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个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对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 键 词: 施工企业 现场管理进度 安全

中图分类号: 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Fiel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basic work in. Strengthen field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plays a decisive rol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ite management; Speed of progress; Safety

引 言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施工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实际上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建筑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做好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1施工总平面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总平面管理是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交通道路水、电、排水系统畅通,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施工现场的布置是以施工总平面为依据的;施工总平面一般由主任工程师主持规划、安排,项目经理参与协调;根据整个工程现场情况,单位工程大小情况,施工用地申报量,采取就近的原则分配施工临时用地。这样,主任工程师就要掌握现场动态,统筹兼顾,合理调整。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运输道路的布置:尽量利用原有永久路基,应与现场加工点、仓库、水泥库、砂、石、钢筋等材料堆放位置结合布置并与场外道路要保证连接畅通。

(2)临建设施的布置:尽量避免二次搭设,临建设施布置应紧凑合理,保证安全防火等,现场办公室要尽量靠近施工现场。

(3)临时水、电管线布置:尽量利用现场原有的水源和永久线路。

2施工进度管理

编制一份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既能符合合同又能指导施工的网络进度计划,是履约合同的保证,指导工程的依据是控制进度、管理工期的凭证。在总工期的约束下,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保证网络计划落到实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组织好连续施工和均衡施工,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期地交付生产和使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合理控制工期、质量和费用,使项目管理达到综合优化。

(2)通过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及控制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异情况,从而完善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3)除充分考虑时间控制外,同时还应考虑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设备等所必须的施工资源问题,使其最有效、合理经济地配置与利用。

(4)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与调整等手段,调动施工活动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进度目标,以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5)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很多,如工程技术、组织与协调,气候条件、政治原因、人为因素、物资供应、地基情况等。如发生以上原因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应及时对进度计划加以调整,并作好记录,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3施工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效益,甚至返工重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质量是建设的生命。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用户、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以下几项要求进行工作:

(1)熟悉并掌握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

(2)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图集,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积极组织和参与图纸会审,并对图纸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并作好图纸会审记录。

(3)根据审定批准的工程项目总控制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施工方案中所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是否科学合理,施工措施是否得当,有无工程质量方面的潜在隐患,根据实际施工变化速度情况,及时对计划作调整。

(4)做好进场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规格、性能、技术参数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对未经检查验收的或经检查不合要求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准在工程中使用,并做好相应进退场记录,以便进行核查跟踪,避免不合格的材料、设备用于工程施工中。

(5)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和预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行处理,并积极通知,组织业主、设计院、总监理工程师等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签证。

(6)在施工过程各环节中,必须注意加强经过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特别是主要的结构部位,关键设备、关键部位的施工,施工现场一定要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根据施工图纸、《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及要求。

(7)协助设计单位作好设计变更的签证,作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8)竣工前,项目经理部一定要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及施工队对已完工程进行预验,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经各方同意后,再组织验收,并办理好验收手续。

(9)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对异常信息的反馈和处理进行动态控制,从而使各项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质量保持受控状态,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4施工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能不断增强施工过程、全方位、全员的防范意识。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各级管理工作者、项目经理、作业人员要认真学习关于“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作好施工安全队企业、项目、个人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安全第一,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现场标准化管理为重点,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的防范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1)加强现场员工的安全教育。项目经理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全体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把安全防范工作前移、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由于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现场员工进出的动态性和频繁性,必须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施工安全教育、班前教育、跟踪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敲响安全警钟,还要通过突击教育、强化教育。

(2)严格按标准和操作规程科学组织施工。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程和标准,对施工现场组织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这是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法规。施工安全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现场施工要遵循科学规律,增强安全法规意识。

(3)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应先行,早计划。早安排,不断跟踪安全生产动态,做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这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偶然性,不自觉地就可能发生了,因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主动先行,时时要有所警惕,以提高员工防范的自觉性。安全工作与项目管理同步,宁可千日谨慎,不可一时大意。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违章指挥,反对违章作业,加大督查力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5施工计划管理

施工计划管理是通过计划把承包人项目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组织起来,以施工生产活动为主体,制定各项专业性计划,并对其进行平衡、协调、监督与控制。施工计划管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编制一个完整的项目施工管理计划,使承包人的各项施工管理都纳入计划,并进行综合平衡与协调;其次在施工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强检查、监督与控制,尽量保证计划实施过程中按原计划进行;最后调整计划,计划实施过程中因具体情况的改变,必须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施工计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完成工程任务招揽计划;确保项目施工按合同工期要求交工及竣工验收;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施工中的潜力;施工计划安排要结合工程任务的多少和工程规模的大小及工地现场分布情况进行统筹计划,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施工计划安排应适当,既不能太紧,又不能太松,计划太紧造成无法完成,计划太松则不能发挥施工效率。施工计划管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通过计划向各级施工组织机构下达任务,明确各自的奋斗目标,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2)为材料、劳资、设备等专业部门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施工机具设备用量计划等提供可靠性数剧。

(3)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施工计划进行,保证项目正常开工。

(4)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各专业部门按施工计划运作,确保项目工期按时完成。

(5)可以促使各职能部门开展劳动竞赛,挖掘施工潜力,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

6施工预算、结算管理

施工预、结算是保证企业收入及控制支出的依据,是搞好项目核算的基础,是项目管理的命脉。搞好工程项目预、结算,对加强和促进施工单位的各项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做法表现在以下几点:

(1)熟悉(定额)及取费方面的政策法令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熟悉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掌握具体的结算方式。

(3)及时、准确地根据各种变更资料对预算作调整,为调整结算打下基础。

(4)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向业主提供结算资料并办理结算手续,为工程项目结算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5)整理好索赔资料,积极主动地向业主提出并办理好索赔手续。

8竣工资料的管理

竣工资料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永久性技术文件,是进行竣工验收、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竣工验收资料要做到资料完整、部位准确、内容真实。具体做法如下:

(1)熟悉工程建设主管政府部门对工程资料编制、组卷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2)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及时做好材料送检、施工资料编制、整理。

(3)积极同业主内部资料人员联系,弄清业主具体的要求与规定。

(4)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人员应按业主要求,及时收集整理、汇总、装订成册,为工程项目资料的全部移交做好准备。

(5)送审移交的竣工资料一定要准确、真实、完整、齐全,符合业主、及工程建设主管政府部门的要求。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企业经济利益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等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现场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施工企业资源情况等进行分析,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体系与制度,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保障施工成本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相飞,梁珍培,王统利.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看法[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4):29-30.

[2]赵学伟,鲁玺,王哲,任伟.谈施工现场管理[J].陕西建筑.2007,(9):60-61.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煤炭企业 计划管理

1 计划管理概述

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计划是对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目标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告诉管理者和执行者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来达到目的,以及由谁来执行这项活动。一般认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五项职能,而计划是其中一项基本和首要职能。

2 加强煤矿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煤矿企业投资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环节多,具有大规模、大机器生产的特点,和其他制造企业相比,计划的内容和方法有其固有特点。首先,由于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使得各矿成为上级公司成本费用中心,矿级生产经营自相对较小,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计划既是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的依据,又是母系统与子系统共融的结合点;其次,煤矿企业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是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一般是生产量、发电量、销售收入等指标,计划管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目标的顺利实现;另外,现代企业处在市场经济时代,高度开放、充满竞争,面对外部日益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计划管理作为基本与首要的管理职能,对企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应该受到重视。所以,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加强计划管理十分迫切和必要;如何进行严密、有效的计划管理,是当前煤炭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

3 煤矿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计划制定依据不充分

从煤矿企业计划编制的一般流程来看,其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上级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而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企业在制定计划时只有积极响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生产出产销对路的产品,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则会使其制定的计划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很低,从而造成大量煤炭产品的积压。

3.2 计划管理程序不严密,职责分工不清晰

煤矿企业计划管理需要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程序,将计划的制定、实施、调整、监督检查与考核等内容清晰地反应出来;在程序中明确各环节的审批手续,分清各部门以及各岗位的职责与分工;这样才能使计划管理真正发挥其指导、调节与控制作用。如果企业还没有形成严密的管理程序,各部门与岗位的职责分工也不是特别清晰,则会导致计划管理流程存在漏洞,计划管理工作存在风险。企业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就会造成各部门以及各岗位对计划工作互相推诿,出现计划的某些环节无人管理,出现问题也无从追究的现象。

3.3 计划与其他业务的衔接不紧密

计划管理贯穿在企业的各项业务中,不但能够指导各项业务的进行,还能够对各项业务进行控制以及对业务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及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但是,如果企业其他业务的管理与计划管理不衔接或者衔接不够紧密,就会造成管理过程的不一致,不但发挥不了计划原有的作用,甚至还会阻碍企业经济业务的进行,增加管理成本。由于煤矿企业本身管理的局限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一致的管理体系,管理中存在一些计划管理与企业业务不衔接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和管理,那么计划管理的作用将无法体现,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章可循,出现管理上的混乱。

4 加强煤矿企业计划管理的对策研究

面对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加强计划管理,是煤矿企业立足市场的必然选择。只有创新计划管理机制,强化计划管理职能,狠抓计划落实,严格计划考评,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新发展。

4.1 加强市场分析,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计划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而市场通过供求、价格等调节机制引导着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向;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考虑市场的需求;建议企业制定计划时除了依据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产量进尺等指标外,还要加强对煤炭市场,尤其是地销煤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另外,对于煤炭的路运销售,企业要加强对这部分煤炭销售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根据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结合地销市场预测结果,制定出企业的生产计划,报上级公司批准后执行;等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也可以对整个煤炭市场进行关注和分析,以便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

4.2 完善计划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分工

计划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环节,计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后续经营活动和其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要从企业的首要工作抓起,做好计划管理;通过完善计划管理机制、理顺计划管理程序、明确计划管理职责分工等方法使计划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经营责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①创新机制是保证。企业应建立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组织体系,作为计划管理的组织保证。首先,成立计划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有关管理制度的审核批准及组织实施;其次,明确各管理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再次,在各职能科室和各基层部门设专职或兼职计划员,积极推进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上下左右信息畅通;最终,形成领导层、管理层与基层单位共同协作,实现计划指标的归口和分级管理,并按计划指标严格考核。②理顺计划管理流程是关键。煤矿企业计划管理流程包括计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调整、检查、统计、考核等程序。计划的编制是计划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而贯彻、落实和严格考评计划则是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清晰的计划制定、实施、调整、统计等程序,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努力完成工作,减少工作中的差错,积极要求进步。理顺计划管理程序,对计划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并形成约束性较强的制度性文件,不但能够保证计划工作的高效进行,还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运行。

4.3 加强计划管理与其他业务的衔接

加强计划与其他业务的衔接,充分发挥计划的指导与协调作用。

①加强计划与定额的衔接。定额是计划的依据,为了使计划科学合理,企业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准确的定额体系;其次,企业要严格按照定额制定计划,如果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先修订定额,再修改计划,做到计划与定额的一致。②加强计划与预算的衔接。预算要按照计划的生产量、销售收入等指标确定成本费用预算,并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将年度预算层层分解到月,同时月度预算也要与月度计划一一对应,发现不一致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将月度计划指标与相关消耗定额计算出的预算与分解预算结合,确定最佳的预算金额。③加强计划与统计业务的衔接。为了加强计划与统计工作的衔接,就要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首先,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从业绩考核机制、管理机制入手,杜绝统计中数据不及时、不准确、时点不统一等问题;其次,要扩宽统计的范围,不仅要对企业的业务进行统计,还要积极收集外部信息,如市场的需求信息、客户的反馈信息等,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企业经营决策和计划管理提供充分依据。

5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计划管理工作,不但能够克服企业生产的盲目性,还能够控制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煤矿企业计划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其他企业相比,计划管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煤矿企业更需要加强计划管理,使计划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从而保证企业经营责任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永山.浅谈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计划管理观念和模式的转变[J].河北煤炭,2005(4).

[2]张丽.浅谈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J].科技信息,2011(1).

[3]陈国华.煤炭企业生产计划的优化方法[J].煤炭工程,2005(12).

[4]梅易.经营计划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6(8).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总纲

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文件,其管理依据是《公司管理制度》和《公司员工守则》。

本制度由总经理、行政部及各部门主管直线执行。司职机构为公司行政部。

本制度的修改须经总经理核准;

第一章行政管理

一、礼仪纪律

1.行政管理部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的礼仪、办公纪律、出勤、外出等事项的全面监督;

2.行政部主管发现不当现象,可签发“提示单”以提示警告,并报备有关部门主管;

3.行政部确认奖惩事实,可提请有关主管研究提出奖惩申请;

4.对公司礼仪纪律现象,行政部与各部门主管均可直接向总经理提出提出。

二、工作计划与报告

没有计划的行为是无效率的行为。公司强调对公司的各部门、员工行为的计划性要求,用以明确和把握工作的方向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效益。因此,通过对计划体系的规定,并通过相关计划流程和计划表格的制作,实现工作

计划的确立、执行和评估。

(一)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

1公司总经理、部门主管于每一会计年度底应该制定下一会计年度的发展计划。

2公司年度发展计划经公司主要高层领导人讨论制作,公司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3部门年度发展计划经部门主要领导人员讨论制作,公司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4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是部门、人员月度工作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5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是对公司、部门经营发展的评价基础。

年度计划流程

(二)部门、员工月度工作计划

1部门主管、公司员工在每月度底分别进行部门、员工下月度工作计划安排。

2月度工作计划通过对《月度工作计划表》的制作来完成,在该表格中应该相应地填写部门、员工下月工作

内容安排和时间控制。

3员工月度工作计划交部门主管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4部门月度工作计划交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5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将作为部门、员工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

年度月度工作计划

(三)员工日工作时间控制计划

1公司员工通过《日工作时间控制表》进行日工作时间计划与安排控制。

2公司员工应该按照“《日工作时间控制表》填写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项目如实填写并上交公司

行政管理部。

3在《日工作时间控制表》中体现出员工对每日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与计划性,反映员工每日工作的效益性与

非效益性,因此,该表格将作为对员工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员工用于控制时间、提高效率、自我评估的依

据。

4《日工作时间控制表》是公司对外服务的重要计费依据。

日工作计划流程

(四)专项市场、业务规划

1.在公司进行新市场的开拓和新业务的推广时,该市场和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应该进行专项市场、业务规划。

2.专项市场、业务规划建立对该市场、业务的全面了解,公司主要经营人员的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同

时该规划应该结合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和市场需求与竞争变化的基础上。

3.专项市场、业务规划通过制作《市场规划表》和《业务规划表》来完成,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市场拓展与

业务推广。

三会议管理

会议是公司决议产生、工作明确、意见交流的正式方式与场合。公司会议区分为定期例会与非定期会议,规定的人员

必须准时参与,指定人员作好会议记录,与会人员遵守会议秩序安排同时提高会议效率。

(一)定期例会:

会议名称时间安排参加人员会议内容召集/主持人员

业务诊断会议每工作日上午9:30-10:00各部门人员对外服务中相关问题讨论、日计划各部主管

月度总结、规划会议每月度第一天下午总经理

各部门主管、工作人员上月度工作总结月度工作规划报告各部主管

主管例会每月第一天下午总经理、各部主管月度工作计划协调总经理

员工大会每月中旬一次总经理

全体员工经营总结、工作安排、其他相关内容行政管理部/总经理

(二)非定期会议:

会议名称时间安排参加人员会议内容召集/主持人员

公司发展研讨会不定时总经理、部门主管、主要经营业务人员就市场拓展、业务推广、公司经营等相关事

项的讨论行政管理部主任/总经理

临时会议不定时总经理、部门主管、其他有关人员特殊事宜行政管理部主任/总经理

总经理临时会议不定时总经理临的定公司经营特殊重大事宜行政部通知\总经理

(三)会议安排

1.公司内会议由行政部安排,部门内会议由各部自行安排

2.主会人会前一天需向行政部告知会议安排、会议内容

3.行政部须提前四小时以上书面通知与会人地址、时间、内容

4.行政部负责会场安排与整理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范化

加入WTO,是我国入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体制面临着更多的冲击与挑战。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划化势在必行。

一、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范化的必要性

最初,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投招标制度的目的,除了是要追求更加高水平的设计方案之外,另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投招标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以及挑战,因此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范化势在必行。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范化是规划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是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必然举措。

二、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居于龙头地位。所谓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指的是以工程建设中的要求为出发点,综合利用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经验、管理知识、技术知识等多学科知识,对建设工程需要的各种条件(技术、资源、环境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论证,为工程建设提供设计文件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划设计作为一个商品开始进入市场交易,能够获得提供规划设计服务的权利主要通过招投标、协议委托等方式实现。但由于我国规划设计招投标实施细则一直未能够出台,规划管理手段以及体制落后,又由于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行业垄断、行政干预等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市场的管理混乱无序,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暗箱操作等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扰乱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市场,不仅造成腐败现象横生,还不利于规划设计的专利保护,出现设计成果被别人盗用的现象。

三、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范化的有效举措

(一)学习国际通行规则,借鉴国际经验

国际通行规则其实就是一些国际通行做法。就西方其他国家来讲,他们的法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远远早于中国,其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机制、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以及法制建设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形成的。而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机制、体制则是在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以及法制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国内外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机制、体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必须要尽快学习国际通行规则,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市场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应对加入WTO之后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规划设计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具体问题问题分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体制

改革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构建既能够与国际接轨又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体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人的道德水平、文化背景、思想道德观念、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对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体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与完善。

1.对规划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经济与贸易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考虑成本的粗放型规划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等、靠、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改革规划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必须要尽快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及时进行改革以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从根本上改变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管理模式,以提高效率。在对规划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过程中,主要是要对设计资质管理办法以及技术法规标准体系进行改革与统一,具体来说,要做到:第一,发展具有“精、新、特”特点的设计公司;第二,扶持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综合大院;第三,允许一些大师、院士独立执业,充分发挥他们的名人作用,以实现设计单位资产以及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促使管理转向科学化、经营实现集约化;第四,发展能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智力服务的独立性市场主体;第五,实现政府在管理上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第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完善的法律制度,从而为规划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实现政企分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秩序中的监督管理作用。

2.改革市场规则,加大对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的监督力度。尽快实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的相关实施细则,对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的评标定标、投标补偿、组织机构、监管主体以及招标范围等各个方面进行法律归责,建立一套统一、完善、有效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体制。以国外成功经验为基础,对竞争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合理处理行政审批与设计招标之间的关系,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加大对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不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证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3.改革并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遗留,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行政干预现象严重、各自为政相互掣肘、条块管理、分段管理、行业标准不统一、市场无序等。这些问题导致设计咨询体制无从生存。必须要实行项目管理总承包以及项目建设总承包的模式,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设计单位,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虽然我国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的规范化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改革意识并采取了相关改革措施,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需要我国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舒美英,夏子谦,范义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的可拓评判[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02).

[2]张艳华.建筑市场招投标规范化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

[3]林玲.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规范化及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9,(16).

[4]陆守超,黄河清.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8,(02).

现场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异常繁荣,随着而来的是对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的要求提高,这是施工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施工项目的各项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质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决定着企业经营效果的

1.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1.1 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1.1 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 而不计算成本的做法,项目部应奉献精品,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1.1.2 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做到现场管理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科学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1.3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建立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1.2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包括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等。

1.2.1 以市场为导向。 为用户提供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1.2.2 尽量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2.实现优化目标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

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

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生产,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

3.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3.1 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

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的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2 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

班组上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

3.3 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4.目标管理龙头是计划

4.1 计划的制订

计划是管理的龙头, 所以制订计划一定要具有指导控制作用,切实可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要选择适当计划,根据周期不同计划又可分为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资金计划,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等,一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是这些计划的综合运用。

4.2 制订计划前首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4.2.1 合同价的分析

分析合同价来确定项目管理的经济目标,同时经过分析,可以确定各单项的赢利能力和所含工序内容及其工机成本组成,找出施工措施费含量较高的项目重点管理,控制,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4.2.2 施工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所以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 一个好的施工方案,既要利于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又要降低成本,创造效益,同时还要兼顾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所以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首先要做到技术先行,即按优化后的施工方案施工。

4.3 施工进度计划的制订

根据施工方案,结合现场情况,制订总体进度计划,年度,季度,月,旬,周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所有计划的基础,其他计划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进度计划一定要详细,对每一道工序,甚至第一加工件都有计划的安排,这样其他计划才能做到周详。

4.4 劳动力,材料,设备计划的制订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每一道工序,甚至加工件都要安排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和设备使用计划,有了这些计划,才能实现劳动力,材料和设备采购的合理,才能保证劳动力和设备最优利用,才能制订合理的材料限额,实现材料的限额领料管理。

5.严明制度是实现目标管理的保证

5.1 制订

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但所有的制度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严明,可行。 在工程开始时制订一系列的制度,是管理的基本制度,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但一定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制度,做到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项目管理的主要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5.2 合同采购招标制度

项目管理中的人员,材料,设备及部分单项工程都是通过合同采购回来的,所以合同制订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根据合同采购招标制度,通过招标,将使采购合同更完善,更适应现场情况,成本更低。

5.3 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细化管理环节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安全文明管理还必须确立符合自身要求的安全管理模式。

6.建立完善竞争,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6.1 建立竞争机制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自上而下地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其具体作用有:一是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和办事效率。 二是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三是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施工生产。

6.2 建立激励机制

从改革职工最关心的分配制度入手,彻底打破大锅饭,取消沿袭多年的档案工资制度,全面推行联产联责计酬工资分配办法。 实行两部工资法,第一部分为承认历史差距部分,第二部分是联产联责部分,将职工个人与施工产值,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挂钩,并实行在额定编制内“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规定,体现多劳多得。

6.3 建立约束机制

为了严格执“法“,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建立健全了各项奖惩制度,并严格兑现奖惩,敦促员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了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6.4 建立监督机制

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这一中心,建立切实有产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一是建立混凝土施工施工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三是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发挥市场对施工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