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营销发展论文

营销发展论文

营销发展论文

营销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和特性

1.涵义

旅游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过程有着强烈的社会性,其市场营销行为受到内外部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即旅游市场营销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开展的,这一时空条件就是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旅游企业的生存空间。

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可根据营销环境所受影响的方式,分为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前者是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环境因子,如旅游消费者、批发商、生产者、竞争者等;后者是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间接发生影响与作用的因素。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主从关系。

2.特性

(1)差异性与相同性。从整体上看,同一国家、同一地区的市场营销环境是相同的,旅游企业比较容易与之相适应。而不同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所区别,社会使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显示出差异性,这一特性有助于旅游企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可行的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方案。

(2)整体性与地域性。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对象有自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原系统,这就需要将其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区域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研究其地域差异性将有助于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突出旅游的区域特色,发展特色旅游学和特种旅游,强化特定旅游区域的“个性”。

二、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市场的需求受到旅游者的兴趣、爱好、收入等微观因素的直接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了旅游市场的微观营销环境。一般来说,旅游市场微观营销环境包括旅游企业、营销中介、旅游商品购买者、竞争者。

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进行不是孤立的过程,它要与旅游企业的诸多职能部门,如董事会、财会、采购、客房、餐饮、娱乐等部门的工作紧密联系。旅游市场往往是国际性的市场,往往有众多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并且,旅游产品的需求替代性较强,旅游市场的潜在竞争对手较多。竞争者的营销战略及营销活动的变化对旅游企业的营销工作的影响较为明显,旅游企业就必须密切注视竞争者的任何细微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旅游者是旅游企业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旅游企业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意味着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得到旅游者的承认。反之,则表明企业市场营销工作遭致失败。对旅游消费者的把握,要从旅游市场的规模和旅游者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

2.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并借助于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社会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文化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表现为种种具体的市场需求,而旅游营销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文化因素,必须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可以促进文化的变化。旅游企业在开展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活动时,不能以本国文化为参照系,而要自觉地考虑异国文化的特点,使旅游营销与社会文化因素两者之间相互适应。

(2)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人口因素与旅游市场营销的关系个分密切。旅游市场营销的人口环境因素包括了人口的数量、密度、居住地点、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和职业等情况。例如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特点,宏观上决定了东南沿海一带为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人口的地理分布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逐次推进,人口的地理分布就会出现流动状况,资源年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会为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客观上增加了更多的旅游和娱乐活动,为旅游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构成了经济因素的主体。这两个因素直接与旅游市场消费有关。此外,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消费者支出模式等也与旅游市场及其市场营销紧密相关。经济发达程度制约了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状况的改善会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然而,有时经济的变化却会从相反方面影响旅游市场营销,对与旅游营销密切相关的旅游需求、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和旅游规模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起核心作用。没有经济的促进和推动,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营销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产险营销是指产险公司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采用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和系列的、动态的组织活动。它要求产险公司从保险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出发,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在整体市场营销战略目标指引下(包括直接营销和营销手段的运用),制定实施自己的新险种开发计划、险种开发策略等,使产险公司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天时、就地利、得人心,从而走向成功和卓越。可以说,产险营销的本质就是“客户至上”,用最好的方式和办法,把优质的保险品种推介给客户,实现产险公司和客户的长远利益与合作。

一、产险营销存在的依据

产险营销并不是对市场营销抑或寿险营销的简单模仿,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成长和发展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其客观依据在于: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产险营销存在的前提条件。保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保险业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保险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商贸、金融、保险公司纷纷运用营销抢占国内外市场,倾销商品,争夺经济霸权。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一些企业运用营销开发市场,有的取得一些经验,有的大获成功。而我国现行的产险经营方式是按计划经济模式构筑的,在保险市场上放不开手脚,以至业务发展艰难,市场份额减少,经济效益特别是人均保费、人均利润等效益水平难以提高。产险经营每况愈下,缺乏生机和活力,市场经济和保险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产险推行营销,要求产险品种的设计、开发、销售以及公司组织都按保险市场的需求来建立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保险业的通行做法,与国际接轨,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未来。

第二,保险买方市场的形成是产险营销存在的直接原因。近几年产险买方市场在我国已经形成,但由于储多原因,存在如下特点:一是产险买方市场处在初级阶段,供过于求的局面并不巩固,如保险市场发育不全,产险公司经营不规范,车辆保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价格(费率)继续上扬。二是产险中的供大于求,并不是需求的绝对不足,并不是产险供给能力超过市场容量,如居民中的家庭财产保险的承保率,在城市不超过30%,在农村不超过10%。三是许多产险品种供大于求,反映产险公司不适应市场变化,如险种老化,责任单一,一些新险种,新领域还近乎“空白”。现在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国产险买方市场形成后,众多的产险公司并不知身处其中,仍被传统的经营思想束缚着,即以“产险公司”为中心,以公司的需要为中心,着眼于设计、研制出来的保险品种变成保费。其后果,一方面是开拓市场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维持经营现状又每况愈下。而产险营销不同,它的经营观念是以买方为中心,即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可见,产险营销一方面源自客户为规避风险所采取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产险公司为适应客户需求而采取的系列推介活动。产险营销大战只是时间问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竞争的客观规律。

第三,创新是产险营销的推动力量。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处在转轨变型时期,由于国内保险恢复的时间不长,产险现行的经营组织和运行方式已经老化,险种开发、员工管理不适应现代国际保险发展的潮流。近年来,在国内保险市场上,保险主体日益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在上海,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推行寿险营销大获成功,已使中资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产险来说,其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是产险发展的灵魂。创新包括产险企业制度、经营机制、险种、管理方式的创新,就目前情况看,其经营方式的创新,更具超前性、可行性、经济性,产险营销的推行可带动其它形式的创新。当然,我国产险市场需求呈现广泛化、多样化、动态化的特点,商机无限,高科技保险、责任保险以及大量分散性的新险业务需要产险公司采用营销的方式(直接营销和营销)予以拓展,以优良的服务把产险品种送到千家万户。

二、我国现行产险营销的反思

在中国保险市场上,产险营销始于寿险营销之后。经过几年的试行,虽有成绩,但与预期的要求来看,还有相当的差距,一些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我们。

一是产险营销业务发展不平衡,营销观念不强。有的公司营销业务发展迅猛,一年翻一番,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东临圻分公司2000年营销保费收入达1.16亿元,占总业务的53.9%。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湖北汉口分公司的保成办事处、唐家墩办事处保费收入也超过1500多万元。但大部分省市公司的营销业务成效甚微,营销局面一直难以打开。产险营销之所以发展不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习惯了计划体制下的思想和作风,不做深入细致的产险市场调查,仅凭热情推行业务,其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二是缺乏整体产险营销谋略。有的公司的产险营销只是停留在简单推销的低层次上,缺乏整体营销配套协调,缺乏创名牌险种的意识和气魄,还不能用产险营销战略去统领公司的险种开发、质量管理、促销活动和公司形象塑造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三是现行产险营销险种限制过死,佣金太低,以致产险营销难以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大多数产险公司为避免正式员工的业务遭受冲击,对营销险种、营销区域、营销行业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原中国人民银行更是严加限制,明文规定个人营销只能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由于家财险过于分散,且每份保单收取保费小,提取手续费少,营销人员月收入低(大都在200元至300元左右),人心不稳,导致产险营销业务难有长足发展。

四是产险营销人员素质不高。现有的营销人员大多是学生和下岗职工,既未受过系统的保险知识教育,又未经过保险人资格考试,由于搞产险营销的时间不长,加上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很难为保户设计出最佳的投保方案。

五是营销机构不健全,管理仍是薄弱环节。有的公司开展产险营销未设置专门的部门,有的公司名义上成立了营销机构,实则是归属于某一部门,缺乏整套营销管理制度和办法,产险营销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反映和解决。

六是产险营销理论及相关政策措施滞后。产险营销是一个新的保险运行方式,既有理论问题,又有政策问题,既有商机问题,又有风险问题,既有战略问题,又有管理问题。目前产险营销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持,更未引起国家保险监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不解决这些问题,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要想产险营销业务得到长足的、可持续的发展显然是困难的。

三、推行产险营销需采取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产险营销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当前,保险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把产险营销视作“洪水猛兽”,认为营销不适合产险业,因而持反对或怀疑态度。另一种看法是盲目崇拜营销,急功近利,生搬硬套,把产险营销停留在简单模仿寿险营销上。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是严重影响产险营销健康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坚决摒弃。产险营销不仅仅是抢占市场、开疆辟土的有力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产险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扬弃了过去那种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崇尚的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它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正确的态度应当是认识规律,遵守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为使我国产险营销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首先,为产险营销正名。保险界尤其是国家保险监管高级人士要从思想上认可产险营销,给予产险营销应有的法律地位,使产险营销合法化。其次,对产险营销采取“放开、引导、扶持、监管”的政策方针。我国产险营销目前只是破题,还有诸多因素制约产险营销,建议国家保险监管、财政部门逐步放开对产险营销险种的限制,适当提高佣金比例,籍以促进产险营销的健康发展。

(二)构筑产险营销体系

1.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产险销售模式。在国际保险市场上,有多种保险营销模式,有的侧重保险中介人(人、经纪人),有的侧重于保险人,有的兼而有之。在美国,保险人是推销保险业务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业务无所不包,遍及各个行业。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保险人都是直接从消费者那里承保业务,而不需要中介入,特别是互助保险公司更不使用中介人。从我国国情和保险状况出发,我国产险公司应确立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并举的模式,即建立起直销和个人营销两大体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努力构造产险营销组织。营销组织是整个产险营销工作中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抢占市场,增强保险竞争能力的今天,建立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的营销组织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在公司内设置营销管理机构。赋予其规定、协调、督导和管理产险营销的职责,使其发挥专门的作用。第二,要建立营销员队伍。发展产险营销员要有长远的规划,既不能一哄而起,又不能坐等观望,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公司的管理能力制定计划,坚持高标准招聘营销人员。

3.建立社会营销网络。随着保险市场的发育和壮大,保险中介愈来愈多,我们要抓住时机,拓宽视野,积极发展与保险中介的关系,为我所用,既要选择经济实力大,商业信用好的中介人,又要选择经济薄弱,但业务关系广的中介入营销业务。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品开发机制

产品是推行营销、占领市场的重要武器。我国产险公司经营的产品不少于枷个,但大多数产品差异性小,替代程度高,尤其是传统产品开发老化,有的骨干产品受到市场的严重挑战。推行产险营销,从现在起应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新产品开发机制。

1.将客户的满意作为产品开发的宗旨。开发保险产品要与客户同呼吸、共命运,了解客户的风险,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济支付能力,将公司经营承受能力、设计开发能力与客户的满意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新产品的开发才有基础,才有生命力。

2.建立前瞻性的产品开发机构。在当今常变常新的时代,产品开发机构不仅在市场营销而且在整个公司经营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当前尤其是要强化总公司产品开发的核心地位,由其制订产品开发计划,从事市场调查,风险评估,费率厘订,包装组织,推出新的产品,并收集、跟踪产品经营业绩,为新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3.合理定价。保险费率即保险产品的价格。财产保险价格由保额损失率、风险附加、营业费用率三个部分组成。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四大因素,其产品、地点、促销三大因素均代表成本,唯价格能产生收入,价格仍然是决定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许多公司不能合理定价,定价过分追求盈利,未将定价作为市场定位的战略因素。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需求为价格规定了最高限,成本为价格规定了最低限,而竞争对手的价格又成为公司定价的基点,受产品生命周期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产品定价应审时度势,或发起价格变动,或对价格变动作出灵活反应。

(四)注重营销队伍的管理

1.建立合理的激励与淘汰机制。在营销员的聘用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遵循“择优录用,宁缺勿滥”的原则,充分考虑工作阅历、学历、年龄等因素,以保证营销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在待遇上,以费养人,对服务一定年限者办理养老、医疗保险。在奖惩上,建立等级升降制度,大胆提拔和使用优秀营销人员,对完不成保费任务、损害投保人和公司利益的,必须及时解除合同,并追究其相关责任。

2.抓好营销培训。一是要把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建立产险营销培训体系,组建强有力的营销师资队伍,编制培训教材。二是实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把短期培训与长远培训结合起来,业务知识培训与公司文化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公司运行的基石。目前产险营销尚处初创阶段,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方面应从机构设置、人员招聘、培训、业务范围、财务统计、手续费、展业纪律、晨夕会等方面人手制定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营销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务营销必要性威胁策略

一、服务、服务营销的涵义及特征

(一)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作为服务市场营销学基石的“服务”概念,营销学者一般是从区别于有形的实物产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界定的。如菲利普•科特勒把服务定义为“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或利益”。又如,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将其定义为“主要为不可感知,却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在综合各种不同服务定义和分析“服务”的真正本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服务是一种涉及某些无形因素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它包括与顾客或他们拥有的财产间的互动过程和结果,并且不会造成所有权的转移。在我们的定义中,服务不仅是一种活动,而且是一个过程,还是某种结果。例如,个人电脑的维修服务,它既包括维修人员检查和修理计算机的活动和过程,又包括这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顾客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正常的计算机。

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不可感知性。这是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它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因为大多数服务都非常抽象,很难描述。第三,顾客在接受服务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受到服务的利益,也难以对服务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

当然,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也不是绝对的。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服务都具有某种有形的特点。例如,餐饮业的服务中,不仅有厨师的烹饪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消费品和工业品是与附加的顾客服务一块出售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些有形商品如汽车、录音磁带、录像带等,只不过因为它们是一些有效载体。对顾客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些载体所承载的服务或效用。此外,“不可感知性”亦非所有的服务产品都完完全全是不可感知的,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视角将服务产品同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区分开来。萧斯塔克曾提出“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性差异序列图”,举例说明有形产品同无形产品的区别,并强调服务产品愈是接近“不可感知性”的一极,愈需要营销人员运用“4p”之外的技巧,才能有效地在市场竞争中确保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2.不可分离性。有形的工业品或消费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则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点,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服务的这一特性表明,顾客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例如,只有在顾客在场时,理发师才能完成理发的服务过程。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服务无法像有形产品那样实现标准化,每次服务带给顾客的效用、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服务人员的原因,如心理状态、服务技能、努力程度等,即使同一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在质量上也可能会有差异。第二,由于顾客的原因,如知识水平、爱好等,也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同是去旅游,有人乐而忘返,有人败兴而归;同听一堂课,有人津津有味,有人昏昏欲睡。这正如福克斯所言,消费者的知识、经验、诚实和动机,影响着服务业的生产力。第三,由于服务人员与顾客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在服务的不同次数的购买和消费过程中,即使是同一服务人员向同一顾客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存在差异。

4.不可贮存性。服务与有形产品间的第四个重要差别是贮存能力。产品是有形的,因而可以贮存,而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服务则无法贮存。理发、外科手术、酒店住宿、旅游、现场文艺晚会以及其他任何服务,都无法在某一年生产并贮存,然后在下一年进行销售或消费。

5.缺乏所有权。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移。既然服务是无形的又不可贮存,服务产品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务产品。以银行取款为例,通过银行的服务,顾客手里拿到了钱,但这并没有引起任何所有权的转移,因为这些钱本来就是顾客自己的,只不过是“借”给银行一段时间而已。缺乏所有权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感受到较大的风险。如何克服此种消费心理,促进服务销售,是营销管理人员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

从上述五个特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不可感知性”大体上可被认为是服务产品的最基本特征。其他特征都是从这一特征派生出来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服务的不可感知性,它才不可分离。而“差异性”、“不可贮存性”、“缺乏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不可感知性”和“不可分离性”两大特征所决定的;同时,就对服务市场的营销行为及顾客行为的影响而言,前两种也不如后两种特征那么深远。

(二)服务营销的涵义与特征

营销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关系营销;服务品质;可持续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无论是传统的影视制作、图书音像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还是现代化的文化创意、数字式电子消费、互动参与式娱乐、文化会展都保持着令人满意的成长率,但我们也应意识到,文化产业也会面临着市场饱和的忧患,除了不断开辟新的消费群体外,维护和巩固已开发的客户资源,提高客户忠诚度显得格外重要。在文化产品种类和传播手段趋同性大为增强的今天,文化产业者应该思考通过如何树立差别优势、提升服务品质、刷新营销策略来实现营销目标。就营销策略而言,关系营销是一项重要的营销理念和技巧,对于维护现有客户具有很好的效果,在不同的产业都发挥了正面效用。如何在新兴文化产业中全面、到位地认识关系营销,解决好关系营销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1关系营销的内核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1985年,美国营销专家巴巴拉?本德?杰克逊首先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并迅速风靡全球。关系营销必须具备双向沟通、合作、双赢、亲密、控制五方面的要素,通俗地讲,关系营销的本质是通过优质而有诚意的服务与顾客建立关系来提高顾客忠诚度,但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发放会员卡、优惠券,客户拜访,价格折扣和提供某些附加服务。关系营销有四个方面不同层次、不同位阶的概念,分别是服务品质、关系品质、关系价值、客户忠诚度。

首先是服务品质,服务品质是销售等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的一种无形利益,同时也是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评价。服务品质并不等同于真实的产品品质,它比较主观,主要依赖于消费者的感知,有时体现为消费者个别性的、即时短期的态度,有时又体现为消费者长期、整体的评估。其次是关系品质,这个概念可以具体化为三个层面:满意、信赖与承诺。满意是指在对特定事件认知基础上的情感表达。信赖是指基于持续性的满意而产生的真诚可信的认知。承诺是指愿意长期维持有价值关系的意愿。再次是关系价值,它是顾客与公司维系关系中所感知到的有形与无形利益的价值之和,哪些是核心的关系价值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产品利益、服务利益、时间节省以及安全感。最后是客户忠诚度,简单地说,顾客忠诚度就是在行为上顾客会再次光临,在态度上对厂商会产生偏好,包括主动宣传厂商的优点、推荐鼓励亲戚朋友购买、列为消费首选、重购等。

在关系营销策略中,上述这些范畴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国外的管理学者围绕着服务品质对关系品质、关系价值的影响,关系价值对关系品质的影响以及服务品质、关系品质、关系价值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假设,进行了赋值演算,建构了理论模型。

我国台湾地区研究人员曾就台湾地区五家移动通信服务商的通信接入和信息产品服务访问了台北市的300名受访者,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服务品质对关系品质和关系价值有着正向而且显著的影响,关系价值对关系品质,进而对顾客忠诚度同样有着类似的影响,服务品质对客户忠诚度有显著的影响。

2有效开展关系营销,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尽管存在产品特质、市场环境的差异,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文化产业对关系营销的依存度是很高的。

以往我们强调贴心服务、用心服务,归根结底是服务品质以及顾客忠诚度培养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关系营销的价值,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1确立“客户忠诚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的理念

国外管理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只要能够成功地降低顾客流失率5%,则可以提高25%~85%的利润”,这一经营法则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维护客户关系,建立坚强的顾客忠诚度是文化产业面临的紧迫任务。确保客户忠诚度首先要对客户进行识别。常规上的顾客分类方法主要考虑年龄、性别、职业背景与流动性、消费习惯与能力等因素,文化产业经营者应当早日建立顾客基本资料数据库,结合营业区域的共性和特质性因素,进一步对顾客群进行忠诚度的研究与划分,可以分为忠诚度高的客户、忠诚度中等的客户和忠诚度低的客户,结合市场占有情况和企业发展战略,给予不同的营销力度和支援。一方面要重视高端客户关系的维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忠诚度低的客户的巩固。

2.2全面理解服务品质的内涵

根据关系营销的理念,经营者如果能够对客户资料加以专门性的分析,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令客户感受到经营者的重视与了解,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关系品质平台。服务品质通过什么体现出来?根据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把服务品质分解为四个指标,并且发挥各自的侧重点,对提升服务品质是大有裨益的。四个指标分别是保证性、反应性、关怀性、有形性,文化产业如能把这四个方面的服务品质抓好,就可以努力接近顾客期望的服务品质与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品质一致的最高境界。

具体而言,“保证性”强调让顾客觉得安心、安全,让顾客意识到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有足够的能力来服务顾客。除了强调一线服务人员有娴熟的技能和沟通能力、亲和力外,还必须重视顾客的安全感。“反应性”强调当顾客有所要求时,都要备有充足的人力和设施来提供服务,不宜因服务迟延令顾客等待。“关怀性”强调重视顾客的感受,在顾客寻求协助时要设身处地地为顾客思考,在解决顾客问题时始终保持主动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手法。“有形性”强调通过各种渠道展示一线经营和服务人员的良好仪态和专业素养,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如整洁的营业场所、新颖的布局、精美的文宣材料等,以提升服务品质。

2.3提升关系价值链条

随着文化产业内外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经营者都在想方设法提升服务品质,从长远来看,不同经营者之间的服务品质最终有可能会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时,就要看它们之间提升关系价值和关系品质的能力了。

首先,提升关系价值要求文化产业经营者要擅长于整理和妥当运用客户资料开展营销,这方面要大力学习借鉴保险行业、网站等行业的经验。

其次,向顾客输送关系价值。文化产业经营者和顾客保持长期联系不能只视顾客为收入和利润增长点,而是要视顾客为战略伙伴,和顾客保持长期互惠的关系。文化产业经营者能提供的关系价值包括产品利益、服务利益、资讯利益、时间利益和心理利益。在设计个性化的营销组合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对儿童和青年客户,可以提供生日消费优惠的产品,满足其心理利益;对老客户可以提供根据累积消费积分方能享有的特殊服务,令其体会到产品利益;对于高端客户以及大宗消费的顾客,着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专有设计的服务方案,令其感受到服务利益。从客户的角度看,大多数客户是乐于建构和维系关系价值的,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如果客户不选择现在正在消费的文化产品而转向其他的服务商,都会存在着一段时间的“信息空窗”,以及感到不便。文化产业经营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一点,让客户明白自身的时间利益,不轻易转投。只有通过上述有目的的、创新性的营销,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阿德里安?佩思.关系营销——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M].梁卿,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卢霞,王爽.关系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营销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现状环境趋势

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种市场经营活动,即企业从满足消费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市场经营手段,把商品和服务整体地销售给消费者。市场营销是包括营销战略决策、生产、销售等阶段在内的总循环过程。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无论从事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还是确定价格、广告宣传,都强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不仅满足消费者已有的现实需求,还要激发、转化各种潜在需求,进而引导和创造新的需求;不仅满足消费者的近期、个别需要,还要顾及消费的长远需要,维护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市场营销在我国可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市场营销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引导国民消费行为、指导国企生产活动的功能日益显现,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了解我国市场营销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一、我国市场营销的现状

1.人们对市场营销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20年前,如果你提到市场营销,人们都会感到很新鲜。而今天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多半对“市场营销”、“生产面向消费”、“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需要”不再陌生,有些甚至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及其发展十分熟悉。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一些企业(比如青岛海尔)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并因此而受益非浅。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十分浅显,中国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也对市场营销观念的渗入和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起了直接的阻碍作用。

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从1994年起中国正式进入最具国际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之列,2002年中国总体排名在第31位,但中国的市场营销化指标却排名在第49位,成为劣势指标。可见,我国的市场营销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2.经营观念滞后,营销理念不明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当前中国企业领导者有了一定的市场营销概念,但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他们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比率却不高。企业的库存过高、丢失市场、竞争力低下、低水平运作的情况仍较多地存在。可以说,在买方市场上,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状态下,在消费者愈来愈成熟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一方面,企业在改革的攻坚阶段面临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造成了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企业也为找不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灵丹妙药而苦恼,为该如何把市场营销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的经营实践,解决企业的问题而困惑。

我国的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更将面临着与国际上的跨国大企业的正面交锋。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的企业从没有竞争、没有市场观念到进入完全的国际竞争局面中,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都没有跟上来。受昔日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把营销工作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虽然他们都在想方设法搞好企业的经营活动、扩大企业的市场,但是,单纯追求广告的投入、宣传手法低劣、竞争手段单一(多次的价格大战)、品牌意识淡漠、短期行为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于企业中。落后的经营观念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并使企业经营活动不适应市场竞争规律,企业缺乏参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能力。

受滞后的经营观念影响,企业的经营手段、方法、措施也就较为落后。其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对市场调查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不了解市场,谈“生产面向消费”、接近市场、把握市场也就是一句空话。企业不接近市场、把握市场,对市场仅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就会导致企业对市场需求量、需求品种的估计不足,甚至估计错误。有些企业在初战告捷或初有成就后,还没来得及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就马上拿出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受目前成就的影响,往往高估了企业潜量和市场潜量。这样的规划缺乏客观基础,也很容易使企业掉进盲目扩张的陷阱。这是许多企业的一个误区。

3.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的内涵非常广泛,它确立的是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品牌除了包含有产品质量因素外,企业的服务质素、对消费者承诺的兑现情况、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等因素也包括其中。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因此,塑造品牌不是单纯依靠形象广告,且品牌的树立要经历一个也许是漫长的积累过程。企业树品牌必须要有一个战略的思想和计划,要摒弃短期行为,脚踏实地地为消费者服务。形象广告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企业行为只有与形象广告相符才会产生强化作用。现在企业的问题是,要么对品牌形象不重视,要么对品牌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实施品牌策略就是增加广告投入”上,我们有些企业很善于利用媒体,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舆论造势不以创业、实力、技术领先等为基础只会是一个媒体泡沫。光会造势,忽视了产品的结构调整,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只会导致失败。我们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因此,不能忽视品牌的全面内涵及品牌策略的基础:合适的技术和产品设计,信得过的质量,能兑现的承诺,完善和方便的服务,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措施,有效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拥有的强大实力、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企业文化等。企业的品牌策略是开拓市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我们应该知道,品牌策略绝少能在一夜之间成功的。

4.市场营销人员素质较低

中国的市场营销工作人员素质普遍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生产性企业的销售队伍素质偏低。他们对营销工作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营销等于销售(推销)”的层面,营销管理工作落后,缺乏有效的营销网络,营销策划工作就算有,水平也较低,等等。由于市场营销观念在企业中的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不能取得长足发展。

5.市场营销前景广阔

我国人口众多,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国的市场营销刚刚起步,很多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尤其是农村市场。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目前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实现的消费零售额仅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这意味着农村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有待开发的市场。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开拓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二、我国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企业从此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即使这种规则对我们并不十分公平。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加快的形势,必须对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予以理性分析。

1.国内市场国际化

目前,在国内市场竞争性领域,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一些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产能力过剩,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又面临着较大的实现障碍,消费断层更凸现出内需不足的严竣性。为了争得市场一席之地,各企业之间的营销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竞争较为充分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行业,宁让利润,不让市场,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商品无疑会以其先进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大举进入国内市场,这样,国内企业除了相互竞争外,还得在家门口与世界各类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残酷。这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格局给我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世界经济规模化

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兼并步伐明显加快,世界经济规模化格局正在形成。数百亿美元的“世纪兼并”比比皆是。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公布的资料,截止到90年代中期,全球

跨国公司已有4.4万家之众,他们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产品研究与开发的80%~90%、对外投资的9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实力大增,但与国际经营规模相比则难免汗颜:中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的销售总额小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中国电子行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只相当于IBM公司的1/5、中国零售商品企业销售总额不到沃尔玛公司的1/10、中国116家炼油企业平均年生产规模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5%、中国所有汽车厂的总产量只及通用汽车公司产量的1/5。国外企业巨大的经营规模所产生的规模效益,使产品成本迅速下降,因而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跨国公司廉价商品的强大压力。

3.市场竞争多极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被逐步推向市场,盈利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进而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国内市场竞争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相互交织、渗透,又使得企业竞争态势更为错综复杂。中外企业既可以成为市场竞争的对手,也可以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伙伴”,甚至有的国内企业或地区还会把与外国企业的联合作为与本国其他企业或其他地区竞争的手段。实际上,国内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之间、地区之间已很难形成“一致对外”。显然,加入世贸组织后,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将使中外企业间的市场角逐关系变得“敌友难分”。

4.产品趋向高新化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不断提高。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仍较落后,机械、电子、石化和汽车四大支柱工业总体技术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企业科研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4%左右,远低于美国5~6%的水平。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不仅在组织结构方面显得很不适应,而且在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如果这一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就不可能有效提高我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显然,企业之间的营销竞争是建立在商品和服务质量基石之上的,而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又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

5.营销方式现代化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本世纪中叶以后就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传统市场营销向现代市场营销的历史性转变:即从以生产者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价格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品牌竞争;从单纯追求企业利润转变为兼顾造福于环境和社会。与此相适应,整体营销、服务营销、形象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现代营销观念和方式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更新营销观念,健全营销组织机构。

三、我国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类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促使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等发生深刻的变化,也使得未来的市场营销将发生许多重大的变革。传统的营销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一些新的营销方式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越来越发挥惊人作用。

1.传统营销方式将得到发展与完善

传统的推销法——人员推销,在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临竟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营销方式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被充分利用起来。

可以说,人员推销是市场营销的前沿性业务,因而推销员技术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销售量和销售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战略。这就要求推销员即要有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精神,同时还要勤于思考、不断总结,采用各种手段发现、搜集和利用各种信息,运用好促销的心理战术。总之,推销员的素质将有很大的提高,一些新的推销手段和方式也将出现。

2.个性化营销将逐渐受到青睐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利润,这种营销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但是,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由于企业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成本较高,时间周期也较长,使得企业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另一方面,企业若为满足少数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小批量生产,必然会大大提高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这样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从经济效益出发必然要追求一定的生产规模,于是,只能置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于一旁,生产能为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而又能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产品。而消费者由于受消费水平的限制也只能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去选择大批量生产方式所提供的并非完全满意但又能接受的产品。因此,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各种不同需求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这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便主要集中在价格竞争上,谁的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于是,联合、兼并、重组等就成了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富裕化程度的提高,消费需求个性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出现越来越大的分化,以往那种规模经营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这种趋势了。于是,一边是产品大量积压,一边是许多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使得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得以大大降低,时效也极大的提高,这就使得企业有可能迅速及时地了解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信息,同时,由于自动控制、柔性加工、计算机集成加工系统等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使得企业按照少数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进行小批量的设计和生产即规模个性化生产不仅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而且在经济上成为可能。这种生产方式虽然会相对提高产品的制造成本,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积压,降低销售成本。

目前国外的一些企业已经利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建立起多功能的顾客信息管理系统,来加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顾客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虚拟的设计和制作。如美国一家著名的牛仔服装生产厂商采用顾客订衣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任何顾客只需在公司的英特网网页上输入自己所需购买的服装尺寸、颜色、面料、样式等信息,公司即可按照顾客要求进行生产,并在3个星期之内送货上门。由于完全没有库存,大大地降低了销售成本。

尽管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从事这种规模个性化生产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在新的世纪里,这种个性化营销方式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未来市场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能否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上。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规模大小将不再成为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3.知识营销将被广泛应用

知识经济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标新立异的时代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市场营销的法则。我国在今后二、三十年间也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时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市场营销发生重大变化。知识营销要求把企业的所有活动归结到两个方面:一是实现顾客价值,二是创造知识价值。企业不仅要根据顾客要求来生产产品,而且还要将宣传和普及知识落实到销售的全过程中。引导和教育大众沿着企业产品创新之路前进,成为企业未来产品的忠诚购买者。

4.服务营销将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换。服务在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已不再

是一个次要部门了,他们正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由于购买活动中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即便是传统的商品营销,也将与服务紧密结合而无法分割,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包含有服务成分。服务同时已经成为多数制造商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目前我国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还只有30%左右,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必然将迅速提高,服务营销在今后若干年内也必将成为我国市场营销的主流。未来的服务营销,服务消费的需求层次将变得越来越高。服务营销的范围也将变得越来越广。现代服务营销的范围,将远远超出以往饮食、住宿、洗澡、理发等传统的服务范围,服务业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广阔领域和崭新内容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物业服务、护理服务、文化服务、信息服务等新的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即使是一些传统的服务项目,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会注入许多新的服务内容,采用许多新的服务方式。服务业将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少跨国企业纷纷竟相增加对服务业的投资,使得服务营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多种服务尤其是金融、通讯等服务的成本和价格急剧下降,更进一步推动了服务业在全球范围的一体化趋势。

5.网络营销占有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信息传递历来是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媒体比现有的其他任何媒体都更具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其他媒体的集大成。

网络市场营销的有其显著的优点:首先,它突破了时空限制。网络可以向位于世界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全天侯的商品信息,顾客无须离家或办公室就可以得到大量的有关公司、产品和竞争者的信息。他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客观的判断标准上,而无须面对销售人员,可以避免各种劝说的影响以及情感的因素。这是以往任何传媒无法做到的。其次,它突破了双向交流与单向交流的界线。目前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交流必须由推销员完成,与消费者群体的单向交流则要借助大众传媒,而互联网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功能。再次,它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上网企业只要从网上广告商主页上购买一个标题便可达到做广告的目的,无须支付维持零售企业所需的租金、保险、水电等方面的开支,还可以制作远比印刷和邮寄纸张目录便宜的数字产品目录。最后,它能够把市场营销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其他环节有机地连成一体,使交易双方不仅可以互通信息,还可以在网上成交。营销人员还可以知道有多少人访问他们的网站,在网站的具体网页上有多少人逗留,并据此改进他们的产品、服务和广告。

当然,网上营销形式的出现,也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传统营销中不曾遇到过的新问题,如信息服务质量问题、交易安全性问题等等,但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营销观念的进一步普及,这些问题不久就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网上营销一定会以人们意料之外的速度迅速发展。

6.绿色营销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绿色市场营销”是企业为实现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自身盈利目的所进行的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产品定价和产品促销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它是在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营销观念。目前,绿色营销在国际市场已迅速传播开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健康意识也大大增强了。因此,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表现为:不用化肥、农药,不受其它化学污染的蔬菜、不用防腐剂及其它人工色素和化学品的食品、采用非氟里昂制品制冷剂的“绿色冰箱”等对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这就要求企业向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有些企业面临亏损严重的困难,部分企业仍致力于发展和环保的统一,力争获得绿色标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当中,抓绿色产品,搞绿色营销已成为企业开创名牌效应的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刘凤军、王晓东:《市场营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冯芷艳:《中国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第五章)》,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