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评课活动总结

评课活动总结

评课活动总结

评课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教研室王主任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亲自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我担任品德与生活、社会小组的组长,组员由我镇的德育课程的指导团队成员担任。

在活动程式上,我们采用了分配名额——各学校初选推荐——教研室工作小组复评的办法进行。首先,我们召开了各校校长会议,安排了初选工作,认真选拔后,把选拔出的教师名单交教研室。教研室对选拔出的教师讲课地点、时间统一安排后,参赛教师进行做课,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评审,然后按成绩排队提名,选拔成绩好的,推荐参加市优质课比赛。

二、选拔赛赛出了水平

1、所有参赛教师都能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去准备课程,按照学科特点去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安排教程和教法。通过对参赛教师教案的审查和听课,我们发现,多数教师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原则,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寻求尽可能多的刺激点和规律,使学生学会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备课中,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难点明确,学生活动明确,学生交流知识点明确,课堂、课外作业明确,知识点的拓展和运用明确。课堂讲授时间、活动时间、知识点的拓展延伸时间等分配合理、安排恰当。

2、所有参赛教师都较好地运用了小组合作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这次评选中课件的制作,可以说,展示了我镇教师近几年来致力于电脑教学的较高水平。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晰亮丽的画面,会让你感受到轻松、时尚、新颖科学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而且也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有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而且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点转换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不仅节省了课堂小结归纳的时间,而且为课堂知识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效果良好

1、各学校经过认真听课都推荐出了自己的优秀的代表,各参赛教师都展示了自己较高的水平。可以说,这次选拔活动,是我镇教师课堂教学最高水平的一次交流,达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目的。

2、这次评选促进了教师的听课活动。学校内的的相互听课,赛讲中的教研组听课等,都促使全体教师投入到了大听课活动中。这对全镇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方法的相互学习等,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评课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一、课件制作精心,紧扣文本主题,那精彩的画面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活泼,有的优美,有的惨烈,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在听陈薇老师的《巨人的花园》时,开首的几张唯美至极的四季图画一下子就把我们拉进了课文中描述的魅力花园中;在听陈清华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最后出示的有关灾难来临时,父亲如何救护子女的惨烈场景,再加上老师深情款款的解说,让在场的每一位无不潸然泪下!在听刘健老师的《鲸》时,几张有关青岛极地海洋馆的海洋生物的图片那么直观那么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孩子们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的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教师的语言极具感染力,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潸然泪下。比如张文静老师的《伯牙绝弦》一课,张老师的语言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整堂课都使人沉浸在她所渲染的浓浓气氛当中,让人留恋,让人回味!在出示伯牙来到故地不见知音时的短歌一首, 老师至情至深的朗读再加上凄美的音乐,仿佛我们也来到了这片天地,让人不免心怀感伤,悲从心来。再比如全自珍老师的《桂花雨》,整节课有浓浓的花香,有迷人的美景,有优美的诗歌,,有醉人的音乐,有生动形象的煽情语言,还有浓浓的思乡情,如诗如画,绘声绘色,时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爱的熏陶。

三、游戏的穿插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给课堂增添了很多活力,同时也放松了孩子们疲惫紧张的神经。这在一年级的课堂中表现极为突出。

评课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1)课堂用嫦娥探月卫星视频引入新课,非常新颖有趣,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符合学生对抽象知识学习的认知规律。

3)视频播放较多,教师的讲解、点拨不是到位,课堂气氛比较单调沉闷。

4)虽然准备了一个实验,但未能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7、第7节课 七语 课题《沁园春·雪》

1)教师语文功底深厚,对语文知识运用自如,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很强。

2)教师情绪饱满,语言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件设计和制作有点粗糙、简单,可再进一步进行优化充实。

评课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一、实验原则

在“开展活动课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实验中,为其健康发展,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主体性(自主性)原则,指导性(优势诱导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地方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二、实验内容

(一)转变教育观念,精心设计课程计划

依据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地理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完全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把开展活动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活动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之中,把能力的培养和观念的形成作为活动课的首要目标,学校领导要参与课程计划方案的制定。指导备课,组织评价,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以保证地理活动课的顺利进行。

(二)把握特色,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开展地理活动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每堂活动课的内容,使地理活动课具有三大特色。

1、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活动课是一种新的课型,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声、有物,增加趣味性,发展能力。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

2、知识性地理活动课应以教材为基础,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即源于教材,落实于教材,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加深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有时也可以是多种学科的综合,集地理学科与相关学科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实践性地理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活动。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机会等等,利于表现,利于突出个性和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持之以恒,总结、评价、提高

开展地理活动课,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人的素质是稳定的,要形成良好的素质,仅靠一朝一夕、一招一式的教育是不可能奏效的,而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地理活动课。教师要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经常、持久地开展好地理活动课,坚持评价制度。地理活动课的评价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评价,即学校管理者对活动课的评价;另一种是内部评价,内部评价重于外部评价。内部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评价。地理活动课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过程评价应重于结果评价。在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活动中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所获得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注意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个性和特长。因为学生自身的独特个性和特长,仍有不足之处,地理活动课则为他(她)们提供了有较大选择的空间,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充分扬长避短,使他们的才能可以得到重视和发挥,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课中来。内部评价应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包括学生的个体自我评价,集体自我评价。地理活动课是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由于条件的区别,素质的不同,每个学生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不一样的。要尽可能把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对每一堂活动课的总结、评价还应具有开放性,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将每个人和分组的经验成果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吸取精华。这样才能使地理活动课步入“活动总结评价活动”的良性循环过程,有利于提高地理活动课的实效,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验、方法、步骤

(一)方法:理论研究与活动实验相结合。

(二)步骤:实验计划进行两年(1996年9月——1998年8月)

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理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省市教委关于活动课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总结以往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研讨和升华。确定培养目标,以此为指导,制定开展地理活动课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按大连市教委关于活动课的课时要求,制定课时计划,编排活动内容,具体实施活动方案。

第三阶段,进行地理活动课研究实验总结,实现理论升华,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再认识,形成研究实验

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四、实验成果承载形式

(一)本课题研究实验成果报告,以书面形式提交。

评课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一、某高中逐层考评与关联性评价的相关情况

某高中在学期结束时由教学管理职能处室和年级组成考评委员会,对教研组实施考核。考评分为综合考评和单项考核。综合考评由教科室负责,主要对教研组专业管理过程和发展成效实施评定。除了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查外,再就是特色项目的评定。在考评方式上一般是针对教研组呈现的物化成果、教研组业务档案的检查,结合教研组工作述评和针对教研组发展实际提出问题的答辩来实施评定。该校在实施对教研组评定时,采取的评价方式为:查验教研过程材料、查验和评价教研成果、听取教研组长的述职报告,最后是由评委实施评估确定等级。

对教研组的分项考评主要是因为职能处室和年级承担的管理责任实施分项评估。该校对学科教研组考核确定为对教研活动、教学成绩和师资队伍发展成效三项考评。其中,教研活动评价分为对学科教研组统一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备课组层面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两大部分。评价内容包括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活动的管理和学校对教研活动质量的评估。教学成绩考评主要包括教研组所管理的备课组常规成绩统计率和学科发展率。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是指教研组和备课组推荐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教育科学研究和其他教育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的参加者,对其参赛活动过程实施指导,通过打磨聚合学科组的智慧,以此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过程。由于各学科组发展基础不同,举行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采取加分制度,但各项有一定的上限。最后一项是由教学管理人员、资深型教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组成评委实施行政评价,通过对教研组专业发展档案检查、教研成效的评定,结合教研室的述职报告、回答问题的优劣实施评价。

(一)上位评价

对教研组的评价我们称之为“上位评价”,它是对备课组实施评价和对教师实施专业考评的前提。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学校对教研组综合和单项评价流程如下:

综合评估是学校考评委员会针对教研组的专业发展过程和专业发展成效实施评定,结合述职报告和问题答辩进行评议。单项评估是是由各评价主体对应各自的管理内容实施的评定,教科室针对校本教研,教务处针对常规性检查和教学研究活动,年级针对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成绩实施评定。以教科室针对校本教研的评价为例,如表1所示。

通过对教研活动过程、常规教研活动、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成绩的评定,形成了综合评定成绩,如表2所示。

(二)中位评价和下位评价

备课组是课程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既要通过教学常规培养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通过集体备课和常规教学的督促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还要对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负责,因此其评价主体应当是教务处、年级和教研组,我们把对备课组的评价称之谓“中位评价”。

处室和年级的职能决定了考核的分工,具体来说,年级对备课组的考核主要侧重备课组集体备课、赛课和教学技能达标等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各项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成效;教学常规各环节的落实及质量;备课组学科教学成绩等。其中,年级对备课组的考核教学成绩部分要占到总分值的60%。

教研组对备课组的考核主要侧重备课组成员参与全校性学科教研活动情况;备课组承担校本教研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备课组集体备课、赛课和教学技能达标等活动开展的质量,备课组教研绩效等。

考核分工与考核内容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备课组和年级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考评是“下位评价”,其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对应如下:

二、逐层评价与关联性制约的实施

学校考评委员会负责制订对各教研组的考核方案,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制订对所属备课组的考核方案,各年级的备课组再根据教研组评价方案制订对所属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考核方案,各评价主体根据管理内容分别对管理对象实施考核,在同步进行考评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上一组织考核的进度而影响下一组织的进程,只要对分管的组织和教师个体依据考核成绩形成一个排序,就实现了考评的目的。只是在最后依据上一组织对本组织考评的结果,对其形成的序列实施分等,就完成了对备课组、备课组对教师的专业考核。在逐层考核中各组织呈现如下特征:

1.学校依据对各教研组的考核结果将全校教研组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教研组给予组长不同的奖励,并给予所属备课组不同的等级差别。其中A、B、C三个等级分别占全校教研组总数的三分之一。

2.教研组依据对所属备课组的考核结果将所属备课组划分等级区别评价,具体是:A等教研组所属的三个备课组考评等级设为2A、1B;B等教研组所属的备课组设为1A、2B;C等教研组所属的备课组设为1A、1B、1C。

3.年级组依据对备课组的考核结果将本年级备课组按A、B、C三等区分评价,其比例各占年级备课组总数的三分之一。

4.将教研组和年级对各年级备课组的评价结果综合,得到对年级各备课组的评价结果,其中包含六个等级,即:AA,AB,AC,BB,BC,CC。

5.备课组依据本组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考核结果将组内教师分等评价,评价等级分为四级,即: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根据教研组、年级对备课组评价的等级不同,备课组内教师各个等级占本组内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不同,各等级所占人数按四舍五入计算。具体如下:

6.考核赋分办法: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的满分设定为50分。被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的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考核成绩分别为满分的100%、80%、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