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训练 运动队训练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a)-0168-01

学校运动队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学校体育水平的标准之一,抓好学校运动队训练,能够培养大批体育骨干,带动一个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对提高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运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怎样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的训练呢?

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我认为,作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运动队训练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明确本职工作,树立起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地进行工作,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事业和责任。体育教师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要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我们的工作环境是“露天作业”,“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灰”,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了2一3节课外,清早要晨炼,傍晚带运动队训练,此外还有各项体育竟赛的训练、组织和实施等;我们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参与各种各样进修、培训,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勇于思考、敢于创新,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二,要选拨出一批优秀的体育人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组建运动队,选才是关键。“选才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学生原始材料的优劣对运动训练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拨一批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能使体育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体育人才,必须在思想上热爱体育运动,体质上具有运动潜能或专长,意志坚韧,敢于吃苦。选拨体育运动人才,教师要在日常的体育课上注重观察、挖掘那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要在学校运动会上发现体育苗子,在初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遵循自愿的原则,以一定的选拔程序,慎重选拔出运动队员。选拔中既要重点选拔尖子学生,又要适当兼顾一般学生;既要选多年培养的学生,又要选短期集训的学生;既要考虑田径项目结构,又要考虑年级群体结构,所选队员各有所长,跑、跳、投项项齐全。

第三,确定运动项目,建立运动队。运动队人员确定后,教师要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一般训练。其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强化运动员体质,全面提高运动员各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为运动员顺利进行专项训练、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打好各方面的基础;二是为后期确定运动员专项项目做准备,教师在对运动员一般训练中,要善于发现其在力量、柔韧、耐力、灵敏、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以便准确确定其专项项目。运动员项目确定后,就要建立运动队。建队的数量应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场地、设备等条件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一个项目只组织一个代表队,也可根据情况按年级组队或按性别组队。学校组队,要保持和完善运动队的连续性,搞好传统项目的发展,以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普及和提高。

第四,有计划的开展运动训练工作。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为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的运动成绩。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科学的安排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成败,这就要求在训练前必须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训练对象安排好训练计划。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形式是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一个学校要在课余体育训练方面有更长远的发展,就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强体育运动队课余训练的管理。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统筹,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管理的各方面关系需要进行梳理,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自然就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顺着这些具体的管理思路,有利于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和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队课余训练管理

学校体育运动队的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管理,对于保证训练效果,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牵涉到各关联方的因素,良好的管理就是要把关联方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使这些相互关联协调起来,形成一个运转正常的整体,从而完成预定的任务与目标。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首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必须服从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提高体育运动队的水平,既提升学校的体育工作的水平。为此,学校领导必须切实加强学校课外体育训练工作的管理,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与竞赛时,要实行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确保训练目的实现,并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力,使得运动员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

其次,运动队的训练还有培养体育人才的作用,所以训练的同时要与学生学习有机合成才是真正的成功。而且,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周期性的过程。组织者和领导者要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使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发挥最大的效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实现训练的预定目标。

二、课余体育训练管理整体规划

首先,先制订“五年”规划及各学年和学期段具体目标,并且为制定实现这些规划具体实施方案,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断完善队伍内部的管理机制,根据规划落实每个小周期的目标计划,制定小计划的实施方案,落实内容。再运用管理机制方法和手段,合理有效地发挥教练员与受训对象、有关工作人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各项工作能高效率地顺利进行。

三、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内容

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内容有很多,简单的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组织规划管理

组织规划管理是体育课余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首先制定详尽的“五年规划”,在整个规划当中落实具体学年学期的目标,然后根据具体实施目标制定个运动项目的规划和目标,由此确定运动训练项目和队数,并结合本校师资力量、运动员情况等条件,确定运动训练的项目的目标;其次是要严格选材,兼顾品德、学习与身体条件等相符合某项运动学生,在征求家长和学校同意后,办理入队手续;最后就是组建运动队,课余体育训练的最基本训练单位,训练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运动队的建设。

(二)各计划管理

根据学校的规划,各课余体育训练要制定相应目标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训练计划是训练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训练目标的重要手段,训练计划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学校要对各计划制定情况进行督察,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让计划真正落实到实处,一般每一阶段检查一次为宜。

(三)训练课质量管理

课时训练计划内容主要通过训练课完成,训练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终端目标的实现。训练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训练课的质量管理,学校对训练课提出质量要求:训练的目的明确,训练内容安排得当,训练组织严密,训练方法科学,训练步骤合理,运动负荷适当,因材施教得法,思想教育及时,处理偶发事件得当等。

(四)教练员管理

运动员训练的质量,需要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与落实。因此一支高水平的课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队伍,是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在教练员管理上一定要得当与合理,防止出现教练员的矛盾,一般情况下,可以落实目标对其进行相关考核,对没有实现目标的缓用或不用,只有落实好考评机制才能做得更好。

(五)运动员管理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对运动员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思想教育,明确训练的目的,端正训练态度;同样要督促文化课程学习,文化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这是关系学生长远的学习任务,也是搞好训练的需要。对于训练教练员不要只顾及学生运动成绩而忽略学生文化成绩,一般在训练时尽一切可能不影响学生学习;建立运动员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训练情况等,对个别破坏纪律、违反规章制度或缺课过多的学生要采取管理措施,不能姑息迁就。

(六)科研管理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课余训练的科研水平也在同步发展,这就自然需要教练员的科研水平进行同步提高,但要如何让教练员不吃老本又要提高科研水平,这就需要考核机制的跟上,如教练员需要有训练心得、有读书笔记,在考核中教练员写文章作为加分内容之一,来鼓励教练员多看一些科学杂志等方式来提高教练员的科研水平,这样可以更好提高学校的体育课余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七)竞赛管理

训练与比赛是密不可分的,训练是为了能在比赛中出好成绩,而比赛是检验训练效果的直观标尺,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因此,制定规划中体现年度需要参加的比赛项目,比赛的日程,比赛的目标,把竞赛纳入运动体系之中,让竞赛对教练员评价进行检阅,对于好的进行奖励,都形成一种制度,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训练积极性。

(八)场地器材的管理

体育场地器材是训练的物质基础。场地器材的管理主要是建立使用与保管制度,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使用率。首先制定规章制度,器材必须有借还制度,落实到人使用结束后必须还器材,将纳入教练员评价制度中,保证器材的使用,同时场地上在年度计划中要体现出来使用的协调性,保证场地正常使用,不出现相互干扰,这样还能够及时填补易耗器材,保证正常的训练。

(九)加强生活管理

要保证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顺利进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饮水、饮食和卫生等问题,这需要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这时后勤保证十分重要,学校的食堂要创造条件保证运动员的正常饮食,学校的医务室同样也是学生的重要保证,这样教学训练就能顺利进行。

(十)运动员的输送管理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成效,不仅表现在运动成绩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对运动队的人才输送方面,现在家长所需要的不是成绩本身,更要关注学生的升学方面,这是目前家长的普遍心理,所以这与前面所说的运动文化方面必须得到保证,才能让家长放心,才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管理工作中必须关注的因素

运动队中教练员拥有管理权力和责任,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的主体,对学生来说,他们是训练工作计划的执行者。由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通过集体活动使自己和他人发生关系,成为自身的对象和客体,产生双向作用,教练员们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双向互补作用。我们教练员一定要尽可能把训练工作搞扎实,使各方面工作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产生正向交叉效应,使现有的基础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对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学生的纪律约束与政治思想工作。现在的学生成熟早、反应快、见识广、思想敏捷、自信心强,但可能认识事物会片面,同样易受环境的影响,防止发生思想情绪的波动,还有一些学生对简单的强制性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服管。所以,一方面要运用正面教育激励他们产生起自我约束的概念,形成自我强制的意识;另一方面又要用外部的纪律约束机制迫使他们自我强制自己,自觉地自我约束。这不仅是运动员自身素质提高的标志,这也就是运动队管理成熟的标志。

六、评估奖励

通过评估检验训练结果,发现问题,调节控制训练过程,实现预期训练目标,是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因此,学校应根据训练目标要求,确定其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经常开展训练评估,辅以奖优罚劣,以保证训练质量。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基层教练员 年度训练计划 课时教案制定

训练是艺术,更是科学。有效的训练首要是科学训练计划、课时教案,虽然训练过程受教练员、运动员情绪、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教案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有一定局限,但不能因此而否认训练教案,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案、设计教案、制定教案。当代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归因于科学训练质量的提高,新的训练《大纲》会带来全新的科学训练理念,冲击着传统的训练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定训练计划、教案的同时,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前者指训练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者指训练过程的计划和安排,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因此制定训练计划必须首先对本项目运动队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机能水平、意志品质、整体实力、比赛对象的技战术特点以及训练条件和设备作全面、准确的分析、诊断,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

制定训练计划必须做好起始状态的诊断,一般应通过对运动员的观察、相互交流,进行必要的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测验和生理功能的测试,同时还要根据各自项目训练《大纲》要求,结合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训练计划制定的四个原则即: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和五个环节即:现状诊断环节、设计训练计划环节、确定训练指标环节、实施计划环节、测验考核环节。

二、训练计划的内涵

训练计划内容的制定,按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6]7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2008年6月以出版的“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1)、(2)、(3)、(4)册,可分为五大类、十五小项。

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过程,都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和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来完成目标任务的。训练过程的结构形式归纳为“五个环节”。

1.现状诊断环节

现状诊断环节,好比医生看病一样,对照病人的病情开处方。我们要根据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对所要训练对象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战术意识、运动成绩、发展潜力以及原来训练的成效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新进队运动员的招生选材测试的原始数据),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现状,以科学的依据设计制订各类训练计划。

2.设计训练计划环节

通过对运动员现状诊断后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就应设计制订各类行之有效,符合运动员实际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制订后面专门介绍。

3.确定训练指标环节

在设计制定训练计划的同时,要依据现状诊断的综合情况,确定运动员各项训练指标。这些指标应包括有运动素质的、专项技术的等方面。确定训练指标要尽可能的定量化,以便在测验、考核、比赛中检查比较。训练中要努力完成确定的目标,只有这些指标的实现,才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4.实施计划环节

计划的实施是整个训练过程中最具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计划的完成、指标的实现,目的达到,都要通过具体的实施计划时,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严格执行每一次训练课的计划,并督促运动员努力完成计划中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5.测验考核环节

计划实施训练一段时间后,要通过专门进行的测验、考核来检查,评定训练的实际效果,并发现训练中的问题。综合分析后,这些问题是哪个环节出现的,就要及时地反馈给哪个环节,并进行调整,逐步向训练目标通过,而最终实现期望的目标。

以上五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联。这五个环节同时说明了设计和制订训练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三、训练计划的周期和阶段划分

训练计划有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

1.全年训练计划

结合省周期(省运会)训练计划的进度任务和年度比赛任务及上一年度的训练、比赛情况,制定的全年训练工作计划。市、县两级体校的教练员是从事少年儿童基础训练工作的,属训练的中级和初级阶段。在此阶段,训练的基本任务是:结合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促进有机体全面协调的发展;打好全面技术基础,逐步增加专项的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和专项运动素质训练。

(1)对运动员个体现状的基本分析。在基层教练员中,参加训练者少则8-10人,多则十几、20人,甚至更多,不可能都是重点队员。但在他们中间应根据训练时间长短、训练水平高低、运动成绩好坏,培养前途大小来确定是否为重点队员。一个队3-5人即可。对他们现状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为其全面和专项身体素质水平、主项与副项成绩,技战术和心理、作风等方面的长处和短处。

(2)全年训练的基本任务、目标。基层体校的教练员是从事少年儿童基础训练工作的,属训练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在此阶段,训练的基本任务是:结合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促进有机体全面协调的发展;打好全面技术基础,逐步增加专项的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和专项运动素质训练。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成绩指标,应选择具有专项特点,有代表性、有可能性,能量化的指标,以便在今后的测验、考核中对照检查和比较。

2.阶段训练计划

阶段训练计划是根据全年训练计划,将训练任务、内容、负荷、进度、要求落实到各个特定时间范围的具体安排。如冬训、夏季及赛前、赛中、赛后阶段;调整、恢复、提高阶段。周期的划分,从传统的观念和我们基层体校的初级、中级阶段训练情况来讲,一般将全年的训练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准备期(大约是11月下旬到第二年的四月下旬。或者是十二月初到第二年的五月初),竞赛期(大约五月中、下旬到十月底),休整期,也称过渡期(大约十月底到十一月)。2008年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专家统评组对全国所有“基地”学校明确要求,在教练员的全年训练计划中增添冬训训练计划和冬训总结。根据这一新的精神要求,我们也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和训练模式,重新调整周期的划分。

全年阶段训练一般大至分为:冬训期(12~3);准备期(4~6);比赛期(7~9);调整期;(10~11)。

阶段不同,训练任务、内容、手段、组织方法、训练措施都有不同的要求。科学地划分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地组织训练,有助于队员形成及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比赛时发挥其最高的训练水平,取得最好成绩。

3.周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一个周期或阶段训练计划对一周的训练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周训练计划内容包括:一周的训练任务、要求、次数、时间、运动量、恢复措施及每次训练课的具体内容、要求、时间、运动量等。

周训练计划安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技术、战术训练内容为主体进行安排;另一种是以训练负荷为主体进行安排。

制定周训练计划要注意本周训练在全年、各时期、前后周训练计划所处地位和作用及系统性。周训练计划是实施全年和各个时期训练计划的具体分支计划。他是训练周期结构体系中的小周期。全年训练和比赛应有46周以上。周训练负荷安排应大、中、小 相结合,根据每周一场训练比赛的需要,应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波浪”式变化。

4.课时训练计划

课时训练计划,也称“教案”。是根据周训练计划对每次训练课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实施一系列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训练计划就不可能完成一系列训练任务,因此没有教案就无资格授课。

课训练计划主要内容有:训练课的任务;训练课时间,训练课的结构,训练课运动负荷,训练课的组织;训练手段方法;恢复措施等。

(1)训练课的任务。安排训练课首先应确定训练课的任务。训练课的任务要明确、具体。对各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心理及意志品质等训练任务,应明确:是“复习”还是“学习”、“巩固”、“掌握”、“改进”、“提高”。切不要把计划简单化成 年年一样、队队可用的“身体”、“技术”、“战术”、“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空头计划。

(2)训练课时间。训练课时间是根据周训练计划时数和课的任务、运动量确定课的时间。训练课时间是实施一系列训练计划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就不可能达到必要的运动量及技、战术重复练习的数量、质量。一次训练课的时间一般在90~180分钟。

5.训练课的结构

训练课应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

(1)准备部分。首先讲解本课任务、内容、训练方法与要求,然后根据本课的训练项目进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目的是为球员进入基本部分训练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一般两个小时左右的训练课,准备活动时间为25~30分钟,冬季准备活动应长些,夏季可短些。

准备活动应从易到难,从慢到快,也可用专项器械进行。准备活动一定要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得到充分活动。调整心理状态,为进入基本部分激烈活动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训练课的基本部分是完成课的任务的主要部分,基本部分时间应占全课时间的80%左右。基本部分的训练内容应集中,不宜过多。一般每项训练内容练习30分钟左右为好。训练安排上应先进行技术训练,后进行战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最好把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揉在一起进行综合性训练。训练课的基本部分也要重视扬长避短的个别训练。

(3)结束部分。训练课结束部分的任务是:进行有效的放松整理活动、按摩等,积极消除基本部分积累的疲劳,使机体逐渐恢复,讲评本次训练课任务完成情况及表扬先进、指出不足,提出下次训练课改进要求和措施;提示下次训练课的任务及要求。结束部分时间不宜长,一般5分钟左右,逢雨天或较寒冷的天气应尽量缩短,以防受凉。

四、制定训练计划的注意事项

1.训练课的运动负荷

课的负荷一般根据周的训练负荷计划安排,但也要视运动员体能恢复实际情况,在必要时做适当调整。

课的负荷安排有;全课的平均负荷;负荷量变化曲线;大负荷高峰出现的次数、时间及持续时间,调整的依据和方法;结束部分放松与恢复。

2.训练课的组织

训练课的组织应根据课时计划确定的任务及运动员技术能力、实战需要,组织运动员个人、小组、全队进行练习。课的组织必须要发挥每个教练员的指导才能和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设备、课的时间,使每个运动员在训练时间内能得到更多、更切合实际的指导和训练。

教练员卓越的组织教法与要求,对提高训练质量极为重要。在拟定课时计划时,应十分重视训练课的组织教法,准确地选择、设计训练手段方法。

3.整理活动

训练后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积累,使肌肉酸痛、僵硬,运动能力降低,因此,训练间歇和结束时认真做整理活动。一般采用放松慢跑、深呼吸运动、全身性的伸展与放松活动,促使机体血乳酸尽快排除,使机体逐渐恢复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动,很喜欢定向运动。要利用定向社团活动的有利时机,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定向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体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优良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二、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的定向社团活动组织严密,活动有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积极筹划,使定向社团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固定,保证了活动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内容全面、具体,教师提前备课,活动时扎实有效。小组成员对活动内容掌握较快,每次都达到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身体素质有一定发展。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重新调整队伍,招收新队员,做好选材工作,加强队伍的训练管理及思想品德教育;第二、全面发展队员身体素质,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确定他们各自的主项,在本阶段后期开始让他们熟悉各个项目的技术动作以及比赛规则。

在学期初,重新调整了队伍,给学校定向训练队注入新鲜的血液,给训练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在正式训练前在各方面作了相关规定,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

在训练前,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然后根据包括天气等客观条件在内的临时变化,及时对训练计划做了一些调整。在训练中我们始终贯彻提高队员的自我训练能力,丰富队员的体育知识这一指导思想。定向运动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只有定向运动的充分发展,其它的体育项目才能充分发展。我们利用各种训练的手段及方法,在全面发展队员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的专项成绩,为运动会取得好成绩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学期的训练是以全面提高队员各项身体素质为主,由于现在的学生极其难以适应本身就较为枯燥的定向运动训练,后面二个月的训练,我们调整原有的计划,减少运动训练量,相对的加大运动训练的强度,并引入一些游戏和比赛来加强队员的兴趣和投入的热情。也是为后阶段上专项做准备。相信只要运动员更加努力的训练,把每次训练课当成一项事情来认真的做好,而不是天天来应付;作为他们的教练,我们更期待他们通过一个大周期的系统化训练,最终在区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

本学期的训练工作开展得还比较顺利,教练和队员们努力克服困难,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基本纠正和解决了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习惯和现象。所有队员的训练态度较开始阶段有所好转;有了明确的训练目的、参加比赛的信心和为学校争光的决心,团队精神也在逐步开始形成。另外除了必须保障学生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之外,我们还要致力于做好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的工作。

训练中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刘鹏说,伦敦奥运会后,我们及早启动了里约奥运会的备战训练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完善了备战管理工作制度,建立了常态化运行体系,成立了里约奥运会备战工作组织和管理机构,各项目中心成立了国家队队委会和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制定了里约奥运会备战工作计划和各方面的服务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里约奥运会备战组织管理。制定了里约奥运会备战训练规划和计划,系统推进各项备战组织工作,统筹安排四年周期和年度训练、比赛计划等工作。对各项目管理中心实施了目标任务责任制,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严格监督检查,制定选拔办法,公平、公开、公正地做好国家队和里约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选拔工作,确保参赛选拔工作阳光透明。

第二,重视国家队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和身体功能训练团队建设。发挥国家队总教练的主导作用和专项教练、体能教练、科研、医务人员、物理治疗师等团队的攻坚和协同作用,更新了体能训练理念,创新体能训练方法,为各项目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第三,重视训练备战的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7轮次集中“盘点”会诊,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制定完善应对措施,努力提高把控备战规律的能力;重视训练科技攻关,加强训练质量管理,加快精英教练员培养工作,组织科学训练培训班,提高教练员素质和执教能力;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多形式与国外高水平项目进行合作与交流,更多的项目聘请外教执教,促进备战训练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第四,加强反兴奋剂工作。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和“零容忍”原则,抓好“教育、自律、制度、监督、惩处”工作环节;实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制,对所有参赛里约奥运会的人员实施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制度,层层签订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加强与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机构合作,坚决打击各类兴奋剂违规事件。

第五,高度重视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与技战术、体能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和学习弘扬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励志教育,在训练和实战中培养精神意志,加强项目文化建设,常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激励教育活动、职业道德培养和文明礼仪培育,把强化精神、意志、心理和作风的锤炼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