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教案

生态文明教案

生态文明教案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第1篇

一、课前有“三维互动”学案

“中学三维动态学案”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其逻辑起点仍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教师是“三维动态学案”设计、应用的策划者,语文教师是导演的角色。所以“教”这一子系统是“三维动态学案”运动的起点。

拉开“教”这一子系统的帷幕,首先要解决“三维动态学案”的制定问题。用动态的观点对学生的学情、教材、大纲等相关教育元素及其运动变化的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是“三维动态学案”制定的基础;语文教师明确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或者是明确地以学生的身份去思考,是“三维动态学案”制定的关键;将语文教师的指导、引导以及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选择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是“三维动态学案”制定的核心。语文教师在把握制定“三维动态学案”基础、关键、核心的前提下,结合语文学科特征,对“教”与“学”双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设计而成的方案,就是该学科的“三维动态学案”(以下简称“学案”)了。学案(编写体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预读;②思悟;③自检。

学案的第一部分为预读。在语文学科中,预读要解决的是课本中一些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解决出的问题或回忆本课时可能会遇到的知识点。主要以填空题出现,一般比较容易。

学案的第二部分为思悟。在语文学科的每一课时都有一些要推导出来的结论,定理或命题。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在用以前的知识,有理有据的推导出来,也是对新知识的了解过程,加深对新知识的影响。

学案的第三部分为自测。自测的题目要仅扣教学重点,及时对新的知识作简单的巩固,起加深影响,从而也起到对新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作用。

二、课堂中的小组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第一,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合作的需要,这样的合作才可以真正意义的达到高效。因此,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需要选择恰当的任务进行小组合作,这实际上也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一部分。

第二,在小组合作前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是重要的。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呈现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合作的步骤、合作的分工、合作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合作的时间等,帮助学生明确合作的要求;教师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每个人如何分工合理等等。

第三,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小组合作的习惯。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注意倾听、学会交流、达成共识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当然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研究一些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的小策略。

第四,要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组织、倾听、挑战、帮助、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方面。营造小组合作的环境,组织小组活动的进行;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们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同学学会从别的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

三、课后练习的多样性

在课前学案的引导下,初步的认识了本课时所要学的知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语文应用。在课堂中,老师点石成金,将疑难的知识点通过小组互助的顺利解决。但语文知识是来源于生活,最后还要应用到生活中去。为此课后的多样性练习显得很有必要。

第一,适量的对应巩固练习很有必要。虽然在课前有了学案中的自测,课堂中有了典型例题的分析和大量仅扣重难点的题目,但课后仍然需要必要的练习。为此选择合适的课后习题很关键,不能无形的增加学生的作业量。题目要精选,科学合理。

第二,多布置合适地开放性的语文知识实际应用题。语文知识是对生活知识的科学总结,对日常生活的应用起指导作用。这需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灵活应用学过的语文理论知识。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第2篇

关于县委专项巡察组巡察意识形态工作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报告

按照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固阳县委专项巡察组于2019年11月6日至8日期间对固阳县第一中学进行巡查,根据《对全县中小学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专项巡查的反馈意见》(以下简称《反馈意见》)和《固阳一中党支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问题清单》(以下简称《问题清单》)中反馈的问题,现已全部认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

2016年和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资料缺失。意识形态自查工作仅2019年留存档案,工作量少、工作照保存少;工作计划仅有2019年,实施方案未责任到人、缺乏任务分解,意识形态专题研讨次数少。

整改措施:党支部要在全体师生中全面贯彻“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理念,认真传达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历年印发的意识形态情况报告。党支部在上半年召开了1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正面舆论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将任务分解落实。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意识形态责任书未落实到人,2018年9月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2019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2019年3月考核细则缺乏标准,教师职工各项考核办法雷同。

整改措施:党支部组织每年至少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自检自查。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机制,明确支委会成员分工职责,建立了《固阳县第一中学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固阳县第一中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及操作细则》,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细则标准并和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制度不健全。

意识形态领域思政专题讲座2019年开展2次,无内部审核证明,思政课座谈会无会议记录留存。校内刊物发表无审核制度,无上级报批。

整改措施:健全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建立了《固阳一中校内刊物发表审核制度》、《宣传栏、校报、校刊、演讲及教师论文审核备案制度》、《固阳第一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以制度规范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以制度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有关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内部审核证明,加强会议记录档案留存工作。

四、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

网络安全教育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安全教育活动无记录。网评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作用发挥不明显,未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和风险防范处置预案。

整改措施:党支部认真制定了《固阳第一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着力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党支部加强对微信平台、微信群等宣传媒体的管理,严格落实网络信息机制。同时组织党员教师及网评员四名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及时更新学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办公室要及时解散微信临时工作群。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到位。

2018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仅2次。2018年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中管理老师无明确分工,社团活动资料档案内容少。校内各类大型活动无档案资料,如校庆、运动会、成人礼等。

整改措施:要在师生中积极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 ‍全面系统的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美德少年常态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委要积极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建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老师分工,建立建全社团活动资料档案和校内各类大型活动档案资料,如校庆、运动会、成人礼等。

六、防范宗教渗透意识不强。

学校未制定宗教管理制度,未排查过信教教师和学生,未形成定期对教职工、学生开展信教传教排查等长效工作机制。

整改措施:学校首先制定了《防范非法宗教势力渗透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学期对信教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工作,形成定期对教职工、学生开展信教传教排查等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宗教工作应急预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中无宗教渗透。

七、意识形态理论学习不深入。

2018年以来,各学校党支部安排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理论学习仅2至3次。通过座谈会了解,教师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熟悉度不高,对相关理论缺乏系统了解,支部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了《思政教师培训计划》,在学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后,并由李元卉、高卫军、白岩、王蒙杰和孔德清多名老师分享学习心得。

七、紧盯问题,落实责任,确保整改全面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已经确定的整改方案,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原则,树立“整改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常抓不懈,巩固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营造良好氛围。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进一步完善抓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在理论学习中注重实效,舆情引导讲究方法,文化活动形成品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形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

(二)继续抓好整改,确保措施落实。

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和措施,保持力度,直至见到成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根据制定的制度和规范,严格落实,定期督查,打好持久战。

(三)着力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第3篇

然而,在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现成案例弃之不用,挖空心思地去想一些“大题材”;没有真正理解案例设置的目的,对之随意发挥或蜻蜒点水一掠而过;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味“拿来主义”。实际上,为了消除学生对新课程内容的畏难心理,教材编写人员精心选择了大量贴近现实生活的简单实例。这些看似简单的实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技术原理、思想和方法,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时,不少教师抛弃了教材上的案例“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而举服装的发展,从树叶、兽皮、纺织到印染技术。虽然从字面上来看,“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这个案例很简单,但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这个案例是为了说明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的基本需求;更不一定能理解在思想方法方面,这个案例是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技术问题、分析技术问题;另外,从技术史的角度来说,灯火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用它来说明技术价值,更具有典型意义。“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案例是一个充满人文意蕴,饱蘸人文笔墨的人文素材,体现了观点与材料、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使“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观得到揭示和高扬,是引领全书的逻辑起点。像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抛之实在可惜。因此,案例的使用,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深入地挖掘,理解、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技术原理、技术思想和方法。

由于通用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一些例子可能会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学科教材中。教师应区分技术课程的案例与其他课程案例的不同研究视角,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重要的文本资源。比如在讲到“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时,为了说明“技术可以使我们合理充分的利用自然”,书中引用了《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的案例,都江堰,学生在历史课或地理课上都学过,但在通用技术课上引用这个案例,目的是要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都江堰是人们科学地依靠技术、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典型。

新课程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应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理解教材案例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案例替换或重新设计,但要注意把握好角度。

比如,我在讲到“技术的性质”这一节时,对“助听器的发明”这一案例就相应地进行了替换。助听器解决的是“听”的问题,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在听力方面基本都是正常的,对于助听器这一技术产品比较陌生,相反地,在“看”这一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因而,我在设计案例时,就从同学们戴的眼镜入手,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眼镜这一技术产品所解决的既不是吃的问题,也不是穿的问题,而是为了使视力有缺陷的人清晰地看到事物,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交流。最后,我还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别让这扇窗户蒙上灰尘”做为结束语提醒学生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将“听”改成“看”,看起来是“换汤不换药”,但这一过程渗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课本中案例的呈现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说明某一知识点而精心设置的。比如在讲到技术的创新性时,课本中用到了两个案例:“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有的教师只选取了其中一个,而对另一个弃之不理,这就违背了案例设置的初衷。在这里,为了说明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而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第一个是为了说明技术发明这一形式,第二个则是为了说明技术革新这一形式。在这个环节,考虑到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的两门学科,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因而,我又引导学生从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来看信息技术。计算机做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在它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发明也看到了创新。很多学生脱口而出“ENIAC”,接着我和学生一同回顾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 “从计算机发明到现在六十多年里,我们是否停留在ENIAC那样的庞然大物阶段”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顺利地说出了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通过这一师生互动的环节,我深深认识到:不要把案例像雪团那样一下子抛给学生,这样就失去了思考的乐趣,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感。

新一轮的课程强调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尤其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对于技术领域,这一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因而,对于课本设置的案例,一方面从知识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对待技术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平等的师生对话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培养情感的良好平台。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法律人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法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乃大势所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生态文明法律新型人才为目标,为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反思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1997年被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以来,已有二十年,教育部于2007年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增列为法学核心课程。“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法治理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法无可比拟、也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方面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亦是近年来法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也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三江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学院为本科生独立开设2个学分32个课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选修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许多原则、制度和专业术语与宪法、法理、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个法学学科紧密联系,其内容更体现出与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制式。与传统部门法相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并不是很强,但是该课程呈现出整体的理论体系比较分散的特点。笔者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多年,深知传统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法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讲授式教学法

如果仅仅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限于教材和教师的灌输,对知识点的掌握靠强行记忆,会导致缺乏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对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能力的培养。如何对现有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法学教育尤其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样一门具有强烈专业特色的学科教学中的瓶颈。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其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之利剑应运而生,是实践推动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建立和完善,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加明显,且环境要素本身体现出高度的社会性,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价值追求,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意味着其必须反映自然科学规律,在理念上吸收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即较强的技术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状况的了解,是单一的教师中心型教学方法无法完成的。加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较为庞杂、课时较少,若教师细致讲解,会导致填鸭式教学,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若教师不讲,会导致学生只能了解教材上的知识,所学有限视野狭窄。

(二)案例教学法

在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等,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它的局限性:第一,如何保证高质量案例作为素材。第二,学生愿意深入思考案例而不是仅仅“听故事”。

(三)模拟法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内容包括了总论、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国际环境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法理、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基础学科的功底,且需了解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跨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跨度大,科技性强。这使得在32个课时的条件下,不宜选择模拟法庭等特别费时耗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否则可能会导致因教学基本信息量不足,致使学生无法较好应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较之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目前尚不处于“显学”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极少,这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降低;同时,现实的就业压力促使学生更加现实,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司法考试,无心在课程学习中投入过多精力。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思路

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思维包括: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造性。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过去以讲述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师生共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设置若干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出参与教学过程的充分条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主导作用,在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促进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式专题讨论”来实现。专题讨论由教师事先准备讨论内容,共设计14个选题,主要涉及实案讨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廉兴中污染环境案等,案例为2017年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的10起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典型案例,(其他4起案例也较新颖并具有代表性)以此作为教学案例具有客观真实性、多样性,且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最新立法和法律实施进展情况。这10起典型案例均为获评首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的案件,案件涉及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大气、海洋、渔业资源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处罚等纠纷,涵盖大气、水、渔业、野生动物等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类型包括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类案件。所涉案件能够反映出最前沿的问题,如湖南省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何建强等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法院在认定七名被告人均具有在自然保护区内投毒杀害野生候鸟主观犯意前提下,正确区分各自的客观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共同犯罪理论区分主从犯予以裁判,既体现了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基本取向,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倪旭龙诉丹东海洋红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系因风力发电产生的噪声、光影及电磁造成养殖损害的新类型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人民法院在确定三种可致环境污染因素的基础上,依法认定了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了环境污染损害因果关系认定的特殊性。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谭耀洪、方运双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系由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检察机关支持,弥补了个体受害者诉讼能力的不足,无论对个人权益还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都非常必要和及时。海南桑德水务有限公司诉海南省儋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环境行政处罚纠纷案,涉及对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程序合法性的认定,明确了不能证明取样程序合法的监测报告,不能单独作为认定被处罚人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主要证据的裁判规则。通过专题讨论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参与,弥补传统单一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单向信息传输和“听故事”等局限性,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锻炼学生的资料整合才能、案例分析才能、研究才能、授课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团队合作才能等。全班学生通过抽签组成学习小组,各组推选1名组长,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每一小组专题讨论的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熟悉多部法律,如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环境资源案例,可能涉及到《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诉讼法等,以及了解司法是如何将若干法律运用于实践当中解决问题。小组各成员基于他们的各自分工不同,又可以得到不同的能力培养。如讨论需要完成六步分工合作,第一步,课后收集、整合资料,在中国知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获取讨论详细内容;第二步,案情简介;第三步,判决结果简介;第四步,本案适用法律梳理;第五步,该案启示等;第六步,需要学生制作课堂演讲PPT。以上六步分别由六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互相配合、相互监督,每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小组团队总任务的完成。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参与者制作的PPT和演讲,了解多个领域。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各学生间存在差异,通过参与,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使得各参与主体思想相互碰撞、启发、互补,从而达到拓展学习的目的,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更新课程内容

不断更新、完善授课内容,结合最新教材及法律,讲授内容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和该领域前沿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一套习题、形成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相关学习资料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读写议材料”一套,教学视频素材文件50余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读写议材料”第一部分推荐网站,如中国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知网、环保部官网、及各高校、科研院所网站等;第二部分环保知识,如臭氧层被破坏造成的危害等;第三部分实例讨论,如最新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廉兴中污染环境案”等;第四部分实例阅读,选取“最高人民法院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如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泰兴锦汇化工有限公司等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以及在环境执法方面选取“环境保护部公布12起新《环境保护法》执行典型案件”等;第五部分习题;第六部分法律法规汇编。

(三)完善考核方式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为考查课,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不拘泥于传统考试方式,期末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课程论文不少于3000字(由教师选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前沿问题作为选题),评分标准为: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30分;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文观点正确性、内容翔实表达准确为30分;论文的创新性为30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为10分,共计100分。环境纠纷反映出新型化、复杂化等特点,我们必须夯实环境法治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环境法治基础知识的“通识教育”以回应社会需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专注于我校“应用性复合型”全方位人才培养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参与式教学法”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由传统教学方式向全方位综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随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继续深入,将使学生获得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文轩,王灿发.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J].当代法学,2009,23(2).

[2]陈海嵩.《环境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1(4).

[3]舒展,吴德东,李玉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4]林云飞.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视域中的法学专业课程改革———以分类教学为视角[J].高教学刊,2016(03):139-140.

[5]黄卫东.完善案例分类教学机制[J].高教学刊,2016(15):107+109.

[6]陈娟丽.成果为本教学模式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5(21):26.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管理研究

近年来,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社会信用教育,通过推动思政课改革,建立健全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多措并举,以制度化和常态化为诚信教育、社会信用教育保驾护航。诚信档案是学生走向社会迈向成功的通行证和身份信用证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不断深化,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手段正在从过去的纸质档案管理,逐步向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管理方式转变,尤其是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档案的诚信度受到了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签订各种形式的“承诺书”,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承诺书》、《遵守考试纪律承诺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交学费承诺书》等多种形式的诚信契约,制约着学生各个方面的言行。部分高校通过宣传栏、横幅、展台、广播,以及校园网进行诚信教育,烘托诚信氛围。高校教育工作者对诚信教育内容设置正在逐步完善,对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深入探讨,在方式方法上也逐渐克服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的弊端,逐渐开始重视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时代性和层次性,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情况。但是,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仍然较为突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虽然有所降低,每学年学期末总是有学生考试作弊,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同样存在被审查出来的非贫困学生开具假证明材料的情况。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高等学校学生诚信档案,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诚信档案的使用及管理工作,完备失信行为的惩罚和激励机制。

二、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初要建立诚信档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顺利实施,主要是解决经济信用问题,后面逐步延伸到学习状况诚信、生活诚信、缴费诚信、学术诚信及网络诚信等。诚信档案主要涉及哪些内容,又应该怎样评判,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这样就使得诚信档案内容范围不一,评判标准的差异也导致了诚信档案的可信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准确的范围,最终给诚信档案的实施带来困难.或者仅仅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对诚信档案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部分大学生对诚信档案的作用和功能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建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不一定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水平。其次,有部分学生对诚信档案不以为然,甚至对诚信档案不了解。再次,有部分学生认为某些诚信档案涉及到了个人信息问题,在公布和利用时会与自己的隐私保护问题产生冲突。学生在看到自己不良记录时.总是想借口个人隐私而本能地进行保护,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诚信行为缺乏信心,也是诚信意识淡薄的体现。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还没有一个完备的统一的体系,其管理机构随意性也较大,导致了诚信档案管理处于?昆乱、松散状态。在诚信档案的问题上,学校主管部门的随意性也是比较大.有的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有的由学生档案部门负责,甚至出现了多个部门保管的局面。由于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严重破坏了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得诚信档案的建立十分随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诚信档案应有的功效。此外,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最终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议,是归属于学籍档案,还是人事档案,还是单独设立,仍没有最终的定论。

三、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对策

(一)依规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构建及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失信的惩罚机制和守信的激励制度,明确诚信档案内容,科学、合理地构建诚信档案管理体系,细化诚信档案分工。在依据诚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做到“动态”管理,学生诚信档案“动态”管理,定期对诚信档案进行完善,体现诚信档案管理的正规性、时效性、严肃性和公平与公正,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动态”管理,要时刻加强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硬件与软件管理上“推陈出新”。

(二)“多态”管理与开放管理相结合

“多态”管理即纸质诚信档案管理和电子诚信档案管理,纸质诚信档案管理利于诚信档案的审核、备案工作,电子诚信档案管理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利于诚信档案的上报、汇总、监管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开设电子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及其数据库公共查询端口,高校内部各管理部门、招聘企业、用人单位等可根据授权管理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开放查询,全面掌握高校学生的诚信情况。

(三)明确学生诚信资料的收集渠道

学生诚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及学校全体,一是学校外部相关单位。在学校学生处(学生工作部)可以收集到办理助学贷款学生的相关信息;通过学校财务处可以收集到学生缴费及支付学杂费的情况;通过学工处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通过教务部门可以查阅相关的学生成绩情况、学生考试状况、完成论文作业及出勤情况等;通过图书馆部门可以了解学生的借阅图书情况;通过后勤公寓管理部门还可以了解部分学生在寝室的情况等。这些都是在学习内部职能部门收集到的资料。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校外面的相关单位了解学生诚信状况。

总之,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构建及管理也是当下和未来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诚信档案构建和管理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校园、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