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美中学生

最美中学生

最美中学生

最美中学生范文第1篇

中学生美白牙齿的方法

1、酵母美白牙齿

有些美眉会通过医学美容的手法来达到美白牙齿的目的,但是,通过医学美容手法来美白牙齿并非是所有的美眉都能够接受的,还是从日常的生活中来寻找合适的方法吧!酵母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通常我们要吃面食都会用到它,酵母中含有蛋白质,且有分解的作用,美眉们可以在刷牙的时候,在牙刷上挤上牙膏之后,再沾一点酵母粉,再进行刷牙,这样长期检查,会有令牙齿变白的效果。

2、小苏打美白牙齿

用小苏打来美白牙齿是美眉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牙刷上沾上一点小苏打,然后再正常的进行刷牙,坚持使用,会让牙齿变得洁白光亮。为什么很多美眉说用小苏打刷牙来美白牙齿并没有理想中的效果呢,那就因为你没有坚持,想要令牙齿由黄变白,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坚持哦!

3、食醋美白牙齿

食醋也可以帮助美眉们来美白牙齿,如何使用呢?首先在刷牙之前做好准备,先用食醋来漱漱口,让食醋在牙齿的部位停留一两分钟的时间,然后将食醋吐出来,再继续刷牙,你便会发现坚持一段时间,牙齿自然就变白了。虽然食醋漱口之后,再来刷牙能够有效美白牙齿,但是此方法不宜长时间使用,否则牙龈会感觉非常不舒服,偶尔试一次还是不错的哦!

4、花生米美白牙齿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美白牙齿,那就是利用花生米,美眉们可以拿四五粒花生,将花生粒搅碎成碎末状,混合入少量的食盐,然后充当牙膏来刷牙,过不了多长时间,你便会发现你对大黄牙变得洁白了哦!有些美眉也会试着用花生米搅碎在嘴巴里,然后立刻刷牙,为什么这样的方式不能够充分起到美白牙齿的效果呢?原因在于花生并没有完全地搅碎,应该把花生搅碎成末状,让花生中的美白成分充分接触牙齿,这样使用起来,美白牙齿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哦!同时,配合少量的食盐,可以有效帮助牙齿的牙缝中消炎杀菌,令牙齿更加健康。

有助于中学生美白牙齿的蔬菜水果

1、草莓。坚固牙齿,并且其中还含有漂白和清洁牙齿的成分,对于除掉牙齿表面的茶垢和咖啡污垢十分有用。因此,饭后不要忘了吃些草莓。花菜。它可以作为“磨砂膏”,美白牙齿。同时,花菜可以刺激唾液的产生,有助于阻止牙斑的形成。

2、两杯西瓜汁可以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25%。维生素C对于牙齿和牙龈健康非常关键,它有助于铁元素的吸收,还具有抗氧化功效,防止“自由基”分子氧化导致的牙齿老化。而且维c也是美白的一个要点3、橙子中的维生素C同样会促进牙齿和牙龈健康,其中的纤维还可以使牙斑脱落。

4、嚼苹果可以刺激口腔分泌唾液,清理和坚固牙齿,还可以减少身体对糖的吸收。

5、深色蔬菜,暗绿色叶子的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它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有助于保持牙床坚固。

6、奶制品,酸奶中的蛋白质可以附着在牙齿上,从而保护其免受有害酸性物质的侵袭,增强牙齿健康。另外,咀嚼较硬的干酪可以促进唾液产生,从而去除食物残渣。

7、水可以减少口腔中的污垢,让人免受牙齿腐蚀的痛苦,使得牙齿长期坚固。平时要做到,饭间抿少量的水,饭后漱口。

8、葡萄中的清洁酶——苹果酸,会使牙齿亮白。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牙齿美白最简单的方法

2.美白牙齿最好的方法

3.美白牙齿的种类

4.牙齿美白的好方法

5.最有效牙齿美白的8个小窍门

6.怎样美白牙齿小窍门

最美中学生范文第2篇

金华市环城小学 五(3)班 陈天豪

有那么一个人,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在我的学习道路上扮演着明灯的角色。身为一名辛勤的园丁,她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许许多多小树苗的茁壮成长。她个子不算很高,经常扎着干净利落的马尾,颇有一身书卷子气。瘦瘦的身子却一直为我们这些小树苗们支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为我们的未来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眼睛,藏在镜片后的大眼睛总是很灵敏地观察着一切,时常给人鼓励,时常给人警示。她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韦老师。

韦老师上课极为投入,就像一个演技高超的艺人,带着我们身临其境。单是她那婉转动人、抑扬顿挫的语调就足以将深深吸引,我们也随之或是激情洋溢,或是悲伤哀婉,或是正襟危坐。与她一起学习,真是一种享受。

最让我欣赏的,自然是韦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管学习成绩好坏,不管调皮还是乖巧,韦老师对我们都一视同仁。老师对我们的爱像点点春雨,每时每刻都在滋润着我们健康地成长。记得有一次韦老师感冒了,刚挂过瓶还坚持给我们上课。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外出没回来。上课时我咳嗽不止,韦老师一发现就问:“天豪,你怎么了?咳得这么凶?”“是的,我昨天晚上睡觉不老实,把被子踢到地上了。”我说。“哦”韦老师说。一下课,韦老师急匆匆地往外走,不一会儿,把药给我买回来了。每次饭吃好,韦老师就提醒我别忘了吃药,在韦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的病慢慢好了。她的无私奉献深深滋润着我们的心。她不但教我们知识,还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说她伟大吧!她确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说她平凡吗?她却把她的青春和爱都献给了我们。

最美中学生范文第3篇

2、品德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在品质,包括休养、礼貌等等。

3、体育好,强健的体魄是日后工作的基础。

4、文艺好,多才多艺才能使自己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5、爱劳动,劳动是一门课程,劳动创造财富。

最美中学生范文第4篇

赵丽宏是中学生最喜爱的美文作家之一。大家非常喜爱他的“文”――他的许多经典作品(如《母亲和书》、《为你打开一扇门》、《学步》、《顶碗少年》、《蝈蝈》等)不仅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及课外阅读书目,还成为各地中考阅读题的选文;大家更喜爱他这个人――他忧国忧民,热爱生活,他乐于倾听,待人真诚,他酷爱读书,学识渊博,他喜欢音乐,爱好旅行,他扶持后人,甘做人梯,他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我愿意将其三篇最新作品推荐给广大的初中生朋友,希望大家借此加深对“文如其人”的理解。

热爱生活・难忘美妙瞬间

公园里的天籁

赵丽宏

二十多年前,我住在香山路,和复兴公园只一街之隔。那几年,几乎每天傍晚牵着儿子的小手到公园里散步,熟悉了每一条曲径,走遍了每一个角落:树林,水榭,草坪,假山,广场,茶室……当然,还有儿童乐园。在儿子的记忆中,复兴公园就是他童年的天堂。我也常常一个人在公园里散步,在鸟语花香中想自己的心事。

在一百年前,这里曾是法国租界中的军营,后来才改建成公园,只供法国侨民游览消闲,中国人不得入内。它最初的名字叫法国公园。法国人在此集会,阅兵,庆祝他们的国庆。早期的复兴公园,是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外国花园,和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没什么关系。或许,只有在这里种花植树的中国园丁才熟悉花园中的景象,只有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听见过围墙里飘来的《马赛曲》。

如今的复兴公园,早已成了人们自由出入的公共城市花园。徜徉于此,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法国情调和风格――呈几何形对称结构的中心花坛,大草坪,梧桐林,喷水池。公园也融合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假山,荷花池,回廊曲径,可谓中西合璧。公园的变化,缩影了时代的变迁。

不管时局如何更迭,园中花树默默无语,静观世事沉浮。当年的树苗,已经长成大树。广场上那几株高大的梧桐,历经百年,粗壮的树干上,斑驳的疤痕犹如老人的眼睛凝视着过往行人。当然,这里不只有梧桐,还有七叶树、女贞、椴树、梓树、榉树、雪松、水杉、金桂和白腊……有了这些常青的乔木,公园里一年四季都绿意葱茏,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不会出现萧瑟的景象。

若以复兴公园为圆心,可以画出一个人文历史相融的圆。公园周围生活过的一些人物,他们曾经叱咤风云,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香山路上的孙中山故居,和复兴公园仅一墙之隔。皋兰路上的张学良故居,也是公园的紧邻。思南路上的周公馆和梅兰芳故居,重庆路上的邹韬奋故居,都是复兴公园的邻居。在复兴公园的林阴小路上,或许留下过这些先贤的足迹。

在今人眼里,复兴公园是家常的、亲切的。早晨,和其他公园一样,这里是老年人的天下。广场和空地上,到处是晨练的老人,打拳、舞剑、做操,也有人在音乐中跳舞。公园西南面的树林,是人们遛鸟的所在,无数鸟笼挂在树杈上,画眉、百灵、芙蓉、绣眼、鹦鹉,笼中的鸟在晨光中亮开歌喉,与自然对话。

在我的记忆中,夜晚的复兴公园是一个灯火灿烂的光明世界。每年元宵节,公园里都举办灯会。那时儿子还小,去复兴公园看灯会,对他来说是一场幻想的盛宴。被制扎成各种形态的花灯,在树丛中闪烁发光,犹如神话境界。在荷花池畔回廊中,挂着灯谜,猜中了有奖。我和儿子一起猜灯谜,捧回一大堆奖品,铅笔、橡皮、练习簿、小玩偶。儿子捧着奖品欢呼雀跃的样子就在眼前。那年儿子才七岁,是十八年前的往事了。

关于复兴公园,还有很多美妙的瞬间留在记忆中。记得是一个初夏黄昏,我和儿子在荷花池边散步,发现水面的荷叶上栖息着一只青色小乌龟,风吹动荷叶,小乌龟滑入水中,俄顷,小乌龟又奋力爬上荷叶,复又滑入水中,再游回来,重新往荷叶上攀爬……在我们饶有兴趣地观察这小生命的奇妙运动时,夜幕已经悄然垂落,荷池里倒映着绚烂的暮霭,还有我们父子俩忘情天籁的身影。

(选自2009年7月20日《新民晚报》)

感受美景

复兴公园的美显然是多方面的:它既有法国情调,又融合了中国园林的风格,所以称得上中西合璧;它一年四季绿意葱茏,所以“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不会出现萧瑟的景象”;它与曾经叱咤风云的孙中山、张学良、梅兰芳、邹韬奋等伟人先贤比邻而居,所以人文色彩突出,历史感厚重;它是“家常的、亲切的”,所以成为“老年人的天下”,成为“鸟的天堂”;它既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所以使得“我和儿子”流连忘返,陶醉其中。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此文观之,此话当真!

且读且思

1.“天籁”的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作者依次描述了复兴公园的哪些美景?

3.《马赛曲》是一首什么歌曲?“周公馆”是一个什么地方?

4.关于复兴公园,作者“有很多美妙的瞬间留在记忆中”,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瞬间”。

5.文中写道:“广场上那几株高大的梧桐,历经百年,粗壮的树干上,斑驳的疤痕犹如老人的眼睛凝视着过往行人。”该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读书游历・悼念国际友人

伟大的朋友

――泰戈尔诞辰148年祭

赵丽宏

泰戈尔曾经深情地说:“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一个中国人。”

泰戈尔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对中国,对中国人充满了友善的感情。泰戈尔曾经三次来到中国,三次都是乘船从上海入境。1924年4月,泰戈尔第一次访华,他在黄浦江畔的码头上见到欢迎他的中国友人时,情不自禁地说:“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而中国也向这位伟大的印度作家敞开了友好的胸怀。上海很多地方留下了泰戈尔的脚印,他曾去龙华看桃花,曾出席各种欢迎他的集会,也曾发表深情的演讲。五年后他重访上海,住在四明村诗人徐志摩的家里,两人促膝长谈,互赠诗篇,亲如家人。徐志摩和泰戈尔的友谊,在中国和印度两国文学交往的历史中,留下了感人的一页。今天如果去四明村,我们能在小区的墙上看到泰戈尔的诗句:“世界用图画同我说话,我的灵魂答之以音乐。”

泰戈尔的诗文,就是他灵魂的音乐。他的音乐曾经感动过无数热爱文学的人,被他感动的人遍布世界各地。

泰戈尔在中国演讲时曾说,他访华,并非是旅行家为欣赏风景而来,也不是当传教士带些什么福音,他是来求道,来对中国文化敬礼……他说,他的使命是在修补中国与印度两个民族间中断千年的桥梁。泰戈尔的64岁寿辰是在中国过的。那天,一批中国的文人学者为他祝寿,梁启超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竺震旦”。“天竺”,是中国人对古印度的称呼,“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梁启超说:“我们尊敬的天竺诗人在他所爱的震旦过他64岁的生日。我用极诚恳、极喜悦的心情,将两个国名联结起来,赠给他一个新名:竺震旦!”泰戈尔喜欢这个将印度和中国联为一体的名字。

泰戈尔在中国做过很多次演讲,他洪亮的声音,温和而深挚的语言,他孜孜不倦阐述的理想,曾经感动过很多中国听众。他宣传的理想,是爱,是宽容,是和平。这些理想,直到现在,仍是人类的至高理想。泰戈尔回国后,做了很多对中国友好的事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写公开信,发表谈话,痛斥日军的侵略行为,并带头慷慨解囊,发动募捐,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他还在他创办的印度国际大学设中国学院,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泰戈尔确实是在中国和印度两个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奇妙的桥梁,建筑这桥梁的材料,不是砖石水泥,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力,而是他的文字,他的文学精神,他的人生理想。从上世纪初开始,泰戈尔的作品就连续不断地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的读者中流传,影响了很多人。一个真正的作家,他的生命不会因为肉身的消亡而结束,只要他的作品还在被读者阅读,只要他的思想还在世界上流传,那么,他就会继续活着,活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

前不久,我曾访问印度,在加尔各答参观泰戈尔的故居,站在他诞生和辞世的房间里,想象这位伟大作家生前的活动。泰戈尔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的精神视野却丰繁阔大,天地宇宙,人间万象,都凝集在他的文字中,迸射出夺目的光芒,在人心中引发出美妙深邃的回响。他的创作,一直持续到生命的尽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泰戈尔心里仍然惦记着中国,惦记着中国的朋友,他想起了自己含义深长的中国名字。他曾在病床上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并口授怀念中国的诗篇。在泰戈尔最后住过的房间里,我仿佛听见他深情的吟哦:我取了中国名字,穿上中国衣服。/这在我心里是明白的:/我在哪儿找到朋友,/便在哪儿获得新生,/朋友带来了生的奇迹。/异乡开着不知名的花卉,/它们的名字是陌生的,/陌生的土地是它们的祖国,/可是在灵魂的欢乐王国里,/它们的情谊找到了开诚相见的欢迎。

(选自2009年5月7日《新民晚报》)

感受真情

一个出生在148年前的印度,一个出生在1951年的中国,是什么原因让后者把前者视为“伟大的朋友”?是什么原因让两个从未谋面的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真情!泰戈尔虔诚地相信自己的前世一定是一个中国人,“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他怀着“求道”、“对中国文化敬礼”的心态,努力践行着自己“修补中国与印度两个民族间中断千年的桥梁”的使命;作者呢?他从泰戈尔的诗文以及国内外关于泰戈尔的著述中真正读懂了泰戈尔,读懂了泰戈尔对中国、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朋友”,中印两国也应该成为“伟大的朋友”。

且读且思

1.你认为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作为“朋友”,泰戈尔为中国人民做过些什么?

3.文中写道:“泰戈尔确实是在中国和印度两个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奇妙的桥梁。”说说看,“桥梁”的“奇妙”之处有哪些?

4.从“他的使命是在修补中国与印度两个民族间中断千年的桥梁”一句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5.关于泰戈尔,你还知道些什么?

甘做人梯・扶携文学青年

心灵的奇丽之花

赵丽宏

我知道姚远,是因为她的母亲。两年前,她母亲寄来厚厚一叠诗稿,希望我能把一下脉,看看她的正在外国语大学读书的女儿,究竟是否有写诗的才能。我和这位母亲素不相识,但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在如今这样的时代,写诗并不是一件时髦的事情,更不可能给人带来大名大利,然而她的女儿却痴迷诗歌,而且执迷不悟。这位母亲似乎理解女儿的爱好,还想为她作助推之力。我开始对这些诗并不抱太大的期望,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女儿总是出色的。然而读完这些诗,我对它们的作者刮目相看。这些诗作,有灵气,有想象力,语言也独具个性。诗中的意象,常常出乎意料,把人引入幽邃之境。我把姚远的诗推荐给《上海诗人》,在“新生代”栏目中以较大篇幅刊出,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现在,姚远要出一本诗集。诗集中的几十首诗,是她的近作。我读了诗集中所有的作品,阅读的过程,不时有欣喜甚至惊奇的感觉。姚远非常年轻,但也已经有了十多年写诗的经历。诗陪伴了她的童年和青少年,因为喜欢诗,她的思维天马行空,她的文字不拘常规,她目光中的世界,处处洋溢着诗意。我无法用三言两语对这些诗歌作准确的评判。不过我可以说,姚远的诗是独特的,作为一个年轻的诗人,她是有才华有个性的。她拒绝平庸,拒绝沿着前人清晰的脚印往前走,而是企图独辟蹊径,希望自己的声音非同一般,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像暗夜的火炬,像烈日下的清阴,像穿越丛林的风,像石缝里蜿蜒的流泉。她在诗中表达对生命的思索,对大自然的迷恋,对爱情的向往,对理想和真理的追寻。她的诗作意象缤纷奇异,思绪自由跌宕,语言繁复多姿,情思奔放无羁。也许很难对这些诗作的主题和含义做简单的结论和推断,它们或许艰涩怪诞,或许隐晦曲折,情绪也让人感觉不确定,希望和绝望并生,欢乐和忧伤共存,诗人心目中的天地世界烟雾弥漫。但毫无疑问,她的文字中蕴含着真情,洋溢着艺术的生命力。我不想一首一首分析她的诗,可以随手引一些诗句,看看它们会让人产生什么联想:“季节流过/我听见体内潮汐涨落的声音”;“我是一颗孤独的糖果/躺在孤独的锡箔里面”;“渴欲的视线与时光相撞/弹出绝望的回响”;“你美妙的青春/嫁给锨犁与泥土/出生之前就注定了背离的果实”;“某个给了我一刀的刽子手说过/在咽气之前/懂得恐惧与生死,该是多么幸福”;“从睡眠到死去/是一只鸟飞离自己的羽毛”;“你的手以近乎色情的方式抚过琴弦/世界发出的低吼”;“我是时间的一个凹陷/被欲望的张力久久地撑起”;“我的任一处裂痕,都可以被无限地放大与评述”;“泪水一般从眼角流进心头的恋人/请为我预言一个末日”;“我为你点着了海洋,亲爱的/在没有灯盏的夜/你落进了银河的眼睛”……这是诗人的思维和想象,只有在诗歌中,才可能出现这样奇丽荒诞的意象,其中的深情、深思以及渴望和憧憬,可以撼动读者心灵。无须分析这些文字,品味这样的诗句,相信读者会对由这些文字构筑成的诗歌产生阅读的欲望。

读她的诗,我不禁感慨,一个爱诗的姑娘,心中的诗意竟会开出如此绚烂奇丽的花朵。在为出现这样一个文学新人高兴的同时,我也为诗歌高兴。希望她能走得长久,走向更美好的遥远。

(选自2010年3月25日《文学报》)

感受胸襟

一位素不相识的母亲替女儿寄来厚厚一叠诗稿,百忙中的“我”不仅读完了这些诗,感受到了诗人的灵气、想象力,还热心地把它们推荐给了《上海诗人》刊出。这就是一个文学大家的眼光,这就是一个负责任的文学工作者的胸襟!

且读且思

1.“心灵的奇丽之花”具体指的是什么?

2.对姚远的诗,“我”在心理上曾经发生过哪些变化?

3.作者对姚远的诗给予了怎样的评价?

最美中学生范文第5篇

林夕,《读者》签约作家。在《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启迪》等近百家报刊发表作品两百万字,有百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已出版文集《爱我就请搭火车》、《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上午的咖啡下午的茶》、《半支烟的爱情》、《给生命―个出口》等,长篇小说《爱情不在服务区》、《暗箱》。作品多用人生的经历作渲染,以娴熟的笔墨,充满哲理的语言,把生活里最直接、最至情、最让人感动的人与事,娓娓倾诉给读者。文字优美,观点睿智,结构通透,寓意深刻。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真情。作品多次被选入各种学生课外读物。作品《大声的生活》、《感谢折磨你的人》等被选用为省市高考、中考试题作文、阅读材料。

亲情故事・爱的印记

母亲的存折

林 夕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

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

“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有50万吧。”

我摇摇头,说:“没有。”女儿脸上忍不住地失望,两眼盯着我,有些不相信似的问:“为什么?”

“因为……”我抬手一指房子,屋里的家具、电器,还有她手里正在摆弄的快译通,道:“这些不都是钱吗?钱是流通品,哪有像你们这样只算收入不算支出的!”

女儿眨眨眼睛,仍不死心,固执地问道:“如果把房子、家具、存款都算上,够50万吧?”

我点点头。女儿脸上立即绽开笑容,拍手称快道:“这么说,我是我们班第三有钱的人了!”

我这才明白她为什么问这个,一定是同学之间攀比,搞什么财富排行榜了。

我立刻纠正她:“不对,这些是妈妈的钱,不是你的。”

“可我是你的女儿呀!将来,将来――”女儿瞅瞅我,不往下说了。

我接过话,替她说道:“等将来我不在了,这些钱就是你的,对不对?”

女儿脸涨得通红,转过身,掩饰说:“我不是这个意思,都是我们同学,一天没事瞎猜,无聊!不说这个了,我要写作业了。”说完,女儿急忙回自己房间去了。望着她的背影,我若有所思……

我的父母工作了一生,一直都是无产者,直到退休前才因房改买下自己居住的房子,终于有了自己名下的财产。但是,和我们这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活的子女相比,他们那点有限的“资产”实在少得可怜。也因此,我从未期望父母给我留下什么,相反,我倒很想在金钱方面给予父母一些,我知道,他们几乎没有存款。但是固执的父母总是拒绝,没办法,我只好先用我的名字存在银行,我想他们以后总会用上的。

那年春节,我回家过年,哥哥、妹妹也都回去了,举家团圆,最高兴的自然是母亲。没想到,因为兴奋,加上连日来操劳,睡眠不好,母亲起夜时突然晕倒了!幸亏发现及时,送去医院,最后总算安然无恙,但精神大不如前。时常神情恍惚,丢三落四。所以,尽管假期已过,我却不放心走。母亲虽然舍不得我走,但是一向要强的她不愿意我因为她的缘故耽误工作,她强打精神,装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说自己完全好了,催促我早点走。我拗不过母亲,只好去订机票。

行前,母亲把我叫到床前,我一眼就看见她枕头旁放着一个首饰盒,有十块砖头大小,用一块红绸缎布包着,不禁一愣。小时候有一次趁父母不在我乱翻东西,曾见过这个首饰盒,正想打开却被下班回家的母亲看到,被严厉地训斥了一顿,从此再没见过,不知道母亲把它藏到哪儿去了。我猜里面一定装着母亲最心爱的宝贝。会是什么呢?肯定不会是钱或存折。母亲的钱总是装进工资袋放在抽屉里,一到月底就没了,很少有剩余。最有可能的是首饰,因为祖父以前在天津做盐道生意,家里曾相当有财势,虽然后来败落了,但留下个金戒指、玉手镯什么的,应不足为怪。

我正猜测不解,母亲已经解开外面的红绸缎布,露出里面暗红丝面的首饰盒。她一摁上面的按钮,“啪”的一声,首饰盒开了!母亲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像是看什么宝物,然后,慢慢抬起头,看着我,缓缓道:“这里面装着你出生时的胎发,5岁时掉的乳牙,还有一张百日照,照片背面记着你的出生时辰。我一直替你留着,现在,我年纪大了,你拿去自己保留吧。”

我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于是,我看到了自己35年前出生时的胎发,30年前掉下的乳牙,和来到世界100天时拍的照片。照片已经有些发黄了,背面的字迹也已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来,一瞬间,我泪眼模糊。我意识到:这就是母亲的“存折”,里面装着母亲的全部财产,没有一样贵重的东西,但是对我,每一样都珍贵无比。

带着母亲的“存折”,我踏上归程。一路上,感慨万千。我知道,和母亲相比,我是富有的,母亲这一生永远不可能有50万元存款了!对她来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她想都不曾想过。和我相比,女儿是富有的,她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是我拼搏多年才得到的。但是,女儿却永远也不可能像我一样,拥有自己的胎发、乳牙了。这些记载她生命的收据,让一路奔波的我遗失在逝去的岁月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摘自2009年12月21日《农村孩子报》)

感动人心

胎发、百日照和乳牙是生命初始的纪念和生长的年轮。这些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可再得也无法再得的“孤本”,是“珍贵无比”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绝品。母亲的那份“存折”没有存储一分钱,却蓄满了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深情和爱意。这份爱朴实而执著,恒久而厚重,给人温暖,给人感动。

且读且思

1.本文主要通过记叙哪件事情来表现母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第14段写“春节举家团圆”、“母亲因兴奋和连日劳累突然晕倒进了医院”与写母亲的“存折”有着怎样的联系?请简要分析。

3.怎样理解“没有一样贵重的东西,但是对我,每一样都珍贵无比”这句话的含义?

4.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等方面选一个角度为之加上批注。

5.每位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都不一样,朱自清在《背影》中又是如何表现父爱的呢?请描述其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

哲理故事・棋艺人生

人生如下棋

林 夕

父亲喜欢下象棋。那一年,我大学回家度假,父亲教我下棋。我们俩摆好棋,父亲让我先走三步。可不到三分钟,三下五除二,我的兵将损失大半,棋盘上光秃秃的,只剩下老帅,仕和一车两卒在孤军奋战。我不肯罢休,可是已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父亲“将军”,我输了。

我不服气,摆棋再下。几次交锋,基本上都是不到十分钟就败下阵来。我不禁有些泄气。父亲看看我,说:“你初学棋,输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知道输在什么地方。否则你就是再下十年,也还是输。”

“我知道,输在棋艺上。我技术不如你,没有经验。”

“这只是次要因素,不是最重要的。”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不解地问。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态不对。你不珍惜你的棋子。”

“我怎么不珍惜?每走一步,我都想半天。”我不服气地说。

“那是后来,你刚开始是这样吗?我给你算过,你三分之二的棋子是在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失去的。这期间你走棋不假思索,拿起来就走,失了也不觉得可惜。因为你觉得棋子很多,失一两个不算什么。”

我看看父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后三分之二的时间,你又犯了相反的错误。对棋子过于珍惜,每走一步都思前想后,患得患失,一个棋子也不想失,结果一个一个都失去了。”

说到这里,父亲停下来,把棋子重新在棋盘上摆好,抬起头看着我,问:“这是一盘待下的棋,我问你,下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想也没想,脱口而出:“赢呗。”

“那是目的。”父亲不满地扫了我一眼,“下棋最基本的原则是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每走一步,你心里都要非常清楚,为了赢得什么,你愿意失去什么。这样才可能赢。可惜,大部分人都像你一样,开始不考虑失,只想到得。等到后来失得多了,又过于谨慎,束手束脚,所以才屡下屡败。其实不仅是下棋,人生也是如此呀。”

我看着父亲,又看看眼前的棋,恍然顿悟:人生不就是一盘待下的棋吗?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棋刚刚摆好,还没开场;有的人,棋已经下了一半,得失参半;而有的人,棋已经近尾声,尘埃落定。

人生如下棋,不管多么精彩的棋,其中总有遗憾。

人生又不如下棋,下棋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你下错了,你还可以从头再来。

(摘自2010年3月2日《青岛日报・文艺副刊》)

心灵悟语

文章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就人生与下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实无论是下棋还是人生,基本原则都是得与失。人生就像一盘棋,每一个棋子都代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步伐。要想赢得棋局,要想赢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下好每一步棋,走好每一步人生,而是在得与失的权衡中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且读且思

1.读了本文,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2.在教“我”下棋的过程中,父亲告诉“我”哪些下棋的道理?

3.文章将人生比作下棋,你认为恰当吗?试说说作者这样比喻的理由。文章结尾又说“人生又不如下棋”,这矛盾吗?为什么?

4.作者说“人生如下棋”,也有人说“人生如弓,开弓便没有回头的箭”。你认为人生还可以比喻成什么?

智慧小品・一诺千金

男人的贞洁

林 夕

国庆长假,和家人外出旅行。回来第二天,我正在家睡懒觉,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把我惊醒了。

“喂,你好,还记得吧,我们之间有个约定。”

那低沉温厚、熟悉而又有几分陌生的声音,一下把我拉回到四年前。

那时我还在报社工作,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了他――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一手策划并掀起中国钢琴热、而后进入地产界、很快便成功运作了一个巨额投资项目。因为职业的关系,我认识一些大人物,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具智慧的。博古通今,思想深邃且不张扬。我非常敬重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拜访他。每次都让我受益匪浅。就在我想和他进一步接触、将来好好写一写他时,他突然告诉我,他要移居美国。我怀着异常惋惜的心情,约他一起吃饭,为他送行。

像往常一样,我们谈文学、音乐和哲学。在谈话快结束的时候,他突然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我告诉他我想辞职回家写作。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点头道:“好啊。”

我半认真半玩笑地说:“好什么好?本来我是想静下心来,练练文笔,将来好好写一写你。可你却要走了。”

他听了,宽厚地笑笑:“知道吗,你是第三个对我说这话的人。”

我曾听说过,有两位作家想写他,都被他拒绝了。我自嘲地笑道:“显然,我是第三个被拒绝的人了。”

他平静地看看我,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不,我准备接受。”

我不无惊讶地抬起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问:“为什么?我默默无闻,他们名气都比我大。”

“但他们时机不对。”

“可是――”我犹豫了一下,“我现在功力不足,恐怕难以担当此任。”

“没关系,我可以等。给你四年的时间,这期间我在国外旅行,你在国内磨砺文笔。”

现在,四年过去了,没想到他真的回来了。

“你真守约。”我由衷地说。

“我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守诺。”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说:“我认为,这是男人的贞洁。”

就在那一瞬间,我几乎爱上了他。

生活在这个自由开放、变幻莫测的信息时代,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些人,说一些过后就会忘掉的话。虽然我们彼此有约定,但其实我并没有十分放在心上。毕竟,四年的时间太长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原以为他也这样想,没想到他如此认真,信守承诺。我十分感动。感动之余,是深深地自责和羞愧。

这么多年,我对家人和朋友,有过多少次食言,恐怕连自己也记不清了。最初有一点儿内疚,时间长了,便成习惯。语言成了消费,娱乐自己,愉悦他人。其实这样不仅伤害别人,更是伤害自己。作为思维的载体,语言和身体一样,需要小心呵护,认真对待,要时时检点自己,看说的话是否出于诚意,能否付诸行动。因为你是它的主人,要为它负责。这不仅是男人的贞洁,也是做人的贞洁啊!

(选自《半支烟的爱情》,哈尔滨出版社)

心灵悸动

此文讲了一个诚信的故事,事情非常之小,但意义非凡,而且作者说来是那么轻松,就像闲聊一般,很亲切,很舒服。遵守承诺,这是一个多么容易被人忽视但又多么重要的品质呀,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如果你承诺了别人什么,请一定记在心间,尽最大努力去兑现诺言,否则,就不要轻易承诺。

且读且思

1.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男人的贞洁”中“贞洁”的含义。

2.“就在那一瞬间,我几乎爱上了他。”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