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评课教学过程

评课教学过程

评课教学过程

评课教学过程范文第1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小学二年级(水平一)的学生为对象,教师教授《立定跳远》教材内容的第一次课为课例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相关的图书和期刊,全面了解小学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专家咨询法

通过咨询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深入探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有效地融入到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去。

1.2.3问卷调查法

在教师教授完立定跳远的课后,分别向观摩教师和参与学生现场发放《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向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向学生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95%。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主体视角中得到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和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1.2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内容,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师生对评价内容的调查评价等级均以优秀为主。

2.1.3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从调查结果看来,师生对评价方式的运用调查评价等级均以优秀为主。

2.2建议

2.2.1 在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评课教学过程范文第2篇

1.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盐城 224002;2.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 22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在高职护生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1级护理3班为实验组,共42名学生,采用学习过程评价模式;2011级护理1班为对照组,共45名学生,采用传统评价模式。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程理论考试成绩为(82.79±9.78)、案例分析成绩为(41.14±6.11),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76.20±12.99)、(34.68±9.05);实验组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学习过程评价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通用能力,加深护生对岗位工作过程的理解,是深化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

关键词 ] 学习过程;课程评价;项目;课业;通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044-03

考核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1]。目前我院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不利于其学习的引导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应在考核内容中全方位地得到体现。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正逐年下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且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2]。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将《妇产科护理》课程评价进行改革,提倡学习过程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和能力考核,突出了学生岗位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便利抽样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学生87名为调查对象,其中1班45名,3班42名,均为女性。年龄23~18岁,平均(21.15±0.94)岁。设1班为对照组,3班为实验组。均为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进入我院,学制三年,两组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及基础课成绩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妇产科护理》在第3学期开设,由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课程评价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平时表现、期末技能考核和理论测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由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权重(10%、30%、60%)进行评价。

②实验组。采用学习过程评价,课程成绩(100%) = 项目成绩(50%) + 课业成绩(30%) + 期末理论成绩(20%),其中项目考核和课业考核均为过程性评价,期末理论考试为终末性评价。教师在第一堂课提出要求,告诉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评价方法及标准,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过程性评价。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将《妇产科护理》分为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产科疾病妇女护理、妇科疾病妇女护理、计划生育妇女护理6个教学模块,其中前3个模块实行项目化考核(成绩取3次项目考核的平均分):教师设计岗位工作情景,学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合作完成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师根据学生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工作过程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后3个模块以课业的形式考核(成绩取3次课业考核的平均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典型护理对象的情境、任务与角色、护理实施方案等综合设计,并通过文稿及课堂角色扮演等具体形式进行展示[3],如完成1份PPT、实施1项技能指导、书写1份临床护理计划、与孕产妇访谈并制定保健宣传手册等。课业评价分为及格、良好、优秀,完成任务为及格,在此基础上应用情况较好为良好,体现出思维、管理方面能力为优秀。过程性评价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主讲教师及行业、临床骨干,其中学生自我评价占30%,小组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40%。

终末性评价。《妇产科护理》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课程教学结束后,实施理论标准化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进行。

1.2.2效果评价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两组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各占50%)选自学校试题库。考试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主讲教师及行业、临床骨干根据临床工作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编制,用于学生对课程评价模式的评定,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协调能力、口头和非口头交流能力、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爱伤意识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将习得的技能转化、提高写作能力、有利于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岗位工作过程的理解和把握等14项内容。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向学生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后,现场集中发放问卷87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有效收回率为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学生《妇产科护理》理论考试成绩

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评价

见表2。

3讨论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而活动通常是用过程加以描述的[4]。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内部的状态和外显的行为变化的过程。大学生的学习不仅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通用能力的学习。教育部强调要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5]。

3.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课业是特殊的课程作业,是教师根据计划中的学习情境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的一个过程[6]。钱美娟等[3]研究表明,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课业”教学法强调过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实验组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业,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文献等资源寻找资料,自行判断真伪,并在同学的协助和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加工后,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并且培养了利用信息资源、评判性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表1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案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表2显示,在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学习过程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其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3.2 促进对工作过程的把握,提高了对工作岗位的胜任力

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7]。李文敏等[8]研究发现,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不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如综合作业可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判断能力;各种活动如分组分专题讲课,制作 PPT,知识竞赛等可提高学生自学、协作和交际等能力。笔者将项目化评价融于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临床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并将考核贯穿在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中,使成绩的考核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学、做、教、评”一体,引导、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不仅习得新的知识、技能,巩固已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提高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通用能力。项目评价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实现了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和技能获得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许多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能力得到了培养(P<0.05、P<0.01),形成了对智力因素互补的合力[9],促进了其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提高了学生临床工作岗位的适应力。

学习过程评价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评价模式,以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使其更为公平、合理,促使学生逐步适应小组合作等新型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王娇,张元.职业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之目的[J].职业技术,2010(12):6-8.

[2]饶和平,徐旭红,吴忠勤,等.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0):2743-2744.

[3]钱美娟,姜声扬,沈建新,等.“课业”作为新型评价方式在整体护理能力考评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2):3433-3434.

[4]赵小青.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28-230.

[5]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文件[Z].2011.

[6]夏颖.浅谈英国教学模式课业设计与评估在高职护理专业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10(上旬刊):172-173.

[7]梁党.项目教学法在病人入院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112-113.

[8]葛仁华.英国BTEC教学模式与我国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比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224-227.

评课教学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50-02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是设计好的案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评价。如何实施呢?根据实践经验,笔者提出四种巧学巧评的方式。

评价信息技术学习过程

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与要求。项目教学是有效的方法。完整的项目内容,包括需求文档、知识结构、考核评价、专业能力等。通过细化项目内容,能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果显著。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程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设计具体的小型项目,项目涵盖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并细化知识点,对项目知识点细化考核,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非完整性项目,可以按每次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评测。以下是一个由学生保存并每次上课都作记录的过程性量表。

项目需求/规划文档(项目计划)制定及知识结构归纳能力

项目需求与规划文档(项目计划)制作项目有明确的参考。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制作一个新项目时,对项目的了解度不够,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很难概括性驾驭相应的文档制作任务。可以用一个参考性的相似需求/规划文档给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对照制作出项目的文档纲要。如学生未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第一次实习可以先让学生直接制作相应的项目内容,熟练相应项目内容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点,再写实验报告,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并解答相应的问题。待学生能熟练写实验报告后,反过来再制作需求/规划文档。下面列举一个考勤管理系统简要的需求/规划文档作为参考。

考勤管理系统规划文档纲要

1.目的与概要

本文档为说明设计考勤项目的具体需求、设计内容、整体规划。具体描述三个部分的内容:实现功能、功能模块框架、需要考虑的技术点。

2.主要功能

设定上下班时间,记录员工出入单位的情况,记录请假、加班和出差情况,统计每月出勤情况。

3.模块框架

4.数据需求分析与注意(技术)点

(1)数据库内容。出勤记录,请假记录,加班记录,出差记录,月考勤表,人员信息,部门设置。

(2)需要关注与注意点。表与表关系的创建,数据库的设定,数据库中进行统计与调用,窗体与共用模块。

综合专业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多项,如网页制作、图形设计、综合布线、Flash等。一般来说,较为深层次的内容学习有两个方面:代码与界面,其他的实践与需求能力还有很多。表2是ACCESS课程制作的一个小型项目系统评价与能力反馈卡(适合某主题小型独立系统的评价与反馈)。

综合素质

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研、探索、学习,并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评价。考虑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内容掌握不够,需要进行综合性评价,以达到综合评价学生、了解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如表3所示。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效果相对客观全面。对于德育等,一般由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项表现进行了解。学生在某些方面相对表现突出的,如作业优秀、有创新精神等,教师可发掘表扬。一般可以通过教师观察、小组评价、自我描述等方式来发掘与促进学生。有条件的可以软件的方式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电子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记录。

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成绩档案管理小型系统

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小型系统的框架制作;能力目标:完成相应的完整的小型系统制作,并具有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完成近似的相应系统制作;德育目标: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2.重点难点

查询及编码。

3.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

采用项目教学法,制作一个小型的系统作参考。具体见表4。

4.教学过程

前提:(1)学生已完成相应知识结构的基础教学;(2)学生完成相应的知识基础作业(课前基础知识作业);(3)课时为10课时。

准备:教师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料(系统及演示,相应电子文档,纸质提示材料,纸质实验报告)

过程:(1)学生分成小组;(2)教师作相应的结果演示与简单的要点、结构等讲解;(3)学生制作相应的文档(电子文档);(4)根据要求制作对应的项目;(5)完成相关文档要求的制作(纸质作业);(6)自评与互评;完成任务小结。

5.实验报告(纸质文档,巩固性作业,参考以下文档)

新造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报告

课程:数据库Access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训项目:成绩/档案小型系统需求文档地点:303机房时间:第周至周

环境要求:系统装有Office(包括Word与Access)

目标要求:能根据项目内容写需求/规划文档,写总结,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记录:(只写两个部分:系统模块,要考虑的事项及注意点)

1. 系统模块

2. 要考虑的事项及注意点:(根据示例将自己考虑的问题添加上去)

要考虑菜单如何制作(可以通过自定义工具栏的“工具”选项卡,添加一个新的工具栏,再通过“命令”选项卡,添加相应的菜单,再在模块中添加相应的代码:SUB END SUB等)

分析与体会:(写制作一个系统的体会)

实训思考题:

(1)多分支选择语句(SELECT CASE语句)的格式如何?如何应用?

(2)如何将窗体与查询结合起来,在窗体中如何将数据传递到查询中并调用查询?

6.自评表

结语

总而言之,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正确有效的评价(全体、全面、全程),有良好的教学互动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有很好的体现。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并提高相应的学习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教法。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关于目前我市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若干意见[Z].2004.

[2]靖向党,刘自放.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型实用IT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3]魏继宗,孟亚玲,等.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业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

评课教学过程范文第4篇

过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多地将评价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和分析学生是否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的手段。通过终结性评价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样我们就无法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另外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通过终结性评价也无法完成这一判断。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需要有效的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价值判断,也就是以教学目标课程理念为依据,指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方面进步进行衡量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一些探索。

一、过程性评价的主体

在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等。多主体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例如作品评价,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会经常运用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自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家长评价学生的作品,家长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健康成长,这样,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也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而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内在动力和自信心都会有所增强。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评价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和督查下,可以允许学生在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评价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可以围绕着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展开。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应用工具来有效地表述和答辩信息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

具体的评价标准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不仅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还应对作品中体现出的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小组合作情况等多方面制作评价标准。如在教学“信息获取”时,布置任务“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的同时公布评价标准:

三、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任务的完成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过程中,要给有困难的同学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

1、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及时评价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绝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评价机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而且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语言,适时、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会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更能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用递归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从最简单的累加算法做起,引出费波那契数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帮助一些学生克服畏惧困难等不利的心理因素,其次对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对做错的,要帮助其更正后加以鼓励。教师应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无端的指责,采用含蓄的迂回手法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2、采用课堂作品分享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作品制作过程或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解释,根据不同的作品,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及时进行评价,除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这个评价过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地学习。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其他所有学生认真听讲,并按评价标准为作品打分,学生作品成绩由全体学生为其打分的平均分、自评得分、教师评分构成。作品展示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学生对要在全班展示的作品在制作时总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做得最好,作品展示更是一次同学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作品展示是人文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课也是欣赏课。通过几次综合活动作品的制作,学生综合利用信息技术观念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制作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从一次次作品中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

在课堂创作作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作品的大小及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单独完成作品,有的则以小组形式完成。综合活动一般采用小组完成作品方式,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介绍我的家乡”,等,由学生自选素材,自选一种自己熟悉的软件制作作品,进行作品创作。对于能独立完成基本要求的作品给予良好以上的成绩,但要鼓励有特色和有创新的作品。在不同的创作中,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应用技巧,另一方面也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需展示的作品评定成绩时,除了演讲能力、作品内容、作品技术以外,合作能力也成为测评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3、利用学生课堂反馈,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课堂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理念,同时也赋予学生评判教师得失的权利。通过课堂反馈建立了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学生在这种对等的气氛下进行自我评价和得到他人的评价,更容易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教师通也可以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各种反应,及时调整教学,使教学过程保持动态变化。努力做到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自己,建立起一种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

评课教学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效果评价 高职 软件技术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5-ZJXH-13224]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TP391.44-4;TN929.5-4;G712.3

从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面来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与基于学科体系课程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为检验学生实际变化,课程目标达成程度、课程的应用效果是否是与课程设置的目标相一致,2012年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经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本为本文将从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角度,就如何有效地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进行研究。

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内涵

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而获得工作成果进行的完整的工作进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发,大致包括3个步骤,即软件行业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学习情境(场景)设计。

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特征

1.评价过程常态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关注结果,更加关注过程,其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起来,且评价工作常态化,以促成课程的转变与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即是学习情境设计,然后每一个学习情境又设计为一个一个项目及典型工作任务来实施教学,每一个项目通常按照六个步骤来组织教学,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每一个学习情境都包含评价环节,实现了评价工作的常态化,通过不断循环的教学评价,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改变了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情况。事实上,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中,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训/综合实训、实习等学习任务,因此增加了来自企业和社会的评价主体,加上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督导专家的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及反思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改进课程开发及教学,最终使职业教育教学更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

3.评价的多维度

课程实施是多维度的,仅仅用单一的指标去评价是不全面的,需要多个指标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一方面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构建一个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多种评价工具从不同角度来搜集课程评价资料;另一方面,建立适应不同评价主体、针对不同课程及任课教师的分类指标体系也十分重要。

三、 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是评价主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运用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高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必须考虑职业教育与职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包括三个层次,各哟蔚钠兰勰谌菁爸副瓴煌,且评价内容及指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1.反应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和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反应评价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主要是采用教师听课、学生座谈、调查问卷、学生评教等方法。通过反应评价,可了解学生对课程爱不爱好、满不满意,从而为课程设计及实施的改进提供直接依据。

2.综合素质评价

在课程进行中和结束时认定学生是否在知识、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习之前和学习之后的知识、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对比来实现的。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主要采用练习或作业、期末考试等方法;评价学生专业能力达到的水平,主要通过成果评价表或综合评价表等量化表来实现;评价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的状况,主要采用自评和团队互评等方法。

3.工作能力评价

为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和课程教学的目的,学生须将课程中学习的知识、训练出来的能力、培养的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工作能力评价是是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岗位及就业后实施,目的是对学生具备的工作能力的评价。主要采用毕业生座谈、跟踪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组长(同事)评价等方法。工作能力评价阶段是教学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可分析出课程内容不适应实际工作要求的原因,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中,我们也在探索国内外通过第三方机构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移山.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J ]. 职业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