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南图阅读节 阅读推广

分类号 G252.1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深深影响了无数后来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南京图书馆从2010年举办首届阅读节开始,从四大名著着手,一年一本书,一书一主题,引导社会大众阅读经典、感悟人生。

2013年12月1日,由南京图书馆主办、中国江苏网协办的第四届“南图阅读节”拉开了大幕,在《三国演义》主题系列活动中,邀请了国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围绕“战争与人性”这一主题对《三国演义》进行多角度、有重点的解读,开展了“和名著对话,与大师同行”的一场主题研讨会和两场学术讲座。持续了15天时间的第四届“南图阅读节”继承了以往三届阅读节中的优秀项目,既有系统性,又有延续性;创办了适应时代与社会需求的新活动,既有学术性,又有普及性,形成了书籍与人生相映成趣的理念,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活动以极具特色的亮点吸引社会大众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了读者阅读水平,对读者的人生拓展,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1 论坛讲座 学术纵横

12月6日举办的“《三国演义》:战争与人性”主题论坛,邀请了在《三国演义》研究领域颇有造诣和影响的专家教授,分别从历史、军事、哲学等研究领域,共同探讨了《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与人性。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方北辰教授以“长阪战乱中赵云的人性光辉”为主题,通过赵云这样的个例,把《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与史书中的赵云进行客观对比,提出要用客观态度、正确方法和细致眼光,去发现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人性光辉随处有,请君慧眼细观察”。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教研室汤晓华教授从军事角度讲述三国与人性,他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去反观和反思三国这场战争中所透露的人性,提出要从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的视野看待战争与人性。南京大学历史系陈得芝教授对《三国演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形成过程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令听众收获颇丰。他们新颖深刻的观点,方法独到的研究,精彩绝伦的讲演在打动读者内心的同时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了名著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为读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解读《三国演义》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全新的阅读理念,让听众感受到文学经典带来的愉悦阅读体验。

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点评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并提出自己对于战争与人性的独到观点。他认为,人性中的自然性有出生就有的人的本性,优于动物禽兽的理性和高于动物禽兽的德行。战争就人的德行这个人性范畴来说都是违背人性的,提出人类的历史不会按照不文明时代“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模式来进行,文明时代的天下大势一定是走向统一、走向和平、走向和谐。他表示:我们阅读经典,反思历史,就是要知道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要“和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呼唤社会的正义和人性的光辉。

在互动环节,对读者提出的问题,专家们当场一一给出精彩答复。此次论坛,话题展开深入浅出,文学欣赏与研究结合,文化观念与时俱进,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12月7日―8日,先后在多功能厅又举办了两场主题讲座。方北辰教授和汤晓华教授分别从历史文化和现代军事的角度讲解了《三国演义》。

方北辰教授主讲的《三国时代的新风貌》,以一曲《三国演义》开篇词(明杨慎《临江仙》)开场,迅速调动起听众兴致。他选讲了三国时期几位精英人物,通过对他们共性的演绎,展现了三国时代别具特色的一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传递出人性的正能量,影响后世深远。

汤晓华教授主讲的《“新三国演义”中的中国国家安全》,从苏联解体讲到俄罗斯崛起,继而通过对美国策略的解读,阐述了美国推出的“新帝国”战略,进而重点讲述了中国的应对措施。他强调,大国博弈,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旋律,当今世界,中、美、俄三国是影响多极化发展的主要国家,正演绎着21世纪“新三国演义”的大棋局,而中国应建立强大的国防以应对严峻的形势。

两场讲座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主讲嘉宾以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功底、幽默的语言表达吸引了听众。此次讲座通过历史与现代、具体人物与战略规划两方面的讲解,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深化了广大读者对《三国演义》这一经典名著的阅读感悟,使读者在享受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形式多样 交相辉映

随着网络化阅读越来越被广大年轻读者所接受和喜爱,南图阅读节也在不断顺应网络阅读新趋势的发展,本届阅读节展开了多平动,多种传播手段并举的方式,与广大读者互动,推广阅读节系列活动。

12月7日下午,方北辰、汤晓华教授走进中国江苏网在线直播室,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专家们分别就网友提出的关于《三国演义》阅读经历与阅读兴趣,《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曹操的军事才能,谋士与谋略的作用,周瑜、孙权等人物的评价与赏析,战争与人性等问题做出了回答与阐释。

方教授认为,《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主题倾向上,《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三国演义》改为以刘备为正统,为了达到这个创作目的,作者虚化美化了蜀汉的人物,为了陪衬蜀汉的人物,又把一些人物进行一些贬低,比如周瑜。方教授还认为,《三国演义》体现了《孙子兵法》里“兵者,诡道也。”的思想,这里的“诡”是不同的意思,即每一次的战争,哪怕基本上条件相同,但是用兵的方法都会不一样,这样才能出奇制胜。对于孙权这个人物,方教授的评价是孙权总是根据形势,不断做出政策的调整,保证自己不处于两面夹攻的地位,至于借荆州的过程,方教授又提出了一个“稳定的疆域线”的概念,孙权通过主攻进攻,将疆域线从不稳定的湘水一线推进到了稳定的三峡一线。

汤晓华教授主要从战争的角度对《三国演义》进行了解读。汤教授说到最初阅读《三国演义》的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四大名著的感召力,后来再阅读“三国”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向性,就是读战争史,为研究现代战争服务。对于曹操这个人物,汤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兵法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兵权谋,第二类是兵形势,第三类是兵阴阳,第四类是兵技巧。权谋兵法,孙子居首。曹操善用孙子兵法,善用权谋,体现在观大势,权利弊,用谋略这三个方面,曹操的目标非常鲜明,平定天下,自始自终都是这样。对于《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汤教授认为以谋略致胜是中华民族军事文明发展当中的一块非常亮丽的风景,而从古典礼乐文明的价值观到肯定谋略在战争中的作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孙子的“兵者,诡道也。”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在现代军队中参谋长就是典型的谋士,他制订作战计划,向军事主官提交方案。最后,汤教授还就网友关心的“战争与人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谁占据主导地位,谁发挥主导作用,则是由人类文明的程度、社会制度、社会道德标准、社会评价体系所决定的。而战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重要的积极的一面。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之中,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那些正义战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位专家分别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通过热烈精彩的讨论,向广大网友立体地解读了《三国演义》这一古典名著的意义与启示。

南图阅读节“专家走进中江网”活动已经成为南图阅读节的一项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在未来的阅读活动中将邀请更多各领域的专家与网友们一起品读名著,启迪生活,并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兴平台,引领阅读风尚,加深阅读层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在阅读节活动中,除了举办主题讲座、网络互动外,南京图书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举办了《三国演义》插图展,以“读画”的方式引导读者深阅读,不断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本次展览精选600幅有关《三国演义》的120回章节插图制作成插图版本展,并于12月1日至31日在南图展出。让读者对《三国演义》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看展的读者络绎不绝。

12月5日、10日和13日先后开展了《三国演义》影视片赏析展播活动,有电影《关云长》、《赤壁》和越剧《诸葛亮吊孝》。南京艺术学院沈义贞教授对每部片子做了精彩的赏析讲解。沈教授充满激情的话语感染着每位听众,大家对如何更好地欣赏影片又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

阅读节还与“南图讲座”基层行活动紧密结合,开设专题巡回讲座,把讲座送到江宁区等图书馆,进一步扩大南图阅读节的影响。

本届阅读节继续举办读者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精神、时事政治、《三国演义》相关文化历史知识和南图相关概况、规定。竞赛采用现场问答的形式,给予一定奖励。进一步提升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

3 阅读推广 树立品牌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之一就是推进大众阅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正在不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践行着社会阅读推广责任,倡导民众走进图书馆行使自己的文化权益,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汲取人类知识文明,共建学习型社会。“南图阅读节”系列活动正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南图阅读节”的阅读推广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及社团的共同参与,已营造出全民参与阅读的浩大声势,形成了品牌效应。

为了宣传第四届南图阅读节,南京图书馆印制了几千份宣传册在馆内发放,并邀请了18家媒体召开了新闻会,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媒体加强宣传,并进行了活动全程跟踪报道。中国江苏网作为新媒体代表首次参与协办了本届阅读节,并在网上全方位展示阅读节系列活动,如开展专家网友互动谈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图片网络展,三国演义古籍网络展等系列活动,为广大网民读者搭建一座文化的桥梁。基于当下一种最先进的方式推广经典名著、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扩大了活动的辐射范围,而且提升了阅读节的影响力。

在《三国演义》主题论坛活动中,来自玄武区政府、金陵中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革命委员会等单位的读者共同参与了论坛的互动,《三国演义》主题讲座还送到江宁区等图书馆,既扩大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力度,也增加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阅读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没有阅读就没有传承,读书学习应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南图阅读节”围绕经典展开有深度、有广度的专题系列阅读活动,对促进阅读,引导、培养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的阅读风气,普及知识、传播文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了人性的升华和社会的净化,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南京图书馆今后会继续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不断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疑 多媒体 朗读 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有多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孔明智退司马懿》、《三顾茅庐》等。在具体的教学建议中,编者提出了“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的具体要求。一般说来,长文短教一直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题,而这些文章通常都有着非常宏大的背景,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故事背景,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开展好“三国故事”的教学呢?本文试图以案例的方式来谈谈如何进行“三国故事”的有效教学。

一.紧密联系原著,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语文教材中每个三国小故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包含着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但因为是改编或节选,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会显得比较单一,缺少人物发展的轨迹,模糊人物形象的分析,因此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原著,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明明周瑜让鲁肃探听诸葛亮的动静,鲁肃也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如诸葛亮向他借船之类的,他为何不向周瑜汇报,反而私自帮助诸葛亮实现了借箭的计划?”

经过讨论,一些学生认为,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心看诸葛亮计谋失败而获罪。一些学生认为他比较守信用,因为他答应了诸葛亮不告诉周瑜真相,他不能言而无信。一些学生说,鲁肃不赞同周瑜这种做法,而比较同情诸葛亮的遭遇。一些学生认为,鲁肃和诸葛亮是私底下的好朋友。

这些观点体现学生对鲁肃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中刻画的鲁肃形象的确是忠厚老实、慷慨大方、有“长者风范”。那么是否认为这个问题就可以到此为止,下结论了呢?

仔细一想,似乎还有发掘的空间。比如鲁肃是否一贯都是忠厚老实呢?《单刀赴会》不是他为除去关羽而亲手导演的吗?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反而成全了关羽的美名。鲁肃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朋友呢?是否就仅仅是以上原因,才让他选择了帮助诸葛亮?

要解开这个结,要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势,要从《三国演义》原著中找答案。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不战而降荆州,一时气势极盛。在刘备奔逃于江陵之际,曹操的“会猎于荆襄”的檄文也传到了孙权手中。江东人心浮动,孙权害怕曹操消灭了刘备后,又跨江而来,毁了自己三世基业。却又不敢现在就翻脸,公开对抗曹操。紧要关头,主战的鲁肃请命出使荆州,游说刘备,带回诸葛亮,制定了“联刘抗曹”的战略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到了周瑜军中担任军师,诸葛亮也就成了刘备的全权代表。试想,如果让周瑜定了诸葛亮的罪,乃至军法从事,杀害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先前定下的国家战略也就落空,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对东吴极为不利。鲁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屡次劝谏周瑜不要对诸葛亮动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肃还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又如,学习《赤壁之战》一文时,学生提出曹操是个多疑的人,为什么这么相信黄盖的话,还欢喜得了不得。他难道就不怀疑吗?是啊,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让学生再次回读课文,学生讲到黄盖在信中投曹操所好,用自不量力,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两军的形势,使曹操心花怒放。其次,这也正击中了曹操的弱点,用兵士和粮草做诱饵,引曹操上当。至此,学生能充分挖掘文本信息,作出自己的思考判断。但是,仅仅是这些远远不够的,不能打消曹操的疑心的。因而,引进与赤壁之战相关的故事情节是必要的。此时,引入苦肉计,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以及学生谈到曹操派蒋干到周营刺探军情,周瑜将计就计的故事,不但拓展了故事的内容,完善了情节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也对曹操周瑜以及黄盖这些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要让学生准确认识三国人物形象,应该说,离不开对原著的分析。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1.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教学三国故事,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音乐方式来导入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了。由气势恢宏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是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导入,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三国豪情。

2.观看视频,如临其境。

在教学中,适时地插入视频剪辑来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战争场面,把握人物形象。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剪辑来体会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谈笑自若”的场面,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镇静自若”;曹操的“疑心重重”“追悔莫及”;周瑜的“嫉贤妒能”“自叹弗如”。学习《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可以视频播放“空城计”片断,感受“智者”形象。教《火烧赤壁》一文,可以播放“火烧赤壁”片断。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的观看,对火烧赤壁的宏大场面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火光通天,浓烟滚滚,喊杀声连成一片,曹操的人马被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其惨烈、壮观的场面震撼人心,加上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如临其境。

三.优化朗读教学方法,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叶圣陶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实际上就是读与想结合得好,吟咏与推敲结合得好。要理解三国小故事,分析三国人物形象,悟出深刻的道理,就必须好好地读。

1.感知人物形象,读出角色。

三国故事的文本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人物对话,充分抓住这些对话片段进行分角色朗读,对感知人物形象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草船借箭》一文,对话段落比较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教学第二段时,执教者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给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加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情。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加?他们在说话时想些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读与合作探究交流,体会周瑜的妒才阴险与诸葛亮的机智、胸有成竹。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与交流过程中,感知了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心理,读出语气。

学习《草船借箭》一文中,在学生汇报到通过三天之后的漫天大雾,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⑴.诸葛亮和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时,他们的心情会不会一样?为什么?⑵“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⑶“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鲁肃的老实忠厚。《赤壁之战》一文中,我在引导学生如何读出“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这句话的语气时,分析了此时曹操的心理。赤壁之战的关键之处,在于黄盖的两大计谋:一是火攻,二是诈降。特别是这封诈降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读此句应当是带着藐视的、贬低的语气读。这样才能使曹操深信黄盖的投降是真的。

3.珍视学生体验,读出多元。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多读书,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体验。由于孩子个体知识、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理解和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朗读的技巧也不同。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在学生朗读“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这句话时,有学生将“果然”一词读得高昂,还在后面加上“哈哈哈”。他说曹操在笑自己非常强大,没有出兵就吓得黄盖前来投降了,可以不战而胜了。有一个学生在读这句前加了“呵呵呵”,用不屑一顾的语气读。他说曹操这时在笑周瑜,连跟了他这么久的良将都投降了,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战斗的胜利……又如:学到“火光冲天,烟雾锁住了江面……曹军死伤不计其数”那种悲壮的场面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看待这个场面,你会怎么读?学生纷纷练读,随后的个别朗读中,有的自豪,得意,那是取得胜利的周瑜部队,有的唉声叹气,精神萎靡,那是吃了败仗的曹军,有的读出了慷慨激昂,那是为战斗悲壮的感慨,有的出于对死难者同情而读出了低沉。精彩朗读的出现,正是因为执教者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体验,才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多元解读的结果。

四.开展《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材中的三国小故事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感兴趣,因此,在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以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课文的课内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三国演义》进行研究性的课外阅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和拓展,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的学习空间。

曾有教师对《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它们分别是:三国词语竞猜、精彩录像回放、研究成果汇报、生成激烈辩论、开放课外阅读。三国词语竞猜:通过词语竞猜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是对学生研读《三国演义》情况的检查,也是对《三国演义》阅读兴趣的激发。精彩录像回放:播放《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精彩录像,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走进三国》汇报交流的兴趣。研究成果汇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感兴趣的问题,采用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处、精彩处进行汇报,丰富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进行学习方法的提升、指导,使汇报交流成为牵动学生深入研读《三国演义》的一个点。生成激烈辩论:曹操、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谁更堪称英雄历来见仁见智,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激烈论辩,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积累,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开放课外阅读:将研读 《三国演义》的方法、经验迁移到对其他名著的阅读中,使学生在不间断的课外阅读中积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样的教学,把听说与读写,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更大的纵横驰骋的天地,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金介梅,《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节选部分解读方法》,courses.省略,2011年6月。

[3]《走进三国》,bbs.省略/showtopic-229477.aspx ,2009年5月。

[4]谢新敏,《〈赤壁之战〉教学反思》,blog.省略,2010年12月。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 因势利导 激发兴趣

前段时间,我们初一年级进行社会实践,结束了白天紧张的训练,学生都回到了营房休息。时间已过了十点,营房内还有电筒光在闪烁,为探明原因笔者急忙赶往营房,想一探究竟。推开营房的门,看到的是男同学分成几组围在一起,正忘我地玩着三国杀。看到笔者后,学生才意犹未尽地上床休息。事后笔者在班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男同学玩三国杀游戏,女同学中也有类似的行为。

三国杀是由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一款热门的游戏,该游戏以古代三国时期为背景,以身份为线索,以卡牌为形式,在中国特别是在学生中广受欢迎。一款三国杀游戏,可以使学生忘记了白天训练的疲劳,这是因为他们对该游戏产生了兴趣,这让笔者想到了名著的教学。

对于名著阅读,我们老师不可谓不重视,学校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教育局每学期组织一次阅读考级,可是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阅读名著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名著就是深奥、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他们更愿意看一些卡通漫画或玩一下网络游戏。面对这种现状,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名著的重要作用

经典名著,因其具有永恒的主题、经典的人物形象、较高的艺术价值而经久不衰。阅读名著可以启迪智慧、提升修养,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力、写作水平都大有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的要求,并推荐了阅读书目。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苏州市中考已明确把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占分5分。不仅每年公布3篇必考名著,而且对阅读文学名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名著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干好一件事的动力。兴之所至,才会情之所达,也才能有所意会。只有培养起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名著中去。在经典名著的阅读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了解经典名著,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名著,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热爱。

(一)上好名著导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名著导读课好比一把钥匙,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名著宝藏的大门。教师可以在“导”上狠下功夫抓一条线,例如抓一个人物、关注几个章节来处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触动学生情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例如《水浒传》的教学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有感染力的歌曲《好汉歌》引入,以精彩片段的精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带动整部小说的阅读。学生在感受到了鲁提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后,顺势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鲁提辖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2.他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这些问题交给学生探究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情节进行阅读、思考,再把结果表述出来。

(二)以“影视阅读”为引子,激发阅读兴趣

电视是学生走进名著的“第二课堂”,中学生喜欢看电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收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而熟悉基本情节,进而让学生将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通过电视这个媒体,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定位为反面形象。《百家讲坛》易中天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两重人物。曹操是英雄?是奸雄?这是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的话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和易中天《品三国》,激发学生对曹操产生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产生阅读的愿望。

(三)课文迁移,拓展阅读兴趣

在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的今天,教师可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兴趣,让学生“得法课内,得益于课外”。例如:被誉为“千古良相”典范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学习了课文《出师表》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蜀相》、武侯祠楹联、《诫子书》等。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三国演义》。教师有意识地将课外信息引入课内,又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选择、推荐合适的名著

学生的阅读有其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参差不一,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存在种种不足。因此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大纲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学生才会对名著开始有了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特征推荐学生阅读相应的名著。初一学生充满童真和稚趣,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可以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本,也可以选择语言相对比较活泼的著作,如《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到了初二初三,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都有了提高,就可以让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让学生收获名著阅读的乐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成果对学习动机有反馈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教师可以开展各种种类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收获名著阅读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也会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实现名著的“悦读”。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可开展如下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知识竞赛。涉及人物、事件及按情节猜人物等内容。

2.《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歇后语、成语、谋略,我们可以开展“三国知多少”大赛。

3.《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性格各异,栩栩如生,你喜欢哪个?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4.“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一定有所感悟,我们可以开展一次作文赛――读《三国演义》有感。

活动开展后,学生间掀起了阅读的热潮,同学间互相交流、询问老师、上网查询。种类丰富的读书活动,既达到了阅读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范文第4篇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三国演义阅读体会范文第5篇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主要讲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小亭畅谈,纵论天下英雄,借此试探刘备的政治抱负。小说借助富有个性的生动传神的对话,刻画曹操、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再现东汉末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明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小说涉及的人物众多,课文节选部分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未作必要的交代。倘若仅局限教材内容的分析容易导致学生在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是零碎的、不完整的,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以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的开放性。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并且利用中午、自修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与家长探讨,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好课前提问,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论证,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嫁接,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

阅读教学是以作品为媒介的,由于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存在某种程度的“意义不确定性”、“意义空白”,而阅读自身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带有个体浓重的思想倾向,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为此在本堂课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作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研究、捕捉语言文字符号后面潜在的有价值的意义,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联系前后事件,体味关键性语句;第二,抓住矛盾冲突,对比观照人物;第三,填补阅读空白,把握人物心态。并把这三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组合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争论、想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