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称外语考试

职称外语考试

职称外语考试

职称外语考试范文第1篇

近年来,要求取消职称外语考试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质疑声中总是“屹立不倒”,谁最对它割舍不下?

就在几天之前,记者的同事小陈还埋头苦读,备战2008年全国英语职称考试:“毕业后就没碰过了,现在要重新看,太有难度了!”不过她同时也欣喜地告诉记者:“报了一个培训班,老师说只要上了他的课,很少有不通过的。”

4月6日,考试结束,小陈一边欢呼“解放了”,一边笑称,花了好几十块钱买的教材就算“退役”了……

其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职称英语考试中,像小陈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或几乎不用外语,通过报培训班,买教材、套题等,临时抱抱佛脚,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关系晋职与否的考试,拿到一个合格证书。

自1998年以来,每年都有上百万人参与到职称英语考试的大军中,这其中,考生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各种职称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许多单位评聘职称时,外语成绩成了一票否决,外语不过关,职称就没戏……一直以来,人们对这样以晋级为目的的考试质疑声不断,但在饱受争议10年以来,职称英语考试仍然年年开考,其中的阻力与尴尬何在?

考生:无奈?疑惑?

刘峰是芸芸考生中一员。4月7日,他无奈地告诉记者,估计这次考试很难通过,“我大学学的是小语种葡萄牙语,工作中也是用这个。可要晋级,就必须通过英语考试……投入很大精力去学习英语,考试通过后再无用处!”刘峰说,如果这次不能通过,说不定会考虑找个算了:“反正仅仅是为了晋级,周围有些人就是这样做的。”

“我今年44岁,已有20年工龄,我的同学都评上正高了,可我还在为中级职称拼命。成都一家电子公司的张先生对记者摇头叹气地说。张先生说,自己早就该评中级职称了,可偏偏让外语挡住了路,“我们读书的时候,对英语根本就不重视,现在感到太吃力了。”迫于无奈,张先生报了个辅导班,“不仅上课辛苦,还要负担一笔不小的辅导费用。我参加的这个培训班,每人交纳的培训费是450元,这还不包括书本和资料费。加上交通、午餐等费用,没有个千八百是下不来的”。

如果说刘峰、张先生为晋级而被迫学英语很是无奈,那被迫一年买一本书的赵丽则很是疑惑。去年职称考试时赵丽正逢出差,今年准备再考的她虽然花了报名费,但满心以为书本费可以免掉了。但最终赵丽没能省下这笔钱:“说是大体不变,但每年教材都会有一些小变化,想了想还是去买本新的算了。”拿到2008年《考试大纲》和《职称英语考试教材》后赵丽发现,前者几乎和2007年一样,而后者大概有80%的内容没有变化。“这几乎相当于翻印了一下,难道也需要这么高的成本?”赵丽很疑惑。

不久前,一家网站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九成的人认为应取消职称外语考试。不少考生认为职称外语考试实在是劳民伤财。每年一到考试前夕,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得不奔波于此,报名、交费、参加培训、加班加点突击复习,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同时,这种靠突击复习、圈定范围、有偿培训完成的考试,实际上是成人应试教育的一个社会示范,对提高人们的外语水平着实没有多大的帮助,只能助长应试教育的社会风气。

培训:赢利?猫腻?

有关取消或改革职称外语考试的呼声近年来一直不绝于耳。但是,为什么职称外语考试年年依然?利益的驱动恐怕不容否认。对绝大多数参加职称外语考试的人来说,有一些钱是不得不掏的:考试报名费,不同地方标准不一,每人从三四十元到五六十元不等。有关资料显示,这笔钱是由各级有关部门按一定标准和比例分配使用的;参加培训班费用从二百元到六七百元不等。许多这样的培训班,都自称是省级人事考试中心开办的,权威性让人不容置疑。

有人曾做了这样的估算:包括报名考试费、参考图书费、培训费在内,每人为考试的支出一般不低于200元,而每年上百万人报考,参与者支付总额可能高达数亿元之多!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管理学博士曹子祥说,像职称外语考试这一类的考试,在某种意义上已受到部门利益的驱动,形成了相应的利益分配体系,如果是免费的,他们会这么卖力地推行吗?实际上,不仅一些省市区的教育中心年年开设职称考试培训班,就连诸如新东方这样的纯外语培训机构,也开始注意到职称外语教育这块丰美的蛋糕,开始开设职称英语培训班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仅仅“指定教材”的利润就相当可观:一般的书商必须事先支付全部或大部分费用,若是有政府单位作后台则不用预付一分钱,出版社先垫着,人事部出的职称考试用书就是这样操作的。据称,像这种类型的书,成本基本只占书价的1/3,印数越多,平均成本越低。因为参加考试的人数众多,职称外语考试用书已形成巨大市场。这从几年前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年考生突破700万,2002年也维持在400多万。尽管此后这个数据变得很“神秘”,但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每年200万人还是有的。按照2008年《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定用书》共计65元,以200万考生计,两本考试用书的总标价达到1.3亿元。

除了花钱买教材,赵丽还多次收到短信让她参加各种培训。这些短信声称,如果想“更有把握”地通过考试,她可以选择 “某某培训中心”开办的职称外语考试辅导班,考前培训班660元,总复习串讲班150元。参加培训班还将意外收获“大礼”:培训学时可登记在个人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作为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据一位辅导班的培训人员说,一些培训班只要多交钱就可以保证考试过关。手段是找一个,把两个人的照片合成一个,报名时用。在职称外语考试的产业链上,甚至生出恶之花。一家培训机构曾把考题答案编入“职称外语考试词典”,再卖给考生――当然,这是一种作弊行为。

部门:分羹?为难?

一年一度的职称英语考试使得个人投入大量精力,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关机构或个人因为组织考试发了大财。考试成为某些部门敛财的工具,助长了不正之风的盛行。为什么职称英语考试仍然“屹立不倒”呢?

有关人士认为,这跟政府不放手密切相关,而政府不放手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利益关系。主管部门不仅列出指定用书,甚至规定,考生报名时必须同时买他们指定的书。由于国家没有规定参考书目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垄断编写,对一些部门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悄悄地让书中的考题命中率做到最高,这样就不愁没人买,哪怕是高价。

改革的目标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直接谋利。很显然,正常情况下,政府要做的是规范好此类书籍的市场秩序,使进入此市场的出版社和书商通过正常行为获得利润,政府只管收税就行了。就职称考试而言,人事部真要出书,也只能出一份大纲,大纲只能卖成本价,如需用书号的话,可以允许出版该大纲的出版社有一定赢利,但赢利幅度要严格控制,而且要竞标,不是随便指定。

那么,如何扼制政府部门在职称英语考试中利益冲动呢?有人提出,有效的办法是培植“第三部门”。据介绍,在国外发达国家,各种资格考试大都由政府制定一项相关行政立法,然后授权给第三部门(非政府的公共部门)进行命题和组织考试的权力,此种机构有点类似我国的事业单位,但它们是独立机构,政府只负责监督其运行是否规范、合法,对其行使指导与督监的权力,在经济上不排除其有适当赢利,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其运行资金不足的部分由政府拨款支持。

职称外语考试范文第2篇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9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6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为做好2009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时间定于2009年3月29日举行。具体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

二、考试适用范围、语种、类别及等级划分。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适用范围,按省人事厅《关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专〔20*〕80号)规定执行。考试仍设6个语种,其中英语考试分为综合、理工、卫生3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A、B、C3个级别;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不分类别,只分A、B、C3个级别。

三、试题题型和要求。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各类别、级别的试卷全部由客观题组成,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英语各级别的试卷均分为A、B卷,考生在应考时要认真阅读“应考人员注意事项”,务必将考生本人试卷的“试卷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将造成无法阅卷,责任由考生自负。

考生应考时,可携带一本正式出版的一般通用的公共外语词典(不得带电子词典及社会上专门为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编写的词典)、2B铅笔、橡皮、卷(削)笔刀、黑色墨水笔。

四、网络报名、网上交费及要求。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采取网络报名、网上交费的方式进行。网络报名和交费时间统一定于20*年12月10日至24日,届时,报考人员登录**人事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和交费。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按报名系统流程的要求,如实填写《2009年度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报名表》,同时上传电子证件照片。上传照片的要求为20*年以后拍摄的本人免冠白底正面彩色证件照,jpg格式,照片的宽和高比例为1:1.4,照片文件大小应为10-20k之间,并不大于200×280像素,不小于80×110像素(电子照片处理帮助请见**人事考试网的“办事指南”栏目)。报考人员填写完成报名表并上传照片后,即可在网上交纳考试费。网上报名和交费联系电话:

已在网上报名,但未按规定时间在网上交纳考试费用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报名。

因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已按有关规定处理,尚在停考期内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该项考试。

经网上报名和交费的考生,请于2009年3月25日至28日登录**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准考证”等资料,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凭本人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军官证、护照、临时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考试。

五、考务数据处理及试卷预订。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信息采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下发的《人事考试管理信息系统PTMIS》进行管理。网络报名和交费工作结束后,省人事考试办公室于2009年1月8日前将考生的报名信息下发到各市,请各市及时导入PTMIS系统,认真做好编排考场、准考证号和试卷预订等工作,并于2009年2月10日前将预排好的考生报名信息和试卷预订单(见附件1)报省人事考试办公室。

六、考务组织和考点设置。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考点设置在各设区市政府所在地及义乌市。各市人事部门要按照考务工作计划(见附件2),认真做好各项考务工作。阅卷工作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七、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改价格〔20*〕1108号及省财政厅、物价局浙财综字〔20*〕141号的规定,考试收费标准为每人40元(含上缴国家每人4元),由考生在网上交费。各地考试报名宣传、场租、监考等费用,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按每人27元的标准拨给。考生的缴款票据,在考试当日到考点指定教室领取或由监考人员发给。

八、考试用书的征订。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9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用书征订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71号)精神,2009年职称外语各语种考试大纲未作修改,仍可继续使用;职称外语考试用书、辅导用书内容进行了重要调整和修改。主要是:

(一)2009年职称外语考试用书内容在20*年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和充实,并附有20*年相应语种等级考试试卷和试题分析。2009年英语考试用书仍为综合、理工、卫生3个专业,随书赠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辅导光盘(CD-ROM)》。日语、俄语考试用书未分专业。

(二)职称英语考试辅导用书做了重新编写,书名为《职称英语考试专项及综合训练》。职称日语考试辅导用书做了重新校订,书名改为《职称日语考试综合训练》。

(三)为维护考生权益,打击盗版,2009年考试用书将在书中的固定页次增加网纹防伪标识,并在书中的版权页位置说明网纹防伪标识所在页次,提示购书考生鉴别真伪。同时辅导光盘也进行了加密处理。

为方便考生购买考试用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开辟了网上售书业务。我省今年的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用书征订,仍采取由考生自行从网上购书的方式进行。具体是:需要订购考试用书的考生,可通过国家资格考试在线培训(OE培训)网购书,网址:

九、建立考试指挥班子。请各市于2009年3月20日前向我办上报考试指挥班子组成人员、值班人员名单和值班电话等(按附件3格式要求上报)。

职称外语考试范文第3篇

问:编辑同志,我们是事业单位的退休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时,我们都是技术等级8、9级。2006年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及2011年在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时,技术8、9级干部都是按照正副处级增加退休金、生活补贴。2012年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没有按照正副处级而是按照中级职称给予生活补贴标准,我们对这一做法很不理解。请问: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军队转业干部如何享受工资和生活补贴待遇?

读者:曾先生等

答:读者你们好!现就你们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机关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的基本工资待遇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有关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6〕50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机关军队转业干部其规范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按其已享受的职务工资标准对应的职务(岗位)相应待遇规定执行。

三、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其已享受的职务工资标准对应的职务(岗位)相应待遇规定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其在单位中实际任职岗位按单位奖励办法确定。

四、机关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退休后,其生活补贴按其退休时退休费计算基数对应的职务(岗位)生活补贴标准规定执行。

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问:编辑同志,我是县卫生学校的一名教师。在学校工作了20多年,属于县级基层单位。 2011年广西职称改革工作会议,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请问: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读者:田先生

答:读者您好!根据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实际是职称工作的思路或原则,是制定职称政策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而并非一条独立的职称管理政策。从现有政策看,“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具体体现为职称外语、计算机免试政策及实施特殊的职称评审程序等政策规定。

(一)职称外语、计算机免试政策

根据各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外语和计算机是参加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要求等,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存在外语或计算机方面相对较弱的情况,如果要求县、乡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市及区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同等要求参加外语、计算机考试并成绩合格,很多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将因此不能达到评审条件,从根本上失去参加职称评审的资格。为此,国家、自治区层面出台多项措施放宽外语、计算机评审条件,从政策层面,降低入门门槛,实现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

一是职称外语免试及降低合格等级要求。2007年,国家人事部出台了《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37号),规定“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经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放宽至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或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据此,结合我区实际,经自治区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研究同意,我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桂职改〔2007〕1号),明确规定“在乡镇以下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同时规定,调整职称外语考试等级要求,对县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高以上等级职称的,相比市级以上人员降低外语合格等级一级。即申报正高市级及以上单位需A级合格,而县级的只需B级合格,申报副高市级及以上单位需B级合格,而县级的只需C级合格。通过以上免试及降低外语合格标准政策,对县级及乡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给予倾斜。

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工作的通知》(桂职改〔2001〕1号)规定,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设在乡镇的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暂不作参考的统一要求”。《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桂职办〔2009〕93号)进一步明确为对于“个别边远乡镇或确实不具备计算机运用条件的乡镇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申报参评专业技术资格情况,经县或市人事职改部门审批,可办理免试手续。

(二)实施特殊的职称评审程序

2012年,自治区职改工作领导小组就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审议,形成关于对基层艰苦边远地区职称评审给予政策倾斜的决议,从程序上实现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具体规定是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县级以上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应聘乡镇企事业单位空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以上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未办理人事调动手续的情况下,以乡镇同等人员身份参加评审并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乡镇同等身份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对通过上述方式取得的评审结果保留二年,在两年内调入乡镇单位工作的,则按程序报批及发证;如超过二年时间仍未调入的,则评审结果失效。对通过上述方式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设定三年的最低服务期,如在最低服务期内离开的,则取消其专业技术资格;如最低服务期满后离开,则其专业技术资格继续有效,可以带离。同时,还规定对乡镇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有岗位空缺的乡镇单位,所在评委会应根据岗位空缺数额,对其本单位参评人员给予优先通过。

以上政策规定,结合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从政策上放宽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评的条件和程序,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评资格及为基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因此,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确实得到落实。编辑部:魏珉

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退休高级技师何时能享受相关生活补贴?

问:编辑同志,我们是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退休的高级技师,退休前都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从2012年1月1日起,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规范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津贴补贴的通知》(桂人社发〔2011〕191号)文件精神,该文件没有高级技师的补贴标准,只能暂按高级工的标准发放补贴。请问: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退休高级技师何时能享受相关生活补贴?

读者:张先生等

答:读者你们好!你们在来信中提出的有关技师补贴标准问题,自治区已于2012年11月12日出台了指导意见。

职称外语考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语考试;伦理期待;制度变革

但凡涉及到人和利益的领域,总是存在着伦理问题,由于考试是一种高度人化的活动,即考试主体、考试客体都是人,考试又是利益相关性很高的活动,即考试决定着个人的升迁、社会资源的占有、社会地位的确定,所以,考试中也存在伦理问题,考试伦理备受关注。综观有关考试伦理研究的文献,目前多限于对考试制度领域伦理的研究,而对于外语考试的伦理研究还非常少见。外语测试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利益相关性高、涉及的人员广泛,并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对其进行伦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考试相关各方对外语考试伦理的期待及其对外语考试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视角出发,试图厘清外语考试伦理期待的现象和方式、外语考试伦理期待对考试制度变革的推动、外语考试伦理期待与考试变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以期为完善外语考试制度提供借鉴。

一、外语考试伦理的内涵及其演变

“伦理”一词源于哲学,伦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各个不同的哲学派别都有自己的不同解释,简而言之,伦理指的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斯坦斯菲尔德(c.w.stansfield)将“伦理”区分为哲学意义上的“伦理”和某一职业的“伦理”,后者指的是管理该行业专业人员的一套行为准则和规范。外语考试伦理特指外语考试领域个体、组考者和社会团体等各方面人员的伦理。

考试的伦理问题源自教育测量学中的效度理论。效度概念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就不断演变,梅西克(s.a.messick)的“效度整体观”,把效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考试的社会后果方面,提出了“后果效度”概念,对当代考试效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人们开始关注考试的社会政治功能。由于许多考试对考生的前途与命运乃至社会有巨大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这类高风险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这就给语言测试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设计出高质量的试题,还必须考虑考试的使用及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国外学者称之为语言考试的“伦理问题”,国内学者称之为语言考试的“社会性”。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考试的社会权重因素影响越大,考试结果就越有可能被误用和滥用。这往往超出语言测试工作者监控的能力范围,因而只有包括教师和学生、语言测试工作者、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全社会在内的各方协同努力,才能保证考试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等颁布的《教育及心理学测试标准》(1999年版)把对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包含在效度的定义中。国外研究者也把“影响”列为验证“测试有用性”的六个属性之一,认为使用某个语言考试必须考虑对个体、教育体系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近年来,语言测试界开始致力于制定本行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1994年,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alte)率先提出了《行为准则》。2000年,国际语言测试协会(ilta)颁布了《道德准则》,成为语言考试伦理问题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05年该协会颁布了《行为准则草稿》作为《道德准则》的具体实践原则,规定了语言考试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考生应有的权利和责任。

研究外语考试的伦理期待对考试制度的影响,还涉及到制度伦理的问题。从伦理角度研究制度问题,在西方是从洛克、卢梭、康德开始的。自觉从伦理角度研究制度安排、制度设计的是罗尔斯。在罗尔斯看来,制度伦理主要研究制度安排的道德性、正当性和合理性问题,而不是研究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制度伦理就是指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法律化、政策化,将其提升、规定为制度,强化伦理的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制度伦理是着重从制度方面来解决现实中的社会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制定、完善和执行各种符合社会伦理要求的规则。以此推知,外语考试制度伦理研究的重点并非考生个人行为的合理性,而是外语考试制度的道德性、正当性和合理性。伦理和考试直接存在着互动关系,外语考试伦理可以上升为制度,外语考试制度反过来又可以引导、规范外语考试相关各方的行为和观念。考察近20年间中国语境下外语考试制度演变,外语考试制度与伦理的互动方式——主要伦理期待推动着制度变革。

二、考试伦理期待下的外语考试制度变革

对制度的伦理期待,往往是由于该项制度在伦理方面的瑕疵导致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造成损害而引起的,并且伦理期待可以对制度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外语考试的伦理期待,就是希望外语考试具有公平、正义、高效、合适等理想的特征。考察近年来对外语考试的伦理期待现象,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若从期待的发起者来分类,可以分为包括试题设计者、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等的考试主体伦理期待,以考生为主的考试客体伦理期待,还有包括企业、公司等的考试结果用户伦理期待;若从期待的态度来分,可以分为过激性伦理期待、理性伦理期待;若从伦理期待的对象看,可以分为考试权利伦理期待、考试内容伦理期待、考试技术伦理期待、考试结果使用伦理期待;等等。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从考试权利、考试内容、考试技术三个方面来考察考试伦理期待对外语考试制度的影响。

(一)考试伦理期待下的考试权利变革

权利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有意思的是,社会对外语考试权利的伦理期待,不是表现为主张要求参加外语考试的权利,而是主张要求不参加外语考试的权利。这种伦理期待主要表现为社会民众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毕业证书的挂钩、专业技术职称外语考试等制度的强烈批评。

职称外语水平测定是我国参考人数最多的外语考试项目之一,对这种考试的伦理期待主要是希望不要“一刀切”,即硬性地规定在任何行业或专业的技术职称认定中都必须要参加外语考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行政法学研究所所长何兵认为,《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现行职称外语考试从设立到实施都有违反该法之嫌。理由在于,将外语考试与职称挂钩的依据是人事部部委规章,而《行政许可法》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取消部委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只有国家法律和国务院法规可以设定公民资格资质许可。部委自行设定的资格证书制度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除属于国务院本次保留事项外,一律无效。将外语作为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除非有明确法律法规为依据,否则都是违法的。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专家沈荣华提出,按照科学人才观,现行职称制度必须改革,其核心是坚持能力与实绩的标准。他认为,职称外语考试应坚持“三不”原则: “不一刀切”,即职称外语考试应按岗位需求,区别对待;“不一票否决”,即职称评聘应按思想品德、学术水平和能力业绩为主要标准,开展综合测评; “不一个模式”,即职称评聘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可设计三条通道,即职称资格认定、职业资格认定、专业技能水平认定。

在这样的伦理期待下,2004年开始,上海、山西、福建、江苏南京、贵州等地开始取消职称英语考试。针对社会的强烈呼声,国家人事部在2007年发出《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防止职称外语考试“一刀切”和形式主义。《通知》指出,对经证明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或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并规定分级使用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成绩。

在同样的伦理期待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也得到了澄清。教育部于2002年2月25日在京举行新闻会,郑重申明,教育部从来没有要求过高校把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和学位、毕业证书挂钩,高校也不必把四六级考试跟学位和毕业证书挂钩,是否挂钩由大学自主决定。受教育部态度的影响,随后许多大学都把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毕业证书脱钩了。

 

(二)考试伦理期待下的考试内容变革

对考试内容的伦理期待主要是希望外语考试主要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考查死记硬背的语言知识,这种伦理期待的表现有学术式和民间式。如有的学者从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英语水平差的现象来分析英语考试内容的不合理性。民间则采用验证对比的方式来证明外语考试内容的不合理性,即让外国留学生来做高考英语试题,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高考成绩和中国考生有何差别,借此来判别英语试题内容是否科学合理。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5名“老外”用2005年高考英语试题进行了“考试”,结果得分最高的为91分(满分150分),最低的71分,平均成绩为79分。这样的成绩与我国高考中等成绩的学生相当。在我国,高考英语也是较为初级的外语考试,其难度还达不到英语二级。而这5名“老外”,有3人是外国留学生,两人是英语外教,其中3人以英语为母语或所属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另两人以英语为自己的第一外语。应该说,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都应当比我国的高考生高出许多,可面对我国的高考英语试卷,他们似乎被“难”住了,考试成绩还不及我国许多高考生。这从一个侧面表明高考英语不能准确考查出考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高考英语的效度存在一定缺陷。这次验证式的考试,与其说是拿高考英语测试“老外”,还不如说是高考英语接受“老外”的测试。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不理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和考试命题还存在一些不太理想的地方。

在对外语考试内容更为合理的期待下,高考英语、大学四六级英语在考查目标和考试内容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主要体现在:这些考试的理论依据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际测试理论和任务测试理论成为这些语言测试的基本指导思想;考查的英语技能更加全面,听说读写译五项外语技能中,除了由于成本原因没有考查说的能力外,其他四项技能在外语测试中都得到了考查,且考查实际运用的题目比例大幅增加。

(三)考试伦理期待下的考试技术变革

对外语考试技术伦理的期待有两个表现,考试的组织者和考试主管部门希望外语考试简便易行、效率高。这种伦理期待催生了标准化考试,并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高考英语中试行。1990年包括英语考试在内的标准化高考在全国推行时,原国家教委在对标准化考试的评估意见中指出: “实行标准化考试的目的是使考试、阅卷的方法与手段现代化,把阅卷评分的误差控制到最低限度,使考试成绩尽可能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阅卷所花的人力、财力、时间。”这是站在考试主体立场,表达了一种考试效率伦理期待。在这种伦理期待下,外语考试标准化被误解了,标准化考试一度曾被认为是四选一试题。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有几年高考试题甚至完全没有作文、翻译之类的主观性试题,更没有听力试题。然而,随着标准化考试的兴起,这种形式的考试对外语的负面导向作用开始显露出来,人们对外语考试的技术伦理期待发生了改变。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孙复初教授坦言:“我从内心里反感标准化考试,完全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学生们四六级考试倒是过关了,可是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错误百出。”㈣

在这种考试伦理期待下,标准化考试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大学英语考试与传统考试相比,改革后的测试内容和题型更丰富,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听力理解部分的分值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至35%,增加了长对话听力理解测试,将复合式听写作为必考题型;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10%的快速阅读技能测试,采用是非判断、句子填空等题型;语法结构融入各部分试题中,不再单独列为一项考核内容。此外,在语言表达上,除写作测试外,增加了句子层面的汉译英测试。全卷的构建型做答试题的比例增加到了35%~45%,多项选择题的比例减少了。高考英语中也逐渐出现了自由写作、基础写作、读写结合、听写、翻译等建构型试题。

三、外语考试制度伦理建设的思考

(一)确立考试制度伦理的理据立场

判断一个制度是否符合伦理,有着不同的理据立场。这些不同的理据立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目的论与权利论。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契约论则分别是其典型代表。功利主义理据立场注重制度的效率方面,并以此作为制度是否符合伦理的基本判断依据。自由主义契约论理据立场注重制度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并以平等的自由权利作为制度是否符合伦理的基本判断依据。对外语考试的伦理期待也是基于这两种理据立场。功利主义者认为外语考试设计的范围广泛、考试人数众多、考试财力有限,主张考试应该效率优先。在这种伦理期待下,标准化考试大行其道,外语考试沦为纯粹的工具性、技术性手段。自由主义契约论者认为,公民既有考试的权利,也有不考试的权利,是否参加外语考试不能进行行政强制;外语考试应该科学合理,考试内容应该主要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应该与实际语用情景一致。这样的考试对社会和考生才是具有伦理性的,在倡导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背景下,权利论应当成为判断考试制度伦理之善的基本理据立场。

(二)融合考试制度形式伦理与实质伦理

外语考试制度的伦理之善,如果只是形式、技术方面的“善”,则这种制度不一定表现为“善”的本性,因为一个在形式、技术方面为“善”,但在内容、实质方面却是“恶”的本体,在其现实性上可能是一个更加“恶”的制度:它是一个拥有完备技术的恶的制度。这种制度对于人性、对于公平的正义,具有更强的摧残与毁灭能力。即是说,只有当形式、技术方面的“善”与内容、实质的“善”相结合,才能获得其真实价值。所以,我们的外语考试制度,一方面要考虑到考生众多、技术水平有限、财力有限、时间不足等问题,在外语考试的试题设计、施考、评分、考试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尽可能做到快速高效;另一方面要在技术和形式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考虑公民的权利、考试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使外语考试反映社会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正确导向外语教学,尊重公民的自由选择权,促进公民的外语学习。

(三)建立有效的外语考试伦理规则

职称外语考试范文第5篇

现将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做好**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鲁人发〔**〕46号)转发给你们,并将我市今年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申报范围

申报对象须是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年继续开展乡企职称申报评审工作。

二、申报要求

(一)继续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申报办法。各单位组织申报推荐时,要按照山东省人事厅的要求成立不少于7人的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根据专家推荐意见,综合考虑申报人员各方面情况后确定人选,经公示无异议推荐上报。专业技术人员当年不得同时申报晋升两个系列(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继续落实信息化申报的要求,使用新版“**市职称申报系统”报送申报数据,该系统可从**人事政务网“职称专家”栏“相关下载”中下载安装。

(三)申报时仍使用**年省人事厅印制的统一规范表格(有关样式、说明见山东人事信息网“职称评审”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的报送、受理仍按《关于报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鲁人职字[**]6号)文件规定办理。市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向省高级评审委员会呈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前,须先经市人事局审核同意。

(四)专业技术人员要实事求是地填写申报材料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中“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或个人总结)”栏的最后填写如下承诺语:“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证明材料真实准确,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同时要求各呈报单位审核申报材料的职称工作负责人员要在申报人员承诺语后签字确认。各系列的评委会办事机构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不得受理。未经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把关的材料,不得呈报。

三、标准条件

(一)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标准条件组织申报推荐和评审。各级评审委员会要认真贯彻公正、公平和综合评价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突出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先得到培养和重用。

(二)严格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标准条件,对符合《山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指导条件(试行)》(鲁人发〔**〕15号)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由省人事厅会同高评委办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测试或答辩后,单独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破格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按照**市《关于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有关规定的汇总说明》(详见“**人事政务网”职称专家栏)和相关系列的要求执行。

(三)职称外语、计算机有关政策严格执行省人事厅《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19号)和《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9号)、《关于海外留学回国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免于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鲁人发[**]7号)文件要求,办理外语免试、外语考试放宽成绩和免于计算机考试的人员,应按文件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继续完善卫生人机对话、工程面试答辩和教育说课评估为主要特点的社会化评价体系。晋升卫生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应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卫生人机对话考试;晋升工程系列中高级职称,应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工程专业面试答辩;晋升教育系列中、高级职称,应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说课评估;否则不能参加下一步的专家评议评审。

(五)对中央驻青单位委托我市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由主管单位出具委托代评函,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都应符合我省我市有关政策规定。

(六)为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允许已取得一个系列(专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再申报评审或报考其他相近系列(专业)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从事相近专业工作一年以上,并取得符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要求的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原资格已有要求并参加考试的,提供已取得的证书)。

四、加强管理

(一)上报《评审工作方案》。各系列中高级评审委员办事机构要认真做好申报材料审查、整理、分析汇总工作,拟定本系列《**年评审工作方案》,并于评审会议召开前20日报于市人事局审定后实施。

(二)组建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鲁人发[**]26号)及有关规定组建各级评审委员会。在评审会议召开前,各系列中高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及时按规定将《调整组建评审委员会请示方案》上报市人事局,同时报《**市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备选人员情况表》(附后)。

(三)实行评前统一审核。各系列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将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和评审数据一同报市人事局集中复核、备案,其中,《申报人员汇总表》电子版发至。《申报人员汇总表》在报送审核时应加盖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有条件的系列主管部门,可以提前在申报阶段采取与市人事局联合办公形式对当年晋升申报材料集中审核,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全面实行网络评审。根据省人事厅的要求,今年我市各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统一使用新版《**市职称评审系统》。各系列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及时报送申报材料、评审数据,按照市人事局日程安排集中组织评审。市人事局负责对各系列实行网络化评审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评审系统、支持设备等由市人事局统筹安排。

(五)落实监督制度,严格工作纪律。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将由市人事局统一安排,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监察局工作人员担任各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社会监督员。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多种形式的申报前公示和异议期公示。对评审通过的人员名单,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及时通知呈报部门逐级反馈到原单位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要及时报同级人事部门核准并正式行文公布。未经公示的评审结果不得上报,公示期内有异议的要认真调查核实。

对违反规定程序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直接责任人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要按照《关于处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政策纪律问题的暂行规定》(鲁人职〔**〕9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意见》(人事部令第3号)严肃查处。

五、精心组织