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松果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一《数松果》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虽然有些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但还没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因此,教学时,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学生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其他乘法口诀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备课时预设学生第一次编制口诀有困难,准备师先讲解示范编前三句口诀 ,再多用些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已会背口诀,编制时脱口而出。因此,编口诀的时间缩短,把学习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应用。总之,本节课从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二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三《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这节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5 的乘法口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 5 的乘法口诀算式的比较观察,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函数思考能力;通过对情景图的提问题与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挑战自我”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等等。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计算教学的要求,努力挖掘其中的思维训练因素,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策略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3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不仅学习时间长,而且训练机会多。如果教师本着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心态进行教学,会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计算教学的要求,努力挖掘其中的思维训练因素,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之一:整体进入

现象描述:

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投影呈现例题图,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教师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揭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我的思考:

类似这样计算教学的引入我们司空见惯,教师完全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按照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于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往往被动地跟着教师学算法、记算法、用算法,导致机械模仿多,思维含量少。所以,我们应摆脱和超越具体的每一节课教材的限制,在思考整个单元知识结构、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采用整体进入的方法,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乘法的知识结构类型,再逐步把握部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重建: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法,即表内乘法,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的乘法。那么,两位数的乘法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生: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

……

课堂中,采用整体进入方法进行教学,可用以下两种方式:(1)如果学生前面有类似的学习经验,可以提醒学生根据两位数的加法来推想乘法可能会有哪些类型。如上述教学中,教师提问“那么,两位数的乘法会出现哪些情况呢”,学生回答有困难的话,教师可提示:“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前面学过的两位数加法有哪些类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猜想两位数乘一位数有哪些类型。(2)如果学生前面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可列举一些数,让学生根据材料写算式,然后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两位数乘法的类型。如教师出示20、30、3、5、12、35等数,请学生每次选两个数组成乘法算式,然后将写出的乘法算式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类型。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思维,渗透了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

策略之二:合理想象

现象描述:

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在师生共同找出有关9的乘法口诀算式后,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或齐读,或小组说,或个别说。

我的思考:

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要一下子记住这些口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单靠死记硬背显然是不可取的。其实,看似简单的计算中可以发掘出很多有意思的规律。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合理想象,突破原有知识的限制,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重建: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巧记口诀,发展思维呢?通过找规律这一途径,即对一列9的乘法算式的整体观察,学生能发现多个规律:(1)按这样的排列,得数每个多9。数学知识一环扣一环,教材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这样易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便于归纳出规律。(2)得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相加,均等于9。(3)得数的个位数字是9、8、7、6……变化,十位数字是1、2、3……6、7、8变化,且十位数字比这道算式的乘数少1。(4)得数与几十相比: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3个9比30少3……(5)得数9、18、27……72、81按顺序一单数、一双数出现。(6)得数成对比变化,如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等。几道算式中竟藏有这么多的秘密,学生面对自己的发现又惊又喜,很快便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这样教学,在学生寻找规律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策略之三:数形结合

现象描述:

教学“十几减9”时,尽管课堂上学生会出现各种算法,如“想加算减”“平十法”“破十法”等,但许多教师考虑到“想加算减”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技能,便会让学生简单地罗列算法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不断反复操练“想加算减”的方法,使学生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

我的思考:

“想加算减”这种算法固然沟通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但不难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只不过是在运用已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减法口算问题,学生内部的心智活动很少,思维得到的训练不多,只是便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相比“想加算减”的算法,“平十法”和“破十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更具意义。比如13-9,采用“平十法”,计算者就需要在头脑中经过这么一个过程:把9分成3和6,先从13里去掉3,再从10里面去掉6。这里需要理解“为什么把9分成3和6”的问题,使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明晰算理。如采用“破十法”,则在头脑中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减9等于1,再把1和3合起来是4。很明显,这种数形结合的思考过程相比“想加算减”算法而言,心智活动要复杂得多。在这个过程中,计算者要将计算分割成几个小的步骤,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步骤,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活动。计算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锻炼了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反思重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要领与计算的算理相结合,并用记录的方法呈现。如13-9,先从10根小棒里拿走9根,可记录为10-9=1;再把剩下的1根小棒与3根小棒合起来是4根,可记录为1+3=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小棒的呈现、小棒的分与合,并与相应的算式建立起联系,发现运算的一般规律(十几减9的一般规律):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这样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保证了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策略之四:口、估、笔、简算有机融合

现象描述:

二年级下册“乘法”单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包含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然后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接着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安排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学习,安排乘减、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我的思考:

这种编排体系很好地联系了计算与生活,体现了计算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联,但计算本身之间的联系被割裂了。而且,将估算放在笔算之后进行教学,学生会先计算出实际结果,再把这个结果看成整十数。如48×2=96≈100,这说明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估算,而且有可能对精确运算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口算为主,将估算、笔算、简算融合在其中,使学生形成判断的自觉意识,养成根据自我需要做出正确选择的主动学习习惯。

反思重建:

第一课时:整体进入,口算为主,渗透笔算。此时出示乘法笔算就可以了,不用解释法则,而将重点放在口算方法的探讨上,让学生利用表内乘法进行拆分。如13×3,可以拆为6个3和7个3、8个3和5个3,也可以拆为10个3和3个3……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乘这种方法的一般性与简便性。

第二课时:估算为主,渗透笔算,落实口算。这节课主要体现估算的意义,虽以教学乘法的估算为主,但实际上是巩固口算。当然,学生也可以利用数位关系进行笔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估算的意义。

策略之五:重视检验

现象描述: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就是背错乘法口诀。这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让人忽视不得。

我的思考: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深入分析学生错误背后存在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情况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及结论进行检查、评价,使之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反思重建: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追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并指名学生说一说“你认为他说得对吗”。在练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完后认真检查,如查一查题目有没有抄错、查一查算式和运算方法是否合理等。久而久之,这样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评、验算习惯,而且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一、引入情境,提出分类

师:明明切西瓜,先切一半给爸妈吃,然后和弟弟一起各吃了剩下的一半,明明吃的是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1:明明吃的是■的■,就是■。

师:你怎么得出■的?

生2:西瓜的一半的一半,就是■×■。(师板书:■×■)

师:这和我们学过的分数算式的区别在哪里?

生3:之前学过的是整数乘分数,这里是两个分数相乘。

师:你还能列出这样的算式吗?(学生列出如下算式:■×■,■×■,■×■,■×■,■×■,■×■……)

师:先观察这些算式,然后分类比较。

生4:我是将假分数和假分数相乘作为一类,真分数和真分数相乘作为一类。

生5:我将分子是1的分数相乘作为一类,分子不是1的分数相乘作为一类。

生6:我是将同分子的归为一类,不同分子的归为一类。

……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求知需要来自对未知的好奇,只有基于这样的动机,学生才会热情充沛地投入学习之中。”如上述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两个分数相乘和整数与分数相乘的区别,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整数乘分数的经验被激活之前,教师要善加引导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自由探究和思考。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西瓜吃一半再吃一半”已经有非常直观的经验,通过对“西瓜的一半的一半”的理解,将分数乘分数与整数乘分数进行区别,从而构建新知。

二、探索算法,猜想验证

师: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就以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为例,你想算哪些乘法算式?

生1:我计算的是■×■,分母相乘等于30,分子不变为1,结果为■。

师: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生1:■×■可以理解为西瓜的■的■,也就是将西瓜先切成5等份,然后在5等份的基础上再切出各自的6等份,这样就是30等份西瓜,其中的一份就是■。

(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一致认为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就是将分母相乘,分子不变或是相乘)

师:这样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生2:我们验证的是■×■=■,这个9就是将一张纸分成了9等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

生3:我们验证的是■×■=■,将分数化成小数就是0.25×0.5=0.125=■。

(通过探究验证猜想,学生从中得到结论,但这只是分子为1的分数相乘,是否所有的分数乘分数都是如此呢?为此学生继续展开探究)

生4(出示右图):我验证■×■=■,先将单位“1”等分为3份,然后取出其中的2份,并再将其等分为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

反思:探索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如有的学生采用切西瓜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和计算;有的学生则采用折纸的办法将等分再现,最终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充分的体验给了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得探索的过程变得有趣而生动。教师此时要引领学生深入验证和实践之中,不包办代替。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教学片段:

一、复习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

1.出示图1。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条件和问题把它还原成一道文字表达的问题吗?

生:求60的是多少?

生:把60平均分成3份,求两份是多少?

师:怎么计算?

生:60×或60÷3×2

师: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

生:计算60×时,把60和3约分就是60除以3。

[设计意图:一是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二是学生可通过图示,回忆三年级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沟通分数乘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对分数的理解就更广了。]

2.出示图2。

师:这幅图由两条线段构成,知道为什么要画两条线段吗?能不能说说图示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列式计算:60×=40(人)

3.沟通与整数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联系。

师:其实,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种问题有联系,你们还记得吗?

生: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动态变成图3)

师:它们都有哪些联系呢?

生1:都用乘法计算

生2:这里的3倍可以用来表示。

生3:都是同一个已知的数比,结果是整数就用倍来表示,不到1倍时就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乘法。

师:这个已知的数在分数中我们叫单位“1”,在几倍问题中称为一倍数,实际上它们都表示一个比较的标准。

[设计意图: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比较,能促进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直观图形的比较,使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理解有了一个生长点,实现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无缝对接。]

4.比较。(同时出示图1和图2。)

师:比一比第1题与第2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单位“1”都是已知的。

生:都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师: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1题中的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2题中的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第1题是已知整体求部分,第2题是已知标准求另一个量。

5.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出示图4、图5。

师:分别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第4题):①60-60×;②60×(1-);③60÷3×1。

第5题算式略。

师:第①、②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求用去的,再用总数减用去的得到剩下的;第2种方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分率,再用单位“1”乘剩下的分率得到剩下的。

生:都要用单位“1”乘分率得到一个量。

6.比较。同时出示图1、图2、图4、图5。

师:这四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生:单位“1”都是已知的,单位“1”乘分率等于所求问题。

师:为什么第1题和第4题乘的分率不同?

生:因为所求问题不同。所求问题不同,乘的分率也不同。

师:也就是问题跟分率要一致,在数学中我们称之为对应。

二、复习用分数除法解决的问题

1.出示图6。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条件?

生:全长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3份是120米,求全长是多少?

生:把全长看成是单位“1”,全长的是120米,求全长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20÷3×4。

师:也可以先除后乘。跟前面的一样吗?

生:这是通过部分先求一份,再求单位“1”的总份数,而分数乘法问题中是先把单位“1”平均分,再数其中的部分有这样的几份。

生:全长×=120米,所以全长=120÷。

生:这两种算法还是有联系的,120÷=120×=120÷3×4。

出示图7,教学过程同上。

2.出示图8、图9。

师:说一说这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能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吗?

3.比较。同时出示图6、图7、图8、图9。

师:这四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求单位“1”。

生:用的都是除法,都是用具体数量除以分率。

师指第6、8两题,为什么所除的分率不同?

生:因为具体数量不同。

生:分率要跟具体数量相对应。

三、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比较

同时出示图1、图2、图6、图7。

师:看图比较,你能发现什么吗?

生:第1、2题是已知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第6、7两题是相反的,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

生:都可以先除后乘,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或总数。

……

教学反思:

一、在比较中沟通联系

本课教学,通过比较沟通了分数乘、除法问题之间的联系;复杂问题与简单问题之间的联系。这里并没有让学生简单地比较得出解决分数问题的一种套路,即单位“1”已知,用乘法,乘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就此终止,不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不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那么数学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教学中,把重点放在通过线段图的直观,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在原有知识中沟通了学生对分数意义不同维度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分数问题的真正理解。

二、在直观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以往教学分数乘、除法问题时也重视比较,即先通过文字表达的题组解决问题,最后比较异同,再归结出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解决思路,学生易形成分数问题的解题套路,它是一种以提高解题正确率为目的的比较。学生在掌握了套路后,往往不仔细地阅读和理解题意就进行列式。而通过直观的线段图进行比较,抽去了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有助于学生进行比较、交流与反思,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有利于学生感悟分数乘、除法问题中的量率对应思想。对于量率对应,虽然不要求对学生明确提出,但是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好地感悟,这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很有帮助。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教学;方法

如何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教学达到高效低耗呢?针对一节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来探讨如何上好计算课。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优化算法

1.提倡独立思考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上课之前,我就先组织学生比较扎实地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在新课开始,就提出探索的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探究、思考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将问题得以解决。

2.注重质的提高

鼓励算法多样化能让我们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1)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要认真分析,不能只看形式,而要看实质――数学思想方法怎样,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善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2)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作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

教学中,教师展示学生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的学生用学过的口算方法:24×10=240 24×2=48 240+48=288;有的学生将12分解,变原式为连乘:24×2×6=288或24×3×4=288;也有学生直接用竖式来计算。在肯定和表扬学生多样的、创新的思维之余,细细分析他们的方法来源。24×10=240 24×2=48 240+48=288是将一个因数按加法组成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变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其实这里就是乘法分配率),再将两部分的积加起来;24×2×6=288或24×3×4=288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变化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原来学生将“新知”转换为“旧知”的思维如此之妙,能力如此之强!仅仅有这三种算法是不够的,通过学生分小组用三种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竖式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学生已经有这样的经验,数学就是追求简便的学科,它体现的是简洁美,最后得出竖式最为简便。优化思想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3.讲清算理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因为算理不清,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算理是指四则计算的理论依据,算法是实施四则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的规定。不能想象一个连基本计算的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怎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呢?怎能会具有计算多样性的能力呢?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重视算理和算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教师在学生尝试自己解决例题,计算并汇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对竖式算理进行强调,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在求什么,学生不难发现原来竖式计算的方法和口算方法:24×10=240 24×2=48 240+48=288有异曲同工之妙。及时总结,学生很容易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这样学生对乘法笔算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更加明晰了。

二、保证适量练习,利用游戏活动“刺激”学习

计算教学正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运算方法,熟练计算的技能。追求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课堂练习。首先要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其次,练习形式多样。计算教学不要单纯地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适中。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如游戏来“刺激”学生,促进练习的高效率。针对小学生不论做什么,都想争第一的特点,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在本课练习中进行了计算比赛。在比赛时,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以平时十倍、百倍的信心仔细地检查着自己的试卷。练习情绪高涨,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迅速地利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效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