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秦玥飞事迹材料一:

秦玥飞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他参加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获得绝对高分,在托福考试中更是获得让人惊讶的满分,最终顺利考取美国耶鲁大学,获得该校一年46892美元的全额奖学金,享受学费、住宿、书费、旅行费等多项免费服务。当年,耶鲁在中国只录取了两名高中毕业生。

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寻找 “最美村官” 大型活动中,荣获“最美村官”称号。

2014年1月17日,在衡山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举为衡阳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2015年和其他同学发起黑土麦田公益计划

秦玥飞,男,汉族,1985年6月出生,上海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2011年8月起任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村主任助理,2012年10月当选为衡山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秦玥飞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赴耶鲁大学留学,于2010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秦玥飞参加了湖南省“大学生村官”项目的选聘,成为了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的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是全国首位从世界名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

自2011年8月担任“大学生村官”后,秦玥飞从着装打扮等细节着手,拉近与村民的心理距离。他与村民拉家常,从诸如修热水器等细小琐事做起,慢慢建立起村民对他的信任。担任村官两年多来,他立足当地实际,积极争取合理政府项目资金支持,累计筹集现金80余万元,在帮助硬化村级道路、安装路灯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当地人民谋取众多福祉。他踏实的工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大伙儿都叫他“耶鲁哥”。

因工作业绩突出,2012年5月底,秦玥飞被评选为“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10月底,他又光荣当选为衡山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13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秦玥飞“一等功”奖励,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秦玥飞第十五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专家点评:

从耶鲁学子到基层村官,秦玥飞带着全球化的视野扎根农村基层,努力了解中国国情、服务基层百姓,这是当代青年践行中国梦的最好见证。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迅速完成这一差别较大的角色转换,并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中国的农村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舞台,广大青年在其中必将大有可为。——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从海归精英到一名村官,秦玥飞的个人选择背后是整个时代变迁的缩影。世界的未来重心是中国,中国的关键在农村。在中国今后若干年进一步城镇化的进程中,如秦玥飞般优秀的青年在这个大舞台上,有着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在秦玥飞的个人经历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了有机统一,很好的体现了中国梦的内涵。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秦玥飞事迹材料二: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孙文全,1964年3月生于江西于都县。1979-1983年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83-198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1992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1995年在美国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讲师、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00-2012年任美国LifeCell公司首席科学家、高级首席科学家和Fellow。在国外漂泊25年后,于2013年回国工作,任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北京瑞健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1999年起先后在国际低温生物医学学会担任学术项目委员、评奖委员会主席和执行委员会理事等多项职务,并担任学术期刊Biopreservation and Biobanking(美国),CryoLetters(英国)和Cryobiology(美国)的编委或副主编。2013年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2014年入选国家“(创新类)”特聘专家。孙博士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低温生物物理学,蛋白质、细胞和组织器官超低温冷冻与冷冻干燥保存,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人体组织再生修复。在学术期刊89篇,有二十多项国际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包括成功参与开发出欧美市场上目前性能最佳的异种组织补片Strattice和Conexa,用于修复因创伤或病变引起的人体软组织缺损。

采访孙文全博士给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他从开始到结尾,不断地说到、提及,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种子。

他用江西口音说出的种子一词,前者稳重、缓慢,用拼音的三声,颇有浓重的强调感情成分,仿佛就让我不要忘记。

在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北控宏创科技园,29号楼二层,一个大房间仅用屏风隔出一间由一个电脑桌、两把椅子、一个书柜、一个小圆桌组成的办公室里,我和孙文全博士,相对而坐,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出身于江西革命老区于都县岭背村的孙文全博士,虽已过知命之年,但显年轻,有朝气,豁达、开朗,很健谈。话匣子一打开,就像他村前的梅江一样滔滔不绝,澎湃着、流淌着,将我拍打为一尊礁石,也将我带得很远很远。

一粒种子获得的启迪

其实,孙文全就是一粒种子,一粒出身于于都那一块浸满红军鲜血土地的一粒种子。

他用求学、科研、创造经历证实着自己就是一粒种子。

孙文全于1979年考进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后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所学专业是果树。专业的选择也许与他出身于盛产脐橙、大盖柿等水果的家乡有关,也许与他立志于祖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命运、日子、幸福和未来息息相关的土地、粮食有关。大学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像一个果农,辛勤种植着自己这棵果树。我相信,这四年,他种植的一定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983年,他到南京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所学专业仍是果树。南京农业大学根据需要,新开设了一门观赏园艺专业,因与他所学的果树专业多少有点联系,学校就把他留校担任新开专业的一位老师,教观赏树木栽培。这一留,就把他回江西的脚步给留下了,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足迹。到1988年3月份,因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农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建有校际关系,南京农业大学每年可选派几名年轻教师到康奈尔大学深造,这样,孙文全就顺利被南京农业大学送到康奈尔大学继续攻读城市园林学博士学位。他在美国一个私立的植物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做博士后的时候,虽然不再研究园林果木,但依然与农业有关,是研究植物种子生理学与生物物理学。说到这里,孙文全博士哈哈一笑,“我命里就是个农民,总与农业有缘,读书二十年,就跳不出农门。”

我插了一句道:我们人人都与农业有缘,农业是中国之本,也是各业之母。有缘说明我们没忘本,说明中国农业、农民还有希望。

孙文全突然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有高度也增添了亮度,他说,“种子,非常普通寻常的种子,又是非常奇特神秘的,种子是一个生物玻璃体,生存于玻璃态中。

科学的这种前言性,颠覆性、揭示了生物生命真相的能力,永远令我们这些科学盲惊讶、惊叹、惊奇后惊呆。文学只能远远地跟在它身后,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孙文全进一步解释道:“通过研究种子,发现干燥种子细胞的物理状态与玻璃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种子在没有水的状态下,仍然能保持很长时间的生命力。当种子细胞中的一些保护物质和蛋白质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像蜂蜜一样变得粘稠起来,粘稠了,分子和生命运动就会缓慢下来。一经脱水,转变成玻璃态,暂停了生命活动,成就了生命的永恒。加上水,离开玻璃态,又恢复了生机。”

其实玻璃是一种液态,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欧洲那些古老教堂高墙顶上的玻璃,你会发现,上边变得薄,下边变得厚了。玻璃态中分子运动极其缓慢,需经过几百年才能看到液体流动的痕迹。由此可以联想到,如果能将活细胞和组织玻璃化,就可以长期保存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运用到医学健康领域里。

读完博士后,孙文全为了转型,便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一边教书,一边继续研究种子中生命保存的基本原理和这些理论在低温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六年后,他回到美国加入到著名的再生医学上市公司Life Cell任首席科学家。

在Life Cell公司,孙博士带领一个跨学科的创新研究团队,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新产品研发。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低温生物物理学,蛋白质,细胞和组织的冷冻保存;冻干制剂配方和冻干工艺研究;血液保存与野战急救;再生医学材料;组织工程与人体组织器官再生修复替代。在LifeCell公司,从事低温生物医学和再生医学材料研究,默默耕耘,一待就是十二年。

在国外工作二十五年,孙博士共发表了期刊和会议论文140篇,拥有20项生物材料保存和人体组织修复再生材料的国际专利技术,几篇主要论文被引用共超过3000次。在二十年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再生医学生物材料产品开发过程中,孙文全博士获得了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两项重要科学成果:一是认识无水生物(anhydrobiotic organisms)胞质玻璃化过程和玻璃态在保存生物材料中的应用;二是成功开发出以动物软组织为原料加工成人体无排异的组织修复再生材料(Strattice和Conexa),发现了防止辐射灭菌损伤组织材料的先进方法,开发出了在室温下保存生物组织材料的技术。

孙文全博士从一粒种子萌发的再生医学之树,已经吐芽、抽茎、长叶,不断地茁壮成长着,成长为再生医学领域里一片迷人的风景。

回国,用再生医学造福同胞

在冷藏柜容器里浸泡着的白色条状物,乍看像是宽粉,孙文全博士将其取出展开,铺在自己手背上,开始介绍这条长25厘米,宽15厘米、厚0.5毫米的人体创面再生修复材料。

这是以猪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生物工艺制作而成的再生性皮肤材料。不要诧异于此再生材料的来源,“实际上猪的生物系统与人类非常接近,与人类具有相当高的生理学共性。目前,猪被医学界看成是潜在的人类组织器官捐献体。猪容易饲养,数量多,成本低,无排异,可以同病人的自身组织天然地整合在一起。”孙文全说。每一块再生性皮肤材料,都可以追溯其个体猪的来源,生长健康记录,保证安全性。

如果患者被烧伤烫伤,在早中期处理过程中,医生可直接将异种再生皮肤贴在伤处进行辅助治疗,促进创口愈合。孙文全拿出样品,白色的盒子内是双层袋装的再生皮肤,轻便易保存,开封即用,非常方便,一如外出旅行,随身携带的一件生活用品,室温下可以保存两年以上,方便产品推广应用到边远和偏僻的落后地区。它不像人体其它器官,异常脆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条件地保存在特制的容器里面。它具有多孔海绵一样的构造,材料内部便于人体细胞长入和新血管再生。

除再生皮肤材料外,孙文全带领他的团队也在研发其他的再生医学材料,比如外科手术切除坏死或病变得部分组织后,导致的人体内“空缺”。植入再生性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可与周围人体组织生长在一起,还能起到固定和重建的作用。“比如乳腺癌患者,切除后,用假体重新塑形,由于周围缺少相关的软组织,植入的假体是难以固定的。如果手术中在假体外同时植入再生软组织修复材料,便能更好地与人体组织融合为一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孙文全解释,“如果早期通过微创手术去除中部分病变组织,那么可以通过注入再生组织修复材料制成的天然水凝胶或海绵起到暂时填充和随后组织重建的功效。”

2014年,瑞健生物研发团队在孙文全的带领下完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三代组织处理技术――“精拭父ㄍ寻组织修饰技术”的研发。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已经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还在2014年得到了中关村管委会的“前沿颠覆性项目”、北京市科委的创新项目、国家科技部创新项目等资金支持。

瑞健生物的技术和产品应用范围广,涵盖各种创口创面,如烧伤、烫伤手术,皮肤再造,整形外科、脑外科、胸腹腔组织修复和其他多种人体软组织再生。这些产品要二、三年后才能上市。

一粒中国国籍的种子

从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孙文全在国外求学,教书、科研,就像一颗种子,在外国的土地上奔波超过了25年。“回国后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加入外国籍?为什么要回来?,我在国外25年,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我也说不清为什么。25年,九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就从未想过加入美国国籍,这期间还包括中国大使馆和领事馆拒绝给我延长或更换护照的二千多个日夜。”

他用反问的语气说:“你说怪不?人生中有些事是不用想的,犹如风中的尘土。”

当孙文全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家庭故事后,我明白了他为什么就从未想过加入美国籍。“我出生于江西于都县一个叫岭背的村里,那里是革命老区,村民们活的简单、朴实、勤劳。我仍然记得1979年上大学时,村子里的父老乡亲,男女老少,为我送行。那个场景,热烈、温暖、感人。1988年春天,我通知家里要出国深造时,我爷爷和父亲只做了简单的交代:一定要回来。”

梁园虽好,终非故土,2009年,孙文全看到了国家启动实施中央“”的消息,也在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网站上看到了北京市实施“海聚工程”的新闻,感受到了国内对海外人才的召唤。抱着多做些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事情的想法,孙文全于2010年开始回国考察,并先后在全国多个地方做了探访,看看回来能干什么。“我在北京看到的,可以用神州大地气象万千、藏龙卧虎这句话来形容”,孙文全说,“以前是出国深造,这次是回国继续深造。”

孙文全,一粒在祖国大地上孕育的种子。

如一朵蒲公英,在外漂泊了25年之后,划了一道彩虹般的轨迹,又飞落到祖国大地的怀抱。这粒种子,正在发芽、开花,相信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执政为民 情系百姓

李全顺,一位淳朴、善良、憨厚的“爱民村官”,系新乡市优秀人大代表,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河南省百佳民营科技实业家”、“河南十大爱心援助功臣”、“中国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国先进村委会主任”、“中华爱国之星”、“全国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等称号。

在新乡市西高村,提起带给他们好日子的村官李全顺,老百姓个个竖起拇指,一致赞不绝口。近几年,对西高村的村民来说,生活可有了很大的变化,吃水有保障了、就业有保障了、孩子上学有保障了、老人看病有保障了……

几年前西高村发展滞后,村民们吃水尤为困难,他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把计划购买奥迪车的33.8万费用全捐给村里,打了一口240米的深井,建成了一座32.6米高的水塔,从此村民们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李全顺还指导16户村民创办了家庭工厂,并免运费给村民购运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和进原材料、跑市场销路等。在他的支持下,现在16户家庭作坊工厂均已发展壮大,村民们为李全顺送上了“好人李全顺,致富引路人”的锦旗。看到村里农耕设备陈旧而影响村民们的农业生产,他再次拿出自己积攒的10多万块钱,为村里购买了新式农用拖拉机。

多年来,每逢节日李全顺都坚持为村民们送去温暖。除了生活上的帮助,他还带领乡亲们赴延安革命老区、去北京天安门、往青岛日照等地学习、观光、旅游。从05年5月起至今,李全顺坚持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16日发放50元零花钱,这份关怀让村民们感动不已。

“一辈子都勤俭朴素,舍得吃舍得穿,也舍得去体检去看病,全顺十分关心我们身体健康,他每年都拿钱为我们检查身体,量血脂、做B超,全顺呀,这比亲儿子都亲,比亲儿子都还体贴周到”。西高村“老爹老娘”发自肺腑感激的说。

奉献即使命 难忘担当

“行道常喜悦,持德利万家”。同时作为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全顺说,在党的好政策引导下,我不能局限于发展企业使自己的生活富足,还设法想法群众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使大家脱贫致富,走向共同的富裕小康道路。那时我才会心满意足。我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大义留深山,英明传千古”

2009年12月21日,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挂帘村村委会主任何小川的去世,让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这位从农家汉子到千万富翁、再到深山村官的古稀老人,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美诗篇,绘就了一幅绚烂瑰丽的奇伟画卷。

回顾何小川老人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个人生活“步步后退”的人生,过的是一种“退步”的生活:为了帮助村民脱贫,何小川毅然辞去体面的公职,义无反顾地回村当了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官”;为了帮助农民增收,已是千万富翁、本该静享清福的何小川,毅然决然地再次回到村里,为村民出资购买茶苗,改造出510亩茶园;为了不使村民遭受地质灾害之苦,年迈的何小川带领村民开发新村,并垫资为村民平整土地,而自己却积劳成疾,累倒在新村选址的路上……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年代,何小川老人不仅不“朝前看”,却执意“向后退”的人生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伟大胸怀,感受到了一颗私欲尽舍、一心为民的忠肝义胆。

正是由于他个人的“退步”,才有了挂帘村所有村民的进步;正是由于他个人的大踏步“往后”,才有了挂帘村的大踏步向前:何小川消瘦了,可他出资改造的茶园,让每户村民每年至少有了三四万元的收入;何小川病倒了,但他带领村民开垦的崭新村舍如期奠基了;何小川积劳成疾不幸逝世,换来了挂帘村所有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敞亮。这样看来,何小川老人的“退步”是多么伟大无私,令人钦佩,值得学习。他的个人“退步”,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跃进,真正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理想不断向前的高尚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退步”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高尚品质,一种奉献精神,一种对民众、社会和国家的强烈责任感。今天,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诸多强农惠农政策,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相比于城市的发展,农村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亟须继续奋力前行。而要想达至这一目标,除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更需要广大农村涌现出更多像何小川这样大公无私、率先垂范、品德高尚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像何小川这样不追求个人生活、心系广大群众无私奉献,团结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何小川走了,然而,挂帘村茶树的芬芳会记住他,挂帘村崭新的村舍会记住他,挂帘村的全体村民会记住他,党和人民更会记住他。借用网友对何小川老人的评价,“大义留深山,英明传千古”。我们说,何小川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祖国的新农村建设上下求索,不遗余力。

(正是怀着一份党员的使命感和基层干部的责任心,何小川13年坚守、奉献在山村,直到累倒在新村建设工地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思所想,始终是村里的建设发展。他以自己的质朴言行,践行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精神,展现了农村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勤于实践、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品质。)

附何小川简介:

何小川,男,汉族,1938年10月出生。浙江台州三门县挂帘村。

在浙江台州三门有这样一位村干部,13年前他就已经是有着上千万资产的企业家了,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家乡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的时候,在乡亲们的召唤下,他毅然放弃自己在县城蒸蒸日上的生意,回村当起了村委会主任,而这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他带领着全村村民在致富路上艰苦奋斗,如今当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时候,他却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的何小川现在已经是癌症晚期了。乡亲们都说,老何今天病成这个样子全都是累的。

何小川所在的挂帘村,也是三门县亭旁镇最偏远的山村,全村共有132户420多人。在1996年以前,这里的村民们还在为吃饭发愁。由于人多地少,靠种田为生的村民迫切希望能够有人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面貌。

已经有千万身家的何小川和老伴一起,从县城搬回到了村里,那一年他已经58岁了。在当年的挂帘村村委会主任海选中高票当选。 ”

当上了村主任,何小川在没有向村民摊派一分钱的情况下,修好了一条8.5公里的水泥路。然后帮大家购买茶苗,改造出510亩茶园。如今,茶叶成了挂帘村的大宗收入。多的一年收入八九万元,少的也有上万元。

2007年4月的一天,何小川发现患上了癌症。

这一年,挂帘村正面临一件大事。省里确定挂帘村处于地质灾害点,必须整村迁移。2007年11月26日,新村址终于选定,并开工平整土地。缺少资金,何小川又垫付了80多万元。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何小川用自己无悔的抉择和13年来呕心沥血的默默行动,向我们充分展现了他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操,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拼搏精神,以及重诺践行、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最美村官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法院民一庭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区法院民一庭,负责审理,劳动争议、侵权纠纷、商品房纠纷等民事案件,全庭共17人,其中包括正副庭长在内法官7人,其他审判辅助人员10人(2人为正式人员,8人为聘用制人员)。多年来,民一庭的法官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力求实现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综合司法能力,成功的化解了诸多的民事矛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审判质量先进集体,1至7月底,全庭在仅有7名法官(其中1至4月仅有5名法官)、受理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和落实市中院和院党组提出的均衡结案、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思路,共审结案898件,结案数量同比上升50%,法官人均结案128件,其中采用调解方式结案557件,调解率为62%,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提升办案质量效率

民一庭主要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商品房买卖纠纷、土地款分配纠纷等案件,案件的标的虽然不大,但大多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又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群体性诉讼比较多,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针对民一庭受理案件数量多、涉猎法律法规繁杂,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欠缺的特点,年初庭内就制定了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对于每一起案件,从案件的受理、书的送达、排期开庭、宣判直至卷宗的归档,规定了完成的期限,划分明确了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同时又提出“分工不分家”的工作思路,确定承办法官为案件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涉及老百姓的的基本生活保障,双方当事人之间矛盾尖锐,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审判实践中判决的尺度难以把握,法官对该类案件都不愿意承办,从今年起,民一庭针对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在全市基层法院率先实行指定法官专业化审理,同时充分利用我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青年教师实训基地的优势,配备政法大学劳动争议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作为法官助理,协助审判员完成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通过运行一个时期,审判的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判决的裁判尺度得到了统一,提成了法院司法公信力。负责审理该类案件的张涛法官审结劳动争议案件90余件,无一件被上级法院发回或改判,妥善处理了11名劳动者与省军区军人服务社劳动争议集团案,取得了当事人和省军区的一致好评。

二、发挥职能、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法院民一庭主动发挥审判职能,自觉服务经济大局,制定了落实“三保三促”的实施细则,对于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件,主动加强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妥善处理好个体诉求、集体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执法、机械执法。先后与区劳动局、街办等部门,省军区服务社等企业主动对接,延伸审判职能,把审判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巡回审判、召开座谈会、司法建议的形式向企事业提出来,帮助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引发的诉讼,指派郭军智法官参加最高法院举办的涉农案件研讨班并负责该类型纠纷案件的专业化审理。在审理杨某诉鱼化街办某村土地承包纠纷一案中,杨某认为其与村上签订土地返租协议后,村上未经其同意将其承包地又转租,故要求解除返租合同,按照合同法一般原则,也可判决解除返租合同,审理期间,经承办法官实地调查,了解到村上已经将包括杨某在内的众多土地转租用于鱼化工业园开发,目前工业园已经建成,杨某的土地在工业园当中,解除合同返还土地必然导致工业园的经营发展,同时了解到村上已经按时将租金给付杨某,杨某缔约时期待实现的合同目的并未落空,故并没有草率判决,而是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依法驳回了杨某的。

三、加强调解、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稳定

民一庭的案件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并且群体性案件居多,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涉法上访,为此每当受理集团诉讼案件后,全庭每位同志都高度重视,树立全庭“一盘棋”的思想,在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当事人的心理诉求,制定相应的调解预案,加大调解的力度,分层次、多方位、多人次的进行调解,切实化解纠纷矛盾。年初,副庭长袁换香负责审理98名业主诉西房股份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业主长期拿不到房产证,情绪激动,袁换香法官在了解案件的事实和双方各自的心理诉求的情况下,多次深入住户小区,耐心细致的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既指出开发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违约之处,又引导业主合理的行使诉讼权利,期间,尤骥庭长和主管于勤生副院长也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其他社会资源,参与到案件的调解过程中,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促使双方在融洽的气氛下达成和解协议, 取得了案结事了的最佳办案效果。雷霆法官在审理甘家寨村一组土地租赁一案的过程中,审判人员了解到该案系十年前签订的租赁合同引发的纠纷,并经历村上干部换届,情况错综复杂,众多村民认为原村干部牺牲集体利益并且有背景,从而情绪极为激动,审判员及时向庭长、主管院长汇报,主管于勤生副院长牵头召开会议,制定相应的预案,庭长、审判员亲临第一线了解情况,数十次向村民进行疏导,并及时与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对接,调查了解案情后,依法进行了判决,村民对法院公正、高效的裁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从而成功的避免了一次涉法上访事件。类似以上案例,在民一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刘洁、何晓丽两名法官,成功的调解了上百名业主诉东大置业公司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胡立冰法官成功调解了40余名业主诉天地源股份公司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诚然,为了调解案件,法官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当付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换来了案结事了和社会的和谐,我们的心情是愉悦的。

四、点滴小事、情暖民心,彰显司法为民之情

一名法官要树立起公正的司法形象,除了具有持平之心,当然还应有持平之举,在法庭上要有亲和的面貌,规范的操作,居中的立场,耐心的态度,此外,还要体察民情,以人为本。民一庭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多为普通老百姓,他们很淳朴,但有时也很固执。面对这样的当事人,法官特别注意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都会给当事人传递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进而产生对法官的信任感。如张涛法官审理的王美凤与华洋建材集团职业病劳动争议纠纷一案,充分体现出基层法院以人为本的办案思路。王美凤1995年因汞中毒导致职业病,经相关机构确认后,长期住院治疗。因华洋集团经营管理不善倒闭,没有能力及时、足额支付王美凤的相关工伤保险待遇,为此王美凤家属十多年来多次在各级政府机关上访、申诉。受理该案后,法官通过调查了解,在充分掌握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耐心细致的做好王美凤的思想工作,并根据王美凤的先予执行申请,通过和企业及相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分次解决了案件审理阶段王美凤住院治疗费用的难题。考虑到王美凤长期就医,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法官慷慨解囊,多次借支王美凤生活费及医疗费800元。王美凤家属来到法院了解案件进程及反映情况的过程中,包括刘福荣院长在内的多名法院工作人员考虑到其家庭困难的情况,多次自掏腰包为其购买饭菜等食品。出于人文关怀,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史洪锡、张发全还携带慰问品,亲自前往王美凤就医的医院慰问,王美凤家属深受感动,后经合议庭评议,对王美凤合理合法的请求予以支持,对因当事人对法律误解而提起的请求则充分予以释法析理,说明裁判理由,并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定程序主张权利,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王美凤家属没有发生过激行为,法院工作人员的努力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果。

五、加强学习、凝心聚力,建设高素质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