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13-02

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顺应历史潮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提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据此,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和学校实际,开展了《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教育科研课题(编号2007C005)研究,该课题是梧州市教育规划课题和梧州市基础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在课题研究中,我校编撰了校本读物――《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且将其作为校本教材,用之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与做法。2012年,该教材获得梧州市第一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课题研究通过了市级课题结题验收。笔者作为该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教材的主编与主笔,在此将我们的经验与各位读者分享。

一、课程开发的校本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要具有校本特点。蒙山县陈塘中学位于蒙山县南部,是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北距县城44公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陈塘镇、汉豪乡及周边的昭平县、藤县等地。本地学生离学校最远者有22公里(山村道),且交通不便。学生家庭和学校所处为山区,与外界联系较少,学校缺乏介绍当地历史与社会的读物,70%的教职工为外地人,因此,师生对当地历史、地理、社会风俗、饮食与语言等非物质文化以及历史名人等了解甚少,甚至有很多学生连自己所在的县、乡(镇)、行政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的名称都不了解。针对师生对乡土历史与社会不了解的问题,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决定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乡土历史与社会教材。

我们所设计的校本教材主要是以乡土文化课程为主,以初步了解和获取身边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为主题,组织“阅读”“讲座”授课”“社会调查与探究”“参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获取家乡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开发该校本课程目的:第一,完善学校课程的总体设置,即既有国家课程,也有学校课程。第二,帮助学生认识本土文化,开展社会调查和自觉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为传承与发展地域文明打下基础,在教育中融入乡情与人文历史,让学生热爱家乡,奋发向上。第三,为学生提供精神营养,使家乡的语言和历史文化习俗陪伴其一生。

二、校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教材主要面向全校师生,供七年级学生学习乡土文化课时选用,并供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和教师阅读和使用。教材正文设9大篇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1个方面:(1)家乡历史沿革。包括当地乡镇、本校、蒙山县的归属沿革和管辖范围、四邻等现状,并附载当地历史上曾设置过的乡和村级行政名称的演变。(2)村组简介。即简介学校服务范围的陈塘镇、汉豪乡所辖的16个行政村(社区)在历史上的行政设置与现在位置、四邻、河流、交通、集市、人口、村民从业、英模人物、山川景观、厂场矿坐落地、邻县村名,以及320多个村民小组名称与其距离乡镇集市、陈塘中学的里程等现状。(3)自然村名称由来。介绍壮语地名,当地部分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名称来历,以及自古以来自然村一级行政设置的名称演变。(4)轶事与传说。包含名人活动故事、文物怀古、历史与神话传说、民歌故事、笑话与幽默等。(5)家乡习俗。包括婚姻、吉利话与忌讳、分家送礼、姓族节庆、古代火葬等习俗。(6)饮食集录。介绍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与近乎失传的传统食品,及传统食品的制作工艺流程,共17篇。(7)岁月乡言。一是乡言俚语,即谚语集,收编了当地或在当地常讲的谚(俗)语、歇后语和格言约430条。二是当地的“古桃壮语”,即收编介绍壮语词语的音译和汉义,共260个。(8)人物传略。包括古代乐善好施之人、抗日时期的革命烈士、中共地下工作者、当代科学实践带头人等古今英模人物的事迹。(9)乡人文选。主要收编当地人士或校友所写的在一定范围内发表过的诗歌(含地名诗)、散文、小小说等作品。(10)社会实践作业。于每个大篇目之后,设相应的《调查与探究》社会实践作业题目1~3道,共15道。(11)配图。配有革命烈士与墓碑、集镇、交通、水电站、厂场矿、校园环境、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景点等彩图40幅,配有蒙山县、陈塘镇和汉豪乡地图3幅。

三、课程的开发、实施、实验与推广

(一)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分为5个阶段:

1.环境分析阶段(2004年1月至2004年8月)。进行环境分析,了解学生对家乡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英模人物等的认识程度,学习有关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央文件、县志和广西各地乡土读物等,探索校本课程教材的编纂体例。向学校递交编写校本乡土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建议书。

2.教材的前期采编阶段(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根据外部需要与校内实际,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拟写教材内容编目,并依编目采集材料。采集材料方法为:(1)查阅文献资料。(2)走访。(3)顺便访。(4)电访。(5)。被访者包括:村民、村干部、老干部(教师、编辑)、作家、模范人物等。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考证,编撰初步书稿,形成教材雏形。

3.教材成书阶段(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主要过程:(1)成立课题组,向市教育部门申报立项,随后成立校本读物(教材)编写领导小组。(2)结合教材雏形书稿,出版研究专刊《蒙南乡土史地》4期,部分专刊呈送乡镇党政办公室、县史志办公室,征求意见。(3)继续采集材料,增加与充实教材篇目、内容。(4)编成书稿后,送呈市教科所科研处、历史教研员,县教育、史志、文化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及有关专家人士审阅,在经过3次送专家审阅和2次修改后,学校召开有县教育和史志部门领导专家参与的审查定稿会议,书稿通过审查并进行小修改后付印出版。(5)向县教育局申请,办理募集出版费的文书手续。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书(10年)。付梓前,向县教育局、县史志办公室申请,办理有同意付印出版的文书手续。(6)小修改和样书校对。出版教材用书――《蒙山南部乡土历史与社会》。全书材料编撰由课题负责人采集材料、担任主编与主笔,课题组成员帮助审稿与校对,对选编文稿进行推敲考证、修改增删。在配图方面,深入村组、厂场、矿山等地调研拍照,少数照片为校友提供,地图系广西测绘档案资料馆制作,历时3个月,其间发来图稿5次,均由课题负责人审阅、调研、校正和建议增绘内容。

4.课程实施阶段(2011年至2014年)。(1)开展试点乡土文化知识讲座活动(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2)在七年级中正式开课(2012年9月起)。

5.课程评价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根据授课等实际情况,明确课程评价的目标、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乡土文化知识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和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最后修订校本课程教材与再版。

(二)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为乡土文化课程。课程时间安排:在七年级安排一个学期课程(乡土历史与社会),周学时1节,总学时15~16节。教材的主编(历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1.一节课包含7个环节:导入、阅读抄录、讲解、师生互动、讨论与展示、内容扩充、布置作业。如教学《轶事・传说》篇中的“民歌故事”的内容,可按以下步骤开展教学:(1)导入,(利用课本注文)介绍当地山歌传唱与近乎失传的情况,点明蒙山话山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让学生阅读与抄录山歌歌词,使学生认识当地白话山歌。(3)教师简略介绍山歌的缘起、歌词大意与山歌音韵知识,继而示唱。(4)师生共唱山歌,或轮唱,或互扮角色唱,使学生在愉悦中感受到当地山歌的韵味。(5)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你采集过当地山歌吗?请唱(写)出来。接着,请学生展示。(6)内容扩充,教师再选唱一些当地流传的山歌和教师创作的新山歌。如“久永矗个条大路起青苔;有心行得青苔路,无心揿棍也难来”“唱歌先,万事抛开放两边;山歌映人会老,唱起山歌转少年”“过去农民真困苦,一日三餐木薯糊;如今解决温饱了,大家又踏小康途”“久不回家不识路,羊肠小道变康庄。借问村童怎样走,村童笑倒客车旁”等。(7)布置作业。布置“调查与探究”作业,让学生尝试调查,采集和整理当地流传的民间歌谣、传说与笑话等。

2.一节课中包含5个环节:导入、阅读抄录、讲解、讨论与展示、布置作业。如教学《岁月乡言・乡言俚语》篇中的谚语、歇后语和格言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教学:(1)用教材中的文首导语导入。(2)让学生边阅读边选录一些精彩的句子。(3)教师选例讲解。如:“狗尾卷向左,房门邮梗ú挥茫┧”(融入安全教育);“人生好比灯头火,宿(灭)了何能吹得燃”(融入珍爱生命教育);“老了正知书好读,禾熟正知田好耕”(劝导人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积极上进);“大寒牛浸埃bàn),冷死早禾秧”(融入时令天气知识);“担担正知牛着(吃)力,养子正知父母恩”(融入孝道);“黄鳝偷行田底路,要几深沉人还知”(劝导人做事要依法理,光明正大);“一牛不能装二轭,一女不能配两郎,一家不能落二主,一国不能落两王”(融入家庭伦理、道德法制、政治制度等);“吃惯剥皮粽――不会动手”(劝导人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4)讨论与展示。讨论:本篇有哪些生字?请写到黑板上(展示),下节课听写。如:T(lǒng)、埕(chéng)、埃bàn)、(竹)箨(tuò)、揿(qìn)、T(táo)、戽(hù)、樱tiǎo)、舂(chōng)、轭(è)……(5)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日里采集和整理教材中未收编的谚(俗)语。

(三)课程的实验和推广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为扎实开展“效能效率提高年”、“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办文办会质量,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精文减会工作通知如下:

一、精减文件,规范公文运转

(一)减少发文数量

1.凡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出的各类文件,都必须按审批权限严格把关,尽量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2.凡属县政府各部门(包括各类议事协调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安排,由部门自行发文或相关部门联合发文,不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

3.县政府各部门部署工作的文件,除涉及全局工作和重大政策的以外,原则上不予转发。

4.上级已在政务专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传媒公布的文件(讲话)和已在电视电话视频会议上传达、公布的文件(讲话),一般不再转发、翻印。

5.领导讲话若已印发会议材料,会后不再以简报等形式印发。

6.减少会议纪要,除县政府常务会议和议定事项属重要政策外,一般不发会议纪要。

7.尽量控制发文范围,除涉及全局性工作的文件可普发外,其他文件只发相关乡镇(街道)和部门。

(二)规范文件运转

1.严格文件审签程序,所有文件均不能直接呈送县领导审签。一般性文件审签不超过3个工作日;紧急文件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处理,按程序实行专人跟踪催办,限期办结。

2.提高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利用率,大力推行电子公文交换和无纸化办公。请示和报告、制发公文、领导讲话材料必须通过政务专网分别发送至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县政府办公室办文室、县政府调研室。

3.各乡镇(街道)和县政府各部门向县政府报送文件必须按规定格式和程序,并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会议性文件,应提前一天报县政府办公室,对不合格文件将作退文处理,并定期通报退文情况。

4.凡转到乡镇(街道)或部门的领导批示件或交办件,乡镇(街道)或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回复结果(有明确时限要求的,按要求办理),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限办结的,应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和办理进度。

二、减少会议,确保会议效果

(一)大力精减会议

1.对性质相近、内容交叉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

2.可由部门或部门联合召开的会议,不由县政府召开。

3.除县政府重大会议外,原则上采取现场会、工作交流会、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减少和避免层层开会。

4.严格控制纪念会、研讨会、联谊会、表彰会;各类奠基、庆典活动,原则上不发放请柬,一律向县政府写书面请示。

(二)严格会议审批

1.县政府召开的全县综合性工作会议和需乡镇政府(街道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2.县政府召开的全县专题性工作会议和需乡镇政府(街道办)、部门分管负责人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由分管副县长批准。

(三)从严控制规模

1.县政府领导一般不出席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业务会议;按照“谁分管、谁出席”的原则,全县专题性工作会议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出席,除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部署外,一般不邀请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

2.从简安排会议议程,除合并召开的会议外,每次会议只安排一位领导主讲,一般不安排表态发言和总结讲话。若需安排交流发言,严格控制发言人数和发言时间。

3.县政府召开的各项会议,会期原则上不超过半天。

(四)提高会议效率

1.以县政府名义召开的各类会议,必须准备充分、主题明确,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应提前1天通知(特殊情况或紧急会议除外),以便参会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和做好准备。

2.凡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政府工作例会讨论的事项,议题主办单位必须事先作好充分准备,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应在会前与相关部门进行商议,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并提前一天将议题内容以书面形式报县政府;临时确定的议题需提前半小时将书面材料呈送相关领导。未经商议或不成熟的议题,不提交会议讨论。属于通报类的事项,汇报时应突出主题和重点内容,每项议题汇报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3.县政府召开的各类会议,要严格按照会议通知要求参会,不得替会、代会、旷会。县政府办公室将对到会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未按要求参会的单位和人员予以通报。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会的,应书面请假,并告知县政府办公室。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这是一项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的重大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提高“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能力和水平。

来自全省各地、肩负致富一方重任的乡镇党委书记走进省委党校,专心致志地当起了学生。

按照省委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四川省委组织部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对全省4400余名乡镇党委书记全部进行集中轮训。目前已有来自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等6个市的近千名学员接受了培训。

走上讲台的老师中既有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也有著名的专家教授,还有来自最基层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

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参观新典型,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干部坦诚交流,构成了学习培训期间的主旋律。

集中培训

促“新手”熟悉业务

去年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全省90%以上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调整,许多乡镇党委书记对如何履行岗位职责、当好基层领导干部,还存在方法欠缺、业务不熟悉等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使这些肩负重任的乡镇党委书记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全省乡镇党委书记集中培训,是建国以来我省第一次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的大规模培训,也是围绕贯彻“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要求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省委书记杜青林等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亲自研究、审定培训方案和课程设置,多次过问培训班的组织准备工作。省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全省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订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方案。力求通过这次培训,帮助乡镇党委书记深刻认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掌握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能力和水平。

因材施教

使“乡官”学有所获

乡镇党委书记工作在基层一线,平时工作繁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学习很不容易,怎样才能让大家花较少的时间而有较大的收获呢?省委组织部对此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材施教,务求实效。

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和乡镇工作的实际,设立了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履职尽责和如何做好农村党建工作、群众工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加强基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9个专题讲座,分别由省级有关部门的领导、省委党校和省社科院教授及乡镇党委书记代表主讲。

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进行。同时,适当安排小组讨论、学员论坛和参观考察,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促进了知识的及时消化。在培训管理上,突出学员自主管理,严格考勤,严格测评,保证了学员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

为进一步使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培训班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开辟学员论坛,让学员结合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谈体会、谈认识、谈打算,并邀请阆中市水观镇党委书记黄凤林就“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作了经验发言;二是创办学员简报,及时反映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及学员心声,为“教”、“学”交流搭建起了平台;三是组织问卷调查,就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征求学员意见,为省委决策提供依据;四是进行考核测评,确保了学习效果。

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掌握了新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芦山县飞仙关镇党委书记肖永昌说:“要提高基层政权的公信力,当务之急在于通过政务、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等办法赢得群众的信任。从黄凤林的成功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搞好基层工作,必须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同时还要讲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致富一方、和谐一方。”

灵活互动

让“学生”受益匪浅

为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省委组织部对授课的老师进行了精心挑选。各位授课老师对这次培训工作高度重视,

准备充分:有的组织调研组到农村进行专题调研,收集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有的通过网络、报刊杂志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及图片资料;有的还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演示稿。在授课和讲解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参观了成都市锦江区新农村建设的“五朵金花”。

对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长期在基层默默无闻耕耘的乡镇党委书记们显得格外珍惜:许多学员下课后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方法;不少学员晚上还在宿舍内继续学习、讨论,消化老师讲解的内容,互相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一些学员还充分利用《学员论坛》和《学员简报》,发表学习心得和感悟,语言真切感人,充分展示了新时期乡镇党委书记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的热爱,展示了乡镇党委书记对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乡镇党委书记通过培训所取得的收获。

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次全省乡镇党委书记集中进行能力和作风培训,机遇难得,实现了基层干部多年来希望接受高层次培训“充电”的愿望。学习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学到了本领,增强了信心,结识了朋友,增进了交流,看到了差距,激发了动力。

安县茶坪乡党委书记向云刚说:“省委组织部有意识安排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干部同期参加培训,方便了大伙沟通、交流,收到了取长补短、互相借鉴的效果。这一招确实很灵。就我个人而言,不但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了新知识,还从一些才华出众的同行身上吸取了宝贵营养,同期参训的几位成都学员就对我们打造千佛山民俗文化街、招徕成都游客出了不少好点子。”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20__年以来,作为民生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区妇联积极行动,把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作为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件大事,对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和安排。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在15个乡镇建成面积为至少2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内设儿童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美术室和室,各乡镇明确了分管责任人和联络员,共征集“爱心妈妈”500余名。区妇联统一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活动室卡片和幻灯片。省妇联为活动室配送了书柜、少儿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价值2万元。20__年市政府副市长杨宏春亲临头铺镇留守儿童活动室揭牌;乡镇管理人员利用固定开放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到活动室阅览图书、体育等活动,爱心妈妈们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好评。

一、留守流动儿童基本情况:我区现有72万人口,约有2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创业,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农村少年儿童脱离了父母的监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总数24804人,其中小学13855人,初中10949人;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留守儿童活动室15个,实现全覆盖。

二、领导重视广泛宣传两年以来,区妇联把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由于人员变动,对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组织召开乡镇妇联主席会议,传达《安徽省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安排各活动室加紧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及资料整理工作。三是制定五河区《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我区建设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目标任务。四是指导乡镇成立了留守流动活动室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妇联、团委、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责任成员。

为让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民生工程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区妇联印制《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等宣传资料3万多份,组织乡镇妇联利用乡镇逢集时机,对全区群众进行宣传。二是利用民生工程宣传月,区妇联每年制作宣传板块2块,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万福广场宣传活动。三是在各活动室刷墙体标语,扩大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力度。四是向家长宣传,强化家长责任。利用“双合格”报告会,家教讲师团演讲,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

三、整合资源 完善功能 目前15个乡镇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资源共享,开展活动,实现了全覆盖。省妇联为活动室配送了一个铜牌、4-5组书柜和少儿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价值2万元。同时各乡镇分别为活动室配置价值近3-8千元不等的桌椅、VCD、电视机、电脑等设备,区妇联为活动室统一制定了有领导小组、留守儿童活动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体育器材管理等制度牌。

四、创新工作 开展活动

创新活动室工作建设模式 为把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成为亮点工程。 一是组织新建活动室的乡镇妇联主席到已建好留守儿童活动室参观学习。要求各活动室要创新思路,体现特色,结合实际,把活动室建设成为亮点工程,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二是为保障留守儿童活动室有专人管理,确保建成后定期开放,并确定乡镇妇联主席为专职管理人员。三是为15乡镇统一制作PPT光盘,并分别为活动室制作活动卡200份。四是联系区电信局为所有活动室免费安装一部亲情电话。

加强监督检查 为确保活动室建设完善,切实发挥作用,区妇联、区民生办分管领导经常到各活动室通过现场检查、指导,对近两年已建成留守儿童活动室,进行检查督促。建设期间,对留守儿童活动室经常进行抽查或督查,对活动室布置及图书、体育器材的管理及使用进行了具体指导。

成立关爱队伍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广大儿童“心有人护,难有人帮”,各活动室吸纳乡镇干部、党员、教师等组建了500多人的爱心志愿者和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如头铺镇建立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使全镇各村两委干部都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留守儿童活动室领导组每个成员包保2至3个村,每个村的村两委成员包保一至两个村民组,每个村民小组长包保10名左右留守儿童。为使包保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了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包保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做到“三个至少”:每周至 少与儿童交流沟通一次,每个月至少利用电话或网络与儿童至少联系一次,每年至少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一次。

开展丰富活动 经常开展关爱活动,特别是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各活动室分别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去年5月份,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佑文等一行6人到大新镇检查指导留守儿童工作;区妇联牵头组织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六一”慰问活动。一是到临北回族乡慰问15户两女户特困留守儿童家庭,为她们送去了牛奶和夏凉被等价值20__元的慰问品;为大新镇、浍南镇的100名留守儿童发放救助款15000元;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书画比赛,选送69幅儿童书画参加市妇儿工委的书画展;头铺镇妇联、团委、联通公司到头铺镇给留守儿童送来了价值1500元的学习用品,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头铺中心小学近200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此次活动; 8月份,市关工委主任胡德新等到我区头铺镇检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也考察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情况及教育关爱情况。9月份,沱湖乡党政班子成员到活动室慰问留守儿童。与38名留守儿童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在暑假的生活、学习情况,向留守儿童送去铅笔、本子、儿童读物等学习用品共120多件,并向家庭困难的送去慰问金;双忠庙镇镇长百忙中在镇留守儿童活动室,为救助女童发放“春蕾女童”助学金。三是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谈心活动,了解孩子们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四是开展留守儿童“亲情书信”活动。如浍南镇等在国庆期间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依托,以庆国庆为内容,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开展亲情书信主题活动,同学们用最真挚的语言写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出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这次活动的开展为留守儿童和远在他乡的父母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五、存在的问题 我区各活动室建设目前硬件基本具备,活动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室配套资金不足,活动载体不多、活动室管护人员都是兼职等。

乡镇人大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一、正确认识和定位办公室文秘工作

办公室文秘书跟在领导身边工作,表面光鲜亮丽,较为体面,但实质文秘工作枯燥乏味,是一项十分辛苦的职业。做好文秘书工作首先要树立吃苦意识,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做到“吃的苦、受的气、懂规矩、顾大局”。在这里我想到一个例子,曾经有两个同志借调到政府办工作,不到几天就走了,他们原以为办公室是好地方,工作比较清闲,提拔升迁又快,而实际了解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和他们之前预想的反差太大,最后失望的选择了离开。所以从事文秘工作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选择了这行就是选择了清苦和坚守,只有苦尽才可能有甘来。常言道板凳要坐十年冷,从事文秘工作首先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

二、努力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学者于丹讲过“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我们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或者是小说,真恨不得一下就看完,我们可能吃饭在看、走路在看、睡觉在看,甚至上厕所也在看,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写材料本身是枯燥的,但我们从事文秘书工作的就是干这行的,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迟写、早写都得写,与其被动等待,不如抓早动快;与其痛苦难耐,不如带上兴趣去写。久而久之或许就能从中发现乐趣,发现规律,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写作兴趣。

三、坚持学习跟上节奏

当前县政府办公室的文秘人员学历都比较高,大多是本科,有的是研究生学历。应该说基本的知识储备都比较扎实,但在学校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办公室文秘工作对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要求较高,必须随时学习跟进。这块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按照秘书工作分工,我当前主要负责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材料的起草工作。相应的就要对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业务上要求就更高了,比如对bt、bot,ppp模式、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等一些术语都要了解和掌握,推而广之,就是学习相关的法律和业务知识,不能做门外汉,不能不懂装懂。只有业务懂了,政策熟了,这样工作才能开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不能让我们的文章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是要随时学习最新的政策和会议精神。从事文秘工作如同从事法律工作,一直有最新的东西出台。要随时学,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例如保障性住房原来有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区分,现在统一分为购置型和租赁型两类,原来棚户区改造这块一直是倡导政府主导推动,现在提出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和货币化安置新政策。同时,随着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等会议的召开,新的大政方针相继出台,我们只有及时学习和了解,才能让写出的文章紧扣时代主题。在这方面,机要室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条件,中、省、市最新政策和会议精神都以文件形式寄存在机要室便于随时翻阅,同时,发达的现代网络也让我们随时能浏览最新的资讯,这些宝贵的资源作为文秘写作人员一定要充分利用。

三是及时了解和掌握部门乡镇动态。日常工作中和我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部门和乡镇,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主要信息源泉。对部门和乡镇今年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完成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日常的汇报材料无非也就分为“工作任务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了,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打算是什么”这几块,假如我们对部门和乡镇这些情况有熟练的了解和掌握汇报材料就能很快的写出来。举个列子就如写个人简历,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所以简历很快就能写好,所以熟练了解和掌握部门和乡镇工作动态,这是写好材料的重要保证。

四、多思考亲实践

思考是文章的灵魂。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老夫子也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平时就做一个有心人,多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对涉及分工口上的工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哪怕是不太成熟的观点和看法,随时将它写下来,积少成多就成为自己创作的源泉。总之写材料一定要原创,一定是自己思想的表达,不要照抄照搬。我们唱歌讲究听原生态,喜欢听原创歌曲,就是外出吃饭也喜欢吃纯手工的,喜欢吃最原汁原味的东西。看文章也一样,喜欢读看原创的。的文章就是他老人家自己思考写出的,幽默风趣而又富有哲理,虽时隔几十年现在读起来仍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而死重于泰山,就是死得其所”像这样的名句大家都是信手拈来,这些语句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理,这就是原创的文章的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文章不一定要华丽但一定要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

实践是文章的源泉。办公室文秘书大多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和外界接触得少、了解的也就少,常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材料其实就是实际情况的书面化表达。只有我们对实际情况有最直接的了解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平时有机会多和领导下乡,多参与社会实践,多和群众交流,多了解第一线的情况和问题,掌握最真实的一面,让文章生动、写实、有趣。

五、勤于练笔勤于积累

我们常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写作如同练功,平时常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到时就会做到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日常从写一些信息、简报等小文章练起,勤于练,勤于写,勤于积累,慢慢的就会熟练驾驭。这方面前任办公室主任贾浩飞同志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特别善于积累,将随身看到的报纸杂志等优秀文章剪贴下来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日积月累积攒了厚厚几大本,成为他日后行文创作的宝贵财富。

六、学着领会领导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