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1篇

一、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与社会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二、注重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以体验肢残人、盲人及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促使学生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这就是品德教育的成功之处。

三、注重解决问题,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2篇

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才能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课前,我先让班上学生回家访问妈妈,妈妈怀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访问家人,你出生的那天,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自己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一是让学生汇报访问情况,二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一小孩出生时的情境剧,再是出示学生收集的照片,并请当事学生讲相关的故事,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一个人成长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从而真正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在课堂上以学生家庭生活为基础,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自身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只有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设计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教学活动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如在《从看电视说起》一课中,我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或祖父母之间因看电视发生的一些冲突,说出自己对他们的一些不满。然后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学生在家看电视遭父母或祖父母训斥甚至打骂的情境剧,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活跃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表演结束,就让学生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表演效果,一是评价剧中人物做法是否合理。通过活动,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自己什么时候该看电视、该看什么样的电视剧,该看多长时间,家长在什么情况下应予以支持和理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怎样平息在家看电视引起的家庭风波?”让学生分组去挖掘,一些小组从认为把自己的想法给大人们说一说就行了,一些小组认为最好是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及学校建议的合理作息时间,和家长商量一下,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再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先说想法,后签协议,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一些方法。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对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习过程是儿童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达到自主创新。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探析

Abstract: Th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the social class only then implement the open style teaching,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e family, the social outside carries on the communication, can obtain the development, can cause the student to educat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in light of this several spot inpidual view,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eaching; searches analyzes

1正确地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也称之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方式是一堂课中的整体模式。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手段,若干个方法支撑着方式。教学方式是贯彻教学理念,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对一节课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换位体验式

换位体验式活动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活动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不一样的地方是通过换位,来体验被体验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换位体验中有所思考、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感悟。这样,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善良之心,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被唤起。

1.2情境模拟式

情境模拟式即教师通过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来观察和感受。

1.3情境演练式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为此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表演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1.4公益活动式

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儿童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养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参加公益活动,到社会中去学习,在服务中去实践,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适应社会,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之一。

1.5户外活动式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解放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和社会上参观调查、了解生活,在了解生活中学习,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6合作探究式

讨论,是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研究、讨论,能使学生都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个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交流、分享、互相启迪,有助于所探究的问题达到有深度、有高度。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不说套话、不说假话、不走过场,实现有效性。

1.7游戏娱乐式

儿童爱玩、好玩是天性,因此,游戏、娱乐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因为游戏及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才能搭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以实效为标准的小学德育类课程的教学新模式,让德育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过去小学德育类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参与活动来获得认识和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各种活动方式,帮助儿童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为提出:活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支点的根本所在的原因。

2真诚地扮演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转换,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由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这种转变是质的变化。在讲授式的教学时代,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在教学中是自编、自导、自演。课改要求教师作为引领者,首先在意识上要低下头、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在教学活动中是引领者、学习者,是学生的朋友。在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时,一定要真诚,要向学生敞开心扉,坦诚地和学生交流,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对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要遮遮掩掩。

3科学地评价学生

说到对学生科学评价的问题,目前是教师最头痛的事。“棒棒棒,你真棒”、“发小红旗”、“贴小红星”、“奖励小礼物”评价方式几乎充斥着所有课堂。不能说这些评价方式不好,只能说不实用,甚至没有起到评价作用。到底该怎样评价呢?我认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正确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催化剂和润滑油。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方式应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要坚持评价情境生活化,评价客体主体化,评价结果动态化。评价要坚持连续性,结果要保存下来,让其产生成就感。在评价中要重行为习惯的评价,而轻知识掌握的评价。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4篇

一、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纸上谈兵。把握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让更多的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因问题而产生需要,激发兴趣,形成探究的动力。以往莘莘学子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所谓的课堂秩序,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封锁了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更像一本学生的“学本”,而不是老师的“教本”,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原有的误区,跳出教材,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做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而不是笼中咿呀学舌的鹦鹉,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的想象的翅膀。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认识好朋友》一课时,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叫出对方同学的名字和促进新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安排了到操场上做游戏——兔宝宝快回家(“说说自己的姓名”)。全班围成1个圈,一个小朋友当熊宝宝,其他小朋友当兔宝宝。当熊宝宝追上兔宝宝时,兔宝宝能说出熊宝宝的名字,并说“我是你的好朋友***”,这样,兔宝宝就可以安全顺利地回家。熊宝宝大家轮流着当。孩子们处于非常激动与兴奋中,于是笔者问:“我们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你都认识吗?你都可以顺利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如果你不能叫车他人的名字,你也许会回不了“家”哦!怎么办好呢?”小朋友们都说:“赶紧认识他。”于是全班在操场中开展了认识新朋友的活动。教师引导孩子们不认识或者叫不出对方名字的同学,可以通过握握手、说姓名、拥抱等方式,积极地认识新朋友。然后分组游戏。游戏中,教师又提出:你知道你认识的的同学有什么爱好吗或者特长吗?很快,大伙又进入互相询问、介绍。课中,很多小朋友从陌生变成了好朋友,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结识新朋友的乐趣与愉悦,减少了部分孩子因胆小、害羞而不能快速去认识新伙伴情况。

这样的学习方式给一年级的新入校的孩子们带来了愉悦,他们可以从中自由地表达所知、所见和所感。学生是真正自我解读,自我感悟,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张扬学生个性,既检验了学生的个方面的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切实体现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二、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人人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所以,在《思品和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情感、易于沟通、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操,得到启迪,使美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如: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与语文、音乐、数学、美术、体育等其他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与联系,尽力演绎一个个美好、和谐的情感体验氛围,使每一个孩子在感动中感悟、在体会中学会。

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台湾同胞渴望回归心情的体验,笔者从网络中找到了《乡愁》一诗,播放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台湾同胞回归

“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好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探索,使《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更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加强了该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使学生顺利和谐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思想品德的丰富的源泉。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如果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将是在喻教于乐中进行,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会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对更好的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的一课前,让班级的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10分钟,并告诉学生可以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项目,只要开心就好。上课伊始,我便随机问学生一下几个问题:

(1) 你是怎么活动的?

(2) 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3) 你期待以后都这样活动吗?为什么?

通过活动和回答,每个学生的心中自然都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很快就可以懂得集体中规则的重要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从生活的事例中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解开他们心中的疑团,推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才是我们思想品德课堂的关键所在。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 学科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59-01

德育是个系统的工程,内容也比较多,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落实德育教育呢?作为一名品社教师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落实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落实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特点,注意德育落实的生动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落实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落实的生动性。例如: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品社教科书的第三单元《来自社会的关爱》,讲的是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他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门卫董师傅一天要锁好几次门,保洁员阿姨每天为了给我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楼上楼下滴打扫卫生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为校争光。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的落实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寻求结合点,注意德育落实的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例如:如:在上《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个小游戏,并提醒学生,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从而导出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规则。如:学校公共场所图书室看书,电影院看电影,交通行路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以此为德育教育的落实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四、根据年龄,注重德育落实的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较强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整个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德育内容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德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从而体现其内容组织的科学化。

五、加强联系,注重德育落实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总之,德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落实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只有从言传身教,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成为建设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郭雯霞.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落实——兼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建设[J]. 课程.教材.教法,2005,0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