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义务家教总结

义务家教总结

义务家教总结

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1篇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2018年工作总结

1、基本情况。我校座落在新城镇丰胡庄村西南角,是一所完全中心小学。学校在2017年11月底搬入新建教学楼。现有在校生139名,教学班6个,专任教师9名。我校以“尚美博学,务实求新”为校训,“尚美育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尚美田园文化。

2、2018年主要成绩。我校积极参加新城中心校组织的春季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学生实验操作和计算机操作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优秀成绩,同时也锻炼了我校师生,磨砺了斗志。我校在2018年度新城镇中心校综合评估中荣获了全镇第一名。

3、我们举全校之力,软件规范化,硬件标准化,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首先对照标准,制定工作台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我校十名教师,每人一个专用教室,明确时间期限务必按标准完成;从功能室管理人员的迎检准备、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使用,各种材料的准备和干部教师的迎检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节布置。

10月11日和11月30日,我校进行了两次“迎国检”全面预检工作。我们细化每个环节,不讲优点和成绩,直面问题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期限,重点推进,立即整改。 

4、深入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工作,深入落实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加强学习,强化宗旨意识,严明纪律、严格制度、严格执行;开展组织生活会,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高碑店市教育局开展思想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向教师队伍延伸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了师德论坛征文暨师德风采演讲和我们身边的榜样表彰宣传。我校朱晓丽老师在新城镇师德师风演讲中荣获了二等奖。

5、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我校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深入开展“双代”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2月24日,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宣传讲解安全用气、用电知识,普及“双代”安全知识,进行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宣誓活动。

6、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暑假期间深入开展了教育扶贫暑假“大家访”活动。在大家访过程中,老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家长对孩子和学校的殷切期望,看到的是家长和孩子对学校工作的由衷地赞赏。

为了深入落实高碑店市教育局工作部署,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认识,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良好氛围,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更好地顺利实施,我校扎实开展了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和走访工作。

为了进一步增进家校联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11月9日下午,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各班召开了家长会,交流孩子的情况,认真聆听家长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校长带领家长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的各功能室,近距离体验了孩子们共同拥有的放飞理想的空间。同时也让家长们切身体验学校的巨大变化。

6、我校深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条例》,实行安全工作十制管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天按学校安全网格化要求进行安全巡查录入,定期举行安全工作会议,每月举行一次紧急疏散练。

 我们深入开展了每月安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安全主题讲话、安全工作会议、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紧急疏散演练、安全排查等活动的开展,旨在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督促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11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消防安全日,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组织安全排查和灭火器使用方法演练,向师生普及实用的消防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意识,掀起了消防安全教育专题活动的热潮。

二、迎检后工作有序开展,迎国检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迎检精神。

1、班子队伍有了更强的战斗力

这学期,学校班子成员齐心合力,献计献策,分工明细,加班加点。在工作中,争着干,抢着干,都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且能够在工作中力求创新,发挥了班子成员的“火车头”作用,快速带动了全体教师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班子队伍的战斗力得到了锻炼和检验。

2、教师队伍有了更强的凝聚力

我校因教学楼新建,附属工程也在施工,师生活动空间很小。班主任包班,还得完成学校分配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教师不够用,一线教师除了上好课外,都得全部投入迎检中来。但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加班加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都能按时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我校教师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扎实、务实、求实、踏实、朴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蒸蒸日上的丰胡庄小学的教师队伍精神基本上形成。

3、校园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思想。刚刚形成雏形的楼道文化,彰显着“尚美田园”的主题文化。今年校园文化继续在专用教室、校园等方面下功夫,突出“尚美田园”主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整个校园都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活泼、向上、健康、美丽。

4、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学校以迎检为契机,时刻不忘记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完成上级所下达的任务,不等不靠,不留死角,出色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与以前相比,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这里读书将成为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2篇

接下来,我将以课改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观为导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板书六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科学把握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公民基本义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题主要内容是介绍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重点讲述了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这四项基本义务的内涵及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受成长环境影响,学生的权利意识很强,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尤其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更是知之甚少,或是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我会循循善诱,为他们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进对宪法的认识。

能力目标: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义务具体内容和要求。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难点:理解公民履行义务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观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紧紧地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配合情境设置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进行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五、以上所述都是为了课堂更好的呈现,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部分展开我的教学。

(一)导入

课堂伊始,我展示一张漫画,让学生初步感知义务,从而引出课题——《公民的基本义务》。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漫画(一块蛋糕,“义务”的部分被切成了两半留在了桌上,而“权利”的部分被这人拿起),拿起的这块蛋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上节课所学的政治、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化发展等公民基本权利。那能不能只吃权利这块蛋糕?显然不能。那生活中我们具体有哪些义务呢?这位戴眼镜的男生说纳税、不违反法律,真是一位守法的好公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系统地了解——公民基本义务。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漫画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注重前后课程内容的联系,让学生系统把握教材知识,培养逻辑意识。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我安排了以下环节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循序渐进,落实教学目标。

活动:看图说义务

课前,我已经布置了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内容,梳理出来了主要的五大公民基本义务和其他基本义务。

展示六张涉及本课公民基本义务的图片,请同学结合预习成果,一秒之内举手抢答图片体现了哪一项公民基本义务?然后整体呈现本课的知识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以抢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能带动课堂气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接下来,具体讲解五大主要的基本义务。

一是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会播放视频《我是宪法守护者》,并布置任务:根据视频和教材46页内容,小组自学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如有归纳错误或者不足的地方,其他组员可补充。

从而总结归纳出: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一义务的是,为,怎三方面知识点。

设计意图:该部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在视频启发下,小组讨论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少数民族知识竞赛

首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少数民族知识竞答,题目涉及少数民族的概况、文化、语言等,在欢快热烈的答题氛围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增添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归纳总结我们必须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然后图文并茂讲述在喀喇昆仑高原的故事,印度官兵悍然越线挑衅,我国士兵与其发生激烈冲突,5位官兵英勇牺牲。并提问:战士们的行为为何让我们动容?从而归纳总结我们必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设计意图:以知识竞赛的趣味方式,寓教于乐,真实的热点故事,激发学生的义务意识和爱国情怀。

三是依法服兵役。

接着刚刚喀喇昆仑高原上官兵的故事继续讲述,作为军人,他们其实也是积极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再呈现一个没有依法服兵役被法律制裁的案例。从而归纳总结: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四是依法纳税。

接着就上述的军人谈到我国的国防力量,国防力量的逐渐强大也离不开国家的巨额的国防支出:2012年国防支出预算比上一年预算执行数增长6.8%。提问:你知道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吗?——税收。我国的税收有一个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活动:案例分析,要or不要

周末你和几个同学到一家餐厅聚餐。服务员说:“如果不需要开发票的话,我们可以给您打个折,并送您一瓶饮料”。这时:同学甲:“还是开发票吧”。同学乙:“不用开了吧,也没什么用,还是打折优惠实在呢。”你会作何选择?

请说出你的选择和理由。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归纳: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设计意图:以上的两个义务均从“维护国家利益”义务的案例展开,既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也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三)巩固小结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我会请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再点评总结。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注重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六、在拓展作业部分,我会让学生去发现身边没有积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现象,并写一份倡议书。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七、最后我来谈一谈我的板书设计

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3篇

按照文件要求,“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全国包括吉林在内共22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省县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纳入“特岗计划”。几年来,上述省份实施“特岗计划”,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证明:“特岗计划”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好政策。

然而,目前,全省许多市辖区也有乡镇,这些乡镇的义务教育同样存在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完全符合“特岗计划”条件,也应该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这里仅以吉林市昌邑区为例:

吉林市昌邑区现有13个街道和孤店子、桦皮厂、左家、土城子、两家子5个乡镇,总人口5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2%。1992年之前,5乡镇隶属永吉县;1992年吉林市区划调整后,5乡镇划归昌邑区管辖。目前,昌邑区5乡镇有18万人口,共有5所中学、5所中心小学、20所村小。这20所村小均距乡镇较远,10公里6所,最远15公里。乡镇中小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6岁以上教师占50.4%。按照现行政策推算,到2014年末,全区乡镇中小学校将有66人退休,届时,教师短缺压力将会更大。为缓解师资不足,各学校自行聘任了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良莠不齐,由于待遇低,一旦有好的工作,即刻改行,学校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几年来,吉林市昌邑区政府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突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先后采取招录“三支一扶”志愿者、招聘教师、争取国家免费师范生计划等措施,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但这些措施远远满足不了乡镇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保证农村少年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费用;教育支出;生产支出;消费支出

中图分类号:F328;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4-0062-06

一、引言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品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存在着偏差,所以竞争性瓦尔拉斯市场对公共品的供给总是不足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公共品中较重要的一种。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家庭。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政府在教育公共品供给中的缺位可能会导致教育供给不足,一旦政府开始使用财政资金对农村义务教育费用进行减免,应当会增加农村教育的发展资金来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有关农民家庭承担教育资源供给主要责任会导致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在现有另一个系列研究中也得到了较多的讨论,这就是“信贷约束”研究。信贷约束研究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付出成本在现在,而收益在未来,如果农民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或者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就可能会遇到资源约束而导致教育供给不足现象。Loury(1981)证明,资本市场不完善情况下,教育投资规模取决于父母的收入分布,因而要实现教育规模的优化,再分配政策是重要的。以上分析表明,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可以缓解农民家庭的信贷约束问题,同时改变了农民教育投入的边际选择,应该会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但现实状况如何,我们将用数据来证实。

因为难以得到政府教育政策对农民家庭影响的具体数据,我们对苏北家庭微观调研数据进行研究以寻求替代方法。资料调查时间是2006年暑假,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开始实施时间是2006年秋季。调查中,近七成(69.5%)的家庭表示知道即将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而另外三成多(30.5%)家庭并不知道。我们认为,如果农民家庭预期到即将实行的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意味着他们知道未来可支配收入会增加,而未来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家庭长期收入的增长,会使得他们加大各个支出项目以使各个支出项目实现或接近最优,如果某个支出项目已经实现最优,那么就会向支出优先顺序靠后的支出项目顺延。而没有预期到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的农民家庭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将其作为对比组,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农民家庭教育支出是否会在可支配收入增加时有所增加,这可以间接地检验我们前文的设想。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本文使用的微观数据是南京大学“天健社”在唐仲英基金会资助下于2006年6月25日-7月9日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的调查。宿迁市是江苏省最为贫穷的地区,人均收入以及经济总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市。来龙镇是宿迁市宿豫区的一个小镇,在2005年宿豫区乡镇经济排名中位列最后一名。来龙镇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当地农民主要种植一年一季的水稻和小麦。由于人多地少,很多农家子弟选择外出务工。这一数据采集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调查得到了418户91个项目的具体资料,主要包括收入、支出、教育和医疗情况。本文利用的主要是收入、支出和教育资料。样本家庭的平均家庭总收入为12109.46元,家庭人均收入为2568.40元,每个家庭平均有4.68口人。作为文章研究的因变量的是农民家庭支出结构。调研资料中,家庭支出包括八个部分:教育支出、生产性支出、社会人情支出、医疗支出、生活基本支出、食品支出、房屋支出和家具支出。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家庭支出存在着很多角点选择,而并非如理论预测的大都为偏好多样化的内点解。418个家庭中,只有2个家庭八种支出都不为0。支出不为0且没有缺失的最多的支出项目是生产性支出、社会人情支出、医疗支出,分别有387、388和387个家庭。有307个家庭有非0教育支出且没有缺失,家庭生活基本支出有175个家庭没有缺失且不为0,食品支出为106个家庭,房屋支出和家具支出各有58个家庭。

如前述,很多支出项目存在着缺失项或为0,我们对数据进行检验,发现缺失项较多的支出数据大都不符合正态性要求,这将使得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变得无效。取对数可以使数据趋向正态分布,但会损失大量为0的观测数据。出于以上考虑,同时为了消除角点选择的处理困难,我们将支出分为三类:教育支出、生产支出和消费支出。生产支出为生产性支出和社会人情支出之和。人情支出可以作为社会资本的变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生产效应(时磊,2009)。消费支出是其余五种支出之和。这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其一,教育支出是我们关注的变量;其二,生产性支出、社会人情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高度显著的相关关系,或者说内生性,而其余五种支出没有这种关系。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分解合并以后,包括收入变量取对数以后,数据都通过了正态性检验,然后我们根据一般规则处理了异常值和杠杆效应明显的观测值。

本文要考察的是,预期到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的家庭会不会增加教育支出、生产支出或消费支出。为此,设置教育政策虚拟变量,调查问卷中“您是否知道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政策”是一个直接询问农民家庭的问题,如果农民回答“是”,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有家庭可能不知道教育政策变迁是由于家庭没有教育支出,统计发现样本中只有13个家庭属于此类,在不知晓教育政策家庭中占较小的比例(13.1%),变量取对数后就会消除教育支出为0样本。

然后就是控制变量的设置。教育支出估计主要的控制变量有:学校质量虚拟变量、辍学虚拟变量、影响家庭支出偏好的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根据数据可得性,学校质量虚拟变量是用农民家庭对子女就读学校的满意度来测量,如果农民家庭对子女就读学校质量表示满意,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家庭是否有辍学人口也是调查问卷中一个直接询问农民家庭的问题,如果农民家庭回答“是”,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理论研究一般假设家庭偏好类似,但偏好的非同质性会导致家庭支出结构的预测偏误。根据资料可得性,同时结合文献,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控制家庭偏好结构的因素: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和家庭负债消费虚拟变量。我们认为,样本家庭户主年龄较大与户主年龄较小,可能存在不同的支出模式,我们取45岁为虚拟变量设置分界点,若样本家庭户主年龄大于45岁,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家庭负债消费偏好虚拟变量的构造是,比较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总

支出,如果家庭总支出高于家庭总收入,则该项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即为0。其他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家庭总收入、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配偶受教育年限、家中是否有小孩读小学虚拟变量、家中是否有小孩读初中虚拟变量、家庭子女数目。

生产支出估计的控制变量主要有:辍学虚拟变量、家庭总收入、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和家庭负债消费虚拟变量。消费支出估计的控制变量主要有:辍学虚拟变量、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口数目、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和家庭负债消费虚拟变量。这里使用的计量经济方法主要是最小二乘估计,但是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估计的内生性问题,由于农民家庭生产与消费合一,家庭某些支出可能会影响家庭总收入,所以用家庭总收入作为控制变量需要审慎;另外一个就是异方差问题。在检验没有内生性的前提下,处理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模型设定等可能违反最小二乘估计经典假设的问题后,就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估计。检验发现,只有生产支出与家庭总收入之间存在内生性关系,我们将使用工具变量法来进行处理,选取的工具变量是:家庭拥有的土地数量和家庭劳动力数量。检验也表明消费支出估计存在严重的异方差问题,我们可应用异方差稳健最小二乘估计(RLS)、加权最小二乘估计(WLS)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FGLS)等方法进行处理。

三、实证结果

表1、表2、表3回归结果表明:预期到的义务教育费用减免政策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在不考虑显著性的情况下,符号是负的;生产支出的OLS估计结果显示预期到的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会增加生产支出,且结果是稳健显著的,但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就不显著了,符号是负的;消费支出估计结果显示,预期到的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会导致家庭较为显著地增加消费支出,且这一结果是稳健的。毫无疑问,这一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在预期到家庭可支配收入将增加以后,农民家庭将长期收入的增加主要用在家庭消费支出,而并没有显著地增加家庭的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由农民家庭支出优先顺序的研究可知,如果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应当先使得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实现最优规模,然后才会顺延至消费支出,现有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家庭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可能已经达到了“贫困的最优”,可支配收入增加并不会显著影响这两种支出的增加。控制变量的解释简单总结如下:

教育支出估计控制变量的解释是:农民家庭对子女就读学校质量满意度增加会减少家庭教育支出,且结果是显著的。这可能意味着,由于对学校满意,家庭减少购买辅导材料及其他支出。存在辍学人口家庭教育支出竟然是增加的,虽然显著性不稳健,这可能意味农民家庭子女正规教育辍学后,进入了职业教育领域,从而教育支出增加。家庭总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子女数目显著地增加教育支出,符合理论预期。家庭有子女就读于小学,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对比组,而家庭有子女就读于初中则显著高于对比组。这可能说明从小学到中学,教育支出有一个极大的增加。超过45岁的户主显然更会增加教育支出,且是显著的。负债消费的家庭教育支出比不负债消费的家庭要少得多,且结果是十分显著的。

生产支出估计控制变量的解释是:家庭有辍学人口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对生产支出没有显著的影响,辍学后的家庭子女一般都外出务工,而不参与家庭生产。家庭总收入无论OLS还是2SLS都显著地增加家庭生产支出。户主教育水平对于生产支出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可能说明教育回报率不高,户主教育没有用武之地,也可能是教育水平高的户主选择了外出务工。年老的户主与年轻的户主生产支出的差别是不显著的。负债消费的家庭生产支出比之于不负债消费的家庭是更少的,且结果是十分显著的。

消费支出控制变量的解释是:家庭有辍学人口会显著地增加消费支出,因为摆脱了教育支出。家庭总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稳健显著的。但家庭人口数量对消费支出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因为样本地区较贫穷,经济尚处于自给自足,通过消费支出反映出的消费还比较少。家庭很多消费采取自给形式,导致家庭人口数量与家庭消费支出关系不大。户主年龄虚拟变量对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负债消费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不负债消费的家庭要少得多,结果也十分显著。

四、实证结果的讨论

某种程度上讲,本文的实证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没有证实本文前面的理论推测。公共品供给不足存在一个表现形式,增加公共品的供给会导致社会边际福利效应的增加为正,这已为许多实证研究所证实(Dong,2000)。但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当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并不愿意增加教育支出,这可能是教育公共品供给增加没有得到超越消费支出增加的福利增进。对于农民家庭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将获得的新增收入投资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回报率太低。我们发现农民家庭支出似乎存在着一个优先顺序,在这个优先顺序中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排位要高于消费支出。这一优先顺序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对农民家庭而言,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在最初意义上获得的边际福利要大于消费支出,而当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得到相当程度满足后,家庭收入才会被用于边际福利意义较小的消费支出。

本文实证结果似乎表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已经在农民家庭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但是我们却仍然观察到农民家庭的贫困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我们认为这并不矛盾,借用舒尔茨(1989)对传统农业社会的研究来形容这种农业社会发展状态,我们称之为“贫困的最优”。并非教育公共品在社会角度上已经不存在不足或者短缺,而是相对于农民家庭的需求而言,并不存在短缺,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根源并不在于农民的贫穷,不是农民想获得教育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学费,而在于农民家庭对教育需求不足,或者说教育对农民没有太大的用处。所以,我们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并没有获得理论预测的效果,因为农民没有教育投资的激励,即使我们支付更多的资金,只是置换出了农民家庭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实质性地增加农村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这种可悲的困境非常类似于舒尔茨(1989)所论述的传统农业社会,“促使这些人去做更多的工作的刺激是微弱的,因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非常低;促使这些人进行更多储蓄的刺激同样也是微弱的,因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也是非常低的。”在样本地区,促使学生更多地读书的激励是微弱的,促使家长更多地督促学生学习,更多地为学生学习付出时间和金钱努力的激励也是微弱的。不幸的是,如果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即使政府大规模推动,教育发展也会更多地流于形式,教育质量低下。伊斯特利(2005)发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普及基础教育并不能产生投资激励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教育的质量因投资激励的不同而异。”“在有投资激励的国家,孩子们将会努力地学习,家长的督导更严格,教师的压力也更大。而在一个经济停滞、没有投资激励的国家,孩子们就不会认真学习甚至有时逃课,家长会让孩子们不上课而去地里帮忙干活,老师的工作会接近一个保育员。”如果教育质量低下,就很难推动经济增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教育规模的迅速膨胀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

中国农村的教育回报率之所以如此低下,现有的研究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内容大都是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尤其是与农村生产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可能就会导致教育回报率十分低下。其次,前些年较为普遍的拖欠农村教师工资,导致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年龄偏大,这些加剧了知识质量的恶化。再次,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农村技术推广体制崩溃,没有建立必要的农民合作组织,导致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很差,这些大大限制了在农业生产生活、非农生产活动,甚至外出务工活动中知识可以增加收入作用的发挥,这也限制了教育回报率的提升。而教育回报率的低下,势必会使得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低下,这也是本文实证部分得出的结果与一般理论研究不符的根源所在。

在此意义上,本文认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绝非仅仅依靠减免农村义务教育费用一项政策而可以改变,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和农村社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而这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教育内容的改革,对农村教师队伍选拔机制、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师流动和考核进行改革,以及进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村技术推广系统,只有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合,才能够系统地解决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农民和农村社会有了教育投资激励,孩子们会努力学习,家长努力督促,教师勤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造就新的合格的劳动力。

五、结论

义务家教总结范文第5篇

      一、调研目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工作涉及每一个家庭,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的核心问题之一。

《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危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均衡,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和大班额现象;全省累计有30个县市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永昌县就是这30个县市区之一。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好迎接2015年省政府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基础工作,全面分析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特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二、调研内容、要点

调查了解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状况,并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具体调研,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调研。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为主,分析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调查了解近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举措的实际成效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方案、策略

(一)调研方法

通过数据采集、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全面调研。

<!--[if !supportLists]-->1. <!--[endif]-->考察调研学校,分别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要求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学生、家长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召开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座谈会,现场考察以外的学校负责人参加,并有广泛代表性。

<!--[if !supportLists]-->3. <!--[endif]-->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领导、村主任等。

4. 采集义务教育学校8项指标数据,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二)调研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3年9月底完成调研,并上报调研报告。

地点:城关镇、河西堡镇、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六坝乡、朱王堡镇、水源镇。

每个调研点选取调研学校:优质、一般、薄弱小学和初中学校各1所。    

(三)组织与实施

1. 课题组成员分工。

2. 调研工作开始前,召开调研点有关人员和调研人员会议,统一调研要求,部署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