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第1篇

1 研究 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 旅游 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2](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 应用 对比的 方法 , 分析 了 中国 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3](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4](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5](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6](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7](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 文献 ,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8](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 理论 进行了研究。Miossec[9](1976)和Gormsen[10](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 and 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 问题 。 在前苏联,地 理学 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14],1982)。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 社会 经济 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1.2 研究意义 英国学者Mitchell.L.S[16](1985)在《旅游地理学:综述与展望》中,就已经预测了美国、加拿大两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今后的 发展 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会逐步代替描述性研究(转自李山,中国部级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研究,1999)。日本学者石井英也[17](1988)在《空间 时代 观光旅游地理学的课题》一文中也提到,日本传统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讲,研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探索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关系,其结果不仅可以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预测以及定位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其他景区的“旅游标准化”建设、新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提供 参考 标准,为我国旅游业步入正轨化、规范化,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科学 技术以及理论上的保障;从理论上讲,本文虽属应用研究,但通过一定标准的样本群,定量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问题,可以弥补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旅游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另外,本研究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以后将要制定的关于旅游城市的评优标准、各种旅游示范区的评定标准,提供了由实践检验获得的论证和建议。 2 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分析 2.1 国家4A级旅游区(点)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直观的了解某个模型的分布状况,是聚集的,均匀的或随机的,但这几种情况常常会同时呈现出来。“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地确定布点格局情况的方法就是最近邻分析法”[18]。 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宏观上呈点状分布,因此可以根据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最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测出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取这些距离的平均值r,即表示邻近程度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简称最邻

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第2篇

1.1历史因素作用机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来讲,历史因素是指已经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状况,而历史因素作用就是指其会对未来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也就是说在演化的进程中,原始的区域地理优势将会被放大。具体到我国的区域经济中,拥有这种原始的区域地理优势的是东部地区,尽管在最初发展时受到了限制,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依然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1.2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在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进程中,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础性经济制度变化的影响,所谓基础性经济制度,是指产权分配、界定、保护与实施方面的基本规定,基础性经济制度的变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空间的变化,是其演化的基本动力;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变化的影响,规定和政策的制定机构包括中央及地方,规划及政策的变化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促使空间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1.3产业集聚和区位选择机制第一,产业集聚机制。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想要发展经济时,一般会优先发展区域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之后再以此地区带动其他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相关企业及行业的集聚;其二,实现资源共享,给企业及行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其三,有效地降低企业及行业的信息成本及交易成本;其四,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第二,区位选择机制。区位选择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成本因素,这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是经济技术因素,所起的是制约性作用,一般来说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消费水平、市场容量等都会比较强,因此产业在集聚过程中自然会选择这样的区位;三是行政政策因素,当一个地区的行政政策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企业或行业集聚越会倾向于这个地区。

1.4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产业空间转移机制无论是何种产品,都具有生命周期,产业也是如此,同样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且产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优势区域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产业初创期、产业发展期以及产业成熟期。

2中国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变化

2.1从集聚到扩散2006年到2010年为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在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的空间分布状况逐渐地呈现出扩散的趋势。在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方面,明显地呈现出了“北上西进”趋势,也就是说工业的空间分布逐渐由东部地区向东北和中西部转移。这一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说明中国制定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经出现了实施效果。实施了新规划之后,由于中国区域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变化,使得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增快。而且,在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东部地区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这也使得一些产业将发展目光转向了中西部。

2.2服务业的集中化趋势一直以来,东部地区都是众多经济活动的中心,新规划实施以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转向了中西部,虽然东部地区的GDP及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都有所下降,但是这并未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地位产生影响,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服务业不断地向东部地区集聚。从1992年开始,服务业开始向东部地区集聚,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但是并未影响到服务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现今,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东部地区新的增长极。同时,服务业的集聚将会促进东部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东部率先发展”的实施。

2.3资源配置的新变化第一,主要规划的区域分布。在“十一五”末期,中央政府批准或批复了较多的区域规划,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一类是“国家战略层面区域规划”。从地域上看,这些新的区域规划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依然是重点规划区域,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调整期。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依然占据着一半以上的比重,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状况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经济发展出现衰退,也依然要将东部地区作为主要规划的分布区域。第二,投资空间分布的变化。经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可知,从1999年开始,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下降,而其他三大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则不断上升。另外“,十一五”期间的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要快于“十五”期间。由此可以看出,现今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促使制造业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转移。第三,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近几年,东部地区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尽管这些问题制约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很有活力,而且经济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大部分劳动力依然流入了东部地区。在工业劳动力就业方面,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在2006年开始下降,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重则开始上升,但是东北地区也是不断下降;在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方面,东部地区一直在上升,其他三大区域则一直在下降。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

新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特征,出现了产业转移的新现象,由此也带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从省际相对差距来看,各省人均实际GDP变异系数开始缓慢下降,随后这种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从省际绝对差距来看,在“十一五”末期也开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发展下去,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进入到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

4结语

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概念整合网络 突生结构 创新意义 压缩

一、引言

许多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理解关键在于对比和匹配源域与目标域,即如何选择源域的结构并分配到目标域上。但是,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匹配和选择可以解释部分隐喻,但是还有许多隐喻,其源域特征和目标域特征均不能作为隐喻理解的基础。隐喻的理解涉及一系列既不属于源域,又不属于喻体目标域的特征或结构,我们称之为突生结构。概念整合理论对于突生结构进行了相当多的有益的讨论,认为突生结构对于隐喻的理解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概念整合理论对于隐喻语言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四空间模型”,即概念整合网络(CIN――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整合网络的形成包括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映射、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选择投射、回射到输入空间、新的动态结构的产生等一系列操作,以实现网络的动态平衡(束定芳,2008)。在概念整合网络中,新的动态结构的产生是突现的。本文的重点是描述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并指出隐喻的创新意义不在于合成空间中的突生结构本身,而在于突生结构与整个网络的联系,另外,隐喻的创新意义不仅在于意义上产生新的概念,而且在于意象上的形象性和美感。

二、概念整合网络

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 等人从心理从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心理空间理论最早被是用来解释指称的模糊性、基础空间与建立空间中结构的互生现象等。Fauconier认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s)。”(Fauconnier,1994)当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其他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后,便会形成新的心理空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概念整合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概念整合网络正是反映这一在线的、动态性的语言―认知心理活动过程的模型。

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二者之间会建立跨空间映射;跨空间映射利用两个输入空间的共享抽象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或者发展额外的共享抽象结构,这些共享抽象结构所存在的空间即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第四个空间是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是从输入空间中选择投射并整合产生的,它可以各种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突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并可把这一结构回射到网络的其它空间(张辉,2003)。四个空间正是通过映射、选择投射和压缩等方式连接起来,并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Fauconnier &Turner,2002)。概念整合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允许突生结构的出现,在概念整合网络中,突生结构的产生、位置及与创新意义的关联一直是概念整合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Fauconnier,2005)。

三、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

在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中,很多文献都强调突生结构的存在,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突生结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理解语言时,突生结构很容易就能获得,但是当开始分析它时,会觉得它极其的复杂,因为突生结构的产生涉及复杂的幕后认知过程。突生结构并不直接来自于输入空间,其产生的心理过程非常复杂,以“the boat race”为例,两个输入空间都不存在“竞赛”这一概念,但是在合成空间中却出现了,这一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是什么?其存在的作用又是什么?

1.新成分

合成空间中包含一系列输入空间中不存在的新成分,这是通过将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中获得的。有时,合成空间中的某一成分可能与两个输入空间都有关系,那么,通过直接整合可以获得以前不存在的新结构或新关系。通过直接整合产生的整合只是想象性的整合关系,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在The surgeon is a butcher中,可以直接整合产生真实的推论,如:屠夫会进入手术室对病人手术,这一场景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

2.突生操作

Fauconnier认为,整合过程是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进行运演,产生第三个空间,即复合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并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阐释(elaboration)这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形成突生结构(emergent structure)(Grady & Coulson & Oakley,1999)(汪少华,2001)。

(1)组合(composition)。将两输入空间的投射组合起来 这种组合后的投射形成各个输入空间以前均不存在的新关系。

(2)完善(completion)。通过直接组合产生的新结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这时,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突生操作可以使得这些整合关系变得有意义。将合成中间中的某一结构补充完整(Pattern Completion),使得从输入空间投射过来的材料与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 一致,从而使某一场景变得有意义。例如:屠夫进入手术室时,我们会想,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医生或这是一个蓄意谋杀,通过这样将一个场景变得有意义,而我们可能也随之获得了“不合格”这一突生特征。这就是突生操作中的完善过程,完善过程最常用的手段是加入一个新的特征来使某一场景有意义,所以这一过程通常是突生结构的来源。

(3)扩展(elaboration)。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进行扩展。当突生结构与现实中的长时记忆联系起来时,即可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 (emergent logic)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这一运作可能是非定向的,无法预测的,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Grady & Coulson & Oakley,1999)。

任何突生结构都是在整合两个输入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不属于其中的任意一个输入空间,且突生操作的三个过程并不存在先后关系,突生结构可能出现在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另外,该过程产生的突生结构可能不止一个,与认知主体和语境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认知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突生结构,甚至同一认知主题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突生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3.压缩

概念的整合必须有概念的压缩(conceptual compression),两个参与整合的概念域(输入域)及其之间的联系有选择地压缩到一个整合域中。概念整合网络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其将分散的概念结构压缩为合成空间中可理解、可操作的情境的能力,这些压缩得到的合成空间是可记忆的,且可以弹性地扩大来掌管其所在的网络(Fauconnier & Turner,2000)。可以说,概念整合是一个很好的压缩工具,不同相关空间的选择投射和合成空间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压缩过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0年代那个长辫子姑娘是我现在那个剪短发的妹妹”。

涉及的两个概念域,一个是“50年代域”,一个是“现时域”,两个域之间有时间距离,在概念整合中,通过压缩,“长辫子姑娘”和“剪短发的妹妹”被等同起来,它们中间的时间距离被略去,即时间这一关键关系被压缩。

“电影中那个长辫子姑娘是我那个剪短发的妹妹”。

涉及的两个概念域,一个是“电影域”(角色),一个是“生活域”(演员),两个域之间有空间距离,在概念整合中,通过压缩,“长辫子姑娘”和“剪短发的妹妹”被等同起来,它们中间的空间距离被略去,即空间这一关键关系被压缩。

除了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关键关系之外,因果关系、变化关系等各种关键关系都可以在概念整合网路中进行压缩。概念整合网络中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关键关系被压缩之后,产生了比较简单的结构,简单产生力量,动态的突现结构由此产生(沈家煊,2005)。

四、突生结构与创新意义

通过突生操作产生的合成空间中的突生结构通常是比较简单的结构,但是正是这一简单的结构产生了创新意义,本章节将解决“简单―创新”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阐释突生结构与创新意义的关系。

1.突生结构的简单性与可及性

概念整合网络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通过合成空间内的突生结构通常要比输入空间中的结构简单(Fauconnier,2005)。在the Bypass例子中,合成空间中的“三个小孩给病人做手术”这一场景,远比输入空间中“提高全民教育以在将来提升社会效率和竞争力”这一场景简单。事实上,合成空间中的突生结构本身并不是一个创新意义的结构,而是一个人人可及的、简单的结构,正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才使得合成空间在概念整合网络有巨大的解释力。

2.突生结构的复杂性与创新意义

Croft曾批评概念整合理论,虽然概念整合网络相对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两域模型在隐喻理解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该模型只描述了输入空间之间传统特征的合成,而对于隐喻的创新意义却未能详加描述(Croft,2003)。这与概念整合理论中关于突生特征位置的理解相关。在1997年之前的文献中,Fauconnier曾多次提到,突生结构存在于合成空间之中,“Fauconnier(1997)认为,合成过程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运演产生第三个空间,即合成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并形成层创结构 (emergent Structure)”,所以,如果在合成空间中看突生结构,那么突生结构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学者们发现,如果把突生结构局限于合成空间之内的话,会产生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突生结构既是简单的,又是概念创新的。“简单―创新”的矛盾无法解决。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突生结构不是局限于合成空间之中,而是存在于整个概念整合网络中。

那个外科医生是个屠夫。

这一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即“外科医生”与“屠夫”,通过部分映射及整合,将两个并不含有太大关联的概念域整合到一个合成空间中。在这一隐喻的概念整合网络中,“外科医生施手术刀于病人”作为一个输入空间,“屠夫施屠宰刀于猪羊”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在输入空间1中,外科医生做手术的目的是救生,切除腐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在输入空间2中,屠夫剔肉是目的,杀生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两件事情的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束定芳,2008)。但是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又有对应关系,二者有一个共同的抽象结构“某人X施刀术于Y”,这一抽象结构构成了概念整合网络中的类属空间。整合网络在输入空间1和2各选取一部分(外科医生动刀的过程和屠夫动刀的目的、手段),并借助类属空间,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形成“外科医生施屠宰刀于病人”这一合成空间。但是,合成空间中“外科医生施屠宰刀于病人”这一整合意象是一个非真实的新关系,将这一关系整体回射到“外科医生”输入空间,通过突生操作的完善过程:医生的目的是救病人,但是用却是屠宰这一杀生手段,用杀生的手段来实现救生的目的,要使这一个结构存在合理,只能突生出一个新的结构,即“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由此可见,该隐喻的突生结构“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是合成空间中的整体意象回射到输入空间1时,通过完善和拓展产生的,而并不是存在于概念整合网络的合成空间之中。整合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突生结构本身,而在于突生结构与网络中个空间之间的联系。

五、双重意象

相对于日常语言的概念整合过程,隐喻语言,尤其是新奇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对隐喻形象性的解释。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引入“屠夫”这一概念域,也不必以隐喻的语言方式出现,之所以选择隐喻表达的方式,就是因为隐喻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及其产生的美感。概念整合网络对于隐喻的理解及工作机制,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已经相当透彻,但是对于隐喻的形象性,在概念整合网络中却并未体现出来。事实上,在突生结构在回射到“外科医生”输入空间的同时,突生结构与另一个输入空间即“屠夫”输入空间也存在着联系。前者是意义上的整合,而后者则是意象上的整合。

概念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纯语言的理解过程,有些概念或结构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者的大脑中会形成一个意象。由于隐喻通常要涉及两个概念域,因此与之相关的一个想象就是隐喻的双重意象(double image)。所谓的双重意象,就是指隐喻中的异常搭配,不但勾起了通常的联想关系和相对应的意象,而且诱发了听话者对新的搭配所构成的意象的想象(束定芳,2008)。例如: 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根据概念整合网络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那个外科医生技术拙劣”这一意义,在意义整合的同时,由意义引发的意象也在进行整合。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脑海中会迅速出现“医生做手术”和“屠夫切肉”的情景,由于这两个场景存在于同一句话中,大脑中便迅速将两个意象合并到一起,浮现出“屠夫做手术”的意象,这一意象比概念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反映。由于“屠夫”这一意象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意象是“切肉”、“杀生”等容易引起人们恐惧情感的图式,而做手术本应由技术精湛的“医生”进行,两个意象引起的冲突,让人们更加感受到这一隐喻的形象性。正因为隐喻的这种双重意象性,隐喻才具有一般语言适用所不具备的、将本来属于某一领域的事物特征转移到另一领域、所引起的相关意象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动态互动过程。

六、结语

概念整合理论在隐喻方面的研究已经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概念整合网络中突生结构产生的过程,并指出突生结构不是只存在于合成空间之中,而是动态的存在于整个概念整合网络之中。创新意义的产生不在于突审结构本身,而在于突生结构与概念整合网络中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另外隐喻的新奇性和生动性不可以只从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概念产生的意象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对隐喻的感官认识,双重意象是隐喻生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Coulson,Seana.& Gilles Fauconnier.1998,in press.“Fake Guns and Stone Lions:Conceptual Blending and Privative Adjectives”.Cognition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 ed.by Daniel Jurafsky,Laura Michaelis&Barbara Fox.Stanford,CA:CSLI.

[2]Fauconnier,Gilles,&Mark Turner,Compression and global insight.Cognitive Linguistics,2000.11,3/4,283-304.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Fauconnier G.&Turner,Compression and Global Insight,Cognitive Linguistics,2000.11-3/4:283-304.

[4]Fauconnier G.& Turner 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18.

[5]Joseph E.Grady,Todd Oakley,Seana Coulson,Blend and Metaphor,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G.Steen & R.Gibbs (eds.).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9.

[6]沈家煊.语法与认知: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1).

[8]束定芳.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1).

[9]王红孝.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外语学刊,2004,(6):66-72.

[10]王勤玲.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对比研究.外语学刊,2005,(1):42-46.

[11]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3):37-43.

[12]张辉.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13]张辉.形名组合的意义建构:概念整合和物性结构的杂合分析模式1.

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社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48-05

随着启蒙时代历史哲学的终结,以及对现代化和“科学代表进步”观念的反思,引发了社会科学界对空间的广泛关注。在理论建构层面,社会科学界的空间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社会学研究中的“空间转向”,二是人文地理学界空间研究的“社会学化趋势”。两个学科的研究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批判、相互继承,最终汇入社会空间的研究中。学科共识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的根基,学科差异是社会空间研究拓展的动力,而两个学科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是社会空间研究发展的困境。认识空间的学科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今后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深入推进。

一、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空间关注: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反思科学地理学缺失的产物。科学地理学缺少社会内涵,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否定了一种独立的、纯几何学的区位观论,开始尝试空间研究的社会化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地理学把自身确立为‘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空间规律、空间关系和空间过程。”[1]受科学理念影响,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中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模式,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事件的空间模式,即研究事件的空间分布,探析社会活动的区位方式;二是找出时空中构成社会结构的必然和偶然的关系。如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Doreen Massey)研究了产业和就业的地域分布,并指出在其背后是生产关系的空间组织。美国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分析了资本在城市中的运作。哈维进一步指出,空间的组织方式必须有利于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不同利益集团对于空间具有不同的要求,他们的斗争、协商便决定着空间的构造。

(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一直以来,社会学都缺乏对于空间的关注。随着城市化、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时空开始参与到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学理论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研究之中。

社会学是针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2]空间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之一,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行和建构中去的,以空间视角审视社会运行、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社会属性、社会生产(再生产)等。

社会学的空间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空间结构的描述分析。如芝加哥学派发现人们通过竞争和相互依存,在城市地域上分化聚集,形成了城市的区位布局和社区结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典模型。二是挖掘空间形式、布局、意义社会性创造。20世纪6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开始认识到日常生活和革命政治不得不在一种(城市)空间语境中重新阐释,他敏锐地意识到(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出来的。新城市社会学学者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研究中获得启发,开始探索城市空间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财富的积累、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三是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探析。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之前的研究没有详细阐述空间如何参与到社会运作中去的,他指出,必须将空间和社会互动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思考。社会互动由一定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即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

二、学科共识与差异: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

(一)学科共识:社会空间理论形成的基础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但两个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成为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根基。

1.重视社会存在的空间维度

位置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发生地,每样东西、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边”、“那边”、“方位”等概念时刻提醒着我们空间的作用,物的存在或发生必定与空间相关。空间限定了物存在和活动发生的地点,同时为群体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空间是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研究社会不能忽略空间维度。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2.坚持空间的社会性

一直以来,“空间仅仅被视为自然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3]事实上,空间是社会存在的平台或“容器”,空间被人类占有和使用,空间在此过程中也被社会性地建构。“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蕴含着某种意义。”[4]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事物或者产品,它还包容了社会活动生产出来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有序或无序的相互关系。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都是源于对公共协商和交往的社会秩序的揭示。

3.强调空间的物质基础

列斐伏尔指出,前人所研究的“空间”,是一种几何学意义上空间的区域,或者是哲学层面上心智或精神的事物,他们的抽象空间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之间产生了割裂。[5]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空间研究则认为人类活动生产出街道、房屋、工厂、医院、学校等物质设施,这些设施的配置与组合反映了社会关系。两个学科将社会生活布展在空间中,并坚持空间的物质性,从而实现了空间与社会的统一。

4.以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关联为研究核心

空间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一种结构化状态。生产的国际化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工,社会生产、社会冲突大多以城市和区域为基础,交通、电子技术、通信使日常生活的时空组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些过程和变化,空间结构不仅仅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容器,而且还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可以说是面对一个共同的秩序问题。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辩证限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就是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学科差异: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不同方向

“传统的学科建制往往将整体性的现实问题转化为其中每个分析性学科各自单独面对才能解释和应对的问题。”[6]社会空间研究的学科差异关注空间的不同方面,这成为空间知识体系扩充的关键。

1.社会学的空间视角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指出,20世纪社会学理论缺乏空间观念。[7]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纳入自己的社会学形态领域,将其置于社会学这门科学的更大的框架之下,以空间的视角重构社会学理论。一直以来,社会学的元叙事常常集中于时间变迁的过程,而保持空间的恒定性。空间视角的纳入,使社会学在解释社会现象时注意空间组织在社会过程展开中可能产生的阻碍或推动作用,空间研究甚至成为专门的社会学分支——空间社会学。空间视角的纳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2.人文地理学:一种空间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是围绕“区域”展开,通过空间、区域的差异来研究“地”的“理”,即区域空间的演化、人和地的关系以及区域规划。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范式和研究理念,使得其在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中有着独特的关注点。

第一,人文地理学承认“空间是社会构建的”这一重要观点,但是社会关系也在空间中建构,这一点对于地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地理学是以地区差异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社会过程发生在具有地理差别的空间中,这一事实影响了它们的运作,这似乎是地理学中独特的研究理念。人文地理学不但发展出“社会—空间”辩证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强调空间的技术性研究,指出距离和空间的分离对于社会过程和活动也具有塑造作用。人类社会通过合法边界的确定来实施空间分割,界限的划定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事件的发展。例如梅西指出,生产职能与部门的分散强化了分工,同时塑造了管理等级体系。[1]整个社会运行也是如此,距离加强了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相对地理隔绝,造成了分层意识和潜在的对抗。

第二,人文地理学也被称为“人本地理学”,该学科研究人地关系,探索特定区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们的认同、感知、意向对地域社会逻辑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人文地理学在微观的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如哈格斯特朗(Torsten Herstrand)在《区域科学中的人》一文中描述了时空在能力、权威等方面对人的制约,同时他也承认社会系统会对人的反馈行为做出较慢的反应,社会系统中的领地与活动束在较长的时间程度上会发生变化。[8]

第三,人文地理学关注的是区域的独特性,不同大都市、城市、城区和社区的独特性是地理学解析的核心。在当代,城市和区域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载体,列斐伏尔认为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以区域或城市作为社会生活“容器”的历史。人文地理学家紧贴时展实际,其区域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是特殊的又是具有代表性的“窗口”。正如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以洛杉矶为范例,指出当代后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转化场,由过去因危机引起重建,转向因重建而形成危机。

3.两个学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都承认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也都认为空间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经济、社会、政治和历史进程的媒介,空间本身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差异的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路,社会空间研究形成了“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即社会实践生产出了社会空间,而形成后的社会空间指导、制约着空间内的实践,再生产或创造出新的社会空间。

范式具有理论统治权,“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的提出促生了与之相应的理论框架:

从逻辑上讲,物质和空间发生联系的第一步是通过确定前者的位置来实现的。不同的事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在同一地点,因此,在一定生产关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系统将不同种类和步骤的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上去。在实践过程中,围绕着某种目的组织起来的人、工具、对象、地点、行为规范等相互协作,通过以效应终止的地方确定自己的范围,由此成为一种空间的存在。不同的实践活动通过连续性、积累性、周期性地对空间进行占有和使用,赋予所在空间以社会意义。社会性在空间中凝固,产生了空间分化,空间被标识为不同的社会过程,“当我们提及公寓中的房间、街角、市场、商业或文化中心、公共场所等,谁都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5]社会实践系统内部尽管是相互区分的,但在总体上受到权力的控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从属于政治实践,即国家权力。”[9]那么,不同社会实践所在的单位空间也相互结合为空间系统。空间结构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使得空间可以被讨论和理解,由此形成社会共识,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各个社会群体在空间的分配和使用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利益表达,这会引发城市空间的变化。社会—空间的辩证限定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前进发展。

三、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共同问题:社会空间探讨的难题

社会空间的研究存在着诸多困难,这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本身的困境,亦是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共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空间理论建构的局限

1.社会科学规律的莫测性

“19世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在自然科学的阴影下形成了它们的现代形式。这使我们可以确定出它们之间的许多联系,乃至它们之间的交叉结合。”[10]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都缺乏自己的空间概念,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致力于挖掘空间的社会性。由于二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因此不仅仅把空间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影响看做是一种假设,还要深入探索空间与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科学的规律在范围和严密性方面都不能与自然科学的规律相比拟。再者,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缺乏统一性,混杂着情感和利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科的分析与理论能为社会现象、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科学定位使社会空间研究困难重重。

2.理论抽象导致去空间化

空间与物相辅相成,任何学科的思考都离不开空间的维度,空间概念被引入人类思想中。空间是各种能量、事实和物质的载体,当人们描述、讨论、分析空间时,就意味着空间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它是在理论层面而不是现实中存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空间概念,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抽象空间概念。在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看来,空间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可以通过抽象出物质空间所负载的社会性来建构社会理论。“一旦空间被归结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我们就开始忘记形式或结构意义上的空间,这种分析与公然去空间的理论不存在任何差别。”[11]空间被视为一种附带现象,一种对人类意向性或社会结构的编码或映像,空间脱离了社会,这是一个基本的错误,我们必须彻底摈弃这种康德式的二元论。

(二)时空结合领域亟待深入

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我们要分析社会过程产生的空间,必须要理解制约社会过程的时间,即活动执行和发展的频率、速度、顺序等时间规范。但很多学者在研究空间时忽略了时间,这导致他们在进行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时,通过抽离时间来解析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空间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世界。而他们在进行社会发展分析时,则主要考察社会随时间发生变迁的方式,由此引发的一个基本而重大的错误是空间变化仅仅等同于社会变迁。时间的缺失还使“社会—空间”分析范式出现缺陷——不能准确地描述社会发展和变迁。“社会—空间”辩证暗含着社会发展的两种形式:常规化循环和根本变化。前者意指社会再生产,后者则被英国时间研究学者阿切尔(Archer)称之为形变。阿切尔(Archer)进一步指出,尽管“社会—空间”辩证“包含了两种象征表达,但并没有分析那一种表达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普及。”也即是“没有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12]

(三)社会与空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辩证统一

尽管空间只能通过物质存在,但它并不仅仅依赖于特定的对象,空间还包含着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态势。因此,空间不能还原成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在分析中更多的是充当一种背景性因素。此外,空间中还存在着非社会性的构成要素。河流、山川、天空等自然要素被纳入社会生产中,“我们为了休闲征服了海、山脉甚至沙漠。休闲工业和建筑业已经联合起来使城镇和城市化沿着海岸线及山脉地区扩展。”[13]自然要素确实是通过社会生产这个媒介被我们认识到,但它们的产生并不依赖人类社会。社会空间研究把分析限制在“社会”参数内,因而很难将那些不属于社会的因素和过程理论化。

四、结语

本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空间理论传入中国,在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在社会科学界掀起了空间研究热潮。许多人在用空间视角分析社会时,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和使用空间概念,其实,社会空间研究是众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模式暗含着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与语言。我们应当分清不同学科在空间研究中各自的立场、方法和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空间研究的缘起及发展情况,同时把握各学科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用的最多的应该是人文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概念和研究方法,吉登斯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14]也许吉登斯的评价低估了社会学、建筑学、文学等学科在空间思考方面的作用,但这也证明了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贡献之显著。

随着空间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科学界在空间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也日益繁多。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两个学科的交织组合以及其他有待研究的交织组合远比本文所涉及的要复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交叉组合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再发展,究其原因正是在于社会空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空间的二元分裂倾向,对于时间的忽视,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亦是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共同面对的难题。问题是跨学科协作的契机,社会空间研究今后的任务也将成为两个学科合作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多琳·梅西.空间的诸种新方向[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3] 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tings: 1972-1977[M]. Chicago: Harvester Press,1989.7.

[4]Henri Lefebvre. Space is a Social Product[A].于海.城市社会学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4.

[5]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节译.[J].晓默编译.建筑师,2005,(10).

[6]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

[7] 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A].布莱恩·特纳.社会学理论指南[C].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3.

[8]哈格斯特朗.区域科学中的人[A].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174.

[9] Henry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8.

[10]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11]安德鲁·赛雅.空间的重要作用[A].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12]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学理论[M].金梦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