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教学

幼儿教学

幼儿教学

幼儿教学范文第1篇

一、角色转换,引领幼儿当老师

幼儿园教学以幼儿为主体,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由他们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在活动中可以将孩子们放于老师的地位一起进行,能够极大地带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我在教幼儿手工课的时候,拿出了硬纸、塑料瓶、易拉罐等物品,但是我并没有主动去教他们如何将这些材料做成精美的物品,而是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当一次学生,你们来当老师。”让幼儿根据这些物品自己创作,想做成什么都可以。这时候有三个幼儿举手表示自己已经想好了做什么,于是我让这三名幼儿进行创作,他们把硬纸做成了小汽车,把塑料瓶做成了花瓶,把易拉罐做成了小椅子,别的幼儿看到了都觉得很惊奇。我问其他孩子:“大家想不想像他们一样,做出漂亮的手工作品呢?”同学们都回答“想”,然后我对着做手工的三名孩子说:“那小老师可不可以教教我们呢?”他们看到大家都想学习自己做的手工,非常高兴,于是都充当起了小老师,教大家怎么做,无论教的幼儿还是学的幼儿都特别认真。教师运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孩子们之间互相教和学,他们便不会只处于学的被动状态,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小老师”的地位,“教学”工作都是在自己的安排下进行,便不会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这种教学方式也会让幼儿在学习中或者游戏中敢于表现自我,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二、多加赞扬,幼儿发展有提升

传统教学中幼儿教师总是喜欢板起面孔训斥幼儿,认为这样可以增加教师的威严。但殊不知这样增加了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给孩子带来了恐惧感、紧张感。幼儿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多给幼儿赞扬,让孩子们在赞扬中成长,在赞扬中发展。比如我之前在教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一个幼儿画出了天空、大海的图画,非常漂亮。但是小朋友画出的海的颜色是红色的,我觉得很奇怪,就询问幼儿:“别的小朋友画出的大海是蓝色的,为什么你画出来的大海是红色的呢?”幼儿回答我说,因为他见过大海,大海深蓝色的海面让他觉得好冰冷,他觉得要是大海是红色的就会很温暖,再也不会冷冰冰的了。我被孩子的想法所震撼,在课上我让幼儿拿着自己的画给大家做讲解,对小朋友的想法进行了表扬,还奖励给他一支画笔。我对所有孩子说,画画就需要我们的想象力,只要我们敢想、敢画,我们画出的画就是最美的画。之后小朋友的创作欲望更强烈了,在绘画过程中他们大胆想象,创作出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丰富画面。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活动中,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不经意之间的一句夸奖,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就是孩子天生的荣誉感使然。教师要保护孩子的这份荣誉感,多给孩子一个赞许,孩子就会发挥其潜在的力量,会有更加优异的表现。

三、竞争机制,幼儿能力有超越

现在的孩子大多处于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里受到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宠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被长辈说成是了不得的进步,对自身的潜力难以有较深的挖掘。在幼儿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上进心,无论对于幼儿的习惯养成,还是对他们潜力的开发都有很大作用。比如有一次,我组织班上幼儿开展“航模小竞赛”的活动,我之前带幼儿做过航模飞机,可以飞到3米高,孩子们都纷纷叫好,但是我知道通过改进,孩子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我宣布,哪位小朋友如果可以做出飞得更高的飞机,我将颁发“航模小英雄”的称号给他,还会制作勋章以示奖励。有了这个动力,小朋友们都开始进行“研发”,有的组成小组,一起进行开发创作。果然,没有过多长时间,其中一个幼儿就做出了可以飞到5米高的航模飞机。这次评比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其实与其说他们是在和别的孩子比赛,不如说他们是和自己比赛,他们超越了自己,取得了更大的进步。我在颁奖的时候,也特意给小组进行了颁奖,因为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家团结在一起才会有更强大的力量。

幼儿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童年是人生无忧无虑的一个美好阶段,但目前社会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却愈演愈烈,使许多年仅四五岁正值玩耍年龄的幼儿像小学生一样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上学,晚上还有一大堆作业。是什么原因促成现在的幼儿教育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无视法律法规依然我行我素呢?

首先是家长的原因,这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最重要的原因。家长以前关心的问题是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吃得饱、穿得暖,而现在许多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想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处于优势位置的家长便放弃了寓教于乐的亲子游戏,“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促成“小学化”式的超前教育。

其次是幼儿园的原因。面对社会的需求,一些遵循幼儿教育原则的幼儿园却在竞争中失去了优势。在家长的压力下,为了保住生源幼儿园不得不在教学中安排小学内容,懂教育的反而做出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来,这是教育的悲哀,但又是被迫的无奈。

再次则是社会普遍的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但是在错误的早期教育误导下,有些人便以为教育得越早越好,把识字算术看成教育的唯一形式,甚至三岁不到就请家教,但这种做法的恶果则是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发育和成长,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最后是教育管理者的原因。由于管理措施的不完善,为了给升学率和毕业成绩进行一次“暗”排队,小学一年级录取新生时,对特长、成绩的注重程度不断增加。多数教育管理者认为,好的生源有利于好的升学率与毕业成绩,这又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2)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3)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家长和老师非要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呵斥、打骂、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三、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首先是转变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寻求幼儿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持。改变幼儿家长的价值观念,对子女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才有利于减轻幼儿学习压力。幼儿园教育应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

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优化教育的内部因素。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政府职能部门应在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同时还应改变教师的消极思想,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再次是强化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大督导与评估的力度。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必须切实履行其管理职能。

幼儿教学范文第3篇

一、创设识字环境,利用活动室区角,让幼儿主动识字

区角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每次区角活动,幼儿总是快乐参与,活动结束迟迟不愿离开。我利用这一点,在每个区角都贴上汉字,并把区角游戏规则用图画和简单的汉字表示。在每次活动前,先询问幼儿活动区名称和游戏规则,答对的幼儿率先参加,这样就能激发幼儿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总有幼儿围着老师问规则中的汉字怎样读。

二、利用绘图和观看视频教学,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识字

汉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都能用图画表示,幼儿看后都能记住,为了加强幼儿记忆,我从网上下载幼儿识字视频,让幼儿多次观看,然后利用绘画课,引导幼儿把汉字对应的图像画出来,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幼儿就会加深对字的认知。

三、制作生字卡片

引导幼儿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幼儿在家中找一些纸板,我把学习的生字打印出来,指导幼儿贴在纸板上,制成生字卡片。并且让幼儿比一比,看谁制得多。幼儿自己动手,不但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为有趣的手工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绳子的记忆。

四、生活中识字,幼儿园里交流

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识字的情景和教材。家长常带孩子去超市,路边的广告和超市商品包装袋上有好多汉字,我嘱咐幼儿买回来后把包装上的标志和一些有用的东西剪下来,把上面的字学会,到幼儿园后和小朋友交流,当小老师教会其他小朋友。广告、包装标志都设计巧妙且色彩鲜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幼儿都乐此不疲,学会了很多汉字,而且养成了随时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培养了幼儿自主识字的能力。

五、归类识字

根据字的组成规律或生活中的类别进行分类识字,是教学识字的好方法,能够取得短时间大量识字的效果。如,我利用儿歌《称呼歌》教学各种称呼,幼儿学习的兴趣很高。教学蔬菜的名字,教学前,我把幼儿领到伙房先观察蔬菜,教学时,每教一种蔬菜,我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幼儿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不熟悉的,先出示生字,再观察蔬菜。有实物看,就能提起幼儿的兴趣。直观演示法识字,幼儿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六、阅读识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书、多阅读能提高汉语水平。幼儿一旦对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去阅读。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幼儿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故事人人爱听,幼儿因为识字少,自己不能阅读,开始只能采用听故事的方法。首先,我选择简短的故事,并根据故事的内容和语言设计一些问题,让幼儿一边听,一边回答问题。接下来,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最后,鼓励幼儿互相讲故事,回家讲给家长听。不知不觉,幼儿就产生了自己读故事的愿望,再精选一些小故事,适时地和幼儿一起阅读,读故事的过程中看到熟字,就仿佛迷路的人找到了道路,幼儿就会无比兴奋。这些熟字就是兴奋点,熟字越多,兴奋点越多。幼儿就会爱上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读的越多,认识的字就越多。

七、游戏巩固识字

幼儿识字特点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必须及时巩固。教学中,我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一边学习,一边巩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钓鱼识字。把幼儿制作的生字卡片放在地上,用渔竿去钓,谁钓到并读出卡片上的字,就得到一个卡片。

2.猜谜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字形编写一些字谜。如,人在草木中(茶),一个字,千张口(舌)。通过猜字谜,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范文第4篇

一、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我们本着“系列层次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的程序,让幼儿从“多渠道参与”、“多角度感受”,从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在不断的研讨—实践—反思—再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1.选择多元的教育材料,丰富幼儿的音乐生活

我们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五个资源库,即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资源库、民歌歌曲资源库、外国优秀歌曲资源库、时尚流行歌曲资源库、戏曲资源库。

2.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确立了歌唱活动材料选择的定位后,我们借鉴、融合了许卓娅的系列活动理论和预知学习理论,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学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学策略

1.优秀儿童歌曲的教学策略

传统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品,这类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与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

(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有礼貌的小山羊》、《黄鼠狼拜年》。

2.音画转换法。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促进幼儿的创新精。如《摇篮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歌曲。

2.外国歌曲的教学策略

为培养幼儿接纳、尊重多元文化与艺术,在我们探讨的过程中,明显感到通过我们的多元教学模式,幼儿不仅能轻松地学会演唱,还引发出幼儿对国外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货币等系列的生成活动。

(1)游戏协作法。根据歌曲的民风特点,创设相应背景的游戏情境,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欢快的气氛,让幼儿在协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自由的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尔士民歌《欢度节日》,英国民歌《伦敦桥》等。

(2)填充创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点及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填充歌词或旋律来学习演唱歌曲,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参与中不知不觉的学会歌曲。

(3)对比欣赏法。借助图片、幻灯、媒体等途径来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风格,通过与本地歌曲的对比,学习演唱不同风格特点的外国民歌,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养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

(4)唤醒自主法。通过幼儿提供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唤醒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发现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如《新年好》《铃儿响叮当》《小杜鹃》等。

3.民族歌曲的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歌曲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风格非常鲜明,其韵味、旋律以及歌词中的语言都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将提升幼儿的艺术素质,并使幼儿在体验、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时,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1)发掘笑料——多种表演法。寻找民歌中诙谐逗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表演,熟悉旋律与歌词体验幽默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如山东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两个蝈蝈吹牛皮》等。

(2)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语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与幼儿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的语言特色,对幼儿来讲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简单、有趣、易模仿的词或音节。如“巴扎嘿”、“哎哟哟”、“啷啷仓”,针对这类语言特色突出的歌曲,采用“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风格,并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达出来。如《龙船调》、《刘三姐对歌》、《花儿与少年》、《太阳出来喜洋洋》等。

(3)探索特色——融入器乐法。民歌的特色除体现在语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让幼儿沉浸在婉转的水乡民歌,流畅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扬的草原牧歌之中,将会给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艺术修养带来终身益处。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适合采用此方法。

4.戏曲的教学策略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极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我们让幼儿通过感受名家名段,体验多种戏曲的风格和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诗韵交融法。将唐诗与戏剧曲调相结合,让幼儿体验唐诗美的同时,感受戏曲旋律的美,使诗与曲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诗风配不同的曲调。如抒情诗可配黄梅戏曲调,言志的诗可配京剧或豫剧的曲调。

(2)角色体验法。通过欣赏体验不同角色的外形、声音、动作,让幼儿体验京剧中生、旦、花脸等行当的特点,如旦角唱段《苏三起解》、《老生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学策略

时尚这一词正在逐渐被现代人士认可,我们改编吸纳了一些流行歌曲,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让爱住我家》、《波斯猫》,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文化互动、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幼儿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儿歌教学;方法

一、强化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会全身心投入,并且将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孩子的兴趣培养,帮助幼儿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下完成学习内容。

(1)将儿歌改编成故事。有些幼儿对儿歌不是很感兴趣,但所有的孩子对故事都很喜欢,教师根据幼儿认知能力,将简短儿歌变成丰富生动的故事,加上适当的想象,这样可以提升孩子对儿歌的兴趣。

(2)将儿歌转化成图画。大多幼儿都不认字,对字的理解有很大困难。如果将儿歌转化成图画,由抽象空洞的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形式,进一步刺激孩子的探索欲望,能引导幼儿积极学习其具体内容。

(3)重视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根据儿歌的内容特点决定朗读的节奏和情感。要快慢适当、抑扬顿挫,构建美好亲和的语言朗读环境,还可以在朗读过程中配上适当的音乐,在美好愉悦的音乐氛围下完成儿歌教学。

(4)引导幼儿通过联想记忆儿歌。大多数幼儿教师在教授儿歌的时候,往往采用机械记忆法,死记硬背。这样对幼儿思维没有好处。教师要带领幼儿理解儿歌内容。然后强化记忆,这样才能牢固快速的记忆,对幼儿多方面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5)为幼儿构建适当的学习情景。在一些儿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儿歌的具体内容为孩子构建适当的学习环境。可以带幼儿走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可以通过图片或表演向学生展示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让孩子在切实的环境中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儿歌内容意义,进一步实现儿歌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展开儿歌内容

(1)教师语言与多媒体视频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解决儿歌理解的难点。幼儿对儿歌理解来源于生活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幼儿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感受到儿歌优美的词句和意境。因此,教师在活动展开之前需要分析教材,寻找儿歌中的难点,运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积累与儿歌相关的知识经验,为儿歌的欣赏熟悉和创编奠定基础。在传统的儿歌教学活动前,教师会引导幼儿收集与儿歌相关的资料(照片、图画)。在活动开始环节,通过师幼之间简短的对话,帮助幼儿梳理和小结有关的经验,如果缺乏生动地演示,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对儿歌的兴趣,从而显得教师的语言苍白无力,如果运用具体直观的多媒体,教师简短又不失生动的语言,不仅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的寻找到儿歌所呈现的情景,还能配合教师的语言感受从视频中所折射出的优美意境,从而激发幼儿理解学习的兴趣。比如《洗手歌》,“打开水龙头,湿湿小小手;擦擦小肥皂,相对搓搓手;手心对手背,相互搓一搓;互握大拇指,相互转转转;指关节弯弯腰,掌心上面来搓搓;手腕洗一洗,水龙头冲一冲;关水擦干净,细菌全跑掉。”每一句儿歌带上一个生动的视频动画都能激发起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朗读,让整个幼儿欣赏儿歌的环节生动形象又妙趣横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的需要,为幼儿后面的创编儿歌奠定基础。

(2)多媒体动画与教师朗读相结合,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充分欣赏儿歌中所蕴含的美感。《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儿歌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短小精悍,如何让幼儿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内涵和诗情画意的意境,多媒体动画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具体,正是可以弥补在传统教学呈现给幼儿,自身结合教师丰富有磁性的朗读。这样动静结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将幼儿引入到儿歌所表现的意境中也能理解到儿歌中简练语句所蕴含的美妙。”

(3)多媒体图像与幼儿想象相融合,激发幼儿的语言创造,尝试创编儿歌。儿歌的类型丰富多样,有许多儿歌是留有仿编和创编的空间的,孩子在此类儿歌的学习中往往是对仿编、创编的部分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常常会编出一些令大人们吃惊的内容,能否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其迁移儿歌内容格式进行大胆的创造则是教师需要思考和把握的。多媒体的图像以其生动化、形象化、丰富化深深吸引住幼儿,将儿歌中所渗透的知识以多媒体图像的形式呈现;能否启发幼儿的想象,迁移儿歌中形式进行仿编。

幼儿园的儿歌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学关系,要将各种方法运用于其中,要有目的、有方法、有重点的根据幼儿心理认定的水平和教材的完好特点展开教学,只有把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幼儿儿歌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