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57-02

所谓分层教学是为了着眼于全体学生生动和谐地全面发展,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其理论依据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因材施教的理论。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学生准确地表述观点,充分地占有材料,有力地开展论证。但是,一般说来,学生喜欢写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喜欢记叙、描写之类的记叙文,对议论文不大感兴趣,议论往往是有感而发,围绕话把子漫无边际地说;再则,语文教师大都重视记叙文的训练,忽视学生议论文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更不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这议论文教学带来了困难。议论文写作教学成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笔者在教学议论文时大胆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并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就略谈一些粗陋的看法。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3、因材施教理论

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教法单一,评价单一。分层教学首先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学习与训练,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特点落到实处。其次,议论文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它能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主动性,创新性。针对学生的学情而制定的目标方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要求既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容易;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至于使人望而却步。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能够改善部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增强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的自信心,缩小学生间的差异,全面提高议论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且真正面向所有学生。

三、议论文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

按照新课程标准在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所处的层次,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来机械地划分。基本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对议论文写作比较感兴趣、写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第二层指对议论文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被动地完成作文任务的学生,他们一般能够达到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有论点、有论据、论证较合理。第三层指不愿、害怕、不会写议论文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完成作文任务,或是勉强凑足字数,更有学生不知何谓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全然不知。

当然,学生所处层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因人因时制宜,进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成三层,是根据他们当时的写作议论文能力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程度”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把学生分层后,没有搞“终身制”,而是不断变化的。教师每次批改学生习作,发现学生进步了,就给他们提高层次,这种鼓励给学生树立信心,增加动力,使之取得更大的进步。

2、训练多样化、目标阶梯化

议论文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作文水平,制定相应的目标要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目标要求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样的快乐。

多设题目,题的难易不同,适应学生的水平也不一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层次,都有话写。这就需要在议论文训练中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题目,比如让学生做“逆境与成才”有关的议论文写作时,就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较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成长需要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逆境与成才”“论逆境”“在磨难面前”;表达较有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做生活的强者”“有志者事竟成”“善败者不亡”“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都有话要写。

同题分层即一个议论文题目分层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学生每次作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根据每次的训练内容而定,根据个体的差异性来定。如写作珍惜光阴类的议论文,要求: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精炼。②论点明确、有论据、论证较合理、语言简洁。③有论点、论据,且论据基本能证明论点,语言通顺。不同能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目标要求,让他们都敢动笔写,能写,这就体现了目标制定的层次性。

3、评价丰富化

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涉及学生的各种因素和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作文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作文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写作。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作文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考虑。

如:评分分层。传统的议论文评价,教师只以“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在分层目标制定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及层次要求,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即可。分别评出三层中的优秀同学,打出高分并给予表扬。这样会促使每位同学都能努力写作,并力争在本层次类取得优秀的成绩,从而切实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的教学真正面对所有的学生,并可整体提高的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

又如;评语分层。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批改作文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别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和形式进行,对第一层学生可采用“高分低评价”,多提要求,不让他们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提高。对第二、三层学生则“低分高评价”,多肯定其进步与成功之处,使他们看了评语不灰心丧气 ,而是积极进取,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也能尝到成功的甜头。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调动全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科学的划分层次、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在议论文评价中的遵循分层评价、鼓励为主的原则能够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切实解决学生写作议论文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 2005.12.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95-02

一、“分层次教学”的主旨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主旨思想是:教师的“教”要考虑到学生“学”的特点,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学方法也应体现出差异。根据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群体,教学活动相应地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利用学生的差异,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心理学研究基础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至深、从现象透过本质、从具体深入到抽象、由单一发展到繁杂的过程。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存在着高低差别,因此制定教学计划前必须要清楚人的认识规律。

(二)教育教学理论根据

客观来说,学生在基本知识基础、性格爱好、智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技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吸收和接受教学内容的能力也存在差别,这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要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让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高。

(三)教育教学现实依据

在传统教学模式面前,许多普通高中都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当前的高中知识理论程度高,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二是普通高中开展教学活动都以升学率为单一目标导向,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激励下,许多教师采用非合理教学方式,造成多数学生陪读少数所谓的“尖子生”的现象,极大地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动力,也违背了教育理念。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次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遵循“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是继承和发扬“分层教学思想”理论的具体体现。根据“分层次教学”方法,学校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各班开展分层次教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实施分层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操作模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操作模式以供讨论:

(一)班级的分层

学校根据学生升学语文成绩,在入校时进行分班。因为语文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班,必须以学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上期考试的语文成绩和平时的作业情况作为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兴趣和方法、学习能力和意志力、写作水平等方面也是分层分班的重要考虑因素。要努力避免学生对分层分班的抵触情绪产生,学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分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在内心接受并支持分层教学。同时要动态调整分层,积极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进取。

(二)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感

教学长期目标是给所有学生树立要达到的学习目标。长期目标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它与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思维习惯、进取心和意志力息息相关。短期教学目标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成绩考核后形成的,在最近一段时间或阶段性考试时可达到的目标。长、短期目标要有机结合,层次鲜明、目的明确,尤其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激励其渐渐进步。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1.学习目标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级别的班级开展教学活动时,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此外,还需对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层次水平再次细分,按个体能力水平提出个人学习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了解自己所必须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并保证达到目标。

2.课堂提问的分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分层次提问,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基础性的问题,对中等生可以设置相对灵活的问题,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难度高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讨论,强化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敢于思考核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作业任务的分层。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量须相同,但内容侧重点要有所区分,课上和课后作业分三个层次。基础层学生重点练习基础题型,中等层学生练习一部分基础题,同时增加适量略有难度的题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需有针对性地布置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的题型。作业分层设定和布置,既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感到轻松、自信,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学习辅导分层。要鼓励高层次的学生多主动思考,勇于去发现和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可适当点拨中等层次的学生,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教师要对基础层学生开展耐心详细的辅导,帮助他们建立面对难题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和积极发言,积极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5.考试测验的分层。在设置检测试卷时,要配置必作题和选作题,基础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必作题,鼓励中等层学生在完成必作题后,试着挑战部分选作题,高层次学生则要求完成所有题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相应的题型和题量就可获得相同的成绩分数,这能有效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必须不断发生转变,必须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本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必须探讨一种新型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基于此,分层教学方法开始被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分层教学方法概述

1.1分层教学方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实时调整,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指导,以求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分层教学方法是以下述理论为基本依据:

1.2分层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1.2.1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均具有多种智力,并且每个智力还均具有不同的个体性差异,这些具有个体性差异的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点。该理论是分层教学方法的基础理论之一,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党额个性发展。

1.2.2合作学习理论。该理论要求分层学习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合作学习的作用,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之间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实现问题的解决,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又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提高。还可以减轻教师的科教压力,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合作互动,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1.2.3因材施教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措施。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承认学生个体之前存在的差异性。只有满足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普及,真正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2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2.1实现学习主体层次化

不可否认,学生的个体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实现学习主体的层次化,对学习主体进行层次划分,这也是分层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前提。为实现对学习主体的划分,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分析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按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学生划分层次,即优秀、良好和基A。对于处于优秀学生层次的学生,学生的学习需求较强,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较强,教师仅需要恰当的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对于处于良好层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英语学习需求较明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稍稍加以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对于处在基础层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需求不明显,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弱,因此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积极辅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从基础做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2.2实现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制定。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5 If you g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这一课程的讲解中,本节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学习If引导的假设句型。对于处于优秀层次的学生来讲,其文章阅读能力强,教师则可以加强学生的深入引导,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假设句型,还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其集中变化句型及变化语态,加深文章主旨的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处于良好层次的学生来讲,其文章阅读及理解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句式外进行适当的拓展,了解其他变形句式,便于日后的了解。对于处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其文章的阅读及理解能力较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章大意,掌握基本单词,掌握If的基本句式即可。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3实现教学评价标准层次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价过程中,对于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使教学评价方式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作用。例如,对于处于优秀层次的学生,其教学评价标准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辅助考核学生课外知识的储备能力,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严格教学评价标准。对于处于良好层次的学生,其教学评价标准应该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课外知识储备能力仅作为一个参考指标,适当地放宽考核标准。对于处于基础层次的学生,其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更为宽泛,评价标准应该以鼓励为主。通过对教学评价标准的层次划分,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 化学 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38-01

在多数职业中学,化学教学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反映,化学课程并没有对他们的职业和生活产生太大的积极意义,总体上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太多的热情。为此,职业中学化学开展了一系列的课改。课改后,固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持续应用,应根据需求来改变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经过长久的讨论和研究,认为对职业中学化学课改后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在此,本文主要讨论职业中学化学课改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是日常教学中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从目前的教学水平来看,因材施教的原则,似乎没有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教师过于依赖教材,没有对学生实施拓展性的教学,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且在日常的学习中,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对自身发展并没有太多的益处。为此,职业中学化学课改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应首先从理论方面着手:第一,职业中学与一般的中学不同,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能力,除了专业课程,其他的课程安排完全是为了配合专业学习。化学课改后,其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通过运用分层次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实际情况,获得较为理想的成果。第二,职业中学当中,部分学生即便非常努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各项知识。为此,应对职业中学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一方面帮助解决各方面的学习困难,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快提高学习能力,减少与学优生之间的差距。

二、职业中学化学课改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实践方案

方案一

对于职业中学来讲,化学课改后,其学习内容与学生专业的配套程度较高,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可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告别传统的学习方法,获得更大的自我提升。分层次教学法,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完成其各个阶段的有效学习。结合职业中学的特点以及化学课改后的各项标准,分层次教学法的实践,可从教学班内部分层出发。首先,在班级内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划分为A、B、C三个层次,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知识教导和管理。其次,持续实施分层次教学。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观察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变化,适当为学生“晋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第三,通过长时间的分层教学,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由此可见,该方案比较适合现阶段的职业中学化学教学。

方案二

职业中学化学课改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实践,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到,方案一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成绩提升。但是,由于每一个阶段的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安排紧密,学生很难持续获得成绩提升。为此,我们对职业中学化学课改后的内容进一步研究,以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化学》通用类为例,可以在分层次教学中,实施按年级分层,实行走班制。把同年级各个班的学生分成A、B、C三层,上课时把同层次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上课。这种方案,教师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学目标相同,易于备课、讲课,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轻。但是由于C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差,走班时易发生旷课现象,对于C层学生管理较为困难,所以,日后应加强对C层学生的管理措施。由此可见,方案二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课时有限带来负面的影响,总体上的实施难度较低,仅需要在C层学生的管理上进一步努力即可,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本文对职业中学化学课改中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展开讨论,从目前的教学水平来看,相对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多数学生比较认可分层次教学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对职业中学的教育比较重视,化学是必修课,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方法掌握,以及个人专业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作用。日后,应进一步开展分层次教学,从多方面获得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庞建辉.“做中学”理论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3).

分层次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理论; 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8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也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影响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国内对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在实践上也有了重大突破,为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越来越得到重视。2006年,广东省在高考历史卷中采用了SOLO分类评价法。2007年上海高考,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也采用了SOLO分类评价法,2011年、201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中连续出现SOLO题目。高考是指挥棒,它既是对教学的检验,更是对教学的引导。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引领和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但有利于我们走出传统教育的困境,还能更有效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1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该理论吸收了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弥补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存在的不足,为评价学生的理论分析、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提供了可能。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具体含义如下:

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

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

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

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

5.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从上述分类法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比格斯提出的思维分类结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类型,具体说来就是从点、线、面、立体、系统的发展过程,思维结构越复杂,思维能力的层次也就越高。SOLO力求准确描述学生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关注的焦点是思维能力的"质",而不是知识信息的"量"。目前,在高中历史教育领域对SOLO分类评价理论研究较多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教授。他在2004年12期《历史教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基本原理,并从理论上论述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可行性,在2010年3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上《高中历史科学生学业评价系列讲座(18)讲》一文中也再次介绍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总之,SOLO分类评价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历史思维能力的视角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引领和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但有利于我们走出传统教育的困境,还能更有效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运用

2.1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积极实施问题探究法教学

SOLO分类评价理论主要应用于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高级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的高级思维能力主要是指理论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积极实施问题探究法教学是克服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体现落实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我们先让学生了解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而后参照SOLO分类评价理论将专题二设计成四个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探究:

第一层次,阅读教材,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发展、陷入困境的时间及其概况。(SOLO的第二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对近代民族工业进行了解。)

第二层次,阅读教材,梳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SOLO的第三层次,"多点结构层次",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各个阶段发展的原因、基本特征。)

第三层次,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联系必修一政治史知识分析探究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在政治方面的影响。(SOLO的第四层次,"关联结构层次",运用科学理论,认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次,阅读导学案上的相关材料,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给我们今天进行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启示?(SOLO的第五层次,"抽象拓展层次",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拓展,通过分析、归纳、概括进行深度思考,对历史知识由"了解"到"理解"再到"见解)

在学完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后,我们用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科第22题(13分)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教学的实验班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

2.2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加强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在传统的阅卷中,一般是"采点给分"的评分方法。学生只要将相关的内容全都写在考卷上,无论前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如何,只要其中含有正确的知识点,阅卷时就会给分。有经验的教师在高考时也会反复叮嘱学生一定要看分答题,多写一些,反正多写不扣分。而SOLO的评分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实行"采意给分"的阅卷方式。教师在阅卷时不是只看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相近的说法,写出了多少字数,而是要对学生的文字叙述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分析学生能够达到的不同层次,依据标准最终判定。这一根本性转变,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必须通过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训练学生进行充分表达,以反映自己的思维活动,展现自己的学习水平。学生在撰写小论文时不仅要做到文通句顺,还要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同时必须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在解答开放性试题时,还要能够将自己的认识思考融入其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

2.3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重视研究性课程的学习。

由于众所知之的原因,高中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在许多学校是形同虚设。而研究性课程的重要性只要懂得教育的人也都知道,关键还是在高考。高考是"指挥棒",如果在高考中SOLO类型的题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历史研究性课程在各学校不开设才怪。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定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时间一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SOLO分类评价理论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不觉的便会达到"关联结构层次"与"拓展抽象结构层次" 。

3对SOLO分类评价理论运用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