当对这次清理工作做出总结,并于12月25日前将清理工作总结报区政府法制办公室。

五、清理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清理任务的区政府各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清理时间要求列出时间表,切实落实清理工作责任制,确保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完成清理工作任务。

(二)实施“开门清理”。清理中凡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原则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实行“开门清理”。

(三)加强沟通和指导。具体承担规范性文件清理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向本单位领导汇报清理工作情况和清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清理工作中遇到问题,特别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向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反映。区政府法制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有关上位法的废止和修改情况可参考下面资料。

国务院行政法规废止和修改的具体情况可查阅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

《条例》颁布后,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对贯彻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确定市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市监察局、市档案局、市政府法制办、市保密局和市信息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全力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分别由市政府办负责指导推进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市信息中心负责平台搭建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由市档案局、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建设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等。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都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成立或指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一些乡镇也明确了具体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初步建立起了市、县、乡(镇)三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以上名单附后)。

二、开展《条例》学习和培训

1.认真学习、调研。市政府先后派员参加省政府办公厅等单位举办的《条例》培训和研讨会,并赴*市开展了学习和调研。

2.开展集中培训。市政府办、市人事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连续举办6期培训班,对全市120多个单位的同志进行集中培训,讲解《条例》内容和意义、编制公开指南和目录的有关要求和软件使用方法等。为深入贯彻《条例》,我市还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培训计划,召开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工作会议。

3.广泛讲解《条例》。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分赴市直有关单位和部分县、区讲解《条例》,并邀请有关专家给市直有关单位和县、区同志作《条例》辅导报告。

各县区、各部门也及时开展了培训和动员工作。5个县区共举办培训班6余期,参训人数400多人次。市烟草局等单位还召开全体动员会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布置。广泛深入的学习培训,为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进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

1.制定工作方案。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小组制定了《*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编制原则、主体、内容、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编码规范指南》有关原则,编制了各县区、市直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单位代码;向各单位配发“安徽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软件”,从而使市、县、乡三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有关单位可以使用统一软件,按照统一编码规则,分别组织录入信息并上网。

2.强化指导督查。市编制工作小组督促各单位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及具体负责人(联系人),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从市档案局、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等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进一步加大对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力度,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分赴有关单位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市政府网站动态公布各单位最新进展情况。

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清理政府信息,并绘制主要行政职权或办事流程图,经审核后上网。

四、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转发了国家和省贯彻《条例》的做好实施《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皖政办[*]61号)、贯彻《条例》实施意见(皖政[*]120号)等有关文件,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信息保密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巢政办[*]4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巢政办秘[*]1号)等涉及政府信息协调、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等多项制度,并在市信息中心设立了依申请公开受理点。同时,建立信息、依申请公开等具体工作流程,采取市档案局、市政府投诉中心以及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增设依申请公开受理点等措施,明确分工、细化步骤、优化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申请及时办理反馈。

五、完善政府信息渠道

1.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开通了市政府信息公开网,设有“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等8个栏目,其中“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包括“政府机构”、“人事信息”、“政府规范性文件”等17个子栏目。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共企事业单位和中央、省属驻巢单位也开通了信息公开子网站,搭建起全市政府信息统一平台,初步形成目录规范、编码统一、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易于监测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各单位在本单位门户网站的显著位置,设置了与政府信息公开网的链接。

2.完善政府信息平台。省政务公开办和省经济信息中心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通知》后,我市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对政府信息公开软件平台进行了升级,并已经对市政府门户网进行改版,以政府信息公开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栏目内容直接替代门户网相应栏目内容,初步解决“两张皮”和重复录入问题。

3.建设信息查阅场所。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条例》要求,即将在馆内(办事大厅内)辟出专门区域,添置查阅、复印等设备,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方便公众查阅。

4.完善传统公开方式。我市的工商局、供电局、建委等还通过在办事大厅、办公场所等处设置触摸屏、政府信息公开栏;完善新闻会制度,今年共召开12次新闻会;扩大公报发放范围,免费发放到企业、公共服务单位等,丰富和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六、营造实施《条例》的良好氛围

1.开展广场宣传。结合“市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通过现场咨询、网上互动、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条例》的内容和意义。活动期间,个市直单位向社会公众宣传《条例》的内容和意义,现场接待群众咨询上百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数佰份,数家新闻媒体做了报道。

2.加强经验交流。市烟草、建委、行政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工作主管部门通过编发专题简报、开设网上专栏等多种方式,宣传介绍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交流各地、各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

截至*年12月31日,全市共开通政府信息公开子网站578个,各类公开主体共信息11869多条,其中,市政府各部门开通子网站120个,占市政府部门总数的21%,信息3776余条,占全市总量的32%;县、区政府开通子网站5个,占总数的1%,信息8093条,占总量的68%;乡、镇政府开通子网站453个,占总数的78%。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共信息147条,其中,“政府机构”栏目信息2条,占总数的1%;“人事信息”栏目信息24条,占总数的16%;政府规范性文件栏目信息43条,占总数的2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栏目信息4条,占总数的2%;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栏目信息0条;政府会议栏目信息23条,占总数的16%;重大建设项目栏目信息1条,占总数的0.5%;政府集中采购信息主要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采购网,重复录入问题,数据暂未迁移到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应急管理栏目信息0条;公告和新闻栏目信息1条,占总数的0.5%;民生公益栏目信息29条,占总数的18%。

目前,政府文件从生成到上网公开平均需要7个工作日,最长需要10个工作日;其他信息从生成到上网公开平均需要5个工作日,最长需要7个工作日。

全市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5条,其中,网上受理5条,信件受理0条,在机关当面受理0条,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当面受理xx条。申请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工伤保险、人员调动等方面问题,其中,已经主动公开的1条,占总数的20%。

目前,我市质监部门管理的企业产品质量、食品药品部门管理的药品质量等方面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在此期间,我市共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0件,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0件。

在工作中,我市(单位)认真总结取得的经验,积极向省政务公开办报送工作动态等信息,政务公开交流3期,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经验交流”栏目,安徽日报等省级新闻媒体7月29日宣传报道了我市的政府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政府部门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今天,县上下齐心协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建设之际。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全面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为统筹我县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刚才,万冬同志宣读了关于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等文件。等会,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

自1982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第六次机构改革。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是一次以大部制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深刻认识实施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我县政府机构改革。要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总体目标。2008年3月,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标志着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去年6月,省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并下发了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深化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务及组织实施工作。今年3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并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了周密布置和安排。目前,县乡镇农业服务站等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在探索中挺进,做法赢得了市编制部门的肯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将适时展开。因此,县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部署的重大任务,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20年总体目标的重要方法,必需认真组织、全力推进、确保实效。

二)深化我县政府机构改革。县依照中央和省市决策安排,不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县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管理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并存;组织结构及其权力、职责的配置不尽科学,职能交叉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等等。要实现嘉禾经济社会新的科学跨越发展,就必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解决好制约科学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深化我县政府机构改革。县掀起了建设开放型政府的热潮,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但是目前我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尽相适应。这次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效能,加快建立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而全面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就是要把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变成建设人民满意和支持的开放型政府的过程。

四)深化我县政府机构改革。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的普遍共识,并且正在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我必需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水平上解放思想,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高效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力量,投身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建设的伟大实践。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上合理配置政府资源,提高施政效率,更及时、更高效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发明更好的政务环境。同时,要以政府机构改革带动全县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改革,为实现新的科学跨越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强劲动力。

二、突出重点。

县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原则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为实现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宏伟目标提供体制保证。总的要求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着眼促进科学跨越发展和保证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调整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整合职能相近的机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主要任务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16个字: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强化责任、严控编制”

一)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核心。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在政府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责任界定、管理体制和层级分工等方面,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一要坚持“四个分开”即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进来,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减少行政许可,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二要突出履责重点。突出县政府履行职责的重点,更加注重有效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更加注重对外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注重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县发展和改革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县财政局要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三要强化直接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整合行政审批职责,集中行政审批行为,健全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和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优化组织结构,改革中体现科学性和创造性。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批准县政府设置工作机构21个,机构总数减少3个、精简12.5%新的县政府机构框架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控制限额,合理设置。县政府机构总数控制在21个以内,力求在整体上与市政府机构改革坚持一致,确保政令贯通、上下协调,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工作正常运转,确保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二是突出重点,综合设置。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城乡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和食品药品管理等政府职能的统筹协调,探索建立符合嘉禾实际的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建设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三是清理精简,规范设置。规定的限额内,设置县政府工作部门。从实际出发,适当加大整合力度,确定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形式、名称、排序等。清理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部门管理机构、超限额自定行政机构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该撤销、合并的坚决撤销、合并。议事协调机构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确需保留的要在机构限额内设置。整合现有局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再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三)强化责任落实。要进一步界定职能、明确责任、完善体制、理顺关系。总的要求是既要理顺同级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也要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对一些长期存在职责交叉的事项,要逐项研究,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谁主办、谁协办,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商协作的机制,确保执行顺畅、运行高效。对一些部门存在或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或权责不对称的问题,既要赋予权力,更要明确责任,力求权责一致。二要建立完善考评问责机制。探索强化责任的途径和办法,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绩效考评、行政问责等有效机制,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追究,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三要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要抓住“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机遇,依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强对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增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时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效能。

四)控制机构编制。这次改革必需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要严格机构编制审批顺序和备案制度,对同层级的人员编制,可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需做到四个不得”一是不得超机构限额。严格依照中央规定的限额来设置机构,不得擅设机构、擅自升格,严禁规避限额,严禁将行政机构改为事业单位。严格控制“合署办公”和“加挂牌子”机构设置模式,鼓励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限额内改为政府工作机构,或与政府工作机构整合。二是不得超编制总额。这次改革,行政编制总额不得突破,事业编制总量不得增加。对未作调整的单位,编制不增减;涉及职能划转的单位,实行“编随事走,人随编走”机构变化较大的单位,编制可在总额内微调。同时,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拓宽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公务员提前退休,逐步消化党政机关和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的超编人员,确保今年完成“消超”任务。三是不得超配领导职数。中央规定,县(市、区)政府工作部门正副职设2-3名,工作任务较重、管理幅度较宽、所属单位或机关编制较多的极个别部门,可增设1名副职。除确因工作需要、经上级组织批准外,一律不得实行党政领导分设。四是不得增加内设机构。这次改革中,部门内设机构要进一步综合设置,规范规格和名称。未作调整的部门,原则上不新增内设机构;合并后新组建的部门,其内设机构要加以整合、有所减少。总之,要全程严控机构编制,确保改革后县政府的实设机构数得到精简,本级行政编制总量不突破,各部门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总体上不增加。

三、精心实施。

涉及面广,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布置,抓细、抓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取得实效。

一)切实做好“三定”工作。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参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做法,这次改革,无论是变化的还是保存的政府工作机构,一律重新制定“三定”规定。三定”规定的拟订出台,必需依法依规、有根有据,依照协商、协调、裁定的顺序操持;职能配置上,原则上对比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三定”规定进行相应调整。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利用“三定”之机,片面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特殊性,或违背法规和顺序去争职权、争利益。县委编办要集中力量和时间,分批审核,尽快按程序报批。各部门要在新的三定”规定批复后1个月内实施到位,并按新的机构和职能运转。对无特殊原因而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要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认真做好调整组建工作。有的部门进行了归并,有的不再保存,有的调整了序列。这次调整变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希望同志们正确对待。新组建的部门要抓紧完成组建,尽早挂牌运转,特别是由若干部门整合成的部门,摊子大、任务重,领导班子要迅速进入状态,抓紧做好职能划转、人员定岗和工作交接等工作,确保新机构尽快运转起来;撤并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善始善终地做好职能划转工作,防止出现工作脱钩断档,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调整序列的部门,要坚持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水平不降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整个改革期间,各部门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良好的态度和作风抓改革、抓落实、抓运转;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县委编办,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加强政策指导,解决好各种问题,确保机构改革实施落到实处。

三)着力强化机构编制“三化”管理。要有重点地逐步完善规范体系,力求在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社会重要行业,公众服务重要系统的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上取得更大突破。要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将机构改革同消化党政机构超编工作有机结合,加大消超力度,确保新机构精简高效。

四)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是一次重大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全局观念和纪律观念,坚决服从、配合和支持机构改革。要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改革期间,各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毫不懈怠,决不允许因为机构改革而影响日常工作,决不允许因为日常工作而影响机构和职能调整,也决不允许因部门和单位利益的纠缠而妨碍工作的开展,做到机构改革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严守工作纪律,决不允许擅自设立机构、违规进人,决不允许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调动干部,也决不允许借人员变化之机弄虚作假、、打击报仇,更不允许借机构调整之机挪用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挥霍国家财富。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审计等部门要高度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对借改革之机、违法乱纪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