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故事

品德故事

品德故事

品德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故事 童话 哲理 历史 孝德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说理,形象生动。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级情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故事,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得品德课堂更生动,更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一、运用童话故事激趣

童话中的想象、夸张,可以把世界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认同性。因此,在品德课堂中采用童话的内容或者是形式进行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不胆小》时,播放了一个童话故事《咕咚来了》。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一看到动画片,兴趣就来了。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在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前盲目害怕,是没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童话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有助于他们提高认识。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我们不光可以让学生听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故事。

我在教《我不胆小》时,让学生观看一个课前让学生编排的故事剧《学本领》。看完之后,让学生说说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你想对他说什么?通过总结,让学生思考,如果你现在就是小猫,你想学本领,拿冠军,你怎么办?通过表演,学生就清楚:要想学本领就不应该胆小。

二、运用哲理故事启思

一些小故事中蕴含着正确浅近的哲理,常常能成为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南。以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导行,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或震撼,可以将道理真正转化为孩子们的道德认识,并引发道德之行。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合作》,教学时适时抛出小故事:从前,有个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上路。路途中,驴子对马说:“你若能救我一命,就请帮我分担一点我的负担吧。”马不愿意,驴子终因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于是,主人把所有的货物,包括那张驴子皮,都放在马背上。这时,马悲伤地说:“我真倒霉!我怎么会受这么大的苦呢?这全因不愿分担一点驴的负担,现在不但驮上全部的货物,还多加了一张驴皮。”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解,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

孩子天生爱听故事,而故事特别能激活他们的大脑皮层,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使他们在最佳的倾听状态下不知不觉地陶醉在故事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同时又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

三、运用历史故事溯源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还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个单元要求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热爱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形成热爱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文化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可以根据所教内容选取适当的历史故事,这样,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与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与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与社会,将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想品德教育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我们来寻根》讲解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时,我补充了关于他们的小故事——《阪泉之战》,“相传黄帝时期,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的一次交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炎黄阪泉之战。延庆西北十五里有阪山,阪山下有阪泉。五千年前,黄帝曾在这里活动过。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源……”通过这样的历史小故事的补充,学生更加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四、运用孝德故事明理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利用好孝德故事,引导学生边学边做,知行统一。教学时,利用这样的小故事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引起学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实现教育无痕。

品德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德课堂 故事资源利用 思辨策略

所谓思辨,就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深入思考,并反复比较与鉴别不同的回答,最后形成自己认识的思维方式。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可能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因此,价值澄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分析、讨论、评价和反思等手段,来有效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澄清其自身的价值观,使其获得最好的、适合于他们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新课标也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又被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它通过择选,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的思辨,可以无痕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让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那么,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资源,引起学生思辨的策略有哪些?我们通过思考、实践,认为有如下策略方法:

一.故事导入,激发思辨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一堂品德课的开始,老师引入一个让学生联系生活,能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共鸣的故事资源作为导入,必定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而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在故事资源的导入时,我们要关注:

1.捕捉生成资源。故事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时,由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紧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很正常。此时,教师只要认真关注在场因素,从这不同的声音中敏锐地捕捉到信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就可以激发学生思辨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四年级下册《萝卜的故事》一课,在老师和同学围绕萝卜的故事讨论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劳动不一定有收获。”这是教学中的不和谐声音,但这恰恰是学生观察社会某些现象后所获得的真实体验。老师此时没有随意否定,而是抓住生成的资源,提出以下问题供孩子们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劳动?劳动到底能不能产生收获?学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思辨的积极性也随讨论而激越。

2.整合典型教材资源。《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那些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点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研讨,更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教师可以在融入学生生活实际,对那些典型教材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出现。这样,空洞、分散的教材资源能够充满生机。在作为导入新课r,既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又能带动思辨。

二.故事讲授,体验思辨

1.创设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引发我们思考的起点和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来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使课堂充满智慧。

(1)逆向性问题情境。逆向性思维是一种启发智慧的方式,有悖于惯常思维,可以解决很多靠正常思维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激发人们思维兴趣。四年级的孩子喜欢新奇、思维经常出人意料,创设逆向性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更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思辨。

如:四年级上册《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中,老师呈现“2008年冰灾造成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停运”的故事后,抛出问题:“如果我们的交通都没有了的话会怎样呢?”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个逆向性问题引导下,纷纷联系生活实际,甚至有学生联系到自己或家人在2008年冰灾时的真实经历进行讨论。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体验中,不光“交通与人们生活、经济,甚至国家安全的密切联系”这一教学难点,水到渠成,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辨的密度和效度,促成了学生自由思考,拨动了学生寻找意义的心弦。

(2)矛盾性问题情境。由于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学中教师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或抓住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挑起“矛盾”,引发争论,而这正是学生思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获得对事物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四年级下册《餐桌上的发现》,本课通过学习要知道食物的来源与土地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土地的热爱。课中老师引入科技发展,科学家进行无土栽培并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故事,同时导入一段破坏土地的故事,并故意设计了这样的矛盾问题:无土栽培技术这样成熟,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社会,你认为土地是可以破坏的吗?我们还需要土地养育吗?我们该怎样做?这样的问题恰恰是学生乐于讨论的问题,他们学习情绪高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中,学生的认识由直观、肤浅,甚至模糊,向概括、深入、清晰的认识发展,通过思辨,对问题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起到了激励作用。

(3)疑惑性问题情境。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在思辨中摆脱习惯、权威的影响,打破思维定势,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四年级下册《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一课,当老师将落后的农业生产与科技带给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事例、故事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科技对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巨大贡献时,老师创设一个疑惑性的问题情境:既然科技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那么,属于科技一部分的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不受大多数人的接受?针对这一疑惑,学生兴趣昂扬,他们通过自己对转基因知识的了解,从科技认识、人伦、接受心理等几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通过思维碰撞,思辨火花四射,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2.预置故事留白

品德课堂学习中,故事资源的利用要适当留白。这种留白让学生有了思辨的机会:一方面为学生自由伸展思想进行深入思考提供机会,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以思考统领行为,自觉扩展事先描绘好的疆界,进行创造性的阐发。

如:四年级上册《传统与进步》一课,在学生了解了传统工业的生a状况与现代企业生产的区别后,老师利用教材与企业现实生产之间的差距,利用故事进行留白,讲述了一个传统的广州个体服装加工厂为了转变,引进现代的生产技术,但是效果不理想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并分析了很多种可能的原因,在思辨中明白事物在发展,但是又会生成新的问题。

三.故事延伸,升华思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想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课后让学生走进故事,真正体验故事,学生的智慧、行为才能与思辨一起升华,才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进一步完备价值观念。

由于学校地处天河新区,很多学生的籍贯是外地的,虽然从小在广州长大,但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粤语、粤文化等了解不多,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家乡的文化好过粤文化。四年级上册《乡音乡情》一课中,老师除了在课堂中引进有关粤文化的故事外,要求学生课后对粤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了解,采用走访故事人物、听粤剧、说粤语、吃粤式菜品等,他们惊讶的发现和感受到粤文化的魅力是如此迷人。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来思考、交流对粤文化的看法,他们就能客观、辩证地思考、分析问题,认为作为文化,没有高低之分,都是祖国优秀的文化,更引发了他们作为一个新广州人的自豪。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老师利用故事资源,培养学生的思辨兴趣,挖掘思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辨的实效性,对于学生的分析、利用信息,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3.郑英.《让课堂焕发“思辨”的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参考》.2008.1

4.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生成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品德故事范文第3篇

一、老师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七年级学生刚入学,面对的是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学科――思想品德。这和小学相比知识面更宽、难度也更大,需要学生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我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认字而已。我要让学生感兴趣、负责任地来学习新知识。怎样提升学生学习本科目的兴趣呢?我想到了我校挂在校门两侧的一副对联:“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梦想的学校。”我的课堂教学何不采用故事教育法?既能让课堂生动有趣,又能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来传递知识。

学生看着入学第一课《我上中学了》里的“探究园”中五颜六色的图案仿佛看到自己的身影,开心地笑了。可当要求他们阅读“心灵导航”文字部分时,同学们开始不自觉了,学生平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害怕读书。这对我完成教学任务带来极大困难。这时我想到了故事的作用。我给他们讲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人住在一座可以无限供应奶酪的迷宫里,不过奶藏在迷宫的某一个角落,两只小老鼠是凭着直觉去找。两个小人则是凭着分析和推理去找,他们花了很大的工夫终于找到一座看上去可以吃不完的奶酪山,于是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搬到奶酪山的附近,日复一日,过得很快乐。直到某一天奶酪山不见了,两只小老鼠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去找下一座奶酪山,但是两个小人却被“奶酪消失”的景象震撼住了,他们不断问自己以及相互讨论“谁搬走了我的奶酪?”日子在困惑中一天天过去,其中一个小人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去找下一座奶酪山。可是他的朋友不愿意,还是坐在原来的地方,希望“搬走奶酪的人”会将奶酪山“还给他”。出去找奶酪的小人在路途中几度因为不确定“能否找到奶酪山”而动摇,但是他却发现:当一个人摆脱了自己的恐惧,就会觉得无比的畅快和舒适!虽然那时他还没有找到奶酪,但是他不再为过去曾经拥有又失去奶酪山而感到痛苦。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新的奶酪山,也见到了那两只小老鼠。两只智慧的小老鼠因早就发现旧的奶酪山有越来越少的现象,所以当旧奶酪山消失时,它们毫不犹豫地开始寻找下一座。然而,当这个小人兴高采烈地带着新的奶酪找到他的朋友――仍守在旧奶酪山的那个小人时,他的朋友却拒绝吃新的奶酪,因为他仍然想吃到旧的奶酪,仍然希望“拿走奶酪山”的人有一天会“还给他”。

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明白了“奶酪”象征着我们生命中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但是尽管你现在手里拥有“奶酪”,但你随时可能失去。这就需要你不仅要珍惜已经拥有的“奶酪”,而且心中时常还要有一种危机感,要在危机来临之前行动起来,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做一个行动迅速的人,做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入学的第一课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要学习的道理,在往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也好上了。

二、学生讲故事,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课堂上我不仅讲故事,还请学生讲故事,在讲八年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邀请学生讲身边遇到的案例,张庆(化名)同学讲到:我参加希望学生用品有限公司主办的文具展销会,在展销会的第8号文佳文具厂的柜台前,看到一件价格为240元的皮书包,款式新颖,我决定购买。当我掏钱购买时,却被销售员口头告知,特价商品不包退换,而我急着要书包用也没太在意。我买书包后即用,但没想到10天后,我清洗书包时,发现外皮有脱落现象,皮书包上斑斑点点十分难看,书包厂的人员已经撤走。我十分气愤,随打电话到文佳书包厂反映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退钱或更换书包。随后我引出消费者六大权益: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及消费者要注意的事项。张庆同学讲到,他最终按照消费者维权程序更换了一个新书包,还让他在以后的消费中更加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听了张庆的故事后,也纷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故事,一节课下来变成了讲故事比赛课,从讲故事中同学们完成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效果良好,课堂氛围也轻松。

三、“他人”讲故事,丰富课堂内容

故事教育中我还请“他人”讲故事,让学生从他人的故事中学习书本知识,从他人故事中汲取能量。九年级学生快要步入成年人行列,社会责任感较强,领悟能力较好。在讲《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一课时,我收集到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兵的故事,课堂上静静的,同学们看着投影听着102岁抗战老兵钟必偕老人讲述着他的故事:“沙村镇是当年万泰苏维埃政权所在地。1930年10月,时年16岁的我参加了工农红军,成为肖克将军麾下的一名红军战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我随部队转战南北,分别在吉安、永丰、兴国、瑞金、于都等多地战斗。”回忆起当年战场上的惨烈,老人至今记忆犹新!“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我因大腿受了贯穿性枪伤,被分散隐蔽在当地百姓家里疗伤。然而,当我的伤口痊愈后,部队却已经北上。从此,我与部队失散,只好回到自己的家乡。好景不长,我又被部队抓了壮丁。1937年,中国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我跟随部队驰骋于各地的抗日战场上。期间,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对中国军民上千次地使用生化武器,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毒气战,由于没有防护措施,我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相继倒下。抗战胜利后,我不愿打内战,就离队回家务农,直至全国解放。虽然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当年在战场上杀敌的情景却依然铭刻在我心中。”老人讲到激动之处,还兴奋地唱起了许多当年的红歌和民谣。“有钱出钱去救国,没钱出力去当兵,说起当兵人人夸,这个当兵真不差……”举手投足间,老人仿佛回到了年轻时。

品德故事范文第4篇

小学品德课是小学生学习的必备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品德的课程。从更深的层次来讲,它寓道理于故事之中,有利于学生直观接受道德观念,具体地受到健康的思想情感的感染,借助于故事,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教学效果往往比冗长乏味的论述要好得多。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选故事要做到"准""切""精"

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学目标,在教参、资料和网络上去选择现成的故事,服务于教学。在选择故事时,要做到"准" "切""精"。"准",就是故事内容既要围绕教学目的,又要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使选择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思想健康,知识正确,决不能为了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而随意拈来一个故事凑合一下。"切",就是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理解水平,选用语言规范、篇幅适中和人物结构既不太简单又不过于复杂的故事(包括新闻、童话、寓言等)。故事材料不能光从教材参考资料上找,还必须从网络、报刊和其他书籍中找,从本班、本校实际生活中去选取。有的要进行删、减、补,选择其中某一方面为教学服务。"精",就是一堂课所选的故事不宜过多,一般1~2 个,如处理较恰当,也不要超过 3 个,做到讲清一个道理,转化一个道德观念,实现一课一得。

2.讲故事要做到"趣""理""情"

讲述故事是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直接体现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语言、表情、肢体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讲述的故事情节转,以达到故事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做到"趣" "理" "情"。"趣",就是内容要健康有趣,要根据儿童特点,语言要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和拟人化,要记讲,不看讲,也不背讲,让学生在听了教师的故事之后,能复述故事情节,或能梗概故事内容。"情",就是讲述要生动,感情要真挚,要善于把故事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声调、表情充分表达出来,做到"动之以情"。

3.编故事要做到"奇""巧""新"

编故事和讲故事一样,可以陶冶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变得更加纯洁和美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编故事, "新"是基础, "巧"是关键, "奇"是重要的一环。"新",就是内容要"新",不要老讲老掉牙的故事,如什么"大灰狼" "狼外婆"等,要经常关心有关新闻,参阅《中国少先队》《故事会》《少年文艺》等报纸杂志,触类旁通,结合本校、本班情况,紧扣教学内容编或改编。编故事还要注意情节, "无巧不成书",要有冲突,但奇而不能怪,做到"易记、易讲、易懂、易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故事在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品德故事范文第5篇

[摘 要]政治教学中通过运用小故事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创设的乐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关键词]小故事;思想品德;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29-01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该框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还进一步介绍在分配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进入高中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但面对现实性较强的收入分配与公平问题,在理解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运用小故事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呈现出来。

通过课件播放羊羊族群的背景小故事:美丽的肃南大草原上,有个羊羊族群。在族群里,住着慢羊羊村长和四只小羊,分别是聪明伶俐的喜羊羊、做事直率的沸羊羊、懒惰贪吃的懒羊羊和温柔美丽的美羊羊。为了让每只羊幸福快乐地生活,慢羊羊村长想了各种办法。

一、课件呈现故事——懒羊羊笑了

族群一直以来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一年下来,懒惰的懒羊羊和勤劳的喜羊羊分得一样多,懒羊羊笑了。

看完故事,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种分配制度公平吗?2.结合现实谈谈维护社会公平有哪些举措。3.维护收入分配的公平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结合小故事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化对公平的理解,并将公平的问题引入我们的现实社会,请学生讨论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以及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使问题简单化。

二、课件呈现故事——喜羊羊笑了

为了族群的兴旺发达,村长决定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劳动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小羊倾斜。一段时间后,凭借高超技术的喜羊羊变得富有起来,月收入达到1000捆青草,而懒羊羊只有100捆,按照奖勤罚懒的原则,喜羊羊月收入超过1200捆,而懒羊羊不足10捆,美羊羊和沸羊羊也只有200多捆。喜羊羊笑了,然而四只小羊之间产生了矛盾,羊群里失去了以往的快乐。

看完故事,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并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喜羊羊为什么笑了?2.你认为什么是效率?提高效率有什么意义?3.“羊群里失去了以往的快乐”,你认为这种分配制度完美吗?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课件呈现故事——慢羊羊村长的疑惑

两种分配制度都没有好的结果,慢羊羊村长疑惑不已,于是他召集族群里所有的小羊,商量对策。小羊们在那里争论不休,以喜羊羊为代表的小羊认为: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重要;以懒羊羊为代表的小羊认为: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重要。

看完故事请学生出谋划策:慢羊羊村长为什么疑惑?效率与公平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要求)?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本内容,归纳总结出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辩证地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

通过以上故事的巧妙运用,使本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政治常识。

第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