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记承天夜游

记承天夜游

记承天夜游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景 情 穿越 生活世界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最令人惊诧的,莫过于他对月夜风景的塑造了。

全文仅百字规模,第一句是对时间的交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第二、三句是对地点和事件的简述,即“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第四句纯粹是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接下来便是两句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最后总结一句,以为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问一答,将全文的主旨交付到了一个“闲”字之中,也为前文清明的月色涂抹上了一层情感的色彩,使之成为了一种心情的外化。原来风景的发现,只缘一个“闲”字而来,景语情语,皆自一体。然而,这景色的发现,在苏轼处有什么意义呢?他又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之下完成对这风景的发现呢?又是如何拥有了这般“闲”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即所描述的时间开始谈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这个时间点前后,苏轼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元丰三年乙未,“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捕,乌台诗案开始。元丰二年,二月苏轼罢徐州任,改知湖州,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庚申),苏轼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庚申,“正月,苏轼赴黄州贬所,有《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相别》: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时间至元丰六年癸亥,“四月,十一日(丙辰),曾巩卒。沈辽,苏辙,孔仲武,秦观,陈师道皆有祭挽之作”,而且,“传苏轼与曾巩同日化去”;“七月,十三日(丙辰),罢苏辙兼权筠州州学教授”,“十月,十二日(甲申)夜,苏轼与张怀民游承天寺,撰《记承天寺夜游》”。①

三年时间,接连经历罢官,贬黜,良友离世,亲人受连一系列磨难,此刻突出一个“闲”字,是否有别样的心情?文中出现的张怀民,身世也别有韵味,据考:“张怀民,字梦得,又名倔栓,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至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②试想,两位同病相怜的人,一般“闲”的心境下,发现的风景又是种怎样的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唯美风景下的情感,究竟是是豁达,如当今学者所得出的普遍共识那般,还是无奈,亦如另外学者指出的那般:“作者这最后一句感慨,诚然有自豪和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③?问题可以稍作转换,于悲凄处发现“闲”之风景,苏轼是有情,还是冷漠?若是有情,情又指向何处?

在此不妨暂且悬置这些问题,笔者想借助于一段文学公案来展开分析,即北宋大儒朱熹对苏轼的批评。朱子认为,“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处”④。在他看来,苏氏之弊,在于其人为地割裂了文与道之间的联系,文不能载道而独成一体,以至于其风日淫,其效日微。在朱熹看来,“物之理乃道也”⑤,道即天人一统的人伦道统,在于心外,求知需虔,故要“格物致知”,最终的目的指向社会之内的忠孝之道,而苏轼的“文道分离”其实是个向内转的过程,以情淫道,故有所不当。朱子批评的正确与否且不管,但从他的批评来看,苏轼的确已经有意识地与当下流行的“儒道”一派有所距离,其所提倡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这种“向内转”的兴起,苏轼并不是始作俑者,它首先要追溯到“唐宋家”中的韩愈。韩愈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曾有如此论述:“道之及,及乎物而已耳。斯取道之内者也。今世因贵辞而矜书,粉泽以为之,道密以为能,不亦外乎?吾子之所以言道,匪辞而书,其所望于仆,亦匪辞而书,是不亦及物之道愈以远乎?”韩愈的转向,实际是针对当时浮夸雕饰的文风而来的,但“取乎内”的观点,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学表现对外在“人伦道统”的疏离。宋代之后的欧阳修、苏洵等人,也都继承了韩愈的这个观点,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空洞无味的唱和性创作,目的在于将内容重新注入诗文的表达。这些所谓“内容”,其实多半还是儒学人伦传统的一种重新的发现和继承,但是这种“向内转”的转向,其实还是为“情”的浮现提供了契机,感受的抒发和既定认知系统在此也有了一种隐隐的剥离,这种“情”也因此开始指向了一些人伦之外的东西而变得更贴切,也更加复杂,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但这样又会带出下一个问题,既然偏离了儒家的人伦认知传统,这种“情”又从何而来,指向何处?

我们不妨在此再迂回一下表达,从另外一个问题入手解释。关于宋代文章,很多学者都把它们解释为是儒、释、道三家融通的结果,其中邓广铭先生的论述比较具有代表性:“宋学又是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摄取的一个产物。他们从佛、道两家所摄取的,笼统说来是偏重在义理方面和心性修养方面的一些东西,而对儒家的主张一直坚守不变的,则是那个经世致用的原则”⑥。这种论述是源头性的,儒、释、道的确是北宋时期所盛行的三种认知的范式,苏轼是宋代人,照理说其文章也当然可以用此类解释,既非儒,那么一定是释家和道家的综合体了。但这样做却未免有以源头肢解苏轼之嫌,也将其特点简单化了,把“闲”的心情和所描述的空灵的风景结合起来看,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韵味实际上更加复杂,远非儒、释、道三者可以做单一解释的。如上文讲,儒家学说以人伦为认知旨归,它其中所蕴含的风景是附庸性或说是比兴性质的,故较为单薄,可见于《诗经》;道家理论中的风景其实等同于“自然”,“自然”又与其核心“道”息息相关,于是这些风景的色调多为恬静,呼唤人丧心而融于物,故这种融合是去情化的过程,有风景却没有“闲”情,可见于谢灵运的山水诗;释家多求空静,与内心相关,但苏轼和它的区别是“空”与“实”的区别,他所描述的是心情下的实景而非一个空灵化的境界,这种比较可鉴于其和王维诗歌的差异。由此可见,苏轼笔下的风景远非三家的解释所能概括,它可能来源于三家,却又别于此三家,或者说局限于此三家。承接上文问题,可看出苏轼的创作继承了韩柳、欧阳修等人“向内转”的传统,却又不能单以儒、释、道三家做单一解释,那么他的“情”又该做如何理解?回到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段景色的描写未见任何有情感指向作用的形容词,事实上,在相似的时间里,苏轼这类描写并不是唯一,在《后赤壁赋》(元丰五年)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景描写,感到类似之情。较之亦是同时期的《前赤壁赋》(元丰五年)中“苏子楸然”,《临江仙?夜归临皋》(元丰五年)中“常恨此身非吾有”这类以情衬情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一种失落和安慰交织的情感,这当然与当时苏轼的罢黜经验有关,其个体的意义已经不能认同于原有的认知范式,失落的境遇和这些认知范式所指向的目标构成了张力。经世济世的儒家承诺已经变得虚幻,亲友离世的打击也让他的情感离于道家和释家“忘我”和“虚空”的承诺,其意义不在于认同三家的认知范式,因为一旦认同,其意义都不会是“闲”,也不会发现如此的风景。换句话说,也正是穿越了这些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风景的独特性意义才会显现了出来。

所谓穿越,即在认知的前提下做到有意识的疏离,实际上,认同于任何一种单一的认知范式,所表达的情感都将是单薄的,也不会创造出内涵丰富的风景。只有从这类认知范式中跳出,去在另外的未知纬度中重新获得认同,才会有不同的意义发现,因为未知总会与混沌和丰富相连,照此说来,其实穿越也是一种突破认知中介,寻找另一种认同方式的尝试。那么既然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既定的认知范式,苏轼的“情”又归向何处呢?笔者认为,这种“情”源自于他对其生活世界的照面。届时任何的认知范式,包括儒释道三家,都有一套稳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其意义都源自于一套清晰的区分方式,无论是善恶之别,天道人道之分,还是空执之离,它们都构成了认知的中介。苏轼的贡献,就在于对这种中介的穿越,突破了一系列清晰的划分,重新从外部的生活世界中直接触动物我交流的情感。这种情感不需要任何中介的介入,故才更有可能能够以真动人,它很模糊,很少有区分和刻意承载什么,却往往能包容更广阔的意义。苏轼的穿越源自于其境遇的独特,更是其生命哲学的构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其认知中表达什么抱负和希望的因子淡化了许多,甚至因幻想破灭而造成的失落感也退化了,留下的只有个体对外在生活世界的直接沟通,在这种沟通中获得朦胧的意义感,文字也随即退化为对这种感觉的描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论及苏轼的创作风格时,曾有精辟的论述:“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⑦,此论可谓是得苏轼创作之要领。

把这种风景放置入历史纵轴中来看,或许会更加清晰地看见这个生活世界的魅力。古文运动中,韩欧之变在于将感知的方式向内转,促进了文学与道统的分离,但其终极指向还是在于既定的儒学认知范式,求天道以闻达,这也是朱熹批评苏轼,却对韩欧二人有所保留的原因。而苏轼的意义,正在于在继承了这种“向内转”的趋势下,促进了文学与个人的分离,个人至此成了一个不依赖于既定认知,裸感受生活世界的个体。风景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被剥离出的个体面对浑沌的生活世界的惊奇感,这种感觉因不指向任何特定的东西,故而其“情”亦是极具包容性的,也更加的瑰丽。苏轼的意义,也莫过于对这种生活世界意义的发现,这种发现对后世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明代公安三袁所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论,其直接的理论来源,也在于苏轼。

注释:

①日期材料皆引自曾枣庄,吴洪泽著,《宋代文学编年史(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96-826页。

②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③吴战垒著,《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选自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④朱熹著,《论文上》,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9页。

⑤朱熹著,《中庸一》,选自(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二,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6页。

⑥邓广铭著,《邓广铭治史从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记承天夜游范文第2篇

苏教版八上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一直为历代文人称道,也是各级考试命题者重点关注的语句。因为它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月光清澈透明的静谧之感和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苏轼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但是,笔者始终对此句中“竹柏”的释义持有与许多参考资料上说法的异议。

笔者认为:这里的“竹柏”不是我们所说的竹子和柏树两种植物,而应该是一种植物。对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此文翻译想找出我需要的答案,但是,我看到的始终是“竹子”和“柏树”,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买一些花木准备装点自己的办公室时,我认识了一种植物,它就是竹柏,当初我听到此植物时,我为之一震,真有这么巧,正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竹柏”就在眼前。深绿色的条状叶片极有竹叶之神韵,树身又有柏树之挺拔。为此我特地向卖花的大姐再三询问,这真得就是竹柏吗?对方也是很肯定的说正是此树。再看此植物外形,更让我眼睛一亮:它不就是竹和柏树的完美的结合物吗!?

以下,我对此次发现做一些事实证明,特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植物“竹柏”的相关的知识

竹柏,学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 ex 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因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松柏目、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竹柏为古老的裸子植物,起源约1亿5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稀有濒危树种。竹柏叶形奇异,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叶茂荫浓,抗病虫害强,为常绿观赏树木,可在公园、庭园、住宅小区、街道等地段内成片栽植,也可与其它常绿落叶树种混合栽种。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20米。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不耐旱,稍耐寒。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竹柏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性耐阴、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生长。

二、《记承天寺夜游》写作年代和地点考证

此文是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后带罪被贬到今天的湖北黄冈市(当时是黄州)任团练副使,不能签发公文以及行政职权,是一个地道的“闲人”。苏轼在黄州五年间是他创作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此文是他在黄州的第四年(1083年)创作的。今湖北黄冈也正在亚热带温带气候范围内,适合竹柏生长要求。再者,作为当地有名的承天寺,寺内一定会有花草以及相应的行道树用来美化寺院,那么作为“活化石”的景观树很有可能被栽植在此,更何况竹柏这种景观植物把苏轼先生一生挚爱的两种植物都囊括在一身呢!

三、文本意境分析

皎洁的月色下,竹子和柏树混在一起能否达到文本中意境呢?我一直对此感到怀疑,每次学习此课时,我心中总有疑惑。首先,竹林竹叶在皎洁的月色中可能会形成疏密有间的斑驳的影迹,在大艺术家苏轼眼中就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然而,柏树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宝塔式的,在皎洁的月色中我认为他一般会形成一片浓阴,哪能还会有斑驳的影痕呢?这更难让人想到水中藻荇的样子(藻荇: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呈带状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如两者混在一起的话,很难能实现文中的诗情画意,更难让人想到水中的藻荇之状了。然而,笔者今天发现的竹柏,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叶神似竹叶,对称有秩序地排列着,枝叶繁茂,疏密有间;另外,此树的俊挺、高大,在皎洁的月色下一定能营造出作者想要的诗情画意的境界。

四、可能导致翻译出差错的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名句,从中我们可知苏轼对竹子的喜爱程度,这正如他那样坚贞不屈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苏轼的《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四首诗中,《柏》“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时来拾流胶,未忍践落子。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这里的“松柏”自不用说始终体现了作者自若和无畏的品质。可能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多编者在释义时没有认真核对并考证竹柏是为何物,还是停留在对苏轼形象化的认识上,以及掌握到的固有的知识上,特别是我们对竹子和柏树特有的精神层面理解,就始终把此处的“竹柏”理解成了“竹子”“柏树”,导致牵强附会。实质上类似这样的错解,在我们的教材中可能还会有,只是因为我们大家对此习以为常罢了。

记承天夜游范文第3篇

下面,仅以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谈谈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补白的具体方法。

一、文题补白,揭示意蕴

在文言文文本中,文题往往是全文的眼睛,是我们阅读和品鉴全文意蕴的窗口。因为作者在文题中往往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揭示全文的中心。鉴于此,教学时,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握文题的特点引导学生精心补白,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解读文言文的突破口,继之顺利地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言文文本进行多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构建美丽的文言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曾要求同学们在自读课文、对课文的大意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下列几个方面的提示对文题进行补白:

1.“承天寺”的地理位置?

2.谁与谁在“承天寺夜游”?

3.谁记录在“承天寺夜游”?

4.谁在怎样的情况下“记承天寺夜游”?

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很快就体味到了文题的含义: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担任有职无权的、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闲官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的某夜,苏轼正想解衣入睡,却因“入户”的美丽月色而心动,于是便起了夜游之意。可是,想到没有人一同欣赏,于是就去承天寺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一起赏月。之后,苏轼以优美的文笔记录下了赏月的闲情逸趣。

这次通过严格的文言文文题补白训练,学生对文题补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后,每当学习文言文便会自觉地对文题进行精彩的补白。

二、文中补白,深化感悟

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对文章中间部分的叙事或者写景或者心理活动描写或者人物形象刻画等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文本的内涵,也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带来二度创作的审美愉悦,继之,为文言文教学增添光彩。

比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启发学生在课文中写苏轼到承天寺敲门邀请张怀民夜游赏月之处或者两人一同夜游赏月的时候,任选一处进行合情合理地补白,以便引导其更加深刻地体味苏轼与张怀民的友情以及两人的闲情逸趣,加深理解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学生借此激励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如果遇到坎坷和挫折,也应该像苏轼一样不仅从容面对,还要自强不息、自得其乐。结果,有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补写了苏轼“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时相邀的场景,有的同学绘声绘色地补写了苏轼与张怀民月下赏月时的步态、倾心交谈和相互劝慰时的语言和各自的表情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

可见,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心灵、眼睛等感悟文本内涵,并与作者进行近距离的心灵交汇。

三、文末补白,余韵无穷

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在课文的结尾部分人物活动的场景不够具体、人物对话的描写不够具体、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不够具体、人物的肖像描写不够具体等处加以合情合理的补白,一方面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更加丰盈、文本的意味更加深远、文本的结构更加完善,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对文本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创作的美好意境、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等愉悦地审美体验,并从中得到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等方面的良好熏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继之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增色。

比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凭借自己对《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蕴含的苏轼与张怀民的处境与心境的体味、苏轼在文中所寄予的情感和所描写的至美的月景等审美体验,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语言在文末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结果有的学生重点补白苏轼与张怀民二人夜游至天亮才依依不舍地道别时的情景,有的则重点补白苏轼与张怀民道别时互相劝勉互道珍重的场面等。总之,所补写的情景或场面都非常感人。

记承天夜游范文第4篇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于公元1083年,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远离朝廷,心情抑郁,悲凉失意,本文即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文章开头交代了夜游承天寺的缘由:月色入户,夜不能寐,于是找张怀民同游。接着,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月光下承天寺的美好景致。两个有着共同遭遇的人漫步在如此幽静的夜色之中,举头望月,抑或低头沉思。心中多少委屈,无从诉说,也无需诉说。

这两篇短文,都有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描写,但作者在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前者表达的是作者沉醉山水、悠闲自得的愉悦之情。陶弘景一生博学多识,读书万卷,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齐武帝时,陶弘景辞官归隐茅山,不与世交,徜徉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词咏赋为乐。东阳郡太守沈约等人,曾多次书信相邀,他却从不赴约。梁武帝对他亦恩爱有加,但屡请不出,每逢吉凶未卜或国家大事都要请教陶弘景,是谓“恩礼愈笃,书问不绝”。一个不愿做官的人,连皇请不动他,心中自然是无所牵挂,怡然自乐。而后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有作者遭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无奈哀愁,也有渐老渐熟,平淡致远、悠闲旷达的超然情怀。苏轼为官之时,正是北宋王朝开始出现政治变革之日,可谓繁荣背后暗

藏着危机。苏轼一生关注百姓疾苦,反对王安石变

法,认为王安石所倡导的新法有损百姓,于朝廷不

容,从此被迫离京。其心境可谓一言难尽,微妙而复杂。阅读时同学们要细细品味!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主要考查

两文与其他文章的对比阅读,尤其

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考查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解释。词语解释一般以注释为主,如“念”“相与”“中庭”“空明”“但”等,对古今词语不同的词语“户”“盖”也有考查。这就要求同学们重点识记课文注释及古今不同的词义,答题时要准确无误。

2.句子翻译。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句子时,首先要落实重点字词,其次要能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一一对应,最后还要通顺、流畅。

3.品析描写月色的名句。品析描写月色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首先要从比喻的修辞入手,分析修辞的妙处;其次要从句子描绘的境界入手,分析美景给人的特点。

4.探究结尾的深意。探究结尾“闲人”的深意是经常考到的。在答题时,同学们一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二要力求全面,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这些意思都要答出来。

(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黑体的词。

(1)晓雾将歇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3)怀民亦未寝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______________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

记承天夜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散文教学 独特性 文眼 关键词 题旨

为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我首选了《记承天寺夜游》。磨课过程中发现,此文字字珠玑,意蕴深远,简约却绝不简单,作者的月下情感很复杂。王荣生教授说:“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就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教学不能忽视散文中的“这个人”,如果我们不能走进“这个人”的心灵世界,那么散文教学只能在门外徘徊。作者苏轼自称“闲人”,这是走进作者心灵的一把钥匙,在执教中我紧扣“闲人”这一文眼,引导学生联系背景并以读贯穿,让学生穿透这个“闲”字的字面意义,最终领悟“闲”字的要旨与意趣。

一、导入

师:国庆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吧?你去了哪里?

江山多娇,访名山大川,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写下来,是一大美事。今天我们一起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跟随苏轼到湖北黄州承天寺游一游。

二、初读字音、停顿(略)

三、解读大意

1.请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注解和工具书,也可以和同学和老师讨论,好,现在就开始吧。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苏轼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散步赏月(赏景)。

总结并过渡:通过这个环节,我们理解了文意,文中的画面映入脑海,下面继续求知、享受、品美景之美。

四、赏读

结合关键字词,说说苏轼眼中的月景有何特点?

以这样的思路:从_______可见月景_______,因_______。

追问:

1.氛围如何?明确:宁静、舒适、合人心意。

2.院子里一定还有别的景,为何只写月、竹柏?(这两个景物有何特点?)

提示: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的,关注的对象也是有意为之,看世界的眼光取决于人的心境。

皎洁宁静的月色,竹子刚节,松柏坚贞。

3.能否从景语中读出情语?

空明反映的是作者的心境,他追求内心的澄明,不受功名俗世困扰的超脱。心如止水,淡薄澄净。甚至,那藻荇都像他自己。(胸无尘俗)

朗读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先自己读;悠然宁静的氛围,舒缓的节奏;后师生探讨得出:前几句速度慢,“盖”开始略快,体现夜游的兴致,发现的喜悦。

过渡:诗人这样的心境产生于何种境况之下?

五、悟读

1.找处境

抓“闲人”:①“闲人”的意思:不汲汲于名利;②“闲”的表现:

(1)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只因“无与乐者”就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闲人”之举;而张怀民竟然“亦未寝”,在夜深人静之时兴致盎然地与作者“步于中庭”,可见张怀民也是一个“闲人”;

(2)月照庭院,树影摇曳,本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景观,然而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只有“闲人”才会有“闲情”观察得这样仔细,看得这样清楚。

总结:正是因为他们都是“闲人”,才会“结伴夜游”。

正是因为他们都怀有“闲情”,才能欣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色。

2.这样“闲”的生活是坡本来的追求吗?(背景链接)

资料1:苏轼的旷世奇才:二十岁中进士,殿试第二名,达到他所处时代文人所从事的各个领域的巅峰,每一项成就足够一个有天赋的人穷极一生去追求。文章位列唐宋家,书法为宋四家之首,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画也为当时的大家。

资料2:苏轼的政治抱负。

追问:有如此志向的苏轼,真的愿意做一个闲人么?

作者是旷世奇才,又有济世理想,竟长期被贬,不平愤懑自不可免,但因有豁达乐观的心态,因此邀好友共同赏月,将自己融身于美景之中,在冰清玉洁如诗如画的月色中抒发超脱、悠然的情怀。

3.总结:旷世奇才,有济世理想,屈居小官却成为“闲人”,还能不汲汲名利,从容流连。可见此阶段他的人生态度怎样?(淡薄、超脱)

4.你看他发出怎样的感慨?

分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得出感慨:美好的景致处处有,只要有超脱豁达,不受世俗功名困扰的心,像我们这样。

朗读,领悟哲理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生探讨得出:

(1)段1、段2:两个问号读出疑问语气,“如吾”后面语气加重。

(2)齐读段1段2,悟出人生哲理。

朗读指导:段1慢,延长音阶;段2质疑,感叹――带学生齐读――再齐读最后一句,老师只领前两个字,突出学生声音。

总结:本节课的设计以“闲人”为支点,并以此进行两大内容的设计:一是赏景,二是悟情。并将赏景和悟情结合起来,从景语中读出情语,并且找到两者间的桥梁,再用朗读深化。在赏景环节,通过寻月下之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舒适空明的景物正是其心如止水,淡薄澄净心境的体现。在悟情环节,我出示背景资料,使学生得知,坡是旷世奇才,又有济世理想,竟长期被贬,他说自己是“闲人”,一定有被闲置的苦闷,更有受自然启示,从而体悟淡泊名利、从容休闲的情怀。至此,文章的题旨、作者的情思被充分发掘出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集成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计算机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