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调研协会本学期

调研协会本学期

调研协会本学期

调研协会本学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24-02

一、关于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随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多。按研究对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将国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做了对比,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孙绍荣等(2001)对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二年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观上以区域或省份为对象进行研究。贾彦东、张红星(2006)通过1996—2003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东、中、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地区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高耀、刘志民(2010)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总的来说,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注重从理论上论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花亚纯、王志宏等(2006)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部分学者将视角转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在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时,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大或小两种不同的结论。纵观各研究发现早期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时,多选用地区GDP和地区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达程度,用地区万人占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地区万人占有大专以上人口和地区劳动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比率,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关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指标体系仍需完善

通过研读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及协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一,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性理论研究偏多,微观性实证研究偏少;其二,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研究也较多的停留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对于协调性研究不足。界定和度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少,理论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高耀,2010)。实证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洁性、代表性、客观性、系统性、差异性以及数据可获性等基本原则,但已有的各类指标体系或缺乏科学性或缺乏客观性、差异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舒尔茨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中国学者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即教育综合指数法计量出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樊华(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概念,建立了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1990—2003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协整分析理论是近年来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但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此外误差修正模型不仅能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反映不同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通过三种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分析结果更科学。综上,笔者主张可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阶段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设想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尝试。具体(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31-37.

[2] 孙绍荣,等.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关系的国际统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4):30-31.

[3] 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0.

[4] 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43.

[5] 刘丽,欧向军.苏北高教服务苏北经济的相关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6):53.

[6] 李新荣.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64.

[7] 王萍.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甘肃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2):140.

[8] 张丽峰.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05.

[9]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3):94.

调研协会本学期范文第2篇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我国加入WTO后,外刊工作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外刊价格持续上涨,而各馆经费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外刊价格的增长,各馆所订外刊种数急剧消减,而另一方面,国际交流扩大,外刊需求增加,目前从整个外刊资源现状来看,其馆藏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我国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积极总结经验,加大协调力度,以共建我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

1 外刊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

外文期刊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据统计,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超过20%。致使国外文献订购严重滑坡。1996年全国外文书刊的订购量比1986年平均下降80%。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外文期刊从5050种下降到900种,减少82%;北京大学图书馆减少74%;北京图书馆减少45%。[1]加入WTO后,外汇并轨,外刊价格进一步上涨、虽然近年来大多数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都已增加了外刊订购经费的投入,但外刊购置经费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其价格的增长,订购外刊的品种和数量依然在减少,我国外刊资源总量不足,与世界一些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服务机构相比,我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科技期刊只占世界期刊出版量(种)的5%左右。目前我国外刊入藏总量约为2.5万种,国家图书馆2002年订购外刊9274种,不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刊入藏量的一半,北京大学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中订购外刊最多的,2002年订购2122种,加上中文期刊最多不超过1万种,美国收藏文献信息最多的10个大学图书馆期刊收藏数量均在3万种以上,其中哈佛大学收藏数量最多,达10万种。而2003年绝大多数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所订外文期刊数量继续下降,我国国内普通高校图书馆外刊资源状况更加不容乐观,我馆是河北省高校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2003年外刊只订购了160种,比2002年减少140种。据笔者调查,大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2003年订购的外刊只在百余种左右。目前世界上外刊约20万种,其中有价值的约为5万种,发达国家一般以5万种为引进目标[2]。由此可见我国与国际公认外刊收藏种数仍有较大距离。

文献保障率进一步减弱。据调查,在266个学科和主题领域中。一次文献提供率基本满足要求的学科和主题只占30%左右[3]。同时,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分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客观造成了条块分割、机构重复、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协调采购力度不够,重复采购依然非常严重。据对国家直属或非直属的74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1996年引进外刊的复本量为2.02,重复订购2122种,占外刊订购总数的40.5%[4]。因此我国未能充分协调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化建设。

2 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国家对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非常重视,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早在1957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国家科委成立了图书小组,协调外文书刊采购、联合编目和建立全国、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等项工作,我国外文科技期刊保障体系初步形成。80年代后期,为遏制外文书刊进口锐减,国务院采取了三大战略措施,建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199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其它文献信息机构共124个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倡议书》,提出要协调外文文献的订购,每年定期召开全国或地区性的外文书刊文献订购会,开展代订、补充订购、文献委托、国际交换等业务,实现外文文献多品种、少复本,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的目标。此举掀起全国外刊共建共享的高潮。

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三大系统在外刊的协调采购、特色数据库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5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外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已做出决定,高校系统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合作编制2003年度外刊预订联合目标。该目录对于掌握全国的外刊资源情况,合理布局、协调采购、馆际互借等,均有极大的意见。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三大系统外刊协调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我国加入WTO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高校外刊会议,此次会议对于开展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研图书馆系统,农业系统,医药系统及各省市纷纷成立协调机构,使全国的外刊协调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2 外刊收藏单位协调意识增强,系统、区域间协调成效显著

系统与区域间的协调是我国多年来外刊协调的主要模式,协调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我国系统、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不断开通,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安徽等省以及全国化工系统、电子系统、医药系统等都建立了网上外刊联合目录检索系统,提供借阅、复制、传递等服务。

尤其是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北京地区、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为中心的上海地区,在外刊资源共建共享上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地区的图书馆情报单位每年召开外刊采购协调会,根据分工购藏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节约了大量资金,如国家图书馆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交通大学等11所学术图书馆率先联合订购了荷兰Elsevier公司的1100余种电子期刊全文Web版数据库,在我国图书情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已有62个高校及科研单位订购了该数据库。上海文献资源协作网已从1994年的19个单位,扩大到目前的60多个单位,1999年就规定成员馆单位订购8000元以上的高价刊原则上不出现复份,协调节约经费100余万元,新增份数近千种。

我国高校系统的有志之士,多年致力于外刊的共建共享工作,全国高校图书馆工委期刊工作专业委员会代管外刊协调以来,已有百余所院校参与,节约经费200 0万元。我国高校系统的文献资源协作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的文理中心近年引进的一批在国外有较大影响,且内容适合我国文理科重点学科建设的全文数据库、参考数据库以及电子期刊,通过各地区中心向CALLS成员馆的广大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检索和全文传递服务,取得显著效果。2002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的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对新形势下高校外刊协调的内容、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协调、完善与扩充外刊预订目录和按重点学科分工保种、目次服务、文献快速传递等问题,达成共识,决定从2003年编制《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预订联合目录》,按重点学科分工收藏外刊资源,逐步建立高校外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3 外刊协调机构工作规范化,协调内容深化,目标更加明确

大多数协调机构工作渐趋规范,制定协调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立各种阶段性研究项目。同时从各个协调机构的工作目标来看,对协调的内容逐步深化,目标更加明确,以往的期刊订购协调一般是以节省书刊经费,在一定区域范围或学科范围内,多馆合作,减少复本,在馆际间进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而当前对订购协调工作的认识更为深刻,不仅仅满足于减少复本、增加品种,而是积极跟踪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及外刊出版动向,了解国内各馆的期刊订购现状,对各馆订购外文期刊复本较少的期刊,根据国内各高校的重点学科设置进行协调订购;对于国外新创办的期刊,向相应的图书馆进行推荐订购。以保证国外的重要期刊在国内不断订,国外新创办的重要期刊在国内有收藏,使我国外刊收藏体系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

2.4 各图书馆外刊的采购操作更加成熟,更具科学性

各图书馆在外刊的选择上,同以前相比,减少了盲目性,注重调查研究,选择订购与重点学科以及重点研究项目有关的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优先采购国内已购买版权的外刊,协调采购电子版、网络版期刊,参加集团购买,分摊经费,共同享受建设成果,同时收集网上免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进行国际交换等拓宽外刊来源。

2.5 网络发展迅速,服务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献资源服务的网络化环境逐渐形成,一般院校都建有各自的校园网,基础条件好的地方,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实现了地方联网,形成了区域网络化,全国大中型图书馆对文献信息都采用计算机管理,对文献资源的采选、分编、检索、统计等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为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最近开通的“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期刊传送系统”对“上海市16所高校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及“国家科技中心馆藏11000种外文期刊”进行网上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各图书馆针对以往外刊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都更加注重外刊的开发与利用,大多数图书馆都积极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外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如目前全国有499家图书情报机构的外刊文献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制作的《中西日俄文期刊目录数据库》收录,编制馆藏外刊目录,注重宣传,开展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如开展外刊信息定题服务,选择重点研究课题,经常提供对口的外刊信息和各种专题性文摘、综述、参考资料等服务。

3 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3.1 立足现实,开拓创新

随着21世纪世界科技竞争的加剧,国外信息资源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文献资源的建设中应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既不能思想僵化,闭门造车,也不能盲目跟进,对项目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确实的范围。在目前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文献类型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文献保障体系,更需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走出一条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3.2 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协调模式

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国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在我国外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中也表现了多模式共存的状况。然而从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多年来我国外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际成效来看,有两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模式。一是建立全国系统内的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二是建立以省、大城市为中心的跨系统的外刊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这两种模式是构建我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的切实可行的模式。当前应积极总结这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探讨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确立新形势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3.3 各地发展不均衡,应启动中小型图书馆共同参与

从全国范围来看,协调工作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发展较快的大都集中在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福建等,不少省市刚刚起步,尤其在中小城市,缺少协调机构,信息闭塞,一些中小型图书馆在外刊资源建设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有些单位至今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协调组织,各自为政,从而文献保障率越来越低,这必将形成恶性循环,迫切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3.4 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各级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费问题一直是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因素,也是图书情报界人士探讨的热点之一。由于缺少经费的支持,各地区、各系统的协调工作也是做做停停,目前协作机构多是按经费比例收取成员馆协调费用,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协调机构的工作没有保障,曾经参与外刊资源共享、协调订购的图书馆,也很难坚持下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有益于每一个参与的图书馆,同时也对整个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益,因此,在政府拨款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3.5 加强立法,使共建共享走向法制轨道

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图书馆法》无法为全国文献共建共享提供法律保障,仅靠一些图书馆之间的倡议,本着“积极参与、平等协作、承担义务、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进行还不够,很难维持协调工作局面,迫切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制定文献分工购藏方针,规定各成员馆的责任、范围和服务方法以及自身的利益,奖惩方式等,没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缺乏约束机制,任何共建共享也只是建立在自发的松散的结构体系上,很难维持协调工作的局面。

3.6 深入开展对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外刊建设出现了新的问题,同时信息环境的改变,又为外刊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①对我国外刊资源整体化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的研究;②如何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符合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对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文献保障体系;③对协调机构整体利益与成员馆个体利益的研究;④如何建立协调指标体系,将协调工作进行量化研究,通过科学评估,为调整协作系统各馆的期刊订购提供科学依据;⑤如何在共建共享机制下对各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的评估;⑥目前电子期刊资源已经成为整体文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电子期刊资源收藏和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进行科学的电子期刊成本与效益分析;⑦如何加强电子期刊的协调共享和网上文献传递工作;⑧由于新技术在期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期刊的大量出现,给期刊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现有期刊人 员总体情况看,业务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收稿日期:2003-03-05

【参考文献】

1 刘俊英等.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25-27

2 叶继元.入世后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图书情报工作,2002,(10):101-105

3 同1

4 欧阳轻娥等.入世后外刊资源建设刍议.情报探索,2002,(3)

5 蔡丽萍.外刊工作研究综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4-66

6 王凌等.论建立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3):43-45

7 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纪要.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4):89

调研协会本学期范文第3篇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委员培训班在政协机关和县委统战部机关同志的精心筹备下,顺利进行了培训班的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委员们悉心聆听了市委党校余彪教授关于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知识;魏友旗同志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知识;系统地学习了解人民政协理论知识和有关业务写作知识。还进行了授课相关内容的知识测试。通过这期培训班,使委员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有了个明确的认识,对统战政协知识有了个系统的认识。我想这期委员培训班的收获和体会有以下这么几点:

、培训班的筹备工作做得较好。为了把这次委员培训班举办成功,政协机关和统战部机关的同志精心安排,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每个环节都周密安排,环环相连,使得培训班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期委员培训班委员到训情况较好。由于我们的委员大部分都是兼职,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委员们能妥善安排自己手中的工作,按时到训,说明我们委员整体素质较高,我很满意,很高兴。 、这期委员培训班内容安排得较为充实。培训班既安排了时事政治知识讲座,又有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能力讲座;既有统战知识讲座,又有人民政协理论及业务写作知识的讲座;还安排了向委员征询的几个课题,本来应当安排政协委员在培训期间进行讨论,由于时间关系,未作安排,我认为同样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这期培训班掀起了新一届政协加强学习的热潮。新的一届政协,要履行好政协职能,我想首先是要熟悉了解政协的理论和业务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期培训班为委员学习人民政协理论和业务知识起到了引路的作用,政协办公室结合培训班的内容,编印了《政协委员学习文件摘编》,供委员业余进行学习。我相信,本届政协委员在这次培训班结束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时事政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政协理论和业务知识。

培训班结束后,委员们又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为把本届政协工作做得更有特色,我借此机会向委员们提出四点希望:

、适应变化,转换角色。要树立委员意识,有委员之心,尽委员之责,思想要到位。要挤出时间尽可能多地参加政协活动,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政协委员的重托。一是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战斗员”的角度,主动参与,开动脑筋,在参加政协活动时多建言,建好言,要把服从和服务于党政中心工作作为履行职能根本出发点;二是要具有满腔的政治热情。在政协的各种活动中虚心了解情况,主动发言,有啥说啥,供领导参与;三是要自觉地把社会荣誉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以党的事业和政协事业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学习理论,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好工作。

调研协会本学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教与学模式 导学点 协同备课教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备课作为教学质量的保证,历来为学校暨教师所注重,一位教师个人备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教育水准的保持或升降。

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两年来共进行了网上协同备课、教研BBS讨论近200场(次),本学期86场(次),涉及课程100余门,本学期43门。43门课,86次协同备课,制作导学点光盘79套(课),双向视频会议21场(次),本学期5场(次),本学期开设50门课程直播课堂。通过两年的努力,已完成录制IP课件、网络直播课堂、制作导学点光盘、制作网上文本辅导资料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远程教育配套学习资源。教学资源已基本可以满足学员的远程学习需求和导学点辅导教师备课需求。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体资源相配合,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知度,同时便于辅导教师、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资源共享。在座谈和问卷中有61.2%的辅导教师、学员对“你对网上辅导资料、直播课堂、导学点光盘的配套程度和可读性等方面是否感到满意?”这一问题表示基本满意。

在创设省教师与导学点辅导教师之间的实时和非实时的协同备课与交互学习的网络环境方面,省电大及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辅导教师因各种原因(如没有时间21%、条件不具备20%、网速过慢、收看效果差48%等)参与程度不高,长期参与者占调查总数的11%。这一情况表明远程教育协同备课实施效果尚不太理想,有待改善软硬件条件。

大多参与协同备课教研的省电大教师、辅导教师认可“协同备课”具有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捷性。利用电大在线BBS讨论板,充分地发挥电大系统中办学的优势,在预先约定的时间促使不同地域的辅导教师实现了互动式的教学经验的交流、反馈;及时、快捷性地传递了与所备之课相关的学术动态,成功地弥合了省校教师与导学点辅导教师之间存在的时空分离的缺憾。教师协同备课教研具有互补性。省校教师与导学点辅导教师利用BBS讨论、双向视频会议畅所欲言,言简意赅地发表各自的教学体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教师协同备课教研具有教育经费使用的高效性。使得位于不同区域的省电大教师与辅导教师之间进行备课的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教师协同备课教研具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参加教师协同备课教研不仅可以直接利用其他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本人的教学辅导活动;而且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传递给其他的教师,供他们在教学辅导中使用,为保障电大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准稳中有升提供了前提条件。

教学点的网络教学资源配置改变了传统班级面授教学的形式,实行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在座谈中,这一点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首肯。运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指导辅导教师使用媒体资源进行备课。在回答“你是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有30%的辅导教师选择了“直接给省电大教师信箱发信”、“参加BBS讨论时一并提出”等,说明只要条件许可,辅导教师愿意使用多种媒体进行备课。教师协同备课教研,利用电话、网络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教研活动。这些改革在调查中,得到了占接受调查人员总数62%的支持,说明教师协同备课教研在导学点辅导教师中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尚需加强。

今后我们在探索远程教学模式问题方面,应更多地探索远程教学中,学生、教师、媒体资源和支持服务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建立网络学习环境下,借助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对学习的支持服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远程学习方式。

传统学校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今天我们的远程教育活动中仍然起作用,网络还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媒体,教师协同备课教研有良好的前景,但目前受制于客观条件,如网速、带宽、时间协调等,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开放教育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要研究网络特点,发挥网络的优势,努力实践教与学的模式的改革,推广教师协同备课教研,力争资源共享,最终达到提高导学点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爱文,冯琳.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3-01期.

[2]张冀生.优化教学资源,保证远程教育质量.2002-11期.

[3]韦钰.努力培育基于互联网学习的先进文化.2002-11期.

[4][英]约翰·丹尼尔.技术运用与远程教育: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学及管理中有效运用的原理之探讨.2002-10期.

[5]张伟远.远程教育与网络运用之研究.2002-07期.

[6]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09期.

调研协会本学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发展;城乡协调;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85-04

1.引言

第三产业发展和城乡协调从来就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城乡协调更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要持续快速发展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城乡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重大障碍。促进城乡协调,对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在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第三产业的赶超战略指导下,城乡差距日益加大,严重影响城乡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化(城市化)等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城乡协调运动的失效,说明实现城乡协调必须是工业与第三产业并重,作为城乡经济支柱的工业发展必然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保障。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西部最高东部最低。城乡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西部城乡一体化和东中西地区差距的缩小化,任其发展必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并诱发种种社会矛盾。而研究第三产业发展为促进城乡协调提供了一条可供探索的新的重要途径。

国外早期的研究主要从产业发展阶段,一些研究以更为积极的态度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强调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此后,大量研究集中在了第三产业与城乡协调的突出矛盾就业问题的考察: Middison(1980)对16个OECD国家1870~1976年的就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考察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以及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动向。此外,Marlaine Lockheed & Santiago Cueto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教育公平与质量问题;Verna Mitura and D. Bollman(实证分析了加拿大城乡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Jianfa Shen,Zhiqiang Feng and Kwan-Yiu Wong研究了中国城市化的双轨性特征;Shujie Yao,Zongyi Zhang,Gengfu Feng计量分析检验了中国城乡产出、收入和消费方面的不平等,提出解决上述非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对教育、医疗、微观金融、交通、电讯等长期项目的投入。

国内学者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城乡协调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第三产业与城乡协调面临的突出问题,城乡劳动力转移问题;郭克莎研究了第三产业对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二元结构转换中的作用;曾国军(2003)等学者对广东、上海等省份的第三产业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洪银兴(2004)从城乡工业化角度,叶兴庆、周旭英(1995)从城乡教育协调角度分析了第三产业与城乡协调问题。

上述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与第三产业和城乡协调相关的问题,并为第三产业与城乡协调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并没有学者基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研究第三产业发展如何影响城乡协调。为此,本文运用中国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系统考察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回答两方面的问题,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是否对城乡协调产生了影响?如果是,效果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本文结构为第二部分,选用指标的说明及有关实证方法;第三部分实证结果及解释;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2.指标说明及实证方法

2.1 指标说明

本文所涉及的指标包括第三产业发展和城乡协调两方面。关于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指标,学者们有着丰富而详细的研究和论述。李江帆(1997)研究指出全面分析影响服务需求的诸因素,是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基础工作,并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应由服务的社会需求决定,而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和服务的输出状况是影响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按照评价依据可以用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服务产品、服务密度指标来衡量第三产业发展。黄京鸿等(2001)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朱明英(2004)对第三产业发展统计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评价目标和原则进行了论述,并构建5大因素和38项具体指标作为评价第三产业发展统计评价的基准。

综上所述,并结合本文的理论基础分析,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的第三产业发展指标包括:一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GT,用以反应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LT,用以反映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三是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增长率PT(以前一年为基期计算得到),用以反映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及人均占有量。上述三项指标变动越大表明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越高。

关于城乡协调的衡量,叶兴庆(2004)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上指出评价城乡协调可以从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教育、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差距以及产业结构不协调等六个方面来研究衡量。张竟竟等(2007)构建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城乡协调分为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进而再分为生态设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控制层,并运用一些指标来反映各控制层,以此计算得出总协调度。吴殿廷等(2007)以宁波为例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将城乡协调分为人口、社会、空间、环境协调,再以各城乡相对指标反映;通过城乡指标比与构建的标准系数作比较后确定各指标协调度,并算数平均得到宁波城乡协调发展评价。

上述研究,可以反映局部城乡协调的情况,但由于统计指标数据的缺失难以准确实现并推广。综合上述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本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四类能较全面反映城乡协调的指标计算得到11项城乡相对指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乡人民币储蓄存款比、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指数比、城乡居民人居消费水平比、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城乡居民平均每百户年底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城乡电话用户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乡人均居住面积比、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城乡就业比。通过主成分方法分析及同类指标筛选得出对于公因子协调城乡解释程度较高的四个指标,以反映城乡协调程度。因此本文采用的城乡协调发展指标包括: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PI(其中城镇为可支配收入,农村为纯收入),反映城乡收入协调程度;二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PS,反映城乡消费协调程度;三是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FAI,通过城乡投资差异反映资源配置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四是城乡就业增长率比LCX,反映城乡就业发展协调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五项指标均为大于0小于1的比值,文中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图1)、(图2)显示了上述指标在1978~2006年间的走势。

2.2 实证方法

2.2.1 协整理论

协整理论从经济变量的数据中所显示的关系出发,研究确定模型中包含的变量和变量是否具有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协整的经济意义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2.2.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为:如果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那么X的变化就应发生在Y变化之前。即主要依据:对于两个经济变量X、Y,如果X是Y变化的原因,则X有助于Y预测精度的改善,即在Y关于Y滞后值的回归中,增加X的滞后值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应该显著增加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r原因。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

3. 实证结果及解释

3.1 协整分析

协整分析可以检验出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如果序列Xlt,X2t,…,Xkt都是d阶单整,存在一个向量a=(a1,a2,…,ak),使得Zt=αX1t~I(d-b),b>0,X1t=(Xlt,X2t,…,Xkt)1,则认为序列Xlt ,X2t,…Kkt是(d,b)阶协整,记为Xt~CI(d,b),a为协整向量。本文在Eviews6.0中采用ADF检验序列平稳性,ADF检验有三种形式:有截距项、有截距项并且有时间趋势项、没有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本文检验的顺序为:先选择有截距和时间趋势项,若截距项与时间趋势项不显著(P>0.05),再选择有截距项,若截距项不显著,最后选择无截距项与无趋势项,假如在无截距项与无趋势项的情况下仍无法形成稳定的时间序列,再进行一阶差分重复以上检验过程直到达到稳态为止。

ADF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水平值均存在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值都可以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所以可以判定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的,符合协整分析条件(滞后期遵循AIC准则)。

注:本表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计算得出,其中C、T、K分别表示ADF检验中是否包含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检验采用的滞后期数,N表示不包括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表示一阶差分。

通过Eviews6.0运行结果显示,城乡协调四个指标与第三产业发展整体不存在显著的多变量协整关系。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PI、PS与LT,FAI与GT、LT,LCX与GT 、LT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及残差平稳性检验如下(***、**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

PI=0.585181-0.834230LT+e1(1)

18.29345***-5.835029***

PS=0.463791-0.620331LT+e2 (2)

22.52542***-6.744017***

FAI=0.558479-0.783416GT+e3 (3)

8.342155***-3.905425***

FAI=0.513868-0.958558LT+e4 (4)

12.45817***-5.331383***

LCX=1.766030-4.286282GT+e5 (5)

3.875583***-3.081027***

LCX=1.531622-5.315949LT+e6 (6)

5.184275***-4.025953***

可知协整方程中,(1)、(2)式中LT系数为负并且方程在1%的显著性下通过检验,表明第三产业就业的发展不但没有改善城乡收入和消费协调反而对城乡差距扩大有推动作用。(3)、(4)式中GT、LT系数为负并且方程在1%的显著性下通过检验,表明第三产业比重和就业比重的提高对于城乡投资协调有加剧差距的影响。同样在(5)、(6)式中GT、LT对LCX的影响系数为负并且方程在1%的显著性下通过检验,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扩大城乡就业增长率差异的影响。六个协整关系系数均为负,显示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扭曲影响。

3.2 误差修正模型(ECM)

根据Granger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存在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建立上述六个方程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来检验他们的短期波动。

结果显示,上述六个协整方程的误差修正模型均通不过10%的显著性检验,EC(-1)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各指标间均只存在长期的影响关系,短期却不明显,而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

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分析显示,PI、PS与LT,FAI与GT、LT,LCX与GT 、LT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此我们进一步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最优滞后期的选择是在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残差分析行列中选择AIC最小值产生的。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在各最优滞后期时,LT是PI的Granger原因,GT是FAI的Granger原因,LT与FAI互为因果,GT与LCX互为因果,LT是LCX的Granger原因。

3.4 实证结果解释

从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对于城乡协调产生了扭曲的影响,不仅没有促进城乡协调反而对城乡协调程度的下降有推动作用。而第三产业对于城乡协调的影响不受第三产业总量或人均占有量的发展的影响。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对城乡收入扩大起了推动作用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产业比重增加一个点城乡收入比扩大0.34个点,城乡消费比差距增大0.62个点。究其原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制度上的偏离,更多是为城镇居民服务,由于受到多种限制因素的影响,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受到限制,农村居民没有得到第三产业发展的实惠,农民从事的第三产业更是低附加值的,收入增长缓慢,很多服务业农村居民无法承受消费,因此城乡收入、消费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转向发展代表中国比较优势的轻工业、服务业、金融等行业,中国产业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对比较优势的表现能力和甄别能力增强,加上市场经济利益规则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就业均趋于投资收益和报酬高的地区和行业,因此没有政策引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必然落后于城镇增长发展,因此协整结果显示GT、LT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分别加大0.78、0.96百分比变动。第三产业发展对于城乡就业影响的表现,反映出我国第三产业的产业布局以及在就业的吸纳方面更多是促进城镇就业的发展,而对于农村的就业带动明显不够,城市化和“农民变市民”、户籍制度的各种限制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城乡就业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

4. 结论及建议

实证结果显示,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畸形发展非常态模式,以至对城乡协调的影响也产生扭曲效应。结合上文分析原因,光靠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是行不通的,资源只会流向高回报率的地方,这样只会加剧城乡的不协调,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政策的倾斜,利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加强农村投资,增加农村人口就业从而促进城乡协调。

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模式可以选择。其一,从空间上,通过政策扶持先形成主导产业达到产业聚集,然后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要素的流动,最终形成区域增长带辐射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其二,政府主导,在城乡协调不严重地区形成第三产业市场主体配置城乡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增加农村人口就业和收入从而缩小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其三,建立第三产业区域联盟实现区域合作,将农村物质和劳动资源纳入产业链条中,从而解决更多的农村投资和就业问题,带动收入和消费的增长实现城乡协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相关的农产品运输、农村金融和保险、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以及信息业、旅游业、智能服务业等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在加大农村投资增加农村就业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从而缩小与城镇差距实现城乡协调。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7BJY122)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2] Dual-track urbaniz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case of Pearl River Delta in South 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Volume 30, Issue 3,September 2006, Pages 690-705.Jianfa Shen, Zhiqiang Feng, Kwan-Yiu Wong

[3]Grow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Volume 15, Issue 2,2004, Pages 145-163.Shujie yao, Zongyi zhang, Lucia hanmer.

[4] 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J].财贸经济,2004,(1).

[5] 张敦富.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 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7] 叶兴庆.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8] 曾国军.广东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3,(3).

[9] 杨艺.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4,(5).

[10] 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与城乡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J].当代财经,2004,(8).

[11] 叶兴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5,(2).

[12] 顾乃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J].经济经纬,2002,(2).

[13] 温涛,冉光和.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

[14] 李江帆.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依据与评价指标[J].经济管理,1997,(8).

[15] 黄京鸿.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1,(1).

[16] 吴殿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宁波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7] 叶兴庆.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04,(1).

[作者简介]曾国平(1955―),男,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城乡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