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范文第1篇

一、布置好课前预习

俗话说:“言为心声。”作家的思想感情、政治观点,总是从作品中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作品中总能找到作家自身的影子。因此,阅读时对时代背景、作家思想是不能忽略的,只有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所以,预习内容为:解决文言文中的生僻字,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及写作背景,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清文意。例如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了解到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解了苏轼的这段经历,就不难了解他在文中要表达的情感,称自己为“闲人”了。

二、反复诵读

“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朗读,增强语感,对课文获得初步感知。首先我会给学生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根据朗读纠正字音并掌握句子停顿、语气声调,然后让学生默读、齐读、个读等,老师加以指点,再听朗读录音找出差距。这样学生基本能掌握文章停顿、声调等

三、翻译课文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对于中学生,只要忠于原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聚聚落实的直译出来并且语句明白通顺即可,并不作优美而富有文采的意译过高要求。因此 在“译”这一环节,我主要在五个方面训练学生能力,(1)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等专用名词,(2)补,即在译句中补出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等。(3)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4)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5)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替代古代汉语,使译文流畅明白。课上我让学生来译,在不懂或重点地方我会强调并讲解。这样,即检查了学生预习情况,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记忆力。

四、分析文章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述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夜晚到承天寺又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要结合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分析,来了解作者的心情,学生就明白了。在分析课文时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把握文章记叙线索和全文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的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也”。

另外,我还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对知识的深度广度进行扩展,让学生说出学完之后的看法心得或疑惑,作出自己的评价。例如:学完《桃花源记》之后,我问学生“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理想的社会,你对这个理想社会是如何评价的,联系当时背景和今天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对课文有了更深度的理解。

五、注重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整理积累,进行联系、归纳、比较。如《口技》中,”指“字出现两次:(1)手有百指:指头(2)指其一端”指出,同样一个词会一个字多译的还有很多,如:乳、坐、绝等,都要学生归纳。但对于词语的积累不能局限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用法和意义。文言虚词“之”在《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在《爱莲说》中“水陆草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的。而在《核舟记》中“左臂挂念珠倚之“,之:它,指左膝。因此,学生的积累要随着学习去联系、归纳,逐渐丰富起来。

六、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便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部分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师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以及情感的投入的引导等方法。旨在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二、注意文中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对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解释句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对句子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不是有通假字了。如:《于园》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一句,其中的“步”通作“埠”,水边停船的地方。《黔之驴》中“虎因喜,计之回;‘技止此耳”’一句,其中“止”通“只”,仅仅的意思。《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其中“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梵天寺木塔》中“人皆伏其精练”一句,其中“伏”同“服”,佩服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这些通假字数量众多,如不好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将会出现错误,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

三、感知内容,整体把握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昵?在学生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的意蕴。如沈复的《童趣》一文,第一节是文章的总写部分。这里作者强调自己有一双视力特别好的眼睛,加上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少年时期经常获得事物之外的乐趣。接下来,作者以三件趣事为例,具体写了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趣,表现了童年的趣味良多且美好难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点去整体感知、把握,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文并理解课文。

四、巧妙提问,适时点拨

对于文章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抒之情巧妙的质疑,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是地点,“夜”是时间,“游”即“游玩”,从而解读了文章的题目。此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他看到了哪些景物?他的心情如何?此时,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文背景稍稍加以点拨,就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本文是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是作者并不悲观,在看到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之后,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文章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淡然,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以及全文的主旨,既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又要有重点的进行指导,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五、展开想象,思学结合

想象能干使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小石潭记》一文中,理解“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点缀于小石潭四周的画面。这样的想像,会使学生感到心旷神怡,乐趣无限。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可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让他们根据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去了解诗句内容,去讨论画面的层次安排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在学习中的兴趣,还使他们的学与思得以结合,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知识借助想象力的翅膀,使教学效果得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巧记文言文,加快消化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范文第3篇

1.词语解释;2.句子翻译;3.理解内容及作者情感;4.品味语言:5.鉴赏景物描写和文段意境;6.概括景物特点;7.想象和描绘景物;8.文言现象;9.写作方法等。

常见题型:选择、词语解释、翻译句子、简答等。

【新题演练】

一、《桃花源记》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寻病终寻向所志

B.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C.层层指数(《山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D.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下列加点的“之”与“渔人甚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左臂挂念珠倚之(《核舟记》) D.何陋之有(《爱莲说》)

3.下列四个选项中与“见渔人,乃大惊”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C.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口技》)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④便扶向路( )

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

5.将文中的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作者陶渊明在文中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礼会理想?请你对这一社会理想作简要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石潭记》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加点的“以”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握之界

B.以中有足乐者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其一犬坐于前(《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水尤清冽( ) ②鱼可百许头( )

③怡然不动( ) ④往来翕忽( )

⑤悄怆幽邃( ) ⑥以其境过清( )

4.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小石潭记》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出表现作者发现小石潭过程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二段文字写得生动传神。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阅读文章,说说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岳阳楼记》阅读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

1.下列句中的“一”,与“而或长烟一空”中的“一”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B.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D.不觉呀然一惊(《童趣》)

2.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吾谁与归”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处汀湖之远则忧其君

B.何陋之有(《陋室铭》)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D.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朝晖夕阴( ) ②薄暮冥冥( )

③宠辱偕忘( )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⑤则有去国怀乡( ) ⑥至若春和景明( )

5.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读文章,说说作者前后描绘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色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用哪两句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醉翁亭记》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中“翼”的文言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B.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B.行者休于树 私拟作群鹤舞于宅中

C.醒能述以文者 无从致书以观

D.故自号日醉翁也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野芳发而幽香( )

③杂然而前陈者( ) ④树林阴翳( )

4.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6.试用简洁的文字概述选文最后一段描写的四幅画面。

五、《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荐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C.月色入户 故外户而不闭

D.左臂挂念珠倚之 山川之美

2.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盖竹柏影也(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范文第4篇

朋友们: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着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前不久,即XX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着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 ”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这一座大佛龛,共雕有五十多条姿态各异的龙,雕工细腻,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艺术品。

大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按照中国个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泥塑作品。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种植着许多石榴树。人们说 “五月石榴红似火”,但在白马寺却恰恰相反,因为这里的石榴颜色是白色的。每至农历四五月份,树上开满了石榴花,晶莹洁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高3.8米,宽1.03米,这方石碑对研究白马寺的历史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单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米。

这里的塑像,据说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 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

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来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崇他为印度传承的第一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记,被称为“多闻第一”,中国禅宗又推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着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行圆满,功过无边,以“行愿”着称。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东西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一词由此而来。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的是一口明代大钟,由太监黄锦所铸,重二千五百斤。据说白马寺内原来还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敲击,钟声四野传响,经久不绝,可远闻数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这口大钟一响,远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和,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一响,白马寺的大钟也立刻响起来,这就是“马寺钟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也称“夜半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为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

大佛殿内后部,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为观世音菩萨,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为元代所重建,明、清时重修。殿门外东侧壁间,嵌有宋代重立的《摩腾入汉灵异记》刻石,毕无说它“字体绝类《圣教序》,北宋人书,犹有晋唐风格,良可爱也。”此刻石记载了汉明帝修建齐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这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 ,看起来十分壮观。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鹏金翅鸟的两边,还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如来佛又运用神通,让供品变化的无限多,用供品代龙,满足了大鹏金翅鸟的要求,解决了双方的矛盾,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就源于这个佛教传说故事吧。

佛龛内的三尊主佛,皆盘双膝坐于莲花宝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像高2.25米,整个形象给人以无限庄严、圣洁、恬静之感。释迦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形制、风格大体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站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这一组十八罗汉,都是坐像,形态各异,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间。西侧有一尊罗汉,头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庄、娴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则削发光顶。有些游人就把他们戏称为十八罗汉一枝花。

大雄宝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东西山墙上为木雕千佛壁龛,供有壁佛5056尊。

殿后站的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右侧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后来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大此译出的。自东汉以后,历来均以此为藏经之所。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他把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已介绍过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整个台上,以毗卢阁为中心,周围环绕配殿、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毗卢阁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佛教中一个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兴盛,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也互为斗争。自唐武宗灭佛之后,惟有禅宗弘而不衰,成为汇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净土宗、密宗、律宗结合得最紧密。作为“释源”和“祖庭”的白马寺,对于中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马寺虽为禅宗寺院,但寺内的接引殿及阿弥陀佛主要是净土宗的内容,而毗卢阁及毗卢佛,则又主要是密宗的内容。

在清凉台东西两侧,分别新建有藏经阁、法宝阁各一座,供奉着泰国佛教世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和印度前总理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

现在我们来到齐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齐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砖塔,十三层,高约25米。齐云塔外形呈抛物线,造型别致,玲珑妩媚。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现存的砖塔,则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前后秦时期;来华僧人;佛经翻译;讲解和禅修

中图分类号:B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后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南北分裂、社会动乱的一个时期,南方东晋王朝偏安一隅,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各少数民族政权走马灯一样此伏彼起。但是,即便在这样动荡的社会格局中,很多少数民族政权非常重视国家文化建设,石赵王朝、苻秦王朝、姚秦王朝等最为突出。他们不仅仅重视学习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注重学习从印度传进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二秦时期,从印度、西域诸国来了很多在佛教方面修养很高的僧人,他们都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汉地僧尼道俗的配合下,他们翻译、讲解佛教经论,指导僧众禅修,培养了大批僧界人才,极大地推进了汉地佛教的发展和繁荣,也使他们传播佛法、普度众生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本文试图以《晋书》《高僧传》《出三藏记集》等典籍为依据,将前后秦时期来华僧人群体的生平和业绩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综述其生平活动,阐释其在当代丝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前秦定都于长安,公元378年,苻坚发兵襄阳,迎请佛教大师道安和海内名士习凿齿入住长安,道安早年师承佛图澄,在动乱的年代中,辗转华北、中原,在襄阳十几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僧团,在当时国内有很大的影响,道安入住长安五级寺,传播佛教,使长安形成了良好的佛教文化氛围。加之,苻坚倾心佛教,大臣赵正等崇仰佛教,促成了前秦时期长安佛教的兴盛。当时,有多位来自印度和西域地区的僧人,在长安翻译、讲解佛教经论。

僧伽跋澄 此云众现,Y宾(其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克什米尔)人,早年历寻名师,备习三藏,博览众典,特善数经,诵《阿毗昙毗婆沙》,贯其妙旨。于公元381年来到长安,被誉为“法匠”,苻坚秘书郎赵正,崇仰佛法,与在长安的释道安一起,请跋澄翻译《阿毗昙毗婆沙》,跋澄口诵经本,外国沙门昙摩难提笔授为梵文,佛图罗刹宣译,秦沙门敏智笔授为汉语经本,于383年译出,自孟夏至仲秋方讫。

跋澄又V《婆须蜜》梵本自随,第二年,赵正又请译出,跋澄乃与昙摩难提、僧伽提婆三人共执梵本,秦沙门佛念宣译,慧嵩笔授,安公、法和共同校订。二经流传汉地。

跋澄戒德整峻,虚靖离俗。关中僧众则而象之。后不知所终。

佛图罗刹 不知何国人,德业纯粹,该览经典,久游中土,善闲汉语,他所宣译梵文,为当时所推崇。

昙摩难提 此云法喜,兜依眨ㄒ灿幸胱魍禄鹇蓿地理位置相当于今阿富汗)人,龆年离俗,聪慧夙成,研讽经典,以专精致业。遍阅三藏,善《增一阿含经》。博识洽闻,靡所不综,国内远近,咸共推服。曾遍历诸国,后冒流沙东入汉地,于前秦建元中(365―384年)到达长安。难提学业既优,苻坚深见礼接。当时汉地还没有翻译四部阿含经,苻坚大臣武威太守赵正,欲请出经,值慕容冲反叛,关中大乱,赵正慕法情深,忘身为道,乃请安公等于长安城中,集义学僧,请难提译出《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还译出《毗昙心》、《三法度》等,计一百六卷。佛念传译,慧嵩笔授。自夏迄秋,绵涉两载。文字方具。后来,姚苌侵逼关中,社会动荡,难提辞还西域,不知所终。

僧伽提婆 此言众天,或云提和,本姓瞿昙氏,Y宾人,学通三藏,善《阿毗昙心》,洞其纤旨。常诵《三法度论》,以为是入道之府。为人俊朗有深鉴,仪止温恭,务在诲人。前秦建元中到达长安。宣流法化。在长安期间,曾与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共同译出《婆须蜜》二《阿含》《毗昙》《三法度》《广说》等百余万言佛典。因为慕容氏作乱,长安纷扰,所译佛典未善详悉,义旨句味,往往不尽,加之道安法师圆寂,未及改正定稿。提婆与沙门法和一同来到洛阳,不断研习讲解这些经典,四五年间,提婆汉语能力不断成熟,发现先前所翻译佛典,多有乖失,又与法和重译《阿毗昙》《广说》等众经。及后秦姚兴当政,大崇佛法,法和又返回长安,而提婆南下江南,被慧远请入庐山,以晋太元年间(376―396年),再译出《阿毗昙》《三法度》等。隆安元年(397年)来游京师建康,与江南名士、贵族、官僚交游,江南众僧聚集,请讲《阿毗昙》。后来东亭侯王集江南义学沙门慧持等四十余人,请提婆重译《中阿含经》,Y宾沙门僧伽罗叉执梵本,提婆翻为晋言。后在江南译出众经百余万言。历游华戎,备览风俗,其道化声誉,莫不闻焉。后不知所终。

僧伽罗叉 无传,Y宾沙门。未到过长安。在江南曾参与僧伽提婆翻译《中阿含经》。

昙摩耶舍 此云法明,Y宾人。少而好学,年十四为弗若多罗所知,该览经律,明悟出群。陶思八禅,游心七觉。当时人们将他比作浮头婆驮。晋隆安(397―401年)初达广州(昙摩耶舍应当是沿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住白沙寺,善诵《毗婆沙律》,人称之为“大毗婆沙”,时年已八十五岁,徒众85人。时有清信女张普明,咨受佛法,耶舍为说《佛生缘起》,并为译出《差摩经》一卷。

至义熙(405―418年)中,来到长安,时姚兴崇佛,深敬礼异,会有天竺沙门昙摩掘多来入关中,同气相求,宛然若旧,因共译《舍利弗阿毗昙》。后秦弘始九年(407年)初书梵书,至十六年(414年)翻译方竟,计二十二卷。太子姚泓亲管理味,沙门道标作序。

耶舍后游江南,大弘禅法,弟子众多。至宋元嘉(424―453年)中,辞还西域,不知所终。

竺法度 有传,昙摩耶舍弟子,在广州、交州一带传播小乘佛教,弟子多为尼众。

后秦也定都于长安,秦主姚兴崇仰佛教。公元382年,前秦王苻坚听从道安等人建议,派大将军吕光带兵去西域龟兹国迎请高僧鸠摩罗什,等吕光回转到凉州时,苻坚王朝已覆灭。吕光军队无所归属,驻扎凉州,鸠摩罗什也因而困于此地,前后达十七年。公元401年,姚兴派兵将罗什请到长安,从而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译经传法活动,随后,国内僧尼道俗纷纷慕名前来,而天竺、西域地区也不断有僧人闻名而来归投罗什问学,姚兴也早已令各关口守军对学士、求道者来往,不拘常规。学人、僧人来往不受任何限制。姚兴又设立僧官制度,以国家的名义给予给养,从而使得长安僧人云集,仅鸠摩罗什译场就有参与译事的常住僧人三五千人,形成了一个以罗什为中心的庞大僧团,僧团的形成也使得长安的佛教义学、禅学都得到了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僧才,培养出了一大批能够开坛说法的讲经法主。而罗什僧团在北方翻译佛经的同时,南方以庐山慧远为中心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僧团,也有翻译佛经、讲经说法、问难修学等重要法事活动。南北两个僧团还有频繁的交往,国内的、海外来的僧人南来北往,当时的来华僧人除罗什外,还有几位。

弗若多罗 其汉语义是功德华,来自Y宾。少年时代就出家了,以持戒、有节操而得到当世的称扬,因勤奋诵读而备通三藏。以《十诵律》一部最为专精,成为当世宗师,有人认为他已经获得解脱的圣者果位。后秦弘始年间,振锡入关,秦主姚兴待之以上宾之礼。印度佛教的传统首先是以戒律精研著称,罗什也认为他持戒有法、堪为戒范而深感敬佩。对汉地而言,佛教经藏虽然翻译了很多,而律藏经典还未传扬开来,众僧听闻多罗对律部经典特别专精,都很渴慕获得律藏的经典的传译。在众僧的请求之下,在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集中长安义学僧数百人,于长安中寺,设立译场,由多罗诵出《十诵律》的梵文经本,罗什主持翻译为汉语,翻译到全部经本的三分之二时,多罗得病去世。后来,又一为精通律藏的僧人昙摩流支来到汉地,才使这一译事得以完成。

昙摩流支 汉语意义为法乐,西域人,弃家入道,偏以律藏驰名。以弘始七年(公元405年)秋,达自关中。当初,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未竟而亡。长安众僧深感悲痛,而当时汉地佛教界高僧都有同感,庐山慧远也非常关注长安的佛经翻译事业,听说流支也精于毗尼,希望得到更详尽的律部典籍,就写信通好,表达愿望。说言:

佛教之兴,先行上国,自分流以来,四百余年,至于沙门德式,所阙尤多。顷西域道士弗若多罗,是Y宾人,甚讽《十诵》梵本。有罗什法师,通才博见,为之传译。《十诵》之中,文始过半,多罗早丧,中途而寝,不得究竟大业,慨恨良深。传闻仁者V此经自随,甚欣所遇,冥运之来,岂人事而已耶。想弘道为物,感时而动,叩之有人,必情无所吝。若能为律学之徒,毕此经本,开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无上之津。参怀胜业者,日月弥朗。此则慧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愿垂怀,不乖往意一二。悉诸道人所具。[1]62

昙摩流支得到慧远的书信,又受到秦主姚兴的敦请,于是,就与罗什共译《十诵》,由于两位大师的共同努力,全部经文很快就翻译完了。他们二人又研详考核,条制审定,而罗什还是觉得译文过烦,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是,不久,罗什也迁化了,还未来得及删改定稿。当时,流支住长安大寺,慧观欲请下京师,支曰:“彼土有人有法,足以利世,吾当更行无律教处。”[1]62于是游化余方,不知所终,或云终于凉土。未详。

卑摩罗叉 意译为无垢眼,Y宾人。沈靖有志力,出家以后,按照佛教戒律的要求学习佛法,以苦修、保持节操为要务。后来学有所成,来到龟兹国,弘扬律藏,西域地区的学者、可能还有汉地的僧众,都到这里向他学习律学。这个时候,也是鸠摩罗什学习时期,约二十岁上下,罗什也向他学习律学。这样相处过二十余年,师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龟兹国被吕光军队攻破,罗什被掳走,卑摩罗叉也离开了龟兹,远走他方。又过了近二十余年后,听说罗什被迎请到长安翻译佛经,就感到很欣慰,想着也应当让汉地众生得到佛法律部,于是仗锡流沙,冒险东入。以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达自关中,罗什以师礼敬待,罗叉以远遇欣然。后来罗叉一直留在长安,直到罗什迁化。罗叉最后整理了《十诵律》汉译本,为罗什的遗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卑摩罗叉又到江陵,在辛寺夏坐,开讲《十诵》,既通汉语,又善领纳,佛法无为妙理,被阐发于当世。长于研究佛理的僧众被吸引来了,而善于学习戒律的僧众也大大地增多了,律部典籍得到了大力弘扬,罗叉对汉地佛教的贡献也在于此。后来,道场寺的慧观法师又将罗叉所讲戒律内容概括总结为二卷本的经本,流传于江南,僧尼披习,竞相传写。当时还形成了几句谚语:卑罗鄙语,慧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罗叉善于修德、养闲,弃喧离俗,还回到寿春石涧寺,七十七岁而卒。因为他眼睛发青,被誉称为青眼律师。

佛陀耶舍 意译觉明,Y宾人,婆罗门种族。十三岁随师出家,年十五,诵经日得二三万言,所住寺院,似乎常让他在外面作守卫,结果影响了他的诵读经典的学业。当地有一罗汉看重其聪敏,常常把乞来的食物与耶舍共用。到了十九岁,诵大小乘经达到数百万言,然而他性度简傲,颇以知见自处,说很少有人能胜任给自己来做老师,因为这样的大话,所以不能得到众僧的尊重。他威仪很美,常常谈笑风生,和他相处的人就忘掉了自己内心原来的隔阂,这样使他能够很好地和人相处。但是,他的年龄快到受戒的时间了,没有人敢于给他当受戒师,没有人来登戒坛,所以眼看快要三十岁了,还是一个沙弥身份。后来,就跟着自己的舅舅学习五明诸论,世间法术,多所练习,年二十七,才受具戒。他一直坚持以读诵为务,手不释牒。每端坐思惟经义,不觉虚过于时。他如此专精学习佛法。

后来,到了沙勒国,国王不,请三千僧会集一处,耶舍也被列为其中之一,当时太子达摩弗多,意为法子,看见耶舍容服端雅,问所从来,还问一些法理问题,耶舍对答清彻流利,辩才无碍,太子悦之,仍请留宫内供养,待遇隆厚。罗什当时还是一个十余岁的少年,比耶舍后到,还跟着耶舍学习,对耶舍非常敬重。耶舍与罗什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师徒之情。后来,罗什随着母亲回龟兹,耶舍非常欣赏罗什的学习领悟能力,还曾请求他留下来。沙勒国王薨后,太子即位,当时前秦王苻坚遣吕光西伐龟兹,龟兹王告急于沙勒国,向国王求救,沙勒王自率兵赴救援,使耶舍留辅太子,委以后事。救军未至,而龟兹王已败,国王回来后,就给耶舍说罗什被吕光军队掳走了,耶舍就感叹说:“我与罗什相遇虽久,未尽怀抱,其忽羁虏,相见何期。”[1]66在沙勒国又停留了十余年,就来到龟兹,由于他的传扬,龟兹国的佛教又开始兴盛起来。

当时罗什在姑藏,还曾给耶舍写信,想请老师来姑臧,从这里可以看出,可能罗什在凉州期间某些时候相对自由一些。耶舍接到罗什派人送来的书信,知道了罗什在凉州的一些情况,也打算准备一些干粮离开龟兹,去寻罗什,龟兹国人劝请挽留了耶舍。后来,耶舍还是来到了凉州,但是,罗什这时已被接到长安了。耶舍听说姚兴逼着罗什接受歌女,以好心办坏事,破坏罗什的道行,就感叹说:“罗什如好绵,何可使入荆棘林中。”罗什听说耶舍到达了凉州,立即劝姚兴迎请,当时,姚兴并没有听进去罗什的建议。后来,姚兴请罗什翻译更多的经典,罗什就说:“夫弘宣法教,宜令文义圆通,贫道虽诵其文,未善其理,唯佛陀耶舍深达幽致,今在姑臧,愿下诏征之,一言三祥,然后著笔,使微言不坠,取信千载也。”[1]67姚兴理解了罗什说话的意思,就派遣使者带着很重的礼品去迎请。耶舍对于重礼不予接受,就对使者笑着说:“圣上的旨意既然下来了,就应当前去效劳;但是,国王陛下似乎对待出家人过分厚道了,也不讲佛教的道理了,就像对待罗什那样,以歌女之类的待遇来威逼的话,我就不敢去了。”使者回来之后,就把这些话汇报给了姚兴,姚兴感叹其慎重,又派使者前去讲明意愿,以后再不会那样对待高僧了。这样,佛陀耶舍才来到长安。姚兴亲自出城远迎,在逍遥园别立新省,按照佛教的规矩进行四事如法供养,但耶舍并不贪著这些供养,也没有接受。每天吃饭的时间到了,耶舍会把供养来的食物分给那些身边的人,自己日中一食而已,生活很简朴,完全按照佛陀制定的戒条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当时,罗什正在翻译《十住经》,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疑难很多,以至于让罗什犹犹豫豫,无法动笔;耶舍来了之后,师徒二人已阔别三、四十年,相见非常高兴,相互配合非常默契,对经义共同讨论,逐步将一些疑难繁杂的深层义理问题阐解清楚,并宣译为汉语,译场僧众三千多人,都感到所翻译的文字非常恰当地表达了经本原义,使得这部经典得以顺利翻译。

耶舍这位高僧长相很特别,须发赤色,又对印度佛教五百罗汉所造之《大毗婆沙论》非常专精,常给人讲说这部大论,因此,大家都叫他“赤髭毗婆沙”。他还是罗什的师辈,因此又被称为“大毗婆沙”。因为姚兴及其他王室成员都来供养耶舍,衣钵卧具堆满了三间房子,而耶舍对此并没有多少兴趣。姚兴就把这些供养品变卖成资金,在城南建设一座新的寺院,送给耶舍。耶舍精通律部,诵出《昙摩德律》,司隶校尉姚爽祈请他翻译出来,姚兴却怀疑他诵出的这部经典会不会有错误呢。他就想测试一下耶舍记忆能力。就派人找来了羌族祖先传下来的治病药方古经,大约五万字。给耶舍两天的时间,请他读诵完毕,于是请他背诵,结果一字不差。大众都佩服他的超强记忆力。然后在弘始十二年翻译出《四分律》,总计四十四卷,还翻译出《长阿含经》等,当时是来自于凉州的沙门佛念宣译为汉语,道含笔受。到了弘始十五年解座,姚兴供养耶舍布绢万匹,耶舍分毫不取,道含、佛念及五百高僧皆得姚兴重∈。耶舍后辞还外国,至Y宾得《虚空藏经》一卷,寄给商人,带回汉地,传于凉州僧众,后不知所终。

耶舍传译《四分律》,所以,此文将耶舍归入戒律僧;但耶舍还翻译《长阿含经》等。

昙摩掘多 无传,天竺僧人,曾在长安与昙摩耶舍共同翻译《舍利弗阿毗昙》二十二卷,道标作序。

佛陀跋陀罗 意译觉贤,本姓释氏,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裔。祖父达摩提婆,意译法天,曾在北天竺经商,因而居住在这里。觉贤幼年父母先后双亡,被从祖父鸠婆利领养在自己家里,后出家度为沙弥。年十七时,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众人皆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背诵,而觉贤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他们的老师感叹说:“贤一日,敌三十夫也。”及受具戒之后,修业精勤,博学群经,多所通达。觉贤年少时就以禅、律驰名,常与同学僧伽达多,共游Y宾,同处多年,达多虽敬伏觉贤的才能和智慧,但不能知道觉贤修持的境界。后来,因为觉贤已通过禅定的修持,达到解脱的果位,并常示现一些神变,才知道觉贤是位圣人,得到了不还果的果位。

觉贤常常想到各地游历去弘扬禅法,也看看各地风俗。正好这时有一位汉地的沙门智严西行求法来到Y宾地区,看到了当地佛教传播的盛况,僧众清胜,戒律精研,就非常感慨,想起自己故乡的道友、法侣不仅痛心,说:“我的那些道友们,都有宏大的志愿和求法修道的雄心,但是遇不到真正明白禅法的过来人,怎么才能学习禅法而达到开悟呢。”他在Y宾听人说:“有个叫佛陀跋陀的出家僧人,出生于天竺那呵利城,族姓相承,世遵道学,他在童年就出家了,通解经论,少年时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早先的时候也生活在Y宾,还给智严说:“可以振维僧徒,宣受禅法者,唯有佛陀跋陀是这样一位堪当大任的人啊。”智严遂要请苦至,觉贤悲悯汉地僧人的求道真心而同意前往汉地。于是向当地众僧告别,带上干粮,向汉地进发。徒步走了三年,绵历寒暑,东度葱岭,途径六个国家,国主们都为他不畏艰辛、弘传佛法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提供路费和粮食等物品,使他能够顺利抵达汉地。觉贤走的路线与其他僧人不太一样,僧传中记载,他来到交趾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所以,他的行走线路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觉贤随后乘船绕着汉地的海岸线而行进,就到达了当时青州的东莱郡,可能是现在青岛地区,他上岸后,听当地的僧人说,有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现在长安,他就很高兴前往去和罗什会面。罗什深知印度佛教的博大精深,得知觉贤精通禅法,大为高兴。就在一起讨论法相等实修实证的问题,很快就把一些深层次的义理阐释清楚了,相互之间都受到道法的启迪。但是,觉贤与罗什所修学的思路、法系可能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僧v《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有《长安城内齐公寺萨婆多部佛大跋陀罗师宗相承略传》一部著作的目录,从目录看,觉贤法脉,几近于后世菩提达摩所传之印度禅宗法系,但这里僧v是按戒律师师相授的传承撰集的,因为僧v撰集的著作早已散佚,法脉很难说清楚。其目录如“阿难罗汉第一”、“末田地罗汉第二”、“舍那婆斯罗汉第三”、“优婆崛多罗汉第四”等,只能说明戒的传承。

所以觉贤曾问过罗什:“君所出,不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老故尔,何必能称美谈。”“不出人意”,是什么含义,可能不好确定;觉贤也博通三藏,他实际上后来到了江南,也是走了罗什以翻译佛经为主的路子,这也许是汉地众生的福缘吧。但这时,觉贤似乎不大认同罗什传译经典的做法,或许他想劝说罗什走禅观、实际修证的路子,而罗什当时年事已高,何况法务繁忙,很难去离群索居、修习禅法了。后来,罗什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经文有疑义的地方,也经常与觉贤讨论,共同确定经义。

当时,秦国太子姚泓,很想听觉贤讲解佛法,于是约请包括罗什在内的大批僧人,聚集在东宫,请觉贤讲法。佛教讲经、讲法有一整套制度,而且有印度的规矩,也有汉地的规矩,也有不同法系、法脉的要求。但是各类讲经活动都少不了道场上的互相问难,或者辩论。所以,在觉贤讲法法会上,罗什就开始与觉贤辩难,来回往复不知多少个回合了。

罗什问:法云何空。

答曰:众微成色,色无自性,故虽色常空。

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复云何破微。

答曰:群师或破析一微,我意不尔。

又问:微是常耶。

答曰:以一微故众微空,以众微故一微空。

当时,有一位曾经从天竺国求法回国的僧人宝云在给觉贤当翻译,他给大家翻译出这些对话后,大家很难理解其中意义。道俗听众都推断说,觉贤可能认为“微尘是常”吧。

过了几天,长安的义学僧们聚集在一起又请觉贤给予解释,觉贤说:

夫法不自生,缘会故生。缘一微故有众微,微无自性,则为空矣。宁可言不破一微,常而不空乎。

以上的这些对话辩难,是当时僧人们的记录,大体的辩论内容就是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的。

秦主姚兴以全国之力,长时间地供养三千僧人,这些僧人每天都为翻译佛经、传写经本、接待来宾、往来问学、相互讨论、处理各类法务事务,忙忙碌碌的。但是,唯有觉贤在自己的僧房修习禅观,与大众不一样。有一天,他给弟子说:“我昨天在修习禅法的时候,看见我的家乡那里,有五艘船出海,要来汉地啊。”结果,他的弟子中个别人以为自己的老师修行很好,有很大的神通,就在其他僧人前夸赞,而那些年长的僧人,特别是道安僧团的弟子们,就认为这有点“显异惑众”,似乎与佛陀制定的戒律不太相符。而且,觉贤在长安的这一段时间,汉地喜欢修学禅观的僧尼道俗,闻风而来;但是修学禅法,各人根机不同,修学的发心、方式也不尽相同,一些浅薄的、或者根基不合适的人,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个弟子,因修了一点点观行,就说自己得道了阿那含的果位,觉贤还未来得及去指导他的修行,这个传言就开始风行起来,结果引起大众的批评,有的僧众还认为这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一时流言四起,很多僧徒因没有领悟佛法甚深的妙义,没有修道的理论指导,从而引起恐慌,禅众僧徒一半天内就离散而去。而觉贤本人并不在意,但是,在长安其他僧众中间,也引起一些思想的波动,所以,为了维护长安僧众的秩序,也为了译场的稳定,当时的僧正僧略、僧人道恒就去对觉贤协商说:“根据佛经的记载,佛陀尚不随便说自己所得的修持之法;而和尚你怎能随便说一些虚妄的事情呢,最早说有五艘船从家乡出发,这本来就是没办法验证的事情;又有一些学禅观的门徒相互狂惑,互争是非,这样对于僧团的秩序、对于佛所制定的有关戒律都不相应,都有违背的地方。为了僧团的大局,你还是离开长安吧,不要再留在这里了。”觉贤说:“我身若水上的浮萍,去留不成问题;但是,我所要弘传的禅观修持方法,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没有普度众生,这是我的遗憾。”

觉贤于是决定离开,有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愿意跟随觉贤,他们神色从容,没有表现出不满或者愤怒的样子。而长安那些了解禅观的僧众感到非常惋惜,有一千多人都来相送。

可能当时姚兴对此事还未了解清楚,等知道这样的事情之后,就对道恒说:“觉贤大沙门,是得道高僧,来游长安,准备弘扬佛陀遗教,他所学的禅法还未来得及传播,怎么能请他离开呢。再说了,不能因为个别人一句话的错误,而使广大众僧失去这样一位导师,这太让人惋惜了。”于是下敕派人前去追回。使者很快就赶上了觉贤的僧众,说明了姚兴皇帝的旨意,觉贤说:“我真诚地接受了皇帝陛下的恩旨,但是,我的去意已确定,不能遵从皇命了。”带领僧众日夜进发,南下庐山。

后来,庐山慧远法师还专门写信给秦主姚兴和关中僧众,派弟子昙邕送来关中,来化解这里发生的事情。觉贤到了江南,在庐山慧远及僧团僧众的祈请之下,觉贤翻译了禅数多部经典,还与法业、慧观等人首次翻译《华严经》六十卷,与法显等人翻译《僧o律》,还翻译出《观佛三昧海》、《泥洹》及《修行方便论》等,计一十五部,一百十有七卷。以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卒,享年七十有一岁。

从觉贤的年龄看,他在长安时期大约五十岁上下,要比罗什小十六七岁,所以,罗什说自己年老,也是常理;慧远法师可能后来专门过问此事,了解到这事情是“过由门人”,并没有明显记载说觉贤与罗什有什么不和或者矛盾。僧略、道恒乃是为了僧团大局,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行。汉地僧众对于禅观初来,没有义理的基础,出现这样的“走火入魔”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与觉贤所传禅观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件事情,可以看做佛教史上长安盛事传奇之中的一段变奏。

关于长安翻译禅法的僧人,其实还有鸠摩罗什。僧睿在《关中出禅经序》中说自己在罗什初到长安的当月“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从受禅法”,罗什后来翻译禅法经典,是“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所以,可见,罗什所传禅法经典不一定是按法系所传,而是从禅法中抄出可能适合于汉地僧众的修法而汇编出来的。

另外一个是昙无谶,虽然他与前后秦王朝没有关系,但他可能在后秦末期抵达凉州,先后翻译佛经多部。所以,也列在此处。

昙无谶 本中天竺人,早年曾学小乘,后随师学习《涅经》,专学大乘。先到龟兹,后进到姑藏,河西王沮渠蒙逊据凉土称王,素奉佛法,欲请谶翻译佛经,谶又学习三年汉语,才开始翻译《涅经》,沙门慧嵩、道朗深相推重。慧嵩任笔受,更请译《大集》《大云》《悲华》《地持》《优婆塞戒》《金光明》《海龙王》《菩萨戒本》等六十余万言。433年,昙无谶被蒙逊所害,时年49岁。昙无谶所译《涅经》为汉地首译,影响极大。

当然,前后秦时期业绩最为辉煌、影响最大的是鸠摩罗什法师。

鸠摩罗什 此云童寿,天竺人。这里要说明的是,罗什生于西域龟兹国,其父来自于天竺,其母为龟兹国王妹妹,按传统意义上来讲,罗什属于天竺人,但也是龟兹国人。其家族在天竺家世国相,其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在将要继承相位时,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放弃相位、荣华富贵,甚为仰慕。亲自出郊迎接,并请为国师。王妹年方二十,识悟明敏,体有赤d,法生智子。诸国往聘,并不肯行。及见摩炎,心欲当之,乃逼以妻焉。既而怀上罗什。罗什在胎中时,其母自觉神悟超解,有倍常日,并常到雀离大寺听闻佛法。罗什出生后不久,其母欲出家。后来,经丈夫同意,其母带着七岁的罗什一同出家。

罗什从师受经,日诵千偈。九岁时从名师头达多(Y宾王之从弟)学习小乘经典,受学《杂藏》《中》《长阿含》等,凡四百万言。在与外道论师的辩论中获胜。年十二,其母带他回到龟兹国,还到过沙勒国,诵《阿毗昙》,对《十门》《修智》诸品备达其妙义。还博览《四围陀》典及五明诸论,阴阳历算,尽得其妙。为性率达,不历小检。后遇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兄为须利耶跋摩,弟字须耶利苏摩,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之。罗什听其讲《阿耨达经》,明白阴界诸入皆空无相之理,遂改学大乘言:“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B石为妙。”受诵《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经论。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后来,罗什母亲要去天竺,对龟兹王说“汝国寻衰,吾其去矣。”对罗什说:“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罗什回答说:“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其母往天竺,进登二果。而罗什住新寺,披读《放光经》,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此时,罗什还以大乘之理使其小乘师头达多回向大乘,传为佳话。

罗什道流西域,名被东川,前秦王苻坚欣慕高名,即遣使求之。382年,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等人率兵七万,西伐龟兹及乌耆诸国。苻坚对吕光说:“夫帝王应天而治,以予爱苍生为本,岂贪其他而伐之乎,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这段话道出了千里奔袭、出兵龟兹的真实目的。吕光随后远征龟兹,掳罗什而还,因苻坚败亡而驻军凉州,后自称王。鸠摩罗什也困于此,前后达十七年之久。401年,后秦主姚兴派兵迎请罗什到长安,在《晋书》姚兴传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姚)兴如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玄堂听鸠摩罗什演说佛经。罗什通辩夏言,寻览旧经,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兴与罗什及沙门僧略、僧迁、道树、僧睿、道坦、僧肇、昙顺等八百余人,更出《大品》,罗什执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其新文异旧者皆会于理义。续出诸经并诸论三百余卷。今之新经皆罗什所译。兴既托意于佛道,公卿已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起浮图于永贵里,立般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①

其实,罗什在龟兹国发大愿要到汉地弘扬大乘,并没有设想要以怎样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困于吕光军队期间十七年间无所宣化,所以,到长安后,正是“众缘和合”,由姚兴设立译场,以鸠摩罗什为译主,组织僧人进行佛典翻译,从401年至413年,据《开元释教录》考订,共译出佛经74部,384卷。其所译经目《高僧传》初步提到“屡请什于长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小品》《金刚波若》《十住》《法华》《维摩》《思益》《首楞严》《持世》《佛藏》《菩萨藏》《遗教》《菩提无行》《呵欲》《自在王》《因缘观》《小无量寿》《新贤劫》《禅经》《禅法要》《禅要解》《弥勒成佛》《弥勒下生》《十诵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十住》《中》《百》《十二门论》,凡三百余卷。”[1]52

鸠摩罗什所译佛经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遗教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以及《大》《小品般若经》等,广为流传,一直是中国古代和现代僧侣阶层和广大佛教信众的必读典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另外,除了像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卑摩罗叉、弗若多罗、昙摩流支、昙摩掘多、昙摩耶舍等这些知名的僧人,从天竺、西域地区远道而来的外国僧人是很多的。罗什二十岁时在龟兹国王宫受戒之后,一直在西域地区多个国家讲经说法,诸多国王在讲经时“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吕光军队掳走罗什,僧传没有记载罗什有没有随行僧侣,但根据罗什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力,可以推断,一定有一些外国弟子舍命跟随,或者,在罗什被迎请到长安后,不远千里追踪而来,这虽然没有直接的资料依据,但这在情理之中。所以,罗什在感觉四大不适时,“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因为这些外国弟子可能对汉语不大通晓,或者谨守师教,规规矩矩,印度佛教传统戒律森严,师师相承,一丝一毫也不能紊乱,所以,除了做份内的事情以外,不与世务,这也可能是他们的姓名、活动、日常生活等被整个僧团“忽略不计”的原因,因而在僧传中几乎没有被提到。

佛陀跋陀罗其实也是一个僧团,与罗什僧团有很大的交叉。僧猛等人就追随佛陀跋陀罗学禅法。而姚兴在为罗什设立国立译场的同时,还为佛陀跋陀罗、卑摩罗叉、昙摩耶舍、昙摩掘多等另外设立译场翻译其它经典。如释道标《舍利弗阿毗昙序》中言:“惟秦天王(指姚兴)冲姿睿圣,冥根树于既往,实相结于皇极……会天竺沙门昙摩掘多、昙摩耶舍等义学来游,秦王既契宿心,相与辩明经理。起清言于名教之域,散众微于自无之境……于是诏令传译。”两位高僧在翻译时因“经趣微远”,而迟迟不能落笔,至弘始十六年,“经师渐闲秦语,令自宣译。”所以,僧肇给刘遗民的书信中曾谈及长安佛经翻译盛事时曾言:

什师于大寺出新至诸经,法藏渊旷,日有异闻。禅师于瓦官寺教习禅道,门徒数百,日夜匪懈,邕邕肃肃,致自欣乐,三藏法师于中寺出《律部》,本末精悉,若G初制。毗婆沙法师于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毗昙》梵本,虽未及译,时问中事,发言新奇。贫道一生猥参嘉运,遇兹盛化,自恨不G释迦泥洹之集,余复何恨。[1]250

什师即鸠摩罗什,禅师指佛陀跋陀罗,三藏法师指卑摩罗叉,毗婆沙法师指佛陀耶舍,这实际上是僧肇描述的长安佛教的盛事,当时是几个中心,当然,以鸠摩罗什的译场为最盛。

罗什僧团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第一,罗什僧团获得了后秦王室、国家政府的倾力支持;第二,国主姚兴的亲自下诏确立国家僧官制度,僧正、悦众、僧录等官员由德高望重的僧人担任,国家按“侍中”等职务给予待遇,从而使僧团的活动与管理有了制度保障;第三,译场也有相应的翻译制度,有译主、宣译、辨义、笔受、参正、校正、传写等职务(由程序形成职务,后展更为完善)的分工,使翻译工作秩序井然;第三,僧团僧人来源于国外、国内的都有,往往以外国僧人作为译主、汉地僧人协助翻译的形式为普遍;第四,当时长安并非罗什一地译场,除长安大寺以外,还有中寺、石羊寺等其他寺院也同时开设佛经翻译场所,僧肇就曾经参加过长安不同的译场,如僧肇参加鸠摩罗什译场,翻译《百论》等佛典,还参加由姚兴亲自指定司隶校尉晋公姚爽任以法事、请Y宾沙门佛陀耶舍为译主的译场,在弘始十五年出《长阿含经》,僧肇为两个译场所翻译的佛典都作过序文。最后,鸠摩罗什僧团在中国佛教史上可能是人数最多、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翻译佛典又较多的几大译场之一,鸠摩罗什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四位翻译家之一,其余三位是玄奘、义净和不空,也有史家认为,竺法护、真谛等也应作为大译经家。

结语

前后秦时期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但是,从上文所罗列资料来看,很多来华僧人都能够从事佛经翻译、讲解的活动,有的还能够带领僧众进行禅修,培养出了大批汉地僧才,推进了中国古代佛教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这些来华僧人所译经论大部分都被保存下来,特别是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佛说维摩诘经》《阿弥陀经》《佛说遗教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典籍,一直在后世广泛流传,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前后秦时期,几乎所有来华僧人都是沿着丝绸之路而来到汉地的,一路上他们传译佛教经论、弘扬佛法,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促进了中华民族与西域地区、印度地区以及中亚、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个别僧人最后又回到印度,也带回去了汉民族的文化,他们对古代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前后秦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生活习俗、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但是,佛教的传入和传播,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思想上、信仰上的交流和融合,弥合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种种隔阂和差异,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和北方多民族融和的进程。

前后秦时期,来华僧人特别是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人大量翻译佛教大乘典籍,促进了汉地佛教各宗派的形成,促进了汉地佛教义学的繁荣,推进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在思想史的意义上,因佛教的传入,思想界开始整合了魏晋以来玄学的讨论热潮,在一个新的思想高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鼎立格局的形成。

总之,前后秦时期来华僧人的种种业绩,促进了汉地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良性的发展,也对中古时期思想界的整合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今天,我国政府提出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涉及到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项世界范围的宏大发展构想,这些地区恰恰是多种民族、多种宗教和不同文化类型的复杂区域,如何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实现和平的、和谐的发展理念,就是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研究、借鉴和继承前后秦时期佛教文化传播、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一历史遗产,对我们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有多方面极其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晋书》卷一百十七,第2984页。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集成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计算机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