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

生态扶贫范文第1篇

联动机制

――全市31个市级牵头及配合部门、38个区县政府及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全力参与,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统筹联动机制

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要办好22件民生实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赫然居首。

新一轮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市级牵头部门达五个,参与区县更是密布“一圈两翼”。

如此浩大工程,如何协同推进?

顶层设计“集团军”

2013年年初的一天,市国土房管局。

一上班,干部董秘的目光就被办公桌吸引住了。

桌面上,放着一份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

“2013―2017年,全市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董秘翻开文件,心潮有些澎湃。

“这可是场硬仗。”她说,“生态扶贫搬迁牵扯面广、涉及群体庞大,如果大家各自为政,不仅影响效率,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

这样的忧虑不无道理。

“大型扶贫工程由相关职能部门分散牵头,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一位扶贫干部这样总结――

一是容易造成补助标准不一。

二是容易导致部门间“踢皮球”。

三是各部门进度不一,影响全盘。

新一轮搬迁,如何克服以上问题?

2013年6月,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开了一次会。

针对统筹协同问题,这次会议连下“猛药”――

市级战略层面,建立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片联系制度,直接负责所联系区县的督查、协调和指导。

区县战术层面,建立参与区县领导和部门“分点(片)包干”工作责任制度。

政令畅通层面,相关计划由市有关部门会同市发改委下达,由有关区县统一组织实施。

很快,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集团军”建制成形。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大环节,“集团军”很快就战力凸显。

资金打捆助“搬出”

2013年年初的一天,城口县岚天乡。

“农户搬家,政府还有补贴?”听人谈起搬迁政策,贫困户李成林心里一热。

他赶紧向村干部打听。

“自己也要出一些――我没钱。”李成林心又凉了。

在“搬得出”环节,“没钱”成为一大瓶颈。

据测算,农村搬迁成本主要有三项――新建或新购房屋以及获取宅基权费用,水、电、气等入户费,搬迁产生的运输、人工等费用。

三项成本相加,让不少贫困农户望而却步。

“如不突破这个困境,就可能导致‘搬富不搬贫’。”

如此难题,如何解决?

“让农民‘搬得出’,不能单纯靠政府投钱。”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说。

针对这个问题,五个市级牵头部门突破行政壁垒,整合各自掌握的政策资金,推出了差异化补助体系――

一是大幅提高专项扶贫搬迁补助标准,根据农户个体经济状况进行差异化补助。

二是将国土整治、危旧房改造、基础建设等资金打捆使用。

三是创新农村宅基地复垦地票制度,弥补贫困农户资金缺口。

很快,李成林就从中受益。

2013年9月下旬,李成林搬进了新家――在大洪坝生态移民安置点,他拥有了一套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新房。

“通过地票交易、贫困补助、费用减免……房屋总价约15万元,我只出了5万元。”李成林笑出了声。

协同建设助“稳住”

“安置点有没有公路?”

“政府管不管‘三通’?”

“电话线哪个来装?”

听到乡里要搞生态扶贫搬迁,胡秀英脑中冒出一串问号。

胡秀英老家位于酉阳县木叶乡梨耳村六组,由于不通公路,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当生态扶贫搬迁的消息传来,她立即决定参与。

可搬迁安置点的硬件条件,却成了胡秀英的“心结”。

“如果安置点基础设施跟不上,那我还搬下去干啥子?”她说。

胡秀英的“心结”,凸显出“稳得住”环节的一个悬念――安置区硬件环境,能否达到搬迁户预期?

为此,各牵头部门会同教育、水利、交通、卫生等部门及相关区县,进行了一连串探索――

首先,结合区县具体安置点实际,将生态扶贫搬迁和其他一些大型基建项目结合,整合资金,实现妥善配套。

其次,整合国土、城建、农业、水利等部门建设资源,集中用于安置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建设。

再次,针对不同安置点情况,通过区县次级协调和整合,推出个性化建设方案。

这样的协同作战,让胡秀英看到了希望。

木叶乡生态扶贫搬迁启动之初,乡党委、政府宣布了配套政策――整合扶贫政策,给予每个搬迁户1.2万元的硬件补助;同时,水、电、闭路电视、绿化等设施,也全部由相关部门配套解决。

听到这个消息,胡秀英心里的“结”被解开了。

资源合力助“致富”

19岁那年,唐云顺走出位于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的家,加入打工大军。

其间,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

迫于生计,唐云顺夫妇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继续外出谋生。

从此,“一家团圆”和“回乡创业”成了他的两个梦想。

“市里在搞生态扶贫搬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2013年,唐云顺夫妇回乡探亲,听说了这个消息。

唐云顺顿时忐忑起来。

“我想搬家。”他挠着头琢磨,“但下山后一家人如何生活――难不成继续出去打工?”

唐云顺的犹豫,凸显出生态扶贫搬迁的第三个难关――如何能致富?

针对这个问题,“集团作战”再一次显示威力――

一是提前规划,在安置区的选址上,以城郊、产业园和旅游景区周边等地区为重点,搬迁户可就近务工或发展乡村旅游等。

二是鼓励自愿进城的搬迁户,向旅游景区周边、工业园区附近、中心镇延伸地区集中,同时提供稳定的就业配套服务和公共基础服务。

三是鼓励愿意继续务农的搬迁户,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和乡村服务业,同时引导其加入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获得财产性收入。

与此同时,各区县又结合区域实际,力争“让每户搬迁户都有一个就业机会或致富项目”。

瞧着帮扶政策一波波出台,唐云顺不再犹豫。

生态扶贫范文第2篇

一、对象范围

生态养殖业扶贫对象为:全区适宜于生态养殖业发展乡镇的贫困村,重点是山脉、山脉的贫困村和丘陵地带的插花贫困村中扶持有养殖基础和意愿的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位于中心城区规划区,饮用水源保护地,主流域两岸500米范围内的贫困村不列入生态养殖业扶贫对象。生态养殖业减贫2488人。按产业划分为:生态肉羊养殖业减贫988人;生态林地鸡减贫300人;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减贫1200人。

二、目标与进度

按照“三年奋战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确保2015至2017年三年扶贫2488人。

2015年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羊生态养殖场77个,生态林地鸡养殖户75户,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户340户,实现生态养殖业减贫1138人。

2016年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羊生态养殖场50个,生态林地鸡养殖户75户,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户260户,实现生态养殖业减贫870人。

2017年扶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肉羊生态养殖场120个,实现生态养殖业减贫480人。

三、工作措施

(一)扶持对象精准

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选择的扶贫对象为天然牧草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副产物丰富的,有肉羊养殖基础的长丘山的盘鳌乡、秦家、万胜、多悦、广济5个乡镇实施。

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选择生态林地鸡养殖基础好、林地资源丰富、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强的乡镇实施。

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选择生猪养殖基础好的长丘山、丘陵地带的乡镇实施。

各扶贫项目实施乡镇应按本规划下达的目标任务聚焦贫困户,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识别,动态化管理,做到任务清、责任清。

(二)扶贫项目精准

区畜牧兽医局组织精兵强将编制《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争取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肉羊项目资金1650万元,按照资金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民办公助的原则全部投入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的项目建设。

区畜牧兽医局在可自由安排的项目资金中安排225万元,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全部投入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和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建设,其中:2015年125万元,2016年100万元。

(三)资金使用精准

各扶贫项目实施乡镇按本规划制定的补助标准和额度将扶贫项目补助资金准确投放到扶贫对象,确保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

(四)扶贫措施精准

各乡镇在实施生态养殖业扶贫项目的产业扶贫攻坚战中,要因人困地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致富能力的提升到村到户。

(五)脱贫成效精准

生态养殖业扶贫项目以扶贫成效精准为目标,扶持一户,巩固一户,确保受扶持的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脱贫标准。

四、扶持政策

(一)生态肉羊养殖基地扶贫项目

在盘鳌、广济、万胜、秦家、多悦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年出栏肉羊150只的适度规模生态肉羊养殖场247个,每户新建标准化圈舍180平米,高床144平方米,运动场192平方米,堆肥池15立方米,补助6.564万元。项目共计新建标准化圈舍44460平方米,高床35568平方米,运动场47424平方米,堆肥池3705立方米。项目总投资370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621.308万元。

(二)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

在柳圣等适宜于林地鸡发展的贫困村扶持具有养殖场地和基本设施的150户贫困户从事林地鸡养殖。每户引进林地鸡200只,共计引进林地鸡3万只。每户补助引种资金1200元,投入品补助1800元。按民办公助的原则精准投放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其中:引种补助18万元,投入品补助27万元。

(三)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

在金花、土地、三苏、万胜等适宜于生猪发展的乡镇扶持具有养殖场地和基本设施的600户贫困户从事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每户引进二杂母猪1头,共计引进二杂母猪600头。每户补助引种资金1500元,投入品补助1500元。按民办公助的原则精准投放财政补助资金180万元,其中:引种补助90万元,投入品补助资金90万元。

(四)扶贫资金的申请和拨付

生态肉羊养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申请和拨付按照省财政厅批复的《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羊项目实施方案》规定执行。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申请和拨付程序为:由本方案下达畜牧扶贫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落实有林地鸡和生猪养殖基础和意愿的贫困户名单,并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确定引种数量,经贫困村第一书记签字确认,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区畜牧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对有支付能力的贫困户,补助资金实行先行后补、先购后补、凭票报账,采取“一卡通”的方式直接拨付;对无支付能力的贫困户,由贫困户自行确定供种供料企业,赊购种猪、饲料,出具委托书,由区财政局将补助资金直接拨付给供种供料企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生态养殖业扶贫领导小组,由畜牧兽医局局长任组长,畜牧兽医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站、股、室、所、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负责制定生态养殖业扶贫规划,落实生态养殖业扶贫资金,下达生态养殖业扶贫目标任务,协调解决生态养殖业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站,由畜牧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生态养殖业扶贫目标任务的考核办法,对生态养殖业扶贫各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加强技术指导

成立生态肉羊扶贫项目、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3个专家组。3个专家组组长分别由三名业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四个业务站所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组成。专家组的职责:一是对所负责的扶贫项目的扶贫对象开展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疾病预防控、饲料投入品的规范使用等关键技术进行培训。二是指导乡镇扶贫联系人员和贫困村制定条理清楚、内容简洁、务实管用的产业发展计划。三是指导生态养殖业规划的乡镇申报减贫资金。

(三)逐步建立生态养殖业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本规划设计的生态林地鸡扶贫项目、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扶贫项目的扶贫对象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现状,扶贫项目启动实施后,扶贫对象通过滚动发展,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后,为确保扶贫对象长效增收,同步迈入小康,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与温氏、正大、万家好等龙头企业对接,发展生猪、林地肉鸡、肉兔等产业,签订合作协议,破解贫困群众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短板,确保实现贫困群众的长效增收。

生态扶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西石漠化区;生态教育移民;扶贫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5-0125-04

广西石漠化区历来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连片特困区域,是广西重点扶贫的主战场。多年来,广西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一区域的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这一区域山多地少、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贫困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扶贫难度日益加大。在此背景下,探寻一条既能从根本上帮助石漠化区群众脱贫,又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扶贫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基于此种理念,对在广西试行不久的“生态教育移民”扶贫模式作一探讨,通过论述这一扶贫模式的重要意义,提出有效推行这一模式的举措,希望这一扶贫模式得以全面推广,从根本上解决广西乃至全国石漠化区群众脱贫和生态保护难题。

一、广西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及贫困现状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境内喀斯特山区分布广泛,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是滇桂黔石漠化重灾区。目前,已有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来宾、崇左7市的29个县被明确列入滇桂黔石漠化区,另拟增列凭祥市、右江区两地。这31个县份的土地面积总计8.6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36.2%。其中,尤以河池、百色两市为重。以河池为例,2010年,河池市石山总面积达167万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49.7%,石漠化面积达85万公顷,占河池市总面积的25.4%,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10万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25万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28万公顷,极重度石漠化面积21万公顷。而都安瑶族自治县更为严重,石漠化面积达16万公顷,占该县总面积的57%,在全区排名第一。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人口深陷贫困。据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介绍,广西石漠化片区中,有24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县为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个县为革命老区县,9个县为民族自治县,6个县为边境县。2011年末,片区总人口1047.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06.4万人;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53万人,占片区总人口81.3%;区域内有477.9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广西贫困人口总数47.2%[1]。面对如此情况,自治区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扶贫举措,但由于石漠化导致的耕地和水资源匮乏以及扶贫资金不足等因素制约,那里的人们很难通过发展产业或简单的移民脱贫致富。尤其一些深山石漠化区,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相当一部分农户只能靠有限的救济维持生活。因此,在新一轮扶贫攻坚阶段,只有根本转变扶贫观念,创新扶贫模式,才可能根本解决这一区域的贫困难题。

二、“生态教育移民”扶贫的重要意义

“生态教育移民”是民建广西区委在扶贫实践探索中提出的创新扶贫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帮扶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子女的文化教育和劳动培训,使他们成为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引导、带动石漠化地区更多人口搬迁到城市,在城市安居乐业,最终达到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将大石山区农村小学毕业生选送到县城读初中,初中毕业后上高中考大学或者读职业高中,最后在城里就业,等到他们在城里安家立业后,再把父母、亲戚接到城里生活。笔者以为,这种新型扶贫模式真正抓住了扶贫的本质内涵,是立足石漠化区特殊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扶贫之策,对实现石漠化区农民根本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理论层面看,“生态教育移民”创新了传统的易地扶贫模式,是对原有扶贫理念的重大突破

传统的易地扶贫(或者叫异地扶贫、生态扶贫,三者方式基本一样),就是基于居住地生存条件的日益缺失或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现状,把当地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客观而言,这种扶贫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但对于大石山区的移民来说,它自身却存在着明显的三大硬伤:一是山里的农民搬到山外,是从农村到农村,赖以生存发展的还是农业,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没改变,三农问题没有根本改善;二是山外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已被当地农民耕种,移民迁进去后,仍然生活在比其他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要差的地方,脱贫致富依旧艰难;三是移民目的地缺乏大面积空置土地,导致山区移民无法整体安置,只能把原来的村屯拆散,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地方。由于他们在新迁地人数较少,很难融入当地族群,甚至还会被当地人欺凌,因此,背井离乡感日益强烈[2]。这些缺陷,使得易地扶贫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移民因为难以适应迁居地的生活习惯,长期缺乏安家乐业感,干脆返乡,由于来回折腾,不仅没有脱贫,反而加深了贫困。这表明,传统的易地扶贫模式并不能根本解决大石山区群众的贫困问题。

相对于易地移民,“生态教育移民”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思维束缚,践行一种更为长久实效的移民扶贫理念。就发展角度而言,“生态教育移民”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教兴国和“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强调教育优先、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贫困区生态减压和群众脱贫的双重目的。就扶贫对象而言,“生态教育移民”目标指向更为明确,它直接以贫困户适龄小学生为瞄准对象,实行专项教育资金帮扶,以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方式最终实现整个家庭的离土脱贫。就扶贫效力而言,“生态教育移民”并不局限于短期效用,而是立足长远,着眼未来,以至少6年为周期,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扶贫目标。由此可见,“生态教育移民”是一种更为科学、更为理性、更为务实的扶贫理念,是集维持生计、修复生态、强化教育、摆脱贫穷于一体的综合扶贫模式,是对传统易地移民扶贫的重大创新。

(二)从实践层面看,“生态教育移民”立足石漠化山区实际,四大优点集中凸显

1.“生态教育移民”有利于减少投入,解决扶贫开发资金不足难题。扶贫开发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扶贫资金的充足与否。传统的扶贫方式,无论救济式扶贫,还是搬迁式扶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交通、居住环境,以及提高教育、促进发展增收等方面。“生态教育移民”则不同,它可以用较小的投入达到扶贫开发的根本目的。例如,广西民建在试行“生态教育移民”过程中,以每人每月补助200元为标准(这个标准按照目前广西大石山区经济现状,完全能满足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消费。),一年补助10个月共计2000元,依次推算,一个学生从初中到接受完职高或大学教育(一般6-10年)也只不过需要12000-20000元,即使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再提高一点补助标准,综合成本也是相对极小。可见,这种扶贫方式能有效解决当前贫困区扶贫资金不足的难题,突破扶贫开发的制约瓶颈。

2.“生态教育移民”有利于降低环境承载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大石山区石漠化程度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人类为了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基本问题,必然要向当地的自然环境不断索取,人口越多,索取越多,环境承载压力就越大。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天生脆弱,承载能力有限,要维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移民,减少人口压力。“生态教育移民”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通过长期而不是短期、渐进而不是突进的方式,稳妥有序地把这一区域的人口逐渐迁移到城市生活,实现既扶贫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效用。

3.“生态教育移民”有利于均衡城乡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教育不均衡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这种不均衡在大石山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在广大石漠化山区,许多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缺师少书,孩子们根本享受不到城市优质资源教育,学习成绩很难提高,甚至有不少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小学未毕业便已退学。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成为这一区域长期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如何让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城市优质资源教育,对于石漠化区摆脱贫困至关重要。而“生态教育移民”这种形式,通过把农村孩子转移到县城读书,资助他们读完职高或大学,无疑为平衡城乡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最佳实施路径。

4.“生态教育移民”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补充落后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人才不足。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正在积极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劳动人才。但是,由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吸引人才能力较弱,造成符合工业化和城镇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因此,通过实施“生态教育移民”,把更多的山区贫困儿童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在城镇就业,在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力,从而有效补充落后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人才的不足。

三、广西“生态教育移民”的实施情况

“生态教育移民”是基于贫困大石山区现状而提出的极富针对性的扶贫新思路,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部分大石山区地方党委政府的认可和协助,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企业的资金支持。2009年,民建广西区委在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率先进行了“生态教育移民”试验,从大石山区挑选家庭贫困并且有意愿读书的孩子,送到县城学习,由百色市教育部门负责安排接收学校,提供教学支持,民建广西区委提供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费。当年秋天,生态教育移民试验项目完成了第一批招生,一个班(取名“扬帆班”),总共50人。随后,民建广西区委继续扩大试验,2010年又招收了7个班,2011年招收了8个班,目前已经有16个扬帆班,总共800名学生,分布在百色市的8个县城。

经过三年的试验,“生态教育移民”取得了初步成效。“孩子们刚到扬帆班时,都比较自卑、自闭,胆小不敢说话,随着营养改善,身体变好,成绩也不断提升,一个个都变得活泼、自信了。”民建广西区委主任钱学明这样评价道。由于效果明显,这种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认可。2011年,民建广西区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关于在西部大石山区实施‘生态教育移民’的提案”后,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答复,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移民”。2012年,“生态教育移民”被正式写进广西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也对“生态教育移民”作出重要批示:“教育移民是扶贫的一条好路径,只要出一个中才生,也解决了中学毕业生,就能带出一个家庭,如果在条件极其恶劣的大石山区实施出山入城,那么经济上合算、方法可行、长治久安。”[3]此外,受广西影响,贵州、湖北、湖南、安徽、重庆等地也陆续开始生态教育移民试验。可以预见,不久之后,“生态教育移民”将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四、促进“生态教育移民”有效推行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生态教育移民”管理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教育移民”问题的认识。要从根本改善大石山区生态环境和长远造福子孙后代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生态教育移民”,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自治区各级政府行动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配合民建广西区委,合理安排和配置资源,大力组织开展“生态教育移民”。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生态教育移民”管理长效运行机制。自治区及市县各级政府要成立“生态教育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宣传发动、制定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资金监督、政策兑现、后续扶持等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生态教育移民”存在的问题,推进“生态教育移民”工作有序开展。三是政府要努力创新“生态教育移民”的政策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教育移民”工作管理成效。

(二)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推进“生态教育移民”工作有序实施

自治区及市、县有关部门要适时组织力量,对“生态教育移民”项目进行调研、考察、总结,形成一套系统、规范、可持续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在此基础上,尽快编制科学可行的全区“生态教育移民”总体规划及其配套规划,在全区范围内统筹协调“生态教育移民”,并明确“生态教育移民”的目标任务、资金配置、政策保障等内容,推进“生态教育移民”工作顺利实施。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营造“生态教育移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前,“生态教育移民”还处在部分地区试验阶段,社会了解度还不够深,公众参与度还不够广泛。为使这一工程得以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推广,必须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让人们认识“生态教育移民”的积极意义,进而引导和调动各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教育移民”工作,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和监督“生态教育移民”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整合资源,多方筹资,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建议国家设立滇桂黔“生态教育移民”专项资金,保障“生态教育移民”资金的来源。二是努力落实配套资金。由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通过财政筹措、项目整合等方式分别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三是整合分散在发改、财政、教育、扶贫、民政、人社、环保等部门的扶贫资金和生态治理资金,统筹用于“生态教育移民”工作。四是搭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教育移民”工作的平台,比如成立“生态教育移民”基金会吸纳社会资助资金,利用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生态教育移民”资金。资金的使用要严格限制在实施“生态教育移民”项目县城中学的建设、受助学生初中和职业高中或大学期间的生活补助、安置“出山进城”家庭等方面。

(五)完善配套政策,强化后续保障,务求“生态教育移民”取得实效

一是把实施“生态教育移民”的地区作为广西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以户口户籍改革为突破,把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为城市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为城市社会保障,解决农民进城后的生活和保障问题,实现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二是为“生态教育移民”毕业生开辟绿色通道,包括升学绿色通道、就业绿色通道,保证他们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尽快在城市就业。三是将“生态教育移民”纳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就业创业工程,促进其在城市就业,家庭整体迁入城市后纳入城市居民低保范畴。四是将“生态教育移民”列入自治区政府十大惠民工程,确保“生态教育移民”项目投入有保障、推进有成效、群众得实惠[4]。

参考文献:

[1]谢彩文,刘叶郁.国家部委赴广西石漠化片区调研[N].广西日报,2012-04-09.

生态扶贫范文第4篇

2020年以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为指导,在市扶贫开发局以及市环保局相关领导的关切以及支持下,围绕生态文明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担负起相关责任,全面落实省市工作安排部署,贯彻各项环境保护法规以及政策。通过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点展开各项工作,在工作中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了自身工作认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参与感。现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分工

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扶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所以我们立足长远,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能职责。一方面,在以局长为领导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为基础的组织架构下,更一步的细分了职责与分工。通过召开业务工作会等形式,提高了工作水平,明确了工作重点,细化了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奖惩考核,充分调动了考评对象的积极性,加强监管督导,强化相关责任人环保意识,做到谁污染谁治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具体工作展开

(一)学习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法律法规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服务好人民群众,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相关责任干部就要用知识和法律法规武装自己,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充分提高了责任干部的理论水平与素质;同时在长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针对一些重点问题,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多次开展宣传活动,加深了人民群众的认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深入人心,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生态文明扶贫工作开展

在新时代的目标下,我们不仅要做好扶贫和环保的单方面工作,还要因地制宜的结合扶贫与环保,在扶贫的同时也能兼顾好生态环保的任务。在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扶贫局和各镇配合下,工作组多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针对性的帮扶,特别是针对畜禽养殖领域,进行了多次环保整治,指导并建立了标准化的畜禽养殖场所,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开展

根据《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按照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理要求,通过在办公区域增设垃圾分类设施,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标语等举措,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并在全局开展定期的垃圾分类知识学习活动,与各街道乡镇共同举办并参与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树立全体工作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四)贫困户“五改三建”工作开展

过去的扶贫工作中,扶贫户更多是被动的,很多时候都是“干部在做,贫困户在看”,而现在“五改三建”的工作意义就是在于以群众自发为前提。采取群众申请、村级汇总、乡镇审核、县级立项的方式,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应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今年以来,筹集财政专项资金,实施“五改三建”、发展生产、基础设施等项目24个,截止目前为止“五改三建”工作,受益群众累计646人,及时解决了贫困户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等问题,实现生活环境的改善的同时也减少了存在的环境污染。

三、问题总结

一是在垃圾分类的执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分类错误,或者一部分区域分类垃圾桶缺少的情况。

二是由于监管不足和责任意识不健全的原因,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够重视。

三是在“五改三建”的工作推展中,出现部分群众对政策了解认识不清晰,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

生态扶贫范文第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如何加快推进瑶族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快征地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动工实施。

项目一期征地任务共22户88.9亩,已签订完成征地协议20户共83亩,占总任务的90%。现还剩余2户5.9亩因青苗价格协商不成未签订征地协议正在进一步商谈。目前已付征地及青苗补偿16户补偿款92万元。因其余约200万元补偿款尚未到位暂没有进行支付。

二、抓紧做好瑶族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争取实现早日搬迁。

**镇**村**屯瑶族群众共有搬迁户33户,经过包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目前初步同意搬迁的有31户,仍有2户因经济特别困难暂时无法解决自筹资金,尚未达成初步意向。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项目征地资金未到位,影响了征地补偿的尽快落实。

二是由于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政策依赖性太强,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群众正常搬迁。

四、我镇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提高责任意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加快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县会议精神,实行项目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精干力量着力抓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二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网站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对扶贫生态移民相关政策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宣传。结合“三严三实”、“群众路线”等活动,深入乡、村、组广泛宣传瑶族扶贫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做到宣传不漏户、不漏人,人人皆知。及时组织召开村组群众会、党员代表会,并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发动,提高移民瑶族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继续抓好项目征地拆迁及瑶族同胞搬迁动员工作。我镇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多措并举,加大征地工作力度,力争7月中旬以前将安置地全部签订征地协议并将补偿落实到位,极力配合项目施工方做好清表服务工作,快速推进瑶族生态移民项目建设,早日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同时做好瑶族同胞的动员工作,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力争33户搬迁户顺利达成搬迁协议。

最后,我们相信在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有县直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我镇干部群众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完成上级下达的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