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场调查报告

现场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现场调查报告

现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十二中为例,每天十二中要产生4000个左右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现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良种场始建于1964年,其前身为县水利基建大队。一九六四年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改建为**哈萨克自治良种繁育场,其主要职能为良种繁育,属事业建制单位。面积7.2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565人,可耕土地5497亩。目前,良种场有农业生产队2个,良种场学校于2004年合并到大河镇干渠学校,卫生院于2003年上划卫生局。核定事业编制16名,实有人员19人,其干部职工工资依照公务员执行。

二、管理方式

(一)上对下的管理模式

良种场目前的管理模式已形成“定式”,县委、政府也把良种场视为基层政权组织——乡(镇)进行管理,习惯上称良种场为**县的一个乡场,在有关组织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方面同乡(镇)一样,对口设立相应机构,配备有关专职干部;在下达农牧业生产指标、精神文明建设、党建目标考核等方面完全按乡(镇)的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要求乡(镇)做到的,良种场也不例外,忽视了良种场事业单位性质与乡(镇)的不同之处,模糊了非基层政权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内在的本质区别。

(二)内部管理体制

由于上对下管理体制上的行政化,多年来,为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良种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远离了事业单位性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乡(镇)化”。为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类似于其它乡(镇)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人员配备方面,参照乡(镇)的模式,配备有组织、纪检、宣传统战、青年妇联、民政、司法助理、计生等党政专兼职人员。公务员之家在对所属的两个农业生产队的管理上,在实质内容上同其它乡(镇)的行政村完全一样。

三、主要矛盾和问题

由于上述管理方式和其法定的单位性质不相适应和不协调,引起了多方面的矛盾,影响了良种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如下:

(一)管理体制上行政化,导致其内部管理行为上的行政化。由于良种场实际上已变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目前其内部事务的管理完全按照乡(镇)的模式实行行政管理,而这种管理形式中存在的行政行为有悖于事业单位法人管理主体的性质,法律上是不具有行政效力的,工作上失去了应有的法律保障。

(二)干部配备上的“乡(镇)化”与单位性质的矛盾。管理体制上的行政化,同样导致了干部配备上的“乡(镇)化”。公务员之家一是事业单位干部从事行政工作,套用乡镇管理模式,身份却不是公务员。二是在干部交流过程中,良种场的干部只能在事业单位之间交流。而良种场19名干部中有15名从事的是行政工作,业务上无法与其他事业单位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成长和发展。

(三)上对下管理模式的影响。县委、政府把良种场视为**县的一个乡(镇)、场,在管理和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上同其它乡(镇)一样,但良种场不是法定的一级政府,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视良种场为事业单位,各口给乡(镇)给予的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良种场都享受不到。在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也因其单位性质受到很大影响和限制。

(四)编制问题。2002年机构改革时,我县将良种场按事业单位对待,自治区下达到我县乡镇行政编制265名(仅限12个乡镇,不含良种场和两个开发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2003年,从县直部门调剂了6名编制充实到5上牧业乡镇和博尔羌吉镇。2004年,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我县将黄土场开发区和山南开发区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待,将两个开发区纳入行政单位,但仍使用事业编制。

四、建议

良种场目前的管理体制与单位性质的矛盾是在新旧体制转轨特定时期产生和形成的,是历史的原因。为此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现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整体素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家庭教育源头抓起,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庭环境。从去年上半网开始,着手筹划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经过精心准备,自去年9月开始至今,由县关工委牵头,成立以关工委老同志参与的家庭教育报告团,开展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先后在全县22个乡镇、近500余所学校共巡回作家庭教育报告123场,受教育学生家长17万人,受教育率占全县学生家长总数的85%以上。

省、市、县领导对此项大型活动十分重视和关注,并作了重要批示。《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关心下一代报》、《老年教育》、河南信息广播电台、《夕阳红》等多家媒体予以连续报道,引起社会轰动效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县率先利用家庭教育报告团这一有效形式,在全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是在一个区域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新举措、新探索。

一、动因

**县是豫北的农业大县,也是人口大县,辖22个乡(镇),现有人口123万,其中未成年人占三分之一左右。全县有中小学校487所,在校学生22万人,学生家长达20余万人。近年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种种误区,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搞好家庭教育,不仅是贯彻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2004年2月26日,中央8号文件正式颁布,第一次明确提出“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中央8号文件的发表,充分体现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以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深得党心民心。

(二)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是教育方法不正确、不科学,重抚养、轻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时间、轻效率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言行不一,重言教,轻身教,自身修养差,很难教育出好孩子。二是家庭教育观念滞后。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都教不好,家长会有啥办法?有的家长甚至不懂家教,认为“树大自然直”,当时爹娘没咋管我,不是也长这么大,对家教放任自流。三是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些家长不能从孩子的天资、年龄、学习基础、有无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仅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难以实现的要求,致使孩子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实施“爱心摧残”,恶性事故时有发生。四是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有的家长从来不与学校联系,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孩子在校的情况;当学生在校时,又抓不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造成真空,使教育失调。

(三)不良的家庭环境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据调查,当前有四种类型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一是娇宠型家庭。这种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户,家长往往一味地溺爱、娇纵孩子,对其百依百顺,从小就养成任性、娇气、懒惰、胆小、自私,经不起挫折等弱点,最终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二是风暴型家庭。这种家庭大多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成员互不信任、互为仇敌,或是离异的单亲家庭。孩子生长在生活不安定的家庭环境中,再加上外界的不良影响,导致孩子的性格逐渐扭曲变态,从而形成暴躁、蛮横、粗野、冷酷、报复欲极强的攻击型人格,由仇视家庭变成仇视社会,最终毁灭自己的一生;三是专制型家庭。这种类型家庭的父母往往以暴君的形象出现,以家长自居,要求孩子唯命是从,对孩子专制、压服,滥施处罚。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没有自由民主气氛,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全被扼杀,这样的孩子即使天资聪慧也会一事无成;四是放任型家庭。这种家庭往往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一方忙于家务和种地,顾不上教育关心孩子,或是家庭成员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玩麻将、酗酒等),对孩子不管不问,使有的孩子成为流浪者,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二、做法

(一)县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为了认真搞好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县委、县政府领导从始至终都十分关注。首先,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学好中央8号文件。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坚持抓好,列入议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县委书记黄道功表示,此项活动由县关工委牵头,把它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重大举措来抓,务必抓好抓扎实抓出成效。其次,建立领导组织。为了广泛开展家庭教育,专门成立了**县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关工委主任王永志担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文明委主任杨林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及关工委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关工委办、文明办、老干部局、教体局、县妇联、团县委等单位的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家庭教育活动办公室设在县关工委,具体负责家庭教育活动的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其三,制订家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由县关工委主持,县文明委行文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家庭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目的要求、实施步骤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县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乡镇要积极组织、大力支持,切实保证家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其四,及时加强指导。为确保每场报告会取得成功,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亲临现场,主持报告会并作重要讲话,会后还与乡镇领导共同研究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报告活动每搞一个段落,都由县关工委主持召开家教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座谈会,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共同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以保证报告活动有效进行。

(二)精心筹划准备,确保报告质量。为使这次家教大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确保受教育者真正受到生动有效的教育,做好充分而扎实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由县关工委全体同志学深学透中央8号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去年春季,集中一段时间,认真组织学习文件,进一步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打铁先得本身硬。其次,聘请家教专家授课。通过县关工委多方联系,专门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家庭教育专家马耀昌来**指导家教活动,经过两场试讲,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并签约聘用合同一年。决定成立**县家庭教育报告团,聘用马老师为报告主讲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巡回报告。其三,编写家教教材。根据马老师长期从事家教工作的经验,由他主笔、县关工委主持编审出版了《怎样让孩子早日成才》一书,县委副书记、县关工委主任王永志写了序言。该书系统阐述了当今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误区,揭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的奥秘,堪称每位家长必读的家教教材。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三)建立活动载体,保证有效实施。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关工委,这就要求关工委在这次大型报告活动中要唱好主角戏,充分发挥好活动载体的作用。而关工委办公室常设人员只有2人,如何承担起这个艰巨繁重而光荣的任务,我们从离退休干部中,聘请了思想觉悟高、事业心强、有较高威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又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同志12人参加家庭教育报告团,让他们既参与教材编写、校对,又参与报告活动的组织协调。如关工委执行主任卢献芝以及曾从事领导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高修堂、李士英、刘守森、郭永兴、高庆方、周万金等,大都年愈七旬,他们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分批分班带领报告团下乡下村巡回报告。他们在报告集中活动期间,从不休节假日、不过星期天,下乡活动有时乘公共汽车,有时骑自行车,有时步行,一天忙下来,不仅只吃一两顿饭,而且累得腰酸背痛,从不叫苦喊累。他们这种热爱事业、高度负责、不辞劳苦的高尚品德,深深打动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心。正是有了关工委这个强有力的活动载体,才有效地保证了家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广泛宣传发动,唤起社会关注。县委在全县开展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是一次声势空前、规模宏大,又是在基层组织直接面向群众的活动,这种大型活动在**县尚属首次。如何保证受教育者广泛参加和真正受到教育,要做到安全有序地进行,加强组织领导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一是召开动员会议,搞好宣传发动。去年9月14日,县委召开了全县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百场报告动员大会暨首场报告会,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全县各乡镇关工委副主任、中心校校长、妇联主席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传达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家庭教育百场报告活动的实施意见》,县人大副主任吕新民代表县四大班子作动员报告,家庭教育专家马耀昌老师作了家庭教育首场报告,从而拉开了百场报告活动的序幕。二是加强舆论宣传。我们充分利用县电视台这个舆论阵地,对报告团的活动及时进行报道,并开辟家教专栏,还制作了家庭教育新闻专题片连续播放,使家教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充分发挥乡镇的组织作用,确保报告活动落到实处。由于这次报告活动直接面对学生家长,而他们遍布广大乡村,居住分散,又无合适的报告场所。为确保每场报告都能收到实效,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出科学周密的安排。一是合理规划,分乡划片进行。县关工委对各乡镇进行报告列出时间表,及早通知到乡镇,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报告时间、报告场次、选择场地、安排音响、会议组织、会场安全等方面。原则上掌握报告团进驻一个乡,要在时间段内完成这个乡的报告任务。二是充分发挥乡镇的组织作用。每次报告活动都由县关工委去乡镇提前联系,做好准备工作,乡镇关工委、中心校及时召开各中小学校长会议,进行部署,落实报告时间、次数、场地、音响、安全和参加人员等问题。一般是以各重点中小学校为依托,按学区所辖范围,组织临近村的学生家长到指定会场集中听讲。这样既能节省报告团的往返时间,又能确保收听效果。由于各乡镇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组织得当、安排合理,确保家庭教育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三、效果

**县开展的家庭教育活动开局良好,由于县委领导重视,县关工委组织得力,很快形成了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广大家长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效果非常明显的可喜局面,在县城和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家教热”,听家教、谈家教、议家教已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活动期间,关工委先后收到学生家长写来的心得体会、感谢信等反馈材料达2万份。收到的成效概括起来有4个方面:

(一)提高了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解决了家长对学生教育难、难教育的问题。这次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受教育面最广、思想感触最深、思想震动最大首属家长。普遍认为,家庭教育是“及时雨”、是“清洁剂”、是“金钥匙”,不仅提高了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也使广大家长树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成人观,即先成人再成才;成才观,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长观,即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同时使广大家长掌握了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提高了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明确了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的新路子。好多家长表示:今后不再娇宠和溺爱孩子,要教育子女吃苦耐劳,积极参加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不再挖苦和打骂孩子,要用爱心、热心、耐心理解和体贴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以平等的人格与子女交流沟通;不再因打麻将、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影响孩子学习,要以良好的习惯和做人的准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不再让孩子收听、收看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视片和光碟,要有选择地、定时间让孩子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儿童娱乐片和科教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不再对孩子放任自流,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愤,远离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禁听、禁看淫秽音像制品。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二)增强了学校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信心,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对家庭教育的困惑。中央一再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做到有机结合,不少中小学校曾为此而努力,然而仍有部分家长不积极配合,不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不关心孩子学习情况,不与教师沟通。这次家教活动正好补上了这一课,架起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连心桥,达到了家长与子女、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及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四沟通”,为在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随着家庭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县城、乡镇驻地的中小学校开始反思和研究制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要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片面教育现象,认真抓好素质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动员广大教师写收听感想、心得体会,改进教学思维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现场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职责

(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

1、总结、统计分析本地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上报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2、对辖区内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二)各级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食物中毒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例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例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和控制的准备

(二)食物中毒事件组织准备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法定报告人的食物中毒报告管理和培训工作,制订食物中毒

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方案,落实人员责任制和紧急事件值班制度。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指定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实验室做好随时接收和检验中毒样品的准备。

各有关卫生、医疗机构应制定食物中毒报告和抢救、处理制度,保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和控制所需要的人员、交通、通讯、调查和采样设备的基本需要。

(二)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常备用品准备

表1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

种类主要物品

采样工具

注射器、肛拭子、消毒棉签、消毒纱布、调匙、勺子、镊子、剪刀、屠工用刀、酒精灯、标号用品、75%酒精、其他消毒灭菌器具等

样品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灭菌试管、灭菌粪便盒、样品冷藏设备等

防护用品工作衣或隔离衣、口罩、白帽子、手套、靴子等

调查用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结果汇总表、卫生监督文书等

检验设备毒物快速分析设备、深部温度计等

取证工具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

参考资料各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食品卫生相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等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常备用品应指定一个科室负责配备保管,并保持用品齐全,需要消毒用品由检验室负责消毒,每周消毒一次。检验室应常备毒物检验试剂,配制好的试剂应单独存放,国家法定长假和重大活动开始前,微生物检验室应准备充足样品保存液和培养基。

(三)食物中毒事件抢救物品准备

各级医疗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催吐、洗胃、导泻设备和特殊治疗药品,并不断补充更××,用于食物中毒事件抢救和治疗。

三、报告登记

(一)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当及时填写《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管辖范围内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当于6小时内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应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登记

接报后,根据《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要求,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报告登记表》,记录中毒事故有关内容:

1、发生单位及地址

2、发病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

3、可疑中毒食品及进食时间、进食人数

4、病人中毒表现、就诊或所处地点、救治措施及病人情况

四、组织开展现场调查

(一)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1、尽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经过:

确定食物中毒的病例。

查明导致中毒的食品。

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病原)

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

2、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3、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

4、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5、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6、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前的准备

县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着手在2小时内组成调查处理小组,携带表1所列的调查物品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小组应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由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检验人员和流行病学医师组成。调查人员应分头对病人和中毒现场进行调查。

(三)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采样进行现场快速检验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提出可能的发生经过及防止中毒扩散的控制措施等。

对上述内容的调查应进行必要的分组和分工,各方面调查应尽可能同时进行,必要时组成现场领导小组,分别就病人抢救、现场调查、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协调指挥。

1、对病人和进食者的调查

调查人员在协助抢救病人的同时,应向病人详细了解有关发病经过;重点观察与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以及呕吐、排泄物的性状;登记发病时间、可疑餐次(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72小时或之前的进餐食谱情况)的进餐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等,并将调查结果认真登记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中。调查完毕后请被调查者在个案调查登记表上签字认可。

对病人的调查应注意以下环节:

对疑难中毒事故的调查应对有关可疑食物列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调查时注意调查和分析发病者与未发病者的进食食物的差别。

应十分重视首发病例,并详细记录发病前的症状、发病的日期和具体时间。尽可能调查到所发生的全部病例以及与该起事件有关人员(厨师、原料处理人员和食品采购人员等)的发病情况。如发病人数较多,可先随机选择部分人员进行调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选择最了解事件情况的有关人员(包括病人),详细了解有关食物的来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存放条件和食用方法、进食人员及食用量等情况。

通过调查综合提出以下信息:(1)发病人数。(2)可疑餐次的同餐进食人数及去向。(3)共同进食的食品。(4)临床表现及共同点。(5)用药情况和治疗效果。(6)需要进一步采取抢救的控制措施。

调查时应注意了解是否存在食物之外的其他可能与发病有关的因素,以排除或确定非食源性疾病。对可疑刑事中毒案件要将情况通报给当地公安部门。

2、对可疑食品的加工过程调查

向食品加工制作场所的主管人员或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可疑食物加工、制作的流程,将可疑食物各加工操作环节绘制成操作流程图,注明各环节加工制作人员的姓名,分析并标出可能存在或产生某种危害的加工操作环节。

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原(配)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是否杀灭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交叉污染,是否有不适当的贮存(例如:非灭菌食品在室温存放超过4小时),以及剩余食品是否重××加热后食用等内容。

了解厨师和其他参与食品加工制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排除或发现食物被食品加工人员所携带的病原污染的可能性。

请加工制作人员回忆可疑食物的加工制作方法,必要时通过观察其实际加工制作的情况或食品加工时间——温度的实际测定结果,对可疑食品加工制作环节进行危害分析。

按可疑食品原料来源和加工制作环节,选择并采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容)具等样品进行检验。

对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污染和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进行照相、录像。

3、采集样品

现场调查人员应尽一切努力完成对中毒发生现场可疑中毒食品的样品采集工作,根据具体情况采集病人排泄物、血液等样本。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见表2。

表2食物中毒检验样品及采样方法

样品种类采样数量采样方法

粪便2ml(g)置样品容器内

呕吐物50—200g置样品容器内

血液不少于3ml静脉无菌采样

尿液30-50ml取清洁中段尿

固体食品200—500g切取一部分置样品容器内

液体食品200—500g摇匀后置样品容器内

其他样品根据检验需要视情况采集可能含有毒物的样品

样品采集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采样的品种

一般按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目的选择样品种类。样本一般包括病人的呕吐物、血液、尿液、大便、剩余的食品、食品容器和加工用具表面涂抹等,可能条件下还应采集厨师和直接接触食品人员的手拭、肛拭等。

采样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如:对腹泻病人要注意采集粪便和肛拭;对发热病人注意采集血液样品;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无剩余可疑食品时应采集相关容器、用具、抹布等涂抹样品。

采样方法样品应按照无菌采样方法采集。备检样品应置

冰箱内保存(温度通常控制在4℃左右);采样时应注明样品名称、来源、建议检验项目等。

采样人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对一起发病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采集10—20名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的检验样品,同时应采集部分具有相同进食史但未发病者的同类样品作为对照。

4、调查情况的初步分析

病例确定通过现场核实的发病情况和进食情况分析,提出确定病例的标准,按确定的病例标准对现已发现或报告的可疑病例进行鉴别。

病例确定标准可参考以下方面:(1)计算病人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的频率,确定病人的突出症状与伴随症状。(2)按临床发病情况,确定病人中毒的轻重。(3)按是否有医师诊断确定病例是否为临床诊断病例。

对尚未报告或就诊的病例进一步进行登记调查。

对病例的初步流行病学分析(1)按病例发病绘制发病流行曲线,分析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特点及联系,确定可能的致病因素。(2)绘制病例发病场所或地点分布图,分析病例发病地区分布特点及其联系,确定可能的发病场所或地点。

分析事件可能的发生原因

根据确定的病例标准和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应提出是否是同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意见,并就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可疑中毒食品及其来源、中毒原因,进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时间、地点等提出假设,以指导抢救病人和进一步开展的调查及中毒控制工作。

(四)中毒的控制和处理

对可疑食物中毒事件应尽早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

县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2、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3、

组织调查小组进行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撰写调查报告,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县卫生监督机构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2、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的有关规定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工作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依法进行。

五、技术处理

(一)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导泻。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2、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食品。采取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检验。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3、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六、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使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二)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三)潜伏期一般较短,病程以致病病原的种类和中毒个体差异而不同。

(四)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五)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病原。

(六)未取得足够的实验室诊断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

七、实验室检验

(一)送检样品应在适宜的保存温度和条件下,以最短的时间送检实验室检验。不能及时送样的应在现场对样品进行冷藏。

(二)检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本起中毒病人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尽快推断致病因素的性质和中毒原因,确定检验项目。

(三)实验室在收到中毒样品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检验,并尽快出具检验报告。当估计到实验室条件不足,应果断地请求有条件的部门予以支持。

(四)必要时对可疑中毒样品进行动物毒性实验,现场应急情况下可采用简易动物毒性试验。

八、综合分析和善后处理

(一)对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可疑食品加工制作情况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资料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并按有关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判定依据和原则做出综合判定。

(二)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中毒食品和肇事单位做出相应处理。

(三)根据中毒原因和致病因素对中毒场所及有关食品加工环境、物品提出消毒和善后处理意见。

(四)

现场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践能力培养

在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方法学课程[1]。这门学科旨在传授社会调查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操作过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适应专业岗位的能力奠定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然而传统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系统连贯地讲授有关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却往往造成学生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互脱节的现象,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不佳,有学者报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总体质量不高[2]。为此,我们曾经对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访谈,主要反映的问题有:理论部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例如抽样方法、层次谬误等概念;该门课程理论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但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实践课效果不好。传统教学方式是讲授理论之后,选取部分章节进行实践操作,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未能很好地结合,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处理实际问题。因此,本次实践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教改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且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因此,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尤为重要。课程章节连贯性要求高,因此具体教学方案是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各个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在社会调查的前期准备阶段、调查过程以及最后分析总结阶段依次展开。我们将实习课程内容分为几个环节:选择主题、确定测量值、制订计划书、拟订调查提纲、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现场调查、资料录入、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练习和实践强化,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项目时知道如何下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选题、方案设计、实施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们对学生的具体安排如下。

(1)学生以7人左右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每组选出组长,统筹组织管理。由组长负责总体安排和对组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

(2)授课第三周后开始选题,课题可以在教师建议的选题中选取,也可由小组根据兴趣和课题的可行性来确定。

(3)选题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包括如何选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实施社会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及撰写调查报告等。调查方案是调查工作的行动指南,内容包括:调查目标、调查类型、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地域、调查时间、调查队伍、调查经费以及工作安排。首先开展小组内讨论,商讨确定实践内容,每个小组分别制作PPT进行汇报,然后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设计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4)开展现场调查,进行资料收集。

(5)理论课讲完“调查报告的撰写”之后,要求学生在问卷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交代清楚调查的基本情况和调查结论,重点是把调研结果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写出来。调研报告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并在实践课上汇报。最后教师对每组的调研报告进行总结。

2教改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改革已经在2012级、2014级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是将课程学习变成学生有兴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另外,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公正,能更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学习态度。

2.1系统地设计整个实践环节

按照进行一个完整问卷调查的程序,系统地设计问卷调查的实践环节,带领学生逐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完整的调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布置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分别是选题确定、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撰写调研报告,这几个环节教学内容由易至难。在教学方式上由分项练习到最后的综合报告,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主要手段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专业素养,锻炼学生全面考虑、综合判断的能力。

2.2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意识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学习理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抽样方法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没听明白或者印象不深刻。当学生在实践课中研究自己调查方案中的具体抽样方法、样本规模等时,会主动看书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均有提高,最终达到教与学相结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3制订与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设计是40%的平时成绩加上60%的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最后的成绩。这样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严肃性和认真性,平时成绩评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参加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二是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依据学生自我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调查报告的评分依据材料的真实性、调查对象的典型性、观点的新颖性以及格式是否正确、叙述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语言是否准确等。

3教改的实施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感受到了这门课程与公共管理专业课的密切关系,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达到了教学目的和要求。

3.1教与学结合,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认为课程教学打破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便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实际操作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氛围轻松,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起到了督促学生注重理论学习的作用;学生普遍对社会调查研究有了理性认识和浓厚兴趣,了解到社会调查要经过系统的流程、遵循特定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有效结论;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往从理论到应用的学科逻辑体系,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尝试完成工作任务,并从完成任务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

3.2全程评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科学的考核方式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过程性考核,教师可以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3结合实际,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

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调查课题并与组员及调查对象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等。

4教改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教学技术和完善教学设备;其次,由于实践内容涉及众多学科,例如卫生统计学等,需要学生掌握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分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再次,受到研究场所和调查时间的限制,目前学生一般只能在本市或者校园中做调查,调查题材比较单一,很难进行大范围问卷调查;最后,调查研究需要经费支持,而目前费用完全由任课教师自主承担。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卫生管理人才[4]。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后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制订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确保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维萍,郑建中,张雪芬,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82-184.

[2]刘珊珊,杨东辉,徐瑛.学生对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社会调查方法的态度和学业成就的调查及原因分析[J].才智,2011(3):326-327.

[3]钱雪飞.高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索———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