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在20余年的工作中,__同志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有高度的责任感,吃苦耐劳,虚心好学,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工作中不断创新、进取,踏实肯干。县中医院妇产科病区在全县同行中是佼佼者,两个病区每年要承担全县三分之二的出生数。病人多,工作重,人员少是最大的困难。20余年来,__同志始终奋战在妇产科一线。多少个家人团聚的节假日,她坚守在手术台边,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坚守在产妇身边。经常是晚上忙了一个通宵,白天还要坚持手术,开会。至今还一个不落地与科室内年轻同事顶夜班。因为人员紧张,产后4个月,就带着女儿上起了夜班医|学教育网整理。哺乳期,没休一个小时的哺乳假。至今药房的工作人员看见她女儿还老是说:哎呀,都长这么大了,还记得每回你妈妈来医院接生时你那响亮的哭声。

20余年来,她始终把母婴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是严寒酷暑,无论是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只要科室需要,一个电话,一声呼唤,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记得就在不久前,因为母亲胆结石要手术,手术前一晚,她还在值班。本来打算第二天好好陪陪母亲,可就在母亲手术时,却来了一位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面对病人需要,她没有一刻犹豫,没有一句怨言,立即加入了抢救行列,母亲就在隔壁手术,可却不能陪在身边。虽然有遗憾,可是对她来说,还有什么比产妇的转危为安更重要的呢?

一位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严重心衰,她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马上联系了内科主任,icg主任,组织护士联合抢救,因为发现及时,抢救很成功。病人及家属回来后,一个劲的对她说:谢谢医生,是你们救了我的命。这样的夸奖,还真不少。让__同志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因为在她眼里,患者的生命安全始终高于一切。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陕西地方志;中医药文献;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340(2016)02-0089-04

自上世纪晚期,医学研究出现了科技史与医学史的跨学科研究,史学界先后介入医学问题的研究,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挖掘各类史料中的医学资料,这些医学史料使我们对中国医学的形成与传承,医学与社会文化、民俗演变、宗教交流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为医学和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一方天地。本次有幸参与科技部项目———“陕西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的辑录整理”,对方志与医药学的交叉更有感触。陕西地方志编修历史悠久,上起秦汉,下至民国,保存的医药文献资料与线索极为丰富且珍贵,现就陕西方志中的中医药文献价值论述如下。

1为中医药学史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1补正医家及著作

陕西地方志中对医家医著的记载,虽资料零散,但详实丰富,不少可补充医学文献对医家医著的记载。如中国医学史中对元代陕西医家记述极少,《类编长安志》中记载了元代最高医学长官成和郎陕西等路医学提举武天锡及其家族五六代人,逐渐由儒业医的过程,对了解元代陕西地区医学发展与传承多有裨益[1]。再如,陕西方志中详细记载了孙思邈旧宅、隐居地、长安居地、孙思邈传说,以及各地孙真人洞、药王庙的起始、变迁等,这些资料丰富了我们对孙思邈和药王现象的认识,也补充了已有文献对孙思邈的记载。陕西方志中记载的一些医家著作,多不被医学界重视。如清代嘉庆时期医家王学温著有《三槐医案》八卷,同时代白珩廪著有《伤寒论子树本》[2],光绪名医杜芳洲著有《医理探源脉诀》,后两种医书仅见于《咸宁长安两县续志》[2],清代高陵名医董凤翀著有《痘疹类编》。这些医学著作在目前的目录书中少见,对研究陕西地域医学多有补正。

1.2补正药物史研究

陕西方志中记载了从秦汉至民国的上千种陕西地区所产的药物状况,包括药物栽培、道地药材等方面,对中药史研究颇有补正。在药物栽培方面,《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蜜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甘橘皆百余本。土本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3]在以往的药物种植史中,多采用张骞西域引种品种,此史料可补中药交流之缺。地方志中所载道地药材的历史非常悠久,如《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唐代开元和元和年间两次贡赋中关内道的“土产”“土贡”,其中有药物27种,而麝香出现的频率最高,5个州府均有;其次为蜡,4个州府皆贡[4]。这对研究唐代陕西地区道地药材很有价值,也为研究区域道地药材变迁提供了珍贵资料。如将《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公元831年)和《千金翼方》(成书于681年)[5]两者记载的关中道的道地药材相比较,既可补正药物史研究,也可为陕西地方药材发展提供依据。

2为陕西地区医疗卫生习俗、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提供史料

陕西地方志资料记述了不同时期本区域养生保健方法和卫生习俗的演进,主要包括以下4类。

2.1生活卫生习俗

《三辅黄图》中记载了秦汉时期居住屋室的设计构造,椒房殿“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温室殿“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罽賓氍。”[3]汉代建有“凌室”,乃皇家的“藏冰之所也”,冬天纳冰,春天启冰,所藏之冰供皇室储藏食物、防腐保鲜,宫殿的驱暑纳凉,以及祭祀、停丧等礼仪活动[6]。宫廷还有“暴室”,“取暴晒为名耳”,主织作染练与暴晒。

2.2长生养寿方药

《三辅黄图》载汉代“鲁女生,长乐人,初饵胡麻,乃永绝谷,八十余年,少壮色如桃花”[3]。汉武帝造神明台,“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3]宋敏求《长安志》卷十记载吕师元“辟谷炼气”,故隋开皇十年,文帝在丰邑坊为其建清虚观。《西安府志》卷七十六记载了“长生药”———柏树叶的制法与服法[7]。方志中涉及到的养生药物有胡麻、柏叶、云表之露、玉屑、玉浆、泉水、分枝荷、蓬饵、东海祖洲不死草(疑为灵芝)等,是古人在延年益寿方面的有益探索。

2.3祛病愈疾习俗

2.3.1祝由祈祷各方志均有记载,《长安县志》三十一卷记载,西汉民间有巫医安丘望之(复姓安丘,名望之)[8],宋敏求《长安志》载“贞观五年太子承乾有疾,勅道士秦英祈祷获愈”[9];唐高宗龙朔年(661-663年)间“苏州僧法朗诵观音经乞愿”为城阳公主愈疾[9]。明代吕柟刊本《高陵县志》记载,“遇灾而禳,遇疾病而祷,遇无子孙而乞,皆于神所”[10]。可见,“祷”已经成为明时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西安府志》卷三十三记载,渭南人“母失明,(南)续芳求医祷神,心力并瘁,未几母目复明”[7]。细观方志记载,宋以前有专门的祝由人士为病人祈祷,宋及其以后主要由病人的近亲为其祈祷愈疾,治疗的疾病种类多样。2.3.2泉水愈疾此法又分为两类型,一是温汤疗疾法,《雍录》记载从后周至唐,皇室皆有用温泉治病的习俗。乾隆《临潼县志》引《三秦记》骊山温水可洗疮,及“去疾消病,渐有骊山温汤”,“倍药石之功,蠲除六疾”[11];沔县东南之温泉水,“望之白气浩然,言能瘥百病,浴者皆有硫磺气”[12];淳化东南之金泉,“目眵者洗之可明”[12]。这种疗法简单易行,在陕西民间流传广泛。二是饮泉愈疾法,宋敏求《长安志》谓醴泉“其味如醴,饮之疾愈”[9];五台山上的药王洗药池,“水渍柏叶成碧绿色,饮之可愈痼疾”[12],还有周至可避“瘿”病的“长生泉”,兴平耿祠乡“有疾者饮之皆得愈”的浪井[9],嘉陵江上的药水岩等[12]。2.3.3驱疫习俗传染病防治是医学的重要环节,陕西方志中即记载了很多防疫习俗的渊源、演进。如《西安府志》引《宋卜子阳圆苑疏》载,西汉时“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七月七日宫女出后,衣登楼曝衣”[7]。《高陵志》载“正旦鸡鸣各悬黄纸长竿以祀天,曰:接天神,又以麻竿木炭悬门,曰去瘟疫”;“拜神四月八日,男女戴皂荚叶,曰巳头痛”;“端午日,戴艾叶,曰去疾”,“幼者系百萦于项腕,曰蛇蛊不蛰”“腊月五日食五色煮豆,曰豆者,毒也,食之巳五毒”,以及饮雄黄酒、茱萸酒,佩戴各种样式的“香包”,内装雄黄、丹砂、香料等。他如正月十六的“游百病”,二月初二的“咬干(疳)”等[10],都是和防疫相关的民间习俗。

3为地方中医药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中医药文化遗迹与中医药文物遗存、传说故事是一种独特的中医药文化现象,凝聚着中医药特有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不仅反映了医学领域更宽广的文化信仰和自然环境知识,而且密切了其他领域和中医药之间的固有联系。

3.1中医药文化遗迹

陕西方志中记载的中医药文化遗迹颇多:如孙思邈宅、孙真人祠、孙思邈隐居地、药王山,以及分布于各区县的药王庙或药王洞;扁鹊墓,王焘墓、华佗墓、彰义祠等著名医家墓葬;药市街、三皇庙、惠民局,各区县的养济院、漏泽园、牛痘局等医药真迹;童子采药金银台、相桥丹井、炼丹石、老母殿、城固县南的唐公房、老子炼丹峰、药妇山、宋真宗梦中治疾的法王庙等仙家异事[12],每一个遗迹都蕴含着数个典故传说。中医药文化遗迹中还包含着特殊的一类———著名地方老字号中药店,如藻露堂、益元堂、白敬宇、义安堂、天和祥、普太和、西鹤年堂、德寿堂、万灵堂等,这些老字号中药店是中医药文化承载者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绝大多数已不可复见,唯留下了遗迹、照片、成药、文物或文字资料等,但他们对陕西地方的社会发展、人民健康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3.2中医药相关文物陕西方志中涉及的医药

卫生文物有行气玉佩铭、张旭肚痛贴、景教流行中国碑、元代王重阳仙蹟碑、隋代鄠县祈疾疏、明代三原县医士管韶修通远桥,以及各种材质的医疗器具、何家村出土的金石类药物、相关的医药碑刻、医药类古籍等,都是陕西地方历代医疗活动的见证物,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字记载的不足,不但为中医药研究工作提供了确凿的物质基础,且拓展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4为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提供史料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瑞士的法医学研究人员史蒂芬・博利格尔就是关注者之一。他说:“每年10月,我都要花一些时间去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成果,看看那些成果是否可以用到法医学的领域。在今年的三项科学奖中,我觉得以后可能和我们法医有关的是化学奖的获奖成果。今年的化学奖是奖给了准晶体材料的发现者,这种材料可以用来制造新式武器,我们法医工作者必须了解这种新材料。”

2011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把化学奖授予以色列材料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对准晶体的发现。传统的教科书中都写道,固体材料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就拿某个犯罪分子所用的匕首来说,匕首的金属部分是晶体材料,材料中的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而匕首的塑料套或木头把是非晶体材料,材料中的分子或原子排列杂乱无章,没有特别的规律。那么,有没有一种固体材料既不是晶体又不是非晶体呢?谢赫特曼就发现了这样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准晶体材料。准晶体中内部原子的排列很有规律,但是不会重复排列。

准晶体武器

由于准晶体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它具有特别的物理属性。这种材料本来就是谢赫特曼研究高强度航空合金材料时发现的。事实证明,准晶体的强度特别大,可用于制造刀具、枪炮等对强度要求较高的武器。这种准晶体武器很可能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另外,准晶体还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的锐利针头,可以迅速无痛甚至无感觉地刺入到人体的某个部位,就像村上春树的畅销小说《1Q84》中的女主人公青豆所用的针头那样。利用这种细小锐利的针头杀害某人后,甚至不会在身体表面留下痕迹。因此,准晶体针头很可能被用来制造恐怖活动。由于目前准晶体是一种特种的材料,会制造的工厂很少,如果有犯罪分子或采用了准晶体制造的武器或针头,就很容易查明其来源。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指纹,而且几乎每个人的指纹都很独特,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研究还表明,每个人的DNA也像指纹那样具有特异性。因此,在法医学等领域内对个体的DNA鉴定技术又称为DNA指纹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DNA不完全相同,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碱基对数目达百万之多,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所显示出来的人的DNA图谱就会因人而异。

由于DNA是负责遗传特性的基本物质,因此通过对DNA指纹的鉴定就可以判断两个人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不仅仅是分辨人与人的不同了。例如1998年年底美国某报纸披露说在某地找着了一个克林顿总统的私生子,这个黑人小孩的出现几乎要了正处于被弹劾之难堪境地的绯闻总统克林顿的老命,幸亏后来经DNA指纹证明该黑小孩与克林顿总统没有亲缘关系,否则白宫非乱套不可;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同样是经过DNA指纹鉴定,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证明沾在莱温斯基裙子上的来源于克林顿,从而逼得克林顿总统走投无路,只好承认他与莱温斯基的不正常关系。

DNA指纹技术

在一些犯罪案中,有时现场被有意或无意破坏,有时犯罪之后很久才被人发现。此时,从犯罪现场收集到的DNA样品所含DNA分子极少,不能用于完成DNA鉴定的全过程。此时,就需要用到PCR技术。PCR的中文名称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用于高效复制DN段,可以从微量的DNA痕迹(如血迹、头发、唾液、精斑等)中复制出大量的DNA分子,这样有利于法医进行充分完整的DNA指纹鉴定。PCR技术的奇妙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被扩增的DNA分子所需量极小,理论上讲一个分子就可以用于扩增了;二是扩增效率高,几个小时就扩增1000万倍以上。

PCR技术也是诺贝尔奖获奖成果。198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卡利・穆利斯发现用PCR技术可以复制DNA样品。此后,这种技术广泛用于古生物学中的DN段扩展、医学中的疾病诊断和法医学中的DNA指纹鉴定,尤其对法医们帮助很大。1993年,穆利斯因为发明了PCR技术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就在穆利斯获奖的第二年,美国发生了一件有名的血案,PCR技术破解了这件血案。1994年6月12日午夜,美国体育明星辛普森的前妻和男友在家门口被杀,辛普森成为犯罪嫌疑人之一。利用现场提取的血迹,法医利用PCR技术证实血迹中有辛普森的DNA,证明辛普森在案发现场出现过。辛普森最终服法。

自然界中的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的同位素碳12、碳13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1940年,美国化学家马丁・卡门和同事塞缪尔・鲁宾首次发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碳14。碳是组成我们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基本元素,由于碳14自古以来就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衰减,因此不同时期生物体内的碳14含量是不同的。1947年,美国放射化学家威拉德・利比根据这个原理开始研究利用碳14测定年代,并获得成功。1952年,他发表著作《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此项技术为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球科学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手段。

碳14年代测定最初广泛用于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古地质学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后来,法医们发现碳14可以用来破获年代久远的疑案。2011年7月5日,英国,法医认定,在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主持人戴维・阿滕伯勒住宅花园内发现的头盖骨,为132年前伦敦“无头”悬案被害人头颅。1879年3月2日,55岁的富家遗孀朱莉娅・托马斯遭29岁女管家凯特・韦伯斯特杀害。凶手用斧子分尸受害人,烧煮部分遗骸并装入木盒。案发几天后,一名煤矿工人在泰晤士河沿岸巴恩斯地区发现木盒。韦伯斯特在案发当年获判并执行绞刑,而被害人头颅一直没有下落。这个案件轰动一时,依遗骸的发现地点获称“巴恩斯谜案”。去年10月,阿滕伯勒扩建自家住宅房屋时,起获一个头盖骨。利用碳14同位素年代测定技术,法医艾莉森・汤普森测定了这个头盖骨的死亡时间;结合当地人口档案,汤普森确认头盖骨属于“巴恩斯谜案”中的受害者托马斯。

在利比最初发现碳14测定年代的时候,误差还比较大,可能误差几十年,不能精确地进行年代测定。随着测定技术的进步,碳14年代测定越来越精确,甚至可以用来测定受害者的精确年龄,缩小侦查范围。目前,科学家常用粒子加速器来进行碳14年代测定,这种高科技方法十分精确,远远超越了利比当年的常规方法。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法医研究人员林奈洛普等人就发现,使用大型核粒子加速器可以测定年龄。他们在一年半之内检验了13具遗体的眼球水晶体,推算出的死者年龄,与死者死亡时的实际年龄完全符合。眼球水晶体含有名为“水晶体蛋白”的透明蛋白质,可以让光线穿过,抵达视网膜。水晶体蛋白质在人类胎儿发育期形成,此后不会再有变化,是一种特殊的年龄记录载体。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实验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后来被科学界称为拉曼散射。后来,拉曼等人在拉曼散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拉曼光谱分析法。这种方法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并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1930年,拉曼因为在拉曼光谱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由于拉曼光谱分析可以精确地测定混合物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成分,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法医们所掌握,尤其适用于对的分析。常见均有相当丰富的拉曼特征位移峰,且每个峰的信噪比较高,表明用拉曼光谱法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可行,得到的谱图质量较高。由于激光拉曼光谱具有微区分析功能,即使和其他白色粉末状物质混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显微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得到和其他白色粉末的拉曼光谱图。

一些毒贩经常将可卡因等溶在酒中以逃避检查。2010年,英国和瑞士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分别开发出两种新型检测仪,可以在不用打开酒瓶的情况下检测出酒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他们利用拉曼光谱原理研发出一种可手持的小型检测仪。这种仪器采用特殊的激光照射酒瓶,然后对散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就可得知其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经对多种品牌的酒进行试验显示,无论酒的颜色是浅是深,酒瓶是无色还是棕色、浅绿色或深绿色,使用这种仪器都能检测出其中溶有的可卡因,能检测到的浓度远低于目前毒贩为逃避检查经常使用的浓度。

除了用于鉴定外,拉曼光谱还可以鉴定文件上的字迹是否为添加或改写。这种鉴定是法庭科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日期、数额等少量字或细微笔画的添改,在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高、检验难度大。中国的法医研究人员依据书写笔油墨的同色异谱特征,利用拉曼光谱仪进行面扫描成像分析检验。结果即使是差异很小的黑色圆珠笔油墨书写的交叉笔画,,也能看清。

在20世纪初期各种元素的同位素研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氢有没有同位素的问题。1931年初,有人从理论上推导,认为氢元素除了原子量为1的普通氢原子外,应该有原子量为2的同位素存在。1931年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哈罗德・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把4升液态氢在超低温下缓慢蒸发,最后只剩下几立方毫米液氢,然后用光谱分析发现了原子量为2的氢同位素,并将之命名为重氢。重氢的发现是科学界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尤里因此在1934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重氢发现之后,主要用于核科学方面的研究,是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之一。直到近年,法医研究人员才发现重氢在法医学研究中的用途。美国盐湖城一家科研公司的分析化学师莱斯利・彻斯森和同事发现,各个地区的水中的重氢含量是有细微差异的,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制成重氢地图。重氢会随着人们的饮食进入人体内,不同地区的人们体内的重氢含量也因此不同。因此,检测犯罪嫌疑人或受害者留下的头发、指甲、血迹、肌肉等有机组织中的重氢,可以大致确定他们生活的地区,缩小侦查范围。

拉曼光谱分析法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实验里发现,当光穿过透明介质被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这一现象后来被科学界称为拉曼散射。后来,拉曼等人在拉曼散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拉曼光谱分析法。这种方法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并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1930年,拉曼因为在拉曼光谱方面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由于拉曼光谱分析可以精确地测定混合物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成分,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法医们所掌握,尤其适用于对的分析。常见均有相当丰富的拉曼特征位移峰,且每个峰的信噪比较高,表明用拉曼光谱法对进行成分分析方法可行,得到的谱图质量较高。由于激光拉曼光谱具有微区分析功能,即使和其他白色粉末状物质混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显微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识别,得到和其他白色粉末的拉曼光谱图。

一些毒贩经常将可卡因等溶在酒中以逃避检查。2010年,英国和瑞士研究人员针对这个问题分别开发出两种新型检测仪,可以在不用打开酒瓶的情况下检测出酒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他们利用拉曼光谱原理研发出一种可手持的小型检测仪。这种仪器采用特殊的激光照射酒瓶,然后对散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就可得知其中是否含有可卡因等。经对多种品牌的酒进行试验显示,无论酒的颜色是浅是深,酒瓶是无色还是棕色、浅绿色或深绿色,使用这种仪器都能检测出其中溶有的可卡因,能检测到的浓度远低于目前毒贩为逃避检查经常使用的浓度。

除了用于鉴定外,拉曼光谱还可以鉴定文件上的字迹是否为添加或改写。这种鉴定是法庭科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日期、数额等少量字或细微笔画的添改,在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高、检验难度大。中国的法医研究人员依据书写笔油墨的同色异谱特征,利用拉曼光谱仪进行面扫描成像分析检验。结果即使是差异很小的黑色圆珠笔油墨书写的交叉笔画,,也能看清。

“化学指纹”重氢

在20世纪初期各种元素的同位素研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氢有没有同位素的问题。1931年初,有人从理论上推导,认为氢元素除了原子量为1的普通氢原子外,应该有原子量为2的同位素存在。1931年年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哈罗德・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把4升液态氢在超低温下缓慢蒸发,最后只剩下几立方毫米液氢,然后用光谱分析发现了原子量为2的氢同位素,并将之命名为重氢。重氢的发现是科学界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尤里因此在1934年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重氢发现之后,主要用于核科学方面的研究,是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之一。直到近年,法医研究人员才发现重氢在法医学研究中的用途。美国盐湖城一家科研公司的分析化学师莱斯利・彻斯森和同事发现,各个地区的水中的重氢含量是有细微差异的,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制成重氢地图。重氢会随着人们的饮食进入人体内,不同地区的人们体内的重氢含量也因此不同。因此,检测犯罪嫌疑人或受害者留下的头发、指甲、血迹、肌肉等有机组织中的重氢,可以大致确定他们生活的地区,缩小侦查范围。

X射线探测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消防救援队伍不畏疫情艰险、勇于奋斗在一线,全程守护重点单位、场所消防安全,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高效履行应急救援责任,科学有序做好内部防疫工作。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刘上,中共党员,郑州市巩义市消防救援大队参谋。

刘上的妻子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消防救援支队工作,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每天的微信连线成了唯一的“感情纽带”。春节前夕,妻子临近预产期,刘上原本打算赶赴福建照顾妻子的计划,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妻子,一边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面对“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他积极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在取得理解支持后,决定同大队全体指战员一起坚守岗位、共克时艰。工作中,他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方式,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各行业、各镇办、派出所不间断地发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对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值班值守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为辖区火灾形势的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月12日,刘上的妻子顺利生产。尽管最需要的时候丈夫不能陪在身边,但是身为同行的妻子却非常的理解他。妻子在电话中说道:“特殊时期,我理解你、支持你!你别过多牵挂我们,踏踏实实工作,我和孩子等着你!”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这一对90后的消防夫妻,用自己的担当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消防救援指战员的别样风采。

胡相龙,中共党员,驻马店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消防员。

胡相龙的妻子高燕是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结婚三年来,两人聚少离多,平常只能通过电话“沟通”、视频“相见”。鼠年的春节,胡相龙原本打算让妻子带着女儿到单位一同过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夫妻俩“各赴前线”,只能把两岁的女儿交给父母,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疫情防控期间,胡相龙在做好营区消毒、体温检测等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完善洗消流程,帮助大家科学认识、正确预防疫情。

产科医生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她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无论贫穷富贵、邋遢整洁,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坚持以服务医务工作为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医生个人优秀事迹感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医生个人优秀事迹感想一

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医生职业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道德规范,廉洁自律,文明行医,多年来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行医3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多次受到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多年来,该同志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能做到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作风扎实,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医生职业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工作中,时刻以医院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自觉抵制医药贿赂,拒收红包,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刻苦学习,大量阅读业务杂志和书刊,多次到_×医学院、__等地进修、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诊疗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病。

对急、慢性牙髓炎、根尖炎,采用__治疗法,治愈率达98%,减少了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患者的复诊率,给路途远的患者带来了方便。

针对冠根劈折的患牙,传统上都是建议拔除,她采用__保留了患牙,成功率达到97%,使患者免除拔牙之痛。

对于可保留的残根,引进新材料新技术,__保留了该牙根,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功能。

她多次在部级、核心期刊上,如:__×

__年,由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__×"荣获__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医者仁心,无怨无悔,在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

她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无论贫穷富贵、邋遢整洁,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坚持以服务医务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救死扶伤的原则,做到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其实像这样的来信,她不知收到过多少,还有的患者为了表示感谢坚持要请她吃饭或送她礼物等,都被她坚决拒绝了,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和我的同事们一样,做了作为一个医生医院儿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该做的事情!"

医生个人优秀事迹感想二

“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身患“渐冻”绝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带领着全院240多名党员,全部挺在急难险重一线。“事上见”是中国人衡量一个人行不行的重要标尺,重大关头、关键时刻,事上最见精神,事上最考验干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能否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是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这块“试金石”探出了干部的态度、亮出了干部的作风、试出了干部的能力。

磨一磨“试金石”探出干部的态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形势严重。农历新年第一天,就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我也上!”“我是党员,还是社区书记,关键时刻决不能请假。”等等无数冲锋在一线的党员干部用真挚情怀、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相反,那些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一问三不知”干部必然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被照出“原形”、被质疑、被问责。当党员干部真正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忘“生命重于泰山”的嘱托,端正态度、不畏艰险,定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照一照“试金石”亮出干部的作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国有战,召必至,战必胜”的信念不仅是医护工作者的真实状态,更应该是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过硬作风。在时不我待的紧急状况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岗位、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认清肩负的责任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用更果断、更有力、更科学周密的举措,更扎实、更细致、更“硬核”的作风,坚决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既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那就在战“疫”一线做为人民负重前行的党员干部。

敲一敲“试金石”试出干部的能力。能否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考验干部是不是能够守初心担使命,又考验干部治理能力有没有跟上时代要求,在危重时刻能不能挺身而上。在这场战“疫”中领导干部成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重大决策是否科学准确,危机处理能否迅速破题,资源调度是否合理通畅,舆论引导能否客观积极等等,都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干部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能力如何,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块“试金石”一试便知。这就时刻提醒着广大领导干部,群众关切在哪里,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应该做到哪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不厌其烦答疑解惑,深入一线指导工作,加强宣传消除恐慌,协调保障生活供应,只要把党中央部署决策落细落实,俯下身子耐心做好工作,在这场战“疫”中试出来的一定是人民群众的“幸运石”。

医生个人优秀事迹感想三

几年前,冰桶挑战让公众认识了“渐冻症”,也让每种只有几万例、几千例,甚至全球也仅有几例的罕见病从原本尘封的角落被揭开。

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阻击战,我们认识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知晓了他埋藏多年的“渐冻症”患者身份。

2月29日,是第十三个国际罕见病日,罹患“渐冻症”仍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张定宇获得了一个新标签:中国罕见病联盟授予的“非凡医者”称号。

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表示,张定宇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愧“非凡医者”的称号,是医务工作者的榜样!中国罕见病联盟永远是他的家!

对此张定宇回应,今后将与联盟一道,为中国罕见病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小在武汉硚口长大的张定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性子急、嗓门大,抗疫当中始终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张定宇解释,因为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一直冲锋在抗疫烽火线的张定宇于前不久向媒体公布了自己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的真相,他用渐冻的生命在疫魔中托起信心与希望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