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范文第1篇

每一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我的胆子就特别小,经常有害怕的时候,因为现在在装修新房子,所以晚上爸爸妈妈都会出去只留我一个在家里,很迟才回来,因此我也会很怕,特别是2006年10月2日那天,我都快崩溃了。

在那天上午我在看电视,忽然我看到了一个鬼片的简介。那个鬼片太恐怖了,在看的时候顿时傻掉了,忘记把频道换掉,一直把这个简介看完了。天哪我一直都是谈“鬼”色变,更何况看了鬼片呢。幸亏那时我姐姐还在,不然说不定当时我就晕过去了。

我的恐惧心理越加的重了,因为晚上了。虽然我姐姐还在但我还是很害怕。后来我姐姐竟然出去逛街了,啊这简直对我就是当头一棒。我姐姐走后我就一个人蜷缩在床上看着电视,不过我再也不敢换频道了,生怕又看到了鬼片,之后我就开始发呆了,脑子里全部都是“鬼、鬼、鬼……”突然我想上厕所了,可我又不敢出去,真是左右为难,最后我决定要去,我努力是自己平静下来,俗话不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就大胆的走进了卫生间,刚刚要进去就看到了卫生间里有一个影子“啊!”一声大叫(我想这么大的声音连鬼都被吓跑了)马上跑回了房间里,刚才还想小便,现在那小便都被吓回去了,不过我想那可能会是心理作用就又壮着胆子过去了,开了灯才知道原来那是镜子里的我,我的心也放下来了,姐姐也回来了,从那以后我的胆子就变大了,不再怕鬼了。

希望大家不要相信鬼,其实心里有鬼才是最恐怖的。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桃姐;人物;叙事

2012年初,中国内地院线所上映的影片中,一部小投资的文艺片《桃姐》以其独有的朴实、真挚与优雅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这部影片将镜头聚焦于普通人,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点滴刻画,诠释了关于生死、爱、尊重、感恩等生命的严肃命题。《桃姐》使电影审美情趣深陷于好莱坞视觉奇观中的观众重新发现了平凡生活的美与纯真情感的力量,领略到属于电影的另一种久违之美。影片人物朴实无华,情节设置波澜不惊,但却犹如一缕清新、温暖的春风,沁润了人们的心灵,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此外,该作品在影评界亦或得了众多好评,一举获得台湾第48届金马奖三项大奖、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奖以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最受欢迎男演员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1]其口碑效应亦进一步推动了其票房收入的节节攀升。该影片在艺术与商业两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影片《桃姐》向观众讲述了少爷Roger与从小到大一直关照着自己的家佣桃姐之间的一段令人感动的主仆情谊。桃姐在梁家照顾一家人的生活,一干就是六十多年,耗尽了生命最好的年华,终生未嫁,无儿无女。梁家人移民美国后,年老的桃姐一个人留在香港,照顾由于工作需要而经常返港的少爷Roger。然而,平淡的生活却由于桃姐中风而被打破。她住进老人院后,对家务一窍不通,不知如何照顾自己的Roger在陪伴患病的桃姐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关心与照顾他人,体会到桃姐曾经为自己付出的辛苦与倾注的关爱。此后,Roger一直守在桃姐身边,陪着她度过了生命里最后短暂但幸福的两年时光。本文从影片的人物与叙事两方面出发,探讨了电影的审美特点。

一部影片的思想认识价值、审美价值与银幕人物形象本身塑造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对一部电影艺术作品,人们通常是以此为核心或出发点,来衡度电影艺术家对诸电影构成元素的艺术处理、电影特殊表现手段的运用是否富于创造性等。[2]银幕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与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整部电影作品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桃姐》这部电影对主人公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影片通过具体而平凡的人物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的情感世界,引发了他们关于生命的种种感怀与思考。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没有刻意安排一些戏剧化的人物矛盾冲突。主人公既没有面对人生大起大落的境遇,也没有曲折跌宕的情感波折。这里只有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和普通人平淡从容的生命过程。摄像机的镜头正像一双敏锐的双眼,捕捉下平凡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桃姐的人物形象正是在这样自然的、点滴积累的过程中,逐渐趋于完整、丰满起来的。这部影片中,导演通过变换人物所处环境,刻画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言行举止与心理状态以塑造人物性格。

首先,家是人物所处的初始环境。影片开始,桃姐衣着简朴,行动有些缓慢,上楼也明显吃力。然而,她却买了整整几大兜子沉甸甸的菜回家。紧接着,Roger的餐桌便出现了一道道精美的菜肴。饭后,桃姐又贴心地端上茶与切好的水果。而此时,主仆二人才有了简单的对话。桃姐站在厨房里,一边告诉Roger不要再吃牛舌,一边则手拿着饭碗潦草地吃着。可见,她的晚饭才刚开始。与朋友一起吃饭的场景中,Roger挑剔的口味也暗示了桃姐的出色厨艺和对少爷的宠惯。紧接着,镜头再次切回桃姐的厨房,她正精心做卤牛舌,与之前两人的对话形成照应,进一步体现了桃姐的慈爱。诸如此类的细节在这一段落中还有许多。影片开头的这部分虽短,导演却未放过一个细微的镜头,成功地让人物鲜活起来。这一系列细节,都在极为生活化的场景中展开,极其自然、真实,使观众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人物的生活之中。

其次,老人院是人物所处的主要环境。住进医院之后,桃姐毫不犹豫地要求Roger送她住进老人院。随后,整部影片叙事亦步入正题。摄像机镜头从家庭转入老人院这一公共空间后,桃姐与Roger之间的关系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同时,形形的老人,丰富了桃姐的生活容量,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导演又让观众看到桃姐坚强、宽容、自尊、善良的人格魅力。

她身体不方便,凡事却坚持自己去做;虽然对老人院的生活条件不习惯,却在Roger来看望时绝口不提;她帮别的老人缝扣子;劝金姨回家与姑娘过年;明知坚叔是为了寻找风流快活,桃姐仍宽容地将钱给他。但导演对桃姐与其他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始终注意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她并未过多介入他人的生活,而是以一个局外人客观、冷静看待一切。在除夕夜这场戏里。Roger回美国一家团圆,而老人院因多数的老人已经被接走过年显得空空荡荡。当Roger打电话给桃姐时,镜头分别在两个人之间切换,一边是以暖色调为主的,一家人欢度除夕的热闹景象,而另一边却是昏暗的灯光、空荡的走廊与安静的厅房。导演并未着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情绪,而是平淡记录着一切,与桃姐坦然面对一切的态度保持着一致。此外,在这一部分中,导演穿插了许多Roger陪伴桃姐的镜头,两人一改影片初始时的寡言少语,共同回忆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语言交流也越来越亲切、诙谐和默契。在这一过程中,观众进一步了解了桃姐辛劳的一生与温暖的心灵。人物形象进一步完整、丰满了起来。

最后,桃姐参加Roger电影的首映礼是导演为人物精心布置的又一典型环境。桃姐分外重视这次邀请。镜头中的她悉心装扮着自己,戴戒指、涂嘴唇、穿新衣,鞋子也擦得光亮。“盛装”之下,她挽起Roger的胳膊,两人以“大美女”“大帅哥”相互调侃,默契十足,亲切十足。看完电影首映后,两人走在夜晚的路灯下,Roger拉着桃姐的手,并细心地将她让到右边。桃姐谈起Roger的名字大大地出现在电影片头,内心满是自豪与欣慰,“你爸要是还在,一定开心死了。”“他不会。”“会。”“他不会,你才会。”桃姐尊重Roger的事业,虽然这些对她来说都极为陌生,但这并不妨碍她为“干儿子”的成就而深感自豪。而那句“他不会,你才会”的回答也一语道破了Roger对桃姐付出一切的理解、体悟与感谢以及对桃姐的认可。

从叙事风格上看,《桃姐》绝大多数镜头均采用有限视角,以近似于纪录片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桃姐和Roger主仆之间情感变化历程,以现实主义的路径展示平凡人的简单生活。影片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有桃姐或Roger的在场,通过他们的视角给予展示。全片弱化戏剧冲突,以生活流的自然方式安排情节,不人为制造故事也不刻意煽情,消解了影片的说教感,让观众在欣赏生活的平淡质感时体验影片真实的力量。如,桃姐的出场,就是去菜市场买菜这样最普通的场景。而从小贩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桃姐的反感,暗示了桃姐平时常来买菜而且比较挑剔。小贩们把冷库的温度调低后还假装客套让桃姐“慢慢挑”,桃姐则忍受着低温耐心地一头头挑蒜。观众在欣赏这一段的时候,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完全重合起来,在厌恶小商贩的丑恶嘴脸同时,也对刚出场的桃姐产生了淡淡的关爱情感。

影片中桃姐在老人院的生活更是接近生活真实,形态各异的人诉说着各自的故事:金姨被子女推卸赡养义务,像被踢皮球一样;梅姑虽不是老人,但身患重病却无力负担高额的洗肾费用,只能住在老人院使用他们的洗肾工具;坚叔是老人院的开心果,总是给大家带来欢笑。金姨过世,她的女儿痛哭着收拾遗物,而旁边的老人们波澜不惊、谈笑风生地下着棋。经常会经历身边人过世的老人院里的老人,他们早已看破生死,平静而淡然。影片大多数的情感表现都是站在极客观的角度上,平淡而克制,形成一种船过水无痕的姿态。[3]影片虽采用生活流手法,却没有人使观者觉得平淡或压抑,源于生活的有趣情节亦使观众沉浸在影片,如两个老人拿错假牙后找牙的奇怪表情,换回牙后在浑浊的水杯中涮一下就直接戴上的情节,就会让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这种张弛有度的白描手法,爆发出煽情无法匹敌的力量,引导习惯了快餐文化的观众慢慢静下心来,沉浸到桃姐的情感世界里。

从叙事线索上看,影片主要以线性的时间为顺序,讲述无儿无女的香港佣人桃姐晚年中风,住进养老院度其余生的过程。其内在又同时含有两条隐线:一是Roger与桃姐之间情感关系的发展,另一个则是桃姐面对死亡的心路历程。Roger与桃姐的情感关系,经历了由平淡的主仆向温馨的亲情关系的变化。返港的Roger回家吃饭,桃姐精心准备了他爱吃的一桌好菜,悉心摆放在桌上。Roger悠闲地吃饭,桃姐则伺候着,饭后又送上了擦手的湿巾、切好的水果和沏好的茶水。Roger品尝水果后慢悠悠地喝着茶,全然没有对桃姐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甚至还提出要吃牛舌,而桃姐亦无不自然的表现,这一段把他们主仆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在患病之后,无人照料的Roger才真切地体会到桃姐为他所做一切的弥足珍贵。在他去老人院看望桃姐时,金姨向桃姐打听Roger的身份,而Roger为帮助桃姐免于尴尬,便主动承认是其干儿子,这时他们的情谊已经深化,明显超出了主仆的范畴。随着Roger经常看望桃姐,他们的感情进一步加深。Roger陪桃姐吃饭,逛公园,整理旧物,情感亦越来越浓。Roger和桃姐看完电影首映后一起走,就如母子一般的牵手。而桃姐说要是Roger的父亲看到他今天的成就一定会非常高兴,而Roger则说“他不会,你才会”,表明了在Roger心底里桃姐早已不只是干妈,甚至比生身父亲都要亲。二人的情感也就此升华,犹如一对母子了。

影片另一个叙事线索是桃姐面对生命即将结束的心路历程。桃姐病倒以后,对自己的身体便有着清醒的认识,她为了不牵累Roger,主动提出住进老人院。来到老人院的第一天,桃姐的内心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那些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们满脸的皱纹,表情呆滞。从桃姐忐忑不安的眼神中,观众能够鲜明感受到其内心的波动。及至面对金姨的突然死亡与梅姑的离开,影片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昭示了桃姐对生命终将消逝的感慨与认知。银幕上,镜头从人物脸部侧面缓慢转向正面。桃姐的目光直视着前方,没有任何面部表情。这种无声的沉默,使观众更深切体会到桃姐内心正在经历着的复杂历程。随后,当桃姐因胆囊炎突发,要马上动手术时,她已经能自然而平静地面对死亡了。她对Roger说:“我不怕,人的命天注定”,还笑着打趣“吃奶嘴有时,进棺材有时”。

桃姐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豁达,既源自于其坚强的性格,也源自于Roger的关爱所带来的力量。人们从平淡如水的人生旅程背后,看到的是人性的爱与善带来的光与热以及平凡生命所爆发出的巨大而感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列孚.《桃姐》:简单的深意[J].电影艺术,2012(03).

[2] 陈玉通.从文学形象到银幕形象——电影改编问题散论[J].文艺评论,1987(04).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范文第3篇

实在是分身乏术。近一段时间,心姐无法回复每位要求复信的朋友。但这不等于就此撂手了。待忙过最紧张的阶段,喘口气,再了此心愿。借“通心桥”一角,心姐先向每一位热心读者问好并表示诚挚的感谢!关心《电影画刊》的读者这么多,尤其七期与读者见面后,说什么的都有。心姐一一拜读了。

首先得感谢上海的杨国侯老师。作为一名《电影画刊》的年长读者,我们每一点滴的进步和编辑中的疏漏,您都看在眼里装在心上写在信内,心姐只有敬佩,我想《电影画刊》所有的同仁都不会因您的“冲”而介意,读者对一份刊物的监督如此细致,只会鞭策我们步履更稳趋于成熟。

其次要感谢四川乐山的田祥和朋友和武汉读者黄丽巧。您们对第七期表示出的失望和不满,使我们在拿到刚刚印出的刊物时,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下子又沉了许多。因为是作了市场调研后的一次小小的新尝试,本来就不敢保证到底有多少成功率。记得出刊那天,七期美编早早地就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在刊物付印当中,我俩乘车赶往印刷厂时,连胳膊腕子都往外冒汗!结果还是有那么多的不如人意和遗憾。这些,也正是祥和朋友尖锐指出的。在权衡了众多读者来信反馈和近期市场访问后,同时也遵循并尊重刊物自身的客观规律和编刊周期规律,恐怕《电影画刊》还得再尝试几期后才能再作决策,关于这一点不知您可不可以体谅和谅解。心姐只能这样说,我们将尽全力办好刊物,摸着石头小心翼翼地过河。希望能在2000年,奉上读者较为可意的《电影画刊》。也希望您继续赐教。因为您是内行眼力。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影《桃姐》;电影音乐;人物形象;构建

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也具备自身的特征,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视觉与听觉已同等重要,电影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不仅能引导观众的情绪,同时能补充和深化观众对影片的艺术感受,在内心塑造属于自我感受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它能对人物情绪及内心情感变化进行细腻的描绘,在《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著名的美学大师宗白华曾对艺术形式做出了这样的分析,美和美术的共同点在于节奏和形式,形式是外在,节奏是内涵,两者的结合可以使生命变得有情调,在此基础上所有的艺术都可以理解为是音乐状态,由此可见,音乐对人物情感的表达以及心理变化的描绘具有绝对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的创作方式和形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音乐之于电影也不再是简单的辅助作用,除了渲染和烘托画面气氛外,它同样可以深化电影主题,凸显人物形象。尽管音乐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为抽象,对人物的描述不够直观,却也正是由于音乐的抽象性才使得它具有引导作用,让观众在脱离画面的基础上,塑造符合自己内心的人物形象。

一、电影《桃姐》及其音乐

《桃姐》是2011年一部以人名命名的作品,影片自上映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影片以对比传统人际关系与当今时代的差距为主题,故事的主人公Roger与桃姐是主仆关系,桃姐是Roger的家佣自小服侍他长大,她为这个家族整整工作了六十年,却在古稀之年中风偏瘫,在桃姐的要求下,整日忙于工作的Roger只好将她送进了养老院,一段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就此展开。住进养老院的桃姐发现,生活在养老院的大部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没人照顾,子女忙碌使得老人缺乏关爱,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性,导演特意安排了春节期间去老人院的探访,与一些当过家佣的老人聊天加深对他们工作的情况了解和感受。而Roger的扮演者刘德华也跟故事中的主人公Roger见面,谈论一些有关桃姐的往事,增加自己对角色的了解。

《桃姐》的音乐就像影片的情节一样真实简单,随着商业大片中各种华丽的音乐对观众听觉的强烈刺激,《桃姐》的音乐显得更为独特清新。影片的背景音乐是由女主角叶德娴演唱的一首《赤子》,“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和“断断折折”等叠词的使用配合着叶德娴沙哑的声线,将养老院老人们那种孤寂的精神生活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背景音乐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很短暂,但每次出现的时间都恰如其分,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能很好地突出人物处境及内心情感的变化。

二、电影音乐的人物塑造作用

电影音乐除了具备一般音乐的共同特征外,还能塑造人物形象,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对画面的塑造更为复杂,首先人物相对画面而言属于动态,其次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还要体现其静态的一面。相比之下电影画面主要是塑造人物外形,而音乐则是塑造人物内心,通过音乐观众能准确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音乐可以展现人物最本质的东西。

(一)人物外形塑造

人物外形的塑造通常包括表情、气质、精神、职业和外貌,内在形象则是人物情感和人物性格,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音乐对人物外形的塑造往往是通过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在情感烘托的基础上完成对人物外形的塑造,而音乐与画面的密切结合是塑造形神兼备人物的前提条件。相对于人物外形的直观性,音乐属于抽象型艺术,单凭听觉来塑造一个具体实在的人物外形是很困难的,因而利用音乐塑造人物外形的这类体现较少。

(二)人物性格塑造

电影音乐的第二个作用是塑造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对人物形象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角度,但性格又属于内在形象,所以得借助音乐的不确定性来表现,在音乐的撮合下各种本质要素被相互组合在一起,而这些要素就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音乐作为一个情感载体,它能容纳和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通过调节音乐的音量、节奏、旋律和配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例如带有歌唱性的旋律通常用来表现性格善良温文尔雅的人,节奏强烈的旋律用来体现人物性格的活泼开朗,而配器厚重的旋律则通常会用在深沉、老气的人物身上。

(三)人物内心情感塑造

内心情感是挖掘一个人物的深层表现,动作和语言则是体现人物情感变化最直接的方法,但针对内心细腻的情感而言,我们只能借助音乐来体现。音乐属于一门听觉艺术,相对视觉艺术的直观而言,它具有抽象和不确定性,但它在情感的表达和概括上所具有的优势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替代的,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抒情,对于情感的表现它能达到动作和语言都无法企及的地步。而在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及情感的细腻程度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桃姐”和“罗杰”的音乐形象构建

从作曲家创作的音乐旋律虚实的变化中,音乐成功完成了对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电影音乐创作者试图通过音乐将自身对两个人物的理解传递给观众,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由于身份不同而各自具有的性格特征。

(一)“桃姐”内心变化的音乐构建

音乐是一种创造能力很强的载体,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抽象而不够直观的人物情感。清代著名画家方士庶曾说过:山川草木都是由自然造化而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景象;而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只能通过心来创造情景,在心的引导下运手这是虚境,当虚境转化为实境,笔墨之间就不存在隔阂。同样在音乐创作中,旋律虽来源于生活,除了生活它还能勾勒出另外一种抽象美,这种美使人感到不确定,因而有虚幻之感。

影片中有一个描述桃姐住进老人院第一晚的情景,在半夜起来方便时她看到了很多失眠的老人,由于思念子女而闹着要回家,有的则通过散步、打太极拳等方式来消磨时间。此时桃姐的眼神逐渐迷茫,音乐旋律也在钢琴的和弦分解中起步,从慢逐渐加快就像是一晃而过的时光,淡淡的旋律让观众难以察觉,随着弦乐的加入管乐的音量也逐渐变得忽强忽弱,伴随着桃姐的思绪时近时远,或清晰或模糊,音乐引起的情绪突出了桃姐因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安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当桃姐习惯了老人院的生活后,她开始结识了新的朋友,心态也随之变化,当初那种不安和担忧也逐渐烟消云散,她开始变得积极并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康复治疗,生活似乎在朝着美好的方向迈进,但一切又是那么变幻无常让人难以预料。当桃姐得知在老人院认识的朋友梅姑离世的消息后,同样的音乐再一次响起,似有若无的旋律反映了桃姐飘忽不定的内心,心情又一次降到了谷底,她开始因为小事和Roger发脾气,桃姐的变化体现了她对死亡的恐惧。

音乐旋律的虚实变化正好体现了桃姐内心的起伏,尤其是音乐的虚化看似毫不起眼,却准确抓住了主人公内心的细微变化。美国某位著名的电影作曲家曾表示:音乐可以不动声色地为观众提供无意识的支持,也许你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却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这种无意识的支持,不仅增加了观众对影片情感的体会,同时也成功塑造了人物内心。

(二)“罗杰”性格特征的音乐构建

在中国的传统美中有两种美学境界,一是错彩镂金,二如出水芙蓉。在文章的前段提到了《桃姐》的音乐就如出水芙蓉般自然可爱,这种美就是传统美学境界中的第二种,这种美学境界讲述的是思想和人格美,而不是单纯的外表美。在历史上有许多诗人画家的作品都达到了“出水芙蓉”般的美学境界,如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作以及陶渊明的诗句,它们都呈现出一种清丽脱俗的自然美。《桃姐》的音乐就具备这种美学思想,朴实自然毫不造作,因而在罗杰性格特征的构建上非常成功。

影片开始是罗杰将要远行,在车上他想起与桃姐一起度过的时光,通过这种倒叙的方式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此时的背景音乐是一段简单的旋律,仔细倾听便能发现这段音乐都是由简单的和弦组成,悦耳动听的旋律并没有掺杂过多乐器的声音。在“罗杰”音乐形象的塑造上作曲家采用了钢琴独奏形式,通过罗杰对桃姐的思念而展开对桃姐形象的描述,在这段朴实的旋律中,我们能感受到罗杰的性格真实而善良,尽管桃姐已经离开人世,但却教会了他该怎样面对生活以及在生活中要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宋代著名诗人坡将奔流不息的泉水比作诗文,他希望诗文能达到奔流狂欢后归于平静的境界,这是一个简化艺术塑造的过程。当桃姐的身体稍微好转而回到家中时,两人翻出了过去的一些照片,并说笑着回忆起当年的故事,面对照片桃姐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罗杰此时心中也充满了感激,同样的音乐适时响起,简单的旋律伴随着熟悉的钢琴声将罗杰知足感恩的个性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平淡却不枯燥。在中国人的眼中“玉”一直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玉之所以美在于它绚烂之后的平淡,那种含蓄而有光泽的美,音乐也是如此,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是含蓄而绚烂的,这种平淡的美就是返璞归真的美学境界。

四、结语

《桃姐》的音乐真实而简单,就像是一杯清茶看似无味,实则滋润了我们的内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年轻人都将心思花在事业和工作上,对老年人的关爱则越来越少,长期之下人性与真情就渐渐远离。《桃姐》将人性真情的回归作为本部影片的主题,通过那淡淡的音乐和简单的旋律来告诉人们,平淡才是真自然才是美的道理,借助音乐旋律的虚实变化来塑造“桃姐”和“罗杰”两位人物形象。虚实结合是这部影片音乐最大的特征,导演借助音乐的塑造作用来描写人物的内在精神,通过“罗杰”的实来体现“桃姐”的虚,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影片的艺术效果被加强。清朝著名书画家笪重光在《画荃》中表示: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毕而神境出。这句话很好阐述了虚实有无的辩证关系,只有将实景描绘出来了虚境才好着手,当真实的环境被描绘出来了,一幅画的神韵也就开始显现了,这是绘画的基本要领。音乐也是如此,虚实相生方可体现无可描绘的精神,方能描绘出人物内心的“真”与“美”。

[参考文献]

[1] 何源.重新发现的美好——观影片《桃姐》[J].当代广西,2012(07).

[2] 沈萍萍.那些流水,那些花——电影《桃姐》叙事细节中的情感元素分析[J].大众文艺,2012(12).

我的姐姐电影简介范文第5篇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湾又多……

在电影《刘三姐》中,这美妙、悠扬、动听的歌声,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不仅在八桂壮乡瑶寨人人会唱,个个爱唱,在华夏大地的各族群众亦然,就连全球五大洲的国际友人也都会哼唱。

电影《刘三姐》摄于1960年春夏,1961年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各地公映,继而发行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旋即风靡全球。影片传播至今48年,久映不衰,深受广大观众、听众喜爱。据报载,新加坡当年曾连续公映120天,第二年复映又是连续120天的纪录。演员姜文回忆小时候看《刘三姐》的情景时曾说:“我小时候一直感受着电影带来的快乐,我连续看了17遍《刘三姐》。”张艺谋后来执导实景舞台剧《印象刘三姐》时说:“电影《刘三姐》让我影响至深。我小时候对刘三姐的印象,那就是人漂亮、歌好听,刘三姐是我儿时最美丽的回忆。”

《刘三姐》的问世,为中国电影增加了一部旷世经典之作,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电影。

导演苏里其人

时下知道苏里的人太少了,但一提起《祖国的花朵》、《平原游击队》、《红孩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却几乎是尽人皆知;电影里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幸福不会从天降》、《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成为国人的最爱。而这些影片的导演,就是已故我国电影界老前辈、杰出的导演艺术家,广西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苏里先生。

电影《刘三姐》是苏里亲力亲为,呕心沥血推出的一部经典之作,为广西打造出著名的文化品牌立下了一大功劳。人们永远感谢他为我们留下永恒的《刘三姐》,人们永远怀念他!笔者作为当年影片《刘三姐》摄制组的副摄影师,电影《刘三姐》的情怀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特回顾拍摄过程中的点滴情丝,以告慰摄制组的全体电影人。

苏里(1917―2005)本不姓苏,原名叫夏传尧,1917年1月26日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今当涂市)的一个贫民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为追求光明真理,于当年11月只身离开当涂,逆水行舟到武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一个偶然的机会,夏传尧得知了“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同志被释放出狱回到武汉的下落,便冒昧地给邹先生写信,强烈要求邹先生为他这位素不相识的青年写个“字条”,介绍他投奔延安。不几天,他居然收到了邹先生的回信。凭着邹先生的未落款的“字条”,夏传尧到了延安参加革命。在抗日军政大学里,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决定随母姓苏,改名“万里”。后来觉得多一个“万”字麻烦,最后索性就叫“苏里”吧!

在“抗大”,他跟随罗瑞卿同志开赴晋察冀抗日前线,参加过武工队、抓过日本兵、参加了四平战役,在部队立过功也受过奖。1938年秋,苏里被罗瑞卿副校长分配到“抗大”文工团,开始其话剧表演生涯。1945年被派遣到东北军政大学任戏剧队队长。1949年7月,在东北召开的首届文代会上,他被副主席亲自点名派往电影战线,转战到百废待兴、起步艰难的新中国电影摇篮――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出任导演,为他日后在电影王国里尽显风流提供了条件。

苏里曾在话剧《保卫胜利果实》中当过演员,做过编剧,而他最得心应手的工作是当导演。他先后执导了《祖国的花朵》、《平原游击队》、《哥哥和妹妹》、《青春脚步》、《红孩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战洪图》、《奇袭白虎团》等电影。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纪念评选出的中国电影100部中,苏里执导的影片就占了3部(其中《刘三姐》在1963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荣获4项大奖)。这样的导演在全国屈指可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说,苏里是“国宝级”老艺术家。因为《刘三姐》,苏里对广西这块红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刘三姐”情有独钟。

《刘三姐》应运而生

1959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向国庆10周年献礼热潮,素有“歌海”之称的祖国边陲的广西,各城各乡的文艺演出也不例外,可以说达到前所未有的空前热烈。在此热潮中,广西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根据壮族刘三姐美丽的民间传说,自编自演了山歌剧《歌仙刘三姐》。八桂大地以喜闻乐见的彩调剧、壮剧、采茶剧、侗戏、苗剧等形式来演唱《刘三姐》,一时遍及壮乡瑶寨,刮起了“刘三姐热”,热闹非常。其中柳州市的彩调剧《刘三姐》的演出,更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年秋天,中央歌舞剧院著名词作家、编剧乔羽先生,听闻柳州演出《刘三姐》,便商约其挚友、合作者苏里前往柳州看刘三姐的戏。乔羽比苏里先期到达几天,其间,乔、苏两位琢磨着:歌仙刘三姐这个戏,能否改编成歌剧或把它拍成一部电影故事片呢?

话说看到广西“刘三姐热”方兴未艾,自治区党委遂因势利导,以此推动广西的文艺创作,把广西的文艺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决定于1960年春在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文艺会演大会”。消息传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广西各地群众性的“刘三姐”创作活动更加积极而又扎实地开展起来。当时的主要领导全都亲自“挂帅”抓创作、抓演出。

1960年4月,“《刘三姐》文艺会演大会”在自治区首府南宁隆重举行。自治区政府礼堂、桂剧院、红星大戏院、南宁人民艺术剧院(市政府礼堂)四大剧院同时演出,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盛况空前。各地市县分别派出演出队(剧团、文工团),让最优秀的演员出演刘三姐一角参加会演。主要以广西四大剧种――桂剧、彩调剧、壮剧、粤剧为主,辅以一些地方剧种如邕剧、师公戏、采茶剧、牛娘戏、苗戏、侗戏、仫佬戏、文场戏以及丝弦戏等表演形式,演唱了各种不同版本的《刘三姐》,历时20多天,令首府人民及各地来的观众大呼“过瘾”。会演期间,各兄弟省(市、自治区)均派出了观摩团(组)专程到南宁观摩演出,反映强烈。

要拍《刘三姐》电影了

站在推进和发展民族电影的高度,自治区领导十分关注《刘三姐》电影的拍摄。先是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建议,后经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由南宁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厂前身,以下简称广影)与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联合摄制彩色故事片《刘三姐》。

而乔羽和苏里在柳州看《刘三姐》演出时的这一琢磨,与广西区党委的想法正好是不谋而合。经自治区领导研究,同意邀请乔羽先生出任编剧,请苏里担任执行导演。至于《刘三姐》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自治区党委则委托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柳州地委第一书记贺亦然同志去抓。

1960年4月初,乔羽、苏里两人第二次由北京抵达柳州,贺亦然同志安排他们入住柳州饭店“苏联专家楼”,单门独户,为剧本创作提供了幽静的环境。贺亦然还传达了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的两点意见:一、要求《刘三姐》在广西拍外景,把美丽神奇的广西山水风光作为背景去叙述故事;二、希望多用广西本土演员。乔、苏二人当即表示完全赞同自治区党委的意见,并提出外景当以桂林、阳朔为主,兼选其它。

由乔羽执笔,根据壮族民间传说而编剧的定名为《刘三妹》的文学剧本,从4月1日到12日,日夜兼程,终于完成了。剧本送至南宁提请自治区党委审查。不几天,电影《刘三妹》文学剧本获自治区党委原则上同意,但是,批示明确提出片名《刘三妹》应改回原来的《刘三姐》为好。电影文学剧本在柳州作了必要的修改,尔后定稿。乔羽在楼上卧室每写好一章剧本,苏里在楼下房间就分一章镜头,逐章写好分镜头。

正是在这个时候,组织决定派我参加《刘三姐》摄制组工作,任副摄影师。让我立即由南宁赶赴柳州,负责把电影剧本和电影分镜头实用本送去《柳州日报》印刷厂排版印刷、负责校对,直至拿到印好的电影分镜头实用剧本,分发给摄制组各个创作部门进行二度创作。这是我在柳州第一次见到了乔羽编剧和苏里导演,从此,我们相知相识,师从苏里开始我从事故事片摄影的艺术生涯。

漂流漓江采踏外景

《刘三姐》电影分镜头实用本印好之后,4月下旬,编剧乔羽、导演苏里会同美术师(长影的童景文、广影的张起旺)和我的老师(长影的郭镇庭、广影的尹志)带着我们一行,租用了渔家一条小船,轻悠悠地顺流而下从桂林到阳朔,沿途采踏外景拍摄地。我们自备好粮油食品,跟渔家一起生活,历时三天两夜。

一路上,漓江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似如梦幻的仙境,令大家如醉如痴。一路看来,朝晖夕阴,变化万端,黄昏、黎明、晨曦、烟雨、雾霭,千姿百态,风光绚丽多彩。各人取景、记录、绘画,一面行船,一面构思未来影片的展现和表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胜桂林”,如此青山秀水作为外景拍摄点,激起大家诸多的创作情怀,融入无限兴奋之中,都感到未来拍成的影片一定会很好看。

苏、乔、童、郭等一经合计,当即拍板选定:以书童山下作为“砍藤落水”、“我落石崖顺水漂”两幕的场景;以木龙洞作为漓江河畔对歌台;以临桂县五通茶山作为采茶姑娘在茶山走,“神仙听歌下凡来”一幕的场景;以徐悲鸿故居小河畔作为定情时“斧砍江水水不离”一幕的场景;以大榕树下作为抒发“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情感的场景……

此后,电影《刘三姐》拍摄成功,饮誉海内外。“影片介绍了桂林、阳朔美丽的风光,蜚声四起,一夜成名。千千万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在声誉上、经济上都大受裨益,这是当初人们没有料到的。”阳朔县委书记如是说。你知道吗?那棵著名的大榕树,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品牌,每年为阳朔县创造出800万元的经济收益呢!

黄婉秋出演刘三姐

经过初步遴选,拟饰演刘三姐的有:傅锦华(广西彩调剧团)、尹羲(艺名“小金凤”,广西桂剧团)、黄小曼(广西话剧团)等,其它演员则于1960年5月3日由南宁远赴长影准备试镜头,一待三姐一角确定后,先行拍内景,再到桂林拍外景。

这几位刘三姐候选人都是广西大会演中刘三姐一角的佼佼者,又是剧团的名旦。其中,广西彩调剧团的表演艺术家傅锦华是刘三姐一角的第一人选。但在所试镜头送至自治区党委审看时(由副导演姜树森专程由长春送样片回南宁),领导觉得她唱歌时口型太大不好看,形象不尽如人意,要求换人。

关于广西要求换主角的问题,摄制组报告了时任长影厂厂长亚马同志,他果断地决定:按广西区党委意见改换,重新录制唱段,重新拍摄已经拍摄的部分内景,所短缺的“矮克发”(AGFA)彩色胶片(一种国家进口严控物资),则由厂里调剂给予补足。当时,有人推荐过云南歌舞团的杨丽坤,可是苏里导演始终未同意,他坚持要启用广西本土演员。踌躇之时,苏里想到另外一个人,她就是桂林市的“刘三姐”黄艺琼。黄艺琼原定是饰演舟妹(歌舞剧中称“兰芬”)的,且舟妹一角已经试过镜头顺利通过了。苏里想:她聪明伶俐、天生丽质,体形小巧玲珑,表现起来无拘无束、落落大方,气质之中还有点野气――这,正是刘三姐的形象,刘三姐的气质。于是大胆决定启用她担任刘三姐一角。苏里和蔼地问她:“黄艺琼是你读书用的名字吗?”“不是,我原名叫黄婉秋,15岁那年到了剧团,因为学艺,所以剧团老师给我起了艺名叫‘艺琼’。”“那好,我让你恢复真面目,往后,大家就叫你‘婉秋’好吗?拍电影就用‘黄婉秋’这个名字。”婉秋乐意地应允了。

苏里让黄婉秋试两段刘三姐的戏。先来“绣绣球”一场。苏里故意没有给她多讲戏,以试试她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长影第三摄影棚里众目睽睽,有人暗中为她捏了一把汗:她还不到17岁呢,而且从来未见过拍电影,更不用说参加拍电影了。

只见婉秋从容地走出来,坐到床前,手执绣球轻轻地绣着,一曲情歌脱口而出:

花针引线线穿针,

男儿不知女儿心。

鸟儿倒知鱼在水,

鱼儿不知鸟在林……

摄影机“沙沙”作响,我们推着摄影移动车对准了她――中――近――特。一张红脸,羞答答;一双传情的眼睛,含情脉脉。“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太棒了!”有人失声大叫。大家暗暗地为她喝彩,苏里窃喜。

接着又试了一段“三姐骂财主”的戏。婉秋定了定神,酝酿好情绪,出场了:怒目圆瞪,双眉横竖,小嘴紧抿成一条缝――跟之前判若两人,三姐怒不可遏地唱道:

多谢了,

多谢你这好心人。

谢你拦路刀一把,

谢你捆人绳一根。

一阵冷嘲热讽、嬉笑怒骂,把地主骂得无地自容,表演出了“歌仙”的铮铮硬骨。苏里暗暗称道,“好一个高山上的红辣椒!好一个活脱脱的刘三姐!”传说中的刘三姐不就是这样吗?苏里看看副导演,又看看摄影师后说:“婉秋,你就是刘三姐!”

至此,制片主任宣布,过些日子,班子配齐,搭好摄影棚的景,先开拍内景。

就这样,她――黄婉秋,成了刘三姐,从舞台走出,到了水银灯下……

开始拍内景时,黄婉秋也还不是很适应,苏里就耐心地一点点地教,逐场逐段地讲,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戏并做示范。可以说,黄婉秋能把刘三姐这个人物丰满地呈现在银幕上,除了剧本所提供的良好基础和她本人的条件外,苏里导演所付出的心血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如人们所说“没有苏里就没有《刘三姐》,没有苏里就没有黄婉秋”。此话绝非夸张。

关于刘三姐的造型(包括发式、头饰及服装)问题,在送审样片时,韦国清(时任自治区主席)就关心地说过,刘三姐不要包头巾。其实,壮族裹包头巾,是比较落后的东西,不要刻意去猎奇,以为是特点加以宣扬,这不好。刘三姐是劳动人民,不宜穿裙子,衣着前可适当加一块小围兜,脚上可穿草鞋(用较好的细麻编织成),显得适当、得体。韦国清强调说,壮族没有特点,依我看“没有特点就是特点”。《刘三姐》主创人员便以此去努力、去探索、去研究、去表现,力争把这个人物塑造好。后来换上黄婉秋饰刘三姐一角的造型得到了广西方面的认可。于是,就成了现在看到的影片《刘三姐》的造型格局。

其他演员如莫老爷、歌迷、李秀才、舟妹则分别由广西话剧团的夏宗学、张宁、徐峻泰和柳州彩调剧团的张文君担任;阿牛、刘二哥、老渔翁、莫管家、罗秀才分别由长影演员的刘世龙、梁音、张巨光、贺汝瑜、李万城担任;陶秀才则由山西话剧团的马担任;两位丫环由广西演员刘凤英、张丽贤饰演。

三个“刘三姐”

1960年7月,电影《刘三姐》在桂林全部外景杀青停机,摄制组人马撤返长影,进行对白和音乐音响录音合成。为了让刘三姐的形象更完美,苏里导演特别邀请我国著名的长影翻译片配音演员张桂兰(曾在上影《红日》影片中饰女主角)为黄婉秋饰演的刘三姐配对白;决定让《刘三姐》歌曲原唱者――彩调剧表演艺术家傅锦华为刘三姐配唱,还让原广西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蔡秀英配唱铿锵有力的高腔调(骂“地主莫怀仁”的歌)。傅锦华(苗族)声音甜美,婉转又带有些“山野”味道,以其独特的民族气质和娴熟、委婉、美妙的歌唱表演,征服了广大观(听)众,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她为电影《刘三姐》的成功作出了无私的奉献。2005年6月,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庆典”中,她荣获“当代中国电影歌曲《刘三姐》优秀演唱奖”。

对此,人们幽默地说电影《刘三姐》有三个“刘三姐”――即黄婉秋、张桂兰、傅锦华,分别是“表演的”、“道白的”、“唱歌的”三位“刘三姐”。正是有了这三位演员的共同努力,才塑造了银幕上“刘三姐”这个人物形象。

这一“情节”鲜为人知。长久以来,甚至到了今天,许多观众只知道刘三姐的扮演者是黄婉秋,或者说,是黄婉秋演的刘三姐。自《刘三姐》公映至今,歌声传播全球,一晃48年过去了,历史在漫长的误读之后,央视崔永元所作的《实话实说》特别节目《电影传奇・〈刘三姐〉――“多谢了”》的播出,给人们实事求是的正确提示,还了历史本来的真实情形。

躺在担架上导戏

1960年7月,摄制组由长春抵达广西桂林、阳朔漓江畔拍摄外景,驻扎在阳朔县城的“中山纪念堂”。厅堂通铺,自带铺盖蚊帐,厕所、洗澡间均为临时竹木所搭,厨房也是在空地上自己搭盖的,生活条件极其简陋。导演、主创技师和主要演员则住在阳朔饭店,那时虽然没有空调,但条件相对好一点。

在阳朔拍外景期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十分匮乏,为保证拍摄工作和日常生活,桂林市特批给摄制组全体人员每人每天2两猪肉(每天用汽车由桂林拉回阳朔),阳朔县委还让县粮食局配给每人每天2两板栗仁(阳朔盛产板栗)以补充大家食粮,摄制组同仁深受感动和鼓舞,决心努力把《刘三姐》电影拍好。

《刘三姐》的外景拍摄大部分是在江面上,本片又是一部古装戏,演员每次做头饰、化妆都要2~3个小时,为抢时间,演员和化妆师不辞劳苦,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化妆了;因为影片唱歌的地方多,需要使用放声器,演员就跟着放声器的声音速度对着“口型”同步拍摄;又因为需使用20个大型蓄电池(每个蓄电池20多斤重)以及摄影灯光器材等,工作人员必须赶在天亮前,把必要的录音、摄影器材、服装、道具等从住地搬上车,送至约1公里外的江边码头,然后乘机电船到片场,天天如此。一切拍摄准备工作须抢在天亮之前做好,这样待太阳升起时就可以开拍了。从上午一直拍到傍晚8时才收工,然后再由福利景点逆水行船返回阳朔城,行程约两个小时。回到县城驻地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再加上个人洗漱、冲凉、洗衣服,躺下来时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而制片部门还要研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睡得就更晚了。每天凌晨而起到“披星载月”而归,历时半个多月。

一天清晨,天还漆黑,剧务林辰与制片组其他同志,从伙房里抬出一个装满着刚烧开的开水的大木桶。正把大木桶抬上高坡的公路时,苏里看见抬开水的同志行走吃力,便前去帮忙用力托着木桶,因木桶失去平衡,突然间桶底整块脱落,满满的一桶开水全洒在他的双腿上,腿上皮肤全给烫伤了。“苏导双腿被烫伤啦!”大家立即把他送到66公里以外的桂林市人民医院进行紧急治疗。此时,摄制组也骚动起来,大家十分焦虑不安:这一来,电影将要停拍了,咋办?

未料想,苏里只住了一天医院,接受简单处置后,双腿缠着绷带,第二天就返回阳朔,照样到外景地导拍,这时,大家才放下心来。那些天,苏里都是由大家抬着担架到片场的,在担架上指导拍摄。苏里说:“没有想得太多,那么多人等着,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把戏停下来,活着就干,死了就算。”又说:“那时候年轻,拍起戏来什么都忘了。”苏里就这样在担架上,每天拿下60多个镜头,因此得了个新外号――“拼命三郎”。

8月的漓江,骄阳似火,热气灼人,气温达40℃。在烈日下虽有阳伞遮阳,苏里光着膀子,双腿还是疼痛难挨,暂

时没有戏的演员刘世龙、梁音、夏宗学等专门用扇子为他赶蚊虫、扇凉风;入夜更是痛苦不堪,难以入睡,大家又为他取盆凉水擦擦背,以解暑热。

漓江水中的艰难拍摄

由于影片有相当部分是在江上拍摄,且其中60%的镜头是唱歌的,所以,演员如何才能自如地在江上既较好地唱歌表演,又撑好竹排(筏)划好桨,就成了一道难题,特别是小船在漂流中,晃动摇摆、不听使唤的情形下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大家想尽办法,除了特定环境要展示的全景外,如拍到中、近景镜头时,所有制片、置景、服装、道具人员以及没有戏的演员统统下河去,采取拉、推、拽、牵竹筏或小船的办法,以保证船儿如“行云流水”那样平稳行驶,提供演员演好戏的舞台。那些日子里,工作人员从早到晚泡在水中,皮肤都泡白了,甚至泡出了水泡泡,直至把船上的戏拍成功为止。大家说,为了《刘三姐》,心甘情愿!

黄婉秋不习水性,让她在竹排上表演及唱歌,显然难以完成,何况是过湍急的险滩,极容易发生危险,她虽然经过多次努力去练习,仍然掌握不好。正在为难之时,苏里导演发现了协同我们拍摄工作的一个叫关秀的阳朔渔家姑娘,身材与黄婉秋接近,长得也酷似刘三姐,便急中生智,请关秀姑娘作替身。这位姑娘腼腆地笑:“好,我来当一回刘三姐!”于是,完成了江上漂流。这便有了影片开头――漓江、书童山下,刘三姐被“砍藤落水”――“我落石崖顺水漂……”的歌声自远而近,她凭着手中的一根竹竿,脚下一串葡萄藤,纵横自如地拨开身边的波浪,一路粼波而来,划过急水险滩……

其它的如江上老渔翁收留刘三姐的一组唱段,以及在著名画家徐悲鸿故居畔(抗战时期)的江河上,阿牛哥与三姐划着一只小船轻悠悠驶入画面,含情脉脉地唱:“妹莫忧,浪大也有打渔舟……”“刀切莲藕丝不断,斧砍江水水不离……”等情景镜头,都是工作人员泡在水中,用铁丝轻轻牵动着船儿划行下拍摄完成的。

“对歌”是刘三姐的重头戏。景点就在桂林市中心叠彩山脚下木龙洞前漓江边。在市有关部门和航运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内江河各点调来了350条大大小小的木船,从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专、桂地师范、部分中学生以及一直跟随摄制组当歌伴的柳州市全国职工会演代表队、阳朔县文工团等召集来1000多名群众演员(加上自发来看热闹、看拍戏的群众约有几千人)。群众演员的服装统统由参加拍摄的群众自己穿来。“对歌”一幕,从当天清晨开始,一直拍摄到傍晚7时许,歌声四起,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些群众演员高兴地说,过了一把“电影瘾”。

这中间还有一段“特殊”的拍摄。饰演刘三姐的演员黄婉秋,身高1.60米左右,而与她配戏演刘二哥的演员梁音其身高1.78米,这一高一矮搭配相差近20厘米。如按常规拍摄同一画面,则二人悬殊太大,银幕效果不佳,会显得别扭、不好看,视觉上也不舒服。根据这一实际,经摄影小组建议并得到苏里导演赞同,我们把刘三姐穿的草鞋跟部垫高了3厘米。当刘三姐边走边唱:“不是命,不是生来就命苦……”,镜头由中景推近景时,又在三姐脚下铺垫上一块长木板,让她在木板上慢慢走近。这样,就拉小了高矮差距。亲爱的读者、观众,凡有刘三姐的镜头,演员黄婉秋穿着的草鞋都是已经垫高了3厘米的,我们把她“拔高”了,你看得出来吗?

永远的怀念

苏里是新中国第一代老电影人,他把一生献给了电影事业,为共和国拍出了多部不朽佳作,为中国电影立下了丰功伟绩。可是,苏里却十分自谦,他对别人总是这样说:“我不认为我的影片拍得多么好,拍得多么高明。”(苏里《我的艺术生涯》)他始终把一切处于低调之中,处于耀眼光芒之外。

2004年冬,苏里及夫人应邀来南宁过冬,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邱石元拜访过他,后来邱先生撰文《怀念苏里同志》说:“我们这一代就是看着他的电影,唱着‘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的歌曲成长起来的。”又说,“我告诉苏老,看《平原游击队》至今已半个世纪了,影片快结束时,李向阳手执双枪击毙日本鬼子松井队长那个场面在我的脑海中印象仍然十分清晰。苏老连忙说,那是郭振清(饰李向阳)、方化(饰松井)同志演得好。”

夏衍同志曾指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是我国农村题材划时代的作品。”苏里说:“那是马烽(山西作家,《年轻人》影片编剧)写出的好剧本。”“演员金迪(饰孔淑贞)、李亚林(饰高占武)、梁音(饰曹茂林)演得好。”“歌曲好听,是乔羽写的好词;张棣昌谱的好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樱桃好吃树难栽》);演唱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富含感情唱出的山西味儿!”

《刘三姐》影片好看、歌好听、山水美、景观靓、人漂亮,(《刘三姐》影片于1963年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最佳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最佳配角奖等)这是广大观众认同的事实,可是苏里却这样说:“那是乔老爷(指编剧乔羽)的功劳啊。”“还有雷振邦(作曲家)、摄影师小郭(郭镇庭)和尹志、美术师阿童(童景文)和起旺(张起旺),包括黄婉秋、傅锦华以及大家所作出的努力!”苏里惟独没有说他自己,把一切功名都推开。

苏里为人坦荡、胸无芥蒂、平易近人,“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讲,他可能纠正你,但绝对不会出卖你。一切本本分分,一切自自然然,不须设防,不须作态。”(乔羽:《我的老大哥苏里》一文)苏里平时生活简朴,一身布装衫,个子不高,略瘦,右脸有一块较大的胎记,看起来实实在在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以致出入宾馆饭店会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笑话来。1960年初,苏里在拍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后,为《刘三姐》之事首次来南宁,有关部门安排他入住明园饭店(当时南宁最好的饭店之一)。一天,他外出买了些民族服饰花边和简装的民族图案资料,回到饭店门口时,却被门卫拦住不让他进去,说什么都不相信他住在这儿,还拉着他到值班室一再盘问,把苏里弄得哭笑不得,不过他并不生气,反而一直耐心等候来人接他。后来,警卫团团长赶来了,惊奇地说:“苏里同志,怎么是您?”这才解了围。原来这位团长是当年苏里的警卫员。这时,警卫团长和饭店经理向他道了歉,批评战士没有礼貌,错待了客人。后来,苏里由南宁去桂林,之前南宁已有电话告之请榕湖饭店派车到火车站接人,没想到在车站里,又发生了“接不到人”的尴尬笑话:当列车将要到达桂林站时,苏里从中铺上跳下来收拾行李准备出站,一不小心,衣袖被撕了一个大口子,缝无法缝,卷又卷不到一块,他便索性撕了下来,这就使他看上去真有点“衣衫褴褛”的样子。列车到站后,苏里下了车老实巴交地站在站台上,等候车子来接他。而站台上确实停着一辆漂亮的小轿车,但直到出站的旅客陆续走光了,轿车上的司机巡视了四周也没认出苏里来,就把车开走了,回到饭店向领导报告说,没有看见苏里。苏里没等到来人,只好雇了一辆三轮车自己到榕湖饭店。在服务台登记入住时,又被盘问。服务员打量了半天这个穿着半只袖子、脸上又有一块黑疤痕(胎记)的来人,看了看介绍信后,便搪塞般地给他随便安排了一间普通双人间。苏里啼笑皆非,但是他还是没有发脾气。第二天,桂林市领导和桂林步校(即今陆军学院)校长陈海涵少将、政委王衍峰大校――苏里“抗大”的战友,来到饭店看望他,这才帮他重新调换了较好的房间。

苏里为人和蔼,与群众(摄制组同事)打成一片,他关心别人胜过他自己,没有一点大导演的架子。1962年1月,笔者随苏里(还有制片、场记、摄影、录音、美术等技师)由长春到山西,为拍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与作者马烽先生商谈修改剧本和初选外景的事,一同到了大同、榆次、洪桐、临汾和候马市。苏里资深级别高,享受软卧待遇,可是,他始终坚持与大家乘坐硬卧、硬座,这样,可以和大家一起开心。他把软卧的差价额全部补贴给大家做伙食费,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伙深受感动。

1961年六七月,《刘三姐》摄制组由长春到桂林拍外景,每次出行,苏里都以同样的方式,将省下来的车钱,叫制片部门发给工人老师傅去买樟木箱。每个3元钱,一次能买许多个樟木箱,工人师傅很感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