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有利于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化工企业的重要管理模式,而安全管理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行业加强安全管理,能够使化工行业的科学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够培养和提升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特别是通过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能够使安全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提升化工企业竞争能力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安全管理更是防控风险、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一旦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严重的会使企业濒临破产边缘。化工行业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始终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才能保证企业始终控制好风险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防范和控制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化工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不能抓好安全生产,就极有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造成威胁,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化工行业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顺应现代生产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化工行业要想更好的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理念。化工企业决策层、领导层和管理层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险控制的关系,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化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提升安全管理部门的地位,配强配齐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最大限度的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组织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提升安全生产的执行力。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化工行业在加强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将企业安全事故关进制度的“笼子”。要从化工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修改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为广大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加强与各级各类院校的合作,共同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安全生产培训基地,通过对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操作、职业道建设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确保安全管理成效。

3.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化工行业要把安全管理监督纳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要建立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人员以及不同岗位的生产工人,都要建立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使安全管理有人抓、有人负责、有人落实;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操作不到位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哪怕是很小的事故,都必须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要给予经济、行政甚至法律制裁。

三、结束语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Wuli-shili-renli methodology, work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arge enterprises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combining with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work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arge enterpri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SR methodology, the advantages of WSR methodology to solve problems of the work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arge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The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wuli, shili and renli, the key work safety risk factors of large enterprises are expounded.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work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or large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from the two hierarchies, both top level planning and the actual practice.

关键词: 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Key words: Wuli-shili-renli methodology;large enterprises;work safety;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59-04

0 引言

大型企业大多涉及石油、煤矿、化工、建筑、交通等高风险行业,企业组织结构复杂、从业人数众多,与中小型企业相比更易于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总体趋向好转,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在设备、工艺层面,我国大型企业的整体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领域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近年来大型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特、重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近年硐嗉谭⑸了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追其溯源,虽然我国引入了大量国外安全管理体系和先进设备,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影响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水土不服”的问题的较为普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两层皮”的现象。我国的大部分大型企业还未真正建立以风险管控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导致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往往不能及早发现并得以真正解决。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往大部分研究往往聚焦于企业微观视角的安全“4M 模型”(人、机、物、管)[2-4],忽视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主体(社会、企业、人)及其如何作用于(管理、文化)客体(设备、技术、环境)的能力和态度。因此,本文将依据我国系统工程界一直倡导的“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实践与理论原则,基于具有东方思维特点的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对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进行分析研究,为完善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控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1 WSR方法论及其在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域的适用性

1.1 WSR方法论

WSR方法论由我国学者顾基发先生提出,WSR方法论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统一,根据具体情况,WSR将方法组群条理化、层次化、起到化繁为简之功效,属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东方系统思想[5]。WSR方法论目前已经在管理决策支持[6]、综合集成项目应用[7]、各类评价项目[8-10]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

在WSR方法论中,“物理”是指客观物质世界所蕴含的法则和规则,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相关知识;“事理”是人们做事和管理的道理,主要涉及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运筹学等学科知识;“人理”是指做人的道理,包含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为人处事的道理,主要涉及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11]。

1.2 WSR方法论应用到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适用性分析

1.2.1 系统性

大型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通过协调人、机、物、管、环五大要素相互融合,达到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其中涉及了政府监管、企业自身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企业生产、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WSR方法论作为一种面向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维度深入归纳大型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要素,并基于这三个维度将大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控要素纳入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中,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实现了对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认知升级,从而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和管理人员提供认识和解决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问题的思路和工具。

1.2.2 科学性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WSR方法论在物理、事理、人理三大层面由各自对应的科学理论支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又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类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WSR方法论相比于西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理论,能够更为科学、全面的挖掘出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深层次问题,符合“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探索完善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模式持续改进机制方面具备很强的指导作用。

2 基于WSR方法论的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关键要素分析

2.1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物理因素分析

基于能量意外释放事故致因模型[12],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设备因素、固有危险源因素、生产环境因素和安全设施因素四大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

2.1.1 生产设备因素

生产设备是指企业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需的相关生产活动工具的总称。Willie Hammer关于事故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设备的危险因素在一个时期的调研中曾被认为导致了工厂绝大多数的伤害事故[13]。生a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安全性、可靠性、功能选型、完好率、人机设计水平等是影响安全风险大小的关键因素。

2.1.2 固有危险源因素

固有危险源是指企业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产出、运输或存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有腐蚀性的物质,主要涉及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原材料、辅料、产品、半成品和废弃物[14]。固有危险源的安全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系统中危险物质的自身的物化性质和数量。固有危险源的数量越大、自身危害性越大,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越大。

2.1.3 生产环境因素

生产环境是指企业人员进行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其风险因素是指生产系统中对机器、设备(或某些部件、装置等)正常运行,以及人员的安全、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天然的和人为的因素的组合。生产环境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作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中与人类生产活动相关联的因素,作业环境是生产环境中与人密切相关且可以被人类改变的环境因素。

2.1.4 安全设施因素

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减少、预防和消除可能发生的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标识等,包括: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监测报警设施、防火防爆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生产环境防护设施、应急与救援设施、消防设施和安全标识等。

2.2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事理因素分析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事理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寻求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基于WSR方法论对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事理因素进行归纳,主要可概括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建设、安全投入,安全风险预控、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激励与惩戒、应急组织与响应七大因素。

2.2.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建设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等文件体系的制定、完善及运行落实情况。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树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尊严性、权威性和指导性,若存在缺陷和不足,必将导致安全生产工作的缺乏引导与约束,使安全生产的各方面要求得不到保障,从而增加安全风险。

2.2.2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控制安全风险因素,消除事故隐患或危险源,提高作业安全水平所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种资源的投入。安全投入包括主动投入(预防性投入)和被动投入(控制性投入)两个方面,主动投入又可分为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硬件投入主要包括安全设施、生产环境安全、安全科研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被动投入是指处理已经发生或发生后的生产事故成本投入,如事故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安全设施修复和人员伤亡赔偿、补偿等。

2.2.3 安全风险预防

安全风险预防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对企业存在的隐患、危险源或其他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性控制、治理,并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的专项管理活动。安全风险预控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审查、安全评价、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专项治理等[15]。

2.2.4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和个人在安全生产领域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安全文化可细分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16],其中安全观念文化是根本,在其影响下产生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最终形成安全物态文化。安全文化对象具有层次性,通常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面。对于不同的对象,安全文化的表现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决策层、管理层应主要强调事故预防、安全投入、以人为本等理念,而执行层则强调积极参与、安全行为等观念。

2.2.5 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努力提高企业各层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的一种活动。安全教育培训主要面向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安全态度教育是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根基,通过安全态度教育,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通过安全知识教育,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微观层面的认识;安全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一线操作工人,将安全知识转化成安全操作,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

2.2.6 安全激励与奖惩

安全激励与奖惩是通过内、外部的物质或精神奖惩刺激,激发人的安全工作动机,最充分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安全激励与奖惩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当前新形势下,安全激励与奖惩要从惩罚性管理向激励性管理转变,从事后惩罚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等管理理念。

2.2.7 应急组织与响应

应急组织与响应是指为了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预先有组织、有准备地制定措施与应对方案,用最小的代价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应急组织与响应因素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两个部分。应急预案是指为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所采取的应急行动的步骤和纲领,主要包括预案准备、编制、实施和修订四个部分。应急救援是针对事故采取的准备、响应和恢复等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事故的预警预测、应急体制建设、响应机制建设和应急装备建设。

2.3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人理因素分析

WSR理认为“人理”是核心问题,主导“物理”和“事理”,主要包括“人”和“关系”是两大核心因素。其中“人”是指人行为及人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总和,如人的生理、心理、动机、意识、知识、能力等;“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所有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2.3.1 企业领导人因素

企业领导人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者,其个人安全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组织、决策和指挥能力等关键因素,还会对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行为等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决定着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企业领导人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意识、安全重视程度和安全组织、决策和指挥能力。

2.3.2 中层管理人员因素

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成败的枢纽。安全责任心及态度、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和安全技能是一个合格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三大关键要素。

2.3.3 一线作业人员因素

一线作业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直接参与者,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成败的基础。对于一线作业人员而言,安全行为习惯、安全知识及技能和安全作业意识是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安全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此外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身体健康状态等也都会成为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引起注意。

2.3.4 外部人员因素

外部人员是指会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产生影响的外部单位或组织的人员,例如政府安监部门人员、上级主管部门人员、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人员、公安消防机关人员、外协单位人员等。例如政府安监部门人员如果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监管不到位,会让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进而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人员如果缺乏职业公德,为了经济收益而开具虚假验收评价报告致使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企业可以正常营业,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2.3.5 关系

在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指的“人”,既指单个的个体人,也可以是由单个人集中起来形成的群体。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①员工关系。这里的员工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关系主要包括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工作压力情况、员工与直接领导的关系、员工对薪水的满意情况等,和谐的员工关系可以促进员工对企业、对他人的关爱,进而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

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关系是会对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大型企业尤为明显,大型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以及繁杂冗余的机构和审批程序,使得企业办事效率较低,因此各部门能否通力、高效协作,对安全管控的效率和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③企业与外部之间关系。以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关系为例:政府作为监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日常风险情况进行检查,并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的管控工作,一旦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监部门将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因此企业与政府在安全风险管控问题是会存在博弈,例如部分企业为逃避检查或者处罚,会特意隐瞒相关事故或者危险源,对有关情况会瞒报或者谎报、甚至不报,因此,政府则需要制定合理、合情的政策、法规,引导或者强制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控工作,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 启示和建议

从本质上解决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问题,一是需要结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效能;二是要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全面的分析“物理”、“事理”和“人理”层面的各个因素,做好相关风险的预控措施;三是要充分考虑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的动态性,把握不同阶段、地域、行业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规律。具体建议如下:

①强化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工作。风险辨识是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的基础,目前大型企业特、重大事故数量高居不下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风险辨识工作不到位,特别是人的意识、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等“人理”和“事理”要素通常被忽视,建议基于WSR方法论建立“物理”、“事理”和“人理”风险辨识清单,全面辨识企业日常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②创新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考核评估机制。一是前移考核评估关口,推动考核评估的重点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建立动态考核评估机制;二是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加大对于人员意识、行为及关系和过程管理等“人理”和“事理”因素的指标的考核力度;三是确立以发现安全生产风险为导向的“激励型”考核评估导向,考核评估的目的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果过分强调处罚和追责,这会极大挫伤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势必造成掩饰事故真相的现象,因此应该将考核评估的重点放在风险溯源和教训吸取上,鼓励对未遂、先兆事故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大事故的发生。

③完善大型企业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发挥法制对安全生产管控中“物理”的支撑作用和“人理”、“事理”的约束作用。我们国家目前仍然处于严格监督阶段向独立自我管理阶段过渡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制体系。政府部门要做好顶层策划,加强关键和缺失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工作;要严格约束政府、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种行为,加强日常监督和审核;要充分发挥市场能动性,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的支撑作用。

④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理”为主导、“事理”为核心、“物理”为保障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安全素养再提升工程”;要重视“关系”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隐形”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人际关系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协调,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经济效益,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企业“物理”水平,以创建“本安型”企业为终极目标。

⑤努力打造企业安全文化,筑牢企业安全根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安全生产“人理”、“事理”的终极需要。安全文化是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对安全生产表现出的态度和素质的总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决策层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道德观、预防为主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第一的效益观;需要管理层要认真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技能,引导推动员工建立安全价值观;需要操作层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和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⑥相比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方法,基于WSR方法论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中的各个关键要素,下一步可以考虑与系统动力学等理论进行结合,深入分析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控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

参考文献:

[1]雷绍慧.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安全管理模式现状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162-163.

[2]庞柒.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4.

[3]李贺松.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及系统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2.

[4]Pascal Poisson, Yuvin Chinniah.Managing risks linked to machinery in sawmills by controllinghazardous energie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eight sawmills[J]. Safety Science, 84, 117-130.

[5]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6]董丽娅,刘子玲,等.WSR方法论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2:89-93.

[7]王德光.基于系统理论的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D].福州:福州师范大学,2012.

[8]马继辉,吕永波,等.高新技术企业安全评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114-121.

[9]Ya Li,Zhichang Zhu.Soft OR in China: A critical repor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4,232:427-434.

[10]高艳.基于WSR的医院知识团队绩效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11]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6):52-60.

[12]傅贵.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3]王培,李新春.危险源理论及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分析研究综述[J].煤炭经济研究,2008,11:76-79.

[14]蔷,王生. 职业卫生概论[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为安全理论;煤矿安全管理;不安全行为;运用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48-01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也在快速增长,在生活当中,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他们。尽管现阶段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针对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开发力度远远不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客观事实,煤炭资源仍然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维持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直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实际操过程中,开采人员对煤炭资源肆意开采的行为屡屡皆是,严重制约着煤矿开采事业的绿色发展。此外,需要认识的是,随着媒体的介入,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工程灾害的报道越来越频繁,导致现阶段我国煤炭事业的高效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结合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操作经验以及实际的管理效果对事故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对操作流程的监督管理程度低,只重视操作的结果而丝毫不在意操作的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另外,由于管理层对员工的奖惩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对员工的惩罚力度远远大于奖励力度,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导致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难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直接原因。鉴于此种情况,为了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本文在煤矿安全管理当中,对运用行为安全理论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希望尽可能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进而推动我国煤矿事业的稳固发展。

1 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1.1 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

通俗来讲,现阶段我们所说的行为安全管理其实是一种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办法。主要是通过发现、研究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安全的行为,在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行为的同时,提升他们注意行为安全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引导人们以规范的行为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的目的,进而保证整体操作的安全可靠性。然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现阶段的行为安全研究工作当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企业对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概念并没有十分透彻的理解,研究重点往往只是针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而往往会忽视这样一点,即在人们在对行为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时,也难以避免自身存在的问题,因而,行为安全管理理论也难以单独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评价。在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的操作经验,以现实基本情况为依据,才能实现良好的运用效果。

1.2 行为安全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运用行为安全理论已初见成效,在行为安全理论的基础上运行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的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正在逐年降低。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形成行为安全理论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理念上的认识还有失偏颇。其主要表现在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关心最后的结果,并不在意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范。简单来说,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就不会考虑操作期间存在问题。严重影响着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进行,对企业的可持续稳固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理论的意义

2.1 优化煤炭安全管理模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行为安全管理可以通过引导员工进行预期的规范行为,提高员工的行为安全意识,并形成行为习惯融入员工的思想中去,使员工的行为过程中,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因此,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的优化管理模式,降低冒险行为的发生率,进而保证整体操作的质量与安全。

2.2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投入,因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保证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煤矿企业这一类型企业而言,如果在从事煤矿生产的过程当中,对每一项操作都肆无忌惮、掉以轻心,极易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涉及到安全有关的行为的时候,根据行为安全管理理论,我们通常能够通过增强员工责任感以及增加奖励机制来实现,从而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因而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员工养成安全管理中所要求的行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基于行为安全理论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

员工的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尤其是针对煤矿企业而言,员工基本素质的高低不单单影响着企业的前进道路,同时还关乎着基层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对煤矿企业来说刻不容缓。鉴于此种情况,煤矿企业在进行人才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培训,成立行为安全管理小组,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安全办主任和区队长负责安全工作,一线生产的班组长和岗位员工组成的行为安全管理小组,完善以矿工工作行为为基础的考核体系,提高员工的行为安全意识。

3.2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保证操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煤矿企业可以根据矿工的作业安全行为状况实施安全奖励,纠正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错误观念,避免由于安全疏忽而造成的一系列不可挽回的损失。

3.3 加强煤矿生产现场管理

加强煤矿生产的现场管理,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运用行为安全理论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提高煤矿企业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现场生产管理除了对操作流程的管理外,还需要对操作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测,确保机械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的状态。而针对现场操作流程的管理,要实现场管理的有序进行,单独依靠员工的行为约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并不显著,鉴于此种情况,煤矿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管体制,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实时是监控与管理。针对现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问题的恶化,对现场管理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从而确保煤矿生产能够在良好的安全环境下进行。

3.4 建立新型的煤矿安全文化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通过每个人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或者是处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特征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绝对动力,在确保企业安全长久发展等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因此,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的长久目标,必须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新型的安全生产文化,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4 结 语

现阶段,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运用行为安全理论已初见成效,在行为安全理论的基础上运行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的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正在逐年降低。因而,运用行为安全理论是为煤矿企业打造安全的生产环境的重要途径,只有长期坚持执行,才能取得更佳的安全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140-02

探索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是摆在所有电力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如何促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够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和电力企业管理的需要,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正常运行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改变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建立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

1 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

1.1 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已相对健全

我国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机制自建立以来,经过了十几年的生产实践,并且被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发展,国家和电力企业比较重视电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建设,这就使当前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健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管理经验严重不足,安全管理方式和方法主要是借鉴其他国家,但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电力企业不断对原有的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能够与电力需求相适应,并且行之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例如《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1.2 已经形成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学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理论知识逐渐得到了国家和各个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研究出了许多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理论,并建立起许多相应的学科,这些科学理论知识和学科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指导方针,不断促进电力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同时,电力安全生产机制的不断完善又会反过来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理论的形成。这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使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机制不断完善,电力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3 电力安全生产的监管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

在长期的电力安全生产实践中,电力企业逐渐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完善的,并且能够与我国现阶段电力生产实际相适应的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方法和手段,这些有效的监管方法和手段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安全生产的质量,保证了供电的正常秩序。例如,电力生产现场安全检修的标准、电力安全生产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电力生产事故统计及信息管理等方法。

1.4 高质量的安全监察队伍初具模型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和各电力企业不断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的建设,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使电力部门的安全监察队伍不断强大起来,进而形成了一支纵贯整个电力安全系统、组织严密有序、全方位延伸的强有力的电力安全监察队伍,并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地被完善,质量还在不断地提高。

2 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有效策略

2.1 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机制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根本的保障。国家和各个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随时根据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首先,要对安全生产的责任重新确立和划分,明确各个部门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职权,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长远规划,并且在资金的投入、人员的启用、项目的审批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还要将安全责任有效地落实到电力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电力安全的分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进而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2.2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研究

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是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确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必要措施。这就要求国家和各电力企业不断进行电力安全理论研究工作,确立电力安全生产理论学科,增强电力安全生产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理论指导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2.3 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方法的有效性

在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法,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在监管方法方面,采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安全管理,管理安全;领导管理,管理领导;班组管理,管理班组;专业管理,管理专业;点面管理,管理点面。以下,将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所谓“领导管理,管理领导”,即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对整个生产的人员、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领导的管理,不断增强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领导的作用。也就是说,“领导管理”与“管理领导”两个方面是需要同时注重的,不能只侧重于单方面的管理。同样,在其他的创新内容中,都要秉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手段的不平衡性。

2.4 建立一支新型的高质量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

若想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监察队伍,首先就要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采用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作业人员,并且还要经常开展对这些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意识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落实。

3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建立起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对原有的电力安全生产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延展,这是适应电力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魏明.浅析目前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 张立志.强化管理 创新机制 为省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J].吉林电力,2001,(1).

[3] 陈叔文.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的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行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物业管理;安全;文化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不断的生产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或特意塑造的让所有员工能理解、遵守的,具有保证企业安全问题的意识、企业安全行为对员工安全问题能够进行保障并有一定的安全管理规范。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分为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一般是指符合人性化的思想,如在生产中用到的安全技术、在实验中安全的进行研究、在管理上具有安全的意识等。安全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上因迫于劳动、创新、学习等需要而发明并运用的所有对人类身心安全有效的物品及工具的总和。通常情况下,安全精神文化属于内在表现文化。 而安全物质文化是否丰富决定着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它属于外在表现文化。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及必要性

软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可以运用到管理企业的安全文化,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全体人员树立现代化安全意识。只有将企业全体人员培训养成怀有现代安全文化知识的工作者,才能使安全文化与企业现代化管理更好的结合,与企业管理内部机制更好的融为一体,使企业更加顺利的向前发展。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知影响着其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员工本身对安全文化的态度和企业对安全文化的构建的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做到企业安全。因此,企业应通过教育、宣传以及奖惩等手段,逐步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和文化,从而使员工主动的感受到企业存在的安全感。

三、物业管理中的安全文化建设途径与措施

3.1物业公司决策层要牢固树立安全文化观

物业公司若想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需要在高文化素质的物业公司决策层上才能得以保证,安全文化的培养直接制约着员工生命安全,因此它直接影响物业公司的整体形象。物业公司决策层的安全文化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

3.1.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道德观

统计资料表面有超过8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在物业管理中需要充分因日安全道德观来加强对人为因素的限制。

3.1.2树立预防为主的科学发展观

在物业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决策层应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行,不管什么坏事情不发生最好,一旦发生会措手不及,因此,事情发生前应当提前进行预防。在事故发生的背后,有很多是因为一时疏忽、滥用职责所导致,又有很多是因为企业没树立好员工的安全意识。

3.2规范管理层的行为,全面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素质

决策层的安全文化如何建设,应成为物业公司培养安全意识的重要过程,物业公司应将安全问题视为重点,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2.1要认真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根据相关的理论对安全生产进行合理的制度规划,明确物业公司的操作章程并在其执行过程中积极的引入监督与完善机制。使其既符合国家的法律规章的要求,又符合人们对安全物业的期望。

3.2.2管理层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技能

物业公司在建设安全文化的过程中,管理层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销售业绩相结合、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相结合。而不能单独的建设安全文化,否则极易使员工将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完全区别对待。

3.2.3推动员工安全价值观的建立

企业安全文化应是企业每个人员都应该具备掌握的,物业公司应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引导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文化的培训中。这就需要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层发挥其作用,通过建设一系列以安全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来创造安全文化环境、强化法制观念意识,使物业公司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

3.3全面提高物业公司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在经过10年的长足发展,当今时代物业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步跨入了品牌竞争时代。由于物业公司有其自身独特的服务特点,要想使自身具备更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借助企业文化的宣扬来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而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3.1加强教育、培训、引导,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安全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安全伴随着我们一生。在物业公司员工的安全素质是物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之一,因此物业员工的安全意识,除了需要社会和物业公司助之外,还需要家庭的协助。

3.3.2开展积极的宣传教育,实现员工超越自我的安全意识

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我们可以把员工的安全素质划分为:安全的无意识、体制约束下的安全意识、自我的不可控安全意识、自我的可控安全意识和超越自我的安全意识这五个层次。

参考文献

[1]丁维法,赵世崇.全面提高安全文化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J].建筑安全.2002(09)

[2]赵铁锤.推进安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舆论氛围和智力支持[J].现代职业安全.2003(12)

[3]孙斌.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04)

[4]李文华.浅谈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

作者简介:李巍,男,(1967.12-),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锡林矿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