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1篇

首先是改选班委,加强班集体建设。

本届班委会试行班长“组阁”的形式,即先由全班同学提名候选人,再经过集体表决,一次选出两位班长。然后,两位班长自行“组阁”,确定包括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在内的全体班委会成员的名单。名单上报班主任,征得班主任同意后,由班长向全班同学宣布。经过激烈的角逐,金磊、赵静以过半的票数从9名候选人中胜出,荣任43班的新一届班长。之后,两位班长的班委会成员提名很快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并在第一时间成功地召开了新班委会的第一次班委会。

试行班长“组阁”的形式,是为了充分调动班委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在未来不足三百天的时间内,备战高考,打好XX年6月7日、8日的高考这一战。

其次是明确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高三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高考,于是,我让学生认真估量自己的实力,确定一个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目标明确,方能让自己的努力有的放矢。

第三,注意调节学生心理,开好主题班会。

高考是辛苦的,高考更是沉重的。辛苦的是学习,沉重的是心理。可以说,高考一半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半考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43班一方面美化教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一方面开好主题班会,班主任搞好学生心理讲座,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充分调节学生的心理。

第四,存在的问题:

1. 与过去相比,和学生交流得不够充分。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大学英语分层次 英语学习水平

一、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通过在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6级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管理方向、早教方向、特教方向、高研方向和多媒体方向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优化完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提高我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水平,推进同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研究问题。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半个学期后,A组与B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高是否显著?A组与B组学生成绩差异是否显著?

3.研究意义。本研究,拟要解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差异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将大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真正实现一门教学课程、两级教学目标、两套教学方案及两套评估体系,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满足未来岗位需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本次分析的数据是黑幼专354名16高专学前管理方向、早教方向、特教方向、高研方向和多媒体方向的学生,其中参加入学考试292人,占总人数82.5%,参加期末考试347人,占总人数的98%。样本量适中,样本具有代表性,具有时效性。

2.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横向比较法:A组和B组内部将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法:将A组和B组成绩进行卡方检验,检验A组和B组学生成绩差异是否显著。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叙述统计。对样本入学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整体平均数统计结果分别为37.4914和65.3098,其中A组入学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高于整体平均数;B组入学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低于整体平均数。这说明A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明显高于B组,这是符合当初分层次较次教学设计需要的。

在拟定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即A组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语专项技能,提高英语三级整体过级率,且为专升本、自考、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大型考试打好基础。B组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学技能,拥有较好的语音面貌和听力、口语能力,能胜任幼儿园一日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

2. A组与B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高是否显著分析。

(1) A组学生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比较分析。为横向比较A组各班入学前和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是否显著,此次采用了成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但在采集的样本中,样本总人数345人,但入学成绩有效样本只有292人,期末成绩有效样本有347人。因此,在进行检验前,对本数据进行筛查,目的是保持两样本观察数目相同。筛查后,A组140人,B组152人,共292人。

在第一配对组,A组各班在期末英语知识运用权重上平均数为0.7519,标准差为0.16601,平均数估计标误差为0.01403,在入学英语知识运用权重上平均数为0.4022,标准差为0.13836,平均数估计标误差为0.01169。期末英语知识运用权重高于入学英语知识运用权重,两个层面的平均数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还需进一步检验。

在A组各班在三个配对层面上的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得知:就英语知识运用权重而言,期末与入学前平均数差异值为0.34971,平均数差异值检验的t值为22.242,df=139,显著性检验概率值p0.000

(2)B组学生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比较分析。在B组各班在三个配对层面上的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得知:三组配对显著性检验概率值p均为0.000

3. A组和B组期末成绩差异显著分析。在对A组和B组期末成绩差异显著分析中,采用的是卡方检验。

在A组与B组英语知识运用上,经过交叉表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值为0.0000.05,因此证明A组与B组在阅读方面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在写作方面,过交叉表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值为0.000

四、结论

此项研究表明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取得了预期阶段性成果,A组B组学生在英语学习水平在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为后续课程的训练提供了保障。但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建议以后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词汇的积累与阅读技巧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3篇

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慕课的利用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联,这是教师们是否需要建立慕课、学校是否需要推广慕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是在慕课利用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实践基础之上,以学生登录慕课网络平台频次、时间等为研究点,结合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慕课利用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并且在培养自学能力的方面,慕课能发挥很大作用。

关键词:

慕课;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成绩;关联性

引言

慕课(MOOC)是大规模的开放性课程,是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教学模式。慕课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要如何建立慕课、利用慕课;学生要如何利用慕课开展学习;师生利用慕课会带来什么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实践,分析探讨利用慕课的效果。

一、《企业风险管理》慕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慕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将爱课程网络中的《企业风险管理》之慕课与实体教室教学相结合,讲授《企业风险管理》课程的有效形式。教学中应当正确认识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差异,合理安排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优化设计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形式,科学分配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学时。笔者讲授企业风险管理课程已经8年,采用慕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混合教学模式)一年,授课群体为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企业风险管理》为专业必修课,总学时48,其中理论讲授32学时,实践16学时,每周3学时,总16周,学分2.5。笔者于2015年8月在爱课程网站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慕课,与实体教室教学同步,设计学生利用慕课时间周配比1-2学时,慕课网络资源主要以课件、教学视频、单元作业(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为主。要求学生在每章实体课堂上课之前首先观看相关知识点视频和相关课件,其次阅读课外案例,分组讨论,再次完成案例汇报的PPT,将作业PPT转化为PDF格式通过爱课程系统上缴作业,然后实体课堂中汇报、交流案例分析,最后教师点评,对相关知识点提炼、升华、延伸讲解。

二、慕课利用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实践

(一)研究的基本信息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三江学院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为2013级三个班总119人、2012级三个班总120人。2013级学生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2012级为传统教学模式,2013级、2012级学生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选用教材、任课教师、期末考试题库相一致;2013级、2012级学生大学入学成绩、知识基础、学风基本一致。

2.研究内容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元化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企业风险管理》课程,讨论慕课利用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讨论该课程的主要学习过程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是:实体课堂上课、与教师沟通、学生讨论、慕课利用、利用外部课程资源、自主活动,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除慕课利用之外的其余五点与传统课堂基本相同。在内容上,慕课为利用者提供的课件、视频、测试与作业、公告、课程简介等均为与学习相关的资源,学生与其他学习方式的学习资源横向融合、消化、吸收,提高自身的知识,转化为学习成果,通过考试,显化为学习成绩。为方便2013年与2012年学习成绩之间的比较,以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学习成果,研究慕课利用与学习成果的关联性。

3.研究假设

假设1{没有慕课利用}和{慕课利用}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可以用样本的期末卷面成绩来检验。慕课利用之样本的期末卷面成绩高于没有慕课利用样本的成绩。假设2{慕课利用}和{慕课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个可以用在爱课程网络上学习《企业风险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点视频、完成相关单元作业,慕课利用频度来检验,利用频次越高,收获越多,慕课得分越高。利用频次以周为单位,尺度分为{每周1次}{每周2-3次}{每周3次以上}。假设3{慕课得分}和{期末卷面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个可以用慕课得分高低两类不同样本数据与期末卷面成绩均分来检验。慕课得分高的样本卷面成绩均分也高。慕课得分以中位数为尺度,尺度分为{慕课得分低于中位数}{慕课得分高于中位数}。4.研究数据

(二)慕课利用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分析

1.{没有慕课利用}和{慕课利用}之间存在差异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的对比样本120名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均分72.21,低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的研究样本119名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均分77.30,显现为{慕课利用}比{没有慕课利用}效果好,说明{没有慕课利用}和{慕课利用}之间存在差异。

2.{慕课利用}和{慕课得分}之间的关联

研究样本总119人,慕课利用每周1次者40人、慕课利用每周2-3次者66人、慕课利用每周3次以上13人,分别在爱课程网络上慕课得分平均180.42分、238.31分、281.69分,显现为慕课利用次数越多,慕课得分越高,说明{慕课利用}和{慕课得分}之间的存在正相关。

3.{慕课得分}和{期末卷面成绩}之间的关联

研究样本119人,慕课得分从低到高排序,第60名学生慕课得分236分,期末卷面成绩80分。慕课得分低于中位数的学生59名期末卷面得分75.24分,低于慕课得分高于中位数的学生期末卷面得分79.32分,显现为{慕课得分}高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也高,说明{慕课得分}和{期末卷面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没有慕课利用}和{慕课利用}之间存在差异、{慕课利用}、{慕课得分}、{期末卷面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尽管{期末卷面成绩}代表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期末卷面成绩确实是衡量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慕课利用的启示

1.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有了慕课,不是不要实体课堂了,二者是一种有益的互补,可以让实体课堂更加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更吸引学生的参与及互动。慕课课程给传统面授课堂带来了多样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网络优质教学资源,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增加了传统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机会,使得原本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2.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果

混合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为学习主体意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通过养成课前自学慕课知识点视频的习惯,通过课内外学习小组的案例讨论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对课堂中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思考,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学习,这种准备性强、针对性强和目的性强的学习模式,强化了教学效果。

3.增加评价途径,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对学生课堂学习成绩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的40%+期末试卷卷面成绩的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体课堂出勤、案例作业评价、慕课成绩,慕课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慕课成绩包括网络自学知识点视频、章节测验作业。慕课成绩的计量十分科学,任课教师只要在爱课程网络上设置慕课作业评价标准,系统会自动计算学生的慕课成绩。当然,笔者第一年实践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占比为4:6,随着慕课作用的发挥,慕课成绩可单独列出,在总成绩中占更大的比例。

4.拓展教师知识储备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慕课课程的主要构成是课堂视频,通常课堂视频为教师依据章节知识点确立,单独编制课件,后再进行视频录制,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视频的录制和编辑相关软件的使用要熟练,且能准确掌握视频镜头感。在教学视频的制作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好视频的长度、把握知识点的难度、把握视频的清晰度、艺术性与专业性,搭建好学生网络视频知识点架构,确保碎片化时间自学的可行性,确保知识点视频碎片化与课堂系统讲授系统知识的融合。学生通过课外观看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或从网络教育资源库中转载的视频,使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有了基本的认识,而实体课堂教师如何组织课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实体课堂主要是师生互动答疑、教师讲解,教师要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点疑问,特别是现在学生可以大量借助外部教育资源,令学生的信息量十分巨大,教师要提前查阅大量知识点的信息,以备学生提问。慕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需求。

5.鼓励教师建立慕课,加大优质慕课的推广

慕课的价值在于将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学习者的手中,使得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学习优质课程。名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普惠众多的学生,但是名校资源的建立者普遍站在该校的角度,构建该教育资源的体系、知识点等,不一定适应全部的学生。笔者建议,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建立联盟,构建不同的慕课,共享于同类型的学校,同类型的学校的学生才能真正受益。未来慕课的发展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学生体会到它的好处,慕课不会取代传统的课堂,但是会带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慕课带来教学改革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引发更多的教师参与制作、使用、传播、推广,推动整体高等教学模式的改变。

结论

本研究目的是促进慕课发展,推动慕课在师生中的使用,以学生慕课利用为研究点,研究慕课利用的学生与没有慕课利用的学生之学习成果之间存在差异,研究慕课利用、慕课得分、期末卷面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慕课利用与学习成果之间存在正相关。慕课对于推动教育技术现代化、推动教育模式改革、推动教育的资源共享有很大的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推动慕课在广大师生中的应用。

作者:武艳 单位:三江学院

基金项目: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4年课题(项目编号:2014-R-31945);三江学院2014年本科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14035);三江学院2015年SPOC集成创新课程建设与应用项目(项目编号:J15003)。

参考文献: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4篇

初二学期末自我鉴定范文一: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学期,这学期我学到了很多,但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在学习上,我懂得的知识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深奥了!每节课的45分钟,我由初一的只听多半节课,到现在几乎能够专心得听全了,以前不习惯,经常坐不住,弄到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都不自觉地分神,浪费了少时间。但是我总是犯一些老毛病,比如上课不专心,有时候还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对许多题都拿不准,总是犹豫不决,总是考试过后才后悔,其实这还都是我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缘故,我想我也应该努力努力了

在这个寒假,我会调整状态,努力地加入到下学期的战斗当中。时钟总是毫不留情的转了一圈又一圈,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我不会松懈,不会放松,我会一直努力,把好的学习态度保持永远。下学期会立下更向上的目标。

初二学期末自我鉴定范文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二第一学期的生活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集体活动和学习,我收获颇丰。

1.出勤情况:这学期请了一次病假,落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

2.在日常生活上:这学期迎来了我们初中年级的第二次军训,通过5天军训生活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和自立意识,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3.这学期我担任了体育委员的职务,态度积极,工作认真负责。另外,我还在本学期末担任了物理课代表的职务,由于经验的不丰富,各项工作并不是很得心应手,我会尽快适应此项工作,在以后更加努力,把物理课代表的工作做到更好。

4.这学期我学习认真努力,各科成绩都有提高。上课我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争取在课堂上把每一个知识点听明白并做好笔记;课下的作业能认真完成。但复习情况也有待改进。这次的语文考试就是个体现,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期中的知识期末就忘了,这只考了三月前的知识,而中考要考三年的知识,我们要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期中考的惨痛的失败相信每个二班同学都记忆犹新吧,于是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检查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午自习的每日一题、数学课焕然一新的面貌……我们与年级的差距在减小,就是这样,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数学的同时不能放松英语学习,这学期我的英语成绩也有提高,上课认真听讲是必须的,老师经常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认真落实每项作业,复习、背诵的作业不可含糊。物理是一门新学科,老师上课很强调纪律,讲课也很吸引人,这也源于物理学科自身的趣味。遇到不懂的题我会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相信只有用心去学,我的物理成绩还会有提高。四门副科我上课认真听讲,有不懂的地方积极问老师,成绩保持稳定。

高三上学期期末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课程考核 记账能力 项目考核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11-0119-03

当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正积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各项教学改革中,课程考核改革往往较为滞后,也容易被忽视。其实,课程考核具有直接导向功能,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有不少研究表明,当前有许多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考核上侧重于知识考核而忽视能力考核,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大多以出卷考试为主,甚至还存在“一考定终分”现象,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削弱了课程考核的评价与导向功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本文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践,通过反思当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考核上存在的不足,并在梳理沈阳城市学院在课程考核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的目标、内容、方式加以探索与研究,以期得到有益发现。

一、深化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普遍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

(一)课程考核重知识、轻能力

现行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不论是平时小测验还是期末考试,往往主要考核学生对财务会计核算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死背知识考点,不懂会计实务操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多高校仍未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考试模式,使得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内容“教材化”“唯书至上”。同时,有部分任课教师习惯性地为学生“划重点、给范围”,学生只要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能轻松通过考试。很显然,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来说,能力培养比知识培养更为关键,相应的,对学生专业能力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考核重期末、轻过程

现在不少高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往往只注重期末考试,甚至存在“一考定终分”现象,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表现进行考核。也有部分高校要求平时成绩占一定比例,但没有对过程考核的方式和内容加以规定,这往往导致许多教师按上课出勤或课堂提问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或以期中考试来作为平时成绩,甚至有部分教师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倒推平时成绩等,这种考核方式在本质上仍属于“重期末、轻过程”。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催生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学习行为,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是出卷测试

当前,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对出卷考试“情有独钟”。这可能主要源于教师和教务工作人员考试理念滞后,或不太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探索更好的考核方式。其实,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出卷考试外,还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项目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很显然,出卷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会计核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很难测度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折射出当下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读书”的现状。

综上所述,当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不论在考核目标上,还是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都难于发挥课程考核的评价与导向功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课程考核改革应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因此,课程考核改革应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不论是在课程考核目标定位上,还是在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变革上,都应坚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导向。

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沈阳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师总结出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即:逐步建立健全“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考核为抓手、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其中,突出能力考核是课程考核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考核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并以项目考核为主是课程考核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是课程考核改革的根本目的。

三、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采用以记账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目标

课程考核目标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决定了课程考核改革的总方向。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课程考核目标定位应在注重知识培养的同时,突出能力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目标定位上,应坚持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对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考核。一般来说,会计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等三大专业能力。在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上,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等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账能力;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算账能力;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学等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看账能力。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主要介绍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账能力。所以,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化对学生记账能力的培养。

(二)引入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为抓手的考核内容

课程考核内容是课程考核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考核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许多高校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核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题目一般来源于教材练习题或教师根据企业业务模拟的试题,这些模拟试题不仅仿真效果差,往往与企业真实经济业务相差甚远,而且缺乏系统性,各模拟试题之间相互孤立、不成体系,很难测评出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此,沈阳城市学院会计学专业组织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进行技术攻关,历经多年的潜心钻研,研发出财会真题业务项目。

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会计业务题库组成,该题库高度仿真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巧妙地将会计理论知识融入到题库中,整合成一个仿真性高、实务性强、知识性多、便于操作的真题业务项目。目前,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涵盖商业、工业、建筑施工业三大行业,每个行业再细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共有9大真题业务项目题库合计20 600余笔具体业务,基本满足大学四年教学需要。

财会真题业务项目可作为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与传统的会计学专业教科书相比,它将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合到具体的财会真题中,让学生在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会计理论知识,更是获得了会计专业能力。同时,财会真题业务项目也可作为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考核的重要抓手,贯穿于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之始终,让学生动手操作财会真题业务项目,突出真题实战,理论联系实务,可有效地测评出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可选用工业中级等级的某一企业或某一月份的真题业务题库为素材,开展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训练。相应的,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可以从工业中级等级的真题业务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作为考核内容,让学生手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或者通过财务软件输入记账凭证、查询或打印账表等,以测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记账能力。通过财会真}业务项目的教学和考核,使财务会计课程的日常教学与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财会真题业务项目的操作,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是提高了记账能力,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选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突出项目操作考核的多样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因此,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应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可以适当地加大过程考核权重和次数,从多个时点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过程考核成绩,可能是对其最好的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鞭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意味着这两种考核方式都不可偏废,但不代表这两种考核方式各占50%权重。究竟如何分配权重?孰轻孰重?是过程考核占60%,还是期末考核占60%?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选用何种具体考核方式能有效地测度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就是说,探究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采用何种具体考核方式,比单纯争论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所占权重可能更有意义。

财务会计课程考核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上课出勤、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项目操作、课程论文、课后作业、出卷考试、上机考试等。通常而言,期末考核较多采用出卷考试、上机考试、课程论文、项目操作等中的某一种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则可以选择上述所有考核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坚持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突出记账能力培养,所以考核方式适宜采用项目操作,它能有效地测评出学生专业能力。当然,项目操作不仅适用于过程考核,也适用于期末考核,建议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中都选用项目操作,以突出能力考核。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上,在强调以项目操作为主来考评学生能力的同时,可以辅以出卷考试或上机考试、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考核方式,以测评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必要时,上课出勤也作为一种辅助的考核方式,用于约束学生的翘课行为。

沈阳城市学院通过对课程考试方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也积累了课程考核改革的一些经验,表1为改革后的沈阳城市学院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

如表1所示,沈阳城市学院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突出项目考核”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其中,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这种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中均加以运用,主要用于测评学生专业能力中的记账能力,只占总成绩的70%,而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和阶段测试(出卷考试或上机考试)等考核方式更倾向于测评学生对会计核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权重只有30%,这充分体现了在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上坚持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以知识考核为辅助的原则。

沈阳城市学院财务会计课程自2014年9月采用上述考核方式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现已基本扭转了过去单单通过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来应付期末考试的不良习惯,使得学生更注重于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更注重于将知识转为能力。同时,自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有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到学校会计实验室进行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训练。此外,从沈阳城市学院2012级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或实习单位反馈来看,学校毕业生过硬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受到许多用人单位好评。

四、结语

本文基于沈阳城市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在反复探索与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措施,即:逐步建立健全“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财会真题业务项目操作考核为抓手、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改变了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期末轻过程、考核方式单一等弊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可以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课程考核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凯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考核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9,(15):110-112.

[2]崔晓钟.“会计学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研究――基于嘉兴学院“会计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13,25(4):131-135.

[3]万迈.“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11):30-32.

[4]刘瑞红.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我院《财务会计》核心课程改革为例[J].商业会计,2014,(8):114-116.

[5]周黎明,赵红梅,袁知柱,等.多元化考核改革实践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改革为例[J].大学教育,2015,(5):169-171.

作者简介:

吴雷,男,沈阳城市学院讲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