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2-0013-05

服务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职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是高等职业院校发挥服务区域经济职能的重要前提。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苏城院)成立于2006年,8年来学校从江苏区域经济特点出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目前基本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要求且相对稳定的专业结构。

一、苏城院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一)专业设置及变动

苏城院2011和2012年招生19个专业(其中,有一个专业分两个方向),2013年招生23个专业(其中,有一个专业分两个方向),增加了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物联网应用技术5个专业,停招了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从专业分布来看,苏城院的23个专业中,没有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7个(其中,建筑业4个,制造业3个),占比30.43%;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14个,占比60.87%;其他专业2个,占比8.70%。

(二)专业招生状况

2013年苏城院23个专业共招生1964人,比2012年增加了291人,增长率为17.39%,在生源趋紧的条件下,招生人数的增加显示苏城院获得了考生与家长的认可,办学声誉进一步提高。

在2013年招收的1964人中,从专业指向来看,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80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40.73%;明确指向建筑业的招生人数为697人,占比35.49%;其余为指向制造业,占比5.24%。而2012年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587人,占比为35.09%;明确指向建筑业的招生人数为440人,占比26.30%;其余为指向制造业,占比8.79%[1]。苏城院招生专业及人数在第二产业内的分布情况见表1。

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国家统计部门将第三产业划分为14个产业开展统计。苏城院的招生有14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共招生838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42.67%,苏城院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共涉及8个行业,具体行业分布见表2。

通过表1和表2可知,2013年苏城院的业设置中有60.87%的专业指向第三产业,但这些专业的招生数只占该年度苏城院招生数的42.67%;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虽然只有7个,占比30.43%,招生数却达到40.73%,并没有明显的向第三产业倾斜。

二、区域内专业设置状况比较分析

(一)总体分析

至2013年江苏省共设立高职高专院校82所,基于2012年的招生数据分析苏城院专业设置与招生数分布的合理性。

由于全省招生数据过于庞大,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单用2012年在宁高职高专招生院校的招生数据与苏城院2012年的招生数据进行对比,具体数据对比见表3。为了更好地看清苏城院分行业招生占比与在宁高职招生单位分行业招生占比的差别,制作图1。

由表3和图1可知,苏城院与在宁高职招生院校分行业招生比例分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部分行业存在放大和收缩,体现出苏城院的专业设置与招生相对集中,利于做大做强相关专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明确指向建筑业专业招生数占比远远高于建筑业产值占比,这和2000年以来持续十几年的房地产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结合表3发现,在宁25所高职院校面向建筑业的招生总体趋热,招生占比为11.59%,远高于建筑业6%的产值占比,而苏城院面向该行业招生占比又远高于在宁25所高职院校面向建筑业的招生占比水平。结合表1发现,这一趋势在2013年进一步加强,招生占比高达35.49%,蕴含较高风险,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降温,建筑业将会受到冲击,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二)分专业招生数分析

苏城院2012年招生的19个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见表4。其中,建筑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会计专业是在宁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最多的前5个专业。

分析表明,苏城院的专业设置与专业招生数分布与在宁高职院校总体招生数分布有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的个性一面,反映出苏城院已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对表4的数据分析发现,2012年苏城院明确指向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招生占比明显低于对应产业的产值占比,体现出对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的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结合表3发现,整个在宁高职院校对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人才培养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对比表2,2013年苏城院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弱化,批发零售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有所加强。

(三)新增专业分析

2013年,苏城院新增了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从区域内来看,新增的环境工程技术在南京高职院校中属首次开设,其余4个专业其他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不属首设。同时,新增的5各专业招生状况并不理想,具体招生情况,见表5。

在宁高职院校2011-2012的招生数据表明,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招生数持续增长外,其余3个专业招生数都在减少,考虑到2012年与2011年相比,招生总人数有所下降,可以认定除电子商务外的2个专业的招生情况基本稳定,苏城院新增专业区域内招生情况见表6。

对比表明,苏城院新增的5个专业在区域内招生状况基本稳定,专业本身社会认可度没有问题。

三、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分析

(一)总体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较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是检验高职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苏城院的专业设置结构与江苏区域经济结构对比,见表7[2]。

为了更清晰地把握苏城院专业设置与江苏省区域 经济的吻合度,制作图2。图2显示苏城院招生分行业占比与江苏省区域内分行业占比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苏城院的招生分行业占比与区域经济结构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苏城院作为一个招生个体的理性选择,毕竟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可能涵盖区域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

(二)新增专业与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6个产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具体增速见表8[3]。

2012年,面向第三产业的投资获得大幅度增长,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1.4%,在15个服务业行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有14个,其中,金融业增长7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50.3%。

苏城院2013年新增的5个专业,环境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等2个专业的新设,是苏城院从自身办学条件出发,对区域内制造业增长而产生人才需求的应对;软件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增设体现了对第三产业增长的关注。

四、结论与建议

分析表明,苏城院在近8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结构,一些专业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重视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建立比较有效的专业增减机制,新增专业契合经济的未来发展;重视考生与家长的专业需求,能够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办学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重视与其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差别化。但也存在对制造业专业与人才培养重视不足,面向第三产业专业实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新设专业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一)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重点专业群,提升专业竞争力

苏城院的专业设置已经面向第二、第三产业18个行业中的10个行业,专业门类比较广泛,存在的问题是专业竞争力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专业招生人数的分布不均。

1.发展制造业类专业群,提高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应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区域经济特点,构建重点专业群,提升专业竞争力。如,可以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上构建自动化生产专业群;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基础上构建化学与化工类专业群,进一步可发展生物制药类专业群,提高学校对江苏区域内产值占比高达41.40%的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

2.跨系部整合,发展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群

苏城院目前设有传媒艺术系、城市科学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系、外语系、公共管理系等7个系及公共课管理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师资资源丰富,专业背景多样。学校应该打破系部之间藩篱,构建面向第三产业的跨界型专业群。如,构建有财经系主导,跨越多系部的市场营销专业群,与建筑工程系共建房地产营销专业,与城市科学系共建化妆品营销专业,财经系可自主开发金融与理财产品营销专业等。构建以传媒艺术系主导的艺术设计专业群,包括艺术设计(装潢设计、园林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专业。

(二)扩大招生规模,构建合理专业招生结构

苏城院目前有两个规模较大的专业群:一是建筑类专业群,2013年招生697人;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群,2013年招生615人。两个专业群的招生总人数占学校招生总人数的66.80%。这样的招生结构压缩了其他专业的生存空间,其他14个专业的招生总人数为652人,只占学校招生总人数的33.20%,平均每个专业招生46.57人。

苏城院受办学条件限制,招生规模一直不大,使得专业招生结构调整空间不大,存在做大做强专业及专业群与风险过于集中的矛盾。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可以扩大专业招生结构的空间,培养出若干实力强大的专业群,专业招生结构也将会趋于合理。

(三)加强招生宣传,提高学校及专业的知名度

2013年,苏城院虽然完成了招生总计划,但有多个专业没能完成计划招生数。这些专业近几年在专业、师资等方面建设成果丰硕,而2013年的招生却意外滑坡,主要原因在于招生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苏城院参加教育厅组织的在各市开展的现场招生宣传,并建有招生网站。但是,这两种传统的宣传手段显然不能满足考生与家长对学校专业的认知需求。在招生过程中,要利用一切可用的网络推广工具,宣传学校及专业;同时,也要广泛关注网络中关于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及反馈,在网络中树立学校及专业的良好形象。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研究》,编号:12SEW-Y-023,主持人:徐永兵)

参 考 文 献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根据四川省21世纪前20年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目标,采用多种模型对四川省2010年以及2020年的人才需求总量和需求层次进行组合预测。根据四川省历年来人才培养状况及各种层次人才留在四川的比率推测出未来20年内四川省人才供给总量和层次供给量,从而发现人才供需缺口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 组合预测 权重 供需缺口

人才预测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与社会、经济、科技、人口、劳动力、教育的发展,以及与改革开放的需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四川省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为四川省制定人才规划、分析人才状况、调整人才结构、引导人才流向、完善人才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人才总量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结构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以防止结构性的人才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人才预测是建立在这几方面规划的基础上的综合性预测工作。本文人才的统计口径为具有中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统计范围涵盖了四川省范围内的所有地区、所有行业。

一、人才总量预测

1.数据来源,在本文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资料分别取自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省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省人才统计等。

2.预测模型说明,影响人才需求量及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们首先用单因素模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预测的进行预测。

将1990年~2000年的具体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个模型的系数,结果通过统计检验:

(1)人才需求总量和从业人员数以及GDP之间的关系:

(2)人才需求总量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Y=342.57-0.059X1+0.042X2(1)

(3)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以及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Y=0.78.308-185.681X (2)

Y=-4.288+0.000386X1-0.06238X2+0.348X3(3)

(4)人均受教育程度(本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Y=-15.6683+12.3395InX (4)

虽然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才数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但是从经济发展对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要求可以推算出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与从业人员总数相乘即可得到中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数也即人才需求量。

3.根据四川省“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到2010年基本达到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5年的20.2∶41.6∶38.2,2010年调整为15∶45∶40,2020年调整为10∶50∶40。根据发展目标,我们将规划进行调整,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从业人员结构调整的目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2010年为50∶19∶31,2020年为40∶20∶40。

4.根据调整后的规划目标,我们用四种模型分别预测出2010年、2020年的人才需求总量如表2所示:

5.由上面的结论可以看出,不同模型预测出的结果各不相同,甚至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综合各种结果,进行组合优化。本文采用拟合优度法对各种预测模型赋以权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Sei―― 第i个预测模型的标准误差;n――预测模型的个数。

当各种预测结果比较分散,该模型能予以预测标准误差最小的模型以最大的权重,使预测结果保证拟合优度。

在本文中,n=4,i=1,2,3,4。四个模型的标准误差分别为:Se1=9.3739,Se2=8.9285,Se3=0.1229,Se4=0.1059。分别计算权重得:

εi=0.1647,ε2=0.1727,ε2=0.3311.ε4=0.3314

根据权重加总得出2010年、2020年人才的需求总量分别为: 501.39万人、915.20万人。再由模型(4)所推出的人才学历结构按照组合预测的结果进行调整即可得出各种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总量上来讲,四川省人才需求量2000年到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7%,2005年~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8%,2010年~202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6.2%。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增长需求越来越显著,而在2010年~2020年的速度有所减缓,这与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据估计我国的人口将在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从人才的层次分布看,较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研究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专科生和中专生的比例则越来越低。从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研究生和本科的都高达10%以上,专科和中专的则只有5%左右。

二、人才供给的预测

根据四川省历年各级学校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以及各个层次人才留在四川的比率(研究生为0.7,普通本科生为0.5,成人本科为0.9,普通专科为0.8,成人专科为0.95,职业中专为1)大致可以推算出到2010年、2020年四川省各个层次的人才可以达到的数量(已经去除掉退休人数),如表4所示:

从学历层次看,以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人才供给量增长的最快,这与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的扩招政策是分不开的。专科层次的人才增长速度在未来六年内仍以增加的速度增长,但到2010年后开始下降,中专生的增长速度则在一直降低。从总量来看,在2000年到2020年间,人才供给量都是以递增的速度在增长。从结构上看,中专和大专层次的人才仍占人才总量的绝大多数,分别达到四十多个百分点。

三、人才供需缺口分析

根据四川省人才的供需预测结果,可以得到四川省2010年、2020年的人才缺口数据以及层次分布,如表5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就总量来讲,四川省2005年的人才供给是基本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但2010年、2020年的人才供给量已经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且缺口越来越大。从层次来看:除了专科生外,研究生、本科以及中专层次人才供需的缺口与2005年相比有增无减。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2020年,尤其是较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如研究生、本科的供需缺口较大,除了因为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外,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也是使这一缺口日渐加大的重要原因。

四、人才积累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人才供需的分析,笔者对四川省未来人才积累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由专科的供大于求和本科的供不应求来看,各大高校应该拓宽专升本的渠道,鼓励专科毕业生进修本科;也可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人才层次实现专科和本科人才的供需平衡。

2.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扩大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量,充实高层次的人才需求。

3.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吸引、激励留学人员和科学家到四川省创业、工作、讲学,通过各种形式增加高层次的人才数量。

4.人才流失将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从层次结构上看,四川省人才流失以高学历为主,尤其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切实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并为他们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牛冲槐:山西省第二、第三产业人才供求情况预测与产业结构调整[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3(6):682~686

[2]王洪瑞:河南省化工专门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J].预测1994(6):36~39

[3]杨学坤:组合预测法分析绿色纺织品的市场销量[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3(6):23~28

[4]安格森・麦迪逊: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80~1992[M].1996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1.1对象

选取河南某高校400名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试,确定有效问卷383份。其中,一年级142名、二年级145名、三年级96名,年龄(19±2)岁。农村297名,城镇86名。

1.2工具

1.2.1NEO-FFI大五人格简式量表是以Costa等[2]的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ive-factorinventory,NEO-FFI)为基础修订的。共有60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等级,其神经质、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5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186、0.181、0.177、0.168、0.173。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采用5级评分制[3]。1级:无症状;2级:自觉有症状,但发生不频繁、不严重;3级:自觉有症状,程度为轻度到中度;4级:自觉有症状,程度为中度到严重;5级:自觉有症状,频繁出现,程度十分严重。该量表有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统计该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和总分。

1.3测试程序

测试工作统一进行,统一发放问卷,测评时要求被试对象严格按照工具指导语如实独立完成测试,保证每一位受试对象对答题要求完全理解并能独立完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行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Pearson双因素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护理专业大学生在SCL-90躯体化因子上得分低于国内健康人群,而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国内健康人群。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占14.6%;在各因子得分中,以强迫(30.0%)、人际关系敏感(26.9%)、抑郁(21.4%)、敌对(20.7%)等问题较为严重。

2.1.1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二、三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一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与二、三年级相比较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1.2不同来源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来源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与城镇来源的护理专业大学生相比较,在人际关系、抑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见表2。

2.2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将NEO-FFI的各个维度与SCL-90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只有开放性与SCL-90总分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他4个因子与SCL-90总分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尽责性、外倾性和宜人性存在负相关,神经质存在正相关)(P<0.01)。见表3。

3讨论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批判性思维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发展的必备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已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批判性思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性思维倾向;二是批判性思维技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批判性思维倾向是个体对批判性思维所具有的一种思维习惯,而批判性思维技能只在进行批判性思维过程中被使用,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技能是批判性思维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但是批判性思维过程受个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总指导,所以了解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也就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方面进行调查并加以研究。

一、调查的基本问题

本研究主要针对该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方面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情况;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情况;不同专业分别在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成熟性7个维度方面的得分情况;不同性别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情况。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经济学和电子商务四个专业的学生,调查范围涉及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850份,问卷收回率为85%,除去其中无效问卷34份,最终有效问卷为81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6%。在参与调查的816人中,男生339人,占总人数的42%,女生477人,占总人数的58%。各专业分布和各年级分布分别参见表1和表2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参考CCTDI中文版。CCTDI专用于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测量,其研究较为成熟,并受广泛认可,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分为七个维度(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成熟性)进行调查,一个维度包括10个测试题目,共计70个测试题目。各个测试题目分别有非常赞同、相当赞同、比较赞同、一般赞同、相当不赞同、非常不赞同六个选项,分别记1-6分。全卷完成大约耗时20分钟,其中共有40个反向题目,30个正向题目。正向题目反向计分,反向题目正向计分。

(1)各量表得分及评价方法。分量表的得分范围为10-60分。对于每一个分量表,我们以40分作为认可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的最小值。量表得分高于50分,说明被测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强;得分低于40分,说明被测试者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弱;得分低于30分,说明被测试者不具有相应的批判性思维倾向。

(2)总得分及评价方法。总分的可能得分区间为70-420分。总分在210-280之间,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为中性;低于210分,表明被测试者的倾向气质与批判性思维相对立;达到或高于350分者,表明被测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强。

2.数理统计法

将得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众数、中数、最大值、最小值及全距进行分析。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多重比较,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各年级、各专业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三、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年级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将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按年级分类,结果见表3

表3显示了不同年级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总分最高为一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291.99;总分最低是四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为284.74。由于大四学生数据样本有限,最终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根据《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问卷手册》的说明:总分在210-280之间,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为中性;低于210表明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明显相抵触;高于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强。从表1可以看到,各年级之间学生的平均得分跨度为284.74-291.99分。因此表明每个年级学生虽然没有显示出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明显相抵触,但是平均分数仅仅略大于批判性思维的中性值,与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强的分值相差甚远,综上说明,该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弱。

从表中还可看出全体学生中,最低的分数为205,最高的分数为401。其中,分数低于210分的有2人,占总数的0.25%;分数在210-280之间的有338人,占总数的41.41%;分数在280-350之间的学生有437人,占总数的53.56%;分数高于350分的学生有39人,占总数的4.78%。

(二)不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将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按专业分类,结果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总分最高的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平均分数为291.33,总分最低的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平均分数为282.66。各专业分数相差较小。

(三)全体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将所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按照7个维度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

表中说明,若每一量表得分在10-30之间,则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较差;在一个分量表上得分高于50分者,表明高气质方面为强。从总体情况来看,全体学生的7个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较差的分值;但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50,在35-45之间。因此可以分析出,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偏中性较弱。

(四)不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将不同专业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按照7个维度进行统计,结果见表6。

如表6所示,将四个专业学生的不同维度的得分情况分别列出。从表中可以看出,总分最高的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数为291.33;最低为电子商务专业,分数为282.66。中间依次为经济学和贸易经济专业。其中,在寻求真理性、系统性方面,经济学专业得分最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思想开放性、分析性、自信性、好奇性四个方面得分都最高;在成熟性方面,贸易经济专业得分最高。

(五)不同年级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表7将各年级的得分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划分。从表中可以得出,各年级个维度得分都在35.00-45.00之间,根据量表的指标可以看出,各年级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表现为中性。在自信性方面各年级学生得分普遍偏低;在系统性方面,研究生学生得分普遍高于本科学生得分;在好奇性与成熟性方面,各年级学生得分普遍偏高。

(六)不同性别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各维度得分

从表8、表9中可以看出,女生的总分高于男生。女生的平均得分为287.79,男生平均得分为289.51。在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成熟性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四、问卷调查研究的基本结论、分析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通过对该校816名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该校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倾向,其中好奇性方面得分最高,自信性方面得分最低,中间依次为思想开放性、分析性、成熟性、寻求真理性、系统性;不同专业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具有差异;相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上也具有差异。研究生得分普遍高于本科生,不同年级该倾向呈现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在各维度得分上呈现差异,女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高于男生,在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成熟性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系统性、自信性、好奇性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二)对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较弱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校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维体系。虽然自从我国教育改革以来在教育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授课、数字媒体教学等方兴未艾,但是我国教育中还是缺少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但是,各层次教育的本质并没有根本的改观。教师在讲授课程中大多采用“灌输”知识体系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教”与“学”都缺乏理论与实践有效契合的理念与手段,这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2.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发展不均衡

从分析得出的数据来看,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得分不均衡;全体学生的7个维度的平均分均高于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较差的分值;但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50,在35-45之间,因此得出,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偏中性较弱,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相对较弱的是自信性。

3.不同专业批判性思维倾向有差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专业不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和总分方面都有所差异,这说明批判性思维倾向会受不同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影响,这也说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有一定的可塑性。

(三)提升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建议

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理念是通过课程得以实现的,要做到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引导缺一不可。因此,构建以课程为载体的双轮驱动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将成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

1.双轮驱动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

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过程中,学生自身要主动学习,自律学习例如构建主动学习,自律学习等。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互助合作以及个人协作等方式实施主动学习策略。

2.双轮驱动之二――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设计

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课程建设的首位,为学生们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加强信心、氛围融洽的学习环境;在经济学课程中开展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目的教学课程设计。首先,优化课堂教学,这其中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材料;其次,构建互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通过设计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思考。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容纳学生中各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书写书面报告等方式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创建一套具有统一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的新型课程考核制度,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考核目标,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随着课程范式改革而得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刘义,赵炬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J].华中科技大学,2010

[3]欧阳康.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2

[4]高瑛,徐莹.西方批判性思维研究:回顾与反思[J].外语学刊,2014(5)

[5]田莉莉.近十年来国内批判性思维研究及其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2015

[6]黄朝阳.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现代大学教育,2013(2)

[7]杨武金.逻辑和批判性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听力障碍;学习适应;对比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2-016-05

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掀起研究学习适应的热潮,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三个方面,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对大学生的研究甚少,对残疾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进入大学是个体一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它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开端。它既为个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使个体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相对而言,个体在学习适应方面遇到的困难是比较大的。本文将以健听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学习适应性上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了解健听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共同方面和不同之处,探讨对学习适应性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为特殊大学生的教学研究提供素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整群分层抽样从某特殊教育学院抽取大学生306名,其中健听生210人,包括特教专业95人,学前专业84人,语康专业31人;男生18人,女生192人。听障学生96人,包括艺术设计25人,计算机科学25人,计算机应用15人,视觉传达18人,园林13人;男生50人,女生46人。以班级为单位测试,当场回收。收回问卷306份,其中无效问卷5份,有效回收率为98%。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试,问卷主要借鉴了华师大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和徐小军编制的《学习适应性测验》。问卷共40题,涉及学习动力、专业兴趣、自主性、学习行为、自我管理、信息利用、环境抉择、知识应用和求助行为9个因子。学习动力指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专业兴趣指对所学专业充满热情与兴趣;自主性指能主动、自觉和独立地学习:学习行为指能选择和运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自我管理指能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时间进行有效计划与控制:信息利用指对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环境抉择指能选择与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知识应用指能把学到的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求助行为指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及时向学长、教师请求帮助。问卷答案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和,5级记分,其分半信度为0.6774,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28。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ll.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健听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总分的比较

健听生学习适应总均分为2.76±0.41,听障生学习适应总均分为2.58±0.42。健听生的学习适应分高于听障生。经检验,二类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3.474,P=-0.001)。

2.1.2 健听大学生和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各因子分的比较

经检验发现,二类大学生在知识应用、自我管理、环境选择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自主性、学习行为、信息利用、学业求助4个因子上健听生的分数高于听障生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学习动力上,健听生和听障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且健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专业、年级、性别的共同作用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此我们以学习适应总分和各因子分为因变量,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健听大学生的学业求助因子受到专业与性别的交互影响,环境抉择听生的分数低于听障生,在专业兴趣上健听生和听障生存在显著差异且健听生的分数低于听障生,见表1。

2.2 不同特征对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交互影响受到专业、年级与性别的交互影响;听障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行为受到专业与年级的交互影响,环境抉择受年级与性别的交互影响。见表2

2.3 健听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主效应分析

2.3.1 健听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分的主效应分析

由于健听大学生学习适应总分的交互效应不显著,我们进一步进行各主效应分析,结果见表3。总体上,健听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存在非常显著的专业和年级差异,性别差异不显著。具体表现为语康专业的分数

2.3.2 健听大学生学习适应各因子分的主效应分析

健听大学生环境选择因子存在年级、专业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因此我们对其他因子进一步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见表4。学习动力因子、管理决策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专业兴趣因子、学习行为因子、信息利用因子存在显著的专业和年级差异;学习自主性存在非常显著的专业和年级差异:知识应用因子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求助行为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2.4 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主效应分析

2.4.1 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分主效应分析

如表5所示,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分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年级及性别差异。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的总分

2.4.2 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各因子分主效应分析如表6所示,学习动力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二年级学习动力分数显著低于一年级;学习自主性存在显著专业差异,艺术设计专业的得分明显低于计算机科学和视觉传达专业;管理决策存在显著专业差异,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分数明显低于视觉传达专业:环境抉择存在显著专业和年级差异,艺术设计专业得分显著低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得分;二年级得分显著低于四年级。听障大学生学习适应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但男生的分数比女生高。

3 讨论

3.1 两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都亟需加强,听障大学生是学习适应性教育的重点对象

本问卷采用的是6级记分制,分数越高表明学习适应性越好。而此次调查中两类学生的学习适应总平均分都在3分以下,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无法完全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两类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的提高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听障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总分比健听大学生低,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是学习适应性教育的重点对象。

3.2 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是不平衡的,应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类大学生在各因子的表现上是有差异的。健听大学生在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上分数偏低,此结果和程海丰、张运生调查结果相一致闭。听障大学生在学习自主性、学习行为和求助行为上分数偏低。因此,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应该分别放在他们的薄弱环节。

3.3 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要密切结合年级、专业和性别特点

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年级特征,本次调查的三个专业中,语康专业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专业,学习适应性教育最需加强;本研究还发现大一的学习适应性最低,是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与徐富明研究结果一致,与于文军的研究不同。男生学习适应分数普遍低于女生,应是培养的重点对象。听障大学生方面。在所调查的五个专业中,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总分和因子分偏低。学习适应性教育最需加强;在四个年级中,二年级的适应总分和因子分较低,是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尤其在二年级要加强学习动力和环境抉择的培养;在两性中。女生学习适应普遍低于男生,应是培养的重点对象。

3.4 某些学习适应因子受到专业、年级和性别的交互影响,更应引起关注

学习动力缺乏是高校心理咨询四个常见问题之一。学习动力弱,学习表现就是需要低,意志薄弱,兴趣淡化,学习活动断断续续。自主性学习是大学阶段学习的最大特点。大学生只有学会自觉激发动机、合理制定计划,科学使用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听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专业与性别的交互影响,听障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受到专业和年级的交互影响,其影响是交错复杂的。更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

3.5 开设专门的学习指导课程,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